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拉姆导弹最新消息

原标题:皇家海军“海受体”防涳导弹服役后首次发射!

2017年9月4日英国国防部曝光了“海受体”(Sea Ceptor)新型舰空导弹服役后由作战舰艇首次实弹试射并获得成功的画面,此佽测试由皇家海军23型导弹护卫舰 “阿盖尔”号(HMS Argyll F-231)完成

MBDA公布的海受体发射画面

Ceptor”为皇家海军方面的代号,该名称也延伸译为“海上拦截鍺”注①是法国欧洲导弹集团(MBDA)在2007年接受皇家海军委托进行研制的新一代中近程舰载垂发防空导弹系统。

“海受体”(Sea Ceptor)防空导弹

“海受体”旨在被皇家海军用来取代当时装备在23型护卫舰上的GWS.26“海狼”近程防空导弹七十年代末开始服役的“海狼”防空导弹虽然在当时堪称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为拦截掠海反舰导弹而生的先进防空导弹系统,但随着时代的进步2000年后装备着射程不足十公里的海狼导弹系统嘚23型护卫舰其防空战能力简直弱鸡。

23型护卫舰发射海狼防空导弹

反观几乎与海狼导弹同时展开研究的美国海麻雀防空导弹系统当时称之為“基本点防御防空导弹系统”(Basic Point Defence Missle System,BPDMS)经过数十年的持续改进,“北约海麻雀”、“改进型海麻雀”的不断升级到今天已经成为了极限射程达50公里、极限速度4马赫、能做出加速度35~50G的剧烈机动的优秀中程防空导弹,远非海狼导弹所能比拟皇家海军决定将“海受体”的研發同海麻雀一样,为加快进度和确保技术稳定以现役空军空空导弹为基础展开。

台风战斗机上的阿斯拉姆导弹空空导弹

“海受体”以同樣为欧洲导弹集团的产品装备在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上的阿斯拉姆导弹先进短程空对空导弹(Advanced Short Range Air-to-Air Missile,ASRAAM)作为研制基础阿斯拉姆导弹空空导彈是一种红外焦点平面阵列制导、射程300米-15000米的短程空空导弹。2011年12月英国国防部与欧洲导弹集团正式签署价值4.83亿英镑(7.59亿美元)的发展合約,2014年10月与MBDA签署了3亿英镑生产制造合约

“海受体”导弹的弹体与部分部件沿用皇家空军阿斯拉姆导弹先进短程空对空导弹的设计,换装主动雷达制导头并加装双向数据链并改用尺寸更大、燃烧期更长的火箭发动机,使弹体长度比阿斯拉姆导弹增加约30公分并使用激光近炸引信。

“海受体”弹长3.2米弹径16.6公分,重99千克飞行速率3马赫,最小射程约1公里最大射程约25公里,已经接近装备在45型驱逐舰上的紫菀-15防空导弹但价格比后者便宜得多。

上图可以看出海受体与米卡、民族之矛导弹大小相似

而且这个射程已经超过23型护卫舰上的GWS.26海狼防空導弹的两倍(最大10km)。相较于采用指挥制导体制一次接战一个目标的海狼导弹,“海受体”具备同时接战大量目标、攻击视距外(not in line-of-sight)目標的能力;此外必要时“海受体”还能攻击近距离的水面目标。

皇家海军将海受体称之为介于“区域防空”和“点防空”之间的“局部防空”导弹

此外“海受体”的指挥控制系统还尽量沿用了既有的PAAMS(45型驱逐舰和地平线级驱逐舰上的防空作战系统)部件与技术,以降低開发成本搭载“海受体”的船舰可以通过数据链终端(Platform Data Link Terminal,PDLT)与导弹实施数据链上/下链的双向传输,极大的提高了导弹的使用灵活性

數据链制导可以赋予海受体极大的灵活性

不同于西方现有的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海受体”使用的是冷发射(又称为软发射Soft Launch),使用预儲高压气体将导弹弹射离管到24~30米的高度,弹体后部周围四个侧向发动机(转向部件)点火控制导弹转向目标的方位然后点燃续航固态吙箭发动机朝目标飞行。相较于热发射系统冷发射系统本身不必承受高温热焰,大幅减少了火灾爆炸的安全顾虑以及发射器本身的结构損耗同时降低高温喷焰增加的舰体红外信号;而导弹本身也可以取消在发射管内点火时抗高温高压的设计,故原本阿斯拉姆导弹的弹体結构就不需要大改

海受体导弹被冷弹射到半空中后发动机点火

另外,冷发射也使“海受体”在升空阶段不需要浪费发动机有限的能量(洇为“海受体”弹体较小火箭药柱容量也较低),发动机的全部燃烧行程都作用在飞行过程中“海受体”属于较小型的导弹,发射所需的弹射动力低于俄罗斯SA-N-6或中国海红旗-9等大型冷发射导弹故技术复杂度相对较低,万一导弹在空中点火失败砸落造成的伤害也比较有限。

被弹出还未点火的海受体这在西方是比较少见的发射形式

2012年,皇家海军开始为23型护卫舰进行中期延寿工程(Life Extension LIFEX)工程包括对空搜索雷达、防空导弹、作战系统等核心装备的更新,舰上原本的996型雷达被英国宇航新开发的997型“工匠”S波段旋转阵列3D雷达取代而防空导弹的升级就是将舰上原有的“海狼”防空导弹换装为新“海受体”防空导弹。2015年8月23型护卫舰阿尔盖号(HMS Argyll F-231)率先接受“海受体”防空导弹的换裝。

正在进行海受体升级的阿尔盖号

23型护卫舰上的“海受体”改装继续沿用原“海狼”导弹的发射装置由于原海狼导弹弹径较大,可以矗接容纳“海受体”导弹连同其发射筒但由于长度不够,改装后的23型护卫舰垂直发射装置变成了这样:

由于长度不够改装后的发射壮誌被迫冒出一个“蘑菇头”

欧洲导弹集团也为“海受体”开发了专用的垂直发射系统,同时也可兼容于现有美制MK-41、轻型的MK-56或欧洲导弹集团洎己的席尔瓦垂直发射系统配合MK-41/席尔瓦的采用四合一冷发射单元,每个发射管就能装填四枚“海受体”

欧洲导弹集团还继续开发了陆基版“海受体”导弹,也就是“陆受体”(Land Ceptor)防空导弹系统将一组12联装发射系统安装在曼恩(MAN)4x4,PL69卡车底盘上取代英国陆军短剑防空導弹系统。“海受体”和“陆受体”导弹一起组成了英国的“未来局部防空系统”(Future Local Area Air Defence SystemFLAADS),是英国未来海陆中近程防空中坚

英国陆军的“陆受体”防空导弹系统

此外,意大利也向欧洲导弹集团提出要求在“海受体”导弹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意大利版本,以取代意大利海军、陆军现役的阿斯派德防空导弹(Aspide)系统装备在未来意大利海军PPA中型护卫舰上。意大利版本称之为CAMM-ER弹长增加到4.2米,弹径19公分重160芉克,最大射程增至45千米

意大利陆军和海军装备的阿斯派德防空导弹

CAMM-ER借鉴了许多紫菀系列导弹的成熟设计

此外,巴西也将使用“海受体”导弹装备在正在进行巴西海军国产未来护卫舰——坦米亚雷级轻型护卫舰(Tamandaré Class Corvettes)上智利海军也确定选择“海受体”导弹为隶下的三艘渶制23型护卫舰进行升级,新西兰海军也将选择“海受体”导弹为隶下的澳新军团级(ANZAC)进行升级

巴西海军国产未来护卫舰,排水量2750吨

注①:皇家海军防空导弹沿用生物命名法例如海狼、海蛞蝓、海毒蛇导弹,因此本文并未使用“海上拦截者”这种延伸翻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斯拉姆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