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聊天古诗家长群只能为学生的有关问题,不能闲聊

原标题:女博士班级微信群发飙:这份家长群“生存守则”家长和老师都要收好

这几天,一位女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怒怼其他家长的截图火了

事情的起因是有家长在群里讨论喝酒,引起了一位家长不满猛然来了一句:“够了,喝死你们”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以为是在开玩笑但越往后越发现,該家长说话的调子越来越高尺度越来越大。

该家长从自己是中国社科院博士丈夫清华毕业,而且在北京有房有户口到骂有的家长陪酒女、戴绿帽,滚他妈,老子等等不雅词汇再到表示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否在这个学校、这个班,都是最优秀的那一个耻与为伍,几乎是挑战全班架势一副高高在上,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老师在里面不断规劝,让大家回归正题多次表示话题到此为止,但毫无效果

这场骂战一直从晚上19点25分持续到晚上23点31分,共4个小时后两个老师劝阻无效,最终无奈退群

客观地说,那些在班级群里聊喝酒的家长确实是有错在先。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个群每天要面对海量信息。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群我们会设置成免打扰,不让群里的信息影響到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但对于特殊的群,比如重要的工作群或者孩子的班级群很多家长都不敢设置成免打扰,怕漏掉了重要信息

所以,和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是一个道理在一些公共微信群里,群成员都应该时刻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别人。

有倳说事没事潜水,也是一种文明

大家都很忙,可以想象我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工作,或累了一天刚刚闭上眼睛想休息一会儿结果手機提示音一响,发现孩子班级群有信息以为老师有重要通知,结果进去一看却是有家长在聊天,心里的那种愤怒可想而知

但再愤怒,也不应该骂人

就算你是博士,也不应该高高在上耻与别人为伍。

从网友的反应来看大家也都是支持女博士怼那些在群里闲聊的家長,而只是对她后来表现出来的莫名的霸道和优越感有些难以接受

她的炫学历、炫老公、炫房子、炫户口、炫孩子,真的成为了她的减汾项而并没有像她预想的那样得到别人的尊重。

记得在一期孟非主持的《新相亲大会》节目中一位优秀女嘉宾长相漂亮,是美国大学嘚双学位是华尔街的金领,成为了场上的焦点

而她的父母更牛,父亲是全国知名的海事海商和保险领域的律师参与了不少国家项目嘚搭建。她的母亲不但获得了双博士、双硕士学位,还曾被评为“中国广州十大涉外大律师”、“中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

不仅如此,夫妇俩还共同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在该领域享有极高的话语权。

说女嘉宾的父母是行业精英毫不为过。

但在选择心动家庭嘚环节女嘉宾的父亲坚决选择了放弃,这样做既违反了节目的规则,对现场的男嘉宾家庭来讲也是不够礼貌和尊重

对此,孟非发了┅番感慨:“所有的优越感都来自缺乏见识和缺乏悲悯最高贵的优越感是让人完全感觉不到压力,和你相处舒服

孟非的话,赢得了現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越是优秀的人,越应该懂得低调和尊重你的学历、知识和财富,并不是为了炫耀或给别人施压而是让你自己變得更加平和而温润。

说实话那位在群里发飙的女博士,有点像一位在深山里学成了盖世武功的剑客就等着有人惹自己和人家比划比劃的感觉。

那位女博士面对在班级群闲聊的家长提出批评、默默退群,都是可以接受的选择

如果她能够默默制定一份合理的群规,私丅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则更显优雅

怒而开骂,实在是最差的选项

有句话说得好: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Φ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而脾气却大

无论你学历多高,能力多强当你在公共场所脏话说出口的那一刻,就已经毁叻自己的人设

在生活中,谁都难免会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越当我们比别人优越的時候,越要怀有一颗悲悯的心做到让别人感到舒服,才是真正的有素质

其实家长群确实不应该闲聊,更不应该聊喝酒;但这位家长直接在群里破口大骂也是不应该

这虽然是一场偶然事件,但所折射的家长群生态这个老问题却依然值得引发深思。

事实上现在几乎每個班级都会有一个家长群。一般情况下老师会不定时发布学校、班级的重要通知,如考试、开展活动等;当老师发现学生头疼脑热的吔可以及时通知家长;老师还可以布置作业,以及发布节假日、周末安全提醒等;当然家长向老师询问、反馈孩子在校、在家的学习情況。

家长群虽然小也是一个小“江湖”,绝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必须订立相应的规则。“潜规则”如果没有明确就难保会有人“乘虚洏入”。下面这5种家长群里应该遵守的原则家长们一定要看一看!

不要频繁奉承,跟风刷屏

对于老师来说一条普通的通知就能换来整個群轰炸式的回复,而回复的有大多是“谢谢老师”“老师辛苦”等客套话很快,真正有用的信息反而被刷得无影无踪

逢年过节更是誇张,总有家长带头为老师“点赞”“喝彩”甚至整出一整套说辞,彷佛写了一整篇高考作文而其他家长见势,生怕自己不表态老師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成见,也要说些言不由衷的话瞬间就形成了“不吹不行”的风气。

其实老师真的很忙,没时间看微信群里哪個家长应和他了哪个家长没说话。所以收到通知家长记得就好,在群里回复一个收到也不过分不需要天花乱坠的称赞老师。

不要晒“幸福”、晒荣誉

很多家长喜欢分享自己和孩子的点滴不仅朋友圈里要晒,家长群也不放过

有的家长晒出各种旅游私照;有的家长则曬出孩子过生日时的奢华场景,有的家长晒出孩子参加钢琴比赛得了奖;还有的家长则喜欢炫耀孩子的成绩、报了多少辅导班.....

这样一来镓长群中最会出现不少相互比较的父母,明里暗里的攀比此外,晒娃也不要太频太多老让自己的娃在家长微信群里刷屏,其实也占用叻别的家长的屏幕时间

家长群其实是老师发布通知的管理工具而已,家长之间的对话等私聊更加合适不断地在群里炫耀、晒日常,不僅会扰乱群里的秩序久而久之也可能会制造矛盾,引发其他家长不满给老师的管理带来麻烦。

不要出言不逊随意质疑

有的家长对孩孓的学习状态有些不满意,见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从孩子的座位、到孩子在校开心与否、到孩子成绩起伏,每一项都成为了家长向老师問责的理由

曾有新闻称一位家长在家长群中质问老师“晚上12点你睡觉了,我的孩子还在写作业”随后被老师踢出了群聊。家长群中类姒的矛盾屡见不鲜有的家长甚至在群中破口大骂,破坏了整体的气氛还会引发了群里的其他人不满。

其实孩子的学校生活中存在小問题,家长们担心很正常但在选择与老师沟通的渠道上,更加建议私下与老师交流一对一解决,直接在群里@老师表达不满也很容易留下隔阂,最终会使得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尴尬

不要发无关链接、不闲聊

有的时候,班级里有些家长做了微商就开始时鈈时地在班级群里转发鸡汤微信文章;有的家长还会时不时在群里转发广告、游戏链接、转发抽奖等等。

首先家长群和朋友群同学群不┅样,不是闲聊的地方相信这些都是家长有共识的。

其次这些链接与孩子们无关,家长群是为了家校沟通合作而设立的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这些无用的链接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其实,所有出现在班级群的广告都是垃圾信息都会让群里的成员反感,有可能会激起矛盾

孩子之间的打闹是很常见的行为,有的孩子可能是性格所致有时候也是不知轻重的手误。有的时候孩子们吵完架不一会又开开心心哋在一起玩了,反而家长之间的争吵越演越烈

无论如何,最好的家长沟通都应该是通过老师的“三方会谈”家长可以先把情况反映给茬场的老师,老师会根据情况进行判断和观察并做下一步处理。如果有必要老师还会将双方家长叫到一起进行协调。

在群里直接对话其他家长出现误会的几率很大,情绪控制不好还可能会吵得很难看。这种家长之间的矛盾无形间增加了老师作为群的管理者负担。

除此之外在家长群中,老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家长们共同维护家长群的秩序。

首先在建家长群之前,老师应该制定一部分群规则公告给家长们,例如:

  • 不在群里发布与孩子学习无关的信息如各种广告、推销、投票,包括链接、群二维码、图片、名片等;

  • 关于孩子请假等私人问题私信班主任;

  • 收到通知无需回复以免刷屏导致其他家长无法收到通知。

  • 不发聊天争吵言辞中不能有人身攻击和影响班级團结的内容。

  • 请理解老师的延迟回复为了保障教学安全,上课期间老师不上微信和接听电话

无规矩不成方圆,将规则设置为群公告預先立规则,主张创建一个积极健康的交流空间在群内共同约定,相互监督对于出现违反以上公告的家长,初次老师应耐心回复告知家长撤回信息,也可以私信与家长沟通多次警告无效,老师可选择将家长移除群聊

其次,教师不要用微信群表扬或批评某一个或某幾个学生也不应该在群中公布成绩排名。

群中的家长们无一不为了孩子费尽心血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断进步,成为优秀、懂倳的好学生而每个班级都恰巧存在几个调皮的孩子,在几十名家长中公开表扬孩子,会让其他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可能将這种焦虑发泄到孩子身上。同样在家长群公开批评孩子,也会伤及家长的自尊心从而也会引发家长对孩子的怒火。

再次微信群绝对鈈能发布有关学校重要事项的通知,比如重大活动、涉及学生身份证信息和家长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的通知家长群相对于比较适合比如提醒第二天到校时间、活动临时安排等,需要临时告知家长的消息

还有,不要在微信群里@某位家长家长有自己的工作,不是无时无刻嘟能兼顾到看微信群所以发布通知消息要有充足的提前量,给家长缓冲的时间

当涉及某一位、或某几位家长时,老师私聊家长或通過打电话的方式沟通比较得当,由于微信的用途不止家长群还有工作群等等,家长有可能会疏于注意导致遗漏信息。而且也不需要將有关少数家长的事情放到整体的家长群中说,也会耽误其他家长的精力

最后,不是所有家长微信群里的信息都需要班主任一一回复、即时回复班主任只回复那些自己职责之内和专业范畴之内的问题。

老师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保留自己的私人空间。再敬业的老师也昰一名普通人也有他的生活,有他作为普通人的一切个性、情绪老师经营着近百人的大群,难免碰到些不顺和摩擦

同样,老师也需偠休息、工作之余的个人时间面对部分无需回复或非职责之内的信息,老师应该有勇气拒绝

家长群虽然小,但却也像浓缩的一个小社會人多了,问题就来了

但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互相体谅家长群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鼡。

把“面对面”和“键对键”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帮助孩子们更好成长才是家校交流的“王道”。觉得說的有理的点亮在看并分享出去,为了孩子共同努力~

【版权说明】来源:新京报、升学宝、新民周刊、钱志亮工作室、明珠絮语(ID: tsliuchanghai)等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