心若远 机柕断 是什么意思?

乐羊子妻 范 晔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①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乐羊子妻& &范 晔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①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②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③;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①盗泉:古泉名,今在山东泗水县。古籍中有:“(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②稽废:延误荒废;&& ③懿德:美好的品德。 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遗:弄丢,遗失) B.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 (捐:献出,捐出) C.妻乃引刀趋机 。&&&&&&&&&&&&&& (引:拿起)&
D.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亡:通“无”)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徒以有先生也。 B.妻跪问其故。&&&&&&&&&&&&&&&&&&& 羊子感其言。 C.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行者休于树 D.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乐羊子妻批评丈夫行路拾遗时,先用了“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两个典故,接着指出贪小利失大节的危害,终让让丈夫心悦诚服。 B.选文第二故事乐羊子妻 “引刀趋机” 用自己织布的切身体会,告诉乐羊子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 C.文中用羊子“大惭,捐金于野”“感其言,复还终业”的表现,从侧面突出了妻子的教育起到了作用,突出了她的聪慧善教。 D.文中的乐羊子妻不知其姓氏,足见当时妇女地位的低下;乐羊子妻批评、开导丈夫的两个故事充分表现了她顾全大局、深明大义、聪明能干的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
6、 B&& 7、& C&& 8、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①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②问其故。羊于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求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注 ①金:银子。②跪:跪坐,跪于坐席之上,臀部挨在脚跟之上。③亡:通“无”,这里指不知道的东西。
(1)第二段中“羊子大惭”的原因是什么?
(2)第三段中“羊子”为什么归家?又为什么离家?
(3)乐羊子妻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她的言行中我们受到哪些启发?
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①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②问其故。羊于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求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注 ①金:银子。②跪:跪坐,跪于坐席之上,臀部挨在脚跟之上。③亡:通“无”,这里指不知道的东西。
(1)第二段中“羊子大惭”的原因是什么?
(2)第三段中“羊子”为什么归家?又为什么离家?
(3)乐羊子妻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她的言行中我们受到哪些启发?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语文模拟)浙江省温州市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doc 4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www.ks5u.com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苻坚的人生剽(piāo)悍而无奈,他前期安邦定国,文治武攻,彪炳一时,最后却在淝水战中遭遇人生最大败绩,身死国灭,只留后人空嗟(jiē)叹.
B.科教片《美丽星球》为我们捕捉到地球的许多瞬间,从清晨形如金色弹(dàn)丸的美丽星球,到夜晚人世间的斑斓(lán)灯火,无不美得慑人心魄.
C.下雨的日子,平时紧张忙碌得快要绷(bēng)断了那一根根弦,这会儿全放松下来,心绪便开始信马由缰一无羁勒地恣(zì)意驰骋.
D.在阅读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时,切勿把大师的思想奉为圭臬(niè),不知不觉画地为牢,让自己变得面目可憎(zèng)的教条主义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目前慢阻肺死亡率极高,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吸烟是该病最大的诱因.
B.2016年温州马拉松赛从世纪广场出发,贯串三个城区,全景式展现温州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为参赛者创设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和参赛体验.
C.小明脸部总是情不自禁地抽动,有时候甚至手脚也跟着抖动起来,经过系统的检查后发现,这是一种叫“抽动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
D.日前,一青年凭借非主流农民形象迅速在网上走红:不论是开着拖拉机还是咋泥泞稻田里干活,他都穿西装打领带,如芝兰玉树般优雅帅气.
3.以下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句是(  )
【甲】在名利前多一点清亮,少一点污浊,在感情上多一点率真,少一点做作。虽然胸无城府难免要吃亏和碰壁,但清浅者总比那些阴鸷深奸的人,【乙】活得轻松、自然、快乐。【丙】正如菜根谭》所说,“心体光明,暗室中有晴天”。清浅且快乐着,何必像水仙装蒜那样装深沉。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政府有关部门将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大对电商平台及其商家的价格行为的监测,严厉查处价格失信和价格违法行为,用完善的信用机制约束经营者.
B.为满足城乡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和日益提高的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向往心境,我市开启了“百大森林公园”建设计划,努力拓展居民生态福利空间.
C.志愿者精神是让社会产生凝聚力的有机力量,而要让志愿者精神持续闪光,不能仅依靠各方合力和制度保障,还应该靠人们自发的善念和善举.
D.北极站是我国第一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它的落成运行极大提高了我国对全球数据的接收获取能力,使我国接收站相关工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数据概括出两点结论(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6.“风”有鲜明的季节特点:春风 
 ,夏风 
 ,秋风 
 ,冬风 
 。选择某一季节的风,在相应横线上填写一个能体现其特点的形容词,并用一个场景描绘这个特点。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2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去无知”的历史。如果说,前几次工业革命,人类“去无知”,主要是去掉技术上的无知,并体验、认知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直接影响,那么,这次革命所要做的,就不只是技术上的认知升级,还应当努力去革除、颠覆历史沉淀下来的某些经验、知识和意识形态,以构造出新的社会影响知识。那么,我们又当如何去颠覆既有的认知呢?
本次工业革命的狂飙,再次猛烈地撞击了既有的思维方式,在以往革命累积的问题或将危及人类生存和生活之态时,隐隐约约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向“整体世界主义”转变的必要性。将“自然人”放置在整体世界的范围之中来看待,重新理解和建立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让人与大自然和人造世界平起平坐。因为,即使只在人的群体里,也将出现“机器人”“基因人”等新新人类,和我们这些“自然人”比肩并行,人类原有思维方式已无法面对如此场景了。
在历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阶升级问题上,我们从来都是迷思者。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思维,将任何的技术进阶升级,都视为助益于人类的工具进步。技术越是进阶快速,人类由此得到的助益就越是被认定为巨大。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化学毒品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
这次工业革命“集成”式的技术叠加进阶升级,使得人类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从“机器代替人”上讲,一方面,“机器人”和“基因人”将全方位地代替我们这些“自然人”来劳作;另一方面,这种代替表明,“自然人”将从依赖“机器人”和“基因人”,走向依附他们。这不就是实质意义上的被取代或被奴役?这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古诗词中的科学(50)——古人怎样取暖?  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就面临严寒和炎热的考验,起初,人类借助天然的防风避雨的地方(如洞穴)栖身,利用天然树叶或兽皮来遮身避寒。慢慢地人类发现,自己可以利用工具挖地洞、盖房子来遮风避雨,抗寒取暖。可以利用植物纤维来织布做衣,一方面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一方面也可以御寒取暖。所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取暖的最优先的选项是建筑和穿衣。  (一)建筑防寒:  人类最初的房子都是竹木构架覆以茅草而成,古诗词中关于“茅屋”的描述很多,唐诗人张直《宿顾城二首(顾城在范县东)》就有关于茅屋的描写:  “ 绿草展青裀,樾影连春树。茅屋八九家,农器六七具。···”  唐诗人元稹《茅舍》更是直接描写茅屋的:  “楚俗不理居,居人尽茅舍。茅苫竹梁栋,茅疏竹仍罅。  边缘堤岸斜,诘屈檐楹亚。篱落不蔽肩,街衢不容驾。  南风五月盛,时雨不来下。竹蠹茅亦干,迎风自焚灺。  防虞集邻里,巡警劳昼夜。遗烬一星然,连延祸相嫁。  号呼怜谷帛,奔走伐桑柘。旧架已新焚,新茅又初架。····”  它说明楚地人民大都以茅草为屋,天干日旱,易着火,一烧一大片,造成官民奔命,以后又要重新盖新屋。···  最有名的唐诗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寄托的希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有切身的体验,他还是一名京官,然而,他流浪的过程中,所住之处都是茅屋,所以,自己的茅屋为秋风吹毁,才发出为天下寒士呐喊的呼声。  与广大的贫民百姓相对照的是达官贵人,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砖瓦灰石建起来的房子,更不用说皇家的住宅庭院了。古诗词中对于亭台楼阁,皇宫官署这方面的诗词就如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了。对于皇宫官署的防寒,就比寻常人家的茅屋复杂得多了。  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家的防寒除去房屋坚实外,还采取另一些方法来保暖。如:  唐诗人张孜的诗《雪诗》就说: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张孜的这首诗说到大雪天气中,富贵人家的防寒,有好几种方法:  ①“捣椒泥四壁”,用花椒捣成粉,和在泥里涂抹在墙上,据说,花椒具有散热作用,同时还能散出香气。  ②“到处爇红炉”,到处放了很多火炉,这是人们用得最广的取暖的方法,只不过富人家的火炉讲究,用炭也讲究。  ③“周回下罗幂”,所有门窗都挂上帘幕。以防冷风吹进。  ④“暖手调金丝”,富人家暖手还有用手炉的。  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屋子里很暖和,甚至都会出汗(“困融香汗滴”),和那些贫苦人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了(“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从张孜这首诗中我们看到,防寒取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多方设法,才能做到效益最大化。  二,其他方法取暖:  当然,古人取暖不只上述几种,还有一般人用的,如:  ①穿厚衣服(孟浩然诗《闺情》“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  ②穿毛皮衣服(权德舆《旅馆雪晴》“夜已央,乐未阑。狐裘兽炭不知寒,”);韩愈《江汉答孟郊》“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御寒衾用罽(ji),挹水勺仍椰”等等,都是用毛皮衣服来御寒的。  ③盖厚被子(史凤《鲛红被》“肱被当年仅御寒”);  ④烤火,这是人们最先发现并且应用最广的一种取暖办法,诗人们多有吟诵,如白居易就有“暖怜炉火近,寒觉被衣轻”之句;李中《腊中作》更感叹“豪家应不觉,兽炭满炉红。”  三,用温泉水取暖:  唐人知道用温泉水取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玄宗,每到一年冬至以后,他都要去临潼华清池取暖办公,到过了年春天才回长安。  元结诗《石宫四咏》之第四首说:  “石宫冬日暖,暖日宜温泉。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就是说的华清池。  温泉的利用,大都被统治阶级垄断,贫民们无权也无力染指。即使是远离京都的温泉,也被统治者霸占,如唐诗人李敬芳《题黄山汤院》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  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  好好的一处温泉,可以疗疾,也可以取暖,还可以做温室种果蔬,却被统治者霸占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岂不有负上天之赐?  四,“肉阵”  看了这个词,有点莫名其妙。其实这是唐申王李成义,发明的一种取暖方式。他在冬季腊月里为了避寒,叫妓女们围坐一圈,形成人墙,防寒风吹入,自己坐在当中避寒取暖。这一圈妓女就叫作“肉阵”,南宋陈著有首《玉漏迟》词。说:“问雪楼台,肉阵不教寒透。”把这个申王的溴事记录下来了,不然,我们也许就不知道这一荒唐事了。  看了这个“肉阵”,想起了“屏风”,顾名思义,就是挡风用的。还有就是围帐,或帷帐,都可以挡风,为什么要用人呢?不知这个李成义是什么心态?  防寒取暖,这是人们的实际需要,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办法。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在探求节约能源的最佳取暖方法,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海水发电、生物能源等等,)都将为人们提供不竭的能源。
  @白鹤亮翅-18 11:35:32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5)——用冰降温:  用冰降温在中国很古以前就已经有了,早在西周年代国君就已经开始用冰,在冬季结冰以后,开始凿冰储存,以待来年夏季使用,此方法一直沿用至清代。  唐时,藏冰用冰基本上是皇家的专利,,因为那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  唐诗中关于藏冰用冰的诗篇也不少,如唐诗人徐彦伯《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中就说,“玉律藏冰候,彤阶飞雪时”......  -----------------------------  《诗经》·《豳风》之《七月》第八章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即说明在西周早期就已经腊月凿冰,正月藏冰,二月用冰来祭祀了。
  古诗词中的科学——鱼梁(渔梁)(51)  渔梁(鱼梁):词典解释为筑堰围水捕鱼的一种设施。(《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二版·第1819页)  《汉典》解释为: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潮水河中或出海口处。  《汉典》的解释较为全面,更好理解。  《诗经》·《敝笱》首句就是“敝笱在梁,其鱼鲂鳏”,解释为“破鱼篓放在鱼梁上,水里面游着鳊鱼和鲲鱼。”,这里的“梁”就是“鱼梁”(渔梁)的意思。  我见过的“渔梁”捕鱼,是在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在农闲的时候。那时大家都没事做,就合计一伙人,凑足了工具、材料,就开始作业,打桩的打桩,扎架子的扎架子,在架子上铺上树枝和草席在桩上从头到尾张上平网,以阻止鱼儿钻过去。这样“渔梁”就成了。实际上,鱼儿是逆水而上,遇到鱼网的阻隔,就跳起翻上渔梁,如果渔梁宽度太小,鱼儿就翻过去了。可是渔梁有一米多宽,鱼儿跃起后,正好落在渔梁上,人们很快划着小船去把鱼儿捞回,慢了也许就掉到河里去了。那时候水很清,鱼儿也很多,一晚上能收获不少鱼。打鱼的人高兴,我们看的人也高兴。现在农村的河流大部分都被污染了,用“渔梁”这种办法打鱼的已经看不到了。  古人很早就已经学会很多种渔猎的方法,“渔梁”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它是一种很科学的办法。一是它利用鱼逆流而上、遇阻往上跳的习性,设置障碍来捕鱼。其二,渔梁建成后,可以很长时间来使用,只要不遇洪水冲击,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直到重来。所以这一方法流传至今也没有消失。  渔梁这一建筑,还启发了人们的创造性,“桥梁”这一建筑就是受到“渔梁”的启示,逐渐形成的。《诗经》·《有狐》里有“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淇梁”就是淇水上的桥。这里的“梁”当“桥”解。其实,由“渔梁”到“桥梁”,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因为,渔梁的顶面多加些树枝,就可以走人,如果把木桩加粗打深,在把顶面加固,就成了一座桥了。当然,人们从独木桥到造真正的桥,走过了很长时间,以前的桥梁,也只能是在小河上架设。工业革命之前,大河上是没有桥梁的。现在,我们的大江大河,到处是大桥横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求真去伪
16:39:21  
有没有人能帮忙看看分析一下!  -----------------------------  谢谢关注,问好!
  古诗词中的科学(52)——《诗经》中的舟船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不但记述了我国西周至战国之间的历史,还记录了许多古代的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生活、爱情、科技成就等等,真是一部百科全书。  《诗经》中关于“舟”的记载有好多处,说明舟船在西周以来已成为很普通的交通和运输的工具。  到了西周,华人经过千万年的发展和进化,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进展,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治水奔走四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ju)”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这段史料证明,早在中国夏代就已经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其中就有“船”。据考证,中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独木舟,到了商代,人们发明了新型的木板船,商代的甲骨文就已“舟”字,很像木板做成的小船。(《新编世界科技史·上·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190页,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到了西周时代,舟船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的船型:  ①,方(舫):小船,《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就是说汉水这么长,小船不能划过去。  ②,舠,也是小船,只是船型长一些,《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这里的“刀”就是“舠”,是窄而长的小船。  ③、舟,《诗经·邶风·谷风》有“就其深之,方之舟之”,这里的“方”是“桴”的意思(朱熹释),就是筏。  《诗经·邶风·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其景”  《诗经·鄜风·柏舟》“汎彼柏舟,在彼中河”  《诗经·卫风·竹竿》“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我们看到,这里的舟不但数量多,而且做舟的材料也不同,有柏木的,有松木的,还有桧木桨。不但有船,还有筏。  ④、“造舟为梁”:  船的作用,不但能渡人过河,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做浮桥。西周周文王娶亲时就用过,《诗经·大雅·大明》就记载了这件事: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这里的“造舟为梁”,就是把许多船排列成一座浮桥,让迎亲的队伍很好的过河,这样既快又安全。但是,这也只有奴隶主能做到。没有财力可以做很多船,或者没有权力调拨很多船,就不能造一座浮桥。渭水作为黄河的第一支流,河宽水急,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克服水流的冲击力,固定船只,保持船舶稳定,这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因为当时,并没有多少铁链铁锚,可能只靠绳子、藤条之类固定物,来完成这一任务。  总之,船发展到周代,尤其是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楼主好,我也有两册诗经,里面的内容,很多我多不懂,解意注释不明。
楼主写不错,支持,支持。  
  @起个好名真特么难
18:03:21  顶  -----------------------------  谢谢,问好!
22:51:54  楼主好,我也有两册诗经,里面的内容,很多我多不懂,解意注释不明。
楼主写不错,支持,支持。  -----------------------------  谢谢鼓励!我也是不太懂,学着写点,望网友多指点。
  古诗词中的科学(53)——《诗经》中的“桥”  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这是最早自然形成的“独木桥”;或者利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过河过水;溪水或涧流中突出的石块,也成为人们跨过溪水的踏步;谷岸上生长的藤萝,成为人们荡过峡谷溪流的助手。这是自然界的恩赐,同时也启发了人类,要在没有这些自然物的情况下过河过滩,就要自己动手造桥。  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建有梁桥和浮桥,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桥。这和《诗经》中的有关诗篇中的叙述是吻合的。  《诗经·邶风·谷风》中有“不我屑以,毋逝我梁”的诗句,(约公元前780——720年间)这里的“梁”按朱熹的解释为“梁,堰石障水,而空其中,以通鱼之往来者也。”(《诗集传》)是“鱼梁”的意思,“毋逝我梁”就是不要拆掉我的鱼梁。而按朱熹的解释,这里的鱼梁当中是空的,便于鱼儿穿过,这就是桥的雏形,因为这桥是能过人的。  像这样的桥,《诗经》当中还有几处,如《诗经·齐风·敝笱》中就有“敝笱在梁,···”是破鱼篓放在鱼梁上···(约公元前700年左右)  《诗经·小雅·小弁》中,有“无视我梁,无发我笱”;《诗经·小雅·何人斯》中有“胡逝我梁,不入我门”,“胡逝我梁,不入唁我”;这里的“梁”,都当作“鱼梁”解,“胡逝我来”就是走过我家的鱼梁,可见这鱼梁是能过人的“桥”了。(约公元前781年后周幽王时)  《诗经·卫风·有狐》中有“有狐绥绥,在彼淇梁”,金启华的解释是“有只狐狸去找配偶,走在淇水桥上”,这里的“梁”就是“桥”。(这大概是发生在周平王时代,即在公元前770年时)  《诗经·大雅·大明》中有“造舟为梁”的诗句,说的是周文王在渭水上用船搭“浮桥”迎亲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说明在商代晚期或西周初期,人们就会搭建浮桥了。这和开头说的历史记载相符。  现在,世界及中国的造桥科学和技术已经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能在任何大江大河上建桥,还能在海上建桥,随着科技的发展,五光十色的大桥,将不断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古诗词中的科学(54)——从“谢公屐”说起  唐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曾有这样的诗句:“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唐·李敬方《题黄山汤院》诗:"谢屐缘危磴,戎装逗远村。"  宋·刘克庄《水龙吟》词:"挟书种树,举障尘扇,著游山屐。"  元·范梈《送张炼师归武当山》诗:"始来武当时,祗着谢公屐。"  明·高启《云山楼阁图为朱守愚赋》:"为问仙家在何处,欲穿谢屐一登临。"  明·宋濂《看松庵记》:" 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  清·李调元《再游嘉定凌云寺》诗:"老来久弃游山屐,又上凌云陟九巅。"  (以上据360百科整理)  你看,这么多诗人都对“谢公屐”进行歌咏,说明谢公屐影响深远。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  “谢公屐”是谢灵运穿的登山鞋,是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屐".“谢公屐”的设计是很符合上山下山的运动规律的,所以很受大家喜爱和称赞,于是大家都说“谢公屐”是谢灵运的发明创造。  但是,事实上可能有些出入。因为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治水奔走四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ju)”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这段史料证明,早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就已经穿上了类似“谢公屐”的登山鞋了。“山行乘檋”,这个“檋”就是登山鞋。  按《古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新一版第1597页)的释,“檋”是古人登山用具。裴骃集解引如淳的解释为“檋车,谓以铁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公元前21世纪是否有铁,能否做成铁锥,当另行讨论。)另一解释是张守节正义:“按: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也。”如果张守节的解释正确,那么种“檋”就和“谢公屐”是同一类型的登山鞋了。也就是说,早在大禹时代,人们就发明了登山鞋了。那么,“中国登山鞋发明者”的桂冠,就戴不到谢灵运的头上了。  不管怎样,古人很早就发明了登山鞋,借助谢灵运的名人效应,使登山鞋得到推广应用,这不但是中国古人的创造,也是中国人民对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贡献。
  古诗词中的科学(55)——《诗经》中的“车”  据史料记载,中国车的发明比较早,学者根据河南淮阳平粮台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中宽1·7米路土遗迹判断,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了车辆。(史仲文、胡晓林主编《新编世界科技史·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189页)也有学者推测,至迟在夏代中国人已经开始造车。(同上书·第189页)  最有说服力的是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车”字,说明车在商代,已经很普遍了。到了周代,车制已经更加完善,《诗经》中屡屡出现车的描述,各种车的形态都有出现,并且车饰豪华,用马匹很多,有一车四马的。车的用途也很多,除去日常生活用途外,主要用于战争。  1、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用车,如官员用车,《诗经·王风·大车》“大车槛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迎来送往用车,如《诗经·秦风·渭阳》“路车乘黄”,就是用黄马驾车送舅父的。  迎亲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事,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周代人也十分看重,《诗经·召南·鹊巢》就是显示女子出嫁时的盛况:“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姑娘出嫁,用百两(辆)车子去接她,你看是多么的气派。《诗经·小雅·车舝(xia)》“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昏,以慰我心”四匹马儿拉着婚车,是多么壮观!多么令人景仰!  2、游乐用车:富人们已经重视玩乐,他们的出行不是骑马就是坐车。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就是描写男女同车出行玩乐的诗篇。  《诗经·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就是写描写车声辚辚马行颠颠的游玩情形。  打猎是人们生活中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富人们的游乐之一,从诗经中的有关章节,就可以看出,那种田猎都是有权有势人的活动。如: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就是描写大叔打猎、驰马射箭的情形。  《诗经·秦风·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驾着四匹肥壮的黑马,手执六根缰绳,去打猎。是多么威风。“輶车鸾镳,载猃歇骄”,轻便的车,驾车的马儿嘴边挂着铃铛,车上还装着长嘴短嘴的猎狗,去游园。是多么潇洒。把有权有势的人描写得多么传神。  3、战争用车:  《诗经》中描写战争的地方很多,战争中的车战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战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战争,动用几百上千辆战车,是常有的事。  《诗经·小雅·采芑》“其车三千,师干之试”,就是说方叔的兵车有三千辆,军容整肃。  4、车子装饰漂亮:  周代的民用车和军用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既大且漂亮,车上装饰很多,马的配饰也很多。  《诗经·小雅·采芑》中有“簟笰鱼服,钩膺鞗(tiao)革“的描写,,说是用花竹席来装挡车门,用鲨鱼皮了装饰车辕;马带上的铜钩闪闪发亮,马辔首的铜牌亮晶晶。车上还插着许多彩旗(“旂旐央央”),车上涂着各种颜色,形成红的车毂,花的车衡,还有许多铃铛叮当作响。(“约軝(qi)错衡,八鸾瑲瑲(qiang)”)这种箱式大车,可能是三千年前的豪华轿车。  《诗经·秦风·小戎》也有关于马车的配饰的描写,“小戎俴收,五楘梁輈。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zhu)。”你看,兵车小巧,花皮条绕过车辕,活动的银环把引车的皮条扣牢。虎皮毯铺在车上,骐纹白腿的马儿跑得多俊爽。  车的装饰漂亮,用材也很考究。《诗经·大雅·大明》中就有“牧野洋洋,檀车煌煌,四騵彭彭”的描述。吕尚坐的车是檀木做的,四匹马拉着,多么威风气派。  总而言之,车到了周代,已经应用广泛,并且发展完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白鹤亮翅-29 20:23:02  古诗词中的科学(55)——《诗经》中的“车”  据史料记载,中国车的发明比较早,学者根据河南淮阳平粮台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中宽1·7米路土遗迹判断,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了车辆。(史仲文、胡晓林主编《新编世界科技史·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189页)也有学者推测,至迟在夏代中国人已经开始造车。(同上书·第189页)  最有说服力的是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车”字,说明车在商代,已经很普遍了。到了周代,车......  -----------------------------  《诗经·小雅·六月》中有“六月棲棲,戎车既饬”,“戎车既安,如轾如轩”的描写,就是写准备兵车打仗,和兵车行进打仗的情形。
  古诗词中的科学(56)——《诗经》中的纺织  古人最重要的事,是衣食住行,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衣着不仅是防寒保暖,遮丑和美化生活,同时也是人们地位及权力的象征。因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们的服色就不是简单的衣服,而是有等级差别,不可混淆。否则,会惹出大麻烦的。  《诗经》作为周代的诗歌总汇,里面当然离不开服饰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了解当时纺织、服装、服饰等的生产、制作和技术的状况。  做衣服要用布,就需要织布,因此,纺织是必要条件。  根据考古实物证明,我国最早的丝织品是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距今5000年的丝带、丝线和绢片。(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简明中国文物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到了商代,养蚕制丝的技术已相当进步。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蚕、丝、帛、桑等字。西周时期的纺织业,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诗经》中有不少记载,如:  《诗经o豳风o七月》就有“蚕月条桑”的描写,到了蚕月,就要采桑养蚕。  《诗经o大雅o瞻仰》中有“休其蚕织”的记述,说的是妇女受周幽王宠信妲己的影响,都不养蚕织布了。  《诗经o卫风o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记载,是说拿着布币去买丝,可见货币已经深入生活。  《诗经o小雅o大东》中,有“小东大东,柕柚其空”,东国的许多地方织机都被搜刮空了。说明了①,织机很多;②生产力很大。但是周幽王时期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这里的“柕”是织布的梭子,“柚”是织机的轴,即固定经线的地方。)  《诗经o小雅o巷伯》有“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说明那时已经能纺织成花纹很漂亮的锦。可见当时的丝织技术已经非常高了。  《诗经o陈风o东门之枌》中,有“不绩其麻”,就是不纺麻线了。说明那时的纺织品不仅有丝织品,还有麻织品。实际上,麻织品一直是贫民百姓衣服的主要来源。
《诗经o陈风o东门之池》还有“可以沤麻”、“可以沤纻”、“可以沤菅”等记述,说明当时大麻、纻麻、是纺织的重要原料,菅草也可以拧绳。  总之,西周时期的纺织业,支持着人们的服饰多样性。
  古诗词中的科学(57)——《诗经》中的服装  西周时期的衣服多样:  面料有丝织品、麻织品、皮毛等;  颜色有白、黑、红、绿、黄、青等;  做工有缝纫、刺绣、编织、镶饰等;  衣服种类有纱衣、纱裳、锦衣、锦裳、外褂、内衣、裘皮衣服等等  当然还有鞋、帽、巾、带等配套用品。  1、衣服的色彩:  《诗经o曹风o蜉蝣》有“麻衣如雪”,麻衣是白色的;  《诗经o曹风o候人》“三百赤芾”,穿着红裙子的有三百人;  《诗经o唐风o扬之水》有“素衣朱襮”、“素衣朱绣”,都是红白相间的颜色;  《诗经o郑风o子衿》“青青子衿”,青色的衣领;  《诗经o郑风o出其东门》“缟衣綦巾”,就是白衣淡绿色的丝巾;“缟衣茹藘”,是白衣绛红色的丝巾;  《诗经o秦风o终南》“黻衣绣裳”黑色的衣服,绣花的裙子;  《诗经o豳风o七月》有“载玄载黄”,就是黑色好黄色。  2、衣服的种类:  衣:指上衣、外褂、外套等;裳:就是裙子;  《诗经o郑风o丰》中有“衣锦褧(jiong)衣,裳锦褧裳“,就是穿着锦衣着纱衣,穿着锦裳罩着纱裳。这样的穿着方法现在仍然流行。  裘:皮毛衣服。用兽皮做衣服,是古人最早的御寒和保暖措施之一,在《诗经》中,皮毛衣服的记载比比皆是。有羊皮、狐皮、熊皮、豹皮等等。  《诗经o秦风o终南》有“锦衣狐裘”;  《诗经o桧风o羔裘》有“羔裘如膏”,说的是羔裘的光泽像脂膏;《诗经o王风o大车》有“毳衣如菼(tan)”,是细毛皮做的袍子,像初生的芦荻一样的颜色。  刺绣做的衣服:上面在“色彩”部分已经举了不少刺绣的例子。
  古诗词中的科技(58)——《诗经》中的服饰  人们的审美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变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 的不断进步和社会产品的增加以及服装加工技术的提高,人们爱美的精神也不断提升。西周时代,人们的衣着已经趋于华美,各种装饰都出现在衣服上。  1、刺绣:如“素衣朱绣”、“素衣朱襮”,都是在衣袖、衣领上刺绣花纹。“黻衣绣裳”整条裙子都绣了花纹。“衮衣绣裳”,上衣上也绣着龙。  2、染色,利用天然的植物和矿物染料,把衣料染成各种颜色。  3、编织:《诗经o豳风o东山》有“亲结其缡”,就是母亲为女儿编结佩巾。  4、饰玉:《诗经o曹风o鸤鸠》有“其弁伊骐”就是在皮弁(皮帽子)上装饰上玉片、玉珠之类的饰件。  5、镶边:《诗经o曹风o鸤鸠》有其带伊丝“,就是在腰带上镶着素丝边。  《诗经o唐风o羔裘》有“羔裘豹祛”,就是用羔羊皮做衣服,用豹子皮镶袖口。  6、饰金:《诗经o小雅o车攻》有“赤芾金舄”,“芾”是围裙,“舄”是鞋底上又置一木底,以防雨水污泥。此木底涂金色或黄色,故称“金舄”。  《诗经o豳风o狼跋》有“赤舄几几”,就是饰金的鞋头很漂亮的意思。  7、罩纱衣:在漂亮的衣服上再罩上一件薄纱衣,既庄重又漂亮。如“衣锦褧衣,裳锦褧(jiong)裳”。  服饰的多样性,丰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白鹤亮翅-03 14:39:50  古诗词中的科学(56)——《诗经》中的纺织  ......  -----------------------------  “《诗经o大雅o瞻仰》中有“休其蚕织”的记述,说的是妇女受周幽王宠信妲己的影响,都不养蚕织布了。”是“褒姒”,不是“妲己”,抱歉!
  四时最好是三月  农历三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清明”刚过,“谷雨”到来。“四时最好是三月”(韩偓o三月),“阳春三月”是人们喜爱三月、享受三月的最佳赞誉。唐诗中吟诵三月的诗有几百首,读来真是让人美不胜收。  诗人们在三月看到什么呢?他们看到了美丽的春天,“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张说《过蜀道山》)。也有的说“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王勃o仲春郊外)。中原大地上的春日风光是无比旖旎美漫,令人陶醉。  由于诗人们处于不同地区,对于三月的感受也不同。出身于中原地区的人到了边塞地区,对比切身感受,就发现当地时序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岑参o河西春暮忆秦中),所以西北边境地区各种花事开得都晚。“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岑参o登凉州尹台寺)。“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温庭筠o杨柳枝)。而地处南方的诗人们,也写下了他们不同的感受:“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王建o荆门行),你看,三月份南方就有蚊子出现了,这对北方人来说,是难于接受的。  诗人的闲适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时刻关心着人民的生活,关心着农事。“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崔颢o结定襄郡狱效陶体)。养蚕、种稻。农村一派繁忙景象。随着天气的变化,影响着农事,也影响着诗人的情绪。白居易就有“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的忧虑(白居易o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而温庭筠也有“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的担心(温庭筠o嘲三月十八日雪)。
  @白鹤亮翅-04 11:01:46  古诗词中的科学(57)——《诗经》中的服装  西周时期的衣服多样:  面料有丝织品、麻织品、皮毛等;  颜色有白、黑、红、绿、黄、青等;  做工有缝纫、刺绣、编织、镶饰等;  衣服种类有纱衣、纱裳、锦衣、锦裳、外褂、内衣、裘皮衣服等等  当然还有鞋、帽、巾、带等配套用品。  1、衣服的色彩:  《诗经o曹风o蜉蝣》有“麻衣如雪”,麻衣是白色的;  《诗经o曹风o候人》“三百赤芾”,穿......  -----------------------------  《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色的衣服,黄的衣里。
  @白鹤亮翅2015
11:01:46  古诗词中的科学(57)——《诗经》中的服装  西周时期的衣服多样:  面料有丝织品、麻织品、皮毛等;  颜色有白、黑、红、绿、黄、青等;  做工有缝纫、刺绣、编织、镶饰等;  衣服种类有纱衣、纱裳、锦衣、锦裳、外褂、内衣、裘皮衣服等等  当然还有鞋、帽、巾、带等配套用品。  1、衣服的色彩:  《诗经o曹风o蜉蝣》有“麻衣如雪”,麻衣是白色的;  《诗经o曹风o候人》“三百赤芾”,穿......  -----------------------------  @白鹤亮翅-08 17:55:37  《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色的衣服,黄的衣里。  -----------------------------  《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黑色的朝服很合体。
  古诗词中的科技(59)——《世纪》中的建筑  《诗经》中的房屋建筑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发的基本条件,为了遮风避雨,防避野兽侵害,人类一开始就是利用天然洞穴来安身,后来人类逐渐发明了工具,可以挖洞穴藏身,再后来人们学习用树枝树叶来盖房,逐渐发明在地面上盖房子,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诗经》中涉及房屋建筑的诗篇很多,有的叙述很详细,有的只提一点,总体上说,是根据诗歌的需要而定。西周时期房屋建筑已经很具规模,一国的君主和大臣们的居所,不但规模巨大,而且建筑种类繁多,有屋、室、庙、堂、宫、台、狱、穴、城等等。它们大都是先有设计规划,后才开始建筑。  通读《诗经》,全部诗歌当中没有提到“砖”字,说明西周时期还没有砖的制造。《诗经》中只有《小雅o斯干》中提到“瓦”,是“载弄之瓦”,但是,专家认为,这里的“瓦”是陶制的纺锤,不是后来盖房子的瓦。《诗经o陈风o防有鹊巢》中有“中唐有甓(pi)”一句,是哪里有用瓦片来铺庭中的道路的意思。其中“甓”字,马瑞辰的解释为“甓为砖,亦得为瓦称”(金启华译注《诗经全译》第299页),但是,此处之“甓”,解释为“瓦片”似乎更为合适,因为那时候是没有“砖”,也没有盖房的瓦,只有陶器的碎片,用陶器碎片来铺路都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可想而知那时候的瓦片是不是很珍贵?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陶器发明很早,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有粗陶出现,但是直到东周前期,都没有砖瓦出现,所以那时候的房屋建筑是以泥土、茅草和木材为主的建筑。这在《诗经》中有很详细的记述。《诗经o鄜风o墙有茨》中的“墙有茨”是墙上长了蒺藜的意思。墙上能长蒺藜,可见这墙是用泥土筑成的。《诗经o小雅o斯干》中说,“约之阁阁,椓之橐橐”,就是说用土来筑墙的情形。《诗经o鲁颂o閟宫》中有“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意思是说,徂徕山上的松,新甫山上的柏,砍下它们来,按它们的尺寸,分别用作房梁、房柱和椽子。诗接着说:“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是说松木的椽子又直又长,正寝的房屋很宽敞,新落成的庙堂很漂亮。说明,正寝房屋和庙堂的梁、柱、椽子都是用木头做的。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诗经o大雅o绵》这首诗,把建房、筑城的过程描写得很详细,“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说的是盖房子筑墙的一整套过程,从测量、备土、准备夹板、填土、夯筑、铲削、到最后整理,才把上百堵的土墙筑好,这是建房的基本要求。建筑城墙也是如此,这篇《绵》中也有叙述。  贵族们建设的宫室,既宽大又宏伟,如《设计o秦风o权舆》中就有“夏室渠渠”的记述。有的房屋建了上百间(《诗经o小雅o斯干o》“筑室百堵”)。配套的房屋有厅堂、正室、内室、前庭等(《诗经o小雅o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而老百姓的住房,就简陋得多,有的甚至是挖洞穴,如《诗经o大雅o绵》中就有“陶复陶穴”的记载,说周人在邠时就住的洞穴。《诗经o小雅o正月》中有“佌佌彼有屋”,就是他有一间小小的家屋。接着说他有一点粗粗的粮食(“簌簌方有谷”),这里的“他”也是一个贫苦孤独的人。  西周时代建房已经注重设计和规划,尤其是在建造城墙和大的宫室时,规划和设计是不可缺少的过程。《诗经o小雅o巧言》中有“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秩秩大猷,圣人莫之”的记述,说的高大的宫室,是好人们设计建造的。而有条有理的规划,是很聪明的人制定的。《诗经o大雅o灵台》开头就说,“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就是说的开始建造灵台了,人们测量设计都做好了。(严粲在解释“经之营之”时说,“朱氏《孟子》解云:经,量度也。营,谋为也。经营皆图谋之意”——转引自金启华《诗经全译》第655页)  总之,西周时代的房屋建筑,规模很大,种类很多,并注重设计规划,但是,那时还没有砖和瓦,房屋建筑都是用泥土和木料建造的。城墙和祭祀用房的建筑,同样如此。
  古诗词中的科技(59)中标题是“《诗经》中的建筑”,而不是“《世纪》中的建筑”,粗心大意,抱歉!
  古诗词中的科技(60)——退潮遐想  钱塘江潮是世界著名的大潮之一。钱塘潮是在天体(太阳和月亮)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下,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自汉唐以降,写观潮的诗词不胜枚举。但是大多写的是涨潮,写退潮的诗词寥寥无几。辛弃疾在《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中写到退潮,“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写的就是退潮。辛弃疾的本意是借退潮的提问,借伍子胥的冤魂来抒发忠臣被杀的愤懑。同时,也为叶丞相(叶衡)鸣不平。辛弃疾提出了问题,就是,如此滔天威力的大潮,为何向东退去?但是他无法回答这一问题。这是他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不可能认识到的,也只能遐想:乘着素车白马东去了。
  古诗词中的科技(61)——中国古代的冲浪运动  冲浪是利用海潮动力的运动项目。人利用滑板或小船在浪尖上上下翻腾,要使人和船不被波浪掀翻,需要高超的应变能力和平和能力。  冲浪运动古来有之,有诗为证:  北宋诗人潘阆的《酒泉子》中就有“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描述,说的就是健儿冲浪时的壮美形象。  有宋一代,描写冲浪的诗词很多,如:  (宋)刘黻《钱塘观潮》诗中,有“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把冲浪健儿身轻如燕,无畏无惧,傲立潮头的英姿,描写得栩栩如生。  (宋)梅尧臣《青龙海上观潮》有“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踏浪的小伙子,技术高超,在波浪推进中,随着大潮起伏,头上顶着的火盆里的火都灭不了。  南宋辛弃疾有词《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中“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也把冲浪健儿的矫健身影描绘得活灵活现。  观潮这一活动,从古就有,到唐时,已成时尚,诗歌中时时出现。(如唐朝孟浩然诗《初下浙江口号》:“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深。”)宋朝诗词中出现冲浪(当时称“踏浪”)健儿身影,元明清各代吟诵不绝。  冲浪运动是现代体育运动的一个项目,国外很时兴。我们国内现在好像不太发展,少有报到。每年钱塘观潮,只见潮水汹涌壮观,少见冲浪健儿的身影。“喜骁儿踏浪,旗尾互浮沉”(元·张可久·六州歌头·浙江观潮》)什么时候能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呢?  、
  @白鹤亮翅-04 18:03:21  古诗词中的科学(50)——古人怎样取暖?  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就面临严寒和炎热的考验,起初,人类借助天然的防风避雨的地方(如洞穴)栖身,利用天然树叶或兽皮来遮身避寒。慢慢地人类发现,自己可以利用工具挖地洞、盖房子来遮风避雨,抗寒取暖。可以利用植物纤维来织布做衣,一方面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一方面也可以御寒取暖。所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取暖的最优先的选项是建筑和穿衣。  (一)建筑防......  -----------------------------  到宋代,人们发明了一个取暖器,名字叫汤婆,有金属(如铜、锡等)做的,也有陶瓷制的,用锡制的又俗称锡夫人。也有称脚婆的,因为它主要是为暖脚用的。  人们用诗歌来称赞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是不多见的,但是对于“汤婆”这一实用器具,写诗的人还不少。宋黄庭坚有一篇诗名《戏咏暖足婆》,其中说到:“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可见汤婆对于人们暖足的重要性。  宋·释文珦有《汤婆》诗,说“终宵暖吾足,贞静无邪思。”  宋·顾逢有诗《汤婆子》,其中说到“皤然一器微,有用在冬时。”  微不足道的一个取暖器,在冬天里使用,能让人终宵足暖,这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明代瞿佑诗《汤婆》更调侃说:“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  明代龚诩《咏汤婆长句寄谈勿庵勉之共发一笑》中有“非笑被底别藏春,深籍汤婆有余力”。  诗人们借助汤婆这一小小器皿,抒发自己所感受到的温暖,让读者也不胜感动。
  @白鹤亮翅-03 14:39:50  古诗词中的科学(56)——《诗经》中的纺织  古人最重要的事,是衣食住行,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衣着不仅是防寒保暖,遮丑和美化生活,同时也是人们地位及权力的象征。因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们的服色就不是简单的衣服,而是有等级差别,不可混淆。否则,会惹出大麻烦的。  《诗经》作为周代的诗歌总汇,里面当然离不开服饰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了解当时纺织、服装、服饰等的生产、制作和技术的状况。  ......  -----------------------------  “《诗经o小雅o大东》中,有“小东大东,柕柚其空”,东国的许多地方织机都被搜刮空了。说明了①,织机很多;②生产力很大。但是周幽王时期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这里的“柕”是织布的梭子,“柚”是织机的轴,即固定经线的地方。)”这一段中的“柕柚”应为“杼柚”,“杼”是织布的梭子。
  古诗词中的科技(62)——力与美  古诗词中描写力与美的篇章很多,我认为最耐人寻味的是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五两杆头风欲平》,全词是:  五两杆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行。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一九八二年版第3页)  1,力的描写:全诗关于力的描写有三种,即风力、水力和人力。  风力, 从无风(船桅杆上的“五两”都不动了)到有风(长风),风力对于船的行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有风,所以不用划橹和棹,只要张帆,船就能行驶。  水力:“满眼风波多闪灼”,说的是船破浪前进,激起水波闪灼。如果顺流而下,那船行就更快了。  人力:人来操纵橹和棹,是船行的主要动力来源。无风时要用橹和棹,有风时停棹用橹,以保持方向。  风力、水力、人力,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使得船在河流中前行,风帆,行船,船夫,波浪,这是一幅力与美的图画。  2,动与静:  动,“举棹”、“船行”、“闪灼”、“看山”、“走来迎”等等,这些都是动的描述;  静,“风欲平”、“不施”、“停却棹”、“山不动”等,都是静止不动。  全诗就是在这一动与静的对立描写中,体现出诗词的动态美,  3,相对运动:物体的相对运动是人们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发现、发展并运用的,这首词中,对于船的相对运动描写得十分动人和有趣,“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人坐船中,不觉船行,好像青山走过来了。而再仔细一看,山是不动的,是船在行。这种描写,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抱头苦想,是想不出来的。  全词形式上看是写船与风、水,船与山的运动,实际上是写船夫的心理活动,通过船夫的眼和心,看到和想到船与水、船与山的相对运动。
  古诗词中的科学——七彩之光  杨叔子院士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的文章中,有一段李白《望庐山瀑布》中关于光学的精彩论述,摘编于下,供大家欣赏。  “ 李白到过庐山,看到庐山香炉峰瀑布,写了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后来有人批评李白,说写得不对,“日照香炉生紫烟”,怎么会是紫的呢?应该是五彩缤纷,七彩缤纷,不可能是紫颜色。但是,根据现在物理学的研究,光在行进中,遇到阻碍物,发生各种物理现象,如透射、绕射、衍射、反射、折射等等,还有一种是漫射。漫射就是光在前进时遇到阻碍它的物体,物体的粒子长度方向跟光波的长度差不多相等的时候,光波就发生了漫射,而漫射的强度同光波的长度成反比,而且同它的四次方成反比,可见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光光波最短。很可能李白中那时候,瀑布水粒的长度与紫光的长度差不多,发生了强烈的漫射,看到了紫光,这不是奇怪的事情。任何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必定是从实际出发的,他的作品的源泉是来源于实践的,来源于生活的,然后才能高于实践,高于生活。”  通过杨院士的一段解释,我们欣赏了李白的诗,也学到了科学知识。我们是否可以在以后读诗过程中,发现与我们所知的知识不相符的时候,能不先下结论,再结合其他理论,多方思考一下,或许能找到新的答案。
  古诗词中的科技(38续)——再说桔槔  北宋时,诗人晏殊在一次看了杂技的惊险表演后,在中书省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  百尺竿头袅袅身,足腾跟倒骇旁人。  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区区亦未贫。  晏殊这首诗明显地是赞美那个抱瓮的汉阴叟的,赞美他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反对改革、反对革新的落后态度。  几十年之后,王安石做了宰相,他推行改革,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其中的一个叫文彦博,他认为“祖宗章法具在,不须更张。”并且当着王安石的面把晏殊先生的诗高声朗读了数遍。王安石心知肚明,针锋相对地在晏殊题诗的地方也写了一首诗:  赐也能言未识真,错将心许汉阴人。  桔槔俯仰何防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王安石针锋相对地提出,对于提高效率、省工省时的好事,不管什么人反对,都要推行下去。  一项关于桔槔的发明使用的事,到了宋代一千多年后还在争论,可见一件发明推广应用有多难。
  “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这是湖南省湘阴县鹤龙湖镇农民诗人危勇所作18字《咏鸡》,获湖南岳阳湘阴县第二届“农民文学奖”奖金一万元。虽是仿唐诗人骆宾王的《鹅》,但是“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意境就深远得多。全诗把鸡的形态和鸡的作用都描写得极形象生动。
  古诗词中的科学——(64)关于生死的辩证关系  古人对于生死有时观点截然相反,希望长生不老者,到处寻觅不死之药,如秦始皇之流,希望自己“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这话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还有一些人到处宣传服食仙丹神药,可以延年益寿,汉武帝就轻信谣言,铸了一个铜人,手托大盘,叫仙人承露盘,承接夜晚露水,说是喝了这些露水,就可以延年益寿。中国的道家将多种化学原料,放入丹炉等容器内,再经高温处理,最后提炼成的混合物称为仙丹。据称,人们服用此仙药,可以羽化成仙。仙人不死,可以长生。许多帝王将相,都相信此说。因为服食仙丹,不但长生不成,反而提早丧了性命。明世宗朱厚熜,几乎一生钟情炼丹食丹,二十多年不上朝,结果也早早结束了自己的性命。想长生而不得,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唐诗人贯休就作诗讽刺这一现象,他在《行路难五首》中说:“君不见烧金炼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那些热衷于炼丹的帝王将相们,一个个都进到他们的坟墓中去了。  不过,也有很多人对于长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唐诗人刘叉就说过,“自古无长生,生者何戚戚。”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认为自古就没有能长生不老的人,我们活着的人为什么要悲悲戚戚,忧心忡忡地来为难自己呢?他在诗的最后说,“若问长生人,昭昭孔丘籍”。他说世上真正的长生人,就是人间的圣人孔夫子,这是因为只有孔子的为人和他的学说,才能在世上永远流传。  唐诗人白居易也有一首诗,非常辩证地谈到了生死问题。诗题为《赠王山人》: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他听说王山人成天听道,暗暗地少睡减食,偷偷地学长生秘诀。就对王山人说:长生本来是对于短寿来说的,都没有离开生死这一个问题。假如你真正得到了长生,才能彻底战胜短寿。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无从谈起。活了千岁的松树也会死去,而木槿的花仅仅只能存活一天,也光彩照人。生命的长短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虚度光阴。彭祖长寿,夭折者短寿,虽然长短不同,但是生死是一致的。不如学会用“无生”  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样无忧无虑,没有思想负担,快乐生活,因为,无生就无死,认识了这一点,人们就彻底解放了。  白居易对于生死的思想,真的很解放,很辩证,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来说也很有价值。我们今天也经常讨论生死和养生问题,有的人为了长寿,成天服食“保健品”。各式各样,不论什么,只要听说这一“保健品”能延年益寿,就买来服用。把身体都搞坏了。这和古人服食仙丹也没有本质区别。服食“保健品”应该和服药同等看待,要经过医生的建议,“对症下药”,保健品虽然不是药,但是也要对症。要养生,我们也要学习古人,唐诗人元结在《寿翁兴》中说,“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 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顺其自然,不无度追求,不放肆耽欲,养清和之气,学自赎之法,劳动筋骨,健强体魄。这些就能达到养生目的。
  古诗词中的科学(65)  《诗经》中关于长寿的诗歌  自古人们就希望长寿。《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记录,有据可考的最早诗歌就是《诗经·商颂》,在《商颂》中就有人们在祭祀中希望商王长寿的歌咏。在《商颂·殷武》中,有“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记录,是人们在祭祀中希望商王长寿又安宁,以保证人民安康。  《诗经》含“风、雅、颂”三部分,如果从时间上考查,大概是《商颂》中有关诗篇时间最早,大概可以定在商的后期。在风、雅、颂中,都有关于人们期望长寿的记载。《诗经·曹风·蜉蝣》中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见了蜉蝣,慨叹人生。他们忧什么呢?就是见了蜉蝣朝生暮死的短暂生命,引起了作者的忧伤。他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这样短促,希望自己能活得长久一些。因此,在《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就有“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的愿望,在《诗经·小雅·蓼萧》中就有“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的赞美,希望好品德的人长命百岁,令人不忘。可见,上古的人们也不希望那些坏人长寿。  由于历史的局限,古人很相信鬼神,在祭祀时都要祈求鬼神保佑,祈福祈寿。诗经中有许多这样的描述。如《诗经·小雅·甫田》“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畀我尸宾,寿考万年”,都是借祭祀来求神灵保佑平安和添福舔寿。《诗经·大雅·行苇》中有“寿考维祺,以介景福,”也是祈求长寿而吉祥。  总之,中国最古老的诗歌中,关于长寿的篇章有几十篇,它集中说明了古人在极端的生活条件下,把长生的愿望寄托在神仙鬼怪身上,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希望过上好日子,希望生命长久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最为可贵的是,人们还以乐观的精神和做法,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诗经·豳风·七月》就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的记录,说是要酿成这些春酒,以使老人们得到长寿。由此可见,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念,古人就有。这些愿望多么美好,多么崇高。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一一参照糸。
  @虚无之镜
19:39:39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一一参照糸。  -----------------------------  谢谢,问好!
  @白鹤亮翅-26 17:00:54  古诗词中的科学——(64)关于生死的辩证关系  古人对于生死有时观点截然相反,希望长生不老者,到处寻觅不死之药,如秦始皇之流,希望自己“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这话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还有一些人到处宣传服食仙丹神药,可以延年益寿,汉武帝就轻信谣言,铸了一个铜人,手托大盘,叫仙人承露盘,承接夜晚露水,说是喝了这些露水,就可以延年益寿。中......  -----------------------------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了对于人类长寿的疑问,他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就是说,某些地方的人长寿不死,他们能活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可见屈原也是不太相信人们能长生不死的。
  @虚无之镜
19:39:39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一一参照糸。  -----------------------------  诗友虚无之境所提的两句诗的全文是宋朝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中描写的景象是船的运动。人在船上,相对于船(此时的参照系是船),人是不动的。人与船如果同时以云作为参照系,由于天上的云离得太远,觉得云也不动,所以“卧看满天云不动”。但是实际上,船是动的,人与云也跟着动了。所以,诗的最后说“云与我俱东”,即船载人向东方驶去。
  古诗词中的科学(65)  关于养生  说到要长寿,中国人的普遍做法是要好好养生。什么叫养生?通俗的说法就是保养身体。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人的身体像一架机器,那一部分坏了都容易出现毛病。现在,许多形形色色的养生妙方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不知所踪,其实,那些养生妙方也不错,按照他们说的去做,长期坚持,也会有好处。但是,那些方法只是一方面的经验,不能代表全部。  古人认为养生最主要的是养心:  古人在养生的方面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经验,最主要的方面是要养心,只有心态平和,目标正确,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养生才能有效。否则,只能事与愿违,甚至还可导致灾难。  白居易有诗云:“···使我玄云发,化为素丝缕。秉质本羸劣,养生仍莽卤。···岂是乏膏沐,非关栉风雨。最为悲伤多,心焦衰落苦。”(摘自《和微之诗、和祝苍华》),白居易说的多么明白:青丝化为白发,身体羸弱,鲁莽养生,···所有这些都不是因为缺乏洗沐,不是因为经风历雨。而是因为心情太过于悲伤,心情焦躁,引起身体衰老。要使养生有成效,首先是要把心态放正,心静才能养生。  所谓养心,就是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人的心情舒畅,豁达大度,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不大悲大喜,不要林黛玉式的自寻烦恼;光明磊落,不要对别人使坏心眼;加上好好工作,经常运动,饮食有节,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动静有常···这就是最好的养生。即使不能长寿,也可提高生活质量。  唐人对于养生也有各式各样的做法,张籍诗《赠阎少保》就说“半俸归烧伏火药,全家解说养生方。”他的工资一半都炼了丹药,全家人都能熟读养生方。效果如何呢?据他自己说“修养年多气力强”了,不知他吃的什么药,遵照的是什么养生方?如果真有此效力,恐怕会流传至今的。也有的诗人说的好,如唐诗人司空图就说“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华下》)退休了,不再受诸事骚扰,不受人事牵制,无忧无虑,享受生活。不必去找那些所谓的养生秘诀。这样,还有能不长寿的吗!唐诗人伍乔有云“养生不说凭诸药,适意唯闻在一琴。”(《龙潭张道者》),他不说药,只讲“适意”在“琴”。听琴只是代表一种心情,适意就是随心所欲,就是随遇而安。只有保持这种心态,才能做到心情舒畅,颐养天年。  曹操的诗《龟虽寿》中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辩证地说出了长寿的秘诀,就是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寿命长短不仅受自然的影响,同时,也受自己的掌控。只有自己注意科学养生,是可以获得好的结果的。
  @白鹤亮翅-28 17:23:20  古诗词中的科学(65)  《诗经》中关于长寿的诗歌  自古人们就希望长寿。《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记录,有据可考的最早诗歌就是《诗经·商颂》,在《商颂》中就有人们在祭祀中希望商王长寿的歌咏。在《商颂·殷武》中,有“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记录,是人们在祭祀中希望商王长寿又安宁,以保证人民安康。  《诗经》含“风、雅、颂”三部分,如果从时间上考查,大概是《商颂》中有关诗篇时间最早,大概可以定在......  -----------------------------  《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畀我尸宾,寿考万年”,都是借祭祀来求神灵保佑平安和添福舔寿。···此句中的“添福舔寿”“舔”字错了,应为“添”字。抱歉!
  @白鹤亮翅-26 17:00:54  古诗词中的科学——(64)关于生死的辩证关系  古人对于生死有时观点截然相反,希望长生不老者,到处寻觅不死之药,如秦始皇之流,希望自己“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这话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还有一些人到处宣传服食仙丹神药,可以延年益寿,汉武帝就轻信谣言,铸了一个铜人,手托大盘,叫仙人承露盘,承接夜晚露水,说是喝了这些露水,就可以延年益寿。中......  -----------------------------  唐诗人徐敞在《赋得金茎露》一诗中,对于汉武帝求长生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粉刺,诗中说:“武帝贵长生,延年饵玉英。铜盘贮珠露,仙掌抗金茎。···大君当御宇,何必去蓬瀛。”做了皇帝,应当好好治理自己的国家,一心向往蓬莱仙境,你还能治理好国家吗?
  似乎有些联系
  @黄石海之声验配
11:39:57  似乎有些联系  -----------------------------  谢谢,问好!
  古诗词中的科学(66)  离愁相思的浓度和重量  据说是清朝的诗人陈蓬姐写了《寄外二首》,  其一为:  一缄草草鉴疏慵,折叠还开未敢封。  只恐衷肠将不去,墨痕怎似泪痕浓。  其二为:  燕影云踪隔峰岚,计程书到月经三。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第一首诗说草草写了一封信,折叠起来装在信封里,但不敢封口;怕的是它不能把我的衷肠带将去,因为,信上的墨痕没有我的相思的泪痕浓。在这里,相思的心肠,变得有厚度,有浓度,浓烈得多了。  第二首诗说的是远隔千山万水,难觅情人踪迹,一封书信,要三个月才能到达。不要说半张纸有多少重量,相思的离愁有万斛之多,量不尽,也担不动。你看,在这里,离愁不但有体量,也有重量。  诗人把相思之苦,描写得如此细腻形象,说明诗人体会之深,感怀之广。
  @白鹤亮翅-29 20:23:02  古诗词中的科学(55)——《诗经》中的“车”  据史料记载,中国车的发明比较早,学者根据河南淮阳平粮台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中宽1·7米路土遗迹判断,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了车辆。(史仲文、胡晓林主编《新编世界科技史·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189页)也有学者推测,至迟在夏代中国人已经开始造车。(同上书·第189页)  最有说服力的是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车”字,说明车在商代,已经很普遍了。到了周代,车......  -----------------------------  和车有关的是车轴的润滑。  古人已经知道润滑的重要,。因为古时车轮和车轴之间是直接接触的,摩擦得很厉害的,很快车轴和车轮的孔就会出现磨损,这样车轴或者车轮就会报废,于是人们就发现用油脂涂抹在车轴上或车轮的孔中,这样可以减少摩擦,增加使用寿命。《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用油脂润滑车轴的记载,如《诗经·邶风·泉水》有“载脂载舝(xia),还车言迈”。“载脂载舝”就是涂上油脂,装上车轴的意思。“舝”是车轴。古时车轴和车轮不用的时候是分开的,用时再装上,同时在车轴上涂油脂,以减少摩擦,保护车轴和车轮。  《诗经·小雅·何人斯》有“尔之亟行,遑脂尔车”的诗句,要你快快行走,有空把油脂涂在车轴上。“遑”在这里指闲暇的意思,可以译作闲时或有空。即有空把油脂涂在你的车轴上。  随着技术的提高,后来人们发明了滑动轴承,这样就更方便了润滑,轴承坏了,只要换一个轴承就可以了,不必换一根车轴,或者换一个车轮。
  @白鹤亮翅-18 11:35:32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5)——用冰降温:  用冰降温在中国很古以前就已经有了,早在西周年代国君就已经开始用冰,在冬季结冰以后,开始凿冰储存,以待来年夏季使用,此方法一直沿用至清代。  唐时,藏冰用冰基本上是皇家的专利,,因为那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  唐诗中关于藏冰用冰的诗篇也不少,如唐诗人徐彦伯《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中就说,“玉律藏冰候,彤阶飞雪时”......  -----------------------------  一直到了清代末期,降温用的电风扇才引进中国,但是,很多人还是不适应,就连很多文人也很不肖。民国初年诗人夏敬观就曾写诗讥讽电风扇,其中两句是“电激风轮傍座隈,铿锵响似谷中雷”(《暑日斋居口占之一》)讽刺那时的电风扇噪音很大。
  古诗词与科技——一首关于“水车”的诗  苏轼有一首《无锡道中赋水车诗》云:  翻翻连连衔尾鸦,荦荦确确脱骨蛇。  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丝针抽稻芽。  宋时水车已经非常普遍,是农业生产的必备机具,苏东坡先生的这首诗,把水车的结构、功能描写得极其传神,真是艺术的再现了水车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科学(67)关于生死  白居易有一首诗名曰《效陶潜体》: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山川。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早出向朝市,暮已归下泉。形质及寿命,危脆若浮烟。  尧舜与周孔,古来称圣贤。借问今何在,一去亦不还。  我无不死药,万万随化迁。所未定知者,修短迟速间。  幸及身健日,当歌一尊前。何必待人劝,持此自为欢。  白居易非常明白生死的道理,他不追求长生不老,崇尚追求自然,随自然变化而变化,看重当下,乐观生活,随遇而安,不必悲天犹人。
  诗歌与科学(68)  四川的盐井和盐车  榘卿先生有《盐车》七古云:客行内江县,耳熟盐井名。门人凿井法,絮语良可听。厥初贵不省泉脉,醵金募匠躬经营。圆鉏掘地锄入石,石随锄出惟峥嵘。不及咸水不肯止,或阅十载续弗成。田旁漜泥防下堕,刳竹百丈从中撑。竹如朽蠹虞渗漏,人能伏井听厥声。碾灰和油妙补空,技神若此由心精。井口如盂难取水,断竹续竹圆简(筒)成。辘轳千尺巧升降,老牛转磨无时停。倒水绵绵注巨釜,斫取槱木相煎烹。熬波出素究何状,其极洁者如水晶。笮夷焚薪不足道,梓潼伞子价亦轻。盐泉久载太冲赋,王孙恃此家亦赢。何当囊取火井火,深宵照字敌短檠。  这首诗刊载在钟骏生《养自然斋诗话》卷八中,钟骏生是清朝咸丰时人,咸丰十年(1860年)状元。  榘卿的这首古风,把内江的盐井开发过程说得很清楚,从开始的不懂,到后来的摸索前进,逐渐找出规律,打出盐井,用牛拉辘轳提出盐水,用竹子打通,连成管道,把盐水送入大锅,进行熬制,出来的结晶盐如水晶一般洁白。许多人都由于进行盐业生产而发了大财。  最后两句诗“何当囊取火井火,深宵照字敌短檠。”说明,在开凿盐井的同时,人们发现了“火井火”可以用来照明。这里的火井火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天然气”的物质。大家都知道,四川是我国天然气储藏较多的地方之一,打井发现天然气,是十分可能的事。四川邛崃境内就有一个叫火井镇的地方,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天然气的地方。现在还有一口火井的遗址。据史书记载,我国在汉代就已经发现了天然气,最初就是在开凿盐井时发现的。
  诗词与科学(69)  东周时的“阙”是“楼”吗?  我在前面说过,西周时没有“砖”。有宫殿、城墙等建筑物。但并没有说到“楼房”。我是怀疑那时是没有“楼”的,因为,没有砖,要想建高大的楼房是不容易的。当然,用石头、树木,也可以建楼,但是,在《诗经》的篇章中,没有发现明显的“楼”字。只在《诗经·郑风·子衿》中有一个“阙”字。诗为“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说的是女子在城阙上走来走去,焦急地等待她的情人到来。在金启华译注的《诗经全译》书中,把“城阙”解释为“城楼”(本书196页)。而引用的闻一多《诗经通义》说:“盖城墙当门两旁筑台,台上设楼,是谓观,亦谓之阙。···城阙,为城正面夹门两旁之楼。”(金启华《诗经全译》本第197页)如此看来,这里的“城阙”就是“楼”了。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字典》2014年版对于“阙”的解释①宫门外两边的高大建筑物,中间有道路。(还有其他解释)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2014年版对于“阙”的解释为①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称“观”。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对于“阙”的解释为:①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  前两条解释都没有说“阙”是楼,第三条解释说是“供瞭望的楼”,如果仅指宫、庙等大门外两边的高大建筑物,现在还可见到“阙”的建筑,很多影视剧中也可见到“阙”的装置,似乎可以作为“瞭望楼”使用,但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楼来说,就很勉强。因为楼上空间太小,不能供人走来走去(即“挑兮达兮”)。我认为,《诗经·郑风·子衿》中的“阙”是“瞭望楼”,不是供人居住和工作的楼房。而那个等待情人到来的女人,是在城阙边走来走去的,不一定在城阙上走来走去。
  @白鹤亮翅-10 11:34:48  诗歌与科学(68)  四川的盐井和盐车  榘卿先生有《盐车》七古云:客行内江县,耳熟盐井名。门人凿井法,絮语良可听。厥初贵不省泉脉,醵金募匠躬经营。圆鉏掘地锄入石,石随锄出惟峥嵘。不及咸水不肯止,或阅十载续弗成。田旁漜泥防下堕,刳竹百丈从中撑。竹如朽蠹虞渗漏,人能伏井听厥声。碾灰和油妙补空,技神若此由心精。井口如盂难取水,断竹续竹圆简(筒)成。辘轳千尺巧升降,老牛转磨无时停。倒水绵绵注巨釜,......  -----------------------------  杜甫有一首诗叫:《 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诗曰: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杜甫的诗描写了长道县井盐的生产情况和盐的价格。  乾元二年秋,关中旱灾,杜甫弃官赴秦州(甘肃天水西)投靠从侄杜佐。是年十月,又受到同谷县令的邀请,杜甫离开秦州到同谷(甘肃成县),途中,他目睹了成州长道县盐井的生产规模与销售情况,因作《盐井》诗。  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二《山南道三·成州》“长道县”条云:“盐井,在县东三十里。水与岸齐,盐极甘美,食之破气。盐官故城,在县东三十里,在幡冢西四十里,相承营煮,味与海盐同。”这段话就是杜甫在诗题下的自注。还有《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四》记载,秦州天水郡的长道县,“有盐”。与之毗邻的成州同谷郡的上禄县“有仇池山,有盐”。这些都是说明成州产盐。   在《盐井》诗中,杜甫对当地盐井的生产规模、盐的贩运情况作了生动的描述。“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煮盐的卤气浸渍着周围的草木,使草木枯萎,官营的熬盐的青烟直上蓝天。官府的管理既严格又有计划,每天煮盐从不间断,煮盐的烟尘飘荡在大地上。随之,杜甫又描述了汲井之苦和产盐量之大。“汲井岁榾榾”描写的是用滑车直接悬挂于覆盖在井口的井架上,成年累月使用木桶采汲卤水的艰难。“出車日连连”描述的则是天天食盐外运的繁重。盐在贩运过程中,无论官私都获利颇丰,“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官府所卖之盐定价每斗三百钱,而到商人卖出时则每斛六千钱,唐时十斗为一斛,这样,每斗盐就增加了三百钱,翻了一倍。作者讥讽道:“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最后,杜甫感叹道:“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他感叹什么呢?就是“物理固自然”,这个物理就是官府与私商都营营逐利,不管人民死活。   杜甫的《盐井》 诗,从一个侧面给我们留下了唐时盐业生产状况和盐的价格构成。
  @白鹤亮翅2015
11:34:48  诗歌与科学(68)  -----------------------------  @白鹤亮翅-21 21:43:48  杜甫有一首诗叫:《 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诗曰: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杜甫的诗描写了长道县井盐的生产情况和盐的价格。  乾元二年秋,关中旱灾,杜甫弃官赴秦州(甘肃天水西)投靠从侄杜佐。是年十月,又受到同谷县令的邀请,杜甫离开秦州到同谷(......  -----------------------------  杜甫关于制盐的诗还有:  《负薪行》:“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说的是夔州妇女一生劳苦,不但做家务,还要砍柴制盐,什么苦活都要做。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妇女也是制盐的主力军之一。  《出郭》:“···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江城今夜客,还与旧乌啼。”描写的是蜀地井盐的生产情况。  《十二月一日三首》:“···负盐出井此溪女, 打鼓发船何郡郎。···”描写的是云安县妇女生产井盐的情况,而男人们都去装船运货了。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煮井为盐速,烧畬度地偏。···”,可见那时蜀地煮盐是为了使盐尽快结晶,许多地处偏僻的地方仍然处于刀耕火种的状况。  我们从上述引用的诗篇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①蜀地的盐井比较多,生产状况比较好,整天都在生产;  ②以卤水煮盐为主要生产方式,使盐尽快结晶,提高生产率,比海盐以太阳晒而制盐的方式,要快得多;  ③妇女是制盐的主力之一。
  @白鹤亮翅-23 17:05:21  杜甫关于制盐的诗还有:  《负薪行》:“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  -----------------------------  杜甫的诗《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煮井为盐速,烧畬度地偏。···”,说的是四川制盐是用火熬制,,而地处偏僻的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状态。这种描述在白居易的诗中也有表现。白居易的诗:《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中,就有描写制盐和烧山烧田的情况,诗曰:“ 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烟。”,诗人们的观察和体验,都是一样的。只是杜甫的诗意更进一步,说明煮盐卤是为了更快地得到盐;烧荒是因为地处偏僻,农业生产技术不高。
  诗词与科学(70)  《诗经》中的园林建筑  中国的园林建筑起源很早,大概在殷商时期就有园林的建设。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汇《诗经》在,就出现了许多与园林有关的记载,如:园、囿、圃,台、阙、池、沼···等的描述。  一、园:  《诗经·郑风·将仲子》中,有“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毛传:“园,所以种树木也。”《说文》也说,“种果为园”,可见,那时的“园”主要指果园。  《诗经·小雅·鹤鸣》中有“乐彼之园,原有树檀。”这里就明显地看出,这个“园”是个果园。  《诗经·魏风·园有桃》中有“园有桃”、“园有棘”,这里的“棘”是枣树。这个园子也是果树园。  《诗经·小雅·巷伯》中有“杨园之道,猗于亩丘。”这是一处靠近亩丘的树园,并且有个名字叫“杨园”。是“杨家”的园子,还是以杨树为主的园子,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它让我们知道,这也许是中国园子命名的开始。  《诗经·秦风·驷驖》中有“游于北园,四马既闲。”的诗句,看来,那时的园子已经很多,有方位上的指称了,这里是“北园”,想必也有南园、东园、西园等等的称呼了。  二、圃: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诗中有“折柳樊圃”的描述,是说折了柳枝去围菜园子。《说文解字》中说,“种菜曰圃”。这就很显然说明,诗中的“圃”就是种菜的园子。  《诗经》中还有一首诗《诗经·豳风·七月》,诗中说“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这里说明了是场圃,就是打谷场。  可见在《诗经》中,“圃”有两个用法,一是指“菜园子”,一是指“打谷场”。如果园中有圃,那就是大园子中有小菜园。  三、囿:  《说文解字》解释“囿”为“苑有垣也”。《诗经》中毛苌的注解是“囿,所以养禽兽也”。两个解释合起来看就可以知道,所谓“囿”,就是有围墙而便于养牲畜的大园子。  《诗经·大雅·灵台》中有“王在灵囿,麀鹿攸伏”的描写,说是周王在灵囿中游玩,那些牡鹿都安静悠闲地喂着自己的小鹿。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囿就是周王家的养牲畜的地方。或者说就是一个动物园。  后来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中说灵囿:“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稚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是说周文王这个“灵囿”,有方圆七十里,是足够大的了。但是那时周文王还有点民主气氛,他不是独霸灵囿,而是与民同乐,老百姓也可以到园中逛逛。再往后来就不行了,到了战国后期,尤其是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们建的苑林,就成为皇家的私家林园,普通民众是进不去的。  四、台:  台的起源是祭祀的需要,人们为了对于祖先或神鬼的敬畏,在平地上建筑高台,即使是在山上,也要用石头或者土堆出一处高台来。这就叫灵台或者神台,后来也叫“坛”。  后来人们发现,为了防水需要,人们在建筑中抬高地基,这样就可以防止地基下沉和房屋倒塌。这就是所谓的高台基。  《诗经》中专门有一首诗是说筑台的,就是《大雅》中的《灵台》,诗的开头就说“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经始”,专家解释是经度计划、开始创建的意思。这个“灵台”,“灵”有善意、敬畏之意,“台”就是建在平地上的高台。“经之营之”就是经度谋划,后来就形成“经营”一词,皆含有图谋策划运行的意思。这里的“灵台”显然不是一般的高台,而是一处神圣的建筑,不然也不会慎重其事,经度谋划,发动民众去建【“庶民攻之”“庶民子之”(“子”同“滋”字)】。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的“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一句诗,这里的“台”指的是“莎草”,而不是高台。)  五、阙:  《诗经·郑风·子衿》中有一个“阙”字。诗为“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说的是女子在城阙上走来走去,焦急地等待她的情人到来。在金启华译注的《诗经全译》书中,把“城阙”解释为“城楼”(本书196页)。而引用的闻一多《诗经通义》说:“盖城墙当门两旁筑台,台上设楼,是谓观,亦谓之阙。···城阙,为城正面夹门两旁之楼。”(金启华《诗经全译》本第197页)如此看来,这里的“城阙”就是“楼”了。我在前面说过,“阙”可看作“瞭望楼”,也可认为那时有了“高层”建筑了,。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高层建筑不但便于远眺,更在于可以使园林建筑物更加美观、多样。  六、池、沼:  大型“园”“囿”中,都有“池”、“沼”、“泉”、“河”等与水有关的设施,这是养殖、垦殖的需要。  《诗经·小雅·无羊》中就有“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是说羊群有的下山坡,有的在水池边喝水。  《诗经·大雅·皇矣》中有“无饮我泉,我泉我池。”不论什么时候,水对于人们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么多的大军驻扎在我们的地方,请不要贪饮我们的泉水、池水。我们的泉水池水被你们饮光了,我们怎么办呢?  《诗经·大雅·灵台》有“王在灵沼,於牣鱼跃。”,写的是文王在灵沼前,看着鱼儿活蹦乱跳。  七、林:  诗经在关于“林”的记述不少,都说的是树林,如《诗经·小雅·正月》中就有“瞻彼中林,候薪候蒸。”就是说看那树林中到处都是草。  结论:  诗经中描写的园、囿、圃、台、池、沼、泉、阙、林等等,都和我们现在的苑林、园林、公园、湿地等等有关。诗经中虽然没有出现“园林”或“苑林”二字,但是,诗经中描述的各种建筑和各种形态,实际上都具有“园林”或“苑林”的性质。一篇《大雅·灵台》就充分说明,周文王游玩的是一处皇家园林,那里有树林、许多动物、许多草木、泉水池塘,鸟鸣鱼跃,还有高台建筑。这些设施建筑,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处适于休闲的好去处。  说《灵台》一诗就是描写周文王的皇家园林,还有诗为证,《灵台》第三章写到“于乐辟廱”,金启华的解释为“啊,快乐的水上宫”,就是在水上宫殿娱乐。这里的“辟廱”,按戴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远心机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