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息部是做什么的在组织研究一些高教行业的信息化案例,有看到关于上海财经大学实施VMware方案的案例研究

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财经学府,是全国首批设立博士点、首批设立社会科学的大学。2011年9月,经批准,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正式升格为,标志着学校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简历史沿革
上海财经大学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也是我国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全国财经院校中,我校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7年,学校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
上海财经大学目前拥有会计学、财政学、经济思想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计与财务研究院3个国家级基地;并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4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国家学科目录内批准的学位授权点24个,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36个本科专业。
2011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研究生部正式升格为。
经过几代上财人的长期共同努力,在全国财经院校中,上海财经大学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国家首批),也是首批设立社会科学(经济学)的高校之一。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经济学创新平台”进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学科设置
目前学校拥有会计学、财政学、经济思想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并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哲学4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国家学科目录内批准的学位授权点24个;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国家学科目录内批准的学位授权点5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0个。
在“厚德博学、”校训的鼓舞下,上海财经大学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正建设成为以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为发展框架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师资力量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泰山北斗
孙冶方 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解放后上财首任校长。1951年,孙冶方同志为上财毕业生题词:跑出学校门,到实际工作中再去学习。
1983年6月,为了纪念孙冶方同志对我国经济科学的卓越贡献,表彰和鼓励对经济科学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繁荣我国经济科学,由、、谷牧、张劲夫、、、汪道涵、、、、、、孙晓邨、、、等55人,发起设立了,这是公认的中国经济学最高奖。
郭秉文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著名教育家、世界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校第一任校长。为了纪念郭秉文先生、鼓励优秀学子,徐芝韵女士在上海财经大学设立并捐赠了“郭秉文奖学金”。
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校第一任教务主任
姚耐: 经济学家、教育家、上海财经大学主要奠基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学校筹备委员会主任
报业巨子,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
安绍芸 著名会计学家、我国现代会计之父、新中国首位主管全国会计事务的官员
潘序伦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中国会计之父,学校会计系主任和教务主任
周有光 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学校教授
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
向哲浚 华盛顿大学法学博士、法学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学校教授
胡寄窗 早年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史学奠基人,学校教授
学术交流中心
金国宝 1924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统计学奠基人,学校教授
梅汝和 早年留学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中国市场营销学奠基人,学校教授
金炳华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宣部副部长,曾任学校校长、书记
程其保 1918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张君一 世界银行执行董事,曾任学校校长
刘泗业 英国伦敦大学博士、中央银行总裁
王作求 早年留学英国,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学校教授
凌舒谟 教务长,美国伊诺大学经济学博士,胡适之先生长中国公学时,曾任该校教务长多年
杨开道 中国第一位留美归国的农村社会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首任校长,曾任学校合作系主任
钱王倬 训导长,国学大师,一表濡风,诸位同学一望而知所言非虚
吴道坤 总务长,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识湛深,以其专攻保险,聘兼保险系主任
王伟才 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理事兼秘书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银行副董事长,曾任学校校长
褚凤仪 早年去法国南锡理学院、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专攻财经、商业
裴复恒 学校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褚葆一 先后在英国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和柏林经济学院学习
李炳焕 曾留学美国
朱君毅 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教育心理学系首任系主任,曾任学校教授
朱元: 留学美国哈佛大学
谢树森 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原圣约翰大学经济系主任,学校教授
郭森麒 1941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学系
薛仲三 早年留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系,对我国统计科学和军事医学作出卓越贡献
王惟中 早年留学欧洲,获维也纳商科大学经济学博士
厉德寅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
朱斯煌 193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陆晶清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著名女诗人之一,鲁迅的学生
孙怀仁 1932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
李葆坤 1949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杨荫溥 留学美国西北大学
彭信威 我国著名的货币史学家和钱币学家,著有《》等,1934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
伍纯武 法国巴黎大学博士
许本怡 先后留学哈佛大学、伦敦经济学院
周伯棣 留学日本大阪商科大学银行系
程绍德 早年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陈清华 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毕业,曾任中央银行秘书长、总会计师等职
邹依仁 先后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统计学院、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生院
尹文敬 法国巴黎大学博士
胡纪常 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刘絜敖 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
曹立瀛 193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博士
王传曾 早年留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
龚清浩 早年留学美国西北大学,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
张尧庭 著名统计学家,学校教授,对在我国推广经济学数量方法在实证中的应用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萌芽新秀
博士毕业院校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院长)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美国德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美国斯坦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金融学院前院长)
美国密歇根大学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耶鲁大学
美国耶鲁大学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芝加哥大学
美国康奈尔大学
美国康奈尔大学
美国康奈尔大学
美国密西根大学
美国密西根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日本筑波大学
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
法国图卢兹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加拿大皇后大学
美国纽约大学
美国南加州大学
美国普渡大学
美国克莱姆森大学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香港科技大学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美国南加州大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美国南加州大学
美国俄勒冈大学
美国南加州大学
美国华盛顿大学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美国普渡大学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美国范德堡大学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日本筑波大学
美国波士顿大学
德国波恩大学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加拿大女王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德国哥廷根大学
美国北卡大学夏洛特分校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加拿大温莎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美国匹兹堡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美国加州大学达维斯分校
日本一桥大学
美国亚里桑那大学
日本一桥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美国波士顿学院
日本早稻田大学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学术排名
中国大陆经济学研究机构排名
来源:China Economic Review
1. 北京大学 149 1 81.31 1 182.9 1
15.97 21 2.25 16 0.55 26
2. 清华大学 81 6 37.58 6 85.04 6 667.36 6
17.76 10 2.26 14 0.46 40
3. 上海财经大学 33 14 17.17 14 47.55 10 291.58 13 830.1 10 830.1 8 16.99 13 2.77 2 0.52 32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校园风气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学术氛围
一段有关上海财经大学的视频正在网上广为传播:在湿冷的上海冬季,清晨六点半不到,数百名学生在图书馆门前排起蜿蜒长龙,为的是在图书馆里觅得一个自习座位。学风之盛可见一斑!
上财与复旦为邻,虽然两校往来频繁,但是风格迥异。综合性大学的复旦,风格多元,人文气息浓厚,校园氛围浪漫;以财经、管理学科为主的上财,学生在求学期间练就了财经行业务实、勤奋的作风。
北京考生高珊今年大二,她感受最深的就是上财学风之浓厚。她说:“同学们刚入校就确定了,有人准备,有人准备出国,有人考各种证书为找工作打算。上财没有闲人。(来源:北京媒体)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学术气质
“财大的学生很内敛。”欧阳令南老师说。所谓的内敛,欧阳令南老师概括地解释为“学生具备的学科知识基础”。“我觉得财大学生的基础相对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打得深,”欧阳令南老师认为,“财大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稳重。对于基础学科的教育渗透得很彻底。”(来源:金融人生)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学生社团
上海财经大学现有学生社团近70个,涵盖、学术、人文、文体、实践等领域,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教学成果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学子荣誉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
上海市局级干部研修班
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冠军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际象棋冠军
德勤全国税务精英挑战赛冠军
法学院学生赵政获托福考试全球状元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单科全国第一名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考试单科全球第一名
全国ACCA成建制班英语邀请赛冠军
世界大学生国际象棋锦标赛冠军
中国大学生围棋赛男子团体冠军
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一等奖
世界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混双快棋赛冠军
CIMA全球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国区冠军
世界学生围棋王座战冠军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留学深造情况
图书馆阅览室
2008年,40位同学到海外知名大学深造,其中,18位研究生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校留学,并获得奖学金;2009年,46位同学到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乃尔大学、密歇根大学等校留学,其中,肖明军同学同时收到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北大学、纽约大学录取通知书,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提供的奖学金总额为25万美元,肖明军同学在本科尚未毕业时即已开始担任博士课程助教工作,在导师指导下他已撰写英文学术论文8篇。
2010年,会计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中,34位同学到海外知名大学留学深造、31位同学在国内大学继续深造。
统计与管理学院
2007年,22位同学到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留学深造;2008年,徐一同学同时收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乃尔大学、密歇根大学录取通知书;2008年度,统计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共有60多位同学到海外知名大学留学。
应用数学系
2008年,潘慧蔚同学收到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其他部分同学分别收到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Ohio State University、Aubur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等校录取通知书。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考取公务员情况
2007年,5名上财应届毕业生考取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考取人数在全国高校中并列第一;2009年,上财部分应届毕业生分别考取中纪委、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保监会、中央文献研究室等中央机关,考取人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在上海地区的公务员考试中,上财历年被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就业情况
由全球最著名的调查公司美国盖洛普公司、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中国零点调查集团所共同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连续两年上财毕业生能力在全国重点院校的排名为前五名。中央电视台著名企业招聘真人秀节目“”,其中的3期比赛,上海财经大学学子均成功胜出,获得招聘企业的青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财经大学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
鉴于上财毕业生过硬的综合素质、学术素养和外语水平,已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机构来校举办招聘宣讲会,其中包括国家安全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国人寿集团、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平安集团、陆家嘴金融城联合招聘团、、彭博新闻社、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 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三井住友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通用电气、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等。
2009年金融危机,上财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肯定。该年截止4月中旬的数据显示,上财签约率名列上海市第一名。就业签约行业流向分布高度集中,特别是本科生,83.4%集中在被视为高门槛、高起点、高收入的金融机构与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口碑
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
来源:网大
上海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满意度榜
来源:新世纪周刊
生活满意度
学习满意度
就业收入满意度
大学消费满意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毕业生薪资榜
来源:麦可思调查公司
211院校名称
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元)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在职教育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讲述“财经故事”,贡献“商业智慧”|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案例研发实录
2016年度第七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简称“百优案例”)的评选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从全国105所高等院校的568篇案例中共甄选出97篇优秀案例。上海财经大学以3篇入围的佳绩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百优案例获奖排名首位。同时,2016年度也是我校连续第三年获得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发的百优案例评选“最佳组织奖”。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上海财经大学商业案例研发和教学的多年积淀,为我校在创新创业的财经人才培养要求下,推动商学教育、推广商业明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案例领域的“奥斯卡”
“百优案例”被誉为管理案例界的“奥斯卡”,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CMCC)承办,每年评选一次,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每年仅有95篇左右的案例入围。通过匿名函评和专家会评两轮评审的优秀案例,方可荣获“百优案例”荣誉,收录至CMCC案例库,并推荐给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案例库在全球英文发行。2012年,国家教育部在“第三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已正式将“百优案例”列入评估标准(C5项),案例开发及案例教学工作正愈来愈受到商科院校的高度重视。
财经院校的案例翘楚
经始树基,财经特色定位明确
2011年,商学院复建伊始,即创建了案例中心,作为商学教育的重要学术支持。案例中心秉承我校“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以“通过案例研发提升商学教育水平”为宗旨,以“提炼经典实践、分享智力成果、协同创新与服务社会”为目标,依托学校和学院的资源禀赋,重点突出会计、金融等财经专业优势,全面打造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案例中心,充分发挥我校对财经类院校和财经类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
深耕细作,案例领域实力彰显
砥砺前行,风华五载。案例中心荣获百优案例10篇;开发入选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13篇;出版商学优秀案例集锦4本;开发优秀教学案例87篇;推送教学案例144篇;开发小案例800余篇。案例中心在加强自身案例开发的同时,还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案例招标和案例培训,鼓励并带动我校教师积极投入商业案例的研发工作,共同推进我校商学教育,推动商业文明。此外,根据专业特色和自身优势,案例中心与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合作,共建“SUFE-ACCA”会计系列案例库;与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合作,探索“SUFE-RSM”案例开发模式,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地与行业和国际建立联系,共同提升我校商学案例研发水准。
深耕细作,煦色韶光。案例中心案例研发质与量的同步提升不仅为我校乃至全国商科教育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案例素材,更是为提升商科教学质量、促进商学教育发展、传播和推广商业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自主开发的
部分百优案例汇总
滁菊的订单模式:农耕回购的供应链结构控制
骆玉鼎、冯伟忠、王少飞
转移定价税务自查——JW英语的有备无患
王少飞、高斯达、张倩
闪电购:社区O2O的商业模式创新
李思志、王少飞、李艳红、王帆
企业补药怎么吃:雷诺斯公司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
王少飞、张倩、谭惠灵、徐凌峰
心融网商业模式之惑
李思志、王少飞、孙安怡
资本困局下的租赁决策——吉祥航空
王少飞、明亚飞
对口输出,兄弟院校协同发展
在“中国MBA师资开发及办学能力建设计划”(简称“淡马锡项目”)二期项目中,我校负责对浙江工商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两所院校提供对口支援。案例中心积极参与项目实施过程,在案例教学方面开展现场示范,在案例开发方面实施联合开发,并成功出版《财经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案例集》。不仅有效帮助受援院校案例水平的全面提升,也极大地带动了兄弟院校案例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为当地商业素养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贡献了财经智慧。
持续发展,国际/信息联合发力
案例中心始终坚持“财经特色”的目标定位,突出专业特色,明确发展方向,加大力度探索“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路径。首先,国际化即加强与国际知名案例院校合作,培植案例国际合作的土壤,扎根中国实践,用国际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案例,将中国实践用国际语言推向Harvard、Ivey等全球案例舞台,同时围绕中国企业国际化和国际企业本土化进行双向互动的国际案例开发;其次,信息化即以案例库信息平台为依托,坚持案例建设平台化、数字化和远程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同时加强视频案例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游戏案例与感官案例在商学教育中的可行性,探索实现案例教学的远程化。目前,案例中心已成功推出了第一个视频案例,在案例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质的突破。
在喜迎上财百年华诞之际,案例中心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未来,案例中心将继续坚持打造财经特色,加强国际化、信息化的案例建设道路,为我校的“双一流”建设夯实案例工作基础,为提升我国的商学教育教学工作推波助澜。
永泰收购考普莱
——小的走出去,大的引进来
案例中心成功推出了视频案例《永泰收购考普莱——小的走出去,大的引进来》,在案例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质的突破。不仅与我校商学创新创业的财经人才培养理念一脉相承;更迎合了国家“引进来”、“走出去”双引擎的发展战略。
本视频案例描述了我院EMBA校友企业——山东省东营市永泰集团对英国考普莱公司进行收购及后续整合、发展的过程。永泰集团是一家成立近20年,拥有多项专利和自主品牌的轮胎生产商。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发展思路,以“振兴轮胎工业,营造国际品牌”为战略目标,坚持“质量、诚信、规范、友谊、双赢”的经营理念,经过多年耕耘,各类产品在市场上广受好评,集团更成为世界汽车拉力赛的供应商之一。被收购方考普莱公司生产汽车配件已有百年历史,是捷豹、雷诺等世界顶级汽车厂商的冲压件一级供应商。永泰收购考普莱后,对考普莱在英国的工厂加大投资进行扩建并提升产能,工厂业绩显著大幅提升;同时,永泰引进考普莱冲压件生产技术,并在中国国内建立考普莱中国工厂,实现产能与技术跳跃式发展。永泰对考普莱的收购印证了集团董事长尤学忠的那句话“小的走出去,大的引进来”。
图文 | 李思志 、冯伟忠 编辑 | 王雅静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信息化办公室职责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信息化办公室职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9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探索数据科学领域,培育金融信息复合型人才——记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陈云
&&&&&&&&陈云,女,1966年7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上海市高教学会信息管理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陈云同志治学严谨,潜心科研,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金融信息交叉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她曾先后承接国家级、省部级、重要横向课题三十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她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她还曾获国家863/CIMS主题授予“先进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专精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引领高校信息化建设
&&&&陈云研究员199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研究成果,曾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分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CIMS应用工程、上海市科委重点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经委发展基金、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等十几项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其中EI检索十余篇。2001年她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同年获得国家863/CIMS先进工作者,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一等奖,并在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以来,陈云研究员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信息化管理和系统建设工作。在她及其团队十多年的全心投入和辛勤努力下,如今上海财经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有效地支撑了学校管理改革与创新,学校作为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单位及上海市高校MIS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在上海市高校乃至全国高校中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2011年,“上海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荣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颁发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奖”。2012年4月,“基于数据仓库的校务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项目获得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一等奖。&
&金融信息交叉融合,打造市级重点实验室
陈云研究员在繁忙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之余,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致力于将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积累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开拓了金融信息交叉研究方向。2011年,经过陈云研究员等人的共同努力,我校正式成为“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陈云研究员担任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推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是上海市唯一的金融信息领域交叉学科重点实验室。三年来,陈云研究员及其团队紧跟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前沿研究,围绕国家金融创新改革的战略发展目标,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求,通过金融、信息、统计、数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构筑开放的学术和应用研究平台;同时,推进官、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致力于打造上海市金融信息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陈云研究员认为“金融信息交叉学科”和“对接行业重大需求”应该是实验室的发展重点,实验室是上财在交叉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全新尝试,是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壁垒,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对接行业需求,攻克技术性难题,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财经类院校,上海财经大学拥有包括会计、经济、金融、统计等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信息、数学等学科,在陈云研究员的带领下,实验室一直致力于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开放的研究平台,有效支撑我校交叉学科建设。
金融信息的交叉融合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建设,在保持优势学科领先位置的同时,带动其他学科更好发展;也有利于学术创新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要真正实现学科交融是极有难度的。如何将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组建一支跨学科的研究团队,是陈云研究员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后,陈云研究员首先想到要充分利用校内已有师资资源。为了吸引相关院系的优秀师资力量加入实验室队伍,她作为领头人,亲自联系多位学术带头人,以承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聚集来自多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参与项目研究、学术讨论,实现真正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同时,她积极组织团队搭建各类金融专业数据库和研究工具平台,以此吸引更多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室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在她及其团队一年多的努力后,已有来自我校金融、信管、统管、公管、数学、财经所等院所的五十余位研究人员加入了实验室研究团队,一直专业背景多元化、合作交流紧密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由此诞生。
同时,陈云研究员也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自2013年以来,实验室陆续引入了5位来自海内外优秀大学的金融数学、管理、计算机、应用数学等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形成小型的学科交叉团队。陈云研究员常说:我们的青年教师都有着很好的基础和很大的潜力,要给他们创造平台去锻炼、去发展。她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她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希望可以支持他们的快速成长。
打破学科壁垒,凝聚跨学科研究团队,构建开放研究平台
在陈云研究员的带领下,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聚焦金融、信息交叉领域,坚持对接行业前沿、热点问题。她认为作为重点实验室,不仅要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还要提供信息化的工具和系统,要为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企业等提供一体化的应用解决方案,这也是科技攻关项目的核心。
三年来,为了能够对接行业实际需求,陈云研究员日夜思索、不惜牺牲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利用一切资源,积极开拓产学研合作,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2012年以来,与8家业内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包括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对冲基金园区、上海大数据产业联盟、上海朝阳永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吉贝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EMC(中国)等。截至目前,已完成重要产学研联合项目7项;通过前期项目合作,共同承接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3项,这些项目既注重关键技术攻关和引领,又要实现技术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2012年底,实验室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这是陈云研究员及其团队开拓的第一个合作对象,也是一直持续至今合作最为密切的合作伙伴。2013年-2014年的短短一年内,他们与中金所合作完成了5项重要的产学研联合项目,涉及自动化交易监管、资产组合保证金计算方法、会员端风控系统等方向。在经过一整年的高强度工作和日常加班加点,其研究成果获得了中金所及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在2014年,中金所再次与实验室合作,共同承接了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金融期货市场风险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该项目是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航运、医药等关键行业中的典型应用项目之一,也是上海市科委首次在金融领域立项的大数据项目。
此外,2014年下半年,陈云研究员主编了由上海市科委组织编著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丛书》中的《金融大数据》分册,推进了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该书已成为系列丛书中最为畅销的分册之一,受到了来自业界和学界的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以身作则,精心教学,培育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
陈云研究员常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和育人同样重要。她对学生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她治学严谨,经常向学生讲授最新的前沿技术和应用;通过每周的学生交流及日常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学业、研究、生活情况,给出适合的指导和建议。陈云研究员一直坚持组织学生讨论,要求每位学生在讨论时分享一段时间内的所看所学所想,一方面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间加强交流,相互学习,优势互补。通过讨论,及时化解学生研究中的问题,这在交叉学科的学生培养中尤为重要,也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中,陈云研究员一直强调以跨学科和实践应用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校领导和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下,从2013年起,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自2013年起分别在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和金融学院开设“金融智能决策支持”和“金融工程与量化投资”两个专业方向,单独招收研究生,依托实验室平台的跨学科教师团队以及产学研合作基地,培养金融信息领域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陈云研究员努力为学生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平台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项目,将理论与应用有机结合。
&&&&数十年来,陈云研究员已培养了百余位硕士、博士,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每回到母校,他们都会与陈云研究员畅谈,说着工作上、生活上的种种,感谢陈老师曾经给与他们的严谨的指导和热心的帮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货运信息部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