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会议如何防止通过电脑微信朋友圈说说带图片泄密

小程序两条不同路径:微信封闭化、百度开放化小程序两条不同路径:微信封闭化、百度开放化靠谱的阿星V百家号尽管小程序有着“连接万物”、“用完即走”等理念的加持,本质上却是基于超级App的免手机本地安装的“类App”或“mini App”,张小龙之前起名叫“应用号”,说到底是,微信在完成连接人、内容之后,开始连接“产品”了。因此,小程序的价值对于微信就像AppStore之于苹果。事实上,百度曾经推出的“轻应用”才是小程序的鼻祖,彼时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互联网人铆足全力设计App,争当流量入口、骨子里流淌着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革命精神,以图在手机桌面争得一席之地。而当微信推出公众号时整个移动互联网进入到了下半场,不需要再做一个博客或个人网站,只开一个公众号就行了,流量迅速向着超级App集中时,小程序才能起到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景象。据统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APP的数量达到1700万以上,但每个用户一天最多能接触的APP不超过9个,这已成为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主要矛盾。如今,大量创业者涌向小程序创业,但很快就发现微信小程序并不是那么性感。那么,微信小程序的底层逻辑究竟是怎样的?百度App计划在7月份推出智能小程序,与微信小程序相比差异化在哪里?能否成为开发者做小程序的“另一选择”?本文试作解读。▎一、微信小程序存在的痛点,开发者需要开放平台作为平衡对开发者来说,微信小程序的优点自不用多说,腾讯拥有最大的社交流量池,获客成本比推广一个App要低很多,微信官方为开发者提供简易的基础架构,开发一个小程序并不需要特别高的“技术门槛”,难点在于开发者是否清楚产品逻辑和变现模式。但纵然忽视这种实力上的差异,微信小程序依然不够完美。(1)被封号的风险一直存在。这个不是由创业者说了算,而是由腾讯说了算,如此前匿名聊聊上线不久的病毒式传播,由于冲击了腾讯的熟人社交逻辑,被很快灭掉。(2)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竞赛。“跳一跳”推出时微信开屏导流至今高居榜首,小游戏已是腾讯自家游戏收入的增量业务;另外腾讯流量对所投资的公司给予利益倾斜,头部微信小程序榜单上很多是腾讯自家的产品以及腾讯投资的公司产品。(top20小程序中框红色为腾讯系产品)(3)小程序的营销场景尚未打通。张小龙更倾向于小工具的开发者,对中小企业头疼的推广、吸粉、裂变等则非常“克制”。目前微信小程序不能添加关注、不能显示访问数据、不能给用户push消息以唤醒用户。如果这样的话,用户微信的“红点点”将很快密集到无法忍受,这些优点也限制了企业做小程序的想象空间。尽管微信沿着“Wechat OS”道路狂奔,基于上述微信小程序痛点,应该存在另一个母App作为孵化小程序的平台,就像支付宝之后有微信支付的奇袭,滴滴出行之后又杀出一个美团打车。说到底,手机用户是很反感垄断的,需要保证竞争的局面,以规避平台店大欺客的危险。放眼整个移动互联网,能够担此大任的或许只有百度App了。首先,微信用户量是10亿、百度App用户量7亿,百度App2018年一季度日活用户1.37亿,百度信息流日活用户同样过亿,母产品流量充足才能补给其他小程序。其次,微信作为社交入口,百度作为搜索入口是兵家必争之地,并且是明确需求发起的精准流量,百度搜索每天响应60亿次搜索请求。另外,微信小程序冷启动是公众号运营者通过小程序绑定公众号,而百度App的存量开发者有官网、手机WAP站、站长等,他们对升级为百度版小程序肯定是满怀期待的。▎二、微信小程序本质是封闭流量体系,百度智能小程序则是全开放平台不可否认,微信已成线上的基础设施,但由于腾讯是流量和资本双驱动型公司,只有流量封闭体系之内才能反哺其投资其他产品,微信作为腾讯的王牌,其流量闭环效益愈发凸显。用户社交、阅读、游戏、购物、搜索均不需要跳出微信,以购物为例,用户可以在京东购物频道或小程序网购,这样比在京东App能沉淀更多的用户数据。微信更不愿意用户去淘宝开店或购物,微盟、有赞上开店、成交就可以了。一开始用户在微信里打不开淘宝的链接还比较正常,最近微信用户时长受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侵蚀较大,无法开启短视频外链越来越多。(最近在朋友圈流传的一张图,加剧了很多产品开发者的焦虑)反观百度一直构建的是彻底开放流量生态体系,百度的基因是“连接信息”,在PC端用户的交互习惯是“百度→其他站点或产品”。百度本身依靠大搜及信息流广告收入盈利,高度依赖App的用户流量和粘性。当移动端用户通过百度App访问其他小程序习惯建立,对百度App使用就会更加高频。百度本身是程序员主打的技术型公司,做小程序是回到自己的主场,小程序极有可能成为百度重返“超级入口”的拳头产品,其意义不下于微信做公众号,并成为百度在信息流之后的又一爆发业务。据百度App业务部总经理平晓黎称,“百度将是业界首家做开放平台的小程序”,据笔者观察,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开放”优势与微信相比体现如下三个方面:(1)跨产品流量开放。目前微信小程序尚未在腾讯系中打通,百度智能小程序可以在搜索时出现,也可以在首页信息流中呈现,甚至会陆续出现在百度地图、手机助手、百度贴吧等百度系App产品之中。(2)跨终端运行开放。微信小程序只能在微信手机端之中运行,甚至在微信桌面版聊天工具都无法访问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将在移动端、PC桌面或浏览器、Web甚至各类智能设备上使用,甚至还可以运行在百度App以外的任何浏览器上。(3)人工智能技术开放。限于腾讯本身的AI技术,小程序依然是去中心化的生态,缺乏平台技术赋能;百度将AI所积累的能力通过API组建起来供开发者灵活的调用,并让AI开发者可以把这种技术交给百度来实现,从而整体提升小程序的技术含量,降低技术成本。▎三、小程序智能化新体验将成为突破点当前小程序开发者追求产品体验与App体验一致,微信小程序的便利更多是用户账户体系与微信号打通,省去用户登录的繁琐,但本身没有带来比开发者原来的App更爽的体验。随着手机厂商内存和存储空间越来越大,安装更多App也不至于卡顿,用户为什么要用小程序?比如微信小程序在阅读场景匮乏,主要是由于微信小程序在阅读体验上就不如App和公众号。平晓黎把百度智能小程序的优势概括为“体验、流量、智能、开放”,其中“体验”放在第一位,百度智能小程序能否提供“智能化体验”是其相对于微信小程序的后发优势。百度智能小程序将能够承载视频、直播、游戏等富媒体内容,并与百度搜索、信息流、百度App打通呈现,其分发逻辑与搜索、信息流一致都是需求明确的精准匹配。据了解,百度智能小程序会逐步的开放一系列的规则和工具,帮助开发者自主的运营流量和用户。百度AI技术依然是排名第一的,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内容审核,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模块AI技术通过API接口释放给智能小程序开发者。现在用户通过百度App语音搜索音乐、书本、游戏、购物网站等能够直接得到想要的信息,接下来,在百度App可以直接通过语音访问小程序,比如语音搜索“小米”首页就知道跳出小米的小程序。另外,智能小程序将是更为理想信息流广告导流跳转至其他App下载更高效落地产品。在智能化应用场景方面,智能小程序支持AR、OCR、活体验证等线下支持扫码方式接入,是一款适应IOT和连接万物的新产品,往后DuerOS与智能家电厂商合作,厂商无须再开发App让用户连接百度账户,直接通过更方便开发的百度智能小程序连接体验更加顺畅。▎结语:小程序已成为BAT新的战场,当所有产品试图微信集中开发小程序分一杯羹时,流量本身成为一种特权,而与微信封闭化流量体系相比,百度智能小程序在流量、技术、产品承载上彻底的开放化,更契合人们对小程序连接信息和万物的期待。开放才是互联网本质,只有真正开放、不断向其他产品赋能才能越来越强,这本身是腾讯成功的经验,但是封闭体系让长尾小程序开发者和中小企业依然看不到太多希望,只有当小程序双雄并立,相互良性竞争时,开发者才能利益最大化,无数小程序用户才能获得更智能化、更便捷高效的产品体验。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靠谱的阿星V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李星,靠谱的阿星,科技专栏作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您的位置:
“微信电脑版”封闭内测!!比web版更加高!大!上!
作者:coldsummer17
  昨天下午,腾讯 QQ 浏览器对外公布了一款尚处于封闭内测阶段的产品&&&微信电脑版&。
  据 QQ 浏览器团队称:&微信电脑版&由 QQ 浏览器和微信团队合作开发,是一款基于 QQ 浏览器的插件,扫码登陆后联系人列表即出现在浏览器左侧,用户可以在 PC 端管理微信内容。
  之前,微信在 Web 端推出了微信网页版,支持简单的聊天、截屏、文件图片传输功能。对于那些希望在 PC 端使用微信的用户来说,这样的功能显然不够。微信电脑版功能会更多一些:
  1)消息提醒:安装插件后,微信图标会出现在 QQ 浏览器工具栏上,并提示新信息
  2)悬浮面板:聊天面板悬浮在网页之上,可将其固定
  3)拖拽分享:浏览网页时,可选中文字、图片、视频,直接拖拽到聊天面板中进行分享
  4)一键隐藏/显示:按&老板键&F4,可以一键控制&好友列表侧栏&及&聊天面板&的显现和隐藏
  目前,&微信电脑版&还不支持购买的表情在手机端和 PC 端的同步、公众号及好友分组、查看历史消息、浏览朋友圈信息以及从 PC 端发送语音等功能。出于对用户隐私的考虑,&微信电脑版&也不支持自动登录。
  此前,坊间一直有疑问为什么微信不推出相应的 PC 客户端。这次 QQ 浏览器和微信团队合作开发&微信电脑版&,将PC版微信与QQ浏览器绑定,或是希望藉由微信6亿用户为QQ浏览器带去流量。
  &微信电脑版&相当于是基于原来的微信网页版,优化了微信在 PC 端的用户使用体验,现在尚处于封闭内测阶段,16 号时会向公众推出限量的内测名额。感兴趣的朋友现在可以登录&腾讯体验中心&,QQ 浏览器微信版目前正接受内测预报名。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coldsummer17]
(转载请保留)
置顶推荐热门话题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从另一角度看 封闭的微信带来的安全危机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pcnanjing&
当Mark Zuckerberg以恶作剧形式,将全校所有女生的照片公布出来的时候,整个哈佛学校的人都能公开的看到所有女生的照片,基于此开放基因的而后迅速在全球形成风靡。  即使是在QQ时代,QQ空间访问量也是一种造成用户盲目崇拜的虚拟产品,相对来说,QQ产品是开放的。微信从一开始就似乎打算走私密路线,虽然包括漂流瓶、附近的人等功能都提升了微信的开放性,但是整个体系实际上仍是封闭的,即所谓的私密社交。  区别于微博平台这种具有广域&放射性&产品的是,微信公众平台虽然也具有&放射性&,但是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之间是私密的,没有其他人能够知道微信公众平台管理者和订阅者之间到底进行了什么交流,他们被完全封闭的订阅者和微信公众号管理者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非微信好友是看不到对方朋友圈的评论信息的,永远也别想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小三对老公的暧昧信息的,老公与老婆的信息、老公与小三之间的信息是封闭的,在几百个好友中,能有和小三偶遇的好友几率并不大。  腾讯2013年Q4季度财报显示,微信与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为3.55亿,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量几乎达到了所有产品的顶峰。但是这些巨大的用户量并不一定就是&宝藏&,也有可能是&定时炸弹&,伴随着微信的越来越深入,封闭的微信所带来的安全危机正在一步步显现出来。微信公众平台:砖家、叫兽、虚妄者横行  微信公众平台给自媒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但是要知道自媒体本就有高有低,而封闭的环境更是给各种砖家、叫兽、虚妄者提供了契机。  近期,在南京的催眠大师陈志华就因为涉嫌微信传销案被抓,而类似于这种砖家、叫兽、虚妄者在微信上并不是少数,鼓吹&108天买奔驰、6个月买房,1年开劳斯莱斯&者大有人在。  微信公众平台管理者和订阅者之间形成的环境是封闭的,微信管理者传输的是什么信息、订阅者和管理者之间交流的信息,没人知道结果会如何。在此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微信公众平台管理者输送的虚假、无妄的信息在中间横流,订阅者根本无法分辨封闭的微信平台里信息的真假,而官方平台更不可能成立专门的专家团队去审核信息的真假。  微信公众平台的另一个问题是其认证问题。  图为在微信搜索&创业邦&微信公众号的结果,除第三个为真正的创业邦的微信公众号外,其余均不是创业邦杂志的微信公众号,而倒数第二个更是神奇,因为logo是PS的,用户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分辨,至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官方认证的,更是山寨产品。  真真假假的信息在订阅者和管理者之间流通,这就造成了砖家、叫兽、虚妄者横行的结果,不是所有的叫兽都是高富帅,还有可能是骗子。同名危机,真假难辨  微信和QQ不同的是,微信显示的是汉字名称,很少有用户去记某好友的英文ID。中文名称的问题是,可能出现同名问题,甚至会有用户恶意使用某名人或者熟人的用户名,并将ID的图像也改为名人或者熟人的ID。  更名为同名后,如果用户没有识别出来,很有可能就给诈骗者提供了机会。我就遇到过某互联网人士恶意更改自己的微信昵称以及图像,改为熟人后,他在朋友圈发出了恶搞的信息,后来据原人透露,不少用户都上当受骗,虽然最终没有被诈骗钱财,但是也惊出了一身冷汗,原人不得不在朋友圈发出&一切在朋友圈发出的各种骗钱信息是假的&,此事才告一段落。  更名为同名后,直接和熟人进行对话,若是骗子,还真没办法分辨。  微信在经历整个封闭系统的经历中,是在原有的QQ基础上做出了较大的差异化竞争,包括其他移动社交产品,也难以和微信相比,但是封闭亦会带来封闭的风险。虚假的信息在封闭的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朋友圈空间内流转,用户无法通过第三方工具去分辨信息的真假,因为这些信息是由&熟人&推荐的。  开放的好处是大家都可以自由的进行评论,在信息真假的甄别上比较容易,而封闭的弊端是虚假的信息无法判断,弄不好就会失财、失身。互联网安全问题已经愈来愈明显,携4.5亿用户之巨的微信,更是肩负着4.5亿用户所流传信息的真假的重任,微信是真的越来越重了。  图片来源:网络
电商新品荟90天内封闭式理财产品或消失_网易新闻
90天内封闭式理财产品或消失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90天内封闭式理财产品或消失)
大资管统一监管时代即将到来。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标志着大资管统一监管框架出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强调禁止资金池业务、明确打破刚兑要求等规定约束下,最直接的一项结果是3个月以下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型产品或从此消失。破刚性兑付,不再保本保收益“长期以来,一些金融机构在推出资管产品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暗示投资者无须担心,如果出现兑付困难的时候,金融机构还会兜底。这严重扭曲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市场本质,让市场处于高风险运营状况。”&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能让投资者明确风险,更加市场化。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打破“刚性兑付”,明确了资管业务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金融管理部门对刚性兑付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指导意见》否定了预期收益型产品,而要求均做成净值型产品,净值计量符合公允价值标准,不能保本保收益、不能通过轮流接盘保收益、不能用自有资金保收益。“老百姓习惯了 保本 ,其实即使是银行存款,也是不兜底的,监管层很早就提出风险要投资者自己承担。所以这次明确打破刚性兑付,是规范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维安认为短空长多,特别是从长远来看,新规为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其规范化,有利于资管行业可持续发展。3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或消失“以前买理财,最喜欢周期短、收益率高的,这样资金周转比较快;新规出台后,3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是不是就买不到了?”新规一出,白领小朱最关心的就是买理财产品的事。《指导意见》在明确禁止资金池业务、提出“三单”(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产品久期管理,规定封闭式资管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根据产品期限设定管理费率,产品期限越长,年化管理费率越低,以此纠正资管产品过于短期化倾向,切实减少和消除资金来源端和资产端的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提出期限不低于90天的规定,也减少了市场上的过度投机行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此举是为了抑制理财产品的短期化倾向,减少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在董希淼看来,新规从推动资管业务服务实体经济来看,可推动资金真正投向实体经济,有更多资金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等的金融支持力度,补齐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短板。私募产品合格投资者门槛提高“购买私募产品门槛提高太多了。”高净值客户陈先生在仔细阅读了新规后,感慨今后可能不再投资私募产品。此次《征求意见稿》相较当前的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要求以及银行高净值客户的合格投资者要求,合格投资者的资质认定标准大幅提高。其中,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三类情形的自然人和法人。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且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或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合格投资者不仅有资产规模要求,也有认购标准要求。
具体而言,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合格投资者同时投资多只不同产品的,投资金额按照其中最高标准执行。此前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门槛为,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提高私募产品的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意味着未来各类非公募资管产品都要遵守统一的投资者资质底线和认购规模底线,也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募集行为。
(原标题:90天内封闭式理财产品或消失)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百度终于入局小程序,它和微信有什么不一样?
7月4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百度副总裁沈抖正式发布了百度智能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不但全面接入了百度大脑3.0的AI能力,更将在12月份全面开源。
事实上,百度入局小程序,并不是什么意外的消息,在今年5月22日的百度联盟峰会分论坛上,百度App业务部总经理平晓黎宣布将在7月推出智能小程序后,外界对于百度版的智能小程序到底长什么样就十分期待。
原因很简单,在微信推出小程序后的1年5个月的时间里,小程序已经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根据第三方的数据显示,目前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总数已达1.7亿、上线小程序100万个,其中游戏类小程序的使用用户已达3.1亿, 电商成了绝对的主流,基本上95%以上的电商平台都上线了小程序。
但微信对于小程序的限制也很多,比如微信对于诱导分享的打击非常严厉,之前几款火爆的小程序,比如匿名聊聊,走心聊聊等都因为违规被封杀。以及微信小程序的入口非常深,无法留存,没有流量支持以及过高的分成比例等天花板,让很多小程序开发者对此叫苦不迭。
在这样的情况下,谷歌,微博等产品也迅速跟进,比如谷歌推出了Instant App,因此,百度宣布推出智能小程序,引得外界如此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程序的现状:机会和短板并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看一下小程序的现状。
小程序推出的时间只有一年零五个月,但崛起的很快,原因很多。在我看来大部分产品选择小程序主要是因为低于市场行情的获客成本和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分享,很容易在社交平台引发病毒式传播。比如礼物说这个产品,核心玩法就是你买单然后给朋友送礼物,最早是app,后来又尝试过线下店,都不理想,但因为赶上小程序这波浪潮而一下子爆发,获得了红杉等一线投资机构的投资。
礼物说崛起的秘密,就是借助小程序,将送礼物变成了像微信群发红包,变成了社交的润滑剂,所以广受喜爱,像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多。
但与此同时,小程序的天然的短板也制约着开发者。
我总结几个问题,一是技术性限制;二是流量和存留问题;三是变现和分成问题。
首先,微信对于小程序的体积有严格的限制,之前是1M,现在变成了2M,用的也是WXML语法,不支持普通网页和HTML,包括对一些品类也做了限制,比如直播类的小程序就不允许上线,简单来说小程序就是封闭性,逻辑性很强的简单工具。
想把手游和app什么搬过去基本上不可能,所以不想动脑子就把app做成阉割版就行了。事实上好像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
关于变现这块,之前微信一直没有说太多,直到后来小程序开通了广告插件,大家意识到可以通过广告变现,事实上腾讯官方推出的跳一跳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但问题是金字塔顶端极为有限,大部分小程序还没有到变现阶段。而之前腾讯给出分成比例,也被很多开发者吐槽说抽的太多,简单来说, 游戏分成腾讯4开发者6,广告收入10万以上腾讯7,十万以下腾讯3。
流量其实是最大的瓶颈,因为小程序不允许分享到朋友圈,也没办法模糊搜索(只能通过tag的方式去搜),所以你能get到场景无非是扫码,微信群,搜索,下拉调取之前用过的小程序,入口太深,并且小程序无法分享到朋友圈,这基本上完全切断了二维码的人际传播链条,所以如何获得用户就变得非常困难,并且更重要的是,用户用完即走,根本无法做到留存。
腾讯对于小程序开发者如此谨慎的原因,是超级app+小程序已经成为主流配置,小程序的意义在于完善平台生态的基础建设,但将外部场景纳入到平台内部中来,存在很大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公众号千变万化,毕竟还是文字+图片+音频的三种形态的排列组合,但小程序的引入,则等于微信化身底层的操作系统,小程序变成微信这台电脑上的软件,在不确定来源是否安全的情况下,自然警惕大于开放。
百度如何解决小程序的痛点
百度对待小程序的态度和微信截然不同,甚至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百度刚推出智能小程序,就打出了流量和人工智能这个两个王牌,明确宣布要对小程序进行流量补贴和留存转化。百度副总裁沈抖正式对外发布了百度智能小程序是也介绍,百度智能小程序要为用户和开发者打造一个体验更佳的开放、智能化移动生态。
简单来说,百度智能小程序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开放性和低门槛,要做小程序界的安卓,二是一条龙式的扶持计划,给开发者更多信心和保障。
在赋能开放上,百度的野心很大,根据新闻的披露,百度的智能小程序不仅仅能运行在百度App上,还可以运行在百度贴吧,百度地图等百度系App上,甚至可以运行在支持智能小程序的外部App和浏览器上。
除此之外,百度大脑3.0的AI能力将全部开放给智能小程序开发者,这些能力包括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增强现实以及情景感知等类别,其中部分能力甚至已经封装好,开发者直接调用即可。
不同于微信自己的WXML语音,开发者只需要简单修改几行代码,就可以将自己在其他平台开发的小程序直接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并实现一次开发,多端运行。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方面百度在短时间内在平台上汇集大量的小程序;另一方面智能小程序具备了很多小程序不具备的技术能力和跨越平台的能力。
跨越能力指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打破app之间信息孤岛。每一个app都可以理解成一个信息孤独、数据、用户、界面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的跳转非常困难。而百度的智能小程序具备了跳转和跨平台的能力,也就是说在百度框架标准下的智能小程序,可以在不同app之间进行跳转,不同app之间实现同样的功能,这就打破了信息孤岛的信息隔离。
首先,在流量补贴上,百度非常大方,拿出了搜索、信息流,贴吧等核心产品在内的千亿流量扶持开发者,并且针对微信小程序无法留存的痛点,专门给小程序开发者进行导流和用户沉淀,支持将公开流量转化成私人流量。
二是流量补贴,可以这么说,在如何帮助小程序开发者获得流量以及变现这件事上,百度可谓是关怀备至。
也就是说,在前期,百度通过技术赋能,降低开发者的开发门槛,在中期,通过中心化分发,为开发者提供有效的流量保证,在后期,则通过引导用户为开发者的小程序提供粉丝和留存。
一整套流程下来,基本上能解决开发者绝大多数的痛点。
小程序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新鲜,我在念大学的时候,就在图书馆看到业界对于native app和web app的争论了。
从形态上看,小程序的确太像native app了,这证明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意识到native app过于繁重,完全可以以即用即走的形态呈现。这两年小程序火了,也是互联网的发展,诞生了像微信,百度App这样日活过1.5亿的超级app,而超级app的用户量,日活,市场到达一个临界值后,就开始追求自身生态的完整性。
比如,像微信这样一个以聊天为主要功能的App,可以付款、可以叫外卖、可以订机票,像百度App这样一个搜索app,可以看视频、可以刷新闻、甚至可以和小度“聊天”,这背后都是产品发展的变化。
从目前来看,百度以解决开发者痛点为主的打法,显然能俘获很多小程序开发者的心,也能在短期内丰富自身平台小程序类型和数量,而百度的做法,也会对同行,比如谷歌、微博、微信等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是,小程序加速发展和渗透,成为类似二维码一样的标配。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用微信扫一扫付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