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facebook中文版下载是一家什么公司啊?他泄露什么秘密啊?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bg/tech/sinacn/.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被数据泄露事件这场“风暴”袭击后,Facebook该怎么办?
编者按:Facebook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手上掌握着海量的信息。但尽管如此,他们却预料不到这次的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会发酵到什么程度。虽然过去14年来Facebook不断因为数据隐私问题被烫到手指。但这次的情况不一样,这次数据泄露并没有帮助联合利华卖掉它的蛋黄酱,而是帮助特朗普兜售一个带来分裂和憎恶的政治愿景。Facebook这次还能不能安然度过危机?《连线》的一篇文章对Cambridge Analytica数据泄露事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Facebook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两周前,Facebook得知《纽约时报》、《卫报》以及《观察者报》正打算在对一个叫做Christopher Wylie的人采访的基础上炮制一些轰动新闻。故事的核心大家都熟悉,但是里面的细节却是新的,现在丑闻已经跟头上长着粉红头发的一张有魅力的脸关联到了一起。4年前,一位名叫Aleksandr Kogan 的乌克兰学者弄到了5000万美国人的Facebook数据,并且错误地卖给了Cambridge Analytica。当时在这家公司工作此前从未公开发表过谈话的Wylie向报纸展示了自己收藏的邮件和发票来证明自己的陈词。更糟的是,在彻底删除这批数据的事情上,Cambridge似乎对Facebook撒谎了。
对于Facebook来说,在这些新闻爆出来之前,丑闻的确糟糕但似乎还在可控范围。最糟糕的行为是在Facebook以外的地方完成的而且已经过去很久了。此外就像加勒比海地区的天气预报员一样,Facebook最近已经够忙的了。仅在过去1个月,他们就被迫处置了由一位广告主管的推特、色情、该死的俄罗斯机器人、愤怒的斯里兰卡政客,甚至还包括联合国引爆的一系列丑闻。那些危机都安然度过了,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家公司会低估了正在逼近的风暴云的威力之原因。
上周五晚上,这家公司采取了第一步行动,其自家博客宣布停止Cambridge Analytica平台使用资格的消息登上了媒体报道的头条。它还向《卫报》发出了严厉的呼吁,要求后者不要在新闻中使用“泄露”这个词。这家公司提出,那个词是不准确的。数据遭到了滥用,但护城河及城墙并未被突破。《卫报》显然没有同感或者觉得这个说法有什么说服力。周六那篇文章如约而至,标题是:《揭秘:Cambridge Analytica在重大数据泄露中收集了5000万Facebook用户资料》。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危机并不鲜见:在其14年的历史当中Facebook频繁因数据隐私问题被烫到手指。但这一次不一样。数据泄露并没有帮助联合利华卖出蛋黄酱。相反,它似乎帮助特朗普兜售了一个引起分裂和憎恶的政治愿景。从新闻看似乎Facebook的数据控制松懈散漫,而且它的主管对此漠不关心。全世界的律师、监管者以及Facebook用户都开始非常公开地质问他们怎么能支持一个没有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平台。很快,一些权力很大的政客也开始插话并要求听到扎克伯格的回应。
随着风暴在周末的酝酿,包括扎克伯格和Sheryl Sandberg 在内的Facebook高管开始制定应对策略并且争辩到了子夜。他们知道公众在敲打他们,但是也认为更大的责任应该落在Cambridge Analytica而不是他们身上。尽管如此,还有4个问题折磨着他们。如何才能强化系统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出现?对于要求扎克伯格作证的所有那些呼吁该作何回应?是否应该起诉Cambridge Analytica?对于曾经帮助Kogan成立那家公司的心理学家,现在在Facebook工作的Joseph Chancellor又该作何处理?
到了周一,Facebook依然一筹莫展,扎克伯格和Sandberg还是保持沉默。然后,到了傍晚时刻,更多的坏消息涌入。《纽约时报》报道称,该公司备受尊敬的首席安全官Alex Stamos因为对公司高层日益不满打算在未来几个月内辞职。部分人知道这个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这条新闻看起来仍然非常糟糕。当你正因为数据安全被搅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当然不希望有关数据安全负责人的消息到处乱传了。然后又传出了Facebook试图访问Cambridge Analytica服务器的努力被拒绝的新闻。开始着手调查的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将处置此事。
本周二将召开一场公司范围内的问答会,但因为某种原因会议将由Facebook的法律顾问而不是领导主持,但这两者仍保持沉默,据称都会回避这一话题。与此同时,公司股票暴跌,周一市值下挫了360亿美元。到周二上午中间时分,自丑闻爆发以来其市值已下跌了10%。这家公司原先预计会颇为剧烈的一场夏日风暴演变成了最高等级的飓风。
直接从前门走进来
Kogan是怎么拿到这5000万美国Facebook用户数据的呢?按照套路应该涉及到秘密交易和黑帽才对。但其实Kogan就是大摇大摆地从Facebook的前门走进来然后说我想要,结果就拿到了。Facebook鼓励外部软件开发者开放在其内部运行的应用,就像Google之于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苹果之于iOS一样。所以2013年11月,身为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的Korgan在Facebook上面创建了一个开发者账号,并且解释了为什么他希望获取Facebook的数据,因为他要进行一个研究项目。此后他很快开始了工作。
Kogan创建了选举操纵最平淡无奇的工具:基于性格测试的app。用户注册然后回答一系列问题。随后app会将答案语此人在Facebook上的点赞和注明的兴趣结合在一起,给出一份据说比受测者本人还要了解他自己的档案。
大约有27万美国人参与了测试。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在同意参与测试时默认就赋予了Facebook访问自身数据的权力,同时他们还授权Facebook可访问自己许多朋友的点赞和兴趣。用户可以关闭这些设置,但是如果你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或者就算知道也不知道去哪里找的话是很难关闭的。很快Kogan就收集到5000万人的数据。
在Kogan开始研究的5个月后,Facebook宣布要强化app审核政策。其中一条是开发者再也不能挖掘你朋友的数据了。这扇门被关闭了,但是Facebook告诉已经进入牧场的马说,你们还有1年的时间可以继续。于是Kogan的app又延续了1年半的时间。当严格的政策生效时,Facebook拒绝了Kogan app的第二版。
到此时Kogan已经把数据挖掘出来并且卖给了Cambridge Analytica,这违反了他与Facebook之间的协定。这揭露了这个故事其中一个奇怪的不对称。Facebook对自身用户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却对自己的开发者一无所知。所以Facebook一开始并没有怀疑Kogan滥用了它的数据,直到它读到2015年12月《卫报》的一篇耸人听闻的头条新闻:“Ted Cruz利用的机构收集了数百万不知情Facebook用户的数据。”
尽管有爱荷华党团会议等新闻的冲击,但这则新闻人迅速向外扩散。所以尽管2015年底时Facebook的法律团队可能已经手心出汗,但表面上扎克伯格却给人一种十分冷静的感觉。在卫报的新闻爆出后他的第一次公开声明是他在圣诞节的一条笔记,上面说了他读书的感受:“阅读让我对很多话题有了更多的视角——从科学到宗教,从贫穷到繁荣,从健康到能源乃至于社会正义,从政治哲学到外交政策,从历史到未来主义小说。”
不完整的回应
2015年《卫报》的新闻爆发时,Facebook立即担保称已获得Cambridge Analytica、Kogan和Christopher Wylie有关数据已被删除的书面保证。各方律师开始谈判,到2016年夏初时,Facebook已经跟Kogan和Wylie就确认数据被删除达成了更加实质性的法律协定。Cambridge Analytica也签署了类似文档,但他们的文书工作直到2017年才提交。Facebook的律师把这个过程描述为紧张而且折磨人的法律程序。Wylie却把它说成是勾手指。他告诉《卫报》:“他们就让我在一份表格上面打个勾然后返回给他们。”
Facebook更有力的选项本来是坚持对所有Cambridge Analytica的机器进行审计。那些数据还在不在,在的话有没有被使用到?实际上,根据开发者同意的标准规则,Facebook保留了这一权利。“我们可以审计你的app以确保其安全并且没哟败我们的Terms。在要求的情况下,你必须向我们提供证据证明你的app符合我们的terms。”
Kogan也许也受到了更严格的审查,尤其是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背景下。除了获得剑桥大学任命外,Kogan还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并且接受了俄罗斯政府的研究补助。
Facebook为什么不进行审计呢?这个决定事后看也许是Facebook最致命的一个错误。也许是因为任何审计都不能完全保证说服力。即便在服务器上追溯不到数据存在的痕迹,数据仍可能被放到某个硬盘上束之高阁。Facebook的法律团队也坚称审计会很耗时,而且即便开发者合约允许也需要法院命令。第三种可能的解释是害怕政治偏见的指控。Facebook大多数资深员工都是民主党人,都担心被指控让政治渗透到平台里面。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Facebook相信了Cambridge Analytica签署的那些文档。2016年6月,Facebook员工甚至还去到圣安东尼奥跟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官员以及Cambridge Analytica的顾问坐到了一起。
在Facebook看来,风波似乎已经烟消云散。特朗普获胜后的次年,公众利益维权者开始质疑Cambridge Analytica在数据方面的做法,其他一些出版物,尤其是The Intercept,开始深挖它的一些做法。不过据Facebook的高管说,鉴于数据已经不在,直到去年冬天有记者开始发出呼吁前公司从未考虑过要再次确认。然后只是在最近的新闻爆发时Facebook才开始认真考虑包括起诉Cambridge Analytica在内的行动。本周一晚公司律师Paul Grewal称“不排除任何选项。”
接下来怎么办
在Facebook众多的问题里面,最令人困惑的似乎是如何处理Chancellor的问题,后者目前在VR团队工作。他可能知道用户数据的命运,但这个周末该公司对质询他的力度应该如何的意见仍未统一,因为担心会违反规定。出于保护员工的考虑,公司规定不能强迫员工交出之前工作的商业秘密。
一个更艰难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时候扎克伯格和Sandberg才能走出泥潭以及如何走出来。Sandberg在这两年的风波中基本上毫发无损。而当危机发生时扎克伯格的名字往往在Twitter上成为趋势,这本杂志还把他淤青的脸放到了封面上。甚至在呼吁对俄罗斯的调查中Stamos也遭到了批评。一小群勇敢的员工已经把脚伸到Twitter的奔流当中,这在过去是不多见的。
最后也是最令人烦恼的问题是如何让Facebook的数据更安全。过去一年Facebook被批评者长时间围攻,要求加大数据开放的力度。它应该考虑让外面的人审计自己的数据,并且让同行拿手电筒照照它的内部情况。但是它对开发者又过度开放,并且在隐私实践上面又不够透明——这些让公司陷入了麻烦。2015年,Facebook强化了对第三方的访问控制,意味着Cambridge Analytica这样惨烈的事件不可能再次重演。但如果公司决定进一步关紧大门的话,那些利用该平台展开真正重要工作的研究人员又该怎么办?你能审查其意图到什么程度呢?可能的解决方案是Facebook修改它的数据留存政策。但是这么做会破坏这项服务的根本运作机制,使得要逮住类似俄罗斯宣传团队这样的恶意行为者的难度困难许多。
用户数据现在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基础。你每次下载app的时候都赋予了开发者访问你的部分个人信息的权利。每次你跟任何技术公司——包括Facebook、Google、Amazon等互动的时候,你都在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作为交换,你信任他们不会用这些数据去干坏事,因为你想要他们提供的服务。
在响应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推特流讨论时,Stamos发推说:“我不认为会存在一个人人都拥有隐私、匿名性以及选择的数字化乌托邦,但是一个能够神奇地将坏家伙排除在外的世界是可以有的。”
据一位前Facebook高管,该问题的核心是个生死存亡的问题。这家公司非常擅长处理经常发生的事情,而且风险非常低。当发生错误时,他们继续前进。根据这位高管,公司的哲学一直都是“我们努力去做好事。我们会犯错误。但大家是好人,这个世界是宽容的。”
如果Facebook找不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它将面临着令人讨厌的前景,监管无疑会加重。在英国,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将赋予民众对Facebook这样的公司可以提取什么样的数据及其使用方式以更多的洞察和控制。如果Facebook的隐私灾难继续的话,在美国,像Ron Wyden、Mark Warner、Amy Klobuchar等参议员也想在美国推进类似的立法。
今天Facebook将召开它的全员会议,它自然希望那个不可避免的时刻会出现,也就是在别的地方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然后大家的注意力就会转移了。不过它也知道情况也许会变得更加糟糕,比现在还要糟糕许多。如果Cambridge Analytica的新闻再遇上俄罗斯干涉美国民主的劲爆消息的话,那个噩梦场景就会到来。
到了那个时候,Facebook将被迫应付又一场毁灭性的不对称战争:在被废弃的规则下建立的,一个愚蠢的小测验app的数据,居然为一场国家安全危机提供了动力。但这些不对称只是今日Facebook的一部分性质。这家公司有着巨大的能量,现在它才刚刚开始学着去承担同样巨大的责任。而世界并不像以往那样选择去原谅硅谷。
原文链接:https://www.wired.com/story/facebook-cambridge-analytica-response/
译者:boxi,由36氪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译文地址:http://36kr.com/p/5125041.html
本文由 @郝鹏程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菜鸟贴:Facebook“泄露”隐私是个多大的事?
  Facebook“泄露”几千万用户的信息事件后,市值已跌去20%多,小扎面临国会质询,全球媒体关注,甚至有报道说Facebook可能面临2万亿美元的罚款……
  这是个多大的事情呢? 自从有了互联网,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似乎从未间停过。下面从互联网服务提供方责任轻重角度,谈一下各层级的泄露。
  第一层,最严重的泄露,无疑是大量用户的帐号、密码直接被盗,一方面会导致用户的隐私信息被非法读取,另外别人可以利用这些帐号密码进一步侵害用户的权益,比如用户在注册多个网站、应用使用了相同的帐号密码,导致全部阵亡。这种严重事故的背后,多半是数据库被侵入或者被下载破解(拖库、暴库)、而且服务提供方还将用户帐号密码采用最低级方式来存储――明文。这些低级的、严重的错误,不只会发生在个人站点上,类似人人网、甚至汇聚程序员的专业网站CSDN都发生过。
  第二层是,用户并不愿意公开的隐私信息,被非法获取。比如,住址、电话、年龄、三围,甚至艳照、甚至劝失足妇女从良、拖良家妇女下海等聊天记录,因为服务方的原因被其他人获取,对用户都造成重大伤害。2012年云存储公司Dropbox(NASDAQ:DBX) 发生几千万用户帐号(邮箱)泄露;去年9月份美国三大信用报告公司之一的Equifax Inc(NYSE:EFX)遭黑客统计,近半美国人的姓名、地址、社会安全码和一些驾照号码被泄露,公司市值也一度蒸发掉4成。这种泄露,既可能是第一层的数据库被拖库暴库的后续影响,也可能只是程序漏洞被黑客利用,部分地读取了用户的资料。用户因为隐私信息的泄露,可能遭遇各种骚扰和烦恼,也可能因为身份被冒用,导致财产损失。
  第三层,用户认为是隐私的信息,被不恰当地利用。比如,你微信或者邮件和朋友说,最近在考虑买个什么车,结果服务方马上给你推送了一个4S店的广告。即使服务方信誓诺诺保证全过程是机器自动识别完成,并没有人可以读取到你的谈话内容,但是你可能仍心存不安,总觉得老大哥在盯着,毕竟机器的背后都是人。
  第四层,用户并未意识到的隐私,被利用。某个App发现你的地点经常在多个城市之间切换,给你推送机票、酒店信息,你多半不会觉得是什么隐私泄露。有一个关于某电商巨头的经典段子是:一位妈妈投诉,其读中学的女儿经常被推送婴儿用品广告,后来才发现她女儿真的是怀孕了。这种场景下,用户的隐私要么是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被使用,但是并不会认为有多大的冒犯。
  第五层,并不针对具体用户或者体现个体用户特征的隐私。你在使用导航App,对方根据你(以及其他人)的移动速度计算出拥堵程度,再将结果呈现给其他用户。还有,电商网站根据过去一年的统计,公布用户的总体购物倾向、消费习惯等信息。这里的信息都没有以具体个体呈现,用户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用于参与整体的计算结果。
  此外还有一类是,服务提供方没有任何过错,其他用户泄露、暴露了他人隐私。比如你和某女青年的谈心记录,被她群发给所有人,这就和你用微信还是微薄,没有任何关系了。
  回到Facebook 本次的遭遇,我认为是介于前面第四和第五层次的“泄露”。按目前公开的比较严重的说法,第三方机构“剑桥分析”,几年前,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读取了部分信息,但事后该第三方没有完全遵守使用的规定。滥用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导致用户的电话、住址等信息被暴露,而是用户的政治倾向被识别,从而被针对性的投放广告。这里并没有直接的受害者――除了。没有川普的支持者认为――自己因为信息被“泄露”,所以被投放了针对性的广告,因此被蛊惑投了川普的票。更多是左派媒体和左派学者(希拉里支持者)或者川普的反对者,在选举结果与自己意愿相反后,希望在抨击Facebook上挽回一点失落的面子――和脱欧一样。按较轻的说法,被获取的用户数量没有几千万那么多;而且也没用于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的广告投放。
  结论:就Facebook隐私“泄露”这事本身来说,在整个互联网历史上其实并不算严重的事故,只是在川普当选、通俄门、英国脱欧等背景下,被媒体放大了――媒体的主流声音是偏左的,川普和脱欧的支持者在右。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想了解更多关于《菜鸟贴:Facebook“泄露”隐私是个多大的事?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Facebook秘密文件泄露:赚钱和背锅是AI的使命
国会听证大戏刚刚落幕,一份机密文件的曝光,又把Facebook推到了聚光灯下:这家公司利用AI赚钱,有很特别的方式。当然,美国民众听闻之后,又是一阵紧脏(紧张)。赚钱利器美国媒体The Intercept最新获取了一份Facebook机密文件,其中透露了Facebook提供给广告主的一项贴心服务:忠诚度预测。这是一项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所谓忠诚度预测,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预测用户的未来行为,作为广告投放的依据。在别的平台,广告主能根据用户现状来精准投放广告,而在Facebook,广告主依据的,可能是用户还没做出的决定。通过预测自己的20亿用户接下来面临什么选择,Facebook做到了“比你更懂你”,帮广告主“提升了营销效率”。比如说,有了忠诚度预测服务,Facebook完全可以说:亲爱的苹果,亲爱的三星、LG、华为,我们的AI能预测出几百万iOS用户有心转投Android,你们要不要精准投放一下?你接下来做出什么决定,就在平台和广告主一念之间。相比之下,购物车里放个高达就再送上一大波手办的淘宝,根据搜索词来分发广告的Google百度,都太简陋了。因为Facebook所掌握的数据,详细周全到任何一家同行都望尘莫及。Facebook如何用AI来精准投放广告。The Inception整理从文件中可以看出,Facebook“忠诚度预测”依靠的数据有:用户位置、设备信息、所连接Wi-Fi网络的情况、看了什么视频、亲朋好友的各种细节……甚至你和朋友聊天的内容,也是广告投放的指路明灯。参议员Bill Nelson就遇到了:“昨天我在Facebook上跟朋友聊天时,提到喜欢某种吃巧克力,接着突然我开始收到各种巧克力的广告。”这位参议员遇到的,只是Facebook广告服务的冰山一小角。这就好像,你的一切,早已经被Facebook的AI看光光。这就是上面提到的,AI比你更懂你。这个技能,如果被“泛化”……应用在其他方面,或者被其他人所利用的话,想想还真是有点怕怕。这也难怪美国人民又有点炸锅。Facebook说,为保护用户隐私,所有数据都聚合的、匿名的。当然,Facebook也不卖数据,他们出售,或者说出租的,是通过自己分析数据而实现的“预测”能力。剑桥分析获取的那点三手数据,都能用来实现千人千面推送政治广告,手握20亿用户全方位信息的Facebook,要决定你下一部手机来自谁家只会更容易。面对质疑,Facebook想扯上同行们。这家公司在回应中表示:和很多其他广告平台一样,Facebook用机器学习技术,来向正确的人展示正确的广告。我们并不宣称知道人们所思所感,也不会将用户个人信息分享给广告主。挡箭牌&背锅侠你以为AI只能用来赚钱?拿衣服(Naive)。Facebook最近还为AI开辟了又一大新功能:背锅。国会山10小时,人工智能戏份不少。小扎反复提起,似乎十分依赖,甚至寄予厚望。但深究起来,它一直是个挡箭牌和背锅侠。减少仇恨言论?AI能搞定。恐怖主义招募信息?AI能搞定。虚假帐号?还是AI。罗斯干涉大选?AI。种族歧视广告?AI。安全问题?AI。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靠AI吧。问题为什么还没解决?AI还不够好。在内容审查问题上,Facebook的AI就一直在尝试,从未被认可。小扎在听证会上反复提到,Facebook的检测系统在没有任何人添加标签的情况下就自动删除了99%的“恐怖主义内容”。2017年,Facebook宣布“尝试”用人工智能来探测“可能支持恐怖主义”的言论。99%的“恐怖主义内容”,很可能是以图片和视频形式为主。经过训练的机器学习算法,现在识别图像的准确率在特定的数据集上甚至早已超越人类,各家公司也都投入了大规模的使用。但是,更多的内容是以文字形态出现的。但是,AI理解自然语言的能力甚至还达不到幼儿园水平。人类语言的一些细微差别,人工智能识别起来表现堪忧,让它来分辨真假新闻也是强AI所难。小扎自己也承认,Facebook用来识别仇恨言论的AI,现在错误率实在是太高了。想要依靠AI审核内容,可能“还需要5~10年”。到今年年底,Facebook打算雇2万人来做安全和内容审查。这种反复用“人工智能”做辩护的行为,也遭到了媒体的批评。人工智能这个词太宽泛了,想要确切地定义它,写进教材就是整整一章。它包含各种自动化、机器学习等等。The Verge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人工智能”这个词,让小扎在一群外行人面前找到了一种托词,毕竟他们没有能力展开深入提问。欺负我们不懂技术?有一位议员做出了反击。加里·彼得斯(Gary Peters)追问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透明度的问题:“你知道,人工智能并非没有风险,你必须对这种算法的构建方式保持极高的透明度。”是的,你的挡箭牌:人工智能,它本身就很有问题。扎克伯格承认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他还表示,Facebook有一整个人工智能伦理团队来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就算不说人工智能,Facebook以及它的同行们,对“透明度”的理解也只是基本等同于“模糊地写在用户协议里”。这似乎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至于Facebook这一轮道歉的核心——数据泄露并被Cambridge Analytica滥用的问题,人工智能也帮不上什么忙。而在真的需要人工智能的时候,它虽然有着巨大潜力,却也会因为使用了有问题的数据集而带上偏见。倾向于将黑人认作罪犯、认为女性和科学工作不搭等等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中层出不穷。【责任编辑/卫安】(原标题:Facebook秘密文件泄露:赚钱和背锅是AI的使命)
来源:量子位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TA的最新文章从零到 5000 亿美元,Facebook 持续增长 13 年背后的三个秘密_网易新闻
从零到 5000 亿美元,Facebook 持续增长 13 年背后的三个秘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马克·扎克伯格最不能忍受的是公司放慢脚步。「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快速行动,打破常规)」,这句话多年来被当做公司的行动指南,被印刷在 Facebook 办公园区的墙壁上,随处可见。这同时也是扎克伯格经营理念的最大特点,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这个诞生在大学男生宿舍的社交平台现在成为了一家世界级科技公司,它拥有了超过20亿活跃用户,日活跃用户达到13.2亿。过去13年里,Facebook 经历过几次转型,其中不乏关乎「生死存亡」的惊险时刻,但它最终平稳跨过危机,强势的展示出了自己的价值——就在2012年公司上市之前,几乎没有人认为 Facebook 会成为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公司,而现在,Facebook 的市值已经逼近5000亿美元,并且在持续增长。但随着公司体量变大,用户规模遍布全球,Facebook 要面临的问题比它刚刚诞生的时候复杂多了。即便扎克伯格不再是当年穿着睡衣与投资人见面的毛头小子,但把「快速行动、打破常规的」原则应用在一家员工超过两万、市值高企的国际化公司中,这并不简单。很显然,从公司基因,到维持这个公司运转的方法论方面,Facebook 已经构造起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保证自己处在永无止境的增长中。这套体系在 Facebook 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完善,时至今日,依然奏效。如果从企业成长的维度来观察这家公司,Facebook 持续保持快速成长迭代的能力值得称道。这其中的关键要素是什么?这些经验能否顺利帮助 Facebook 进入下一个十年?在9月的极客公园的超频之旅里,我们带领国内优秀科技公司的管理者,和 Facebook 的管理团队聊了聊。从这家公司过去的管理经验里,我们感受到了以下三个核心要素,或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当你决定转型时,必须极度专注?事实上,Facebook 对「转型」颇有经验。成立至今,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Facebook 至少经历了三次必要的转变。这三次混杂着用户规模和活跃程度阶段攀升的转变象征着 Facebook 的扩张之路,它们分别发生在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前后。在前两个时间节点里,Facebook 从校园中的理想国走向了全球化、全社会化的扩张道路。2008年,Facebook 的用户量突破性的达到了一亿,这时它已经全面超越 My Space 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但真正的挑战来自于2011年前后。那时,移动互联网兴起,Facebook 也面临着从桌面向移动端的大考。当时公司内部的数据已经显示,很多用户对 APP 版的 Facebook 体验不佳,他们甚至宁愿用智能手机上的网页浏浏览器登录 Facebook。放在当时来看,这算不上什么明确的信号。甚至对 Facebook 来说,来自 Twitter 的步步紧逼甚至更加严重一点。但扎克伯格认为:如果不能完成这次向移动时代的转型,Facebook 就不存在了。而当时公司内部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转型的需求有多么紧急。一些员工在开发移动端产品时,还在钻研桌面产品能推出什么样的新功能。一位完整经历了 Facebook 转型阶段的高层告诉我们,6年前,在 PC 时代就有工程师提出了开发视频功能的想法十分兴奋。本质上来说,Facebook 并不是一个强烈依赖 CEO 个人意志而运行的公司。但那时扎克伯格展示出了少有的强硬态度,他对兴致勃勃的团队表示,视频功能的想法不错,但是公司现在必须聚焦在移动转型的领域上。为了更平稳的度过转型期,扎克伯格甚至规定在两年之内 Facebook 不能再进行任何创新,「不要和我谈论任何与移动转型无关的项目」,这对当时的 Facebook 来说是个非常冒险的决定,创新几乎是每个硅谷的科技公司的命门一般的存在。而且无论公司规模多大,管理者能够调动的资源通常是有限的。然而在关系到公司生死存亡的时刻,选择和放弃必不可少,聚焦、提高效率和关注营收是最重要的命题。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扎克伯格很早就在公司宣布铲除 PPT 文化。他甚至制定了严格的培训计划,并表示在例行产品审查时,所有人必须优先展示手机版本,「否则我会把你从办公室踢出去。」作为领导者,还需要对团队传递信心。2012年 Facebook 上市后,股价曾经在10天内缩水超过25%。最主要的原因是投资者对 Facebook 在移动端能创造的广告价值十分担忧。一向对营收和利润表示不太关心的扎克伯格也在那时候决定在 NewsFeed 里加入更多广告。在此之前,Facebook 对 NewsFeed 里的广告位置和内容十分敏感,因为扎克伯格认为不恰当的广告会损害用户体验,但在当时扎克伯格决定要发展除社交属性之外的客户,甚至开始向某些产品团队下达收入目标。他想传递的信号是,公司最高管理层非常关心基层工程师们的财务压力。结果有目共睹,Facebook 顺利度过向移动端的过渡,并且保持住了赚钱的能力。根据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Facebook 的移动广告营收约占广告营收的87%,移动业务每日活跃用户人数为11.5亿人,占据了总用户人数的93%。只有数据的决策是唯一正确的在 Facebook,用户增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过去十年,Facebook 最引以为豪的管理奇迹也来源于对用户增长方面的创新式管理。2008年,Facebook 成立了增长部门。起因是当时现网页上用户的增长情况出现了瓶颈,但扎克伯格希望用几十个工程师达到上千个市场推广一样的用户线上增长效果,而不是依赖于招聘大量地推、砸钱进行推广活动。一般情况下,为了拓展用户,互联网公司会选择招聘更多的销售和市场人员,花高价投入到市场推广活动中。至少国内不少科技公司都拥有庞大的销售团队。根据媒体报道,在2016 年百度员工总数达到了四万人,而销售人员在几年来的增长速度最快,几乎占总员工的一半。但扎克伯格不能忍受低效的扩张,他认为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如果招聘太多市场人员会对 Facebook 引以为傲的工程师文化产生不利影响。数据显示,到2017 年,创办 13 年并已经在全球扩张的 Facebook 员工数量刚刚超过两万人。用户增长部门在 Facebook 内部有着极高的话语权。它的运作机制是不断通过 A\B 测试、实验和数据分析为 Facebook 的许多决策提供依据。在 Facebook 内部,数据被做到了及其透明的状态,公司坚持的理论是「Everthing must be tested」,团队认为任何决策都必须通过小范围的用户做出测试后再进行,如果实验做的足够快、足够多,甚至一秒钟就可以做一个实验,那么团队就有机会证明很多想法都是错误的。Facebook 的考虑是,成功的关键有时候不是做了对的决定,而是尽量把错误的想法过滤,好让正确的东西活下来。这种思维甚至融入了 Facebook 的公司文化中:尽快了解用户希望他们做什么,鼓励人们不不断尝试和失败。这种科学实验的原则贯穿进了 Facebook 的每个产品改进的决策中,甚至影响着公司的主要营收业务广告的投放模式。在 Feed 流类的产品中,用户流量动辄上亿,平台也常常会面临广告客户、用户体验和平台调性的三方博弈。但在 Facebook,关于 NewsFeed 中广告出现的频次和位置,一般由负责 NewsFeed 的产品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团队会先确定广告对用户体验伤害的阈值,制定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随后,产品部门会为用户体验和广告的价值打分,最终通过 A/B 测试的方式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确保广告对用户体验的伤害在公司价值观能够容忍的范围内。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在 Facebook 内部,基本不允许出现通过「哲学层面」思考做出的决定,即便这样的决策来自扎克伯格。另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2013 年,增长部门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应该将即时通讯功能 Messenger 从 Facebook 的平台上分拆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 APP。一开始,出于惯性思维,扎克伯格对这个冒险的想法表示强烈反对,但试验结果表明,本质上作为信息源功能的 Facebook 和本质上是移动通讯功能的 Messenger 的消息推送机制完全不同。2015 年,扎克伯格宣布开放 Messenger 平台扎克伯格最终被数据结果说服。而事实证明,即便分拆后的 Facebook Messenger 需要用户重新下载才能使用,但用户增长势头良好。到 2017 年,Facebook Messenger 已经获得了 13 亿的月活,相应的,来自 Messenger 的广告收入也十分可观。Facebook 的工程师告诉我们,这套增长方法论被继续用到了 Instagram、WhatsApp 等 Facebook 新的阵地上,以及 Facebook 在最近推出的流媒体直播服务 Facebook Live 和托管的电视节目平台 Watch中。这些服务都是 13 岁的 Facebook 为自己选择的下一个增长阵地。塑造上下一致的使命感,这件事比你想象的还要重要一般来说,硅谷的科技公司都有着强烈的文化氛围,而 Facebook 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 Facebook 创办以来,扎克伯格就明确了公司的使命:赋予人分享的权力,让世界更开放更互联。人人都知道公司文化对管理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却少有公司像 Facebook 一样把它们贯彻的如此彻底。在扎克伯格看来,公司的使命并不仅仅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一种关乎企业基因层面的重要方法论。在 Facebook,公司的使命被印刷在墙壁上随处可见,包括扎克伯格在内的公司高层也经常把它们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几乎每一位工程师都能对这句话脱口而出。除了公司的整体使命,团队为广告部门、开放平台合作部门、增长部门等每一个业务线都制定了明确的 Mission。这对大多数国内科技公司来说并不常见。但 Facebook 认为这种「洗脑式」的文化灌输对形成上下一致的使命感来说非常有必要。公司的使命和它所代表的内涵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它们不应该仅仅存在于高管的脑海中。因为只有公司上下全都明确这个目标,才能共同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这种公司管理「形而上」层面上的努力在 Facebook 转型的当下依然在被强调着。今年 6 月,扎克伯格第一次为 13 岁的 Facebook 更改了公司的使命,调整之后,Facebook 的 Mission 变成了「赋予人创建社群的权力,让世界融合在一起」。「看上去好像变化不大,但现在我们不仅要提供连接的能力,还要让人们真正的融合在一起。」Facebook 的一位高管对我们说。这代表着,Facebook 开始考虑连接的「结果」正导向哪里。因为作为一个超级社交平台,Facebook 现在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诞生起它就面临着暴露用户隐私的指摘,而在美国大选时虚假新闻泛滥的问题更是曾把 Facebook 和小扎推进漩涡的中心。扎克伯格也曾公开表示,「我们感觉我们的责任在增加,尤其是在活跃用户数量突破 20 亿之际。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在世界上的责任和我们需要采取的措施。」就像此前任何一次转型时一样,扎克伯格又开始不断向团队释放出非常强烈的信号。他甚至为此调整了内部的考核指标,现在,Facebook 越来越关注用户在社区里「是否开心,留存情况如何」,「而不只是根据广告点击这个维度去考核工程师的工作。」为了在保证言论自由的基础上,消除不当言论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Facebook 正在尝试从产品和算法层面做出调整,以为人们展示更加全面,而不是容易引发偏激的信息。过去一两年里,扎克伯格一直在向外界和公司强调的还有 Facebook 的下一个十年计划。这项计划涵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计算机发展等领域,代表着 Facebook 未来十年的工作重心。但和 Google X 中天马行空的实验项目不同,扎克伯格的目标和逻辑非常明确:一切未来计划都要围绕着 Facebook 的「社交」属性展开。例如,Facebook 的下一个重要目标是把资金投入到卫星、无人机、基站等方面,帮助欠发达地区进行网络连接,以帮助 Facebook 的服务进入当地。而对 Oculus 的投入和 AR、VR 的研究,最终目的也直指社交,「这关系到怎么让大家深度体验我们的服务,20 年前,我们用的是文字,那是属于一维的范畴,后面则变成二维的图片,AR、VR 是个很重要的计算平台,那么人们的体验肯定会往三维这个方向走。」在 13 年的经营过程中,Facebook 的产品基因非常强烈的深入到了公司文化中,甚至成为了公司的一部分。Facebook 的工程师告诉我们,Facebook 本质就是一个有着强社交属性的公司,「部门和部门之间有很强的连接性,大家每天都在交流沟通,每个人都在关注社交这个领域;团队文化注定了 Facebook 不是苹果,所以它永远没办法成为一个成功的硬件公司,就像苹果永远无法成为社交软件公司一样,因为在苹果的文化里,团队和团队之间不怎么喜欢沟通交流。」这也构成了大部分硅谷科技公司最明显的特点之一:让人无法忽略的公司文化和极其专注的业务领域。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Facebook 所做的业务都牢牢围绕着「社交」、「连接」这个领域。这种专注,相当于为公司设定了一道无形的边界感,决定了 Facebook 不会为了更好看的财报去漫无目的的寻找各种流量变现方式。但这种强烈的文化属性和边界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一家公司的宿命:一旦这个时代和它无关,它基本难逃被淘汰的命运。Facebook 的高管很清楚这一点,并且时刻提醒着自己保持警惕。2011 年,Facebook 搬到了位于加州门罗帕的新总部,这里紧靠一处海湾,曾经是传奇公司 Sun Microsystems 的旧址,它曾经是差点「咬下」苹果的 IT 及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但随着软件行业的变革,Sun Microsystems 渐渐没落,最终被甲骨文收购。但 Facebook 并没有让Sun Microsystems在这片园区里真正的「消失」:在园区中心、Facebook 地标性的「点赞」标志背后,依然隐藏着一块带有Sun Microsystems 公司 logo 的路牌。只不过,每天慕名前来 Facebook 参观,并兴致勃勃在此拍照留念的访客少有发觉。这放佛是个「不吉利」的隐喻,但却是 Facebook 的高管们刻意为之。扎克伯格想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和公司中的每一个人:Facebook 必须继续聚焦在社交这个领域。「我们清楚每个公司都会消失,但 Facebook 要做的,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一天晚一点到来。」
本文来源:极客公园
责任编辑:李慧敏_NY9182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谷歌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