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背景背景下如何更好推动影视行业发展,这里有

2014互联网影视行业报告,自制内容的黄金时代只有一步之遥
去年我们发布的“”,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开始。今年我们同样发布“2014年互联网影视行业报告”,从从业者、播出平台、盈利模式等方面分享行业数据,同时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可以让从业者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影视这一年的发展状况,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所预估。从业者:从业者年龄呈低龄化,21至25岁的“90后”从业者占据了55.19%,是行业的主力军,这与每年高校对外输出大量的影视人才有很大关系,很多同学毕业后都在第一时间进入行业,30岁以下的从业者占据了88%以上,可见,互联网影视行业是一个完全属于年轻人的游戏。这一数据与视频网站PGC内容主要观众群体为19-25岁结合,说明互联网影视是一个年轻人拍给年轻人看的领域。但是行业从业者男女比例相当失衡,女性从业者仅占8.31%,这与行业内的分工和工作量有着极大关系。但是在刚刚过去的“”颁奖论坛上,最佳电影短片和最佳网络系列的导演都是女性,或许女性从业者人数上的劣势并不代表作品水准的劣势。&从业地点北京仍以11.10%的占比成为从业人数最多的城市,在与我们的用户交流时候,很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倾向选择来北京“开拓一下眼界”。这是由北京影视行业资源相对集中决定的。根据去年的报告,我们将从业者的从业范围细化,结果显示仍然有33.39%的从业者分布于除北上广深江浙等一二线省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可见互联网影视从业门槛低,内容涵盖广,传播途径主要基于网络,不受地域限制,也是一个网状分布的产业,从业者分布较为离散。制作团队成立时间都相对较短,51.04%的团队成立于1年以内,对比去年的53.19%基本持平,证明每年有大量的新团队成立,新鲜血液涌入这个行业,也证明互联网影视行业处于一个极度蓬勃的趋势。据了解,有部分从业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已经将创作中心转移到电影电视等传统影视行业,这也导致成立3到5年的团队(占比8.55%)相比去年(占比11.7%)有少量减少。&参与调查的影视制作团队中,3人以下的团队占到了32.27%,4-6人的团队占32.51%,人数较少的团队,机动灵活,沟通成本较低,便于团队更加高效协作,这也符合互联网影视作品制作周期短,迭代快等特点。20以上的团队由去年的12.77%减少到今年的7.99%,说明这个行业不但没有寡头垄断的趋势,反而体量较大的团队在这个行业中不利与生存。这一年中,我们也发现了几个很神奇的“团队”,他们单兵作战,虽然作品影像质量偏低,但是更新频率快,作品受欢迎,播放量相当可观,积累了大量粉丝,创造了不大不小的奇迹,这个行业也是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的行业。&在这些团队当中,37.43%的团队作品年产量在3部以内,22.13%年产量在3-6部以内,20部以上的团队占15.78%的百分比,形成两头突出,中间较为均衡的情况。从从业者分析,整个行业仍处于一个急速上升的阶段,有大量新人,新团队涌入,从业者成年轻化趋势,作品产量与团队成立时间和团队人数不成正比,团队构成也向“小而美”的方向发展,以小博大,靠较少人数来稳定高频生产出优质内容成了这个行业主要模式。作品:作品类型涵盖了非营利性质短片、剧情长片、商业广告、企业宣传片、网络剧/网络栏目、纪录片、病毒视频/MV/活动现场等.其中,商业广告和企业宣传片分别以23.94%和19.57%占据前两位,商业驱动的创作仍然是主要的方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互联网影视的内容的自身盈利模式仍然不清晰,只能靠商业驱动。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宣传片的制作量较去年有了较大的减少,也证明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不倾向选择这种“过时”的内容形式。其次是非盈利性质短片,占据了18.30%,仍然有很多的人在进行比较纯粹的创作。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剧的制作占据了5.3%的份额,有了上升的苗头。53.37%的团队营业额在10万以内,而且营业额超过50万的团队只有23.64%,相比去年的32.97%,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证明大量新人涌入导致这个行业竞争加剧,也希望未来会有新的模式来支持团队的创作,否则,几年之后会有大量团队团队被淘汰。参与调查的团队中,服务的客户行业分布于汽车、食品饮料、化妆品、电子家电、房地产、家具、游戏、服装饰品、金融、旅游、互联网产品等领域。与去年食品饮料和汽车分别以13.91%和11.3%成为赞助品牌中的前两名,不同的是,今年的前两名分别是房地产和互联网产品,比例分别在10.32%、9.39%。&作品播放量在10万次以内的以78.27%占最高比例,播放量在500万以上的仅1.9%。证明,很多作品是没有被大众所看见的,这样的内容也没有太大的商业价值,在目前创作主要靠商业驱动的背景下,这些作品很难盈利,也解释了大部分团队的营业额在10万以内。同时,大量作品的低播放量,更是需要新媒体的发行方让作品被更多观众看到。在播放渠道的选择上,但与去年相同,网站首页展示占最大比例28.52%,其他依次是线下场所、其他户外屏、电视台、地铁/高铁大巴/航空,分别是20.58%、14.76%、14.48%、4.21%,其实,视频网站只是一种渠道,其他针对作品的展示渠道也被更多的团队所重视,多屏多平台也是大势所趋。拍摄器材的选取上,仍然是单反占最高比例49.27%,相对低廉的单反设备,是摄制团队的首选,同时越来越多的单反设备支持4K等高标准拍摄,相信单反会是推动互联网影视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iPhone等手机的成像质量越来越好,有6.36%的团队使用手机拍摄,较去年的3.19%有较大提升,在拍摄上创作者也更倾向于轻巧易控的拍摄器材。拍摄使用的设备品牌仍然以佳能为最多40.19%,这得力于5D系列在市场上经久不衰的强劲表现, Sony凭借一系列主打4K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16.68%的份额,Nikon占7.93%,Red和ARRI这样的高端设备在互联网影视作品中使用频率并不高,另外,最近Gopro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团队需要Gopro的特性来配合完成一些特殊拍摄,使用频率已经超过了松下,BlackMagic凭借BMCC,BMPC,BMPCC等产品也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行业势力一年来,随着大量热钱的涌入,互联网影视行业也成了大热的领域。视频网站、传统影视公司、传统媒体、以及新生创业者成了这一领域的主要力量。视频网站方面,各大视频平台在经历了进一步的整合合并之后,基本都归顺了BAT三巨头。找到干爹后,也把目光纷纷投向自制内容。因为视频平台越来越意识到,用户对于播出平台本身并没有粘性,而是对内容有粘性。因为国内的视频网站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用户体系,平台本身并不具备很强的用户粘性,更多的还是需要依靠有流量的内容,来提升自身平台的商业价值。但是由于“有流量”内容版权费用的高企,以及平台之间的竞争,视频网站想要突围,纷纷采取了“加强自制内容+改变自身产品形态”的策略。一方面,从产品形态上,强调PGC,强调用户订阅,从推荐内容给用户逐步转型为用户订阅自己喜爱的内容。从目前来看,产品形态的改变貌似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用户依然没有养成订阅观看的习惯。另一方面,自制层面,倒是确确实实产出了一批优质的自制内容,如果说2013的自制内容你只能想到屌丝神剧《》的话,那么2014年,既有电视剧水准的《匆匆那年》,也有网络综艺《你正常么》,也有惊悚悬疑《》,也有互动综艺《男神女神》等等,网络自制内容从类型、风格、种类、形式上都有创新以及优秀作品涌现。传统影视公司方面,克顿传媒、光线传媒等等传统影视公司也纷纷摩拳擦掌,投资出品网络剧,虽然网络剧鲜有可以盈利的,但是作为未来方向,同时为了给自己贴上更加新鲜的题材,传统影视公司也都不惜重金杀入,谁都想做出中国的“纸牌屋”。这类互联网影视的势力相对来讲更加财大气粗,制作上品质精良,但是内容上却并不那么接互联网的地气,因为一时间要想让他们适应新的观众口味,新的内容形态,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同时,旁边放着盈利模式清晰的电影、电视剧市场,也很难讲最核心的精力投入到网络剧上来。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倒是让人眼前一亮,许多传统杂志、纸媒在纷纷开辟自己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账号后,也在尝试出品自己的新媒体影视内容。由于传统媒体较强的行业资源、明细的受众群体、健全的内容采编机制,让他们的新媒体影视内容比较容易有较好的反响。比如财经天下与新片场合作的“”系列等等。最后一股势力是涌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较低的行业门槛,以及一款款成功的案例让大量的创业者涌入这个领域。3~5人的小团队就有可能创作出一部众人皆知的作品。这一年里,我们也见证了一批优秀内容原创公司的出现与成长。同时,随着视频网站PGC计划的深入,优秀原创内容公司也成为了视频网站争夺的香饽饽。但是,由于互联网影视行业仍然是“创意密集型”,此类公司发展严重依赖创意人才,所以内容公司也大多出现了后劲儿不足,生产力有限等等问题。商业价值虽然上述行业调查中,大部分团队的年收入还是很低,但是互联网影视行业的盈利模式已逐渐清晰,各种方式成长起来优秀内容以及优秀公司,也纷纷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比如有妖气平台的“十万个冷笑话”登陆院线;“暴走大事件”通过一系列产品建立自己品牌,并通过游戏等方式变现;比如“万万没想到”的团队衍生出“”“学姐知道”“”等众多系列,并且出版书籍等衍生产品。利用互联网影视“短平快”的特点,迅速在互联网上获得关注,并且逐步通过品牌化运作将观众变为粉丝,变为用户。通过内容,对用户进行细分,同时再有针对性变现,成了许多内容公司的一致做法。从内容变为流量再到变现,就需要内容生产者从一开始,就对内容未来发展有足够多的规划,制定清晰地内容运营策略。展望新的一年,随着各方投入的持续增大,相信15年互联网影视行业新的巨头会崭露头角。以服务创作人为核心,专注新媒体影视出品和发行的“”,也在这一年里有了很深的积淀。线上认证创作人超过5000名,累计发行作品超过了2000部,建立包括视频网站、运营商、互联网电视、飞机、公交、地铁等等的全网发行渠道。同时,推出了“”,以免费场地、启动资金、传播发行、商业变现等方式服务创作人,培育原创内容。相信新的一年,会与更多创作人一起,产出更多优秀原创内容。最后,感谢参与行业调查的几千名用户,是你们的努力,让这个行业变的更好。
微信“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观看影片
关注场库微信账号,每天一部精彩短片
用「场库」客户端下载高清影片
扫描二维码下载 - iOS / Android -
用第三方平台账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互联网进入影视业的利弊_百度知道
互联网进入影视业的利弊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互联网思维中,电影是产品,而观众则是用户。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层次介入,传统电影的行业模式和游戏规则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但究竟何为“网生代”?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表示,网生的电影产品、网生的电影观众、网生的电影导演和网生的电影公司共同构成了所谓的“网生代”。和以前电影的代际划分不一样,它不是时间化的,而是空间化的。在尹鸿看来,“网生代”对电影产业的改变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电影产品的网民化、电影生产的网络化、电影营销的社交化、电影文化的部落化,以及电影市场的多屏化。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晓云也认为,互联网改变了之前的电影概念,“电影最早是科技,后来是艺术、是文化,但今天电影终于回到了它的原生时期——媒介。”  乐视影业CEO张昭以从业者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传统电影业的改造。“在内容上来讲,电影是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任何一个导演、编剧、投资人,都在为观众服务。之前大家说起电影公司,第一反应就是拍电影的,而现在重要的则是为谁拍电影。”谈到近期的文艺电影《黄金时代》票房走低的原因,张昭认为,这部片子没有很好地回答“为谁而拍”的问题,“为观众服务”是互联网时代电影制作首要考虑的问题。  同在暑期档上映的影片《分手大师》,票房表现不俗,该电影执行制片人成丽就网络时代的电影创作分享了她的经验。她提到,在制作《分手大师》过程中,他们更加注重观众的主观感受,也就是把观众想看到的东西拿到银幕上。“对电影公司来讲,这是一个反向创作。通过对观众的抽样调查,确定观众感兴趣的电影类型和话题,然后反馈给主创。”成丽说,现在的主流电影观众给电影公司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制作方应把用户至上的观念加入电影创作过程中来。  变化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和电影的关系,不但改变了电影的概念和创作方式,也为电影市场带来了新话题。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表示,当下的电影从投资,到策划、宣发、档期、放映形式等都已嵌入到互联网中。从电影《后会无期》和《小时代》系列就可以看出,在微博上拥有逾4000万粉丝的韩寒与3400万粉丝的郭敬明,让影片在宣传之初就风光无限。  尹鸿将互联网对电影市场的改变总结为“产品的互文”。他认为,互联网与电影互相影响、互相链接,使得电影内容更娱乐化,电影市场也更加多元。  张昭将互联网对电影市场的改变称之为“颠覆”,其宣传、推广、发行,乃至衍生品营销都和传统电影业不再相同。宣传推广不仅要注重线上线下的宣传,甚至还要考虑不同场景下的宣传手段。比如在不同时间、地点浏览手机,场景不同,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会不同。这就是张昭所谓的“O2O场景营销”,他认为这是未来电影行业核心的营销方式。在张昭看来,互联网对电影发行行业的颠覆,体现在多屏互动上。未来五屏联动,可以让观众随时随地看完一部电影。  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藩表示赞同,他认为互联网对电影商业模式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从上游来说,互联网介入以后,众筹等模式的出现对电影企业来说是很好的营销方式。从中游来看,在线售票大规模进入,实现了发行功能。而从衍生品环节来说,借由互联网做衍生品营销比传统模式更有优势。”  不变的标准:高品质与文化价值  当下互联网与电影的结合对电影业带来的改变毋庸置疑,而基于互联网思维创作出的电影也更能受到主流观影群体的欢迎。然而,由于互联网的核心受众在14岁到24岁之间,电影创作的网民化必然倾向于青少年的娱乐偏好,这种娱乐需求会令“网生代”电影的娱乐偏向非常明显,甚至出现“娱乐至死”的倾向。实际上,已有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对“网生代”电影的内容和品质忧心忡忡。  周星也提出,“网生代”给人们的审美和电影品质的标准带来了混乱。今年的电影市场上,部分票房火爆的影片在内容上却饱受诟病:《后会无期》缺乏完整的戏剧性的故事结构,《小时代》系列电影不过是一场场奢华秀的拼接……影评人周黎明认为,电影有两重标准,一方面是商业客观标准,另一方面是思想艺术主观标准。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的当下,这两个观念经常被混淆,才造成了目前电影市场的乱象。  针对这一现象,尹鸿表示,当“网生代”观众成为电影市场支配者的时候,要防止过度娱乐、内容低俗、急功近利等几种偏向。“电影文化不是普通商品,它是文化商品,既要娱乐,也要有文化底线。绿色票房是底线,文化担当是责任。”尹鸿认为,票房很重要,但它不是电影的一切。  融合大于颠覆,互促而非取代  论坛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互联网与电影的融合使得电影的盈利模式有了更多的实现方式,传统电影与互联网电影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总体上融合大于颠覆,而并非一些业内人士所预言的传统电影产业模式将被互联网电影取代。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认为,真正的互联网电影还没有出现,目前只是互联网加入了电影产业。传统电影模式最大的优势是有一个发行窗口,而现在被互联网打破,但是电影通过互联网盈利的部分,还达不到传统电影盈利模式带来的总收入。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索亚斌认为,互联网电影与传统影院电影实现共赢,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但两者融合是趋势。互联网电影内容与传统影院影片的内容如何做到互补,值得探讨。
采纳率:79%
来自团队:
这个我不敢乱说啊,总之以后会越来越好的的,哈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互联网思维下 “影视文化+”产业如何发展-金华日报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8版:金报东阳“两会”报道
&&&&&&&&&&
互联网思维下 “影视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听东阳政协委员怎么说 叶永永
  本报消息(记者&叶永永)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一种概念,也是一个方向,影视文化产业作为东阳优势产业,在新形势下,如何融进互联网,如何利用好互联网,且听东阳政协委员们怎么说。  政协委员蒋英:  “影视文化+”全域化  “当前,东阳的影视文化产业应顺应‘互联网+’趋势,积极探索‘影视文化+’模式,丰富影视文化产业内涵。”东阳市政协委员蒋英说,要形成文化产业全域化的发展格局。  “影视文化+”全域化的模式应该是实现影视、木雕、旅游的文化联姻,形成大文化产业格局。东阳要充分利用“民资、民力、民智”,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发展之路,掀起全社会合力发展影视文化的热潮。  大文化产业格局将包括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商务旅游(对接义乌国际商贸城、东阳木雕城)、考察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体育运动、音乐美术、国内国际民间民俗文化交流等,这将是横店影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提高旅游品质的新载体。  与此同时,蒋英建议打破行政区划,加快影视外景基地全域化建设,应该全面纳入卢宅肃雍堂、东白山生态旅游区、中国木雕文化博览城等景区,盘活各类资源,促进东阳影视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政协委员卢美君:  “影视文化+”产业链  旅游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中占很大一部分,但是目前横店旅游的消费结构主要还是停留在对旅游建筑设施、景点门票以及一些酒店消费上,总体来说,消费结构比较单一。  “单纯的建筑设施旅游容易成为一次性旅游消费模式,游客二次旅游的可能性较小。”东阳市政协委员卢美君说,在“互联网+”时代,影视文化产业必须走产业链发展的道路,依托影视城的发展带动旅游业,努力拓展旅游资源类型,走多元化发展的线路。  在产业链上游,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要积极引资,吸引更多影视企业投资和入驻。“关键是东阳市政府要给出优惠的政策和服务。”卢美君说,在下游消费者旅游方面,景区要加强与游客互动,结合相应的节日,创新文化表演,提高景区的吸引力。  另外,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上,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游客的自我需求,对景区的娱乐项目进行更新。  政协委员张田芳:  “影视文化+”国际化  “影视文化产业是无边界的,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动态性、正效应,其对象、内容、方式多种多样且不断拓展丰富。”东阳市政协委员张田芳说,在互联网时代,影视文化产业国际化程度越高,也意味着越繁荣。  “影视文化+”国际化不但是横店影视文化产业今后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横店国际化的重要路径。“把横店培育成世界影视旅游名城,很重要方面是做好做足‘影视文化+’这篇大文章。”张田芳说,当前,国家层面为“影视文化+”创造了条件,横店也具备了很多有利的现实条件。  下一个阶段,通过实施“影视文化+”,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必将经历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大跨越的过程,进而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效提升、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细化发展的大转变,真正成为国内首屈一指、国际知名的影视文化产业重地。互联网+电影,到底需要加什么?
“电影内容创作,互联网做不了。IP是创意的原始材料,不是剧本,要转化成剧本,需要创意人才。这一环是留给电影产业唯一的生存空间,这是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我们赖以生存的创意产业。所以互联网+,加什么?加创意、加内容、加电影人的智慧。所以在座很多学电影的年轻人的创意、智慧,这些都是在未来产业里面发挥作用的。”--博纳影业于冬在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抛出“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的观点后,在今天娱乐宝和淘宝电影举办“电影新常态:互联网+与产业升级”论坛于冬再次发出的言论。这次我们看看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刘春宁、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游族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奇、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柯利明会碰撞出电影圈什么火花。未来的电影产业与互联网将呈现怎么样的态势。一、好内容是电影业的根本,没有好作品、制作团队,互联网+只是个空架子”中国中产阶级的人口已突破三个亿,相当于美国全国的人口。中国的电影院,今年会突破2200个银幕,未来五年至少有4000多个屏幕。中国网民接近6.5亿,手机上网用户高达5.5亿,智能手机用户5.6个亿。同时还有接近6亿的家庭用户与电视屏幕。除了我们的院线以为,还有无数的屏、场景。所以整个以电影为核心的内容产业存在了巨大的商业模式的机会”  --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刘春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整个电影产业链都在与互联网产生联系,从版权、投资到制作发行、营销推广,再到电影票、衍生品的销售,互联网都逐渐渗透其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刘春宁认为,互联网会给电影业带来的创新可以用“4+1”来总结:首先是投资融资的创新,娱乐宝推出至今筹集融资接近5.6亿,投资近20部电影,真正体现了互联网精神“其次是互联网营销和传统发行的创新,第三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第四是用户体验的创新,”刘春宁表示,前面这四个创新都是围绕在“1”的周围,这个“1”就是好的内容。刘春宁说,互联网提高了我们的效率,但无论互联网再怎么变化,好作品、好内容永远是王道,没有好的作品,好的制作团队,互联网+只是个空架子。“电影和电影产业的自身的脆弱:一方面,在面对强大资本和外来影片的冲击,形成这个产业迅速的转移向,就是我们的电影工业可能因此停滞,我们很多的电影投资商投机行为转向去拍短小的或者是粉丝效应的逐利的影视作品。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整个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平的下降或者是停滞,没有人再组织强大的电影内容,去迎战好莱坞电影,去迎战我们院线荧幕市场全面升级之后的内容产品。我希望互联网+带给这个产业的升级,除了资本之外,还更多的助力整个生态系统,注入它的生态系统,推动产业的发展。” --博纳影业于冬于冬的观点与刘春宁不谋而合,他表示博纳影业一直专注于内容和制作,未来也会坚持下去,因为内容是整个互联网生态体系最关键的一环。作为传统的电影公司,于冬表示博纳影业不需要去建生态系统,他们只需要把内容做到极致,自然会成为BAT的生态圈不可或缺的内容环节。二、互联网与电影谁给谁打工?电影产业需要其他产业的新鲜血液?“在阿里与光线合作,与马云见面的过程中,我坚定了一个东西,把电影产业做大最核心的是什么?你要传播的是什么?还是电影本身。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讲于冬去年提出了关于BAT打工的概念,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我们其实都是在为中国的电影观众打工,为中国的电影产业打工,不是谁为谁打工。” --光线传媒王长田互联网与电影产业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面对这波席卷而来的浪潮,电影人的心态不尽相同,有人积极拥抱变化,有人还在谨慎观望。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总裁于冬语出惊人,抛出“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的观点。对此,刘春宁表示互联网公司在内容环节肯定无法赶上电影公司,因此只能搭建生态从而吸引合作伙伴,“应该是互联网公司给电影公司打工。”王长田认为,互联网公司和电影公司,不是谁给谁打工的问题,大家的产品是面对所有的观众,“我们都是在为中国的电影观众打工,为中国的电影产业打工。”今年以来,光线传媒积极谋求互联网转型,3月份阿里巴巴出资24亿元入股光线传媒成为第二大股东,双方在5月签署协议,在电影投资、互联网新媒体渠道发行、IP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在《三体》前期的营销工作筹备中,从很多的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挖掘了原来为游戏行业进行视觉服务、设计服务的一些专业人才。从这背后我看到的是,现在电影行业其实是在集结跨行业的优秀人才,不仅仅从互联网行业来,还有一些传统的公关、广告、金融,等等,各行各业的精英都向电影行业来汇聚。”
--伯乐营销 张文伯联网加什么?在电影产业互联网又能提供什么?游族影业是从游戏行业直接挑战科幻电影《三体》、儒意影业的创始人也是从金融转行。他们也在影响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并且分享了不同产业入门影视行业的公司管理人员的分配的细节。“电影行业输送故事、输送情怀、输送感情,那么这些人,你们积淀好了以后,随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把这个剧本呈现给更多的人,用很好的技术,找到更匹配的导演、更好的美术呈现你的想象力。这种思想的酝酿和思想的互动、思想的沉淀和积累,将来更多的是互联网+给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未来可能都是电影人,因为你的思想通过交流、讨论,给了另外一个电影人一个启发,是点对点,互动式,互相促进式,化学的催生。” --儒意影业柯利明三、互联网推动电影产业升级,突破3000亿的年度电影票房今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位。从产业成熟度来说,中国电影产业还远远不及北美、日韩等地区,这是差距,同时也是机会,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大有潜力可挖。王长田认为,全球电影业最发达的好莱坞,经过长年发展形成了很多传统,在电影制作过程会专业、规范,但同时也会变得刻板和套路化,“以中国电影公司的效率和拼劲,加上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机会,中国电影完全用几年时间走完美国电影公司上百年的历程。”作为互联网行业出身、电影行业的新秀,林奇表示,人才结构是电影行业升级必然要面临的问题,“中国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环境。当土壤不够肥沃的时候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他透露,未来几年游族影业会借鉴好莱坞的经验,在中国搭建或联合同行一起来建立一个产业体系。刘春宁表示,阿里巴巴期望与传统电影公司合作,搭建一个更大的生态平台,提供给消费者最好的渠道、最好的场景,帮助中国电影创造出一个全球最好的生态系统。“我见了马云两次,他说按道理来讲,30亿以下的投资是不需要我来见被投资对象的,他说我们决策委员会就决定了。他给光线投的是24个亿,他说我之所以见你,对一个事情感兴趣,对中国电影怎么做到三千亿感兴趣。”
-光线传媒王长田本文为作者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107cine.com/stream/65937/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帖
作者:个人VIP会员[北京]
带影儿的全能解读,电影儿只是其中之一!
人气:1304695
作者的其它文章
扫一扫,即可添加影视工业网为微信好友.
还可添加微信账号:Ilove107cine QQ号
加我们为微信好友
今日热销产品
【京公网安备16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发展的背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