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怎么靠外表区分充电器的充电速度是靠头还是线是快充呢

您需要通过验证再能继续浏览 3秒后开始验证
丨 粤ICP备号-10 丨 新三板上市公司威锋科技(83655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
(C) Joyslin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快充充电器是怎么识别手机是否支持快充的?
TA的更多文章
快充充电器是怎么识别手机是否支持快充的?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强导致耗电越来越高,因此设备续航能力往往存在不足。解决续航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使用大容量电池,二是使用快速充电技术。通常两种是配合使用的快速充电主要分为三大类:VOOC闪充快速充电技术、高通Quick Charge 2.0快速充电技术、联发科Pump Express Plus快速充电技术。QC1.0:电压电流提升到5V2A,充电时间缩短40%时代继续前进,大屏智能手机开始爆发,电池续航能力跟不上,快充成了厂商提升用户体验的法宝之一,于是QC2.0诞生了。QC2.0:相比起旧有标准,QC2.0划时代的改变了充电电压,从保持了多年的常规的5V提升至9V/12V/20V,与QC1.0保持相同2A电流下实现了18W大功率电力传输,并且线材不需要特殊处理旧有线材都能够通用。增大电压,功率是上去了,效率却下降了。电压每提高一档,效率约下降10%,这些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量,所以20V电压档几乎就没人用了,只保留了5V、9V、12V三个档。即便如此还是热的不行,高通也觉得5V到9V步子迈的太大,有点扯到蛋,于是可以以0.2V为单位不断调节直到找到最合适的电压,多大的电压最合适?高通有自己独特的电压智能协商(INOV)算法,这就是QC3.0。QC3.0:在QC2.0 9V/12V两档电压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电压档,采用独特的INOV算法,以200mV为一档设定电压,最低可下探至3.6V最高电压20V,并且向下兼容QC2.0。由于全面使用了Type-c接口取代原来的MicroUSB接口,最大电流也提升到了3A,因为电压更低所以效率提升最高达38%,充电速度提升27%,发热降低45%。QC3.0好是好,可是谷歌不同意啊,你高通单独搞一套怎么行,用我的系统就必须给我用USB PD协议,胳膊扭不过大腿,高通服软,又推出QC4.0。QC4.0:再次提升功率至28W,并且加入USB PD支持。取消了12V电压档,5V最大可输出5.6A,9V最大可输出3A,并且电压档继续细分以20mV为一档。&续航能力作为移动终端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众多提升用户体验好感的方案中,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加大电池电量(如红米的4100mAH),因此电池容量和充电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快速充电技术应运而生。在这个快速充电的普及元年,移动电源和手机,作为对快充需求巨大的产品线,纷纷在第一时间加入了快速充电行列。快速充电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加快了电池的充电速度,而这个充电速度的提升,是体现在功率的增大。现在通用的micro数据线,接口承载电流有限,不可能一味的靠增加电流来提高充电的输入功率。所以,业界采用了提高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不变的方法来提高充电功率。然而,提高电压,在传统设备上是不被支持的,新设备可以支持,完全按照新设备的电压去设计充电器,又不能满足老设备的充电需求。这时,就出现了快速充电识别芯片。在可以支持的新设备上,与设备握手控制充电器来输出高电压来满足快速充电的需求。在传统设备上检测到不支持快充,就会输出传统的5V来保证传统设备的安全充电。一颗芯片负责与快充设备的通信和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首先介绍的是PI,快充技术的领导者。旗下4款快速充电识别芯片。并且还有初级电源芯片,内置高压MOS和同步整流驱动。识别通常与初级一起使用。分别是CHY100/101/103,SC0163D。其中CHY100/101为QC2.0识别,CHY103与SC0163为QC3.0识别芯片。说到这里,还要介绍一下QC3.0与2.0的区别。QC2.0为固定电压输出,传统5V输出,开启快充后可以输出9/12/20V来为支持快速充电的设备充电。高通新近升级的QC3.0输出电压由被充电设备自动选择,根据温度限制来选择一个最高的输入功率,达到速度与发热的平衡。简单来说就是这样。言归正传下面为大家带来PI的快充识别芯片。1、CHY100:完整支持QC2.0快速充电规格,包括CLASS A 5/9/12V输出电压和CLASS B 5/9/12/20V输出电压。同时支持DCP和BC1.2协议。支持自家两款前级芯片。通过芯片内部与被充电设备通讯,将不同的引脚对地短接,改变电压反馈环路的对地下拉电阻,起到改变输出电压的功能。CHY100采用SO-8封装样式。&2、CHY101:支持QC2.0 CLASS A 5/9/12V输出电压,相比CHY100,增加了输出过压保护功能。并且支持DCP和BC1.2协议。CHY101采用SO-8封装样式。&3、CHY103:支持QC3.0 A/B两种规格,自适应过电压保护,同时支持二次侧过热保护,输出软短路保护和远程关闭保护。CHY103采用SO-8封装样式。&4、SC0163D:支持QC2.0 CLASS A 5/9/12V 和QC3.0 CLASS A 3.6-12V输出。同时支持DCP和BC1.2协议。SC0163D采用SO-8封装样式。&下面介绍dialog半导体的iwatt系列QC识别芯片。和上面的PI一样,也是前级和识别配合的模式。识别和初级通过光耦通信,不需要针对不同档位配置分压电阻。我们熟悉的有两款产品,iW626和iW636两款芯片。通常配合自家前级使用。5、iW626:支持QC2.0 CLASS A 5/9/12V输出电压,同时支持DCP和BC1.2协议,SOT-23-6封装,在紫米的快速充电器内有应用。宽工作电压范围3-25V。&6、iW627:相比626,引脚兼容,支持的模式多了一个三星自适应快速充电模式。&7、iW636:支持QC3.0 3.6-12V输出和QC2.0,脚位兼容iW626。&天钰快充识别芯片,现在比较大的快速充电识别芯片供应商,市场占有率很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打入了小米的供应链。FP6600和FP6601明星产品,新近推出的FP6601Q在升级QC3.0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华为FCP协议,成为第二个支持华为快充的识别芯片。8、FP6600,第一款支持苹果和三星设备自动识别以及YD/T 和BC1.2的QC识别芯片,完整支持QC2.0快速充电规格,包括CLASS A 5/9/12V输出电压和CLASS B 5/9/12/20V输出电压。SOP-8封装,脚位和CHY100兼容。&9、FP6601:相比FP6600少了一个20V电压控制脚,QC2.0支持&CLASS A 5/9/12V输出电压,保留了FP6600的其他规格。不过相对于市场来说足够用。SOT-23-6的小体积封装,在体积要求严格的场合非常适用。&10、FP6601Q:最新的产品,脚位与FP6601通用,FP6601Q相比FP6601增加了QC3.0和海思快充协议FCP支持,填补了市场空白。&EOSMEM台湾曦威,产品线我们接触到的主要只有NT6008,在QC3.0移动电源上应用比较广泛。11、NT6008:支持QC2.0 CLASS A 5/9/12V 和QC3.0 CLASS A 3.6-12V输出。NT6008支持Apple iPad,Apple iPhone,Samsung Galaxy Note,BC1.2或YD/T 1591的协议设备,以及现在的大多数便携式设备支持输出放电功能,输出过压保护。采用TSOT23-8L和MSOP-10L封装。&12、NT6009:其内部集成了两个相同的智能USB接口芯片,芯片专门为符合高通快速充电 QC2.0/QC3.0 Class A规范的高压专用充电端口应用程序(HVDCP)而设计。NT6009可根据手持设备的请求,准确地调整HVDCP输出电压,使充电时间加快75%。NT6009自动识别连接到USB端口的手持设备,然后它相应地模拟原充电器使连接的设备能从充电端口拉载到最大电流。NT6009支持Apple iPad,Apple iPhone,Samsung Galaxy Note,BC1.2或YD/T 1591的协议设备,以及现在的大多数便携式设备。NT6009应用封装为WDFN4x3-14L。&FINTEK台湾精拓,其中F75299应用较广,安克的充电器和华硕的移动电源中支持快充的型号有用到。13、F75299:在我们拆机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299MA的一个MSOP-10封装的芯片。F75299完整支持QC2.0快速充电规格,包括CLASS A 5/9/12V输出电压和CLASS B 5/9/12/20V输出电压。支持为Apple iPad,Apple iPhone,Samsung Galaxy Note,BC1.2或YD/T 1591的设备充电。 14、F75292:完整支持QC3.0 A/B规格且兼容QC2.0 A/B规格,内置放电功能,过压保护。支持为Apple iPad,Apple iPhone,Samsung Galaxy Note,BC1.2或YD/T 1591的设备充电。 FAIRCHILD仙童15、FAN6100Q:支持QC2.0 CLASS A&5/9/12V输出电压,支持二次侧恒压恒流控制,应用较少。以上我手机是快充3.0但是买的快充头还没到,请问可以用普通充电器头和快充数据线充电吗???
按时间排序
当然可以。只是普通的充电器头电流强度没有快充头的大,所以需要更长的充电时间而已。
您可以邀请下面用户,快速获得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79258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22014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16818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8885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7590个回答
weixin_3r654129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7084个回答
加载更多答主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点击可定位违规字符位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请输入私信内容:语言选择:
普通手使用快充充电器可以提高充电速度吗?
&现实中决定手机耗电速度的还有很多,比如信号强度、定位开关、后台程序的多少等,甚至环境温度都会对耗电量造成影响,所以,虽然快充的确比标准充电的转化率要高,不过这个高的程度也只是相对的。
&给普通手机充电快吗?
再来说下快充技术,目前真正能够称得上技术的快充技术有两种,一种是闪冲技术,一种是高通的QuickCharge2.0技术,两种技术都是要充电器与手机硬件相结合才能实现,缺一就会影响效果。
我们先来说说闪充技术。一个是分段充电电流控制,另外一个是充电线缆和电池的多线路设置。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在手机电池电量较低时,采用较大电流充电,随着充电电压升高,充电电流逐级降低,这就是所谓的分段充电电流控制。
另外,闪充的充电线缆线路是由普通的4针或5针扩充为7针,主要是为了解决大电流在传输线路里的损耗过大的问题,电池的触点也相应增加,并采取了一定的均流措施,也是为了解决大电流下电池发热问题。
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对电池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可以减小电池及整个系统的发热。第二个优点就是可靠性设计,不过这不是关键技术,再此我们不做详细阐述。第三个是速度快,尤其在中后期,闪充在快充里的确是最快的。
不过它并非完美到没有缺点,相反,闪充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它和其他安卓手机充电的兼容性问题,它的适配器、充电线缆、电池、手机侧电路都是自己的技术,导致这种技术难
另外可能也会影响自家手机用户的体验,因为闪充的精髓都集中在充电器上,所以一旦你出门忘记带充电器,那么充电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这种情况其实还是很容易发生的。反过来说,如果你用闪充充电器给其他手机充电,因为手机没有相应的适配,所以充电效果也不过是等同于大电流充电,效果也不会有与闪充适配的手机好。
再来说下高通的Quick Charge 2.0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通过提高充电电压来降低充电电流,从而减小在充电线路上的功耗,在手机侧会有相应的降压电路,该电路将高压低流变换为低压高流。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闪充和Quick Charge 2.0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在电池初期给手机电池供给较大的充电电流,随着电池电压升高而逐渐降低充电电流。
优缺点来看,Quick Charge 2.0最大的优势是其技术兼容性和继承性比较好,其外部接口采用的是通用USB标准,不用购买专用的线缆,不过没有快速充电功能的手机在采用Quick Charge 2.0充电器时,是按照普通的方式充电的。
它的缺点在于手机侧面相对于闪充手机会有较大的发热,充电速度稍慢。单纯从技术角度讲,闪充其实是要优于Quick Charge 2.0的,因为它对充电的各个环节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不过想要大众化,单纯的看技术本身也是不现实的。
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因为集成芯片的属性,Quick Charge 2.0更适合普及,而且目前很多高端机型都已经采用了这项技术,基本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态环境了,巨头的推动力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简而言之:快充电源因为大电流的输出,给普通手机充电时即便是普通模式,也会比常规充电器快些,不过充电效率上一定无法达到适配快充技术的手机的效果。
联系我们CONTACT US
联系人:王先生
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新和工业区北区16栋2楼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让手机充电变快的秘密是什么?这有一份手机快充指南|充电器|手机充电|快充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让手机充电变快的秘密是什么?这有一份手机快充指南
让手机充电变快的秘密是什么?这有一份手机快充指南
  本文来自爱范儿。
  LG 曾做过一个调查报告,称有 90% 以上的人会因为手机没电感到焦虑,有 41% 的人会在手机低电量时错过重要电话,而 17% 的男性则很容易因为手机没电而失约——这种现象被称为‘低电量焦虑症’(low battery anxiety)。
(LG 关于‘低电量焦虑症’报告,图片来源:Dailymail)
  随着手机搭载越来越多的重要功能,手机断电也成了一件大麻烦。在兼顾手机轻薄的同时,要减缓现代人的‘低电量焦虑症’,那就只能尽量提高手机的充电速度了——‘快速充电’(简称‘快充’)技术应运而生。
  包括 2017 年的三款新 iPhone 在内,主流智能手机或多或少都兼具了‘快充’功能。‘快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样才能让手机充电充得更快呢?
  手机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1991 年,索尼和旭化成公司联合发布了首款商用锂电池,从此,锂电池开始被广泛用于数码 3C 产品当中,手机自然也不例外。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及过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电池分为正极和负极,正极是锂化合物,负极主要采用石墨材料,均浸泡在电解液当中。
  无论是放电还是充电,其实都是锂离子在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换的过程。充电时,由于电场的作用,锂离子从正极移动到负极,并存储能量;放电时,锂离子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从负极又移动到正极,此时形成电流供电。
  锂电池充电的速度,实际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速率,也就是所谓‘功率’(P)。简单回顾一下中学物理,众所周知:
功率=电流*电压
  电流或电压越大,功率也就越大,锂电池充电速度理应更快。但受到锂电池本身的限制,在欠压或过压的情况下充电,都会对电池产生损伤,因此锂电池的充电方式比较特殊,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恒定电流预充电(Constant Current Pre-charge Mode)
  大电流恒定电流充电(Constant Current Regulation Mode)
  恒定电压充电(Constant Voltage Regulation Mode)
  在手机完全没电时,充电器先通过电流较小的恒定电流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使其慢慢恢复活性;一段时间后,充电器会加大恒定电流,并逐步提高电压,这是锂电池充电的主要阶段;电池电量在 80% 左右时,充电器会在恒定电压下慢慢减小电流的输入,直到电流低于某个临界值,此时手机显示充满电。
  这样的充电流程,一般都是由手机内置的电源管理芯片进行控制的,而充电器大部分情况下仅仅是根据电源芯片的指令进行调控而已。
  因此,如果要提升手机锂电池的充电速度,必须在‘大电流恒定电流充电’阶段下功夫。
  在功能机时代,手机对电池容量的要求不高,锂电池技术也不那么成熟,为了使锂电池充电趋于稳定,当时大部分厂商都遵循国家建议的低倍率充电标准‘5V 0.2C’——即充电电压为 5V,充电电流为 0.2C(C 代表代表电池充放电的速率,当电池以 1C 的电流充电时,1 小时即可完全充满电。如果是 1000mAh 容量的电池,1C 就是指充电电流为 1A;2000mAh 容量的电池,1C 就是指充电电流为 2A,以此类推)。
  但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手机对电量的需求大增,低倍率充电标准已经很难满足充电的需求。而此时锂电池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稳定性更好,充放电的耐受性也有所提升,‘快充’开始登上舞台。
  什么是‘快充’?
  本质上,‘快充’就是一种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手机充电功率的技术,旨在为手机迅速补充大部分的电量。由于功率与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目前‘快充’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方案:
  高压小电流
  低压大电流
  ‘快充’是一整套的充电解决方案,需要手机内置的电源管理芯片、充电线、充电器三部分共同协调,缺一不可。
  iPhone 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例。尽管 iPhone 8、iPhone X 都已经支持快充,但配套的充电头却是‘5V 1A’的规格,满负荷时功率也仅仅只有 5W,充电效率极低。
  早在 2013 年,高通就意识到了‘快充’对智能手机的重要性,当时就推出了 Quick Charge 1.0 标准,通过提高输入电流来提高充电效率,让搭载骁龙 600 处理器的手机支持‘5V 2A’充电。
  但由于 micro USB 接口的限制,超过 2A 的电流很可能会造成损毁的情况,于是高通又想到了另一套解决方案——提高接口的电压。在把输入电流限制在 2A 以内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供电电压,同样可以达到提升功率的效果。
  经过不断地改进,高通的 Quick Charge 2.0/3.0 可以实现‘9V 2A’,也就是以最高 18W 的功率进行充电。
(高通 Quick Charge 的演进,图片来源:Anand Tech)
  ‘高压小电流’快充方案启发了不少同行,联发科的 Pump Express Plus 1.0/2.0、三星的 Fast Charge、魅族的 mCharge 3.0 都是类似的解决方案。
  不过,在高电压输入手机之后会有一个降压过程,此时手机内部会产生热损耗,导致发热严重。因此,不少采用这套方案的手机在亮屏时都不会激活快充,以防机身过热。
  此外,由于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尽管快充实现原理相似,但彼此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因此要提升充电效率,首要的是选择兼容性好的充电器。
  2014 年,搭载 VOOC 闪充的 OPPO Find 7 横空出世,充电功率达到惊人的 22W。随着 OPPO 手机的热卖,‘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广告词也深入人心,消费者开始认识到‘快充’的意义。
  VOOC 闪充的快充原理就是‘低压大电流’策略。
  由于 micro USB 接口限制了输入电流的大小,因此 OPPO 干脆将整套充电系统进行定制——充电器、充电线、手机内部电路都进行改造,并采用电池多线路充电的方法,使得 VOOC 闪存能够以‘5V 4A’进行充电。
(VOOC 闪充充电器)
  VOOC 闪存的好处在于,把充电过程中的发热组件基本都设置在充电器里,在实现快充的同时手机不至于过热。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得配合 VOOC 闪充充电器、充电线才能使用, 二是整套解决方案成本较高,搭载 VOOC 闪充的手机价格都不会太便宜。
  归根结底,手机快充的症结所在,就是那个小小的 micro USB 接口——你可能也注意到了,近年来搭载 USB-C 接口(全称 USB Type-C)的手机越来越多,实际上这就是手机接口革命的前兆。USB- C 可以说是未来接口标准的一个交点,有以下几个重要特性:
  支持正反插拔
  兼容 USB 3.1 标准,最快支持 10Gbit/s 传输
  支持 USB Power Delivery 充电协议,最大可以提供 100W 的电力,并且可双向供电
  支持 DisplayPort,可以输出音频与视频
(USB-C 接口的好处,图片来源:LinkedIn)
  目前 USB-C 最典型的应用,其实就在任天堂年初发售的新主机 Switch 上。仅靠 USB-C 接口,Switch 就实现了正反插拔、主机供电、游戏输出等功能,让 Switch 能在掌机和主机之间自由切换。这也是为什么新 MacBook、MacBook Pro 都只采用 Thunderbolt 3 接口的原因(外观与 USB-C 相同,功能上兼容 USB 3.1)。
  USB-C 支持 USB Power Delivery 充电协议(简称为 PD 充电协议),得以让手机充电的输入电流、电压都有所突破,最高可达‘20V 5A’。
(新 MacBook Pro 搭载了四个 USB-C 接口)
  现阶段,USB-C 还处在一个过渡期,并不是所有采用 USB-C 接口的手机功能都兼容 USB 3.1 标准、采用 PD 充电协议,但根据充电头网的消息,新标准或将于 12 月份公布,届时,手机市场也许会迎来快充新秩序。
  此外,2017 年发布的三款新 iPhone 也都支持 PD 充电协议,采用‘高压小电流’的快充方案,输入功率可达 15W,不过电量达到 75% 之后功率会降低到 7.5W 左右。
(iPhone 8 Plus 快充实测,图片来源:@李小白nemo)
  小技巧:怎样让手机充电变得更快?
  弄清楚手机快充的原理和类型之后,提高手机充电速度的办法也就一目了然:
  充电时少玩手机
  开启‘省电模式’进行充电
  选用合适的快充充电器
  前两点很好理解,属于能够小幅提升充电速度的技巧。
  对于采用‘高压小电流’快充方案的手机,由于在手机内部存在降压过程,会产生热损耗,因此亮屏时通常都不会激活快充,以防机身过热。
  而开启‘省电模式’(iOS 称为‘低电量模式’)后,手机系统的各项功耗都会有所减少,因此充电速度也就更快。目前,Fast Charging 等号称能够让充电速度变快的 App,也都是采用类似的原理——通过严格地控制手机的功耗,来提升手机充电速度。
(iPhone 的‘低电量模式’开关)
  事实上,选用合适的充电器,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最影响手机充电效率的部分。
  支持快充的 Android 手机,原装充电器的充电速度通常都是最快的(不过也有反例存在,华为 P10 就没有标配快充头)。
  如华为 Mate 10 使用标配的 HUAWEI SuperCharge 充电器,就能以‘5V 4A’的低压大电流进行充电,但如果使用其他的充电器,则无法保证快充效果。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手头的充电器是否支持快充,也可以简单地通过充电头上标识的参数进行判断:
  ‘圆圈闪电’标识表示支持高通 Quick Charge 技术,只要你的手机搭载了高通处理器,基本上都可以用这种充电头实现快充。
  ‘输出功率’则决定了充电速度的快慢,功率在 15W 以上的充电头都属于快充头。一般来说功率较大的充电头,充电速度会相对更快一些,但具体还要视机型的支持情况。
  比如用小米 6 标配的充电头,给小米 6 充电能够以 15W 的功率进行充电,但给红米 Note 4X(骁龙 625 版)就只能以 10W 的功率充电,虽然都属于 Quick Charge 的范畴,但充电速度差距明显。
  至于 OPPO 采用的 VOOC 闪充方案,由于定制化程度更高,因此只有使用标配的 VOOC 充电器以及充电线才能实现 20W 功率的快充。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充电的功率是由手机进行控制的,不同标准之间存在‘握手协议’。充电器会自动根据手机的指令对输入功率进行调控,因此不必担心大功率充电器把烧毁手机的问题。反倒是大功率充电器不容易满负载运行,因此发热量会比小功率的充电器更小一点。
  至于万年标配 5W 慢充头的 iPhone,建议购入苹果官方的 12W 充电器,这也是性价比较高的 iOS 设备快充解决方案。
  iPhone 8 / iPhone X 虽然支持快充,但需要额外购买苹果官方的 29W 充电器以及 Lighting 转 USB-C 的数据线,二者分别为 388 元和 188 元,也就是你要多花 576 元才能使用 29W 的充电头。
  如果选购 149 元的 12W 的充电器,虽然输入功率上不如 29W,但已经比 5W 的慢充头快得多了。根据 AppleInsider 的测试,给 iPhone 8 Plus 充满电,12W 充电器虽然比 29W 的慢了约 20 分钟,却足足比 5W 慢充头快了一个小时。
(iPhone 8 Plus 充电测试,图片来源:AppleInsider)
  此外,12W 充电器还能给旧款的 iPhone 6s、iPhone 7 充电,可以实现最高 10W 的充电功率,这也比原装的 5W 慢充头快多了。
  在电池技术没有大步阔进的情况下,‘快充’对用户体验的确有显著的提升。但混乱的快充标准、配件的兼容性问题,又成为制约‘快充’的短板。
  得等到什么时候,Android 才能统一快充标准,iPhone 才会标配快充头呢?
新闻排行榜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能靠外表评价一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