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高手WIN7下 GTK+下运行exe程序运行后exe消失后,控制台无法怎么再编译程序运行后exe消失,怎么搞

VC6.0在Win7系统中编写出的控制台程序还可以运行,但是对于编写出的可视话的Window程序虽然可以通过编译,_百度知道
VC6.0在Win7系统中编写出的控制台程序还可以运行,但是对于编写出的可视话的Window程序虽然可以通过编译,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win7系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用python写控制台小软件但发现打包的exe出来后,在win7运行太慢……怎么办?xp可以接受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10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114763|回复: 464
Ubuntu操作系统综合贴(最后编辑于)
ubuntu2011
本帖最后由 ubuntu2011 于
20:26 编辑
1楼[mw_shl_code=css,true]Linux是什么、Ubuntu简介、Ubuntu的派生版本
Ubuntu安装镜像下载、U盘启动盘的制作、如何从U盘启动?
安装前准备硬盘空间给Ubuntu、安装时如何分区
安装过程图解[/mw_shl_code]&&安装Ubuntu后的一些基本配置
&&Ubuntu下安装软件的几种方式、各类软件推荐
&&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mw_shl_code=css,true]双系统下修改默认启动的系统
ubuntu和windows共享文件
网上银行兼容性列表
MP3标签乱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理解和编辑fstab文件
Linux目录树解释
忘记ubuntu用户密码的解决办法
如何更改计算机名、用户名
grub rescue修复方法
[/mw_shl_code][mw_shl_code=css,true]如何删除ubuntu
对新手非常有用的Linux命令使用技巧
学习资料推荐[/mw_shl_code]
Linux是什么?
linux-logo.jpg (13.27 KB, 下载次数: 62)
23:46 上传
&&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严格来讲,术语Linux只表示操作系统内核本身,该操作系统内核由芬兰人在日首次发布。然而人们常用Linux来指代基于Linux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统。
Linux是一个领先的操作系统,最初仅运行在英特尔X86架构的个人电脑之上,目前已经广泛支持各种计算机硬件平台,上至服务器和其他大型平台,如大型主机和超级计算机,下至各种嵌入式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电视和电子游戏机等。世界上500个最快的超级计算机90%以上运行Linux发行版或变种。在移动设备上广泛使用的Android操作系统就是创建在Linux内核之上。
由于Linux是源代码开放的自由软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创建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Linux发行版。目前有超过三百个比较活跃的发行版,它们为许多不同的目的而制作,包括对不同计算机硬件结构的支持,对一个具体区域或语言的本地化,实时应用,和嵌入式系统等。主流的Linux发行版包括Debian(及其派生版本Ubuntu,Linux Mint),Fedora(及其相关版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CentOS)和openSUSE等。
很多Linux发行版支持LiveCD技术,也就是不需要安装到硬盘,只要刻录光盘或写入U盘再从光盘/U盘启动就能使用,比较著名的有CDLinux,Knoppix等。目前最流行的发行版的安装镜像几乎都支持LiveCD的功能,可以在安装前试用和测试硬件能否完好支持。
Ubuntu简介
ubuntu-logo112.png (15.15 KB, 下载次数: 42)
22:52 上传
Ubuntu官方中文译名为“友帮拓“,是由南非企业家马克·舍特尔沃斯(Mark Richard Shuttleworth)于2004年创立的一个Linux发行版,强调易用性和国际化。Ubuntu的开发目的是为了使个人电脑变得简单易用,同时也提供针对企业应用的服务器版本。自2004年10月最初版本发布以来广受欢迎,在最受欢迎的Linux发行版排行榜上数一数二。Ubuntu的运作主要依赖Canonical有限公司的支持,同时亦有来自Linux社区的热心人士提供协助。
Ubuntu基于Debian构建,与Debian的不同在于它每6个月会发布一个新版本,每2年发布一个长期支持版,长期支持版的版本号后面加了LTS的标记(Long Time Service)。 有LTS标记的桌面版和服务器版的技术支持期限为5年,而普通版本可以获得9个月的技术支持。一般来说,普通版本可以获得最新的软件,而长期支持版侧重于系统的稳定性。
Unity是ubuntu默认的桌面环境,包含一个顶栏和左侧的启动器,点击启动器上的ubuntu logo便可以搜索应用程序和影音文件,也支持搜索web上的内容,比如亚马逊、百度音乐、ubuntu软件中心的软件等等。在线体验ubuntu unity桌面:,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unity桌面演示。想体验而不安装的最佳办法是通过ubuntu的 Live CD,方法参见下文。
Ubuntu的派生版本
Ubuntu的派生版本众多,主要差异在于不同的桌面环境和附带软件。Ubuntu Gnome使用Gnome桌面,Kubuntu使用华丽的KDE桌面,Xubuntu和Lubuntu分别使用轻量级的Xfce和LXDE桌面,Ubuntu Server面向服务器。
Ubuntu Kylin(优麒麟)是专为中国用户专门定制的版本,使用Unity桌面,目前跟主版本差异仅在于默认主题,以及增加几个中国本地化应用,如搜狗输入法、农历应用等。
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的Ubuntu Touch分支经过两三年的积极开发已逐渐开始成熟,日国内厂商魅族已开始销售搭载ubuntu系统的MX4手机,介绍页面:
此外还有很多派生版本,可参考维基百科:
Ubuntu安装镜像下载
官方下载页面:
官方镜像站:
中国科技大学开源镜像站:
更多国内镜像站点参见:
Ubuntu系统镜像的命名中,desktop代表桌面版,server代表服务器版,amd64和i386代表64位和32位操作系统,mac当然代表用于苹果机的版本。如果你的CPU支持64位运算,就选择amd64(amd64并不是只支持AMD的CPU,它是x86_64的另一种说法而已),若CPU非常老旧,只支持32位运算,则选择i386版。
32位or64位?
1)32位桌面版windows只能支持最多3.25G的内存,但是32位Linux系统对4G以上内存支持比较好,不需要担心这一点
2)Linux 64位系统对32位的程序兼容性很好,只需要安装一个32位兼容库即可,但是不排除个别老旧的软件或者依赖关系比较复杂的32位程序不能正常工作,除非你了解到有你需要的软件不能在64位下正常工作,否则尽量选择64位系统
U盘启动盘的制作
下载好iso文件,就需要刻录光盘或者制作U盘启动盘。制作的方式有很多种,Linux下可以用dd命令,很容易。这里只说windows下面的一些制作工具,都相当简单易用
1)Linux Live USB Creator,,界面很漂亮,支持中文,但是似乎有制作失败的可能,如果不行就换下面的
2)Universal USB Installer,这个用起来比较可靠
3)unetbootin,这是个windows和Linux下都可以用的软件,
具体制作过程就不介绍了。制作完成之后可以先从U盘启动一下,制作成功的话会出现 try ubuntu和install ubuntu的选择界面,可以先从左侧选择中文后,点击试用ubuntu试用一下。
如何从U盘启动?
可参考以下几个地方(感谢@翼风Fly 分享),请略过页面中可能含有的广告(虽粘贴链接但不推荐使用这几个PE):
此外,我必须补充的是,现在的新机器尤其是自带OEM windows系统的笔记本,大部分都是UEFI引导+GPT格式的硬盘分区表,从U盘启动时请选择带UEFI字样的U盘引导项,除此之外跟传统bios+MBR方式下的安装过程并没有多少区别
安装前准备硬盘空间给Ubuntu
通常情况下,大家已经安装了一个Windows在硬盘里,并且已经将整个硬盘格式化为数个NTFS格式的分区,Linux系统虽然支持NTFS分区的读写,但并不支持将系统本身安装到NTFS分区中(新手趁早打消安装Ubuntu到NTFS分区的幻想吧),Linux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区格式是EXT4。
安装过程中会遇到选择安装方式这一步,如下图所示,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可能让新手犹豫的一步:
03.png (91.76 KB, 下载次数: 53)
12:38 上传
① 如果你想让ubuntu和windows并存,但不了解如何对硬盘分区进行调整,并且目前硬盘有某个分区有比较多的空闲空间(最低6.6G,建议40G以上),选择第一项就对了,点击下一步之后可以简单地通过拖动分割条,调整分配给ubuntu的空间大小,如下图
00.png (60.68 KB, 下载次数: 37)
12:55 上传
而分配出来的空间如何分区则交给ubuntu安装程序来自动完成。
②如果你完全不在乎硬盘上目前有保存的所有系统和文件,只想全新安装ubuntu到你的电脑中去,你可以选择第二项。
③ 如果你想自己控制ubuntu的安装位置以及分区方式,那么可以选择最后一项“其他选项”,但在此之前,也就是启动安装程序之前,你最好先准备好留给ubuntu的硬盘空间,因为下一步里的分区编辑工具功能不全,可能无法完成你的想法。
从当前硬盘腾出空闲空间无非有两种办法,一是删掉某个不重要的分区,二是压缩某个空闲空间比较大的分区。第一种方法简单快捷,不必多说,记得先转移资料就行。下面以Linux下的GParted分区编辑器简单示例一下如何缩小某个分区的大小,ubuntu的安装镜像里包含了这个工具,从光盘或U盘启动盘启动后选择try ubuntu进入live cd模式即可使用GParted。
警告:对分区进行操作是有风险的,没有相关经验的同学务必小心谨慎,否则可能丢失分区、丢失重要文件。
GParted-01.png (492.28 KB, 下载次数: 47)
09:39 上传
GParted-02.png (99.01 KB, 下载次数: 45)
09:39 上传
GParted-03.png (41.24 KB, 下载次数: 52)
09:39 上传
安装时如何分区?
新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给ubuntu分配多少硬盘空间合适?
这必须从安装时如何分区说起。一般来说,推荐给新手的最经典实用的分区方案就是 “/&、&swap&、&/home&三分区
① / 根分区,用来存放系统文件和安装的软件等,ubuntu安装完成后占用7G左右,这个分区推荐设置15G左右大小,如果需要安装一些比较大的软件,可以设置20G甚至更多。格式一般选择EXT4。
② swap 交换分区,作用类似于windows系统的pagefile.sys和hiberfil.sys两个文件,也就是作为物理内存的扩展以及休眠时用来存放内存中的内容。对于物理内存小于1G的用户来说,swap分区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小一般设置为物理内存的1到2倍。对于物理内存2-4G的机器,也推荐设置swap分区,大小跟物理内存大小相同即可。而对于拥有8G、16G、32G甚至更多内存的用户,是否设置swap分区则主要看个人口味了。注意,如果需要使用休眠功能,或者需要大量处理音频、视频、图片以及运行大型数据库的用户,swap分区仍是推荐的。
③/home 用户目录,用来存放用户文件如文档视频图片等等以及软件的配置文件。为用户目录单独设置一个分区是非常推荐的,这样可以在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需要重新安装时保留私人文件。如果不设置home分区,这个目录是默认放在/分区的,重装系统时格式化根分区后文件就丢失了。另一个好处是,如果重装系统时使用原来的home分区和原来的用户名,重装后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配置文件,比如重装后把google chrome安装之后打开,你的收藏夹、浏览历史等都还在。
设置根分区和swap分区之后留下的空闲磁盘空间都分给home分区即可,如果想长期使用ubuntu的话,home分区当然是越大越好,推荐最小20G。格式一般选EXT4,虽然linux支持很多其他格式,单对个人用户来说并没有什么用。
那么,现在来回答上面的问题,给ubuntu预留多少硬盘空间合适?答案是:推荐40G以上,多多益善!
现在开始安装!
从制作好的U盘启动盘启动后,在try ubuntu和install ubuntu的选择界面,install ubuntu 可以直接启动安装程序,也可以选择try ubuntu进入live cd模式后再手动启动安装程序,两种方式并没有什么区别。参考上面的内容,如果需要用GParted分区编辑器调整分区,则选择try ubuntu。下面的图片以进入桌面后的安装为例,因为方便截图。
演示用的是ubuntu 15.04,最近的几个版本包括2015年10月发布的15.10版本的安装过程跟15.04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区别。
从左边选择语言
001.png (35.58 KB, 下载次数: 39)
13:12 上传
安装过程中不推荐联网,如果联网的话会在安装时更新软件源并安装语言包,网络不好的话可能耗时比较久。下边的安装第三方软件可选可不选
002.png (77.56 KB, 下载次数: 48)
13:12 上传
这一步选择安装类型,上面讲解过了,我在这里选择“其他选项”来演示:
003.png (90.51 KB, 下载次数: 50)
13:12 上传
下一步就来到最重要的分区了!下图可以看到我已经通过缩小一个NTFS分区,留出了100多GB的空闲空间,选中这片空闲空间,点击“+”号即可添加分区,右边有个“还原”可以撤销更改
004.png (77.56 KB, 下载次数: 45)
13:12 上传
先设置一个“/“根分区,我这里设置的是15GB,格式为EXT4,大小依个人需求而定,上面讲过。有强迫症的童鞋这里有个小细节需要留意,15GB=15360MB,但是我填写多了2MB,为什么呢?你试试就知道啦,哈哈。
005.png (99.12 KB, 下载次数: 39)
13:12 上传
接着设置swap分区,大小依情况而定,我这里设置的是4GB, 4098MB(依然多了2MB)
006.png (106.94 KB, 下载次数: 42)
13:12 上传
最后把剩下的空闲空间全部分给home分区,格式为EXT4
007.png (114.74 KB, 下载次数: 36)
13:12 上传
分区完毕的截图,确认无误后点击现在安装后系统就正式开始安装了。注意下边的“安装启动引导器的设备”选项,是选择安装grub引导的位置,新手可以不用管,默认安装的位置是在硬盘的MBR,这样可以用grub引导ubuntu和windows双系统。
008.png (90.88 KB, 下载次数: 36)
13:12 上传
009.png (251.91 KB, 下载次数: 45)
13:50 上传
选择键盘布局,一般都是选英语(美国)
010.png (92.02 KB, 下载次数: 60)
13:49 上传
输入用户名、计算机名、密码等,依个人情况而定
011.png (55.88 KB, 下载次数: 40)
13:49 上传
OK,所有的设置已完毕,下面喝杯茶等系统安装完重启即可!一般十几分钟即可完成
第一次进桌面会提示各种快捷键,新手可以记一下
over.png (501.87 KB, 下载次数: 55)
14:14 上传
版区有你更精彩: )
版区有你更精彩: )
这个如果是本人写的,实在太牛了
版区有你更精彩: )
版区有你更精彩: )
ubuntu2011
本帖最后由 ubuntu2011 于
22:11 编辑
安装Ubuntu后的一些基本配置
先在右上角设置好网络,需要使用校园网客户端才能上网的同学们需要自己搜索相关资料或者到ubuntu中文论坛寻找解决方案,我暂时不详细介绍这些。
设置软件更新源
以前官方的中国服务器速度很慢,新系统安装后设置更新源几乎是必须要做的,现在官方中国服务器速度还是不错的。如果需要设置到别的服务器,可以打开系统设置—软件和更新—下载自—其他站点—右侧有选择最佳服务器,是一个自动测试速度的,不知道用哪个就让它帮你选。国内的我用的最多的是中科大USTC的镜像站,教育网选择清华的镜像站应该比较快,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镜像站,在学校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学校的服务器。
设置软件源之后,打开软件更新器,会自动更新软件源列表并提示是否有软件更新,当然你也可以打开终端用命令来解决: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记住这两条基本的命令,以后绝对用得着。中间的&&可以让系统执行完第一条命令后自动执行第二条,这样就不用输入两次命令。
安装完整的中文语言包
系统设置-语言支持,打开会自动检测是否缺少中文语言包并提示安装
(搜狗输入法Linux版:)
安装额外的版权受限程序,解码器、flash等
软件中心首页就有,有人集合了这么个软件包,方便大家安装
这个不必解释吧,解压缩文件用的,软件中心有,它是集成在文件管理器里的,安装后你看不到它
更改左侧启动器上的图标大小?
系统设置—外观
安装显卡驱动程序
打开系统设置—软件和更新—附加驱动,列表里一般会有多个版本供你选择,这些驱动是显卡官方发布的闭源驱动,经过ubuntu开发者测试的版本后面会有“tested”的标识,选择经过测试的驱动程序即可。
drive.png (120.67 KB, 下载次数: 61)
19:19 上传
闭源显卡驱动并不是必须要安装的,linux内核里包含有开源的驱动程序模块,但性能可能不太理想。AMD对开源社区较为友好,它发布了官方的开源驱动;而NVIDIA曾被Linux创始人 Linus Torvalds竖中指鄙视,它没有发布开源驱动,相反是社区开发者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开发了开源驱动Nouveau。最新的测试结果表明:官方支持的AMD开源驱动战胜了没有官方支持的NVIDIA开源驱动,但NVIDIA闭源驱动表现仍然强于AMD闭源驱动,AMD和NVIDIA各自的闭源驱动都明显好于各自的开源驱动。同硬件下与windows系统下比较,NVIDIA驱动与windows下的性能不相上下,linux下AMD驱动则不如windows下。
而英特尔对于自家核芯显卡的驱动开发最为积极,它没有闭源驱动,而是设有专门人员开发开源驱动,它对新技术如wayland等支持最为积极。
关闭Windows 8 、8.1、10的快速启动(Fast Startup)
Windows 8、8.1、10默认状态下开启了快速启动,此时windows是以类似于休眠的方式关机从而实现更快的开机速度。由于是在休眠状态下,Windows 会继续存储Windows会话信息,包括FAT和NTFS分区的文件系统数据。此时如果Linux向FAT和NTFS分区写入文件,当切换回windows时,windows会加载原来缓存的文件系统数据,导致Linux写入的文件丢失。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当ubuntu检测到NTFS分区处于休眠状态时,会禁止挂载这些分区。
关闭方法参考:
如果不关闭快速启动,需要在windows中选择重启之后再进入ubuntu系统,此时ubuntu才能读写NTFS格式的分区。
继续努力啊,我也想多了解
ubuntu2011
本帖最后由 ubuntu2011 于
16:13 编辑
Ubuntu下安装软件的几种方式
1、通过ubuntu软件中心或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等工具安装
Linux下的绝大部分软件在ubuntu软件中心都可以找到,如果知道软件包的大概名字,通过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搜索更容易找到
2、deb包的安装
软件中心没有的软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它的deb包,当下载到一个deb格式的软件如google chrome,可以直接双击用ubuntu软件中心安装,也可以在终端输入dpkg命令来安装,dpkg的基本用法是:
sudo dpkg -i *.deb
3、编译安装方式
使用编译安装前,需要先建立编译环境,使用以下命令建立基本的编译环境: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在Linux的世界,有很多软件只提供了源代码给你,软件源代码需要编译为二进制的机器代码才能够使用,安装比较耗时,不过您可以自行调节编译选项,决定需要的功能或组件,或者针对硬件平台作一些优化。软件源代码一般使用.tar.gz格式打包压缩,当然也有其他的形式。拿到源代码的压缩文档,把它解压,在终端中通过cd命令,进入源代码目录下,然后执行以下三个命令:
1 ./configure& & 2 make& & 3 sudo make install
这只是基本编译方法,软件的源代码一般都会附带说明文档,编译一个软件前建议先仔细看看说明。
4、终端中通过apt-get命令安装
apt-get安装软件基本命令格式是:
sudo apt-get install 软件名
更多用法在终端中输入apt-get回车即可查看
apt-get.png (276.66 KB, 下载次数: 52)
23:07 上传
5、二进制包的安装
有不少不开源的商业软件都会直接发布后缀.bin的二进制包,例如google earth,拿到二进制软件后,在终端下用cd命令进入它所在目录,先用chmod命令赋予它运行权限然后运行它:
chmod +x *.bin
6、rpm包的安装
rpm包是deb包外最常见的一种包管理方式,但ubuntu需要将rpm包转制成deb包才能安装。首先我们需要安装一个rpm转deb的软件
sudo apt-get install alien
然后就可以对rpm格式的软件转换成deb格式了:
alien -d *.rpm
然后就可以用deb的安装方式进行软件安装。也可以不需转换而直接对rpm包进行安装:
alien -i *.rpm
更多的alien使用方法可以用-h参数查看相应说明文档。
7、其它安装方式
其他安装方式一般还有脚本安装方式,这类软件,你会在软件安装目录下发现类似后缀名的文件,如: .sh .py .run等等,有的甚至连后缀名都没有,直接只有一个INSTALL文件,对于这种软件,可尝试以下几种方式安装:最简单的就是直接在软件目录下输入: ./软件名* (注意有一个*号,那是一般可以通配所有后缀名)或者 : sh 软件名.sh或者: python 软件名.py
TIP:如以上方法均无法安装软件,可参考软件源代码下面的README文档。
各类软件推荐
google chrome
官方下载:,注意根据你的系统选择32位或64位的deb包。安装时候会自动添加更新源,通过系统更新器即可更新,个人多年使用的体验是Linux版的chrome明显比windows版本要快。
下载软件:
Aria2是一个命令行下运行、多协议、多来源的下载工具,支持HTTP/HTTPS、FTP、BitTorrent、Metalink。它具有分段下载引擎,所以支持从多个地址或者从一个地址的多个连接来下载同一个文件,大大加快了文件的下载速 度。aria2 也具有断点续传功能,这使你随时能够恢复已经中断的文件下载。aria2已经包含在ubuntu软件中心中,你可以在终端执行如下指令来安装 aria2:sudo apt-get install aria2
Aria2 很强大,占用系统资源也很少,但是在命令行下使用比较麻烦,于是有人实现了各种在GUI下使用aria2的软件。比如下面的uGet就可以在后端使用aria2赖下载。更多的GUI实现请参考:
uGet本身使用wget来进行下载,上面讲到它也支持aria2,安装aria2之后即可在设置中启用aria2插件。软件中心可方便地安装它。
一个号称是最好的下载管理器,界面看起来挺不错,具体下载速度如何还有待观察。另外它还带有一个网络视频采集工具,可以捕捉网页视频。安装后在设置里边可以选择中文
Linux下的电骡,功能界面跟官方正版的emule一样,跟emule一样需要设置服务器列表、Kad节点、启用迷惑协议等。
Firefox插件FlashGot
这个强大的插件相信火狐用户不会陌生,它支持调用aria2、Axel、wget、uget等等来进行下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BT下载软件
这个有很多个,系统自带一个,软件中心也有几个,上面的aria2也支持BT。
下载软件小结:
Linux下不缺下载软件,类似windows下IDM的多线程、断点续传很容易实现。但是由于天朝用户量巨大的迅雷的吸血,P2P下载以及稀有资源的下载目前似乎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如果有腾讯会员,则可以使用网页版旋风离线加aria2等快速地下载。如果有迅雷会员,ubuntu论坛有人实现了迅雷离线的使用。如果你愿意折腾,wine出一个迅雷也可以。实在不行的话,用virtualbox虚拟一个XP使用迅雷也还不错。
开源且跨平台的媒体播放器,支持众多音频与视频解码器及文件格式,并支持DVD影音光盘,VCD影音光盘及各类流协定。它也能作为单播或多播的流服务器在IPv4或IPv6的高速网络连接下使用。它还有Windows、MAC OS X、Android版本,国内的不少网络电视也是基于这个……多用用就会了解它强大在哪里……
Smplayer是一个基于Qt库,用Mplayer作为后端的媒体播放器。虽然是Qt程序,但是在Gnome下兼容良好。 SMPlayer有一个特色功能是它能记住你播放任何文件时候的设置。
OSD Lyrics
歌词显示软件,可以自动搜索并下载歌词,很好用,
软件中心即可安装,音频文件标签阅读器/编辑器,EasyTAG 是用于查看和编辑 MP3、MP2、FLAC、Ogg Vorbis、MusePack 和 Monkey's Audio 文件的实用工具,带 GTK+ 界面,可以用来解决MP3中文标签乱码的问题
音乐播放器
音乐播放器的选择超级多,我一直用默认的Rhythmbox,对其他的不是很了解。列举几个比较有名的,总有你喜欢的:
Audacious、Banshee、Amarok、Songbird……慢慢探索吧!深度做的音乐播放器也不错,不过安装到ubuntu上需要解决一点依赖问题,可以顺便学习学习,嗯……
系统设置工具
最好的磁盘分区编辑工具,必备软件。在这里,有个重要的忠告:千万不要windows下和ubuntu下的磁盘工具混着用,非常容易出问题Gparted用起来相当安全,而windows下面的磁盘工具五花八门,稍有不慎就出问题,所以,请尽量使用Gparted来编辑磁盘分区吧!
gnome tweak tool
gnome设置工具,软件中心收录,gnome桌面必备,unity桌面其实也可以用,因为unity基于gnome3的框架
Unity Tweak tool
顾名思义,unity桌面的设置工具,提供了相当多的设置选项
ubuntu tweak
地址:,国人开发的ubuntu系统设置工具,也包括系统清理,软件推荐等等,很好用,必备软件,作者博客地址:
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
软件中心即可安装,以前的ubuntu都自带这个软件的,非常强大的包管理软件,装机必备
gnome shell
如果你对默认的unity桌面不爽,或者想尝试新东西,那就试试gnome3桌面吧!安装方法是:打开终端,输入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hell ,回车输入密码,按提示安装就好了。安装完毕注销,在输入密码的框上面有选择桌面的地方
VirtualBox虚拟机
这个,也许你已经不陌生了,你可以在ubuntu下体验别的系统,
samba服务器安装后,就可以与你所在的网络中的其他人共享文件了: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温度监测软件,支持监测CPU、显卡、硬盘、主板、风扇速度等
星际译王Stardict
软件中心已收录,字典文件可到此下载:,更多信息请参阅ubuntu中文wiki,包含了词典的添加,真人发音库的设置,总结的很好:
WPS for Linux
跟windows下的界面和体验几乎一样,下载最新版到WPS for Linux论坛,
网盘,文件同步工具,
历史悠久的(比gnome桌面都要老)图片编辑软件,photoshop的不错的替代品。
视频编辑软件
腾讯很早以前发布的一个简陋的qq for linux已经不可用,webqq也关掉了,基于webqq的pidgin插件也随之不可用。目前最简便的方法是用smart qq:,不过需要手机qq扫码登陆。
也可以尝试用wine安装windows版QQ,参考archlinuwiki页面:
ubuntu论坛上的一个基于迅雷的软件:
Gwibber从12.04开始支持新浪、搜狐微博了。不过需要安装扩展:
sudo apt-get install gwibber-service-sina
sudo apt-get install gwibber-service-sohu
软件中心有官方的skype软件
google earth
Steam for Linux
跨平台的商业游戏平台,支持Linux的游戏目前超过3000个,其中不乏不乏像《DOTA 2》、《消逝的光芒》、《地铁2033:归来》、《文明5》以及《生化奇兵:无限》这样的大作。由于Valve联合多个硬件厂商推广自己基于Linux的Steam OS 游戏主机,未来我们将见到更多支持Linux的游戏大作
下载地址:
Stellarium&#160;
虚拟天文馆,也许你已经在windows下用过了,软件中心收录了
开源杀毒软件clamAV的图形前端,给在windows中习惯了杀毒软件,不装杀毒心里不舒服的人用
防火墙配置工具
Avast!、卡巴斯基等也有Linux平台的杀毒,对安全要求比较高的可以去了解看看
emacs和vim
Linux下最著名的两大编辑器,vim号称编辑器之神,emacs则被称之为神之编辑器,两个编辑器地强大之处不在于它们本身,而是都有大量增强扩展可用,两者都拥有大量忠实用户,互相之间经常争论逗趣。Linux发行版几乎都自带命令行下的vi,软件中心有图形化版本Gvim。普通用户其实用ubuntu自带的gedit就够了。
呃……其实从事软件开发的人用不着我来推荐什么编辑器、IDE等等了……所以,就这样吧!
Wine其实为 &Wine Is Not an Emulator&的递归缩写,意思是Wine不是一个windows模拟器。Wine是运用API转换技术做出Linux对应到Windows相对应的函数来调用DLL以运行Windows程序。
在2008年,Wine已经能够完美运行很多知名程序,例如Lotus Notes及Microsoft Office 2007,Photoshop CS2,但其可靠性及稳定性仍有待改善。如果该程序包含本地的微软视窗的程序库 ,那样Wine便可很顺利运行该程序。
有些Wine DLLs亦已能完美地取代视窗原来的DLLs,使得有些程序可完美运行。
2006年,Wine上面已经可以完全基于Wine DLL完美地运行暴雪发行的多款3D游戏了,如魔兽世界、魔兽争霸等。
Wine的辅助程序:
CrossOver从技术上来说,CrossOver不是wine的一个第三方产品,而是wine的主要财力支持者。CrossOver一开始是以在linux下运行Microsoft Office软件为目标的,但后来也开始添加对游戏的支持。CrossOver是一个商业软件,标准版的售价是39.95美元。CrossOver使你能够在linux上运行许多流行的高效的办公室软件,例如Microsoft Office,Lotus Notes,Microsoft project和visio,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Flash MX, and&&Adobe Photoshop等。CrossOver Linux也能让你安装许多windows浏览器插件,像QuickTime and Shockwave。
PlayOnLinux
PlayOnLinux 是使用 Python 写成的图形化前端,主要用来辅助 Wine 在 Linux 中安装面向 Windows 平台的程序和游戏,如 M$ Office 2003。另外,此程序也支持使用 Dosbox 来安装基于 Dos 的程序和游戏。PlayOnLinux 包括如下特点:
允许每个安装的程序有自己的 wineprefix 和目录;
能够模拟重启;
包含针对游戏的 Directx 安装选项;
可以执行显卡测试 (使用 Glxgears、Glxmux 等);
可以更新安装脚本;
可以指定 Wine 版本;
可以指定 Wine 的 git 版本;
能够自动建立桌面快捷方式。
Wine-Doors
Wine-Doors 是另一个方便对在 Linux 中安装的 Windows 应用程序进行管理的 Wine 辅助工具,使用非常方便,只需在软件列表中选择要安装的软件,Wine-Doors就会帮你搞定一切,不再需要自己动手来配置。此程序为 GNOME 桌面环境而开发,目前仅支持 Wine,未来还会增加对于 Cedega、Crossover Office 的支持。
ubuntu2011
本帖最后由 ubuntu2011 于
01:23 编辑
一些常见问题
修改默认启动的系统
在终端里用编辑器如gedit打开grub的默认配置文件
sudo gedit /etc/default/grub
可以看到GRUB_DEFAULT=0、GRUB_TIMEOUT=10等行列,GRUB_DEFAULT是设定默认启动项,从0开始计数,假如windows在第4项,就把他的值设为3。GRUB_TIMEOUT定义grub界面的倒计时时间,可以设定为你喜欢的时间。
设置完后保存,退出编辑器,回到终端,执行以下命令即可
sudo update-grub
因为grub负责系统引导,修改配置请务必小心。比如GRUB_TIMEOUT的时间不是任何数字都可以的,我不知道设置成0或者负数会发生什么,胆子大的不如试试看?
开机打开数字键盘?
安装numlockx,sudo apt-get install numlockx
Ubuntu和windows共享文件
网上银行兼容性列表
Mp3标签乱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中文文件名乱码问题
理解和编辑fstab文件
Linux目录树解释
深入了解 Linux文件目录结构 的标准和每个目录的详细功能,对于我们用好Linux系统至关重要
filesystem.png (67.29 KB, 下载次数: 39)
17:05 上传
/boot 该目录默认下存放的是Linux的启动文件和内核(kernel),grub配置文件一般也存放这里。[mw_shl_code=css,true]initramfs-* 系统启动时的模块供应的主要来源
System.map-* 启动系统所需加载的虚拟磁盘 ,System.map文件是一个索引文件,它记录了中的symbols的位置,symbols包括有变量或函数名称。
vmlinuz-* 实际上就是系统的kernel,kernel主要负责的是北桥、南桥、CPU及内存,可见它们都是整个主机最重要的硬件核心部分,kernel如果出了问题,系统肯定无法启动起来;
config-* 为系统Kernel配置文件[/mw_shl_code]/bin存放所有用户可以使用的linux基本操作命令(目录中多是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mw_shl_code=css,true]& &at 将文件链接到标准输出
& & chgrp 改变文件所在组
& & chmod 改变文件访问权限
& & chown 改变文件所有者和组
& & cp 复制文件和目录
& & date 打印或者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
& & dd 转换和复制文件
& & df 报告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 & dmesg 打印或控制内核消息缓存区
& & echo 显示一行文本
& & false 什么也不做,只返回不成功的工具
& & hostname 显示或者设置系统主机名
& & kill 向进程发送消息
& & ln 文件之间创建链接
& & login 在系统上开启会话
& & ls 列出目录文件
& & mkdir 创建目录
& & mknod 创建块或字符设备文件
& & more 按页翻看文件
& & mount 挂载文件系统
& & mv 移动或重命名文件
& & ps 查看系统进程状况
& & pwd 打印当前工作目录路径
& & rm 删除文件或目录
& & rmdir 删除空目录
& & sed 流文本编辑器
& & sh Bourne 命令shell
& & stty 改变和打印终端行设置
& & su 切换用户ID
& & sync 清理文件系统缓存
& & true 什么也不做,只返回成功
& & umount 卸载文件系统
& & uname 打印系统信息
& & tar 档案工具
& & gzip GNU压缩工具
& & gunzip GNU解压工具
& & zcat GUN解压工具
& & netsatart 网络统计工具
& & ping ICMP网络测试工具[/mw_shl_code]/dev 该目录包含了Linux系统中使用的所有外部设备,它实际上是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访问这些外部设备与访问一个文件或一个目录没有区别。[mw_shl_code=css,true]/dev/urandom:随机数设备
/dev/pilot =& /dev/ttyS[0-9]
/dev/random:随机数设备
/dev/modem =& /dev/ttyS[0-9]
/dev/cdrom =& /dev/hdc
/dev/fb[0-31]:framebuffer
/dev/console:控制台
/dev/lp[0-3]:并口
/dev/ttyS[0-3]:串口
/dev/tty[0-63]:虚拟终端
/dev/zero:无限零资源
/dev/null:无限数据接收设备,相当于黑洞
/dev/ram[0-15]:内存
/dev/loop[0-7]:本地回环设备
/dev/md[0-31]:软raid设备
/dev/fd[0-7]:标准软驱
/dev/sd[a-z]:SCSI设备
/dev/hd[a-t]:IDE设备[/mw_shl_code] /etc&&该目录存放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例如网络配置文件、X系统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mw_shl_code=css,true]/etc/login.defs 设置用户帐号限制的文件
/etc/skel/ 默认创建用户时,把该目录拷贝到家目录下
/etc/redhat-release 查看系统版本
/etc/exports 设置NFS系统用的配置文件路径
/etc/init.d 这个目录来存放系统启动脚本
/etc/profile /etc/csh.login /etc/csh.cshrc 全局系统环境配置变量
/etc/sudoers sudo命令的配置文件
/etc/syslog.conf 系统日志参数配置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网卡设备eth0配置
/etc/sysconfig/network&&IP、掩码、网关、主机名配置
/etc/securetty& &root用户登录tty访问权限控制
/etc/shadow&&在安装了影子口令软件的系统上的影子口令文件.影子口令文件将/etc/passwd 文件中的加密口令移动到/etc/shadow 中,而后者只对root可读.这使破译口令更困难.&&
/etc/printcap&&打印机配置.不同打印机语法不同.
/etc/shells& &有效的登陆shell的路径名称
/etc/resolv.conf DNS服务器配置
/etc/mtab& &文件系统的动态信息,例如df 命令
/etc/hosts&&本地域名解析文件
/etc/issue 在登录提示符前的输出信息.通常包括系统的一段短说明或欢迎信息.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
/etc/magic&&file 的配置文件.包含不同文件格式的说明,file 基于它猜测文件类型.
/etc/motd&&当天登录后的消息提示文件
/etc/inittab 调整系统启动级别的配置文件
/etc/group 类似/etc/passwd ,但说明的不是用户而是组
/etc/modprobe.conf 内核模块的额外参数设定
/etc/fstab 启动时mount -a命令(在/etc/rc 或等效的启动文件中)自动mount的文件系统列表. Linux下,也包括用swapon -a启用的swap区的信息.
/etc/passwd 用户数据库,其中的域给出了用户名、真实姓名、家目录、加密的口令和用户的其他信息.
/etc/rc 或 /etc/rc.d 或 /etc/rc*.d 启动、或改变运行级时scripts或scripts的目录.[/mw_shl_code] /home& & & & 如果建立一个名为“xx”的用户,那么在/home目录下就有一个对应的“/home/xx”路径,用来存放该用户的主目录。
/media 移动存储设备默认挂载点,若打开硬盘上的NTFS分区,也挂载在这个目录下
/mnt 临时将别的文件系统挂在该目录下。
/root& & & & root用户目录
/sbin& & & &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mw_shl_code=css,true]fsck.* 针对某一特定文件系统检查和修复
shutdown 关闭系统
fsck 文件系统检查和修复
fdisk 操作分区表
mkfs.* 创建特定的文件系统
mkswap 设置交换分区命令
init 初始化启动级别
ifconfig 配置网络
update 周期性清洗文件系统缓存的后台服务
mkfs 创建文件系统
halt 关机命令
/sbin/sysctl -p 立即生效内核配置
swapon 启用交换分区
runlevel 查看系统启动级别
reboot 重启系统
swapoff 关闭交换分区
route IP路由表[/mw_shl_code]
/lib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动态链接共享库,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会用到该目录下的共享库。
/lost+found ext文件系统特有的目录,该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的。但当突然停电、或者非正常关机后,有些无家可归的文件就临时存放在这里
/opt /opt一般存放的是“非开源/非自由”的软件,诸如google chrome,crossover,oracle jdk,WPS office for linux等,一般都安装在这。
/tmp 用来存放不同程序执行时产生的临时文件,该目录会被系统自动清理干净。
/proc 可以在该目录下获取系统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内存中由系统自己产生的,该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在内存里[mw_shl_code=css,true]/proc/buddyinfo 每个内存区中的每个order有多少块可用,和内存碎片问题有关
/proc/execdomains Linux内核当前支持的execution domains
/proc/mdstat 多硬盘,RAID配置信息(md=multiple disks)
/proc/ioports 一个设备的输入输出所使用的注册端口范围
/proc/kcore 代表系统的物理内存,存储为核心文件格式,里边显示的是字节数,等于RAM大小加上4kb
/proc/loadavg 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内CPU和IO的状态得出的负载状态,与uptime命令有关
/proc/meminfo RAM使用的相关信息
/proc/misc 其他的主要设备(设备号为10)上注册的驱动
/proc/modules 所有加载到内核的模块列表
/proc/mounts 系统中使用的所有挂载
/proc/mtrr 系统使用的Memory Type Range Registers (MTRRs)
/proc/partitions 分区中的块分配信息
/proc/slabinfo 系统中所有活动的 slab 缓存信息
/proc/stat 所有的CPU活动信息
/proc/fb 帧缓冲设备列表,包括数量和控制它的驱动
/proc/sysrq-trigger 使用echo命令来写这个文件的时候,远程root用户可以执行大多数的系统请求关键命令,就好像在本地终端执行一样。要写入这个文件,需要把/proc/sys/kernel/sysrq不能设置为0。这个文件对root也是不可读的
/proc/filesystems 内核当前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
/proc/kmsg 记录内核生成的信息,可以通过/sbin/klogd或/bin/dmesg来处理
/proc/locks 内核锁住的文件列表
/proc/uptime 系统已经运行了多久
/proc/swaps 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
/proc/version Linux内核版本和gcc版本
/proc/bus 目录下存放 系统总线(Bus)信息,例如pci/usb等
/proc/driver 目录下存放驱动信息
/proc/fs 目录下存放文件系统信息
/proc/irq 中断请求设备信息
/proc/net 目录下,网卡设备信息
/proc/scsi scsi设备信息
/proc/dma 已注册使用的ISA DMA频道列表
/proc/tty tty设备信息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信息
/proc/vmstat 虚拟内存统计信息
/proc/vmcore 内核panic时的内存映像
/proc/diskstats 取得磁盘信息
/proc/schedstat kernel调度器的统计信息
/proc/zoneinfo 显示内存空间的统计信息,对分析虚拟内存行为很有用
/proc/cmdline 启动时传递给kernel的参数信息
/proc/cpuinfo cpu的信息
/proc/devices 已经加载的设备并分类[/mw_shl_code]
/usr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在该目录下。[mw_shl_code=css,true]/X11R6 存放X window系统
/bin 存放增加的用户程序
/dict 存放字典
/doc 存放追加的文档
/etc 存放设置文件
/games 存放游戏和教学文件
/include 存放C开发工具的头文件
/info 存放GNU信息文件
/lib 存放库文件
/local 存放本地产生的增加的应用程序
/man 存放在线帮助文件
/sbin 存放增加的管理程序
/share 存放结构独立的数据
/src 存放程序的源代码[/mw_shl_code]
/var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mw_shl_code=css,true]/var/tmp 系统两次启动之间的临时数据
/var/spool   mail, news, 打印队列和其他队列工作的目录
/var/run 有关正在运行的进程数据
/var/log 各种程序的日志文件和目录
/var/lock 锁定文件
/var/local 是/usr/local中安装程序的可变数据
/var/lib 系统运行时的改变的文件
/var/cache 应用程序缓存[/mw_shl_code]
控制台ttf下中文的正常显示:
使用Fbterm,另一个同类的zhcon,因为代码太久没人维护,似乎已经不能在新的内核下使用
软件中心已收录,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fbterm
请注意,Fbterm可能需要开源显卡驱动支持,本人在安装有NVIDIA官方闭源驱动时运行后无法正常显示,显示器提示超频。
安装之后,需要一些配置:
==& 若想使用非根用户运行fbterm,需要把用户加入video组:
sudo gpasswd -a YOUR_USERNAME&&video&&#用你的用户名代替大写的部分YOUR_USERNAME
==& 若想非根用户可使用键盘快捷方式,需要:
sudo setcap 'cap_sys_tty_config+ep' /usr/bin/fbterm
sudo chmod u+s /usr/bin/fbterm
ctrl+alt+F1-F6,登录之后输入fbterm即可使用
Fbterm 使用 ~/.fbermrc 来进行配置。该文件将在第一次运行 Fbterm 之后自动生成。文件内有详细的注释,可以帮助您了解如何配置 Fbterm,比如需要修改字体大小的话找 “font-size=12”那一行
Ubuntu 忘记密码的解决方法
最权威解决办法:ubuntu官方的帮助页面,请勿轻易尝试网上搜索到的其他解决方法!下面大致翻译一下:
标准方法:
警告:下面的过程中会赋予你一个具有完全root权限的命令行界面,请万分小心以防损坏你的系统。
开机的时候按SHIFT (ubuntu9.10 &karmic&或更新版本) 或者ESC (ubuntu 9.04 &jaunty& 或更正的版本) ,进入grub开机菜单界面,选择恢复模式然后按enter键,进入系统修复模式。较老版本的ubuntu的grub界面会在第一层界面列出所有已安装的内核以及相应的恢复模式,最新版ubuntu需要进入第二项(若未修改过grub),即可看到所有已安装内核及其恢复模式。
选择root项,回车,会看到下面出现root shell,
输入命令:passwd 你的用户名,回车
连续输入两次新密码,如果修改成功,会有提示,若失败请尝试下一种方法。
按ctrl+alt+delete重启。
另一种解决方法:
首先,同上,进入grub界面,较新版ubuntu需进入第二项下的子菜单。
选择你当前使用的内核(注意:不是恢复模式,有多个可用内核的话随便选一个),然后按e键进入编辑模式。注意不要按回车。
移动光标到kernel那一行,也就是内核参数行,把ro 改成rw ,再在后面添加 init=/bin/bash
然后按F10或者ctrl+x,启动到root shell
输入命令:passwd 你的用户名
回车,输入两次新密码
这时候应该成功了。ctrl+alt+delete重启。
上面的方法在ubuntu10.04上稍有不同,版本较老,懒得翻译了,请参阅官方页面。
更改计算机名
首先sudo gedit /etc/hostsname,修改后保存
然后sudo gedit /etc/hosts,修改127.0.1.1后面的。网上搜到的方法大多没提这一步,但是如果不修改,在终端使用sudo命令时会提示无法解锁主机
如何更改用户名?
首先这是个有危险的动作,刚刚试过修改用户名,发现网上搜索到的方法大部分是有错误的,所以觉得有必要分享出来。下面讲的是不添加用户的情况下直接修改当前用户的用户名(大部分用户的ubuntu系统只有一个管理员账户,下面讲的就是如何修改这一个用户的名字)。更改用户名之前,需要了解/etc/passwd 、 /etc/shadow 、/etc/group 三个文件,我们要修改这三个文件。
/etc/passwd 文件是一个纯文本文件,每行采用了相同的格式:
& & name:password:uid:gid:comment:home:shell
name,用户登录名,我们需要修改的是这个
password,用户口令。此域中的口令是加密的。当用户登录系统时,系统对输入的口令采取相同的算法,与此域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果此域为空,表明该用户登录时不需要口令。
uid,指定用户的 UID。用户登录进系统后,系统通过该值,而不是用户名来识别用户。
gid,GID。如果系统要对相同的一群人赋予相同的权利,则使用该值。
comment,用来保存用户的真实姓名和个人细节。
home指定用户的主目录的绝对路径。
shell如果用户登录成功,则要执行的命令的绝对路径放在这一区域中。它可以是任何命令。
/etc/group 文件文件的格式和 /etc/passwd 文件格式类似,它也是一个纯文本文件,定义了每个组中的用户。每行的格式是:
& & group_name:passwd:GID:user_list
它们的含义如下:
group_name组名
password组口令。此域中的口令是加密的。如果此域为空,表明该组不需要口令。
gid指定 GID。
user_list该组的所有用户,用户名之间用逗号隔开。
与上面两个不同,Linux /etc/shadow文件是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利进行查看和修改的文件。
Linux /etc/shadow文件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产生。它的文件格式与/etc/passwd类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字段之间用“:”隔开。这些字段是: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1)“登录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录名相一致的用户账号
2)“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如果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录时不需要口& & 令;如果含有不属于集合{./0-9A-Za-z}中的字符,则对应的用户不能登录。
3)“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一样。例如在SCOLinux中,这个时间起点是日。
4)“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5)“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6)“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7)“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8)“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生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一个合法的账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录了。
下面是修改办法:
注意:用户名不能使用不合法的字符,具体怎样才能合法还没查清楚,目前知道全小写字母肯定可以,首字母不能是大写!
1)打开一个终端,输入 sudo su转为root用户。注意,必须先转为root用户!!!
2)gedit /etc/passwd ,找到代表你的那一行,修改用户名为新的用户名。注意:只修改用户名!后面的全名、目录等不要动!
3)gedit /etc/shadow,找到代表你的那一行,修改用户名为新用户名
4)gedit /etc/group,你应该发现你的用户名在很多个组中,全部修改!
完毕,修改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不要打错一个字母。修改完,保存,重启。
修改用户目录名的方法请查询usermod命令的使用方法
grub rescue修复方法
开机显示:GRUB loading
& && && && && && &error:unknow filesystem
& && && && && && &grub rescue&
已经发现下面几种操作会导致这种问题:
1,想删除ubuntu,于是直接在windows下删除/格式化了ubuntu所在的分区。
2,调整磁盘,利用工具合并/分割/调整/删除分区,使磁盘分区数目发生了变化。
3,重新安装系统,把linux安装到了新分区,原有分区已经格式化,但是没有重新安装grub2。
4,用ubuntu备份工具/衍生版制造工具等,把主分区回复成了8.X的老版本,结果老版本的grub是grub1,于是把grub2破坏掉了。
总归,是由于操作者不知道grub2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一般情况下)写在了硬盘MBR和保留扇区上,另一部分写在了根分区的/boot/grub目录(如果/boot单独分区,则直接写在对应分区的/grub目录)里面。由于上述操作,致使grub2的MBR里面的那一部分找不到/grub目录里面的那一部分了(或者那一部分已经删除了)。
方法1,彻底删除grub2,让这个提示不再出现:
适用于已经不想再使用ubuntu,要转回windows的人。
这个很简单,制作U盘PE,启动到PE里,用diskgenius等分区工具重建MBR即可
如果你有Windows系统光盘(非Ghost),用它启动,至选择安装位置,不用真正安装,退出重启就可以。
或者用它启动到故障修复台,运行fixboot或者fixmbr都可以。
win7命令行下,则是执行:BootRec.exe /fixmbr
(/fixmbr修复mbr, /FixBoot修复启动扇区,/ScanOs检测已安装的win7,/RebuildBcd重建bcd。)
方法2,重新安装、修复grub2
1. 先使用ls命令,找到Ubuntu的安装在哪个分区:
在 grub rescue&下输入以下命令:
会罗列所有的磁盘分区信息,比方说:
(hd0,1),(hd0,5),(hd0,3),(hd0,2)
2. 然后依次调用如下命令: X表示各个分区号码
如果/boot没有单独分区,用以下命令:
ls (hd0,X)/boot/grub
如果/boot单独分区,则用下列命令:
ls (hd0,X)/grub
正常情况下,会列出来几百个文件,很多文件的扩展名是.mod和.lst和.img,还有一个文件是grub.cfg。假设找到(hd0,5)时,显示了文件夹中的文件,则表示Linux安装在这个分区。
3,如果找到了正确的grub目录,则设法临时性将grub的两部分关联起来,方法如下:
以下是/boot没有单独分区的命令:
grub rescue&set root=(hd0,5)
grub rescue&set prefix=(hd0,5)/boot/grub
grub rescue&insmod /boot/grub/normal.mod
以下是/boot 单独分区的命令:(这几句有待验证)
grub rescue&set root=(hd0,5)
grub rescue&set prefix=(hd0,5)/grub
grub rescue&insmod /grub/normal.mod
然后调用如下命令,就可以显示出丢失的grub菜单了。
grub rescue&normal
不过不要高兴,如果这时重启,问题依旧存在,我们需要进入Linux中,对grub进行修复。
启动起来,进入ubuntu之后,在终端执行:
& & sudo update-grub
& & sudo grub-install /dev/sda
(sda是你的硬盘号码,千万不要指定分区号码,例如sda1,sda5等都不对)
重启测试是否已经恢复了grub的启动菜单? 恭喜你恢复成功!
4,如果找不到正确的/grub目录,比如第3、4种误操作,则尝试寻找是否有linux核心文件,则依次调用如下命令: X表示各个分区号码:
grub rescue&下,输入:
如果/boot没有单独分区:
ls (hd0,X)/boot
如果/boot单独分区,则:
ls (hd0,X)
找名字类似与vmlinuz-3.0.0-12-generic这样的文件,这是linux核心文件,如果找到,记下(hd0,X)中的X值。假设找到(hd0,5)时,显示了文件夹中的文件。
然后用live cd 或者 live usb启动,在live cd的ubuntu的终端中依次输入以下命令(sda5中的“5”必须改成上面记录下来数值)(这两句需要验证):
如果/boot没有单独分区:
sudo mount /dev/sda5 /mnt
sudo grub-install --boot-directory=/mnt/boot /dev/sda
如果/boot单独分区,则:
sudo mount /dev/sda5 /mnt
sudo grub-install --boot-directory=/mnt /dev/sda
然后重新启动即可。
(以上这两句命令也可以解决安装ubuntu时grub安装位置不对,没有将grub安装到/dev/sda,造成启动时不出现ubuntu启动项直接进入windows的问题,不过需要自行确定sda5中的“5”改成什么数字。)
5,如果连linux核心文件都没有,那么,彻底重新安装吧。
以上关于grub的内容大部分转自:
关于grub的更多知识可参考:
版区有你更精彩: )
ubuntu2011
本帖最后由 ubuntu2011 于
21:22 编辑
双系统下如何删除ubuntu?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传统BIOS引导+MBR分区表的情况,一种是UEFI+GPT分区表
1. 传统BIOS引导的情况下不能直接删除ubuntu的分区,这样会导致开机出现grub rescue的情况,导致windows无法正常启动。正确的做法是先用diskgenius等磁盘工具重建MBR,然后重启一下看看grub引导是否已经被删除,windows能否正常启动,然后再删除ubuntu的分区
2. 通过UEFI引导系统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删除ubuntu的分区
对磁盘分区进行操作请务必小心!
对新手非常有用的Linux命令使用技巧
1. 找到正确的命令
执行正确的命令对你的系统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在 Linux 中有如此多的、难以记忆的各种的命令行。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你需要的正确命令呢?答案是 apropos。你只需要运行:
# apropos &description&
其中你要用真正描述你要查找的命令的语句代替 “description”。这里有一个例子:
# apropos &list directory&
dir (1) - list directory contents
ls (1) - list directory contents
ntfsls (8) - list directory contents on an NTFS filesystem
vdir (1) - list directory contents
左边你看到的是命令,右边是它们的描述。
2. 执行之前的命令
很多时候你需要一遍又一遍执行相同的命令。尽管你可以重复按你键盘上的向上向下键,但你也可以用 history 命令替代。这个命令会列出自从你启动终端以来所有输入过的命令:
& & 1&&fdisk -l
& & 2&&apt-get install gnome-paint
& & 3&&hostname tecmint.com
& & 4&&hostnamectl tecmint.com
& & 5&&man hostnamectl
& & 6&&hostnamectl --set-hostname tecmint.com
& & 7&&hostnamectl -set-hostname tecmint.com
& & 8&&hostnamectl set-hostname tecmint.com
& & 9&&mount -t &ntfs& -o
& &10&&fdisk -l
& &11&&mount -t ntfs-3g /dev/sda5 /mnt
& &12&&mount -t rw ntfs-3g /dev/sda5 /mnt
& &13&&mount -t -rw ntfs-3g /dev/sda5 /mnt
& &14&&mount -t ntfs-3g /dev/sda5 /mnt
& &15&&mount man
& &16&&man mount
& &17&&mount -t -o ntfs-3g /dev/sda5 /mnt
& &18&&mount -o ntfs-3g /dev/sda5 /mnt
& &19&&mount -ro ntfs-3g /dev/sda5 /mnt
& &20&&cd /mnt
正如你上面看到的,你会得到一个你运行过的命令的列表。每一行中有一个数字表示你在第几行输入了命令。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重新调用该命令:
其中要用命令的实际编号代替 #。为了更好的理解,请看下面的例子:
3. 使用TAB命令补齐
  所谓命令补齐(Command-Line Completion)是指当键入的 字符足以确定目录下一个唯一的文件时只须按 Tab 键就可以 自动补齐该文件名的剩下部分,例如要把目录 /freesoft 下 的文件 gcc-2.8.1.tar.gz 解包,当键入到 tar xvfz /freesoft/g 时如果该文件是该目录下唯一以 g 起头的文件 的话就可以按下 Tab 键,这时命令会被自动补齐为:tar xvfz /freesoft/gcc-2.8.1.tar.gz ,非常方便。&&
4. 查看系统提供的帮助文件
有时间的话多看看系统提供的帮助文件,因为通常遇到的问题大多数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可以使用的命令包括man、info、help等等, 例如man ls可以查看如何使用ls这个命令,或者info来看更详细的帮助信息,比如info /etc/fstab.另外,你还可以直接到/usr/share/doc中查看帮助手册.
此外很多命令自己提供有自己的使用说明,一般在命令后加上-h或--help参数即可,例如apt-get -h可以查看apt-get命令的使用说明
5. 使用虚拟控制台   &&
  按Ctrl+Alt+F1~F7键可以切换虚拟控制台,第7个一般是X windows即图形界面。当少数情况下图形界面死机或不小心被破坏掉不能使用的时候,使用虚拟控制台(tty)可以越过X windows直接与内核对话,进而使用命令修复系统或重启计算机。
6. 虚拟控制台下拷贝与粘贴  &&
  安装一个叫gpm的程序, 该程序运行后就可以用 鼠标来拷贝与粘贴了. 具体做法是按住鼠标左键拖动使要拷贝的地方反白, 这时反白的区域已经被拷贝, 再按鼠标右键拷贝的内容就会被粘贴在光标所在位置了.
7. 在指定时间关闭计算机
有时候你需要在下班几个小时后再关闭计算机。你可以通过使用下面的命令在指定时间关闭你的计算机:
$ sudo shutdown 21:00
这会告诉你在你指定的时间关闭计算机。你也可以告诉系统在指定分钟后关闭:
$ sudo shutdown +15
这表示计算机会在 15 分钟后关闭。
学习资料推荐
鸟哥的Linux私房菜
网易云课堂 Linux入门基础
版区有你更精彩: )
卡饭有你更精彩: )
版区有你更精彩: )
默默的支持一下
这是几楼?不过支持楼主,多多分享
必须支持下,准备学习linux
& && & 我也来学习一下ubuntu,
先支持一下。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号 ) GMT+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ocker 运行exe程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