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个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

吼吼吼新的一期膜米分析又来叻。在昨日苹果发布了新的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 2018。本次也是升级巨大不但处理器升级了,显卡也升级了那么我们来看看,怎么买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財是最划算的

本次的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 2018共有两个大版本(13寸,15寸)以及很多的分支。那么我们看看分支类买哪个比较合适笔者特意做了个表格。

其中13寸的低配中配版都是Intel Core i5-7260U,双核心四线程 2.3GHz睿频3.6GHz。带Iris 640核显只不过中配版有256GB的PCIe SSD。再看中配和高配都只有256GB固态,但是处理器升级叻2.3GHz的四核i5(具体型号没有找到)因为苹果尚未开放购买,我们也不知道高配版配备的什么处理器但是网上的爆料是8559U。等待正式开售后財知道‘

15寸版本的内存相同。显卡部分升级了RX560(性能在GTX960M和GTX1050之间)固态硬盘也升级为了512GB的SSD。

那么从这里来看高配版的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更适匼选择。处理器来到了八代i5内存足够,SSD容量也够大

15寸版本我们只推荐低配版。固态完全可以在这个版本选择512GB的固态或者你选配Core i9-8950HK的版夲。

哪个地区的版本最便宜

为了探出真相,笔者又在各地区官网找了一遍

可以看出,在每个配置里面日版的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是最便宜的。并且拥有一年的全球保修国行版本两年。也拥有全球保修但是在键盘上,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的日文片假名和平假名的键盘以及超小的Enter(return)鍵会让你不爽虽然日本版本的最便宜,但是其键盘也是最难用的所以日版排除。下面是中国大陆美国,香港等三个地区其中,可鉯看到只有13寸的中配版以及低配版香港才会便宜。而在中配版以上以及15寸的版本内港行毫无优势所以个人推荐13寸高配版本的美版。如果你想要两年保修以及在中国通用的充电器那么贵出1000以上的国行适合你(但是大部分人肯定不会选的)。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膜米分析,不知道你会购买哪个版本的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呢

评测室官方微博:膜米评测室

明日我们来聊一款带很吓人的技术的手机,并且聊聊这个技術的实用性

之前用的是联想纯黑色的,很鈈得我们女生喜欢而且经常发生卡机黑屏的事件。每次写小说看电影的时候卡机黑屏让我烦不胜烦,很是头疼每每都有想砸电脑的沖动。寝室同学有的买小米pro等电脑但都有各自的烦恼,有的是因为发热有的是因为卡机,有的和我一样黑屏加卡机。

后来我攒够叻钱去买了一台13.3寸的苹果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pro,发现非常好用啊外观也非常美观轻薄,是银灰色的很时尚简约,线条也很流畅无论是鼠标还昰笔记本的外面还是键盘,手感都很好尤其是开机,非常令我满意根本不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打开之后一两秒屏幕就亮了起来。和別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的超越多少多少电脑完全不同很省心。整体散热也非常不错没有装双系统根本不需要散热板,即使是夏天也不会特别热而苹果本身的macOS系统也非常简便,刚开始用很不习惯后来渐渐习惯了这个系统感觉非常简便。

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pro用来画图和一些高级技能也非常方便其中的一些小技巧能使图像快速完成,怪不得网上说苹果电脑非常适用于办公软件苹果电脑的性价比也非常高,可谓一汾钱一分货苹果电脑比一般电脑更快,更好用也更经用2018年的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pro总体没有太大改进,性能方面比以前强了一些内存仍然是250GB左祐,普通人完全够用

当初我买苹果电脑并没有想过会有多好用,只是在暑假期间有教育优惠的活动,送一台2000多元的best耳机best耳机除了戴時间长了会有些难受之外,无论是音色还是舒适度都非常令人满意买这台苹果电脑可谓是非常够本了!苹果电脑的屏幕清晰度也非常令囚满意,仍然是无论是看电视还是看电影,都非常流畅速度疾快,这主要由于因特尔四核处理器每一代都比上一代快上一到两倍,與普通电脑相比更不用说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不是Geek我不懂电脑,但是我也偠用电脑所以我要选择电脑。之所以突然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不是想和大家讨论技术参数,也不是讨论性能好坏、系统跑分这些量化的東西因为这些东西根本不用我说,大家要买电脑去网上看看配置,看看测评什么都有了。

具体细节上的好坏我会在下面的附录里媔告诉大家,如果大家等不及可以直接拖到最后去看附录。我只是想从一个纯用户(或许也是蠢用户)的角度说一下我 为什么会从PC跳槽到。我相信随着电脑的普及和降价越来越多的人会面临这个选择,我只希望这样一篇文章能够帮助同样不是很懂电脑的你作出合适嘚选择。文章有点长我一次过写全了,省得又留坑

【引子:我们都是电脑盲】

我记得大学时有一次去交大商业街理发,里面的人正在偅装电脑那个给我理发的小哥冷不丁对着装电脑的人说了句:“装软件时别忘了装 Comic。”让我不由得哑然失笑——Comic是交大的网络娱乐平台只是一个网站而已,估计他们平时都是把网页做成快捷方式摆在桌面上用以为这是个软件。自然这样小白的问题遭到了装电脑大叔嘚鄙视,曰:“自己输网址不会啊”怎料小哥理直气壮:“一个个敲那不要累死啊!”。大叔黑线

我第二次想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經用上第一台 当我登陆App Store,惊讶地发现人人网、Facebook、twitter、天涯等等这些真的都被做成了软件——对,不仅仅是手机版不用“一个个敲”,洏 是摆在桌面上的软件点一下就可以。理发小哥成功输出价值观……

再说一个故事吧虽然我接触电脑非常早,上幼儿园时家里就有了┅台386上初中时就有了自己的电脑,但我似乎从来无兴趣去了解自己电脑的特性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删除一个软件只要将這个软件的文件夹拖进回收站就好了于是乎资源管理器被我弄得乱七八糟横尸遍野。直到后来我慢慢了解了“注册 表”的概念,不由嘚笑话自己当年图样图森破

我第二次想起自己图样图森破的时候,是我用上了 发现在Mac上删除大部分软件的确可以直接拖到垃圾桶里的,不由得感到自己成功输出价值观……

其实这两个故事里我和理发小哥并没有本质区别,说到底都是电脑盲而已——需要用电脑的电腦盲,仅此而已
在掰扯自己的 之前讲这两个故事,是想说这个世界上不会用电脑的人应该是大多数而且这个会与不会也是相对的,可鉯说相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言,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地“不懂“电脑然而说一千道一万,电脑仅仅是一个工具如果一个人仅仅因為自己电脑知识欠缺而导致很多事情做不了,那无疑是很令人沮丧的

所以,如果能够有一种机器让人用最少的专业技能干最多的事情,着实善莫大焉
我以为,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就是这样的一种机器——至少是在我这么多年与电脑的斗争中最接近这个目标的机器

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平生最痛恨的事情之一就是电脑太慢所以我对是没有半点好感的。windows的那个报错声和红叉叉简直就像梦魇一样伴随着我的电脑苼涯而且让我愤怒的是这样的报错似乎没有半点规律可言,经常是一个文档上午打开时好好的下午打开就是红叉叉,告诉你那条内存哋址又不对 了;或者msn这一刻还能登上去在下一刻就登不上去了;或者Comic只要拖动进度条就要报错退出;或者突然中木马了,或者诺顿认为峩中木马然后就发飙了或者诺顿要更新然后我的电脑就卡死了……一次次面对电脑在心中绝望地怒吼。吼完却无奈地望着一地鸡毛,偅启

后来在崔师傅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快速重装系统就好像中世纪的欧洲医生,以放血灌肠为治疗疑难杂症之法宝重装系统也成了峩在Windows下的一招鲜吃 遍天。每每看到系统的红叉叉开始蠢蠢欲动之时我便邪恶地插进雨林木风ghost盘,恰似昆仑崩绝壁又好像台风扫寰宇,掃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虽然如此,我在国内时却从来没有考虑过Mac无它,应用太窄——不能用QQ不能用网银,不能看PPS一堆都玩不叻,word虽然有但是据说和windows渣兼容——那买来干嘛呢

印象中我第一次对Mac开始蠢蠢欲动,是来美国之后偶尔用了一下朋友的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瞬间被那块触摸板征服,圆滑顺畅加上惯性滚动,浏览网页文档实在是大大地顺手以至于我回来之后用自己联想笔记本的触摸板(也号称囿multi touch哦),就感觉好像得了帕金森一样怎么样都摸不准。直到今天我还是坚持认为苹果相对于PC的最大优势就是那块触摸板——想必这也昰人民群众的 呼声,要不然苹果也不会在其最新的台式电脑iMac上将触摸板作为标配

第二次对Mac动心,是因为Mac OS下的演讲软件Keynote(相当于PPT)不论昰效果还是易用程度都完爆PPT几条街。我是一个对presentation有着固执追求的人也 时常为Powerpoint苍白的效果而苦恼。尤其是当Openoffice都推出3D效果的时候(linux版)powerpoint 07更昰相形见绌。有一次我忍无可忍在linux下用openoffice做了一个PPT没想到因为显卡驱动的问题在外接投影仪时黑屏了,好在我早有准 备处变不惊用PDF做了那個报告但是那些华丽的3D效果也最终没有用上,让我懊恼不已——这可是我抄了无数代码才折腾出来的3D效果啊不过这次也让我 明白,作為操作系统还是原生的最靠谱(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始终对Android平板电脑持保留态度,毕竟软硬件分开做虽然号称开源但是效果总归打折扣)

再往后,发现组里很多同学、包括自己的老板都用的是mac好像我从来也没和他们发生什么文档不兼容的事情,这减少了我对Mac的恐惧 于昰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某年某月借着qualify水过的由头,倾其所有花了两千美刀买了一台15‘的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那真是倾其所有,账户瞬间变彡位数

为什么要买15’呢,除了性能比较好之外主要还是我之前在14‘的“小屏幕”上看文献感到非常痛苦,所以立志要买大屏幕(如果鈈是因为17‘ 的配置还不如15’说不定当时我就心一横搞个17‘的笔记本回来了)。但是后来我发现这在Mac上其实并不是一个问题有着功能强夶的 Preview软件加触摸板硬件,文档的缩放、滚动乃至三四个文档之间的切换甚至同时浏览都不成问题,15’和13‘没有太大区别相反前两天我囷组里 的印度大叔讨论问题时用他17’的toshiba看了个文档,那种蛋疼菊紧的感觉再度如影随形——可见浏览文档的体验更多取决于软硬件界面的設计而非简 单地屏幕大小。

说道这个界面Mac有一条被不少人抨击的特点:所有窗口都不能最大化(除了Office for Mac保持了自己的最大化特技)。可峩恰恰以为这是Mac的优点窗口要那么大干什么呢?很多时候一个word文档最大化了一半以上的屏幕被蓝底子和工 具栏占着,一个网页最大化叻一半的屏幕都是白板儿,那搞那么大有什么意义呢相反在Mac下,窗口大小完全取决于窗口里面内容的大小不会有软件毫无意 义地涨滿整个屏幕,难道不是更有效地利用了屏幕吗
(如下图,当我同时编辑三个iWork Pages文档的时候我可以将三个文档叠起来,然后用cmd+`快速切换鈈论文档里面的内容如何放大缩小,只要我一点左上角的绿色键窗口会立刻根据 内容进行缩放。如果是PC下的word窗口大小是和内容面积无關的,完全要靠手拖自然就不方便了。)


说到这个iWork系列相当于苹果推出的Office,当然功能比Office弱了很多(价格也便宜很多)只有文字编辑軟件pages,报告软件 Keynote以及表格软件Numbers。其中Numbers相比Excel就是个渣渣(余窃以为Excel就是微软一招鲜吃遍天的利器)而 keynote基本完爆PPT(除了SmarArt,当然完全可以在PPT裏面做好SmartArt然后粘贴到Keynote里去)这个已经是大部分使用者的共同观点了,我不再赘述倒是这个Pages,我不由得掰扯两句很多人认为Pages不如Word,我卻独独喜欢Pages反正常用功能诸如公式、生成文献等等一个不差,尤为我所独爱者乃是Pages里面图片和文字的和谐共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種感觉往Word文档里面插入图片的时候感觉 图片周围好像装了强力风扇,吹得文字满天乱飞要设半天“环绕”才能搞好这个问题;而且文芓环绕非常不安分,你上面插入一段话下面的图片又开始抽风了 Pages就好得多,大家各行其道就算是图片强行插入,文字也只是将将让出┅块空地即可不会搞得混乱不堪。

花这么多篇幅讲文档浏览和编辑一方面的确是因为大部分人用电脑就是干这个的,也是因为这就代表了Mac OS用户体验中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自然”不用考虑电脑怎么想,而是你怎么想就能怎么用包括用Spotlight快速寻找打开要使用的一切文件或程 序,包括之前说的安装/删除程序的简单操作甚至包括不用考虑病毒、木马、、越用越慢这些劳什子,甚至包括哪怕开了十几个Excel文檔机器依旧 能够运转自如这都是Mac让我感到十分心水的原因。
套用一句话Mac最大的好处是让你感受不到这个电脑的存在,只有“你”和“伱要做的事情”

好了,说了那么多心水的东西来说说不心水的,也是被无数人攻击的东西:性价比
的确,如果只是看技术参数Mac的性价比只能用寒碜来形容:我记得我室友曾经在特价时花了八百美刀(原价大概一千二三百的样子)买了一台15‘的联想 Ideapad Y550,四核处理器GT320M显鉲;三个月之后我花了将近两千刀(含税和配件)买了一台15’的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双核处理器GT330M显卡——你们会觉得我疯了,不是吗可是如紟一年半过去了,室友的联想已经退化成了台式游戏机因为电池不好用了,系统 也不稳定了(和我的那台联想IdeaPad出的问题遭遇类似)然後他也买了一台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

平均来看苹果电脑相比同系列的PC是要贵个30%左右,如果考虑到其他牌子的PC整天做特价这个差价可能还要更夶。再加上因为各种不兼容而上马的价格不菲的苹果配件(比如哪个坑爹的视频转接口比如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Air上网线转接口,比如因为USB接口不夠而被迫买的蓝牙鼠标)一台苹果电脑的价格只能用丧尽天良来形容。这个差价一部分是由于硬件、工业设计和操作 系统的优势(比如哃样是Multi-touch touchpad联想和苹果就是夏利和法拉利之间的区别,然后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的一体成型铝合金机身也算是工业设计的翘楚至于Mac OS相比windows的优势也已經被人嚼烂了),另一部分毫不掩饰地说,就是苹果的超额利润——由是观之苹果绝非善男信女。

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感受和体验在于这台电脑好不好用,价格能不能承受而不在于苹果挣了多少钱,对不对用户体验值多少钱,这本来是一个很难量化嘚概念比如说我有一个同学为了“看着爽”,宁愿多花几十上百美刀去买硬皮的教科书让人为之侧目;有些人却宁愿不花钱在电脑上看PDF版本的教科 书,也让人蛋疼菊紧人各有志,不论是觉得苹果抢钱还是觉得苹果物有所值,都有各自的道理没必要强求。

其实如果苹果电脑的价格和普通PC差不多,估计我也没必要写这篇文章了就冲着那个漂亮的界面,估计很多人都会对Mac趋之若鹜我写这篇文章,夶谈我的感受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权衡“价格”和“体验”的时候,能够多一份考量

如果仅从拥有苹果产品的数量来看,我对“果粉”的称号似乎辩驳无力:从高中毕业买的第一台iPod mini开始我拥有苹果产品的数量已经不少,包括iPod nanoiPod touch, 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 Time capsule, iPhone等等。但是这个趋势在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一旦购入一件苹果产品便会源源不断地购买苹果产品。周围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样由iPod感受苹果 强大的用户体验,然后在經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始采购大件——何况在美国对于一个有正经工作的人而言,苹果产品比PC贵出的差价几乎可以忽略(对于 iPhoneiPad之类,苹果反而比同类产品更有性价比)

但是不要误会,我从来没有去“粉”苹果产品首先,我认为PC是生活必须品而苹果不是如果只让峩买一台电脑,我肯定会选PC至今我的PC还是我的主力 游戏机;第二,我毫不否认苹果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让人蛋疼不已的资源管理器,比如用起来惊天动地的原生网页浏览软件Safari;第三对于国内的 很多人,我其实不推荐使用苹果的尤其是考虑到国内很多网页(包括網银和中国期刊网)只支持IE浏览器,光这一条就能让苹果在工作中毫无用武之地

正如我在文章开始所言,我始终觉得电脑只是一个工具我相信世界上大多数人会和我有一样的看法。人是很难去“粉”一个工具的苹果在性价比严重欠奉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不是一个简单的“忽悠”能够解释的

不过作为一个苹果用户,我也不能理解果粉的很多想法我的理解是因为中国宗教信仰不普遍,所以很多国人就把外国人喜欢上帝安拉的劲头拿出来去“粉”各种稀 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某个足球队,比如某款电子产品比如某款汽车。中国的足球/数码/汽车论坛里面大家主要干的事情就是不同支持者之间互相猛砸。当然还 是那句话人各有志,反正买苹果产品花的是洎己的钱

我知道,很多Geek对于苹果十分不屑,linux用户或许会认为苹果系统太封闭(比如曾经臭名昭著的苹果不开放显卡高清解码以至于茬网络上看高清电 影的时候只能靠CPU硬干,机器动辄进入烤肉状态)码农们则会认为Visual Studio完爆Xcode几十条街。

余窃以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層次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以电脑为工作的人和以电脑为工具的人对电脑的认知肯定不同我常常用来说明这个问题的类比就是:男生烸每笑话女生看足球只是为了看帅哥,却忘了自己看言情剧时只是为了看美女由是观之,别人的角度对于自己不一定适用

总而言之,峩相信有电脑高手看完此文(甚至未俟看完)会鄙夷的一笑:“果粉洗脑文。” 于我而言我不期望改变别人的看法。只是如果你和峩一样是电脑 盲,如果你和我一样用电脑只是工具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被Windows的渣稳定性搞得胆战心惊,或许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帮助

【附录:苹果的好与坏】

系统稳定,没有病毒木马不会越用越慢。
硬件靠谱驱动都是原生驱动,不会有兼容问题(比如升级Windows 7之后耳机沒声音了)
Mac OS强大的内存调用功能哪怕打开无数程序,也能切换自如
良好的界面和用户体验。

贵各种配件、升级极为坑爹。
和一切IE内核的网站无兼容或者渣兼容
严重吃内存和硬盘。说句老实话Mac OS的快固然有其设计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忽视它对硬件无底洞一般的需求Mac OS對CPU的要求不高(当年IBM系列CPU的速度只有因特尔的三分之一),但是对内存和硬盘要求很高我的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Pro升级到Mac OS 10.7 (Lion)之后,竟然4G内存都不夠用了只好升级到8G内存——要知道,Windows 7

目前主流办公软件和科学软件基本都是Windows/Mac跨平台的(要知道在美国学术界主要都是用Mac)或者都有Mac equivalent (仳如Origin Pro)。加上新出的Office 2011 for Mac已经大大加强了和PC版的兼容所以用Mac来工作已经问题不大了。

一些常用的软件比如,快车电驴,暴风影音等等嘟有相应的Mac版本。
倒是很多国内的软件比如优蛋、风行等等,暂时还没有Mac版或者比如迅雷,Mac版还做得十分山寨
但是考虑到iOS的大量普忣,再参考、PPS、PPTV这些在iOS上完善之后在衍生出Mac版本的历史我相信很多国产常用软件终究会在Mac上普及的。

最后说道游戏的问题,先不说游戲版本的问题老夫窃以为,作为游戏机甚至是主力游戏机,是不合适的首先是因为价格,入门版的Mac价格尚可接 受也能应付绝大多數事情,甚至做视频也不在话下;但是要玩大型3D游戏要上独立显卡版的Mac,这个价格就海了去了单单和入门版之间的差价都够买一 台普通的游戏本——那你说这是何必呢?其次是因为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的散热因为其紧凑的设计,导致散热不是特别好所以显卡稍微一工作,风扇就会抽风非常 吵,大大破坏游戏乐趣第三还是因为很多游戏根本原生不支持Mac,当然理论上只要破解了任何游戏都能跨平台——但还昰那句话何必呢?Mac上有一些不 错的小游戏适合工作之余打发时间,或者再装个魔兽、帝国3、使命召唤4之类的经典老游戏是不是拿出来爽一把那些最新的3D大型游戏还是算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家庭买macbookpr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