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pptcad如何画回旋线线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道路工程基础说课.ppt 1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3)纵缝的构造与布置 纵缝分为纵向缩缝和纵向施工缝。 纵向施工缝 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 纵向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平缝形式。 纵向缩缝 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需要设置纵向缩缝。 纵向缩缝采用设拉杆的假缝形式,拉杆的作用是保证纵缝两侧路面层板在纵缝位置的紧密联系,以免沿路拱横坡向两侧滑动。 纵缝构造(尺寸单位:mm) a)纵向施工缝;b)纵向缩缝 5、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内容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配合比设计 (八)
水泥稳定类基层 1.定义: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人适当水泥和水,按照技术要求,经拌和摊
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称水泥稳定类基层。当用水泥稳定细粒土(砂性土、粉性土或粘性土)时,简称水泥土。 2.特性与应用:水泥是水硬性结合料,绝大多数的土类(高塑性粘土和有机质较多的土除外)都可以用水泥来稳定,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质,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水泥稳定类基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和耐冻性。其初期强度较高,且随龄期增长而增长,所以应用范围很广。 (九)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
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经拌和,在最佳含水量下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称为石灰稳定类基层。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石灰土,所做成的基层称石灰土基层(底基层)。 石灰剂量是石灰质量占全部土颗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即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干土质量。 2、石灰稳定土强度形成原理
在土中掺人适量的石灰,并在最佳含水量下拌匀压实,使
石灰与土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从而使土的性质
发生根本的变化。一般分四个方面:
(1)离子交换作用 ;(2)结晶作用;(3)火山灰作
用;(4)碳酸化作用。 3、影响强度的因素 .土质 灰质 石灰剂量 含水量 密实度 石灰土的龄期 养生条件 4、石灰土基层的应用
石灰稳定土一般可以用于各类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 但石灰稳定土因其水稳定性较差不应做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的基层,必要时可以用作底基层。 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的过分潮湿路段,也不宜采用石灰土做基层。
四、工程测量 (一)测量基本知识 1、测量学: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面(空中、地下、海底)点位的科学。包括:测设和测定两部分。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黄海平均海水面72.260m)的距离。 2、测量基本工作。外业:测定地面上两地的水平距离、角度、高差;内业:外业的测量成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和绘图(地形和地貌图)。 3、控制测量。包含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分为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我国基本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三角测量建立。三角测量分成4个等级:二等(边长13km)、三等(边长8km)、四等(边长2-6km);三等、四等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的基础。 四、工程测量 (一)测量基本知识 3、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①小三角测量是建立小区域(面积15km2以下)平面控制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山丘区的测图控制和施工控制测量。其布设形式有:单三角锁、中点多边形、大地四边形和线形三角锁。其外业:选点、丈量基线、观测水平角。
②导线测量是建立平面控制测量中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隐蔽地区、带状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和水利等控制点的测量。导线测量按精度分为精密和图根2等级;精密测量可代替同级的三角测量,图根测量直接用于加密测图控制点,也可作为独立的测图控制(小区域内)。其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其外业: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和连测。 四、工程测量 (一)测量基本知识 3、控制测量。包含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我国高程控制测量主要采用水准测量建立的,按精度分成4等,三等、四等为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提供高程控制点。 4、测量误差。 (1)来源:测量仪器、观测者、外界环境条件。 (2)种类:系统(按一定规律变化)误差和偶然(任性)误差。 (二)施工测量术语 1、概念:把图上设计的物体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施工放样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原则。 2、任务:根据控制点的空间位置来确定各设计点的空间位置(平面位置和高程)。 四、工程测量 (二)施工测量术语 3、高程(水准)测量误差。(1)仪器误差: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水准尺误差;(2)观测误差:水准管气泡居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5页25页44页25页24页34页25页31页25页25页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版式设计第五章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讲述.ppt 10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最佳视域区 视觉流程
人们阅读材料时习惯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浏览者的眼睛首先看到的是页面的左上角,然后逐渐往下看。根据这一习惯,设计时可以把重要信息放在页面的左上角或页面顶部,如公司的标志、最新消息等,然后按重要性依次放置其他内容。
    重要的信息应该让浏览者最容易发现,而不是深藏在多层链接之后。
浏览者的眼睛首先看到的是页面的左上角 三、视觉流程运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1、视觉流程的逻辑性 ? 首先要符合人们认识的心理顺序和思维活动的逻辑顺序,故而,广告构成要素的主次顺序应该与其吻合一致。 例如图片所提供的可视性比文字更具直观性,把它作为广告版面的视觉中心,比较符合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先感性后理性的顺序。 2、视觉流程的节奏性 ? 节奏作为一种形式的审美要素,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视觉兴趣,而且在形式结构上也利于视线的运动。
它在构成要素之间位置上要造成一定的节奏关系,使其有长有短,有急有缓,有疏有密,有曲有直形成心理的节奏,以提高观众的阅读兴趣。 3、视觉流程的诱导性 ? 现代广告的编排设计上,十分重视如何引导观众的视线流动。设计师可以通过适当的编排,左右人们的视线,使其按照设计意图进行顺序流动。用什么要素捕捉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呢? 1、当某一视觉信息具有较强的刺激度时,就容易为视觉所感知,人的视线就会移动到这里,成为有意识注意,这是视觉流程的第一阶段。
2、当人们的视觉对信息产生注意后,视觉信息在形态和构成上具有强烈的个性,形成周围环境的相异性,因而能进一步引起人们的视觉兴趣,在物象内按一定顺序进行流动,并接受其信息。
3、人们的视线总是最先对准刺激力强度最大之处,然后按照视觉物象各构成要素刺激度由强到弱的流动,形成一定的顺序。
4、视线流动的顺序,还要受到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影响。由于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因而在视察视觉物象时,容易先注意水平方向的物象,然后才注意垂直 方向的物象。 2、视觉流程有哪些流程形式?设计视觉流程的导读应注意哪些问题? 视觉流程有7种形式:
1单向视觉流程。2曲线视觉流程。3重心的视觉流程。4反复的视觉流程。5导向的视觉流程。6散构的视觉流程。7最佳视域。
设计视觉流程的导读应注意; 理性与感性、方向关系的流程与散构关系的流程。方向关系的流程强调逻辑,注重版面清晰的脉络,似乎有一条贯穿版面,使整个版面的运动趋势有“主题旋律”,细节与主题犹如树干树枝一样和谐,方向关系流程较散构关系的流程更具理想色彩。 1、什么是视觉流程? 版面设计的视觉流程是一种“视觉空间的运动”,是版面空间的各元素引导视线阅读的运动进程。
3、请解读视觉流程在板式设计中的运动轨迹,以及设计师的编排构思?
每个版面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觉导读流程,无论导读流程清晰单纯,还是散乱含糊,都是设计师的风格体现,是设计师编排技巧的能力标志。 4、视觉流程在版面中可理解为视觉导读与版面结构,你如何理解?
有什么样的视觉导读,就有什么样的版面结构,视觉流程决定了板式风格。视觉流程和版式风格的综合体,就是设计师的个人设计魅力。 作业 1.收集两幅类型不同的版式设计作品,进行视觉流程分析(说明视觉流程的类型,文字,图形的编排顺序、视觉的阅读重心等等);
2.将这两幅版式设计作品利用另外的视觉流程构建手法重新进行版式设计,并且表明利用了什么视觉流程手法。(可利用设计软件将原设计各种元素重新排版组合)
例: 单线式——曲线式 散点式——导向式
1. 文字导向 “请按这里”、“点击进入”等文字,是通过语义的表达产生理念上的导向作用。另外,也可以对文字进行图形化处理,对浏览者产生自觉的视觉导向作用。 2、手势导向
2. 手势导向比文字导向更容易理解,且更具有一种亲和力。
用卡通人物作手势导向
3. 形象导向 同手势导向一样容易理解,较常采用的形象为箭头。 形象导向,简洁明确
一组人物、动物面向同一方向,会因共同的视线而一致起来。不同的物品方向一致,也可以产生统一感。如果将页面中人物的视线对着物品,就会引导浏览者的视线集中到物品上。充分利用视线导向,可以使视觉元素之间的联系加强,结构更加紧凑。
页面中的图像将视线引向画面以外 十字形视觉流程: 是垂直线和水平线对称的交叉构图。也有斜形交叉的形式。其视线的主眼点集中于十字的交叉点,使得重点突出。发挥最大的信息传达功能。 发射式视觉流程:是以文字或点、线等形象作为视线诱导,将多种条件集中于一个主眼点上,具有多样统一的综合视觉效果。编排中的导线表现多样,虚实相生,富于运动变化。 2.6 散点视觉流程
散点视觉流程,是指在分散处理视觉元素的编排方式。它强调感性、自由性、随机性、偶合性。
其视觉流程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5页25页44页25页24页34页25页31页25页25页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桥梁工程PPT_图文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桥梁工程PPT_图文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57|
上传日期: 07:23:2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桥梁工程PPT_图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道路工程基础知识讲座全解.ppt 27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道路工程基础知识讲座全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一般路基设计 第三节 路基稳定性分析 第四节 路基防护与加固 第五节 公路排水 第六节 挡土墙 第七节 路基施工 第一节
概述 4.1.1 路基工程特点与内容
(1)路基理论
路基是道路工程的基础,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主要是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2)路基工程的特点
1 结构简单;
2 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
3 有大量土石方工程;
4 对自然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路基设计的内容
1、 选择合理的路基断面形式;
2 、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
3、确定边坡形状和坡率;
4、 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和排水构造物设计;
5 、防护加固工程设计。 4.1.2 对路基的基本要求 (1)为保证公路的使用品质,对路基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四个方面
1、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2、要有足够的强度;
3、要有足够的刚度;
4、要有足够的耐久性。
(2)路基常见病害
1、路堤沉陷
2、路基边坡坍方
3、路基翻浆
4、路基沿山坡滑动
(3)路基产生病害的原因
1、不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不良水文、气候因素;
3、设计不合理;
4、施工不按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进行。
4.1.3 路基的断面形式
1、路基的基本断面形式:
⑶半填半挖
  2、路基横断面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①一般路堤
   护坡道:一般公路1~2m, 高速公路>3m.
  ②河路堤
    路基必须保持一定的高度。有防护工程。
③ 半填半挖路基
当自然横坡陡于1:5时,路堤基地应挖成台阶,宽≥1m,且有2-40%向内倾斜的坡度。挖方边坡上方5m以外设截水沟。
④矮墙路基
 用于土质松散处。矮墙用浆砌或干砌片石,高度不宜超过2m,顶宽0.5m-0.8m,墙内坡竖直,外坡为1:0.2-1:0.5.填方矮
墙用浆砌片石,高不宜超过1.5m.软土地或冰冻严重地段不宜采用。
 ⑤护肩路基
  用于坚硬岩石陡坡地段。   填方不大,不宜填筑时。
 ⑥砌石路基                                 
用于坚硬岩石地段,                  填方较大不宜
建筑时采用。              
    ⑦土墙路基
 ⑧脚路基   当山坡上的填路基   有斜坡下滑的倾向   时采用。   
⑨挖方路基
 4.1.4 路基的干湿类型
  1、湿度来源    ①大气降水     ②地面水     ③地下水   2、干湿类型    ①干燥     ②中湿     ③潮湿     ④过湿 3、划分依据 ①根据实测不利季节路床表面以下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 Wc : 4.1.5 公路自然区划  
指为了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并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合适的设计参数和技术措施,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全国进行了公路自然区划,即将自然条件相近的地区划分为同一自然区。
在一级自然区划的基础上,以潮湿系数K为主要指标,综合考虑气候特征、地貌类型、自然病害等因素,共分为52个二级自然区划。 其中,潮湿系数K按下式计算
K=R/Z R——年降雨量(mm) Z——年蒸发量(mm)
潮湿系数K,按全年大小分可为六个等级。 过湿区、中湿区、润湿区、润干区、中干区、过干区 4.1.6 路基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及土基强度指标
布西奈斯克公式:
式中:P—集中力(kN)
U0—土的泊松比(0.35)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3节路线平面设计祥解.ppt 1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1 概述 §2.1 概述 ①测设简单; ②适应地形变化,适用范围广而灵活; ③较大半径圆曲线线形美观、顺适、行车舒适; ④汽车行驶在圆曲线上受离心力,比在直线上多占用宽度; ⑤圆曲线半径较小时,视距条件差。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
①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在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与计算行车速度相适应,并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 ②各级公路圆曲线的最小半径: a.极限最小半径
各级公路对按计算车速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地形困难或条件受限方可采用。
关键参数:μmax与ih(max) b.一般最小半径
指能够满足旅客舒适感和工程量要求时所采取的半径。
通常按i=6%-8%,μ=0.05-0.06计算。 c.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道路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路面摩擦力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所采用的最小半径。 各级公路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③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与地形等条件相适应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 但半径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几何性质和行车条件与直线无太大区别,容易给驾驶人员造成判断上的错误反而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无谓增加计算和测量上的麻烦。 《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2.1 概述 1、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规范》规定:除四级公路外的其它各级公路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另外,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可省略缓和曲线。 ①行车缓和。便于驾驶员操作方向盘。 ②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 ③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 ④线形缓和。使线形圆滑,增加线形美观,有良好视觉效果。
回旋线 三次抛物线
正弦形曲线
我国《标准》推荐的缓和曲线是回旋线。 回旋线的作用 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行驶;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乘客感觉舒适; 3)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回旋线的性质 1)曲率按线形函数增大
A越大,曲率k越小,回旋线变化慢;
A越小,曲率k越大,回旋线变化快.
2)所有回旋线都几何相似
回旋线的形状是相似的,单位回旋线的性质可以代表所有回旋线。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各级公路的缓和曲线长度应大于等于表列值。
各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2、超高缓和段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特殊设计时采用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分别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 绕中央分隔带中心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4.5m)公路可采用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采用 §2.1 概述 §2.1 概述 1、直线 短捷、直达、有美感。 汽车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容易。 测设简单方便。 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 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
(2)直线的运用 宜采用直线线形的路段: 1)路线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开阔谷地; 2)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等以直线条为主的地区; 3)高路堤、长大桥梁、隧道等路段;
4)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收费站前后; 5)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3)采用长直线应注意的问题 3)直线路段两侧过于空旷、景观单调或变化较少时,宜种植植不同树种或设置合理的建筑物、雕塑、广告牌等,以改善单调景观,保证行车安全、舒适。 (3)采用长直线应注意的问题 4)长直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除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必须符合规定外,还必须采取设置标志、增加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5)直线长度既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尤其是同方向曲线之间不得设置短的直线。 (4)最长直线限制 德国和日本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为20V(单位为米,V为计算行车速度,km/h)(适于高速公路V≥100km/h)。 美国为180s的行程。
我国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最大直线长度为以汽车按设计速度行驶70s左右的距离控制,一般直线路段的最大长度(以m计)应控制在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0倍为宜。 最大直线长度的量化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5)最短直线限制 当车速大于等于60km/h时,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倍 (6V); 当车速小于等于40km/h时,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限制可以适当放宽。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2V),否则若两反向曲线已设缓和曲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怎么做ppt幻灯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