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设计是什么.大家真的清楚么

你真的了解用户体验的价值吗? - 设计 - 伯乐在线
& 你真的了解用户体验的价值吗?
如果你从事在线商城相关业务,对一些UX设计术语应该已经烂熟于心。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它们,有些解释还很有趣,但似乎也没有人能真正解释清楚。
在工作过程中,任何设计师都不希望自己提供的服务价值因为客户的不理解而被低估。在我看来,企业在推销自己的产品过程中,找到一种方式来明确如何进行UX设计从而实现企业与用户双赢是很重要的。
对此,我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将UX设计术语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
后来,我发现对设计师阐述用户体验要比对真正的用户解释更为困难。可能是因为在设计产品时,用户是首要考虑对象吧。
所谓存在即合理(黑格尔名言),每一段关系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在这段关系里,你带来了什么?你期望有什么回报?尽管每一层关系都不尽相同,但他们却是相辅相成的。例如:
我的宠物狗,它每天陪我运动,给我带来快乐,让我明白责任和爱心。同时,她也得到了锻炼,食物,住所,最重要的是还有爱的回报。
我的客户,他们注重质量,不打官腔。同时也很守时,不会不停的修改需求。因此,我们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我也不必到处寻找新客户!
脸书对我的朋友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有些地方还有改善的空间,但利大于弊,它所带来的价值,在我的日常生活中验证了这是很值得的,这确实是一个很棒的体验。所以,我喜欢用facebook,丰富facebook的内容。这看起来是小事,但对facebook本身来说却不然。
为什么一定要做UX设计呢?
当有人问UX设计师是做什么的?我的答案是:帮助企业调整产品价值和用户的期望。让用户最终大失所望,是每个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甚至可以说,如果用户期望值超过了企业所能给到的,这将使企业感到不堪重负。这就是为什么调整用户期望价值如此重要,这也是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的第一步。
稳定的关系都需要一个平衡的价值观。上述每一个例子都不同,但如果没有一个平衡点,另一方就会受到相应影响。
时间与精力:每天的经历都是有成本的
跟大多数人一样,每一年都会参加很多会议。事实上,在马尔默开展的会议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但今年我决定不去。这与会议演讲者、会议主题和我的行程安排无关。仅仅因为我最近悟出来的一个道理:我根本无法集中精神一整天,我敢打赌你也不能。
如果我太忙而不能抽出时间做某些事情,不能说“我没有时间”。事实上,时间是有的,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挤点出来。到底是我没时间,还是说我没法挤出时间,这值得我们思考。注意力是一种比时间更为有限的资源。—杰森o福瑞德&
我可能有时间去接触更多的项目、会议和其他临时随机的东西,但我并没有注意到。如果去接触更多的事情,那我现有的事情甚至日常生活都会受到来自他们的牵绊。我越来越不愿意做出这种牺牲,各种讨论,聚会,或使用一个APP都需要精力。当然,我也可以一天参加7次会议,但我真正关注的可能也就3、4次会议。
为什么一定要做UX设计呢?
你如果接受所要做的事情将会经历的全过程—开会讨论,各种应用程序,或各种商店去寻找-并能够理解它需要的关注点。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会议上大约4个小时,但我却不能持续逛一个小时的facebook。
同样重要的是调整你的用户的价值观,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许多产品所有者把“在线浏览时间”作为一个测量指标,但这真的是一个合适的指标吗?是浏览时间越长越好吗?这是否真的意味着他们喜欢浏览你的网站?或者只是因为他们很难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学会创造有价值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设计体现在很多地方,这不仅仅是一个按钮位置的体验,更多的是向用户呈现一种价值观。让用户有一种被尊重的感受,而不是被迫引起他们的注意或者直接被忽视,从而恰到好处的留住用户。注册 | 登录
蜗牛也能登峰
产品经理就业班,12周特训,测、练、实战,22位导师全程带班,200+名企内推,保障就业!
用户体验:最通俗的讲即产品的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主观感受。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其实让人很迷糊。什么才是产品的用户?主观感受包括哪些方面?如果不搞懂这些东西,我们在设计产品的用户体验是便会找不到方向,更做不好用户体验。
人的心理感受是对外界的反映,具体表现为知、情、意,即人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我们的互联网产品即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影响人们的知、情、意。好的用户体验即能让你的用户在认知上感觉很轻松,情感上感觉很愉悦、意志行为上感觉很便捷,让用户在知、情、意上都感觉到很协调。
一:确定你产品的用户价值
明白你的产品究竟是为哪些人的何种需求而生的,同时你也要明白产品生产运营方(公司、个人)想从中得到什么。——一切用户体验的基础是你的产品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品就是一种商品。所以人们使用某种产品也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换句话说,人们是带着某种目的去认知和使用一个产品的。
1、当你确定你的产品做给什么样的人后,你才能针对这个群体的心理特征去设计产品。
2、当你确定了满住目标人群什么需求后,你才能讲你的产品置于对应的使用场景中去模拟。
首先,分析你目标人群的方法有很多种:
从各个方面去了解你的用户
其次,抓住用户的真实需求。
什么是真实的需求?什么是伪需求?你的需求在真实场景中真的存在吗? 在你做产品前一定要想清楚(当然这一步很可能是老板决定的)。比如,前段时间炒的很火的上门洗车服务,很多人蜂拥而去,但是最后做成功的几乎没有。 洗车真的需要别人上门来洗吗? 真的能给用户带去方便吗?真的比用户出门时顺便洗车更划算、更合适宜吗?在做之前不妨把这些问题想清楚。
二、细化需求,场景为王
需求确定后,你得想想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你的产品需要提供一些什么功能。那么,这一步模拟场景就很重要了。你必须想清楚的用户在使用你产品是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它。
比如,你要做一款在线教育的视频网站。核心功能很简单:视频播放嘛。然后呢?就可以了? 恐怕你得想想你的用户怎么才能找到想要的课程?是否需要提供目录功能和搜索功能?你的用户在听课的时候是否需要记笔记?你的用户听不懂的时候,是否可以提问老师? 这些都是在核心功能外必须考虑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你的产品才能真正帮助到用户顺利的使用产品。
需要做好这一步,确实不是一早一夕能做好的。有时甚至需要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去听取用户反馈才能做好。但是在如今选择众多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愿意长期的做你的小白鼠。有一个很流行的做产品说法是:先把核心功能做好,然后在快速迭代。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BAT的人,要么就是理论派写手。市场瞬息万变,用户一旦发现你的产品不好用就会放弃你,请问你怎么迭代?你自己都没有想完全、想好,难道让用户来帮你想?用户没有责任想这些东西,除非你用户是很忠实的粉丝。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充当用户、或者自己到用户中去,真实的体验用户的痛点,去分析用户的潜在需求,在上线时至少让用户觉得:哎哟,这个平台还不错哦!要不然,你就等着去死吧。
三、将功能步骤化,标准化
你提供给了用户这些功能,用户到底怎么去使用他们呢?这一步,你必须讲你的功能的操作步骤明确下来。比如:用户用找到自己想要的课程,首先点开分类列表,然后点击子分类,然后根据上线时间排序,然后找到课程。 这样的过程必须是流畅的,一气呵成的。而且尽量的减少流程中的分支,让用户以最快的方式去完成操作。操作流程越多,用户耐心就会越少。
四、交互方式可以很酷,但是不要让用户感觉华而不实
确定了功能实现的流程,那么你应该想想用户怎么和你的界面进行交互了。好的交互方式能让用户感觉很酷,提升产品的逼格,同时还会提升用户的效率和便捷性。
什么是交互?通俗来讲,就是界面上的信息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给用户,用户看到后又给以什么样的反应,从而让用户完成产品想让用户完成的事情。比如你想让用户在看视频时能边看视频变记笔记。那么,你就必须考虑用户是在视频的左边还是右边的文本框内写字?还是用户在屏幕上标注一个点,然后弹出框,然后用户输入笔记。交互方式有时候会受到技术实现难度的影响,你必须去平衡两者的利弊。
记住,你的交互方式是为了产品的需求服务的,不是用来炫技的。在炫酷的交互方式,如果丢掉了起本来的作用考虑,只会让用户反感。还有一些习惯性的交互方式是用户平时用惯了的,请不要轻易改变或创新。比如:一个向上滑动加载更多图片,你偏要去弄一个摇一摇加载更多,一开始可能用户感觉很新鲜,但是久了会觉得很麻烦。而且用户还有学习成本。
五、颜色和构图的魅力
其实很多人对用户体验的认识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我们也承认,这一步是很重要的。这是用户对于你的产品最直观的感受。因为,别人在没有认真用你的产品时,最先看的就是看起来好不好看嘛。一个产品前四部都做得很好,如果这一步做得不好,那么前面的工作至少打60%的折扣。人们对颜色和图形的加工速度快而且敏感。适合的颜色能给激起人们良好的情绪,友好的图形设计也能加快用户对于界面的理解。
产品经理想要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提高,那么摄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他能极大的提高人的欣赏水平,把好用户体验的最后一关!
用户体验处理以上的几个层面外,还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如页面的加载速度、滑动时的流程度、网络的速度等。要想做到完美的用户体验,就必须在以上的各个层面都有良好考虑。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用户的整体使用感受。所以用户体验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存在于产品设计、开发的各个环节,产品经理便是要在每个环节都要把关!
以上是用户体验的概论篇,今后会出详细的文章介绍做好每个环节工作的方法。
陈涛(微信号:pizishenshi0001),思建科技产品经理,两年半产品设计经验
本文由 @陈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收藏已收藏 | 69赞已赞 | 35
蜗牛也能登峰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数据分析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44个回答48人关注
6个回答5人关注
13个回答28人关注
18个回答21人关注
19个回答23人关注
26个回答50人关注a 当前位置:
用户体验天天说!你真知道体验是什么吗?
&林敏 o  来源:笔记侠 E739
林敏|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国内知名用户体验布道者和践行者。中国移动、科大讯飞、美的、OPPO等知名企业顾问,前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用户体验创新部负责人。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微信ID:Notesman
编辑:笔记侠
活动:10月29 / 30日,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简称港大ICB)秋季&讲座日&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5地同期举行。
笔记之前,请先思考:
是技术改变世界还是产品?
好产品的推动力是什么?
产品体验的完整链条是什么?
好的体验对用户会有什么影响?
产品和用户体验是种什么关系?
完整笔记&用户体验
一、仅有技术就能改变世界吗?
技术是怎样改变这个世界的?可以从中国悠久的书写发展历史中去感受。在古代,没有纸没有笔,怎么做记录呢?把要记的东西刻在石头上,刻在龟壳上。这是一种原始的方法。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逐渐有了笔、纸、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记录的方式也一步步经历了在竹简上记录、在纸上记录到印制成书进行记录的变化。
现在越来越少人写字了。很多人一个月拿笔写字的时间加起来可能都不足一个小时,大部分的写作时间都是花在电脑上。大部分的阅读时间也是花在手机上或者是电子书阅读器上。纸笔今天很多时候都是处于不怎么用的状态,这也是因为技术不断的推动而发生的变化。
我们需要思考这背后技术是怎样引导、推动这个世界去发生改变的。
今天人工智能在兴起。现在有两个很热的概念:
一个概念是VR(虚拟现实),很多家大公司都做了VR眼镜。稍有差别,但大同小异;
另一个概念是AR(增强现实),这个概念也是火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很好的产品出来。这个技术的产品概念主要也是戴副眼镜。设想一下,将来我们每个人在家里、在路上都会戴着一个眼镜走来走去吗?每个人透过眼镜,看到其他人的头上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泡泡,显示着关于他或她的各样信息&&
未来会是这样的景象吗?我相信一定不是的。
眼镜只是一个展示的工具,为了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技术所能提供的不一样的世界。而未来的产品形态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技术没有问题,只是最终的产品形式决不是我们今天在各大公司的PPT里所看到的那样。不管是虚拟现实还是增强现实,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得看到底将以什么样的产品形式提供给大众用户使用。
二、技术必须转化为好的产品才能改变世界
技术必须转化为产品,转化成一个对的产品和好的产品,才能被大家所接受。通常我们在技术变革的前期,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技术本身上。
但是我们也需要更多地思考:
技术的载体是什么?
作为载体的产品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技术转化成产品就够了吗?技术转化成产品就可以改变世界了吗?
既然我们认同技术要有产品作为载体,需要通过这个产品去改变世界,那么产品又该怎样才能改变世界呢?
在创业热情高涨的时候,每个创业团队都会说一句话:我们正在做的是改变世界的事情。但是,真正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技术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够真的改变世界呢?
这里有一个技术传导链的概念。技术找到一个产品载体之后,并非就结束了。后面还有两个很关键的环节,做好了才能谈得上改变世界:一个是行为,一个是习惯。也就是说,你有了一个对的产品以后,该怎么去把它做好呢?到底什么叫做好呢?
一个好的产品,要能够影响用户的行为。当很多人的行为被影响而发生改变以后,就会成为一个习惯。于是,后来的人就会将这个新形成的习惯当作一个标准来对待和使用。只有当这种习惯形成以后,我们说世界才会发生改变。
举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
五年前地铁里差不多是40-50%的年轻人在看手机,今天应该是80-90%的年轻人在看手机。这个改变的速度是飞快的。如今我们去参加一个活动,看一场演唱会,一定会让手机和我们一起看,而且手机一定比我们自己看得更清楚。这就是行为的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形成。我们不可否认,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习惯。只有习惯的力量才能推动我们改变这个世界。
三、你真知道体验是什么吗?
体验有哪些内涵?
技术转化为产品,产品影响用户的行为,行为演变为习惯。后面的这两个环节,靠的是用户体验。体验的这个词是一个听上去很虚的词。一些公司、老板谈体验的时候,很多时候对体验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只是泛泛地使用这个词而已。
今天我要帮大家弄清楚体验到底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把体验做好?
1、体验的三个层次
体验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最低的层次,感官层,就是要好看;
感官层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一般人走在街上看到美女和帅哥,要多看两眼。可能心里想着不该回头,但还是忍不住要多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不管什么产品,首先要做得好看。如果不好看,很多人都没有兴趣去了解。
第二层,功能层,要有用;
这一层是要解决你的问题。通常我们说的对需求的挖掘,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这一层来说的。做一个没有用的东西,除非是奢侈品,否则在感官层面上做得再好看也不过就是个花瓶,只能在家里摆一摆。当然,摆设也是一种需求,属于接下来的第三层。
最高层是精神层,也叫反思层,要愉悦。
体验的最高级就是精神层面。你要在精神层面上获得收获,获得反思。奢侈品的体验就不讲求有用,而是完全针对反思层,在精神层面上给你难以抗拒的吸引和享受。这是精神上的愉悦。
产品的体验是由这三个层面构成的。要想改变世界,最简单的就是纯工具类的改变世界,只需要在功能层上下功夫就可以。自从有了锤子这个产品以后,我们就逐渐形成一个习惯,就是在家里都会备上一把锤子。这个产品也改变了世界,但是你肯定不记得你家里的锤子是哪一个牌子的。
所以不仅要有用,还得要有其他层面上的体验,尤其是反思层。
2、体验的完整链条
在思考产品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做体验的思考呢?首先要有用,要解决功能的问题,也就是你要解决用户什么问题;然后再考虑怎么做得好看,以及怎么样在精神层面上给客户带去愉悦感。这样才会有忠诚度、有口碑,才能留住用户。这样才能改变用户行为,形成新的习惯。
如何把用户的行为黏住?如何让用户的习惯养成?靠的是好的用户体验。
在产品影响行为的这个环节上,实际的推动力正是用户体验。没有体验在这个环节上的推动,任何的新技术都只能停留在产品这个环节上,而不会真正产生改变世界的力量。
3、体验和品牌的关系
那么,体验到底是什么呢?体验跟我们谈的品牌和设计有什么样的关系?其实,体验、品牌和设计都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罢了。
我问过很多人他们觉得体验是什么。最多人给出的回答是用户体验就是在使用某个产品或某服务的时候所产生的感受。这个理解其实是有偏差的。它强调的是用户的主观体验,并不是我们所谈论的体验。
在产品上的用户体验应该是做这个产品的这家公司,在这个产品里面所赋予的体验,是要让你能够感受到的体验,是你在拿到产品甚至是不需要拿到产品就能够感受到的东西。这才是用户体验。换句话说,用户体验本质上就是你的品牌所要传递的内涵。
品牌分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很多公司花大力气做企业品牌,但在产品品牌上的投入却不够。产品做出来,并没有什么内涵。做了很多不同的产品,相互之间也找不到共同的东西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这就是缺少内涵的必然结果。
有了明确的品牌内涵,才能够通过体验表现出来。设计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个翻译的角色,一个非常重要却经常被低估的角色。品牌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的东西,体验则是可触、可用、可感的活生生的感受。
四、用户体验是设计出来的,
不是用户自己玩出来的
三星公司每五年要重新更新一次品牌的内涵。在盖乐世产品上,想要传递的感觉之一是一种自然的智能感。因此,设计的方方面面都会围绕这个内涵去展开,包括外观的灵感来自鹅卵石,壁纸、手势以及动效等方面的设计也都是从自然中去获取灵感。
最终的结果你个人喜欢还是不喜欢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相同的东西,你才能真正做好&体验&这个翻译。翻译做得好,用户拿到手里甚至不用拿到手里就可以感受到你要传达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用户体验。用户拿回去使用后产生的主观感觉,是个人感受。我们所说的用户体验是企业在产品上定义好的体验。
小米全面屏概念手机
小米可以说是本土公司中品牌和设计、体验三者融合得最好的一家,也是被固化得最强的一家。提到小米,我们想到的是配置性价比高,也就是便宜。买小米手机的人不是为了它的牌子,而是为了便宜,为了用更少的钱买到一个更好的配置。其结果就是当这些人挣的钱多了,就不在乎这一点了,就会愿意多花点钱去买更好的牌子和更好的设计。
前两天小米推出了全面屏概念手机,很多人评价小米终于做出了一个创新的东西,但我依然相信这改变不了世界,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这就像锤子的第一代手机一样,为了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这个与众不同对我们没什么用。事实上你可能还会觉得这个全面屏的手机更难用了,因为你不知道手该放在哪里。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要想改变用户的行为,就一定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我的产品能不能改变行为?我要改变用户的什么行为?
你拿个锤子手机在街上走会觉得自己有情怀,如果是拿个小米手机在街上走,感觉就会更屌丝。大家都是做手机的,但是体验不一样。这就是现实,就是用户对于内涵的解读。就算锤子手机之前一直做得不好,但是你要承认锤子是一家有情怀的公司。体验并不需要你拿到手里用过以后才知道。
体验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用户买回家在家里玩出来的,用户玩出来的体验必须跟设计的体验是一样的。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出色的体验,只有这样才是一个优秀的产品。
有些人觉得小米很创新,另一些人却觉得小米很山寨。一家公司怎么可能既创新又山寨呢?很矛盾。
有些人觉得百度的体验很简单,另一些人却觉得百度的体验很混乱,一个体验怎么可以既简单又混乱呢?同样很矛盾。
这种矛盾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就是我们本土品牌对于用户体验的认识不到位。企业习惯了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让用户拿回去用,用完了是什么感觉就是什么感觉。这是对用户体验认知上的很大误区。
苹果公司的体验是什么?你找不到矛盾点。耐克公司的体验是什么?你也找不到矛盾的存在。你,我,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海外的公司在品牌管理上花了很多功夫,才让品牌得以建立起来。所以,体验也必须是被设计出来的。
五、做好产品体验需要全流程体验文化支撑
在很多公司,用户体验的工作是由设计部负责。后来设计部变成了体验部,于是就变成由体验部负责。可以,体验是被定义了以后,通过产品传递给用户的。设计部所从事的设计,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环节。而在产品的各个环节中,但凡接触到用户的都涉及用户体验。这些并不是设计部门所能搞定的。
在产品开发中每个环节思考的用户体验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因此在不同环节需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在公司里推动新的文化,以体验为核心的文化,而且是贯穿整个产品开发流程的文化。很多公司都说学苹果,但是往往并没有认真学习苹果公司是怎样建立这样的一种文化的。
星巴克要传递的体验是什么?星巴克希望让你感受到在欧洲街边喝咖啡的感觉。这个出发点让星巴克很成功,但之后的迷失也让星巴克一度跌入低谷。于是星巴克重新回到全流程的体验文化上,重新思考在哪个环节上应该做什么才能传递自己所要表达的这种感觉。
如果你要让每一个人拿着星巴克咖啡时,都能感受到坐在街边,微风徐徐吹来,天气如此美好,慢悠悠品着咖啡的感觉,那么把产品和服务做得过于标准化就会让这种感觉变得廉价。
你的产品和服务有没有成为体验的载体?我们要在每个环节上做什么,才能把我们想要的体验传递出去?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本文来源笔记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关注微信号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
Copyright (C)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你觉得一个在线视频产品,除了内容丰富、高清、流畅之外,最重要的用户体验是什么?_百度知道
你觉得一个在线视频产品,除了内容丰富、高清、流畅之外,最重要的用户体验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下载保存
很重要另外广告是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个人可以理解 容忍 但是一定要有限度
现在很多视频网站看个 节目居然需要等30秒的广告就有点过分了
采纳率:34%
加载快,无广告!
不需要注册和点击时不用弹出一些恶意网页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用户体验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户体验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