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孟加拉国没有地铁流量包,机场流量包?

曾经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孟加拉国为何要选择独立?
我的图书馆
曾经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孟加拉国为何要选择独立?
&曾经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孟加拉国为何要选择独立?&对于很多了解南亚历史的朋友来说,一定知道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孟加拉国曾经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在1971年选择了独立。孟加拉国的独立虽然和印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在政治、宗教方面的问题,才是分家的最终原因。那么,孟加拉国为何要选择独立?    一、印度的分家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当时的英属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此之前,印度大陆从来没有统一的。英属印度是英国殖民时期强行拼接而成的,这片大陆的种族、宗教矛盾十分复杂。在经营印度期间,孟加拉地区和印度地区是一个整体。孟加拉地区的棉花和印度地区的工厂是相互受益的关系,它们的经济联系很密切。与之相比,巴基斯坦地区反而与孟加拉地区的较远。在二战期间,为了更好的动用印度的人力物力,英国高层表示在“战争结束的适当时刻,还给印度自由。”在得到英国的保障以后,印度全力支持英国。在德国、日本相继投降以后,印度要求英国兑现自己的诺言。起初英国试图留住印度,可惜没有成功。    印度一心要独立,可是此时印度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印度国内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根本就过不到一块去,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和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之间还存在权力划分的问题。这些矛盾根本就无法化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准备分家过日子。分家的基础是民族聚集区,为了保住公正性,双方请了一个英国律师来主持双方分家。最终在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建立。当时的巴基斯坦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也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双方都是穆斯林的缘故,行政中心在西巴基斯坦。印巴分家以后,宗教、民族矛盾迅速激化,在当年的十月就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随后还爆发了第二次印巴战争,其实这和英国人有很大关系。    二、东巴和西巴也存在了矛盾,最终选择了分家  东巴基斯坦对西巴基斯坦没有多少祖国认同感,双方是同一个宗教信仰才走到一起的。西巴基斯坦掌握行政权力和财富的支配权,问题是东巴基斯坦的经济比西巴发达。东巴基斯坦的国土面积不如西巴基斯坦,但人口总数却将近是对方的两倍。自己的人口多、财富也多,为了一个宗教信仰而听命于西巴,东巴越来越感觉不值。而且东巴的经济和印度的联系十分密切,双方完全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东巴都希望独立建国。于是在1971年,东巴宣布独立,建立孟加拉国。面对这样的情况,西巴当然不会同意,派遣军队镇压是肯定的。这起初是东巴和西巴兄弟俩的家务事,可是印度感觉有机可图,这是削弱西巴的大好机会。    印度支持东巴独立,从而引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这次战争折腾了1年多,1972年年底,巴基斯坦军队撤离出孟加拉国。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的分家原因很复杂,除了印度的介入之外,还有两大地区的政治、经济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在这一事件中,得利最大的还是印度,它成功的削弱了巴基斯坦。不过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作为超级大国,美苏都希望看到地区力量的平衡。尤其是美国,在此之后开始支援巴基斯坦。苏联处于自己涉足印度洋的考虑,则支持印度。当时每个地区冲突的背后,都有世界强国的身影。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冲突和战争注定是无法避免的。(来源:搜狐历史)&第三次印巴战争:诞生了孟加拉国孟加拉人处死亲巴基斯坦民兵成员  一、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爆发及经过  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7月,印度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与此同时,印度积极进行大国外交,为发动战争做好充分准备。日,印度与苏联签定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这一条约的签定既表明这次战争得到了苏联的积极配合,又限制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行动。与此同时,印度总理英8226;甘地夫人于10月23日启程开始对美、法、英、西德、比利时、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  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以摸清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底牌。对于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的印巴双方都从共同边界撤军并由联合国观察员小组予以监督的建议,印度表面上说可以考虑是为了稳住美国,但内心是绝对不会接受的,因为这样以来就失去了发动战争的最佳时机。而对于中国,印度更是进行了精密的分析:当时中国正处在进入联合国的关键时期,还有国内的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出兵援巴的可能性极小。这样以来,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单凭印巴双方各自的力量进行较量,印度获胜的希望极大。到1971年11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空军两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印军占有明显优势,巴军处于劣势;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12月3日下午,巴基斯坦总统被迫宣布对印度的不宣而战发动反击。对于印度来说,这一宣战正中下怀。印度总理英8226;甘地夫人兴高采烈地向全国宣布:“孟加拉的战争已经变成对印度的战争了。”至此,第三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了。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在三个作战方向的印军先后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印军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印军第50伞兵旅首先在距达卡30公里的东北要点纳西格迪实施空降作战,一举切断了巴军退路,向南直逼达卡。12月15日,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东巴守军于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的攻防作战遂告结束。  在西巴战场,双方进行了以空战为主的交战。印军凭藉其空军力量的优势,力图重创巴空军于基地,破坏巴交通运输线,孤立巴军各战场的相互联系,阻止巴地面部队机动和集结,达到削弱与钳制西巴地面部队的目的。巴军则努力加强要地防空,钳制与削弱印空军作战力量,阻止或限制印空军的空袭行动,保障地面作战的进行。交战结果,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战果。在空中较量的同时,双方也进行了有限的地面作战行动。两军各有攻势行动,其中印军以多路发动进攻,先后占领了西巴信德省和萨克加尔地区3600平方公里的领土。此时,印军已在东巴战场取得胜利,因此印度于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地区实行“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西巴战场的作战行动至此结束。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向东巴基斯坦腹地推进的印军T-55坦克  二、 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  短期原因:巴基斯坦建国之后,其国土被分为东西两块。东巴与西巴之间隔着印度的国土,相距两千多公里,虽然两地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但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巴独立之后,虽然东巴孟加拉族人数占全巴的人口56%,但其中央政权基本上掌握在西巴人手中。因此,东孟加拉人认为在国家机构中受到排挤和歧视。而在经济方面,东巴的农产品为巴基斯坦创造大量外汇收入,而东西巴之间在国民收入分配上长期严重不均,东巴的大量收入主要用于西巴建设,东巴仅能得到其中的20%左右,而西巴农业发展速度4倍于东巴。东西巴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矛盾也随之加深。在文化上,尽管巴基斯坦有54%的人讲孟加拉语,中央政府却坚持将西巴人使用的乌尔都语作为国语。长期以来,东巴孟加拉人为争取自的权利而进行斗争。  1970年巴基斯坦大选,这一斗争达到了顶峰。大选中,在东巴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联盟”以穆吉布8226;拉赫曼为首获得胜利,在国民议会中占多数席位。其提出的《六点纲领》主张东巴自治,遭到了巴中央政府的拒绝。这一分歧使巴国内政治局势日益紧张。1971年3月,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8226;汗以东巴法律和秩序失控为由,派军队进入东巴镇压。孟加拉人出于对巴军队及政府当局的愤恨和恐惧,纷纷背井离乡,逃亡印度。人民联盟被宣布为非法,其领导人被监禁,人民联盟有一些成员逃往印度,于1971年4月在印度建立“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东、西巴分裂了。巴基斯坦内乱本来是一国的内政,与印度毫无关系。但印度借口巴总统叶海亚8226;汗对东巴孟加拉人的军事镇压以及大量东巴难民流入印度,预谋武装干涉巴基斯坦内政。  长期原因:  首先,印巴分治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后患无穷,使两国关系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善。印巴独立不久就因为三个较大的土邦——海德拉巴、朱纳加尔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大打出手。由于在朱纳加尔和海德拉巴连续失守,巴基斯坦不能容忍印度继续在克什米尔土邦得势,因而采取了强硬立场,不惜多次兵戎相见。  其次,宗教冲突频频发生,矛盾难以调和。按照宗教因素实行的分治并未能解决次大陆的宗教矛盾和冲突。建立单一宗教成分的国家目的还是没有实现。在印度仍然有三千八百多万伊斯兰教徒,而在巴基斯坦留下的印度教徒不止一千万人。巴基斯坦或是印度国内发生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冲突都立即会在对方国内引起反应,并上升为两国关系问题。  第三,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加剧了印巴间的矛盾。印度自独立后,一直同苏联保持着良好关系,南亚是苏联向第三世界渗透与扩张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美苏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苏联打着支持民族独立运动的旗号,指望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关系来扩大自己在第三世界和不结盟运动中的影响,苏联领导人曾声称:“当各种各样的外部势力向捍卫切身利益的印度施加压力的时候,苏联总是和印度站在一起。苏印关系是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在印度同邻国的争端中,苏联明显袒护印度。这一点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面对印苏的准同盟关系,美国曾经设想过同印度结盟,但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未能使美国如愿以偿,于是美国将南亚政策的重心从印度转向巴基斯坦,密切同巴的关系以其作为南亚战略的平衡力量。从1954年起,美国开始对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这一决定长期损害了美印关系的发展。随后,美国又把巴基斯坦拉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美国“重巴轻印”的南亚政策使印度认为,其政策和举动威胁了自己的国家安全。美苏在背后各自支持一家,这样就为印巴矛盾的深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三次印巴战争停战协议在达卡签署  三、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后果  首先,这场不到一个月的战争将巴基斯坦一分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从此,南亚次大陆上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印度成为南亚唯一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大国。  其次,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美国担心苏联在南亚起到支配作用,因而在战争中采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尽管美军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战后印度同美国的关系还是降到了最低点。由于印度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南下战略的前哨基地和对抗中国的战略伙伴,印苏关系持续升温。美国清楚的看到,苏联正在利用同印度的关系进入南亚次大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影响和势力。美国在南亚的战略收缩态势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苏联实施南下印度洋战略,为苏军进入阿富汗埋下了伏笔。  第三,孟印巴三国关系的曲折变化。孟加拉国建立两年多后,1974年4月,印、巴、孟三国外长就遣返战俘问题达成协议,三国关系趋于正常化。1975年10月孟巴两国正式建交。1975年,孟加拉国发生军事政变。新政府一反对印度的亲密态度,大力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并开始恢复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之后孟印两国之间又相继发生了关于法拉卡河水分配纠纷、印度停止对孟军援、两国边界冲突、非法移民问题等一系列事端,孟印关系发生严重逆转。  四,揭密  第三次印巴战争,史称"孟加拉战争"。这场战争,险些升级成大国军事战争,更差一点演变成中国军队攻占新德里之战。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进程更是惊心动魄。  战争的导火索,是一批受印度唆使的孟加拉人要求脱离巴基斯坦。这对于伊斯兰堡来说,是个奇耻大辱,巴不容忍印度明目张胆干涉自己内政;但对于新德里来说,肢解巴基斯坦,可以称霸南亚,做地区一流大国。为此,由印度英甘地政府在前苏联支持下,发动了向巴基斯坦入侵战争。  战争伊始,全球哗然。西方国家纷纷指责印度粗暴入侵,而苏联等国家支持印度"解放孟加拉"。身为巴基斯坦的坚定伙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印度蛮横干涉巴基斯坦内政,呼吁印度军队立即停止入侵行动;美国总统尼克松直接抨击印度是个狂妄无知的国家,声言以无力进行干预。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解密的政府档案透露,1971年的印巴战争,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印度借机吞并巴控克什米尔行动忧虑忡忡。担心前苏联势力势必染指南亚,对美国全球战略部署构成极大的威胁。  为此,白宫多次派密使游说伊斯兰堡,让其劝说中国直接派兵参战,以打击印苏嚣张的沙文主义气焰。由于巴基斯坦是美国抗衡苏联的战略盟国,且巴基斯坦又是中国的军事同盟伙伴。美国从孟加拉邦的起义那一刻起,一直认为巴基斯坦镇压孟加拉完全是巴的内政,因而极力反对印度肢解巴国。在尼克松看来,印度是个难缠的好战分子,有必要通过武力给以教训。  于是,尼克松下令将"企业"号航空母舰开到孟加拉湾进行军事演习,并对负责亚洲事务的国务卿基辛格说:  "我们要帮助巴基斯坦,印度人没一个是好东西!"  但新德里似乎并不买美国的帐。它一面宣布支持东巴斯坦建立"孟加拉国",一面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周密作战计划。同时印度总理英甘地还特与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从苏联手中获得了坦克、地空导弹等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得知消息后,尼克松一方面向苏联官员联系,警告苏联不要鼓励印度清洗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向印度施压,提出如果印度向巴基斯坦开战,美国将协同中国进攻印度!  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但面对共同的敌人苏联,中美找到了共同语言。这种情势的发展最终导致,在巴基斯坦的牵线下,中美两大国由过去的夙敌到后来的握手言和。  大国政治搏杀,历来都是这么让人不可思议。  有人说,女人翻脸如翻书.笔者认为:大国翻书如"翻脸"。基辛格带给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的信息,温情脉脉:  "如果北京出兵支援伊斯兰堡军事行动,遭到莫斯科的军事打击,美军将全力支援中国与苏联直接作战。直到中美的最后胜利。  当时,白宫认为,由中国教训印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中印在领土争端上曾经大打出手过,何况中巴关系固若金汤。尼克松把印度描述为"一个阴险狡诈的民族",而美国人普遍对印度没好感,认为印度人"自大得让人受不了"。美国议员们认为:"用中国人教训印度人,是苏联最害怕不过的事了。"  箭在弦,不由不发。但北京也有自己的想法。1962年的一场中印战争,已经让印度人深为苦恨,但中国的领土依然在印度的占领中  1971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8226;汗写给中国政府的求援信在北京炸开了锅。晚年的毛泽东第一个反应:火速召开会议,准备驰援西巴。把大批军队集结在印巴边境与中印边境,观察时局,以静止动。  当时,虽然中国因自身的政局问题,陷入困境。但在声援巴国时,中国高层取得一致的意见:如果战火蔓延中印边境,一定要给新德里狠命地打击。为此,中国各大军区相继交换意见,大批武器运往巴境。毛泽东与周恩来主张调和失败时,再决定用军事逼迫印度退兵。最坏的打算,如果印度在深入东巴腹地时借机颠覆叶海亚8226;汗政权,中国将对印度采取炮级行动;如果印度叫嚣苏联出兵,中国则直接向新德里战区挺进,以行动支持巴基斯坦对东巴军事进攻,左右结合,消弱印度军事力量。  事实上,毛泽东等高层没指望美国参加战争。中国顾虑的是,美国出兵势必造成美苏核战升级,这对当时的印巴会构成更大的生存威胁,损失最大的当是伊斯兰堡。况且孟加拉的独立诉求本身存在争议性,中国出战在策略上存在顾虑。  当印军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即将突破巴军防御的情况下,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正是这道声明迫使印度政府放弃了以武力彻底解决印巴科什米尔问题的想法,挽救了即将垮台的巴基斯坦政府。  这次的北京终于豁出去了,中国领导人所表现誓与巴国患难与共的精神,使中印关系再度处于冰冻状态。乃至新德里惊呼:"中国,为了巴基斯坦,什么事都能做了出来。"  印度就此见好就收,当西巴基斯坦释放了孟加拉国和印度联军俘虏时,新德里决定撤军。一场中、美、苏裹入的战争乌云,遂消失在东巴上空。  坦率地说,中国高层对叶海亚8226;汗承认孟加拉国独立一事,是心态复杂的。如果中国国内没发生文革,相信当时的历史一定改写。但中国,毕竟,对巴基斯坦的声援,使新德里开始避战北京。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令人嘘唏不已:  孟加拉国的独立,巴基斯坦人民痛心疾首。他们再也不能容忍叶海亚8226;汗的对印度先硬后软的行动,愤怒的群众把总统赶下了台;  而独立的孟加拉国,没有感激印度政府,反而与新德里拉开距离,靠拢伊斯兰堡;  美国则率先承认孟加拉国独立,转而寻求与印度改善关系,离间印苏同盟;  而苏联则感觉自己才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不久,便把目光盯紧了阿富汗;  惟有中国看不惯苏联的霸权行经,以"五常"之一的身份,一票否决了莫斯科提议的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百度百科:孟加拉国&(国名)(孟加拉语:G?n?pr?jat?ntri Bangladesh,英语: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简称孟加拉国,国家,位于之北,东南山区一小部分与为邻,东、西、北三面与毗连,并在北方边境尚有大量,全国总面积为147570平方公里。[1]&2015年6月,印孟两国达成新的边界协议,孟加拉获得111块共计170平方公里的飞地,飞地范围内的居民已自由选择国籍。[2]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地区的最早居民是亚澳人。1757年,孟加拉国沦为的一个省,1947年后,归属,被称为。1971年,脱离巴基斯坦而独立。[1]孟加拉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属于季风型。河道纵横密布,河运发达,极易泛滥,常出现热带。矿藏有天然气、煤、钛、等,是孟加拉国主要的经济来源。[3]孟加拉国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人口大国及之一。&历史沿革主词条: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地区的最早居民是亚澳人。尔后有使用的蒙古种人从东北部进来,再后又有与混血的迁入。这几部分人经过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今天的。孟加拉地区人民早期多信奉佛教、。孔雀王朝疆域图印度古代梵语史诗《》梵语文献往世书都曾提名文加或孟加三角洲王。公元前4世纪成为印度的领土,佛教开始传入孟加拉。公元4世纪,孟加拉成为的领土。9世纪已有统一的封建国家。12世纪末成为领土。13世纪受外来影响改信,1338年建立了,定都于达卡。时,该地区已经发展成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1576年孟加拉苏丹国被吞并,1757年起遭受英国殖民统治,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孟加拉国1904年孟加拉地区曾被英国殖民政府分割成东西两部,后来复合。1947年印巴分治时,孟加拉地区被再次分割:西孟加拉地区归印度(今),东孟加拉地区(后改名称)则根据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的归。但是,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终于使相距约2000千米的东、西巴基斯坦内部矛盾走向不可调和。日,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并在4月于印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随后东巴基斯坦发生大规模动乱和难民潮。印度以战争手段支持孟加拉国独立以牵制巴基斯坦。11月21日,印军在苏联的支持下,大举入侵东巴基斯坦,爆发。12月,战争扩大到西巴基斯坦,发展成全面战争。12月7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要求印巴双方停火和撤军。印军仍持续大举进攻,于12月16日攻占达卡,东巴驻军无条件投降。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巴基斯坦总统释放了被以“”逮捕的东巴人民联盟领袖,此人就任孟加拉国首任总统。日,当选总统。[6]2015年6月,印度总理访问孟加拉期间,两国签署了一项历史性的领土互换协议,以解决两国68年来的边界纠纷。印度将把孟加拉国境内总面积为1.7万公顷的111块飞地交给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将把在印度境内的总面积为7000公顷的51块飞地交换给印度。这些土地均位于印孟边境地区。同时,两国还划定了长6.1公里的以前未划定的边界线。[2]&按照两国签署的协议,交换飞地后,在规定时间段内,飞地上愿意迁往祖籍国或国籍国的居民可以作出自由选择。同时,两国将采取措施确保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人能享受到作为公民的合法权益。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孟加拉国行政区划孟加拉国国土总面积约为14.7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0公里。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接壤,南濒临。[1]地形地貌孟加拉国位于东北部的三角洲平原上,平原站全国土地面积的85%,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3]&最高的山峰是凯奥克拉东峰,高1,229米。气候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全年分为冬季(11月~2月),夏季(3月~6月)和雨季(7月~10月)。年平均气温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最低温度为4℃,夏季最高温度达45℃,雨季平均温度30℃。[3]水文孟加拉国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水道纵横,河运发达,河流和湖泊约占全国面积的10%。沿海多小岛和沙洲。孟加拉是恒河的入海口,有大小河流230多条,内河航运线总长约6000公里。全国约有50至60万个池塘,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4个池塘。主要河流水系有、下游(),梅格纳河,卡纳夫里河,等。[3]自然资源孟加拉国有丰富的天然气、石灰石、硬石、煤、褐煤、、硅土、等自然资源,截至2014年,已公布的天然气储量为3113.9亿立方米,煤储量7.5亿吨。森林面积约2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3.4%。还有大量的石油未被发现。&&&&&&&&&&&&&&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印度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关系怎样?_百度知道
印度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关系怎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上述三国都同属于原来的英国的印度殖民地,二战胜利后,印度闹独立,英国迫于压力,同意印度于1947年独立,但英国怕地域广大的印度成为大国,就制定了印巴分治来肢解印度,即按宗教信仰将印度教占主要人口的地区建立印度,穆斯林占主要人口的地区建成巴基斯坦,早先的巴基斯坦由东巴和西巴组成,东巴大体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由于巴基斯坦内部经济发展部平衡,并且在政治上长期是西巴占控制权,导致东巴日益离心,加之巴基斯坦与印度在分家时候不是很均匀,主要是在克什米尔领土争端,故长期与印度对峙,打了三次战争,终于在1971年导致东巴独立,建国名为孟加拉国,所以三国的关系就一直很复杂,印巴长期敌对,印度想要在孟加拉国加大影响力,巴基斯坦对孟加拉国的独立一直耿耿于怀,孟加拉国一直想独立自主,但无奈其他两国都相对比其强势,所以他基本是想拉拢中国,来平衡印度,巴基斯坦的影响
采纳率:27%
与巴国视同水火,与孟国也矛盾不断,但基本上倾向于拉孟打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孟加拉国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之前同属印度,分开这么些年,看看现在发展怎么样吧。有没有发现他们大部分都穿这种小裙子,其实这叫longgei 愣给,据说里面是挂空荡不穿内裤。蒲公英起飞啦:为嘛觉得他们穿裙子好娘,但是我们这边的男子穿上汉服的下裙,却觉得风度翩翩?特别是穿上玄端的时候。核击印度:看完了,孟加拉国只有15万平方公里却挤了1.6亿人,呆在那儿会不会去哪都是人啊。作者:小贝勒28来源:http://tieba.baidu.com/p/?pn=1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之前同属印度,分开这么些年,看看现在发展怎么样吧。这是飞机餐,到机场了,办理落地签,还有中文哈哈短途出行主要交通工具rickshaw 我们叫立刻杀好欢乐啊
微信关注“三泰虎”
每天分享有趣的事儿孟加拉国原来是巴基斯坦的吗?_百度知道
孟加拉国原来是巴基斯坦的吗?
详细介绍一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部的三角洲平原上,东南与缅甸为邻,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接壤,南濒孟加拉湾,面积14.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31亿。孟加拉国有20多个民族,其中孟加拉族占全国人口的98%,国语是孟加拉语,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19世纪后半叶,孟加拉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邦。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邦被分为两部分,西部归属印度,东部划入巴基斯坦版图,称东巴基斯坦。1971年3月,东巴宣布独立,1972年1月,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战前印度即支持有意独立的东巴基斯坦穆斯林和伊斯兰堡分庭抗礼,战争中印军成功拿下达卡,遂扶持孟加拉国独立。由此印度在南亚的最大对手——巴基斯坦的实力被成功大幅度削弱,再无力与印度大规模冲突,而且印度从此再无两线作战的顾虑
以前是一个国家包括现在的印度,英国人结束殖民统治的时候把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地区分开建国,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时的巴基斯坦包括了现在的孟加拉国,由于相距太远,加上战乱等原因独立了.
以前是,以前是叫东巴基斯坦,现在的叫西巴基斯坦。后来独立咯。就叫做孟加拉国了,
原来叫东巴基斯坦.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孟加拉国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加拉国与印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