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gm镜头上的按钮 gm 镜头 保修多久

&&|&&责编:陈亮
1FE口大三元 索尼标变旗舰镜到来&&&&进入全幅时代的索尼微单™相机,在今年终于可以说是正式进军专业拍摄领域了。FE口“大三元”的到来可谓是一个惊喜。大三元可谓是标志着一套相机系统的镜头专业性的标杆。恒定大光圈,高画质,可变焦。作为系统中最为实用的镜头,自然也是关注度最高的。而作为大三元中的实力干将,24-70mm镜头也是最为实用的。索尼全新的FE&24-70mm&F2.8&GM也终于来到了我们的评测中心,这枚全新设计的镜头表现如何?来看看他是不是能达到大师级的水准吧。FE口大三元&索尼标变旗舰镜到来&&&&在今年,索尼终于迎来了自己FE卡口系统的大三元系列镜头。而已经发布的两款镜头全部归于现阶段索尼最高规格的GM——索尼G大师镜头系列。高规格的新系列镜头自然也是让我们充满了期待。而这枚FE&24-70mm&F2.8&GM,称得上是大三元中最为实用,且使用率最高的一款镜头产品。而这枚FE&24-70mm&F2.8&GM更是运用了如今开发中最高精尖的技术,比如DDSSM对焦马达的使用,全新XA镜片的使用。这些都让全新的这枚24-70mm镜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新的大三元级别FE&24-70mm&F2.8&GM让索尼全幅微单™系统达到了新的高度镜头看点:高解析是优势&大光圈下画质出色&&&&作为索尼FE卡口下的旗舰24-70mm镜头,这枚FE&24-70mm&F2.8&GM镜头的分辨率表现是其一大优势所在。镜头的分辨率表现是最大的亮点,尤其是在大光圈下,其良好的解析力和锐度让人印象深刻。而镜头在色散、暗角和畸变控制方面表现的也算是中规中矩。而高解析的优势搭配如今高像素的机身,能很好地发挥性能优势。M镜头分辨率表现优异()镜头看点:XA镜片应用&更棒焦外效果&&&&在索尼G大师系列镜头中,引入的XA镜片技术带来了镜头焦外效果的提升。全新的FE&24-70mm&F2.8&GM镜头一大特色在于研磨工艺提升带来了焦外“洋葱圈”问题的更好解决。而70mm与f/2.8的组合,的确能带来更好的虚化效果。全新镜头拥有着颇为不错的焦外效果()&&&&索尼FE&24-70mm&F2.8&GM&&&&镜头焦距:24-70mm&&&&APS-C画幅下的35mm规格换算焦距(mm):36-105mm&&&&镜头结构:13组18片(1片XA镜片,2片非球面镜片,1片ED镜片,1片超ED镜片)&&&&镜头光圈范围:f/2.8&-&f/22&&&&最近对焦距离:0.38m&&&&最大放大倍率:0.24x&&&&滤镜尺寸:82mm&&&&镜头尺寸:约87.6&x&136&&&&镜头重量:886g镜头MTF曲线图,从图中能看出镜头的分辨率表现会是其非常值得一看的部分镜头结构图,较为复杂的结构和扎实的用料是这枚索尼镜头的特色&&&&可以看到,这枚全新的FE&24-70mm&F2.8&GM镜头在用料和设计方面都是下了一番心思的。而从镜头的MTF曲线来看,这枚索尼的全新GM镜头也表现得足够漂亮。那么除了漂亮的数据外,新镜头的实际画质表现在拍摄时的表现如何,我们来看一看吧。文章导读:产品:
2镜头外观 专业化 全新G大师风格外观&专业化&全新G大师风格&&&&先来看看新镜头的外观设计,新一代索尼G大师镜头的外观设计和早先的索尼外观设计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可以说新镜头长得更“单反镜头”一些。镜头的专业感更强。镜头仍然是传统的黑色外观涂装,金属材质的镜身更是增强了镜头的扎实感。全新设计的M镜头对比能看出全新f/2.8规格的24-70mm镜头造型设计有了非常大的不同&&&&在镜身上,FE&24-70mm&F2.8&GM一大变化在于终于加入了AF/MF调节开关,之前索尼FE卡口的大部分镜头在对焦模式切换时都要通过机身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上多少都会因此而降低。而开关终于改到镜身上之后,我们在双手操作相机时,在对焦切换时的效率明显要高出很多。新镜头加入了AF/MF开关拨杆,操作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变焦模式方面,索尼FE&24-70mm&F2.8&GM采用了同级别常规的外变焦模式,镜头在24mm端收起,而在70mm端则伸出最长。这对于日常操作而言,是个更符合逻辑的操作习惯,像尼康24-70那样中间50mm最短,两端伸出,在收纳镜头时的确不是很方便。而索尼这种经典的广角端最短的设计的确更实用,更符合大众的使用习惯。镜头在70mm长焦端伸出最长镜头采用全金属材质的镜尾,保证耐用性整个镜组后部有一片密封镜片,避免镜头从后部进灰&&&&在防护性方面,索尼FE&24-70mm&F2.8做得倒是不错,镜头在镜尾有一片保护镜片。镜片不会随镜头的变焦而移动,这为镜尾提供了很好的密封保护性。而镜尾的橡胶密封圈,也能很好地起到防尘防滴溅的作用。产品:
3镜头细节 封闭式镜尾 对焦停止功能是特色细节&封闭式镜尾&对焦停止功能是特色&&&&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镜头的细节设计,索尼在GM系列镜头上采用了全新的漆面涂装,其表面手感类似尼康的金圈镜头,摩擦感更强,且耐磨性要更好。能较好避免如之前一些FE镜头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露出金属的问题。镜头为索尼E卡口镜身上的对焦停止按键&&&&镜头的操作方面,除了AF/MF拨杆外,还有索尼系列特有的对焦停止键。按键用于在必要时瞬间停止镜头的AF工作。不过笔者个人认为,这一设计对长焦镜头而言更为实用,对于24-70mm这个焦段而言,显得不是那么必要。在24mm端镜头有锁止机构,防止镜头下垂&&&&镜头遮光罩为莲花型,遮光罩内侧有植绒。以保证遮光罩拥有良好的抗眩光效果,起到抑制光晕,以及避免斜射光导致的画面雾霭化问题。在阳光较强的地方使用,还是很实用的装备。遮光罩内侧有植绒镜头滤镜尺寸为82mmG大师镜头特有的橙色衬底字母G&Logo&&&&M滤镜尺寸为82mm,全新一代的原厂24-70mm&f/2.8规格的镜头集体升级到82mm口径,24-70mm镜头如今在口径上做大也是有其考虑的,目的在于增强镜头在较广焦距下边缘画质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我们看到的24-70mm新镜头都集体体积变大,毕竟专业级镜头第一目标,还是追求更好的画质表现。产品:
4分辨率 优势所在 主要焦段均有好表现分辨率&优势所在&主要焦段均有好表现&&&&下面我们来进入画质测试环节,看看新的具体成像实力。首先我们还是先来到评测室环境下看看镜头的分辨率表现。我们还是通过拍摄分辨率标板来看看新镜头的实力表现,当然,测试搭配的是索尼现在像素数最高的A7R&II。测试标准:&&&&拍摄画质:无RAW+JPEG&&&&感光度设置:ISO&100&&&&对焦设置:DMF24mm分辨率测试结果24mm端&&&&从中心分辨率来看,这枚FE&24-70mm&F2.8的素质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镜头从f/2.8光圈全开开始就有着相当不错的分辨率素质表现。缩小一档光圈镜头基本就可以达到爆表的4000LW/PH的表现了。而高素质的表现可以一直延续到f/11左右,之后因为光圈小以及衍射问题,分辨率开始下降,不过即便是在最下的f/22下,镜头仍然有着超过3700LW/PH的表现,可谓是很高素质的广角画质表现。&&&&至于边缘画质方面,边缘方面,受限于分辨率标板的测试上限,边缘都是跑满2000LW/PH的,具体边缘画质如何,我们还是稍后通过实拍像大家展示。35mm下镜头分辨率测试35mm端&&&拉近到35mm,镜头在f/2.8光圈全开下的分辨率略降,不过仍然能看到镜头的分辨率表现很是优秀。镜头的整体分辨率走向接近24mm下的表现,只是相对的,在小光圈下分辨率下降的更多一些。50mm端分辨率测试结果70mm长焦端测试结果50&70mm端&&&&在长焦焦段下,随着镜头的焦段变化,镜头在光圈全开下的分辨率渐渐有所下降。不过即便是在70mm端的f/2.8下,镜头的分辨率仍然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准。镜头基本从f/11开始出现分辨率的下降,而随着焦距的增长,小光圈下的分辨率下降会更为明显。但可以说镜头在各个焦段下,中心的分辨率在各档光圈下都有着较好的实用性。&&&&从测试来看,全新的M镜头是一款在设计上偏向于大光圈画质表现的镜头,镜头明显在大光圈下有着更好的分辨率表现。对于喜欢使用大光圈镜头的用户而言,这的确是一枚非常契合使用需求的镜头。产品:
5实拍分辨率 24mm端 全开锐度是惊喜实拍分辨率&24mm端&全开锐度是惊喜&&&&看过了实验室环境下分辨率的表现,我们再来看看在真实环境下,这枚M镜头的画质表现。我们仍然通过拍摄建筑,来看看镜头各档光圈的实际画质表现。首先,我们来看看镜头的广角端实际表现吧测试标准:&&&&拍摄画质:无RAW&&&&感光度设置:ISO&100&&&&对焦设置:DMF广角端实拍(红框内为截图对比区域)24mm端实拍各档光圈画质对比&&&&在真实环境的拍摄中,这枚全新的FE&24-70mm&F2.8&GM的确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在A7RII这样的高像素机身上,镜头在f/2.8光圈全开下就有着相当不错的画质表现。镜头的分辨率,锐度都非常不错,甚至有些让人难以相信是f/2.8光圈全开下的表现。这种高画质的表现基本可以保持到f/11左右,从f/16开始可以明显看出镜头的锐度以及分辨率开始下降,这也符合我们之前在分辨率测试的结果。&&&&让人较为惊喜的是镜头在边缘位置上的画质表现,无论是大光圈还是小光圈下,边缘的解析力表现都相当让人满意(尤其是考虑到这是24mm的广角)。因此对于喜欢使用广角的用户而言,这款索尼FE&24-70mm&F2.8&GM的广角端表现会很让人满意。产品:
6实拍分辨率 70mm端 各档光圈锐度佳实拍分辨率&70mm端&各档光圈锐度佳&&&&看过了在24mm端的实拍画质表现,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索尼FE&24-70mm镜头在70mm长焦端下镜头的实拍画质表现。同样,我们选取画面的中心和边缘部分,来看看镜头的实际画质表现。测试标准:&&&&拍摄画质:无RAW+JPEG&&&&感光度设置:ISO&100&&&&对焦设置:DMF70mm端实拍照(红框内为截图部分)70mm端实拍各档光圈画质对比&&&&70mm端,我们能看出在f/2.8下镜头的成像会显得稍肉一些,这也是光圈全开下镜头常有的表现。而收缩一档光圈到f/4.0后,镜头的解析力与锐度表现明显提升。这种高锐度,高解析的表现可以持续到f/11左右,继续收缩光圈到f/16,小光圈和衍射的问题就开始较为明显地影响成像,能明显感觉到图像不那么锐了。好在解析力仍然不错,对于需要使用这么极端小光圈的用户而言,这一画质表现也足以满足需要了。产品:
7色散控制 广角较佳 开启补偿可修正色散控制&广角较佳&开启补偿可修正&&&&看过了的锐度和分辨率表现,我们再来看看新镜头的色散控制表现。作为一枚变焦镜头,一方面要估计到各个焦段下的画质水平,此外还要考虑到大光圈下的色散控制表现。全新的索尼FE&24-70mm&F2.8的表现又怎样呢?来一起看一看吧!测试标准:&&&&拍摄画质:无RAW&&&&感光度设置:ISO&100&&&&对焦设置:DMF24mm&f/2.824mm&f/4.024mm&f/5.624mm&f/8.024mm&f/1124mm&f/1624mm&f/22&&&&在镜头的24mm端,镜头中心部分很少出现严重的紫边或是绿边问题,镜头无论是大光圈还是小光圈下,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彩色边缘问题。这是个很好的消息,显然可以有效地减少我们在后期时的工作压力。24mm端边缘色散&&&&但是当我们将镜头拿到室外进行拍摄时,笔者发现镜头在边缘的高光区域很容易出现如上图这样的紫色边缘问题。不过好在这种边缘是统一的紫色,在后期时可以非常轻松地处理掉。70mm&f/2.870mm&f/4.070mm&f/5.670mm&f/8.070mm&f/1170mm&f/1670mm&f/22&&&&而当我们伸长焦距到70mm时,镜头的色散显然要明显很多。我们在f/2.8光圈全开下可以明显看到已经成为蓝色的高反差区域。而且,这种较为明显的色散问题直到f/5.6左右才会消失。这显然需要必要的一些后期处理流程来消减画面内的这些“蓝边”问题。而对于不熟悉这些后期处理方法的朋友,笔者建议大家保持机身内的镜头补偿效果打开,这样色散问题将能得到很不错的抑制。产品:
8暗角控制 长焦表现好 达到同级别水平暗角控制&长焦表现好&达到同级别水平&&&&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的暗角控制表现,索尼FE&24-70mm&F2.8镜头有着非常复杂的光学结构,那么新镜头在各个常用焦段下的暗角控制如何呢?我们接下来分别看一看:测试标准:&&&&拍摄画质:无RAW&&&&感光度设置:ISO&100&&&&对焦设置:DMF镜头24mm端暗角测试展示M&24mm端暗角测试结果&&&&先来看24mm的广角端,从测试结果来看,24mm端明显有着可见的暗角,而且这种暗角会一直伴随在各档光圈下出现。而f/2.8光圈全开时,镜头的暗角范围最大,暗角的失光量也最多。这也难怪,24mm的广角加上f/2.8的大光圈,暗角问题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镜头70mm端暗角测试展示索尼FE&24-70mm&F2.8&GM&70mm端暗角测试结果&&&&70mm端,显然在f/2.8光圈全开下仍然会有暗角出现,但可以明显看到,镜头无论是失光量还是暗角的范围,70mm端都要明显好于24mm端。且镜头的暗角在收缩一档光圈到f/4.0后,暗角就基本消失了。就长焦端而言,这样的暗角控制表现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总的来说,索尼FE&24-70mm&F2.8&GM的暗角控制和几大品牌的同规格镜头相比,水平相当。相对而言70mm端的暗角控制是要明显优于24mm端。而对于不是很喜欢暗角的用户,建议各位在拍摄时开启相机的镜头校正功能。以此来减少暗角的出现。产品:
变形较轻 易于后期修正畸变控制&&变形较轻&易于后期修正&&&&作为一枚24-70mm,镜头覆盖了从广角到中长焦范围的焦段,自然镜头要解决的图像变形问题也更为复杂。那么全新的这枚索尼FE&24-70mm&F2.8镜头在各个焦段下的畸变控制表现得如何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际拍摄的照片来向大家介绍吧。24mm端畸变测试结果35mm端畸变测试结果50mm端畸变测试结果70mm端畸变测试结果&&&&在畸变测试中,我们分别测试了镜头在24mm、35mm、50mm和70mm端的变形情况。4大常用焦段中,24mm和70mm端的变形最为明显,24mm端呈现为较为明显的桶形畸变,而70mm端则是较为明显的枕形畸变。而35mm和50mm的变形明显轻微很多。因此,镜头虽然的确是有可见的变形出现,但好在畸变不是很严重,修正起来也比较简单。当然了,如果对这方面比较苛求,还可以通过开启镜头修正来降低畸变的影响。产品:
10焦外成像 避免洋葱圈 长焦端虚化好焦外成像&避免洋葱圈&长焦端虚化好&&&&虽然在焦段上,24-70mm焦距并不是太长的焦段,但配合f/2.8的恒定光圈,我们仍然能获得一些效果不错的浅景深照片,自然,的焦外成像素质也会是我们所关注的。索尼对于全新的G大师系列镜头,最为引以为傲的就是镜头焦外光斑质量更高,那么新镜头的焦外是否如索尼所说那般优异呢?我们还是通过实拍来看一看:24mm端虚化效果70mm端虚化效果&&&&在虚化展示中,可以看到24mm虽然有着f/2.8的光圈,但显然受限于广角偏广,不会有有很明显的虚化效果。而70mm端,则明显能看出大光圈的优势。在f/2.8下能看出镜头有很漂亮的焦外虚化效果。想要追求漂亮的浅景深特写,FE&24-70mm&F2.8&GM还是能较好的满足这一需求的。焦外光斑展示&&&&而如索尼在介绍自家XA镜片时所说,镜头的焦外光斑的确有着较高的质量。能看出光斑中没有出现一些老式大光圈镜头常见的“洋葱圈”现象。XA镜片的研磨工艺提升,的确在焦外的成像中展现了出来。而这对于如今越发追求焦外成像高质量的用户而言,这一表现是很让人满意的。产品:
11实拍样张 大光圈 焦外效果很迷人实拍样张&大光圈&焦外效果很迷人&&&&以上就是我们对索尼FE&24-70mm&F2.8的测试内容,最后我们通过实拍样张,来看一看新镜头的拍摄表现吧。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镜头在大光圈下的表现,照片均为直出JPEG图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图包来观看原图。&&&&&&&&&&&&&&&&&&&&焦距:60mm &光圈:2.8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8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800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焦距:36mm &光圈: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6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在大光圈下,M镜头展现了良好的虚化能力,而在拥有良好虚化效果的同时,镜头在焦内展现出了良好的解析力和细节表现力。而0.38m的最近对焦距离让我们在近距离拍摄时也更加方便。配合大光圈,虚化效果也更让人满意。产品:
12实拍样张&多组合&优异解析力吸引人实拍样张&多组合&优异解析力吸引人&&&&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使用其他光圈组合下的拍摄效果,同样,照片均为JPEG的直出照片。大家也可以看看镜头在不同拍摄题材时的实际拍摄表现。&&&&&&&&&&&&&&&&&&&&焦距:7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7.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25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2.8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16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2.8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焦距:50mm &光圈:5.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500 &曝光补偿:-1.7EV &白平衡:自动&&&&在不同的光圈组合下,我们能看到这枚M镜头有着很好的适应性。应对各种拍摄环境都能有不错的表现,而在不同的光圈组合下,镜头都保持了优异的解析力表现,镜头展现出了优异的锐度表现,对于现在大家追求“锐”的效果而言,这是个很好的镜头选择。产品:
13更多样张 晴日雍和宫 夕阳无限美更多样张&晴日雍和宫&夕阳无限美&&&&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笔者在雍和宫附近拍摄的样片,主要拍摄的是雍和宫。来看看A7RII+FE&24-70mm&F2.8在拍摄城市风光时的表现吧。照片均为JPEG原图,感兴趣的各位可以观看照片。&&&&&&&&&&&&&&&&&&&&焦距:25mm &光圈:1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8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1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1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焦距:49mm &光圈:1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5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1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焦距:70mm &光圈:1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在北京的晴好天气里,这枚索尼的新24-70mm镜头在城市风光拍摄中展现出了很不错的实力。镜头的锐度表现是让笔者最为满意的一部分。优异的解析力使得笔者在城市风光拍摄时可以拥有良好的细节表现力。总的来说从笔者的使用经验来看,新镜头的画质表现还是很让人满意的。()产品:
14总结 主打高画质 配合高像素机身好选择总结&主打高画质&配合高像素机身好选择&&&&作为索尼全幅微单™系统走向专业化的标志,大三元的地位和重要性是无需我们多言的。而作为大三元镜头中最为常用的24-70镜,这样一颗镜头的口碑可谓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看到索尼在推出FE卡口的大三元系列镜头时,最先拿出的,就是这款24-70mm&F2.8镜头(70-200相较之下上市日期晚很多)。而新镜头的确有着很鲜明的特色,优异的成像素质是镜头的亮点所在,在高分辨率机型上仍然有着非常优异的分辨率表现,这对于如今像素越来越高的机身而言,可谓是很突出的优势。FE&24-70mm&F2.8&GM镜头非常适合搭配高像素机身使用&&&&新镜头由于不在纠结于体积的问题,而更注重画质和专业性的表现。这使得新镜头的确相较于之前的FE&24-70mm&F4&OSS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笔者在使用时对新镜头印象作为深刻的就是新镜头优异的分辨率和锐度表现。良好的画质配合A7RII这样的高像素机身,的确能带来很好的出片感受。镜头为9叶片光圈设计&&&&另外,新镜头在操控性方面的提升,也是让人较为满意的部分。新镜头加入了AF/MF拨杆,使得镜头的对焦切换效率明显提升。而虽然镜头的对焦环是电子,但反应效率很高,因此在MF手动对焦时,使用体验也是不错的。新镜头的操控性有了不小提升&&&当然,镜头也还有一些可改进空间。如镜头的色散在长焦端仍然较为明显。此外由于镜头是采用DDSM马达驱动,因此镜头的优势在于对焦精度更高,而相较于采用环形超声波马达的镜头而言,镜头的对焦速度要稍慢一些。再者,由于镜头是电驱,因此实际上镜头是不具备全时手动对焦功能的。而这对于快速手动修正对焦范围而言,的确是一个小障碍。希望索尼在以后的镜头设计上能够更多的考虑这些专业和实用的功能。全新的索尼FE&24-70mm&F2.8镜头的专业性与画质表现都颇为让人满意&&&&总的来说,作为索尼的全新G大师系列镜头中第一款上市的FE&24-70mm&F2.8&GM镜头。这枚大三元镜头在画质方面的确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镜头的易用性、对焦精度表现也明显优于索尼FE卡口下F4光圈的版本。对于追求高画质以及专业性的用户而言,这款M镜头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索尼全幅微单™用户,尤其是A7RII的用户,如果想发挥高像素的优势,这枚新镜头的确是不错的选择。值得肯定:&&&&镜头成像锐利,分辨率高&&&&f/2.8光圈全开下,拥有相当良好的画质表现&&&&镜头对焦精度较高,准确合焦下精度让人满意&&&&镜头做工良好,操控手感优异相对不足:&&&&24mm端下镜头暗角较重&&&&镜头色散较为明显,建议使用时开启机内镜头补偿功能&&&&对比同级别镜头,售价相对较高
15索尼FE 24-70mm f/2.8 GM详细参数
产品类型 产品定位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为分辨率而生的王者之镜 索尼24-70GM试用|配件|索尼|镜头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精品评测 &&正文
为分辨率而生的王者之镜 索尼24-70GM试用(2)
  ·专业大气外观
  作为索尼最高端的E卡口镜头,FE 24-70mm F2.8 GM镜头无论是做工还是性能都是超一流的。在参数方面,FE 24-70mm F2.8 GM镜头采用了9枚圆形光圈叶片设计,最小光圈为F22,它的最近对焦距离约为0.38m,放大倍率约为0.24倍。在对焦方面,索尼使用了全新的 DDSSM(直驱超声波马达,全名是Direct Drive Super Sonicwave Motor)对焦马达,在光圈全开时实现精准对焦,且有利于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
  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采用了标准的圆筒形镜身设计,镜身有一个从上到下逐渐缩小的设计,更接近镜头部分的对焦环比变焦环稍微粗那么一点点。其大小尺寸约为87.6 x 136mm,是索尼发布的四支24-70mmF2.8镜头中体积最大的。重量约为886g,比另一支E卡口的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几乎要重上一倍。
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镜头24mm端(左)和70mm端(右)变焦效果
  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采用两段伸缩式结构,24mm端最短,70mm端最长。不过内镜筒伸出的距离并不长。
安装在索尼A7RII上的效果,左图为24mm端,右图为70mm端。
  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通体黑色,显得格外专业,与索尼A7RII搭配起来相得益彰。橙色的“G”标非常醒目,让人很容易与蓝色的“ZEISS”蔡司标记、银色的“G”标区分开来。在橙色“G”标记的旁边是一个对焦锁定按钮。
索尼FE 24-70mm F2.8 GM “G”镜头标示
  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设置了独立的AF/MF拨杆,方便摄影师选择手动、还是自动拍摄。这是相较于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镜头的一大提升。
AF/MF切换拨杆
  AF/MF拨杆和对焦锁定按钮都位于机身左侧,在左手拇指操作范围内,调整起来比较方便。
  在镜头焦段的刻度表现上,索尼共标明了24、35、50和70mm等4个焦段数字。
  在焦段数字旁边,是变焦环锁定开关,该开关的作用是将镜头锁定在24mm端,防止镜头自行滑落变焦。
索尼FE 24-70mm F2.8 GM
  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滤镜尺 寸为82mm,比A卡口的索尼Vario-Sonnar T* 24-70 mm F2.8 ZA SSM II镜头的77mm滤镜尺寸还要大。镜头前景组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莹绿色镀膜,这就是索尼自家研发的纳米增透镀膜技术,可以更有效的抑制眩光和鬼影。除了 这点莹绿色之外,镜头参数信息被移到了一侧边缘,镜头前组就没有任何标记。
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采用了莲花型的遮光罩
  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采用了莲花型的遮光罩,在遮光罩上,索尼还单独设置了一个释放按钮,起到一个固定和方便拆卸的作用。
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的卡口是金属材质
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编号
  索尼对每只镜头都有一个编号方便管理和查询,笔者拿到的是1800090号,非常靠前。并且注明了这事一只测试样机,不能销售。在靠近卡口的旁边,详细列举了索尼FE 24-70mm F2.8 GM镜头获得的各种安规标准、镜头型号。
  为了应对职业摄影师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索尼FE 24-70mm F2.8 GM具备防尘防滴功能,在卡口处使用了橡胶密封圈,同时在活动组件处使用密封结构,实现防尘防潮,保证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其他细节比如可在低温下 正常使用的橡胶环、能防止运输过程中镜头意外伸出的变焦锁及遮光罩锁按钮等,都使得操控更为便利直接。
启动速度将更快、照片将更清晰、日程提醒将更易设置。
该机仍保持了全键盘特色,但它的实体键盘是固定的。
出错原因是苹果公司使用了过期的安全证书去验证应用。
大部分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拍照,GoPro正在被边缘化。
参考价格2499元
双后置镜头
经典设计风格
单手操作舒适度一般
参考价格1499元
非主流大屏尺寸
参考价格2499元
5.2寸小尺寸旗舰
拍照效果一般
参考价格2699元
骁龙820旗舰芯片
超高性价比
背面容易沾染指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gm镜头28-70/2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