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做过旋转木马 但是我知道物欲横流的时代 太深奥了不懂

终于让我等到知乎上有人问这个问题了。&br&我是20年的龟饭,我的回答可能带有主观色彩,也会剧透,欢迎各种吐槽,但是我希望我说的能够尽量客观。&br&评论之前先给大家看张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a379e8bd728d01de875e67aa8d58180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a379e8bd728d01de875e67aa8d58180_r.jpg&&&/figure&(顺便说下,我88年出生,虽然没啥关系)&br&先给出我对这次电影的评分:9/10 (你可以说我加了粉丝分&br&此次电影,争议最大的应该就是造型了,从上面那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忍者神龟31的历史中(已经31了!),有过12次总体造型,我们来简略分析下几个重要的时刻。&br&1.第一阶段:出生。前三者,漫画版神龟:从最初的很胖子乌龟,中期瘦小的凶恶龟,到最后上色版本的潇洒龟,你应该能看出神龟在PETER笔下的一个进化。实际上,84年的凶狠龟非常的经典,NECA还特地出了可动玩具。并且在那个漫画的年代,神龟除了武器,光从外形上你是看不出四兄弟谁是谁的,即使上了色,四兄弟的头上的缎带(姑且叫缎带吧)都是红色。&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1ab8cf39ae_b.jpg& data-rawwidth=&1118& data-rawheight=&7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1ab8cf39ae_r.jpg&&&/figure&&br&2.第二阶段:爆红。接下来就要说到很多人童年的记忆了,1987年把神龟搬上了电视可谓是让这部本来就很红的作品从区域性变成世界性。其实从客观而言,这部动画确实经典,可爱的造型,日美结合的人设,让我们这些没看过原著的80后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造型上而言,为了便于区分谁是谁,头上的缎带上了各自的颜色,包括手臂上腿上的绷带也上了颜色,腰带中间也加上了每个龟的首字母,这些种种都是这部动画成为经典的因素,我本人大概也是因为这些使得喜欢团队型英雄作品。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除了造型,87年的动画对原著的改动比今年这部电影可能更多。细数一下&br&A.RAPH的性格:动画里是个喜欢讲冷笑话的人,但是实际上呢,RAPH就像其代表色红色,是个极其容易发怒的不冷静的人。在本部电影中,RAPH依旧愤怒,为了防止大家不知道甚至都把“愤”刻在头上了,并且也只有他的缎带升级成了头巾,显得他更加突出,不羁,这点十分忠于原著,平时对LEO那么的不削,不满意他当领导,但是他心里的感性在最后的告白展漏无疑,这才是我们的RAPH,铁汉柔情,忠肝义胆,刀子嘴豆腐心。&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05a2777eee8dcba198f5e_b.jpg& data-rawwidth=&187& data-rawheight=&1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7&&&/figure&&br&B.SPLINTER老师:在这一点上可能以前的动画和今年的电影都没有忠于原著,挑重点说&br&原著:SPLITNTER是YOSHI忍者大师的宠物,而YOSHI则是被SHREDDER弄死的,小老鼠逃到下水道,一天碰到不小心被小男孩弄到下水道的乌龟们,碰到TCRI变异液体,进化~~~~~因为老鼠还是宠物的时候跟着老师班门弄斧的学过忍术,于是能教小龟龟们&br&87:SPLINTER就是YOSHI,遭到同门SHREDDER的陷害,逐出师门,逃到纽约,生活在他乡的下水道,捡到乌龟,碰到液体,进化~~~~自己就是忍者大师,教育小龟龟根本没问题&br&电影:乌龟和老鼠都是某研究所的研究对象,不停地注入外星液体,研究人员冲突爆发,火灾,女主带着5个动物逃了,放生到下水道,进化~~~捡到一本忍者书,自学+教学&br&说实话,电影的改造吧,有些牵强,这些宠物放生下水道干吗,忍术技能获得的太莫名其妙,只有认为他们因为变异液体变得更聪明了,所以练级很快,否则实在太牵强。&br&但是反观87动画,老师变异之前就是人类,是个很强的人类,但是不管是动画还是FC的游戏,一直被历史上最弱的SHREDDER抓住让自己弟子去救,成何体统呢真是!&br&C.四只的年纪,除了蓝色LEO雷打不动老大,其他三只倍动画发行商也好,KONAMI游戏商也好,搞得乱七八糟。大家心里都是怎么排行的,我估摸是LMDR或者LRMD,但其实官方的是 LDRM,DONNIE和RAPH是双胞胎&br&&br&第二阶段中,1990的第一次真人电影也可谓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剧情非常的忠于原著,造型上取了87动画可爱的优点,1990的电影可谓大获成功(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了)。之后92,93年的第二部第三部虽说不如第一部那么成功,但是依旧经典。&br&也可能是这个原因,2014的电影最为开篇,不可能剧情上完全复制,需要有自己的东西,于是一个奇怪的人物SACKS出现了,一个披着羊皮的狼,我就不多说了,老套么?老套!但,能接受吧。&br&&br&第三阶段:奇奇怪怪。95年日本人出了两部OVA,神龟能合体,有自己的机器人,还会靠宝石变身,嗯,赤裸裸转化成了日漫。97年出了美剧真人版,第一次出现女神龟,没看过,不予置评。&br&&br&第四阶段:新世纪的开始,经典的回归。2003年的神龟,央视引进过第一第二季,最为忠于原著,打斗感十足,造型也基本还原到了漫画的角度,没有眼神只有眼白(除了最后一季),夜里的忍者,影子战士,真是好看到没话说。&br&&b&&u&在这里我也要说下这次电影一个很大的致敬点&/u&&/b&&br&BOSS战,大家都说不刺激。我个人也部分认同,SHREDDER强的太离谱,挂的太奇怪。但是有一点,这次BOSS站依旧放在了屋顶,为什么?原著中,神龟小子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打败铁皮人就是在屋顶上,只不过原著是有老鼠师傅的帮助,铁皮人从6,7楼的屋顶摔下去,并且伴随着一大桶水箱砸在他身上让神龟师兄弟们以为他们打败了万恶的SHREDDER,03动画中大概第十几集就是这个剧情,1990的电影版也有,87年的貌似没有了就。只不过这次,确实还是从很搞的地方摔下去,没有额外的物体砸上去,看上去貌似铁皮人真的挂了,也没有彩带说他活。我个人有点不满的。SHREDDER没有那么弱&br&&br&2007的CG电影,现在看来确实是5部大荧幕上最为不让人接受的了,没有死对头SHREDDER,大篇幅刻画LEO和RAPH之间的兄弟恩怨,DON和MIKE的戏份少之又少。但作为唯一一部CG电影,我是能看到制作方的用心的,只是,还不够。&br&&br&第五阶段:现在。2012年,NICK宣布买下了TMNT全新制作版权,包括这次电影开始你也能看到NICK公司出现在大荧幕上。这次的动画很多地方做的很用心,具体不在这个问题里说,但12的动画我越看越觉得黑暗恐怖,甚至有点恶心,这可能就符合现在青少年的胃口:刺激 吧。造型上,延续漫画的的整体感觉,神龟身高更加分明,并且头带长度也是有讲究的,例如最小的MIKEY,头带打结后就是最短的。&br&&br&我再说几点致敬点,&br&1.女记者穿黄色衣服,致敬87动画&br&2.神龟在自己老家被完全打败,原著里SHREDDER也带过自己的大军完全击败过神龟,历史最惨的战役之一。&br&3.SACKS告诉SHREDDER神龟依旧活着,SHREDDER用低沉的声音说:TONIGHT I AM CRAVING FOR TURTLE SOUP(今晚我要喝海龟汤).这句话至少在FC游戏里,SHREDDER一军很喜欢绑架个人然后这么一说&br&4.屋顶之战,RAPH和MIKEY都说了COWABUNGA!这个单词不用多说,稍微玩过神龟游戏或者看过神龟作品的都应该懂的吧。为什么我说又是致敬点,是因为12的动画取消了这句话,变成了(BOYAKASHA!)&br&5.SPLINTER老师一开始依旧不放心神龟,不想让他们去陆地上(87年动画神龟可以光天化日大摇大摆)。并且开场神龟的格斗确实来无影去无踪,非常的忍者,这一点上,赞!&br&&br&&br&我其实挺感谢编剧没让神龟变成外星人,没有更改神龟的性格,团队作战明显&br&但还是有一定的吐槽点的&br&1.SHREDDER义女-KARAI弄得像个包工头一样,完全取消了和LEO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找了个那么难看的演员来演。&br&2.脚帮,从一支忍者军队,变成了只会用军火的现代军队(87年的是机器人,但至少还是会武术),这样不被虐才怪呢。并且KARAI也被废了功夫,这是不对的&br&3.结尾SHREDDER手上的变异液怎么被拿走的??&br&4.LEO整部戏细分貌似和DONNIE一样少,除了指挥人,最后扔了把剑,没杀出彩表现,作为LEADER,这,也是不够的!&br&5.我承认商业电影需要荤段子,但是能不能别是我们的最年轻的MIKEY,他是喜欢吃喝玩乐,不是吃喝嫖赌&br&6.电影里很明确的说了SHREDDER是个日本人,电影里直接说日文了,并且SACKS只是他的一个弟子,为什么连&i&时光网都要说WILLIAM是演SHREDDER的?&/i&&br&&br&最后提个人物,Will Arnett演的FYNN,在87年动画中,这个男人是个非常胆小的人,还很计较,这次电影一下子MAN起来了,不容易啊,话说大家认为这次电影里的男主是谁呢,哈哈。&br&&br&期待2016年TMNT2,期待SHREDDER BACK,期待CASEY JONES&br&&br&谢谢看完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br&忍者神龟的2评价请见&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电影《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 - Koro Wang 的回答&/a&
终于让我等到知乎上有人问这个问题了。 我是20年的龟饭,我的回答可能带有主观色彩,也会剧透,欢迎各种吐槽,但是我希望我说的能够尽量客观。 评论之前先给大家看张图 (顺便说下,我88年出生,虽然没啥关系) 先给出我对这次电影的评分:9/10 (你可以说…
&b&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您,您本该是艺术家,为何要把自己变成操作员。&/b&&br&&br&&br&&p&我看到多数类似问题的答案,都是和商业相关联的,这或许也是中国平面艺术无法得到质的改变的原因之一。&br&如果有注意到我的措辞,应该会注意到“平面艺术”这个词。因为我一直觉得,多数人进入平面设计这个行业都是将其做为了职业选择,而导致最终发现它其实不是艺术。&/p&&p&您无法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找到完全解答疑惑的总结语,但是如果您愿意慢慢读完,那么或许会增加使您成为平面艺术家的可能性。&/p&&p&在最开始,我还是要讲一下商业设计,因为即使是对于一个视平面艺术为梦想的人,也无法避开商业设计,除非您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自己的梦想。&/p&&p&与此同时,我打算通过对商业设计的介绍,将平面设计艺术进行一个不完整的划分,引出后面内容。&/p&&p&对于商业平面设计的指引&/p&&p&国内职场的平面设计职位大多都被“广告平面设计”、“互联网平面设计”和“导视平面设计”这三大类覆盖了,而考虑到题目中“在传统平面设计行业做平面设计”这句话,再加上为了引出后面的平面艺术的内容,所以我决定只谈一下商业广告平面设计。&/p&&p&关于商业广告平面设计的分层法&/p&&p&这是我个人总结出的快速提升并能让自己明确学习方法的设计分层法。如果有前人早已经总结过类似的方法,那么请原谅我过少的信息获取量。而且如果我这篇文章存在漏洞和错误,希望能向我指出,谢谢。&/p&&br&首先,我要通过一些相比之下风格较为简约的海报来进行分层法的入门&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fa5acd84e13ffee4b2aac4fc52dc77c_b.jpg& data-rawheight=&412&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fa5acd84e13ffee4b2aac4fc52dc77c_r.jpg&&&/figure&&p&原研哉爱知世博会海报之一&/p&&br&&p&首先我列举一下分层法的三层:“背景层”,“图形层”,“信息层”&/p&&p&针对原研哉这张海报,我们分别分析下这三层,这张海报的背景层使用了浅灰色,图形层创作了兔子,森林与形状的组合图形,信息层创作了一个接近金色的文字组合。这三层以下、中、上的顺序排列起来,相信您对于这张海报在的结构在脑海中已经有了构想。&/p&&br&&p&&b&无论多么复杂的商业广告设计,都是靠这三层建立的。&/b&&/p&&p&我继续举例为您讲述分层法,接下来的例子我用两个比较复杂的影视海报设计为例。&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ca355aa05fbbaa_b.jpg& data-rawheight=&533&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ca355aa05fbbaa_r.jpg&&&/figure&&/p&&p&《神奇四侠》影视海报&/p&&p&这张海报中,背景层使用了经过处理的大楼街道场景图片,图形层使用了经过处理的四个主角的形象照片,信息层有三块,分别是顶部的文字信息,电影名称的金属文字信息,底部的公司及日期信息。这三层同样是以下中上的顺序叠加起来。相信您会提出异议,这里已经不是三层了,因为文字就要三层,图形层的四个人物也可以理解为四层,如果考虑背景层的大楼后期复杂度,层数就更多了。是的,现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您能清楚地在一个复杂的画面中,清晰地分割成三层,这三层不是细致的三层,而是一个概括的,本质上的分层。&/p&&p&这张海报的分层还是比较中规中矩,都是按照上中下排序的,接下来我用来举例的影视海报,将打乱三层的排布顺序。&/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cb5a61e25ae_b.jpg& data-rawheight=&367&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cb5a61e25ae_r.jpg&&&/figure&&p&《Mad Max》影视海报&/p&&p&在这张海报里面,背景层使用了天空和一些零散的车辆,第一个信息层是片名,其上是图形层的人物和地面,在它上面的又是一个信息层FURY ROAD字样,从趴在地上的人部分可以看出来这样的分层关系。还有其他的信息层和图形层分布在不同位置,它们有多种理解方法,比如顶部信息层是独立的,他可以理解为在MAD MAX之下,也可以理解为在MAD MAX之上,反正只要是在背景层之上,它的顺序都没有问题。我将这种无法确定的层级关系叫做“不明确层级”。仅仅是层级这一块,能讲的理论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内容,所以我不会在此文中再细说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852bca0c9dc968f356967_b.jpg& data-rawheight=&1137& data-rawwidth=&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852bca0c9dc968f356967_r.jpg&&&/figure&&p&《鸟》影视海报&/p&&p&这张海报属于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图形层形成了信息层,鸟群的图形组成了THE BIRD字样。这种无法确定的层级类型我叫它“多类型层”,而我给出的理解定义就是,“在一个作品中,多类型层必须定义为其中一种层类型,并放弃其他全部层类型”。这种抉择会有效地帮助创作时候分析问题。这种拥有多类型层的作品非常多,而且相比常规类型层组成作品更具有创意性,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p&&p&好了,经过几个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所有的海报都可以用分层法来讲述,那么DM单,产品包装等等商业平面设计是否可以也用分层法来讲述呢,答案是肯定的。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p&&p&&b&明白了分层法,我就可以告诉您如何正确有效地提升设计水平了,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逐一击破。&/b&&/p&&p&首先要明白一个定义“任何类型的层内容是没有限制的”,例如摄影作品可以是背景层,也可以是图形层,也可以是信息层。因为笼统地说,一切元素都是信息,都是图形,也都可以作为背景。这个分层只是帮助我们对作品进行理解和有秩序地创作。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不同类型的层最常遇到的元素形式。&/p&&p&1)背景层&/p&&p&背景层绝大多数都是摄影元素或者纯色。&/p&&p&2)信息层&/p&&p&信息层多数都是文字或是图形元素。&/p&&p&3)图形层&/p&&p&图形层是元素来源最多,发挥空间最广泛,也是对于创作技能发挥最多的一层。可能是绘画元素,可能是摄影元素,也可能是计算的形状等等。&/p&&p&将每种类型的层创作得专业且完善,然后很好地搭配组合起来,那就是一个优秀的作品。例如背景层使用纯色,然后其他类型层相对较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这种组合方式就会形成留白的设计风格。再例如前文的Mad Max海报,背景、地面、人物以及前端的铁链的组合方式形成了创造写实空间的设计风格。列举层的组合方式又会展开很长的理论,更别说如何通过计算让组合看起来舒适这种庞大的知识了。这些进阶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这些还是自己创作练习时慢慢体会更好,或者找一个愿意每天都传授知识给您的人。&/p&&p&经过对层类型所使用元素的分析,您在创作时会涉及到的技能如下&/p&&p&1)摄影(摄影,后期)&/p&&p&2)字体设计&/p&&p&3)图形设计(绘画,形状构成,图形创意设计,三维模型创作等)&/p&&p&4)层与层之间的搭配舒适(色彩,结构,组合方式等)&/p&&p&5)输出及制作的专业知识&/p&&p&&b&更多的创作技能意味着更多的创作可能性。&/b&&/p&&p&&b&能够精通每一种技法的人凤毛麟角,只会几种并发挥到极致已来之不易。&/b&&/p&&p&说到这里,前方的路便没有了捷径。这些创作技能需要的就是日积月累的不断欣赏吸收,和强者虚心的请教学习,自己多挤出时间进行的勤劳练习。这和运动员,音乐家,作家的成长方法都一样,不需要多说,你也明白要怎么做。至于快与慢,就看您是否勤奋,是否有足够的悟性了。&/p&&p&&b&时间会给您答案。&/b&&/p&&p&&b&想要摆脱操作员的身份,需要拥有敢于灌输视觉传达理论的胆识,与合理沟通的情商。&/b&&/p&&p&举个例子,很多平面设计者面对的设计遇到的难题,甲方给出大量的文案内容,主次不清晰,内容不明确,以为写的东西多了就能表达的多,实际上效果相反。这种情况下,我会看到很多设计者对甲方进行抱怨,然后胡乱不知所措地把内容一股脑排列进去。其实,此时此刻,如果你负责地把内容进行重新规划并给出合理的文案修改,告诉甲方这样可以真正达到视觉传达的效果,相信这也是甲方所希望的。如果他给了你反驳,不管是不是你给予的方案的问题,你都可以尽情地去给予他白眼了,因为你至少是负责的。当然,我也明白,工作量极大且已经成为流水线的工作模式,我说的这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天方夜谭,但是,&b&你不挣扎,那就是在拉动整个行业走向下坡路,你就是这个领域的罪人。&/b&&/p&&p&终于写到了这里,如何成为平面艺术家&/p&&p&前面我所提到的创作技能里面,无论哪一个,都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艺术。&/p&&p&成为艺术的方法有很多种,举例说出常见的四种进行详解。&/p&&p&1)作品极其优秀&/p&&p&2)拥有自己的风格&/p&&p&3)赋予意义&/p&&p&4)特殊的技法&/p&&p&如果能将以上四点全部涵盖,那么这将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作品。&/p&&p&接下来我随便举几个例子,但不是按这四项分类,而是按照创作技法来分类,并分析属于以上四项的哪一种。&/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6b0baedbbf250bf604c7_b.jpg& data-rawheight=&926&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6b0baedbbf250bf604c7_r.jpg&&&/figure&&p&纽约广告节获奖作品 Billboard海报&/p&&p&这幅作品图形层采用了三维建模的技法,可以算是作品极其优秀的类型,肯定是平面艺术范畴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8fc5eb695c79cde49130_b.jpg& data-rawheight=&367& data-rawwidth=&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8fc5eb695c79cde49130_r.jpg&&&/figure&&p&田中一光的明朝体,字体设计,也是作品极其优秀的类别,平面艺术的存在。&/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a15b324faf1f19162eb9_b.jpg& data-rawheight=&412&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a15b324faf1f19162eb9_r.jpg&&&/figure&&br&&p&原研哉 一册の本&/p&&p&这就属于拥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原研哉及很多日本设计师很善用极简的留白背景层,并经常使用黑色的文字作为信息层,有色彩的图形层,进行留白类型的组合。能让人一眼就认出作者,这就是风格,成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像草间弥生的密集波点之类,都是通过自己的明显风格占据人们记忆的平面艺术。&/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94f2d0e3259f1ffa839ff2_b.jpg& data-rawheight=&270&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94f2d0e3259f1ffa839ff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ccd6c47bbaa80aa3a29_b.jpg& data-rawheight=&311&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ccd6c47bbaa80aa3a29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14c770482cbec64bc0b6cc1_b.jpg& data-rawheight=&541& data-rawwidth=&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14c770482cbec64bc0b6cc1_r.jpg&&&/figure&&p&Colorblindy 海豚拼图&/p&&p&这是我本人设计的作品,海豚拼图,当我得知要设计一款拼图的时候,我没有从拼图上面的图案入手,而是考虑改变拼图的形状,然后用黄金比例计算出这个能够进行无缝拼接的海豚的形状。不只是海豚,我设计了一整套的动物形状,将来个人展览上再公布。这就是我的形状构成的技法,这就是我所追求的艺术形式,作为一个色盲的设计师,只能从形状上寻找艺术方向的人。&/p&&p&等你真正发现了属于你自己追求的平面艺术,你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会变得与众不同,你不会再被约束于和甲方的对峙和对收入的不满,&b&你会发现这是你愿意努力一生的爱好与梦想。&/b&&/p&&p&在国内,大多数平面艺术还无法大量地进入商业领域,商业领域被那些所谓的专业的大公司和那些自以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法不成熟的人影响着,不进入商业领域就意味着无法出现在众人面前。能够带动中国视觉艺术找到方向摆脱困境的人无法展露锋芒。&/p&&p&&b&不过我相信隐藏起来的高手大有人在,我一定会找到你们,做一件大事。&/b&&/p&
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您,您本该是艺术家,为何要把自己变成操作员。 我看到多数类似问题的答案,都是和商业相关联的,这或许也是中国平面艺术无法得到质的改变的原因之一。 如果有注意到我的措辞,应该会注意到“平面艺术”这个词。因为我一直觉得,多数人进…
看着许多人把画的密密麻麻与风格写实当成了画工好,我稍稍有些不忿。&br&&br&对职业漫画家来说,画得好很容易,但画得好又独树一帜太难了。所以我把画工好定义为了美到同风格内没有对手。不局限于写实线条繁复,不局限于投入多少心力。只要够震撼够美,那就足以入围。&br&&br&心中的最强者无疑是井上雄彦,前面已经有许多人说过就不再重提。说实话看到问题时除井上之外最先想到的也是田中政志,《小恐龙阿贡》给人的印象太深刻,只是翻过几页就会被漫画家投入在其中的小宇宙所折服。进入页面,发现他确实也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名字。可见在风格极为突出的作品面前,大众还是容易形成共识的。&br&&br&但个人非常不认同把北条司归结为画工好的一类,作品本身很棒没错,可把美女换个发型换个服装然后改个名字的画风真的可以称之为最强?为了避免触犯粉丝的心意,我只小心翼翼的说几句个人观点,北条司的审美是局限的,他心中有固定的女性模式,突破心中对女性的原始认知对他来说很难。他的风格虽细腻写实,但也充满匠气。强吗?强。然而她们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却也是真的。&br&&br&然而除去前面被反复提到的井上雄彦,田中政志,CLAMP,能写的主流漫画家就极少了。想提名山田章博发现被人抢先… 只好绕过前面的诸多大热门,来写写容易被忽视的几位画工过硬又有独特风格的漫画家。&br&&br&先说清水玲子。如果真有哪个漫画家的画能用美到令人窒息来形容,清水的作品绝对入选。冰冷的,炙热的,柔美的,坚硬的。多种意象竟然都能存在于同一张画面中。还有怎么看都不会审美疲劳,永远的神秘眼眸。&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20efad7aadc5b0ce601b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20efad7aadc5b0ce601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cb443e638caf6_b.jp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cb443e638caf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c312adfba7a201af0300aa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c312adfba7a201af0300aa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b5ad2ddc5fd63bc49d9aa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b5ad2ddc5fd63bc49d9aa_r.jpg&&&/figure&&br&没有很好的图源,找到的几幅感觉都是爱好者扫书。但即使如此其功力也可见一斑。 &br&&br&再看皇明月。前面有人说中式画风第一是山田章博,皇名月只能排第二。拜托,不是画了个中国人就是中式画风好吗。看的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屏幕上。山田章博画风中致敬穆夏的痕迹是被公认的,但皇明月,更多的是吸收了国画技法。同样都是注重线条表现,但二者的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皇明月的风格一直都在微调,从前期融合了大量连环画技法、小写意,偶也有类似工笔的图出现。到后来的慢慢转变,感觉像是不断在吸收不同技法。个人以为她看过的连环画肯定比我们在座任何一个人都多…&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193f1f5f0c40be7387aa9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193f1f5f0c40be7387aa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771e816e7f18f94edfb3bf36e5be229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9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771e816e7f18f94edfb3bf36e5be22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b8ccdc2de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8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b8ccdc2d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11ecc5b2dd63d13a9f22a16d7065e5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11ecc5b2dd63d13a9f22a16d7065e5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8ab38a18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8ab38a18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10a6e045e7cb309d99ba6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10a6e045e7cb309d99ba6_r.jpg&&&/figure&嗯不要怀疑这确实是位日本漫画家……&br&&br&再来位特别到让人想流泪的耽美漫画家的作品。额… 是的就是那位耽美情色两不误的中村明日美子。就算你不看她的漫画,也无法忽视那种透着比亚兹莱般诡异感的独特风格。(所有图片均由正常途径下载,百度随处可搜到。并未违反互联网规则。)&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f571dae92edf58ab174722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f571dae92edf58ab174722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2ee29a5e369_b.jpg& data-rawwidth=&484&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2ee29a5e369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5dd0f2c7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5dd0f2c7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abb3a6e3b711bc4dab0_b.jpg& data-rawwidth=&473&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abb3a6e3b711bc4dab0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d41dafaf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d41dafaf_r.jpg&&&/figure&其实这么温馨的也可以有啦。&br&&br&终于写到笠井亚由美了。之前推荐的几位,都是以漫画家身份活跃的,笠井亚由美的各类介绍上虽然也都标注着漫画家与插画家,但实际上漫画作品的名气远没有插画来得大。这好像是画面太美的作者的宿命,太想享受画面,有时反而忽略了剧情。&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827d9b9f00c13e28a97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827d9b9f00c13e28a97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c267d08dbd8e94a7e8a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c267d08dbd8e94a7e8a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013c34be218ee922ccee1a9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013c34be218ee922ccee1a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d9a6c57bf1e3f4d5e08a5c1bdad8dd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d9a6c57bf1e3f4d5e08a5c1bdad8dd0_r.jpg&&&/figure&&br&后来画风有变,技法上显得更有现代感了。线条减弱色彩增加,但总体说来应该是提高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5b3a16f632bbc4a07ebe4b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5b3a16f632bbc4a07ebe4b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6aceca768ed0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6aceca768ed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9c50deda510e4b1bf0f47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9c50deda510e4b1bf0f47_r.jpg&&&/figure&&br&成田美名子。依然没有好图源,但只是随意找些图放上来感觉也是美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d73b31abd63d8f8d723a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d73b31abd63d8f8d723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0ecf12bee1220ddd949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0ecf12bee1220ddd949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b378c50ecdc172a1dd76a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b378c50ecdc172a1dd76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cad48dd16e7d3df73caaf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cad48dd16e7d3df73caaf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f1f0bdc1e92c8a9d16cf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f1f0bdc1e92c8a9d16cf_r.jpg&&&/figure&&br&怀旧的色调真是让人感觉舒服。&br&&br&还有一位非常值得一提的漫画家,曾被誉为“亚洲至宝”的郑问。说实话是否要在这里提起他我非常犹豫… 这是个一句话难以说清的作者,他本是台湾人,从查到的可靠资料上看到,“他加入了日本国籍,但却回到了台湾。”从出道到离开在台湾发展五年,在日本讲谈社度过黄金期的八年,有过在香港合作出书的经历,后又举家迁到了大陆珠海。14年的消息是在台北出席儿子的自杀案,由此推测可能之后又回到了台湾。这是个带有十足悲剧感的人物,初见时惊为天人,然而阴差阳错并未取得本该到来的更大成功。让人犹豫的是国籍归属,但如果可以把问题理解为“在日本长期发展的漫画家”,那么把他在这里提起应该更合适。忽略去敏感概念,这其实只是一位多方发展足够耀眼的天赋型作者。&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3bf5b9e4cd7d4c6a5b5e_b.jpg&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3bf5b9e4cd7d4c6a5b5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87a351e1b6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8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87a351e1b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4d0c1a189cfd7e8f09d6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4d0c1a189cfd7e8f09d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86a4ac9c5aa0e36cf879a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86a4ac9c5aa0e36cf879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78bddd9b9a3f64dc04edd57acbd3f28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78bddd9b9a3f64dc04edd57acbd3f2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cb4eeeff4201cbd0cc6dc3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7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cb4eeeff4201cbd0cc6dc3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c8be84d29fc42b22382b1_b.jp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c8be84d29fc42b22382b1_r.jpg&&&/figure&&br&一边贴图一边回忆暂且告一段落。其实应该感谢这个问题,让人又温习了一遍心中经典,纵使从数量繁多质量不一的图片中反复找寻,也只会觉得乐此不疲。
看着许多人把画的密密麻麻与风格写实当成了画工好,我稍稍有些不忿。 对职业漫画家来说,画得好很容易,但画得好又独树一帜太难了。所以我把画工好定义为了美到同风格内没有对手。不局限于写实线条繁复,不局限于投入多少心力。只要够震撼够美,那就足以入…
不重要。&br&&br&525更新,有关日本艺术大学教育的感受,拉到最后。&br&&br&(看了评论区很多朋友的反对,我觉得问题集中在两点上,特此说明一下。&b&第一点,很多人认为不重要等于“不需要”,&/b&这个理解是存在严重偏差的,正如文中说明过,有的设计行业本身和艺术没有交叉点,根本不需要绘画技能打底,比如搞建筑结构设计,影视后期等等,而在或多或少需要这一技能的领域中,对绘画技能的要求程度又是不同的,如动画或游戏设计,手绘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平面建筑等领域,相比较于设计规则与规范,手绘就是非常不重要的了。&b&所以需要不需要是第一个层次的问题,重要不重要是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只有在需要的行业中才能讨论重要不重要,大概是这样一个逻辑关系。&/b&&br&&br&&br&另一点,手绘是否是提高审美能力的唯一途径?借用评论区 &a data-hash=&f43b97dd8f1ac4ffb9ffe3& href=&//www.zhihu.com/people/f43b97dd8f1ac4ffb9ffe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尘辰& data-hovercard=&p$b$f43b97dd8f1ac4ffb9ffe3&&@陈尘辰&/a& 的一段评论来说就是“&b&绘画是培养审美只是过去的教条,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b&当然,我还想再强调一遍,&u&&b&手绘和绘画依旧是两个层面的事情&/b&&/u&,不要混为一谈。)在现代设计诞生的这短暂的一百多年当中,设计工具与手段的进步并不显著,计算机民用化之前,在二维空间上进行表现的手段确实是非常有限的。不过即便如此,正文中乌尔母造大的例子也可以说明,提高审美,认识设计规律绝非完全依靠&u&绘画&/u&才能实现的。而在设计工具极大丰富的当代,&b&&u&手绘&/u&&/b&也绝非必需的设计手段。)&br&&br&&br&尤其是进入了21世纪以后,很多行业的设计师完全不需要依靠手绘进行早期设计。&br&&br&为什么?&br&&br&概念的混乱是一个原因,这里牵扯了四重的认识混乱。把“手工(handicraft,handmade)”和“绘画(fine art,painting)”当成一回事,认为用手画图就是与艺术相关联的行为。&b&继而有些朋友可能把审美能力与绘画混为一谈&/b&,认为绘画是提升审美的唯一途径,但这是错误的。同时也因此,也认为绘画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设计手段。&br&&br&艺术绘画与设计是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b&决定它们成色的是审美能力&/b&。也许经验与直觉上许多人认为绘画能够提升人的综合审美,但这绝不是唯一的途径。尤其在中国重技法的美术教育之下,绘画的学习本身对提升审美能力没有多少帮助。&br&&br&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打算举出&b&乌尔姆造型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Ulm&/b&&b&)&/b&的基础课程作为例子。有关乌尔姆造大,很多人会感到非常陌生,不过这恰恰是继包豪斯大学之后最为重要的设计学校(没有之一)。其对技术专业性的提倡与系统设计的推成成为了后日设计类大学教育规范的模本。&br&&br&乌尔姆早期受到包豪斯的影响,&b&强调以数学与几何,以及视觉设计的方法论为主的基础教育。&/b&无论哪一点,最优先重视的都是&b&&u&规则与理性&/u&&/b&。而随后,乌尔姆大学开始关注抽象问题与社会文化,探讨设计本身与社会的关系成为了其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针。&br&&br&基础教育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br&1视觉入门:有关色彩,空间,形态的训练与试验&br&2表现方法:摄影,文字,徒手表现,素描的训练与分析&br&3工坊作业:手工技术(木材,金属,石膏等),基础制作与分析&br&4文化知识:五花八门,从现代历史,政治,艺术,到人类学,哲学,经济学等等。&br&&br&由此可知,绘画本身所占据的比例是非常之少的,对于设计而言,当然绘画是不重要的。&br&&br&然后我们来看看乌尔姆的基础课程具体都在做什么:&br&&br&直接从立体空间入手认识造型,利用不同的素材,来表现造型,理解造型。在学习造型规律的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二维空间的束缚。&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5ca6f1a6_b.jpg& data-rawwidth=&962& data-rawheight=&7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5ca6f1a6_r.jpg&&&/figure&左1 纸雕
右上 材质表现 右下 有关造型节奏感的练习&br&&br&&br&几何学课程,由于设计中的形式美背后隐藏着的数学规律,设计之美不是一种感性层面上的感觉,而是理性的分析后总结出的精致。&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a9b07b88e38fe99b598_b.jpg& data-rawwidth=&761& data-rawheight=&6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a9b07b88e38fe99b59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8cc008a6a204a8d14e79e36b9835ade_b.jpg& data-rawwidth=&1105& data-rawheight=&8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8cc008a6a204a8d14e79e36b9835ade_r.jpg&&&/figure&空间构成作业&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f3f25b7e604a224e4e99_b.jpg& data-rawwidth=&1163& data-rawheight=&8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f3f25b7e604a224e4e99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0f6f4c3cdb6_b.jpg& data-rawwidth=&728&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0f6f4c3cdb6_r.jpg&&&/figure&“螺旋”的构成&br&&br&&br&&br&工坊实践,立体作品制作课题&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6234baabcbac83c207a4da4a22aef4f_b.jpg& data-rawwidth=&1244& data-rawheight=&8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6234baabcbac83c207a4da4a22aef4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ba7ff59e0_b.jpg& data-rawwidth=&1236&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ba7ff59e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9ac23a4ca0bec1faa437ba6_b.jpg& data-rawwidth=&1197& data-rawheight=&8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9ac23a4ca0bec1faa437ba6_r.jpg&&&/figure&&br&理解奇特的空间,不分内外的球体。&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47b6bf81b9ba_b.jpg& data-rawwidth=&1118& data-rawheight=&6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47b6bf81b9ba_r.jpg&&&/figure&设计流程检证的信息图课题&br&&br&通过积木研究空间构成与分形&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43af145ffeea_b.jpg& data-rawwidth=&626& data-rawheight=&8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43af145ffeea_r.jpg&&&/figure&&br&&br&&br&色彩论课题,根据数字决定色调的阶值,通过彩色,灰色,单色进行色彩配置效果的学习。&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caea4a37189eca0f703f0c_b.jpg& data-rawwidth=&622& data-rawheight=&8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caea4a37189eca0f703f0c_r.jpg&&&/figure&&br&&br&&br&诸如此类,不甚枚举。学习审美能力,造型能力,认识设计规律,绝非只有绘画一条途径,这仅仅是一种方法而已,有时候甚至是并不有效的方法。最为关键的事情是通过手段让这些认识进入人的思想中去,成为设计的源泉。&br&&br&而对于思想的钳制永远设计教育滞后的根本原因,苏联取缔莫斯科高等艺术技术学院(Высши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е мастерские)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随后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b&Socialist realism&/b&)的出现使得设计走向僵化与死板也早已是公论。&br&&br&强调技法的优越性无非是设计教育中的八股而已,无论在这一层面做的如何地精湛,工具本身都不可能弥补内容性的缺失,一个拥有全套Zwiling的人就等于一个优秀厨师么?非也,在设计领域,也是一样,绘画本身就是这套厨具。&br&&br&&br&&br&用手画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好看么?否,是为了研究好看是为什么,其后的规律与法则是怎样的。&br&&br&&br&&b&手绘(用手绘制)之于设计的意义与其之于艺术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b&&br&&br&&b&对于艺术而言,手绘是手段也是结果。&/b&这是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将想法与观念变为实在的最快方法,这是其工具性的一面。然而对于艺术而言,手绘本身也透漏出作者个性的痕迹,作者通过手绘释放出的个人特质往往是艺术品成功与否的重要特征之一。&br&&br&&b&然而对于设计而言,其仅有的作用就是工具性而已&/b&。作为工业生产的一部分,标准化是一切作业的基本要求,手绘可能带出的个人特征是不重要或不必要的。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多领域完全取代了手绘。对于设计而言,规范与规则的意义更为重要。&br&&br&比如建筑设计,我至今无法理解国内天天考试画那个马克笔的效果图是要干什么。你画出了花儿了也不过是一张草图而已。在我看来,建筑设计师完全不需要具备绘画修养(作为专业素养的一部分)现代化的取材设备与软件基本可以满足设计的一切需求。&br&&br&鉴于评论区有朋友说看看大师的手绘,那我们就来看看大师的手绘与国内考研班教的建筑手绘区别在哪里。&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366e69c5fcac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366e69c5fcac_r.jpg&&&/figure&&b&弗兰克盖里&/b&&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85f1fac4e2eed90f8896_b.jpg& data-rawwidth=&259&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9&&&/figure&&b& 功能主义鼻祖 &/b&&b&柯布西耶&/b&&br&&b&&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c14c1e86ad6b68c25f411a_b.jpg& data-rawwidth=&514&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c14c1e86ad6b68c25f411a_r.jpg&&&/figure&安藤忠雄&/b&&br&&br&&br&&br&&br&再来看看国内交手绘的公司与教室所欣赏的那些作品。&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618890adba7e125be077a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618890adba7e125be077a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8eb8472aebe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8eb8472aeb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3fcc905d959c5a3c54e0f4633cdc43e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5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3fcc905d959c5a3c54e0f4633cdc43e_r.jpg&&&/figure&&br&&br&&br&&br&&b&这到底是在搞素描创作呢,还是在搞设计呢?&/b&&br&&b&手绘是IDEA具象化的&u&工具手段&/u&而已,你没有内容,绘画技能再好的再好也只不过是缘木求鱼而已。&/b&&br&&br&而与艺术有交叉的领域就要保留绘画技能了,比如说动画设计。即便在三维动画大行其道的今天,研究动态与设计角色等方面依旧需要徒手绘画介入,因为暂时没有其他工具能够很好地替代这些作业。或者说,消费艺术本身就是在消费作者性,消费个性,因而绘画与艺术修养就是非常必要的了。&br&&br&至于题主提到的摄影与广告,完全不需要手绘基础。但必须有审美能力,这需要更多地去看,而非实践。摄影不懂,但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其中的设计规律与规则往往大于设计师的自我创作,如何掌握这些东西才是最重要的。&br&&br&至于导演,没几个能画好故事版的,徐克这种是特例。电影领域这一块是专门有人负责的,和导演没啥关系。&br&&br&&b&永远记住,设计和绘画艺术是两个不同的领域。&/b&&br&&br&&br&&br&&br&&b&参考资料:「&/b&&b&現代デザインの水脈 ウルム造形大学」&/b&&br&&br&&br&&br&&br&&br&&br&&b&=====================&/b&&br&&br&&br&看到很多朋友支持,我就在谈一谈个人在日本的艺术大学的感想,和正文可能没啥关系。&br&&br&个人就读于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常年奔走于日本美术学校的各种展览之中。也算是有一些个心得。很多人总是感叹日本艺术与设计中的日式美学,却未必理解个中的缘由。这一点,是我在为很多朋友做日本艺术留学咨询时察觉到的。因为我经常看到一个共通的想法,&b&认为日式审美是学校“教”出来的。继而产生了只要进了日本的学校,也能变得一样牛逼的想法&/b&,尤其是一心想学动画或漫画的朋友,打一开始就走偏了道。&br&&br&每每这种时刻,我就只能在心中苦笑一声,毕竟图样。&br&&br&中国大学的一般状态是重视实用性,技能性教育,而忽视有关“美”的探索,忽视对思想进行自由表达的鼓励与训练,不过这也是大家都懂的国情所决定的。日本则是完全相反的状况,无论艺术还是设计领域,都不太重视“术”的层面的教育,更重视表现的自由性,一切IDEA,很少有老师会去做价值判断,不会说你的表现是“好”或“不好”,只谈印象是否深刻,你的想法只要能够自洽地表达出来,就是成立的。有关技法,是从属于想法的,一种的技法在作品中是否成立,完全取决于作者自身的设定。同样,技法的提升也是沿着作者自身的追求而前进的,这其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或界限,一切都发乎于己,成乎于己。&br&&br&这样的教育模式的好处是允许人进行最大限度地自我表达,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但这种表达思想上的“自由”本身也是有代价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生产出大量新奇但并无意义的作品。所以最无用设计榜上,日本的设计作品是常年屠版的。而在美术领域中,会看到大量重复无趣的题材,质感表现类作品。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优秀的作品,也都是在这种大量的“试行错误”被淘汰后存活下的精华而已。&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d1cab435babf4ccd9e1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d1cab435babf4ccd9e1_r.jpg&&&/figure&&b&最无聊的作品就属这种质感系作品了&/b&&br&&br&自由却无意义的表达非常重要,因为探索本身就是不能事先设定好终点的。大学既是这样的一种平台,给人以探索的自由,给人以表达的自由,继而使得优秀的作品提供诞生的可能。大学终究是土壤,提供条件让你去耕耘的地方。而抱着一种进去学,学出来就牛逼的想法的朋友,恐怕还是把大学当成了火车站,认为有一条确定的途径通往成功的终点。&br&&br&在这种自由的空气当中,决定艺术与设计作品的其实已经不是学校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环境与文化的熏陶。因为这些东西凝结在人身上时,作者才能变成一颗饱满的种子,在大学这片土壤中生长出作品。某种意义上说,优秀的创作者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吸收了足够的营养了,只待全力表现自己所追求的作品了。&br&&br&有关“美”的意识,在一个拥有悠久美术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家,每一个人都是从小耳濡目染的。你很难想象一个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坡的人会描绘出恬静淡雅的四季,正如英国人的美术永远是雾气蒙蒙。环境决定了人,也决定了人所能表达的范畴。某种意义上讲,日式美学是无法“学”来的。&br&&br&当然,也不必去学。在我观察看来,日本社会的平和与无趣所造就的窒息感是艺术表现最大的敌人。缺乏变化的时代,一眼望穿五十年的生活,每个人所想表达的题材都是非常有限的。在艺术方面,中国人必然更有活力,因为我们生长的环境才真正孕育着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1fc756d7de8ca7205a2ef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1fc756d7de8ca7205a2ef_r.jpg&&&/figure&&b&亚文化与自我解构,不要告诉我你在学村上隆,说难听了就是凑作业&/b&&br&&br&中国激动的二十一世纪,新思想,新现象,各种的斗争,各种的挣扎,这一切的一切才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源泉。即便日本有着思想表达的自由,但在如果“思想”本身就已经枯竭,这种自由又能有多大的意义呢?陷入无休止地自我解构之中不可自拔,缺乏文化话语权,必然迷失在亚文化之中,这样的日本,艺术与其说发展不如说是苟延残喘。而在商业社会中,总是试图与世界市场相隔离,作茧自缚的下场就是把日本设计变成一座孤岛,最终成为遗腹怪胎还是独具匠心,只有时间can tell了。&br&&br&谁才能敲打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钟声?&br&&br&请坚信,是我们。&br&&br&&br&更多日本大学毕业展作品,欢迎戳我的相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ouban.com/doulis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艺术大学毕业展&/a&
不重要。 525更新,有关日本艺术大学教育的感受,拉到最后。 (看了评论区很多朋友的反对,我觉得问题集中在两点上,特此说明一下。第一点,很多人认为不重要等于“不需要”,这个理解是存在严重偏差的,正如文中说明过,有的设计行业本身和艺术没有交叉点…
好吧,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br&我就不去讨论那些专业的数码变化原理了,我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阐述一下这个问题。&br&我把判断一幅照片是否PS的方法分为四类:&br&一:事实不能&br&二:物理不能&br&三:摄影不能&br&四:细节不能&br&&br&&u&&b&先阐述第一个方面:事实不能。&/b&&/u&&br&事实不能就是根据人一般的经验就可以认定这个是不可能的。&br&它分为两类:&br&1:明显的事实不能&br&2:逻辑的事实不能.&br&&br&明显的事实不能是指根据人一般的经验,违背明显生活常识就能判断的图片,比如一个人跳了十米高。&br&&br&&br&逻辑的事实不能是指图片本身没有问题,但根据其他条件会产生逻辑上的矛盾,比如明明才六月份,照片里的银杏却都黄了。&br&&br&&br&&br&&b&&u&再说一下物理不能。&/u&&/b&&br&物理不能分为三类:&br&1:反射不能&br&2:光影不能&br&3:色彩不能&br&&br&&br&反射不能是指:在本应出现反射现象的场景,比如湖面,玻璃面,却没有出现。如下面这幅图:&br&针对这幅图,有人说偏振镜能够去掉反光,但是这幅图片的拍摄器材是iphone,他的本意是iphone也能拍出好的照片,进而吸进人气,以此来进行商业宣传。&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2fd4a7bb73cbd45739f3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2fd4a7bb73cbd45739f33_r.jpg&&&/figure&&br&光影不能是指整体的高光与阴影,色调的明显不一致。如这幅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e2d30d725aa5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e2d30d725aa5_r.jpg&&&/figure&&br&大家截取上面这幅图云彩的部分,然后用google图片搜索,就会搜到这幅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27bedbb81690bcffe725b_b.jpg& data-rawwidth=&402& data-rawheight=&5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2&&&/figure&&br&&br&&br&真假一看便知了,对不对&br&善用互联网也是一个辨别的好方法&br&&br&&br&&br&&br&色彩不能是指整幅图的色调明显不一致,有明显的区分度。参考上一幅图。&br&&br&&br&&br&&br&&b&&u&再谈一下摄影不能&/u&&/b&&br&摄影不能分为四类:&br&1:焦距不能&br&2:快门不能&br&3:景深不能&br&4:宽容度不能&br&&br&&br&焦距不能譬如华南虎事件,根据焦距可以判断他与老虎的距离很近,也就事实不能了。&br&&br&快门不能是指同一幅照片却出现了两个快门时间才能形成的景象,比如画面主体是一滴正在坠落的水滴,背景却是长曝光才能形成的车流(有人提到后帘同步,的确,后帘同步会形成一个慢快门与快快门结合的景象,但后帘同步毕竟是要用到闪光灯,而闪光灯与自然光线的区别比较明显,是比较好区分的)。&br&&br&景深不能指位于同一个焦平面的物体却出现了清晰与虚化的区别(移轴镜头例外,不过考虑到移轴镜头的专用型与普及度,就没有纳入考虑范围)。&br&&br&宽容度不能主要是指手机拍摄的照片却出现了极高的宽容度。(有可能HDR)&br&&br&&br&&b&&u&最后说一下细节不能。&/u&&/b&&br&&br&&br&这个其实很简单啦,不断放大图片,看看图片边缘是否清晰,渐变是否自然等等。&br&&br&&br&&br&下面放几张具体照片来说明一下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31b22788dcc38dfcf66ed058e4dc20d_b.jpg& data-rawwidth=&956&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31b22788dcc38dfcf66ed058e4dc20d_r.jpg&&&/figure&&br&这张照片的细节不到位,边缘有明显残留,景深过浅,焦外不真实。&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cbbfdebaa0f3_b.jpg& data-rawwidth=&954&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cbbfdebaa0f3_r.jpg&&&/figure&&br&这张照片右上角的云是长曝光才能形成的,结合其EXIF信息,快门速度不可能这么慢。&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41d056dc9eef27eb762_b.jpg& data-rawwidth=&802&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41d056dc9eef27eb762_r.jpg&&&/figure&这张照片明显的事实不能。&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f_b.jpg& data-rawwidth=&795&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f_r.jpg&&&/figure&这张照片色调搭配什么的不错,因为没有大图,就这样看细节也还不错,但那个男孩的透视关系不太真实,属于逻辑的事实不能。 透视关系不真实是指男孩与他的倒影,如果这幅图没有男孩以及他的倒影的话,真的是P得很好的一幅图。&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a4ba40d11d89a349b20d_b.jp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a4ba40d11d89a349b20d_r.jpg&&&/figure&&br&这张照片快门速度过快,却又出现了星空,属于快门不能,当然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根据这个城市这一天这个时刻星空应该的排列来进行逻辑的事实不能判断。&br&再多说一下这张图片吧,这张图片的快门速度为1/200,是很难拍出星空的。个人猜测这幅图片是在白天拍的,然后PS成夜晚的样子,再抠图加的星空。&br&为什么呢?&br&一是1/200的快门速度很难拍出夜景的,这幅图片的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不排除高感光又还成像好。&br&二是如果是在晚上拍的,应该会有灯光的,整个画面应该呈现点状或者团状的高光,但图中并没有这样的景象。&br&我试了一下,这是对比图,时间仓促,做得不精细,一是抠图不好,二是没有过分注重光影效果。&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db754de261_b.jp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8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db754de261_r.jpg&&&/figure&&br&&br&&br&&br&面对上面这样的图片,大家可以多寻找物理不能中的反射不能,比如画面左下角的这个巨大反射物,里面往往能发现很多信息,这也是P图者需要注意的细节。&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e4aa3be394b9dd499433_b.jpg& data-rawwidth=&955& data-rawheight=&6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e4aa3be394b9dd499433_r.jpg&&&/figure&&br&&br&这张照片头发的重力效果显示其应该是有个支撑物。&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4fffacdcae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4fffacdcae_r.jpg&&&/figure&&br&根据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树叶应该是全绿的,这里却全变黄了。&br&&br&当然,对于有的知友提出的时间问题,的确值得注意,有的时间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就缺乏比较价值了,但个人习惯将相机的时间设置准确,所以没有注意到这点。&br&&br&更新之~&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f17bdf46d6ee78ed240ccf_b.jpg& data-rawwidth=&948& data-rawheight=&6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f17bdf46d6ee78ed240ccf_r.jpg&&&/figure&&br&大家看这张图片有没有问题?&br&这张图片我第一眼看上去感觉不和谐,但具体哪里的问题也一下看不出,只有一项一项的来判断。&br&一张PS的照片最难统一的因素莫过于光影,我决定从光影入手。&br&云的高光部出现在云的中间,表明光源来自于中间偏右的地方。&br&而马路上的车的影子则显示光来自于左边,注意观察公交车的影子&br&光源不统一,就有可能是修改了的&br&&br&&br&为了进一步证明,我用google搜索了一下图中的云&br&毫无斩获&br&因为乌云的色彩信息本来就不强&br&再加上这幅照片还做了黑白处理&br&所以不容易找到&br&&br&但不要灰心,百度图片搜索关键词
试一下&br&果然在第二页我找到了原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a75d47ff9bf53cae70b_b.jpg& data-rawwidth=&1332&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a75d47ff9bf53cae70b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a2440063fdb0a105433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a2440063fdb0a105433d_r.jpg&&&/figure&&br&&br&对比一下,一模一样的云!&br&&br&黑白照片是比较难判断的图,因为物理不能中的色彩不能这一项基本失去了作用,另外两项表现得也不明显,判断起来比较困难。 &br&&br&当然这样的照片也可以通过逻辑的事实不能来判断。&br&前提是你知道这是哪座城市,知道这一条路是南北走向还是东西走向或者其他走向,然后根据EXIF信息判断太阳应该的方位,再结合图片中的光源来判断。&br&其实我们已经可以根据图片来反推这条路的走向了,具体我就不阐述了。&br&&br&好吧,既然有人问我怎么反推,我就告诉大家吧&br&这幅图片的描述是科大,因此可以推断是某科技大学&br&而他的注册信息是在天津&br&综合起来,应该是天津科大&br&根据exif信息,这张图片拍摄于日下午1点15, &br&因为离北京特近,所以没必要换算成地方时了&br&这时候太阳直射南半球&br&因此,可以推断出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降落&br&图中公交车的影子显示太阳应该是在左下边方,因为影子在右上方&br&而此时已过天津地方时的十二点&br&所以可以推断出道路的走向应该是西北——东南方向&br&再看这张照片的角度&br&是俯拍&br&个人推测是在天桥上拍的&br&再结合他的描述:校门&br&找到天津科大有天桥的校门:&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cf004ed1_b.jpg& data-rawwidth=&561&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cf004ed1_r.jpg&&&/figure&&br&再结合图片中车流的方向和地图中车流的标向&br&可以推断出应该是站在天桥上往左拍的&br&&br&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明:&br&想伪造一幅天衣无缝的照片真的很难。&br&&br&&br&再更新一下吧&br&&br&&br&&br&
这次谈一下摄影手法对图片本身的影响。&br&&ol&&li&偏振镜:偏振镜在消除反光,耀斑等有害光源这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加了偏振镜后拍出来的照片和人眼看到的照片的确有很大区别,如图:&br&&/li&&li&&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5c6c5e391a_b.jpg& data-rawwidth=&774&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5c6c5e391a_r.jpg&&&/figure&但偏振镜对散射光线一般不具有选择性,如果同样是水面的反射,房子被反射出来了,而云没有,这应该可以认定为是PS了的。&/li&&li&摇黑卡:摇黑卡可以使高光部与低光部得到不同程度的曝光,从而使照片细节更加丰富,颜色更加协调,个人觉得原理和HDR相差无几,它可以改变不同部位的曝光时间,但不会改变光线的路径。&br&&/li&&br&&li&滤镜:通过色彩滤镜来改变照片色彩,或者通过中灰镜来拍出如丝的流水,或者通过其他滤镜来实现特殊效果,这算不算修改照片?其实吧,摄影与真实本来就不是同一个东西,镜头能够看见如丝的流水,可以看见星轨,可以看见凝固的水滴,人眼能吗?不能!摄影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创作,所以我们完全不必苛求摄影所拍的就一定要是人眼所能见的。&br&&/li&&li&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个人的观点就是:通过前期手段拍出来的即使人眼看不见的景色,也不属于修改照片,因为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但通过后期手段人为增添画面的实质内容,我就认定为修改了照片。&/li&&li&摄影到底是应该为了还原真实还是为了更加好看,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不过在各种摄影比赛中,对照片实质内容的改变都是被禁止的,也就是说你为了照片更加好看,加朵云,加个人,肯定是被禁止的,但是对画面色彩的改变是否被允许,还存在争议。一是色彩的改变远没有内容的添减那样容易识别,即使修改了,可能也很难被甄别出来。二是在数码时代,无论你是直出的JPG,还是非直出的RAW,其实都是机身的软件运算的结果,而这个计算的过程实际上就有可能对现实场景的色彩产生了更改,因此,我们自然可以用还原真实为理由,对照片进行色彩或者其他非实质内容进行修改,以达到我们所谓的“真实”。 &br&&/li&&li&再次,摄影本身就是一件主观性极强的创作。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的人拍出来是这样,有的人拍出来是那样,而当你真正达到那里时却发现又完全是另一个样?我个人觉得有这几个原因: &br&&/li&&li&一:照片是单幅定向单视角的产物。为什么有的人照片上看起来特别漂亮,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敢恭维?那是因为照片它是一个静态的产物,摄影者自然可以找到一个最能表现她美的角度,将其固定,形成照片。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立体的,角度是360°,相对于照片的1°,要360°都好看明显比只要1°好看要难得多。 &br&&/li&&li&二:眼睛不是镜头。有的人看见星轨,觉得好漂亮啊,可为什么我看不见呢?有的人看见背景虚化得一塌糊涂的鲜花,觉得好漂亮啊,为什么我看不见呢?有的人看见如丝般的流水,觉得好漂亮啊,可为什么我看不见呢?很简单,你的眼睛不是镜头,镜头能够看见你看不见的东西,仅此而已。 &br&&/li&&li&三:镜头后的脑袋。同样的器材,同样的场景,拍出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摄影是创作,创作是人在创作,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br&&/li&&li&四:后期技术。有的人可能具有原片情节,认为摄影要忠于原片。但我们所谓的原片也不过是软件计算出来的数据,它已经不是原片了。举个例子,两部相机,对着同样一个场景拍摄,拍出来两张照片,两张照片99.99%的色彩都是一致的,而有0.01%是不一致的,你能告诉我,哪一张是原片吗?如果你告诉我,两张都是原片,那我要告诉你,真实场景有且只有一个,而这两张照片有差异的时候,必定不可能都是原片,如果你硬是要认为都是原片,那你只是认为相机直出的就是原片,你忠于的是相机的直出,而不是真实的场景。在胶片时代,也有暗房技术来修改照片,所以,对于后期,不必大加苛责。&br&&/li&&li&综合以上,对比度的调节,饱和度的调节,亮度的调节,色温的调节算不算修改照片,我还真不能给出一个结论。我问大家一个问题:给相机加一个滤镜,提高拍出来照片的色温,这算不算修改照片?有人会说,当然算了,你拍出来的照片和我看见的场景根本不一样,也有人会反驳说:这就是拍出来的啊,我又没在电脑上改。或者拍出一张照片,在PS里面加一个加温滤镜,达到与前期一样的效果,这算不算修改照片?有人说,这当然算了,因为你是后期改的啊,可是我也许会反驳道:我跟前期加滤镜拍出来的效果一摸一样,为什么前期加就不算修改,后期加就算呢?可能他会反驳我说:人家前期改是通过物理的改变来实现效果的,你后期改是通过数据的改变来实现效果的,不一样。我就会问一个问题了:那如果你不知道他是前期加的滤镜,我是后期改的呢?这时候,可能谁也没有勇气说这张照片就是修改了的吧!&br&&/li&&li&所以,我所讲的这些方法都只对那些对照片的实质内容修改了的照片有效,对于那些只改了对比度,饱和度,色温,亮度的,真是无能为力,因为对比度,饱和度,色温,亮度这些东西前期通过滤镜也可以进行修改,但无论加什么滤镜,都不能将阴天多拍出一个太阳来吧。&br&&/li&&li&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根据上面这些方法可以判断一张图片是否被PS,而不是一定,殊不知,世界上PS高手千千万,也许我讲的这些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入门的都应该掌握的常识,所以,我们对照片不要作“修改推定”,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对别人的照片说NO。举个例子吧,我第一次看见心形光圈的时候,就想:靠,还有心形的光圈?肯定是P的啊!后来证明了我的无知与粗鲁。世界上也还有许多的摄影大师,摄影技术也在日益更新,许多人也能够通过前期的方法达到一些难以想象的效果,我们不懂,不等于他们不能。&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fd80a7ccce14cd5d8c512_b.jpg& data-rawwidth=&417& data-rawheight=&2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7&&&/figure&&/li&&/ol&&br&&br&继续更新!&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cc1a833c05bfac_b.jpg&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4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cc1a833c05bfac_r.jpg&&&/figure&&br&这幅图片算是做得比较高阶的图片,&b&做了倒影,抠图细致,色彩搭配和谐,做了渐变处理,弱化了云彩的形状,可以降低被搜索引擎搜索到的概率&/b&,但还是被我抓到了两点破绽:&br&&b&一:光影关系。&/b&&br&这个始终是必杀技啊,&b&图中云的光影显示其光线来自下方,而大家观察亭子的影子,偏向左边,说明阳光来自右上方,光源不一致&/b&,说明可能是P的。&br&&b&二:逻辑判断。&/b&&br&根据其注册信息:长沙,标题:岳麓山一行。&br&直接搜索关键词
岳麓山的湖&br&得出这个湖是 穿石坡湖&br&打开卫星地图:穿石坡湖&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4b5fc8fbfa_b.jpg&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4b5fc8fbfa_r.jpg&&&/figure&他应该是站在左边拍的右边,因为只有右边有亭子&br&结合其EXIF信息:12月下午4点03,这时候太阳应该是偏西了。&br&&b&结合卫星地图:太阳应该是在画面的左边也就是西边,不可能是右边也就是东边&/b&&br&&b&而这幅图的云显示太阳在东边&/b&&br&逻辑矛盾&br&所以是P的&br&&br&综合这两点,就可以判断这是一幅高仿的图了。&br&&br&后续有时间会继续更新辨别方法
!&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0ee4cff347a85f640d14ec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0ee4cff347a85f640d14ec_r.jpg&&&/figure&&br&&p&我们团队开发的全新泼辣修图网页版,打开网页即可享受到专业级别的图像处理体验。&/p&&br&&p&有兴趣的可以体验一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olaxiong.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泼辣修图网页版&/a&&/p&
好吧,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 我就不去讨论那些专业的数码变化原理了,我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我把判断一幅照片是否PS的方法分为四类: 一:事实不能 二:物理不能 三:摄影不能 四:细节不能 先阐述第一个方面:事实不能。 事实不能就是…
穆夏对日本漫画的影响,一部分是「偶然性」的,一部分是「必然性」的。&br&&br&「偶然性」影响是比较表面、一次性的。武内直子阿姨的美少女战士就直接参考了不少穆夏作品中的构图、动作、服装:&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56e919dcf65a3c8df37_b.jpg& data-rawwidth=&1909& data-rawheight=&1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0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56e919dcf65a3c8df37_r.jpg&&&/figure&&i&左为月野兔。右为穆夏的 Morning Star。&/i&&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eba018f286edd8b4b1bdc318c13f19f_b.jpg& data-rawwidth=&1574& data-rawheight=&11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7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eba018f286edd8b4b1bdc318c13f19f_r.jpg&&&/figure&&i&左为月野兔。右为穆夏的 Miss Dream。&/i&&br&&br&「必然性」影响和商业美术、印刷技术的限制以及现代艺术有关。&br&&br&大部分人认识的穆夏作品,是他为商业活动所作的海报、包装、杂志封面设计,最后是要大批量印刷复制的。其实他平常的油画作品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b7b0b4eb2f547e2dec4f7_b.jpg& data-rawwidth=&288& data-rawheight=&4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8&&&/figure&&i&Portriat of Mucha's Sister, Anna (c.1885). Mucha.&/i&&br&&br&90 年代,穆夏和欧洲很多画家一样受到日本的艺术风格 Japonism 影响。&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abbaaacc77f8f91ef0ee_b.jpg& data-rawwidth=&1003&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abbaaacc77f8f91ef0ee_r.jpg&&&/figure&&i&雪中相合伞。铃木春信。&/i&&br&&br&Japonism 的一大风格就是色彩的平面性,而风格与作画的材质、过程是分不开的——日本的这些画作是木板印刷:线稿为一板,每一种颜色也要单独刻一板,层层套色,才能印出一副画。正因如此,色彩需要尽量简练,且为平面的色块。&br&&br&穆夏的作品大多采用石板印刷,仍旧有套色的限制,因此他也大量采用平面化的色彩,弱化光影对体积的塑造而依赖线条。这种线稿分离的作画方式有利于修改调整设计,大大提高效率。这一点对于商业美术非常重要,尤其是作为叙事艺术的漫画。像 CLAMP 画少女漫画,和穆夏一样需要着重于塑造传统的美(少)女角色,就非常适合大量使用浪漫感性的曲线和装饰元素。&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a7269c04dfa88d8f9c5eddec7d61a5e_b.jpg& data-rawwidth=&288& data-rawheight=&4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8&&&/figure&&i&Champagne Ruinart (1896). Mucha.&/i&&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65eb2eefedbfb0e969e_b.jpg& data-rawwidth=&604&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65eb2eefedbfb0e969e_r.jpg&&&/figure&&i&Lottery of National Unity. 1912. Mucha.&/i&&br&这幅穆夏的海报已经和现代漫画的风格非常接近了。&br&&br&可以说,印刷技术的限制不止决定了穆夏的风格,也孕育了 20 世纪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风格,促成了现代艺术风格的诞生。虽然现代的印刷技术已经提升,但现代艺术风格已经成为一种哲学和审美。当年受到日本影响的新艺术运动,现在又反过来影响日本和世界。像天野喜孝、小畑健甚至是好莱坞的 H. R. Giger 更多地是受到新艺术运动整个的影响。&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6e0c379d6a90bfca5a2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6e0c379d6a90bfca5a2_r.jpg&&&/figure&--------------------------------------&br&部分图片来自 Mucha Foundation Online Gallery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uchafoundation.org/gallery/browse-work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rowse Works&/a&。&br&文章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请勿直接使用在论文中。
穆夏对日本漫画的影响,一部分是「偶然性」的,一部分是「必然性」的。 「偶然性」影响是比较表面、一次性的。武内直子阿姨的美少女战士就直接参考了不少穆夏作品中的构图、动作、服装: 左为月野兔。右为穆夏的 Morning Star。 左为月野兔。右为穆夏的 Mis…
作为以上答案的补充,说下日漫相对于美漫的特点:&br&&ul&&li&&b&叙事技巧(确切说是画格与画格之间的过渡类型)更多样:&/b&我们知道,画格之间的过渡类型大致分6种,1.时间到时间&figure&&img data-rawheight=&286& data-rawwidth=&442& src=&https://pic4.zhimg.com/50/f6db1d8b35abd5cf37ba25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6db1d8b35abd5cf37ba254_r.jpg&&&/figure&《灌篮高手》&/li&&/ul&2.动作到动作&figure&&img data-rawheight=&397& data-rawwidth=&301& src=&https://pic1.zhimg.com/50/87eb900d3ab6bc20ca34c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1&&&/figure&&br&《火影忍者》&br& 3.对象到对象&figure&&img data-rawheight=&279& data-rawwidth=&882& src=&https://pic3.zhimg.com/50/c3cfaca0539c91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3cfaca0539c91b_r.jpg&&&/figure&《JOJO的奇妙冒险》&br&4.场景到场景&figure&&img data-rawheight=&582& data-rawwidth=&587& src=&https://pic3.zhimg.com/50/6ec847db9abaa9c89d66dd1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ec847db9abaa9c89d66dd17_r.jpg&&&/figure&《海贼王》&br&5.视角到视角&figure&&img data-rawheight=&378& data-rawwidth=&871& src=&https://pic1.zhimg.com/50/9b6ed8eb2e9b2dbfc7b6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b6ed8eb2e9b2dbfc7b66_r.jpg&&&/figure&《浪客行》&br&6.无关联 &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5ee436338fdddacdd7cb1ef99d7968a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欲横流人心浮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