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公开使用你的手机使用加密货币行情,你会介意吗

加密数字货币_百度知道
加密数字货币
维卡币都说赚钱那赚的是谁的钱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数字货币只有流通才会产生价值,加密数字货币DGC是唯一一个先做流通落地再做的推广DGC是一种数字加密货币,有两大特点:去中心化,开源代码。就像100元人民币一样,每张钱有不同的编码。共享币总共开采5亿枚,每枚都有不同的编码。共享币是克服比特币的缺点而成立的数字加密货币,它的安保系数是三星最先进的军工技术,是比特币的安保系数的三倍以上,是当今世界上最安全的数字加密资产。目的:成为国际贸易网关的支付手段,做流通。只有流通才能产生价值,币才能大幅度升值。
采纳率:72%
维卡币是一个国际性的传销骗局。维卡币利用宣传和境外搞活动,装的很‘高大上’,再通过高回报率和熟人拉拢,实际上构成一个庞大的传销体系。维卡币标榜为比特币二代,在做法上却有很多差异。比特币无需入会费、挖矿源代码公开、不存在‘拉人头’式的营销,而这三点维卡币都没做到。其中,最关键的挖矿源代码维卡币一直故作神秘不愿公开。公司已经内部确认维卡币为“直销”,但是没有拿到国内许可。在商务部公布的61家直销企业名单中,未找到维卡币的名字。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它不同于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货币,因为它能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而不局限在网络游戏中。目前,中央银行不承认也不发行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也不一定要有基准货币。2015年流行的数字货币有:比特币,、莱特币、狗狗币、福源币。
类似于维卡币的数字加密型的“货币”,纯粹靠炒作,自然有人赚有人亏
谁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这是一种无人发行的货币
所以很难监管
维卡币就是一个击鼓传花,需要有持续的玩家和资金进入才可以维持维卡币的正常运营,一旦出现信任危机或者资金链断裂,维卡币就危险了,而且会从此一蹶不振。维卡币和瑞泰币、比特币、莱特币、千金卡这些自发形成的市场不同。
维卡是一个传销骗局,请慎重投资,并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已,或者到巴比特寻求帮助。在那里曾经揭露过类似的骗局。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差一点,我就成为加密货币界的百万富翁了
稿源: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编者按】从 2009 年比特币诞生以来,加密货币的币种便越来越多,其交易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热议。期间,多少人一夜暴富,多少人痛失万金。这类故事可谓数不胜数。近日,一位名叫Jeff Koyen的资深币友就讲述了他的一段投资经历。以下为外媒报道概要(有删减):一个慵懒的周末清晨,我待在蒙特利尔一家旅馆中,“钱包”里揣着价值 16 万美元的……加密货币。它们有个古怪的名字:Verge币。只要轻点几下鼠标,我就能将这些Verge币兑换成现金,然后一夜之间将收益(扣除费用)转入银行账户。在支付完资本利得税后,我将最终净赚十来万。不过我在纠结。因为 24 小时前,那些货币还值不到8 万美金。但一夜之后,它们就与亚洲市场擦出了火花,价值翻了一番。天知道明天一早醒来,这十多万是会全部蒸发,还是会再次翻倍?欢迎来到加密货币的狂野世界。这个不可思议的、年轻的金融市场像地球一样,昼夜相接、一刻不停地高速运转着。尤其是近几个月来,媒体对比特币、以太坊及每次ICO(一种筹措资金的方式。公司通过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来吸引投资者,投资者从中获得加密数字作为回报,如今更多人称之为TGE)都分外狂热,那劲头,不亚于又双叒叕发现了一位靠涓滴投资成功逆袭的百万富翁。但现实哪有那么浪漫。所谓“大发横财”、“一夜暴富”,多半都是用一次次的“千金一炬”换来的好不好?譬如我, 2013 年迷上比特币, 2015 年参与交易。这几年我虽然慎之又慎,但还是过得起伏不平、悲喜交加。声明一下,本人身为人夫人父,并不是不信“见好就收”这句话。那天我也想过,只要提了现,那该死的学贷就能彻底了结,而房子的大半首付款也就有了着落。何乐而不为呢?可我终究,还是向欲望低了头。“首付还是先搁一边吧。还会涨的”,最后我想:“让咱们狠狠阔绰一回”。果然,Verge 币好像听懂了我的意念,开始继续攀升……哦,再次翻番吧,你有这个实力……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从比特币到衍生币2009 年是比特币元年。这种不可追踪且不受政府监管的货币一经诞生,便让那些欲让互联网成为乌托邦式数字空间的技术自由主义者大为兴奋。不过,比特币诞生的意义似乎并不拘泥于此。它背后的根基,即:一种加密的、去中心化之网络的诞生,才更具革命性。这种网络的构建的确有点复杂。简单说来,中本聪是让比特币在没有中央服务器的网络上运行。或者干脆说,TA 搭建了一组由被称为挖矿机的计算机构成的网络。在该网络中,机器们彼此协作又彼此竞争。而最后产生的结果是:所有的比特币交易都必须经过这些机器的一致验证、一致确认后,才能达成。这种去中心化才是意义最重大的创新。因为它不但催生了比特币这一新物种,更催生了全新的技术——区块链。诞生后没几年,比特币的货币角色就退居其次,而“投资工具”的身份却日益凸显了。假如你曾在 2011 年 12 月花 2 美元买过比特币的话,那如今你已经手握 18000 美元了。当然,许多人都相信这绝不是比特币的最高峰。而就在比特币起起落落的过程中,复制币、山寨币以及衍生币都纷纷跟上来了。由于比特币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复制、修改和重新部署其源代码以供自己所用。从 2011 年比特币的变种Name币诞生后,总共有 1300 多种新型加密货币横空出世,并且绝大部分都能在各类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上自由交易。人们将这类货币统称为替代币(altcoin)。有些币种(譬如以太币)已经家喻户晓,有些还犹抱琵琶,只为圈内人所知。尽管这些货币没有实际价值,但由于能在大多数国家自由交易,所以还是能轻松转化成真金白银。从理论上讲,每种货币都有存在的理由。例如,至少有五种加密货币正在争夺大麻从业者的青睐;粉红币(Pinkcoin)有望成为非营利组织的通用小额支付手段;折叠币(foldingcoin)被用作奖金奖励给斯坦福大学Folding@home疾病研究项目的参与者。此外还有特朗普币和普京币。至于其他几十种货币,因其名字都太“过火”,这里就不便提及了。乍看起来,加密货币的交易很像外币交易,但实际上这一过程更像是人们在完全不受监管的市场上炒股:谣言与辟谣交替传入,引得股价随之大幅起落;内幕消息只在少数人之间流动;巨头们哄抬股价,把新手们坑得血本无归;还有那些短线交易者,他们成日紧盯新闻,都快成职业记者了。我与Verge币的故事2016 年的一天,我注意到Twitter上多了个热议话题——Verge币,于是便沉下心来做了一番研究。原来,这种货币原名叫DogecoinDark,当时刚改名,其发行初衷就是为了促进匿名交易。由于相当看好这类以隐私保护为导向的货币,我对Verge币兴趣大增。当时,它的价格极为低廉,我只花 530 美元就入手了 500 万枚。两周后,其价格不升反跌,我便又花 300 美元买了 500 万枚。几个月后,Verge币引起了更多玩币人的注意,而Twitter上对它的讨论也更热乎了。在它开始缓慢升价之际,我又入手了 600 万枚。一段时间后,Verge币价格开始没来由地飙升。如果没有猜错,这种情况大略逃不开如下原因:一、Verge币被某个哄抬团伙盯上了;二、开发者在Telegram 频道上发布了一次软件更新。无论如何,肯定有人引发了一场疯狂抢购。如果这事儿发生在股市上,可就等于给证监会又上了一道硬菜。不谦虚地说,在加密货币交易领域我也算半个老司机了。凡在市场价值上位列百强的货币我都会瞪大眼睛仔细研究,力图稳中求胜。下面是我的战绩: 9 美元入手的以太币 300 美元卖掉;在Ripple币、Factom币和黑币间小心穿梭,往往能在出手 24 小时内获利10%到50%。当然,正如前文所说,我也吃过亏,但好歹我有一套严格的止损措施,所以还不至太惨。呵呵。当然了,市场不会理会你是否夯实了防洪大堤。它多半理性不足,甘受参与者们言论与情绪的驱使。譬如Verge的价格,我既亲眼见过它因怀疑性言论而暴跌30%,也亲眼见过它因科技博主为其站台而在一夜之间翻番。在这过山车般的过程中,我除了奋力做到审慎、求稳和及时止损外,还屡次克制住了恐慌性抛售的冲动——呃,如果能把这股狠劲儿坚持到底,那我今天讲的一定是个不一样的故事。这是后话了,且听我往下说。我见过的笃信者与怀疑者没有人能一直承受这种动辄数万美元的大波动,我也不例外。所以后来我终于决定:该向真正的老司机们取取经了。今年夏天某个周一的晚上,我和几百名币友齐集安斯沃斯酒店,参加了名为“加密圈”的集会。场内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书呆子、程序员、企业家和投机者散布期间。其中四分之一都是新手,都巴不得多淘点干货。每个人都是见面就问:“你最喜欢哪种币?有什么理由吗?”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梅多兰兹赛马场上的那些午后——当时我也是像那天那样,一边参与赛事,一边孜孜不倦地向老手们求取独门经验。后来我发现:加密就像赛马一样,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独一套。有些币友喜欢投资 ICO,有些则惯于套用传统的金融投资模式,还有些人则干脆依赖Twitter和各类传言做决断。那天在酒店,我遇到了罗伯·贝恩克——一位 33 岁的企业家、音乐家和资深币友。用他的话说就是:他的加密货币投资史“起伏不平但充满激情”。贝恩克是在 2013 年底、比特币单价刚过千元大关时入局的。结果一进来,他就饱尝了几个月“昨夜暴富今朝无”的过瘾日子。“当时为了多买些低价币,我可是倾囊而出”,他坦言道。的确,如果选对了时机,低价币绝对能扶摇直上,其身价甚至能比发行时高出千倍。这样的暴涨可能是由发行方的正面公告催生的——譬如“我司要进行战略招聘”、“我司又跟XXX建立了商业伙伴关系”之类的;当然,也可能就是一场骗局。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幕后操手们串通起来把价格炒上天,然后在同一时刻集体抛售,只留下毫无经验的黄口小儿们呼天抢地。又因为加密货币不受监管,这类诈骗遂横行无阻、无人能管。而贝恩克无疑就是那群黄口小儿中的一员。“当时披风币(Cloakcoin)吵得沸沸扬扬,但没想到就是个局……才几天功夫,我的首笔投资就蒸发了 95%”,贝恩克向我坦言。即便如此,他仍然相信加密货币的巨大潜力,于是便舔了舔伤口,去重新构建投资组合了。如今,他每周做 5 到 50 笔交易,并且把重点放在了ICO上。“我就要组建家庭了,”他说。“并且,我要五年内就退休。”带着这两个目标,贝恩克创建了一家专事代币交易和TGE的公司 Token Agency。如今类似创企为数不少,于是贝恩克就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它们服务,在营销及社群建立上为其提供指导。这正应了那句俗话:淘金热是卖铁铲的好时机。在等待下一杯酒时,我又遇到了一位名叫里德·可拉的币友。此人在 1999 年刚满 16 岁时就涉足电商业,并于随后接触了数字货币(很少有人知道比特币并不是首批数字货币吧)。早在 90 年代后期就有人尝试推出过网络货币和虚拟货币,但多半是由于政府干预,这类货币很快销声匿迹了。当然,后来人们也注意到:如果没有这一系列重拳狙击,中本聪可能也想不到要为比特币建立去中心化网络。目前可拉仍靠做电商为生,同时兼职深度玩币。“除了研究总体趋势外,每次入手前我还会依据具体情况另作许多研究”,他说。“项目多达上千,务必要一个个看过来。如果某币背后没有强大社群的话,那一准是骗局。”此外,可拉还坚持长线投资。“我不作短线交易。平时做那么多功课就是为了买到好币然后攒起来……我要在手里捂几年,赚个最大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取经过程中我居然有幸接触到了知名分析师唐维斯(Tone Vays)。曾为摩根大通等机构效力多年的他在 2013 年初尝比特币时,曾公开表示:自己着实喜欢比特币,但只是出于好奇,并不认为它当真是一种可交易资产。“从工具的角度来看,比特币和替代币的交易非常不专业……它们发展得越红火我就觉得越荒谬”,在一次采访中他如是说。归根结底,唐维斯怕的是兑币风险(exchange risk)。尽管如今的环境比以往安全稳定,他仍不相信加密币能成熟到可列入合法金融产品榜单的地步。他认为:不能仅因人人都赚钱就断定这市场运转正常。在当今的蓬勃长势下,他看到的是骗局与操纵。“大多数参与者对真正的交易一无所知,”他说。“不过是在使用 90 年代早期与后期的那些伎俩罢了……大部分钱都是谁赚走了?那些决定集体哄抬币价、彼此通气的内幕人士。”无论是在YouTube频道上还是在其播客“加密骗局”中,唐维斯一直都直言不讳地表达着对加密货币的质疑。“你得明白你闯入的是一个不受监管的空间,你鼓捣的就是一堆没用的玩意儿,”他说。“没错,如果你选对了时机,的确能大赚一笔。但如果被利滚利迷住了心窍、毫不抽头退步的话,那你记住了:有朝一日那些虚头巴脑的数字都会清零。只是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最后,年轻人维克多·拉莫斯也值得记上一笔。 28 岁的他已经在该领域“修炼”了四年。据他所说,他入局时个人挖矿已被大型机构挖矿挤到了边缘,迫于环境,他转向了虚拟矿池,并且很聪明地选择了竞争者较少的新兴货币。慢慢地,他有了回报,这里 100 美元,那里 300 美元……虽都不是什么大钱,但足以充实一个大学生的腰包了。2014 年,拉莫斯参加了一个“有点可疑的神秘组织”,挖起了Nautilus币。在采矿设备上花了四五十美元后,他最后净赚了 1 万美元。将这笔钱兑现后,他刚好大学毕业,于是痛痛快快地潇洒了一夏。年纪虽轻,但拉莫斯可算是加密货币交易领域的早期信徒了。这些人凭借计算机技术、一手研究和所谓直觉做起了这门生意。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专门逐利而来。对某些人而言,能脱离政府监管带来的、近乎意识形态般的兴奋感,已经超过了赚快钱带来的快感。但仍别忘了:比特币们不会给你任何承诺总结一下吧。几个月来我一直忙于取经——从笃信者那里,也从怀疑者那里。最后,最能给我敲响警钟的,恰恰就是怀疑者唐维斯的那句话:“比特币不能给你任何承诺。”说到底比特币就是个尚无结果的实验。正如唐维斯所说:一开始它就是个科学项目而不是什么风险投资,且其走向尚待观察。对许多人而言,这个实验并不好玩儿。然而就是在他们的轮番炮轰下,比特币的价格还是从 100 美元涨到了 500 美元、 1000 美元……直至如今的 10000 多美元。今后,它到底是会再次身价翻番,还是跌个粉身碎骨?两种结果都有可能。至于我,我已经采取了“长短期相结合”的投资方式,并且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每次只交易少量比特币。如果这篇文章不幸引来了某位黑客,相信他从我这儿也盗不走什么。嗯,你问我那个旅馆周末之后,我的Verge币们到底怎么样了?好吧,在过去一年多里,我曾长期固执地坚守着价格瞬息万变的Verge币,眼睁睁地看着它一次又一次地蹿入云霄、跌落谷底,蹿入云霄、跌入谷底……直到两周前,它再次给我表演了大跳水后,我终于扛不住了。把大部分Verge币都抛售后,我把十几万美元收入囊中。只要再坚持一周,只要坚持到圣诞节前,我的Verge币就能升值到 1400 美元/枚的高价。它不但会成为福布斯、财富和彭博们争相报道的对象,还能给我带来超过 300 万美元的进账,让我真的“狠狠阔绰一回”!可如今,这 300 万美元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了。这就是我跟Verge币间“故事的结局”。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如果有人公开使用你的手机使用加密货币,你会介意吗?
僵尸网络通常与一些电脑相关,这些电脑都是由恶意用户支持的,目的是利用这些电脑通过传播恶意软件、挖掘加密货币或其他努力来赚取收入。然而,俄罗斯开发商Alexey Khripkov声称,通过在下载他流行的Android游戏的用户的手机上安装比特币挖掘软件,已经创建了一个合法的僵尸网络。Khripkov发布了一些流行的Android游戏,并有一个不寻常的计划将这些游戏货币化。除了简单地依靠小额交易或直接购买之外,Khripkov还用他的客户的手机购买比特币。在接受《福布斯》(Forbes)杂志采访时,赫里普科夫强调说,他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并没有通过设置这个僵尸网络来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法律僵尸网络’只是文字。”这意味着我已经控制了成千上万的设备。“我不做任何邪恶之类的非法僵尸网络…在我的应用程序可以控制开采,启用如果接受你或禁用如果你不想要它。它不是为用户隐藏的,所以它是完全合法的。尽管赫普里科夫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但一些网络安全公司不同意,许多反virius公司已经开始阻止拼图游戏,包括采矿软件的游戏。在一篇博客文章中,Ixia表示,像Khripkov这样的项目代表了“下一代的adware软件”,并指出“成千上万的用户都在积极挖掘应用程序创建者的个人利益。”Khripkov否认他正在制造任何形式的恶意软件,甚至指责反病毒的公司是真正的邪恶,他们说他们制造虚假的威胁来恐吓用户,但对真正的危险却无动于衷。作为他关心的一个例子,Khripkov讨论了杀毒软件不会阻止应用程序访问设备的SD卡,它可能包含敏感信息。对于他来说,俄罗斯的开发人员强调他的应用没有访问任何个人信息。尽管围绕着赫利普科夫的行动仍有争论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货币价值的增加,今年出现了与密码相关的漏洞数量的增加。此前,这些攻击与互联网的阴暗处有关,但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这些攻击已经蔓延到互联网上的合法网站。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加密货币是一场泡沫吗?这些风险值得警惕!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搜索讯 加密货币在2017年经历了疯狂的增长,人们不禁疑问: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吗?我们是否正处在加密货币的泡沫中?
考虑到最坏的情况,如果加密货币真的是一场泡沫,那将它最终捅破的会是什么?
朱利安o霍斯普是一名数字加密货币企业家,也是金融科技公司TenX的联合创始人。日前,他在美国财经媒体CNBC上撰文,给出了他对此的回答,现编译如下:
如果美国、欧洲或其他地区的监管机构展开合作,关闭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并禁止其他公司提供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相关服务,这将对加密货币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无法真正阻止加密货币的发展。
中国在2017年夏天关闭了境内所有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结果是交易都转到了海外。市场不但没有崩溃,反而开始反弹。如果美国或欧洲也开始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会有更戏剧化的效果吗?我很确信他们会这么做,但是一个西方主要经济体禁止加密货币的可能性有多大?在和许多我信任的人交流之后,我认为在2018年,这个概率是10%,加密货币市值将因此下跌约50%。
在2014年之前,交易平台Mt.Gox承担了全球超过70%的比特币交易。2014年年初,Mt.Gox暂停了所有交易,导致整个加密货币市值从高点暴跌80%。
有人担心历史将会重演,不过现在货币交易更加分散,很少有交易平台拥有超过总交易量一成的份额。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一些交易平台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据Hackernoon称,有几家大型交易平台不断将法定货币注入加密货币生态系统,Coinbase旗下的数字货币交易所GDax就是其中之一,同时GDax也拥有全球几个最大的用户群。
因此,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问题不会来自黑客,而是维持系统增长的资金注入出现断流。
在加密货币之间互相兑换方面,情况更加糟糕:交易量最大的交易平台中,有一家名为Binance的平台仅仅成立了6个月,有时每小时的新增用户超过20万。
我并不是在暗示上文中提到的交易平台做的不好,我只是想强调一下其中所涉及的风险。如果Coinbase倒闭,资金断流了怎么办?如果年轻的Binance遇到什么麻烦呢?
我确信我所提到的及其他很多交易平台都竭尽所能地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但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存在。现在加密货币的增长速度是指数级的,一旦出现点小问题,都可能造成资金断流或大量加密货币被无限期锁定。
我认为,在2018年大型交易平台遇到严重问题的概率在25%左右,加密货币市值将因此下跌10%-15%。
有些交易平台允许用户使用信用卡购买加密货币。此外,投资者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可以利用杠杆进行购买。
事实上,有一份报告指出,大约3%-4%用信用卡进行购买的交易中,购买者无法偿还欠款。
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赌博,赌市场将继续走高。任何长期的横盘情况(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波动幅度小,无明显的上涨或下降趋势)对于这些不得不开始平仓的人来说都是坏消息。自2017年夏天以来,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样的市场,所以最近才开始进行加密货币交易的用户很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
我认为横盘的情况是相当有可能发生的,但造成的影响不会很大。发生的概率是20%-25%,市值将因此下跌5%-10%。
如果一种加密货币的市值达到10亿美元,这并不意味着10亿美元流入了这种加密货币。由于市值是货币流通数量和最近一次交易价格的乘积,真正流入加密货币的金额可能会相对少很多。
因此,一种拥有10亿美元市值的加密货币,实际上可能只有50美元流入。一旦这种货币完全崩盘,它的市值会从10亿美元降至零,但投资者实际上只损失了5千万美元。
但有一个很大的例外:Tether公司推出的泰达币。
泰达币的发行系统非常复杂,据说是和美元进行1:1的挂钩,泰达币的总量在任何时点都代表了Tether当前银行账户下的美金总额。目前,泰达币的市值大约在16亿美元左右,也意味着实际上真有16亿美元流入了泰达币。
然而据一些报道称,实际上Tether并没有16亿美元的储量作支撑。由于许多交易平台和加密货币都和泰达币相关联,任何有关其价值不实的消息都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我估计2018年这个概率只有10%左右,但加密货币市值可能会因此下跌10%-15%。
以上任何一种因素单独作用都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很多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好比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剩下的也会倒下。如果这些因素共同作用,Mt.Gox在2014年对市场造成的强烈冲击未必不会重演。
虽然我个人相信我们不会在2018年遇到这种情况,但如果我注意到以上任一种因素发生的概率增加,我会立即将我的加密货币资产转为“更安全”的资产类别。(编译:徐诗雨)
中国搜索拥有中央网信办批准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资质,转载本网稿件请注明来源为中国搜索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徐诗雨
国搜头条 更多阅读>>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历史上的今天
联系邮箱 :
联系电话 :(+86 10)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拒绝访问 | mini.itunes123.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mini.itunes123.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0a5ddbc13a43c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密货币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