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什么好的电竞耳机2018吗?我耳机用5年了,搬家摔稀碎。

电竞耳机跟普通耳机有什么不一样的?_百度知道
电竞耳机跟普通耳机有什么不一样的?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电竞游戏耳机跟音乐耳机是两回事,不讲究高音准,中音甜,低音沉的玄学,更多是从佩戴感受以及3D音频定位方面着手。玩电竞的要求耳机要让玩家能听清声音的来源,这样才能准确打击。普通耳机你就听听音乐什么的,没有那么紧张,电竞耳机可相当于是我们的战刀啊!
采纳率:7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暗黑3&套装谈——vol1&耳机
如果说有哪个游戏是我打心底里期盼的,那就是暴雪的暗黑3了。
D3这一套东西我早拿到了,国内不敢说是第一个,应该也是够早的,出于对暗黑系列的喜爱,这套东西从看到新闻开始就没停止过关注。
喜欢外设、喜欢D3、喜欢周边,
对我来说,这套东西一下满足这三个点,怎能不关注。
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耳机,虽然造型和V2那么的相似,但却不同于鼠标的小幅度改动,单元的设计和配色都那么抢眼,还有灯效看起来也不错。
由外形大概也可以想得到,基本上他是西伯利亚V2的变种,而V2本身我就已经很喜欢,何况这个变种变得更加迷人~
但耳机毕竟是细腻的东西,同样造型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声音,对这点我还是有些许好奇的,尽管我并不期待它有多出色,因为它对我来说声音能达到何种程度已经是次要了。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有些体会来谈谈,先说一句话
他和V2基本一致,但我也只能说是声底一致,如果你看到这里觉得没兴趣了,那么就打住吧,可以把它当成一个V2的版本。
如果稍有兴致或时间,愿意看看这个文章,别忘了最后签个到~,谢谢哦。
关于V2的感受我之前谈过了,这里不多说,有兴趣的可以去这里看:
那么还是那句:听音主观,切莫较真儿
其实这套东西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外观,任何一个游戏周边,外观是最有吸引力的——经典之作还是败笔,基本上外观决定个七八成,另外的就是游戏本身的魅力、性能和宣传等等了。更何况西伯利亚本身外观就比较出色。
Steelseries的包装一向比较统一和精美,之前的wow鼠标已经可见一斑。发现ss和暴雪的合作还真是紧密,暴雪的几个大作,除了sc2,wow和D3都在和ss合作。这次的D3系列可以说是非常到位的,不输wow。
D3的标准logo在正面,红黑色衬底。
背面是各种特色介绍和性能列表。
正面和近期的xai十周年,sensei,以及wow系列采用了同样的方式,掀开盖子,开窗在内部,这样对于产品包装盒的图案设计上可以加入更丰富的内容,无论是对游戏主题的表现还是品牌文化的阐述上,都有更多发挥空间。相当于有了“两张脸”啊~
其实我个人对于这样方式最喜欢的一点是可以保护好塑料开窗在拿到我手里之前不被磨损,保持清洁透亮,并且增加包装盒的硬度。
暴雪的原画啊,泰瑞尔啊,这个角色很纠结~我很喜欢对他的设计,真是太棒了。有时候我会为了某个印刷品或者某个产品的包装设计(纯粹的为了这个)去购买东西,买回来不会使用,完全就是把玩包装,这种古卷轴一样颜色和纹理印刷,加上笔笔劲道的泰瑞尔线稿,对于D3这个游戏主题风格的表现非常到位。
记得前者子看到的一本书上写到老一代画家关于教授学生画人物手部和足部的一些教诲:
看着自己的手,这只手由皮肤、脉络、筋、骨组成,要画手,就要画出筋骨、脉络、皮肤这些全部的东西;画足部要画脚,而不是鞋子。
自己虽知艺用解剖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却未曾理解的如此概括和浓缩,这种由内而发、深刻剖析之后所表现出的一丝一扣才能真的打动人。这就是魂。
SS的设计师(不清楚是不是有暴雪d3团队的设计师参与,相信跑不掉的)对于D3风格的把握,我觉得是用心的,这样精细的小icon就是很好的体现。
侧面的开窗可以看到单元的样貌。
外壳的印刷细致,D3的logo细节丰富,
背面的内容
顶部的Steelseries
logo和wow大灾变一样,采用了同色不同材质的印字,反光效果的。
由顶部打开包装盒子。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开盒的时候我很小心,很怕把盒子弄坏,我很喜欢这东西。里面也和V2类似,只是和整体包装统一的红色内壳。很靓丽的内部,在开窗中红色的内壳和红黑的耳机配色呼应的很好,强烈勾起欲望啊。。。
兴奋、幸福正在上升中,但拿出内壳的瞬间,我流泪了……
这是闹哪样?红色的绒质塑料壳掉粉啊……弄得耳机上全是红色粉末,相当的均匀哦……这种绒质的感觉很像是某种红纸,对了,类似古装电视剧中出现的国产化妆品,“女猪脚”拿起一块红红的纸,放在嘴上双唇一合,立马像是喝了鸡血,红唇爆裂啊……
这红红的内壳效果一流,把耳机本身映衬的非常诱人,视觉效果真是到位,只是这材料有点恼人啊,单元,横梁,耳垫,都粘上了。注意,这有个非常“nb的好”处——如果你的新耳机被人开封过(ss的耳机不封口),那么耳机拿到后,上面会留下明显的手印,红色粉末会缺失~如果有人胆敢把红粉全部擦掉,那么大面上很干净的同时,边角缝隙里的红粉会很明显~这原来是防伪手段之一啊!
内附物全部,一根usb延长线,耳机(含声卡),手册,宣传册,贴纸。
很多选择西伯利亚系列的兄弟其实最喜欢的就是它的外观,其最大的亮点则是这个单元的设计了。这次的暗黑3版本,与其说是暗黑3版本的V2,倒不如直接把它就看成是暗黑3专门设计的一个分支,这个单元的模具改变还是很大的。不是简单的换颜色。
单元旋转的连接部分上加入了不少细节,暗黑3主题的纹样。处理的也很精致。还有个罗马数字“III”的灯,这个3的字样也是根据暗黑3标题设计的原样处理的,那种动态线条的感觉,特别是灯亮起来的时候,边缘的“笔刷感”就更明显。
整个网状表面用红色,周围也加入了一样风格的突起纹理,而且各种边角处理很到位。无论是质感还是棱角边界,都没有丝毫的破绽。
亚光的黑色,并不是V2的那种陶瓷感,有点“蝙蝠”的味道。那种阴暗、恶魔频出的魔幻世界的气氛——这就是暗黑3的气氛。
Mic和v2一样,伸缩式的,个人觉得mic的设计上还有名堂可做,既然单元都改了,mic要是也能改成类似感觉的就更华丽了,和V2一样的设计稍显遗憾。
如果说这次的d3耳机模具改得很贴主题,那么最亮眼的地方就是这个灯光,单元一圈是环形的灯,还有侧面连接处的“III”字灯。灯的用量不多,但效果不错,很巧妙的设计。diablo的气氛就是那种透过缝隙喷射出火焰,令人恐惧,想阻挡却又无法阻挡的感觉。地狱之火封不住,又绝对不可以让它爆发出来的紧迫感。尤其是在闪动的时候。这个耳机在驱动中可以设置灯的发光形式,一共五种形态可供选择:3个速度的切换(慢、中、快),或常亮,或随着声音的变化闪动。最后这个就是最棒的方式了——电脑没有任何声音的时候,它一直亮着,播放声音或音乐,会根据节奏强弱变化,这种强弱变化,忽明忽暗更加生动,很有生物感。SS的魔兽和暗黑这两个周边灯光用的我觉得都挺风骚,不输灯厂。
有一点要提一下,这个灯光闪烁的判断应该是声卡是否在进行解码和播放工作,就是说只是调节耳机音量是不会影响灯光显示的,把win系统静音了,但电脑里播放器还在播放,则灯光效果不变,但如果把播放器或正在运行的程序声音关掉,则会关灯。
相比华丽的单元,V2的横梁一直是我觉得比较“挫”的地方~单元的感觉对于V2的价格是相称的,质感、做工、手摸上去都已经区别于很低端的产品,作用为一个游戏耳机,主打“电脑多媒体”而非“hifi发烧友”这个领域,49觉得已然不错。但向上看过去就有点……
低着头走路,突然一双美腿,超短裙——修长均匀、毫无瑕疵,美啊,尤物~~眼光自然向上一扫——凤姐啊!刺瞎双眼啊!……
V2的横梁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相比单元,设计的“着急了”点。
单薄、用料省,当然带来的好处是使用体验上的,那就是重量的大大减轻和悬挂方式、铁丝韧性带来的极小横向挤压,也许这是设计师的出发点吧。舒服归舒服,我是觉得还可以再斟酌的。
这次的暗黑3耳机仍然采用了同样的方式,没有改变,头带顶部加入了D3字样和纹章图案,如果这个图案也是突出的就更好了~
音量控制和Mic的开关,对于游戏和电脑多媒体应用,这样的小部件是需要的。
这个就是声卡了,这次的暗黑耳机是完全的usb版本,自带声卡,好处就是使用方便,到哪里都是你熟悉的声音,当然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相信这也是必须做成usb版的理由之一——那就是灯光,只有3.5mm的耳机口是没办法作灯的,而这个耳机比V2华丽的地方,除了单元外形的“暗黑”化,灯光也是很亮眼的特色。
红色的灯光,地狱火焰,主题的表现很明确。
整体佩戴上和V2是没什么区别的,同样的佩戴方式和结构决定了这点。拿在双手上的时候会感觉这个比V2稍稍重了一点,非常有限,戴在头上几乎感觉不出。估计是增加了灯光和电路的原因,另外一些细节的增加对于用料也会有所投入,所以带来一些重量变化。
单元的内侧是皮质的耳罩(同V2)。
皮质很细腻、柔软,也有一定的厚度,单元本身可以旋转一定的角度,和面部的贴合很好,西伯利亚本来就叫做all size,不同的脸型和头部形状都没有问题。
横梁前面说了,和v2一样,钢条,两根钢丝连接头带的方式,看起来不靠谱,但很轻,也很舒适。头带顶部天鹅绒材质,钢丝的伸缩式连接不需要手动调整,自动配合头部形状拉长或缩短。长时间佩戴没什么问题,相比之下,另一个暴雪游戏周边——razer女妖SC2耳机的横梁可谓牢固敦实,看着那叫一个放心,但如果你没有“津巴布韦”妇女那两下子——平时什么东西都是用头顶着,一桶水都没问题——你就等着头痛、脖子酸吧……
既然是usb版本,自然会提供一些设置可以调节。
正版授权就是不一样,engine的ui完全是d3的风格,和wow一样,但这次是engine,什么是engine?ss的用户自然知道,从sensei开始,steelseries做的这款软件整合了自家所有的产品,似乎是有这个打算了。
这次的d3耳机和鼠标很遗憾没有中文的界面,估计还没有来得及汉化,不过相信不久会有的。我的E文水平很一般,下面中文的表达和用词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和翻译,不见得最合适,大概意思表达一下吧,见谅。
界面设计框架基本是统一的,所以很容易上手。左边是设备列表和配置文件选择。新建,保存,取消。右边有两个选项卡,不同于v2的声卡,没有虚拟7.1的功能,这个事情我是没什么意见的,本来我的观点就是耳机多声道不靠谱……这个多声道和多单元动铁那种分频在不同单元表现是两码事。靠软件来模拟发声,本身对声音会产生一种“扭曲”,看电影稀里糊涂的没什么问题,打游戏如果需要定位,或是听音乐我都觉得7.1用处不大。
灯光为下拉菜单选择,左边的是强度(intensity),有关闭,低、中、高,四个选项。
右边为闪动节奏(pulsation),有静止、慢、中、快、跟随触发(trigger)五个选项。这个很好理解,我就不多说了,那个trigger就是前面提到的跟随声音闪烁的效果。
后面这个是属性卡,这里可以将
“某套设置文件指定给某个具体程序”,类似于sensei的方式,设置好一套配置文件,在这个程序激活时,它就会自动转到这套设置,这种方式很人性化。
这个耳机的设置内容不多,毕竟耳机本身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设置内容,声音才是主要的,如果没有“环绕”效果,自然不会有多少参数可以调节。
当然,设置好了不要忘记保存。
这里老习惯分几个方向谈一下体会。定位为多媒体使用,自然就要全面,所以谈这种耳机我是习惯这样侃了。
谈听音设备,有几个原则我个人绝对的坚持,你可以不同意,也可以不采用,但我仍然坚持要这么做。一个听音系统,转盘(或是电脑),解码器(或是声卡),功放/耳放(或用声卡自己的放大电路),音箱(耳机),还有线材,要谈某一个,必把其它的固定下来,否则没意思,不谈也罢。
而这个系统里,如果你用电脑来做音源,可以用现在流行的usb方式直接接解码器上,再放大,再接箱子或耳机;当然也可以用声卡的数字输出接到外置解码上,然后尔尔,这个随便。但最常见的方式仍然是声卡直接接箱子或耳机(有些烧友会鄙视这种做法,但不得不承认,大部分的用户就是这样的,而且如果每个环节都很低端,实在也没必要那么费事……你可以发烧,但不能强迫所有人都发烧,你可以选择享受那些美妙的音乐,但别人用自己的方式也在享受着,我尊重人家的选择),以上所说的系统通常只有发烧友或对听音要求有特殊需求的人才会使用。
我们这个外设论坛里,直接把耳机接个声卡就完事的用户应该不少,甚至会有不知道什么是耳放、什么是解码器的,如果耳机很差,这无可厚非。但我仍然要把这个前提放在前面,即使你用声卡直接接耳机听,集成的也好,独立的也罢,外置的还是内置的,你的系统就简化到了电脑+声卡+耳机,它还是个系统,只是简化了。要谈耳机,仍然要把其它项都定下。
我用d50直推IE8和用集成声卡直推K420,大谈特谈这个耳塞跟小耳机孰优孰劣,没有多大意义。我甚至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没有可比性。如果你没有机会听到那么多耳机,另一个经验可能会有的,你找个山寨mp3,插个100+左右的耳机就可以,听听效果,然后再把这个耳机插到一个像样的mp3上(用同样码率的文件),即使买不到,也能借得到,效果会很明显,所以对于听音效果的影响不只在耳机上。
由于这个耳机只有usb口,只能用自身带的声卡来驱动,我没有办法听到这个耳机在其它设备上会有什么效果,所以不谈太多的比较,即使有提及,也是对于一般风格上的描述。
还有一点,就是我不同意“一个好耳机,你不上好系统,它就和XX烂耳机一样,甚至更差”的说法,如果说一样,或是差不了多少,这个倒是有可能,但一个好耳机,不管你是否喂饱它,它都会告诉你:别小看我!好声底还是能听出来。如果你说会产生浪费,我举四肢同意,就是一副烂耳机,到了好系统上,一样会让你觉得好听了不少,但这不是它的功劳。
只是这样而已,耳机就是耳机,没那么神奇,要好声音,提高哪个环节都会有回报,回报率不同而已。
Eric Clapton
One More Car One More
这是张演唱会专辑,印象中论录音和后期,演唱会专辑总是不如录音室的精彩,但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乐手,没有什么比演唱会重要。条件所限,如果能够在现场体会,那是最好的。假唱的就不说了……
如果是交响,则更要听现场录音,录音室很少有规模能凑齐那么多的演奏家,往往会缩小规模。
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的blues吉他大师,clapton我是必须要听的,非常精彩。而且还是相对比较标准的blues结构,Wonderful Tonight很美的旋律,配合老爷子醇厚的嗓音,每句后面一个标准的“填充”,美妙极了。
这部耳机在表现这张专辑的时候,对于空气感,现场感的把握很好,有那种听众在周围,歌手在面前的感觉(但离得太近了些)。
血肉,还是缺少血肉,声音的油润感不足,亮是很亮的,但“灯光”和“烛光”的亮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这点在这个价位上sr80有点这个意思,点到为止,不是同一个音源。吉他的声音被去掉了一些柔性,但暗黑3因为分离感可以,所以还是比较干净。
Layla这首歌在这张专辑里演绎的和录音室不同,这也是现场有意思的地方,不同于国内的偶像歌手,这种乐手(乐队)+歌手于一身的大师,通常在演唱会上都会多“秀”些技艺,完全不同的编曲和配器,更多的演奏等等,总是会让乐迷觉得值回票价。这首歌在这里激昂的多,吉他的演奏也复杂得多,这样的改变有点摇滚化,暗黑3在这里显得“薄”了,有点“破碎”,激情欠缺。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前阵子整理东西,发现了这张久违的唱片……
现在看到关于国内民谣的情况,最多的标题好像就是“何去何从”“民谣已死”之类的绝望之言。的确这么多年,没有看到太出色的民谣唱片出现过,但没有唱片大卖,倒不是没有好东西——在一些音乐节、网络上,还是能些许听到点动听的声音和令人思考的歌词,只是多数都是比较表层的痛快之说。如今的商业环境,这样的东西恐怕只能在小众中传播吧,大家喜欢的是芒果台的偶像剧和花样“美”男、“帅气”少女~~
我个人对于民谣的理解不是在音乐层面上,或许民谣最重要的东西应该是内容,而非曲子本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
那么的经典,当然不能忘记的还有“姐姐”,那个时候的张楚是个诗人,和同时期的窦唯何勇不同,窦唯当时已然有种成熟的感觉,何用则勇猛、直接的缺少点智慧,而张楚在这个不需要诗人的时代,过了这么多年,早已被人遗忘,那个“长相很搓的sb抱着吉他细细诉说自己”的形象却还在唱片里,了不起的专辑。
张楚的声音没有多少厚度,很平实,很坦然,在这样一个配器简单,悠悠然然的专辑里,这个耳机是可以应付的,它的声音不够柔软和温暖,而听这个,正好不需要太多的温暖和柔软,需要一个坐在路边上的长椅上给你唱歌的就够了,为什么总会有人出来说XX耳机适合听什么,XX耳机不适合听什么的,道理就在这了——某些音乐类型会回避掉耳机的弱项,而发挥其优势。但这不是绝对的,而且仍然是受个人喜好影响严重的标准。在没有形成习惯前,你很难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无心过多的涉足这个方面,选择一款品牌到位,价格合理,外观喜欢的即可。
言归正传,这样的专辑,声音厚重,或者有太大量低频渲染,会淹没歌手的声音,我们听民谣,听得是什么呢?有一定的量就够了。别说你喜欢bob
dylan的音乐是因为鼓声,何况早期的专辑基本就是弹着吉他唱歌,有时会吹口琴,几乎不会用鼓的。
听到这个程度其实基本上可以了解一二,这家伙和V2应该是一样的,因为不再同一个声卡上,我无法断言,但即使它们不是完全一样,起码也是同一声底的同级耳机——不想拿它去尝试大编制的音乐或是重音乐了,无需再谈。
同样的,就音乐这块,我给它的结论和V2类似——中段偏上,低盘不稳。
听听港台、国内的偶像歌,完全没问题,前提是你可以接受200块左右的usb声卡,如果不能,pass吧,除非你爱上这个外观,并且像我一样对于D3或暴雪有着某种情节;
喜欢轻音乐,Adele那样的pop音(媒体对这姑娘似乎有点评价过了,说是另一个Amy
Winehouse,我倒觉得相比之下她的声音远没有amy随意自由,游刃有余,当然不可否认她有个好嗓子,希望不会像amy那么2……),也可以应付。别忘了,这些都是相对的,如果这一切都不重要,以上分析体验就都不重要了,那么我相信它在你那里可以胜任任何音乐,它不是个烂耳机,只是没那么发烧而已。
的人类星球,雅克贝汉的这部“海洋”那样的平和,真实,几乎没有对白,完全依靠画面和声音,用海洋自己的“表情”和“语言”来讲述他要讲述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虽然很美,但画面感相比人类星球“摄影教科书般”的精彩,留给你的就只是对海洋的体验和思考。这样一部片子对于画面和声音要求非常高,如果有人对于这种纪录片感兴趣,那我建议去影院(已经下线很久了……);如果自己看,一定要看1080的,随便看看会大打折扣。这也是我选择拿这片子来体会耳机效果的原因——声音在影片中的地位非常高。里面充满了各种声音的细节。不同于通常的大片,这种类型的影片不会出现过于激烈的声音,也没有过多的配乐,海浪、海底洋流、气泡等等环境音和不同的水生动物活动造成的声音在不停地交织,非常丰富,体会这些声音和听音乐完全不同,暗黑3的解析能力尚可,声音趋向和V2风格一致……,不会像5h或pc360那么薄脆,也没有很扎实的底盘,过于肥厚的低频在游戏或是这种题材的电影中会很烦躁。太清脆了,海浪的声音会把耳朵扎碎……这个耳机的这种中为主,偏向高段的演绎就比较合适。同价位——我又要废话了,别说你正在dac1解码,用rudi的二房,
用hd800,这个弱爆了!——您那是抬杠,和那套东西比,弱爆了是天经地义,就算拿650,它弱爆了也是应该的——作为千元内的耳机,usb、灯光、pc游戏使用,它是可以的;但千元我可以买个很不错的耳机,绝对不比它差,但没声卡,没灯光,没有d3,没有mic,这个我绝对同意。不管它值几个钱,就这个级别来讲,西伯利亚V2并不吃亏。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外形,那么我可以实在的讲,这个价位选择很多,非常多,V2绝对不是唯一。
废话完了,结论是这个级别的耳机中,看电影暗黑3不错,较好的中频演绎很好的控制绝大部分声音,尤其人声;次之的高频可以剥离亮点和细节,不是很足的低频在看例如指环王或者哈利波特那样的有大动态音乐或者宏大气氛的电影会稍显“底气不足”。另外,我想说说这不是很厚重的低频,也要看跟谁比,和555这样的比,不差
,质感不同,但量差不多;和XB700比,那就是相扑和跆拳道……和HD280比的话,就是量和质都不敌。不想谈和pc350相比如何,我实在体会不出pc350看电影的乐趣,严重的偏门,除了打游戏(并且是为了起到CS那种定位分析作用的游戏),我实在想不出它还能干什么,类似的还有5HV2。
有了V2的经验,你可以想象,它就是个更酷的usb版V2~
山口山也是暴雪的游戏,有了电影的体验,wow中如何自然不差。你不可能靠着定位去决定pk的输赢,也不可能靠着定位去打出漂亮的dps,wow支持多声道,但我们戴在头上的不是这种设备,它在游戏中起到的作用和在电影中很像,各种细节,音效,细微的环境音,在wow中是很丰富的。到环形山逛逛,费伍德等自然环境的地图都很不错。其实wow中的配乐是很NB的,宏大壮阔,但游戏中的注意力并不会集中到那个方面,如果让我用它去听wow的原声唱片,我不会觉得它很出色;但玩游戏,V2的解析和气氛烘托,特别是特么的舒适度(游戏需要长时间戴着),足够你用的。
相比鼠标,键盘,垫子,耳机在游戏中的作用有多大?不能没有,但也不是决定性的。对于CS这样的竞技类游戏,耳机是有它的地位。大致判断敌人的方位和数量,和队友交流,还是离不开耳机(mic)。但一个厂家,不可能永远靠着一个游戏来生存,尤其是做耳机。西伯利亚的听音表现相比5HV2,要“广谱”很多,已经是个很出色的多媒体耳机。可见ss并不打算把宝斗压在CS上。薄脆的5HV2对于声音的分离更有力度,CS中的脚步声和枪声,由于被剥离了容易让其显得臃肿的低频而显得更加清晰可辨,骨感异常~
而西伯利亚则没有那样,从V1开始就没那么极端,但是不是没那么做就不出色?——我觉得不是,而且如果除了5HV2那样的特色,其它耳机都没法打CS(或者说影响发挥)的话,也不会有什么hd555、hd595、甚至hd650,拜亚的880,出现在职业比赛中了。一部足够出色的耳机,在CS中肯定够用,除了偏门的玩意儿,比如sony的车轮XBK……优质适量的低频不会让脚步声混乱,只会更好听而已。这个耳机相比5HV2或350加入的一些厚度,在CS中的表现我觉得够了,分辨方位完全没有问题,这一点上,V1其实也可以。
无比怨念的暴雪,无比怨念的D3。木有账号,木有玩到……
没有在d3上试试这个耳机和鼠标再写这篇感想是个遗憾,但真的玩起来,估计鼠标和耳机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更多的是种心理上的满足吧。拿着D3的授权鼠标,戴着D3耳机,玩起来实际性能都是次要的。
作为一套周边,往往在实用意义之外,加入了更多的其他要素——游戏玩家的感情因素、外形的特色、针对游戏的驱动等等。特别是“玩家的感情因素”,对于某个游戏的情节就像对于某部书、某部影片、某部漫画一样,让人对关于它的一切都会产生兴趣。
这个耳机有着和西伯利亚V2一样的性能,更好的用料和细节处理,还能“照明”~~还有声卡,如果喜欢西伯利亚,也喜欢D3,还想要部能发光的耳机,我想这个是不二之选了。
耳机就谈到这吧。过些天谈鼠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电竞知多少:电竞耳机真是玄学吗?电竞知多少:电竞耳机真是玄学吗?手机科匠百家号近几年电竞游戏火了后,除了游戏厂商外最开心的就要数外设厂商了。因为《英雄联盟》和《DOTA2》不知道卖出了多少把键盘和鼠标。而就在各大厂商在思考电竞外设除了RGB和机械轴外还有什么未来发展方向时《绝地求生》横空出世,让电竞耳机成为了下一个发力点。其实电竞耳机对于电竞游戏的重要性并不是在“吃鸡”之后才火起来的。早年间CS玩家们就发现了如果你有一款好的耳机,那么在“听声辩位”方面的优势远超其他玩家。毕竟作为一款“你开着挂都打不过”的游戏,有些时候耳朵要比眼睛好用。只不过在国内CS虽然有着一定量级的玩家,但跟欧美国家相比无论是赛事数量、质量以及狂热程度都略微逊色。所以在“吃鸡”火之前懂得电竞耳机究竟有多重要的道理,只有一小部分玩家才能真正体会到。笔者曾经对于耳机也是出于“能听个声”举行,甚至有一段时间还喜欢用音响,“轰轰轰”的声音听起来虽然嘈杂混乱,但是“爽”就够了。这个想法笔者直到第一次真正体验过电竞耳机后,才彻底的改变。很多玩家觉得“听声辩位”这个说话很邪乎,觉得耳机只是听个声音就对了,好的电竞耳机也就是音质好一些耳机,其实这个想法几乎是错误的。首先“听声辩位”并不是什么玄学,而是真真正正可以通过一款好的电竞耳机体会到的。其次,很多稍微对“听声辩位”有一些了解的玩家误以为这只是一个平面的声音定位。其实真正体验后你会发现,电竞耳机给你带来的远远不止这些。就拿《绝地求生》这款游戏来举例,这款游戏并不是一个2D游戏,游戏中有很多房屋建筑,比如在机场C字楼,如果你只是用一款普通的耳机,当你听到枪声只是能感觉到一个大致模糊的方向,具体细节很难辨别。而一款好的电竞耳机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能让你辨别声音来源究竟是前后左右,当你处于楼里的时候,你可以清晰的辨别出声音的具体来源于自己这层,还是在你楼上或楼下,甚至是屋顶。对于一些高手玩家来说,甚至可以轻松听出敌人在哪个房间里发出的声音,哪怕这个声音只是一个细小的扔雷或者换弹声音。在这种情况下电竞耳机的威力才能最大换的显现出来,这点是普通耳机所不具有的特性。所以说一款好的电竞耳机对于自身实力的提升并不是传说中的玄学,而是实打实的提升。虽然电竞耳机真正被国内玩家所重视并没有太久的时间,但是各大厂商在这上面进步确实飞速的。就拿笔者自己为例,早在2016年年底就拿到当时还未上市的HyperX Revolver 黑鹰,但由于当时还痴迷于LOL所以并未发现这款耳机真正的魅力所在。为了拍照特意擦了一下直到吃鸡开始火了后,我才明白一款好的电竞耳机有多么的重要。但是虽然它对于游戏体验提升很大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说是耳机的通病:线材。因为玩游戏时全神贯注,所以不会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线材上,但有时动作幅度过大扯到耳机线或者答完后想上个厕所时,并且你忘记了还带着有线耳机的情况下,那结果十分酸爽。HyperX Cloud FlightHyperX Cloud Flight所以笔者在前段时间的COMPUTEX的预测文章中提到过,未来电竞外设无论是键盘、鼠标还是耳机,发展的方向都会是无线。曾经让玩家担忧的续航和延迟问题,在如今技术发展的水平里已经不算是问题了。(详情请见:《台北电脑展临近 外设厂商或许会带来这些》)新老装备交接仪式新老装备交接仪式于是今年618笔者就将服役了一年半的HyperX Revolver 黑鹰更换成了HyperX Cloud Flight,对于这款耳机的参数之类的,笔者在这里就不啰嗦了,如果有兴趣的玩家可以看之前同事写的评测:《无线电力挣脱束缚 HyperX无线耳机体验》。自己拍的太丑还是放张帅点的图吧用笔者的话来讲就是,未来电竞耳机的发展方向肯定是无线,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要保持有线电竞耳机的性能,以及低延迟甚至是零延迟和长时间续航,毕竟作为一个懒人让我每次打完游戏都插上充电的话,还是很烦人的。好在Flight三十小时的续航可以满足的要求。如果你在选购电竞耳机时有一些迷茫,那么你可以按照笔者给你的这个顺序做抉择,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耳机的性能,毕竟花这么多钱买电竞耳机肯定就是奔着性能去的。其次是品牌,大品牌的产品肯定是有保证的,即便各个型号之间会有些许差异,但这也跟价位有一定的关系。最后才是笔者刚才说到的有线或者无线、配戴舒适度、外观、续航等问题。最后祝大家“大吉大利,晚上吃鸡”!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手机科匠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发布并讨论和手机及配件有关的一些文章!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竞耳机什么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