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究竟靠什么提升国内最具影响力报纸

报纸靠什么提升影响力--《传媒》2005年06期
报纸靠什么提升影响力
【分类号】:G21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立新;;[J];新闻界;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晓家;;[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元祥;[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张国法;[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王刚;[D];南昌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玉清;[J];编辑学刊;2003年03期
盛忠;[J];编辑之友;2000年01期
严三九;[J];报刊之友;2003年05期
敖先红;;[J];今传媒;2007年09期
邵培仁,陈兵;[J];商业研究;2002年24期
黄亮;[J];出版参考;2004年01期
佚名;[J];出版参考;2004年19期
秦朔;[J];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07期
孟锦;[J];新闻采编;2004年03期
郭悦;[J];新闻采编;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凌凌;[D];郑州大学;2000年
李应红;[D];四川大学;2004年
丁玎;[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军;王丽;;[J];科普研究;2012年06期
王雁鹏;;[J];中国出版;2010年15期
王雁鹏;;[J];中国出版;2011年09期
周尚梅;;[J];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章宇光;[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尚梅;[D];湖南大学;2010年
陈赛花;[D];苏州大学;2008年
史汝洁;[D];南昌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健;;[J];四川体育科学;2009年01期
高向峰;曹永梅;;[J];现代视听;2009年04期
李晓琼;;[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兰金龙;;[J];今传媒;2011年09期
;[J];个人电脑;2004年10期
朱建婷;;[J];求实;2008年11期
孙友慧;王禹兰;;[J];情报探索;2008年11期
王军华;;[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余晓林;王本琴;;[J];新闻世界;2009年10期
黄艾娇;;[J];新闻世界;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欣;徐承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崔宗奎;;[A];湖北省学会创新发展理论探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李冲锋;;[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李晓红;于善清;陈霞;;[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朱萌博;马睿;;[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方相宏;钱新蕊;;[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肖巧云;;[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张朝枝;;[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黄小娟;王秀;张怡;孟伟铭;;[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王欢芳;;[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何苗;[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鄢烈山;[N];中国商报;2003年
温秀;[N];中国经营报;2005年
新华社记者;[N];人民日报;2011年
彦子;[N];中国服饰报;2010年
;[N];中国财经报;2004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丛林;[N];无锡日报;2010年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
何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王玉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海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李瑞;[D];清华大学;2005年
钟金传;[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刘伟伟;[D];南开大学;2009年
刘小瑜;[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王永恒;[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张玮;[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张丽华;[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余万军;[D];浙江大学;2006年
李广海;[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鹏;[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段婷婷;[D];山东大学;2011年
张大军;[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郭琳;[D];山西大学;2011年
郭建军;[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杨林;[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孙庆贤;[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周春霞;[D];西南大学;2007年
陈悦森;[D];暨南大学;2007年
从彩云;[D];苏州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秦刚访谈:一个人的影响力,如何超过一份地方报纸
张海霞(微信/QQ ),是秦王会里执行力非常强的一个会员。
她的个人公众微信号海霞播报(zhanghaixia0533)主打吃喝玩乐和时尚生活,在淄博当地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比当地一些报纸的影响力都大。
今天秦刚访谈(微信&QQ:1111884,微信公众号:q1111884)带大家一起看看一个人的影响力,如何可以超过一份地方报纸?
秦刚:你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顺便说说你下决心做自明星的考量?
张海霞:我是一个资深传统媒体人,在淄博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干了10年,又在该报纸的网站鲁中网干了3年,是资深记者编辑,对传统媒体的各个环节都非常清楚。报业的网站其实也是一个传统媒体,只不过是换了个表现形式而已。
这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显地感觉到传统媒体的式微。
我也在广告经营的岗位上做过多年,有很多合作客户,很多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反馈关于做了广告效果不好的问题,我感觉很困惑,如何能帮助我的广告客户找到有效的投放渠道?传统媒体究竟应该怎么转型?这也是每一个传统媒体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秦刚老师提出的自明星概念让我眼前一亮。
你在去年年初连发了几篇文章,倡导大家做自明星。你说做自明星比做自媒体更高一个层次,自明星的价值,有1000粉丝超过自媒体有1万粉丝。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比较专长,那就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发出自己的声音,培养自己的粉丝。
这让我非常兴奋,仿佛打了一扇门,我分析了一下自身的情况:我身处的是一个三线城市,要想在国内垂直领域做出点啥事恐怕困难。而我自身的优势是 做媒体多年,做过记者、编辑,负责过消费、时尚、家电、商业、旅游等多个行业。我本人喜欢美容、美食等领域,并且也小有成绩,我本人也喜欢写东西,所以我决定按秦刚老师说的去做,我的定位是本地生活达人。
秦刚:你是怎么迈出当自明星的第一步?
张海霞:我用坚持写日志9个月来迈出这第一步。
从日开始我写了第一篇原创日志《女性新主义,努力又美丽》,以后坚持每天一篇,除非有特殊情况才不写,如果当天有事回来晚了,我会说一句,今天回来太晚,累了,明天写。
当我确定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之后,朋友们的反馈立马不一样了,1个月之后,几乎所有的朋友见了我,或者打电话时第一句话都是:我每天都看你写的东西。逐渐就有人说,我是你的粉丝啊。
到11月15日之前我基本上是只写日志,和朋友们聊天互动,从来没有做过什么营销。这期间积累吸引了大量的忠实粉丝,慢慢地在当地小有名气。
我的一些朋友淄博本地的企业家们给了我很多亮点,比如8月17日我写了一篇《淄博三名媛今天干了件大事》就是淄博当地家装、软装、绿装三家企业联合做了个活动,提出了一个概念,这篇经过三家助推后有近2万的点击量,在当时获得很大轰动,在当地企业家的圈子里有了我的名字。
秦刚:这期间你一直坚持自己做,还是有组建团队?
张海霞:一个人做事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有优秀伙伴的加入让我的自媒体发生质变。
猫小妞是武汉大学研究生毕生后到北京从事微信专员工作1年,因为想回老家,所以来到淄博工作,我们一见如故,她对于微信运营有非常独特的见解,从2013年4月份开始就对我的自媒体发展提出了很多非常有帮助的建议。
日以后,我们俩正式合作,她开始全职运营我的自媒体,我们做了第一场活动是半价吃自助,当地面积最大的一家餐厅,只做周一到周五,竟然进店近千人。
而我们推了3篇文章,总阅读量不超过5000。这让我们非常吃惊,切实体验到秦刚老师提出的深度信任关系的威力,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呼朋唤友、拖家带口地去吃,还有的单位分好几拨地去吃,我的微信公众平台也增了1000多粉。
这次活动搞完后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平台发送优惠券三个字,不断有人问,你啥时候再搞活动啊。猫小妞非常有魄力,提出了吃货年的概念,每周一家餐厅,有特色、有特价,一吃吃一年。
我们一致通过就开始做了,从日开始,已经进行到第十几家餐厅,吸引了众多吃货,现在我的公众平台海霞播报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吃货平台。
秦刚:做自明星到现在,你对找上门的营销是如何处理?
张海霞:平台发展之后会面临很多诱惑。我的自媒体是基于我真实的朋友圈来发展的,所以我一直把粉丝当成真正的朋友来对待,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我朋友的朋友。
好多人找做做营销,卖这个卖那个,我都不同意,我所卖的推荐的产品必须是朋友们需要和喜欢,我也认为非常好的,才会推荐给用户。
比如我表弟的高青西红柿,我只在朋友圈了发了发,2万斤就已经快卖完了,没有采用任何传统的走货方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说又便宜又好吃又放心。
现在大家都知道我推荐的必然是好东西,所以更加信任我,也使我们在选择产品时更加慎重。
我的个人微信名叫自明星张海霞,很多朋友不了解自明星是啥,就叫我大明星,现在大明星的名字已经叫得很响了。
另外朋友还给了我淄博第一自媒体的称号,我也笑纳了,所以我平台上出现的推的文章作者都是淄博第一自媒体。其实当时只是个笑称,我说过欢迎有人来挑战,当然至今无人当面表示疑议。
现在平台加我个人朋友圈、QQ空间共有15000余人,人数仍然不算多,但是我的这个朋友圈是高质量和高粘性的。
秦刚:你的推荐这么有效果,自然有广告商找上门,你又是如何思考这一平台问题?
张海霞: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千万不能成为广告平台,如果我在我的平台及朋友圈里大量发广告的话,那会非常损伤我的品牌和用户体验。所以我这里几乎找不到广告,所有的广告都是星粉服务,必须是好东西,并且给粉丝有优惠,不是真正的好东西给多少钱都不推。
当然下一步可能会有一些标明是广告的推广,让粉丝非常明白我处理问题的一些原则。
随着我平台及品牌的发展,好的产品与品牌和我合作,他们就会有非常好的广告效果,这也许是我对多年探索的一种解决方案吧。
秦刚:做自明星,你如何解决平台内容来源?
张海霞:我的平台内容有这么几块,一是我的原创文章,二是星粉活动,三是互联网学习文章精选,还有一些粉丝互助的服务资讯。
前两项都是来源于我们团队的原创,现在原创文章写到290篇了,所以日常的工作量也非常大。我们会把文章内容更细分更充实更有服务。
秦刚:在运作淄博头条的过程中,可有什么成功案例可以跟读者分享?
张海霞:今年4月份,有两篇文章,在发表36个小时后,获得近100万阅读量的奇迹,这个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
这两篇文章就是咱海霞播报发布的《关于今天淄博下雪的段子,没有比这更全的了!笑死了!》和《淄博下雪了!雪落枝头压春花,太美了!大饱眼福!》。这两篇文章36小时内的总阅读次数竟达到了近100万,而分享转发次数也达到了11万多,对于一篇地域性明显的文章来说,这确实值得探究。那么,这两篇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
1、主题:这无疑是最重要的。
这篇文章胜就胜在选题。当天早上我在朋友圈看到好几个好友都发了他们那里的雪景照。我们觉得很惊奇,要知道张店一点雪都没有,而且一个冬天都没有,这4月天淄博竟然有地方下雪。
4月雪这个主题既是猎奇又是热点,还与所有人息息相关,是个吸引人的主题。
光吸引人不行,还得让别人愿意转出去。这里就涉及到转发的心理,什么样的消息大家愿意转出去呢?但凡在朋友圈发一条消息,潜在的心理一定是“我的朋友都会看到这条消息”,那么,这条消息一定要让自己不失面子甚至维护面子。
何为有面子?不妨把朋友圈的场景当成一次聚会,你会聊什么样的话题?不用多说了,毫无无疑,这两篇文章符合“聚会中的话题”的,这样的话题大家自然愿意转发。
事实上,选题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有足够的敏感度,才能及时把握到这种信息,这个就没有捷径了,需要你平时多积累、多观察。
2、标题:文章的点击量高不高,标题起了决定性作用,“标题党”就是这么来的。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入口,相当于一家店的门面,关于如何起一个牛逼的标题,网上总结的干货太多了,比如:在标题中设计爆料、内部、揭秘等词;冠以“专家”、“权威机构”增强权威性;使用提问句式、加入“为什么”、“哪些”等词汇,等等。
如果还是不明白该怎么写标题,那就平时多看吧,看看朋友圈的大家都在分享什么,哪些标题吸引到了你?积累多了,用的时候自然就从脑子里蹦出来了。
这两篇文章,我并没有取很特别的标题,只是把文章最大的吸引点在标题里点了出来。话题本身吸引力足够的时候,这样的标题自然也就足够了。
3、文章内容: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契合。
用户被标题吸引点进文章后,如果你的内容名不副实,那就会给用户留下坏印象。所以,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契合。
就这两篇文章来说,首先,文章内容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10屏以内。手机屏幕很小,能容纳的内容也有限,如果文章过长,很容易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
其次,要图文并茂,人的视线会不自觉地被图片吸引,尤其是当你的文字过多的时候,用图片来分割文字会有不错的效果。
第三,单段文字不要过长 ,不要出现大段大段的文字,这同样会造成视觉疲劳。
4、时间:好的话题要争分夺秒。
海霞播报还从来没有在上午就发布过文章,但是当我们确定话题之后,就意识到必须第一时间发布才能争取到足够的关注,如果等到第二天天晴了气温也升上去了,谁还在乎前一天下雪了?
确定选题后,我们立刻开始搜集素材,朋友圈、微博、百度等等,找朋友要照片并确认照片真实性,网上搜集各种段子,两篇文章从确定选题到编辑完成并发布只用了2小时。
而且,我们的照片都有真实可靠的来源,后来我发现一些其他账号发布的同类消息,图片很多都是错的。
一天之中,人们玩手机的时间也有几个小高峰,午餐时间就是小高峰之一,所以我们赶在中午11:30分左右将文章发布出去,果然,瞬间引爆朋友圈。
5、推广: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文章也需要推广宣传助力。
朋友圈的传播速度不比微博。微博的多级扩散是非常可怕的,可以使一个话题一夜之间火遍全国。但朋友圈主要是以二级传播为主,也就是你朋友的传播,最多到三级扩散(也就是你朋友的朋友),再往后就弱了。
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将文章发布到各大微信群和其他社交网站上,有了最开始的助力,这篇文章也就开始了急速蔓延。
最后我想说,阅读量只是一方面,再大的阅读量也只是暂时的,粉丝的粘性和信任度才是长久的。
秦刚:你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张海霞:未来依然是一个小而美的事业。
很久已来就有一些人想经营我,认为他们可以让我发展得更快些,我都没有同意。首先我不着急,我和猫小妞有一致观点就是慢慢来更快些。
我们要为粉丝服务好,我每天把文章写好,猫小妞负责把活动做好,我们还要不断寻找小伙伴加入我们的团队,以增强我们的服务能力。很多事情都不能着急,因为发展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的,团队是需要磨合的。
对于未来,我想无论我们做得咋样,我们也只是一个小而美的产品,自媒体自明星本身就是一个奢侈品,我们只要把文章写好,把我们的粉丝服务好,我们团队的伙伴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过精彩,我们就是非常成功的。&
秦刚:非常感谢你的分享,很多干货。
张海霞:也非常感谢秦刚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认识更多的创业朋友。也欢迎大家和我交流地方公众号的运营,张海霞(微信/QQ )。
我是秦刚,每天给大家一篇创业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有一些不同的思维。
扫描二维码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秦刚(微信公众号:q1111884)&
秦刚简介:垂直互联网实战教练,1999年从事垂直网站工作,历任太平洋电脑网总编,太平洋汽车网市场总监,IT世界网CEO,39健康网联席 总裁。QQ&个人微信号1111884 ,微信公众号 q1111884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报纸周刊如何快速形成影响力_网易新闻
报纸周刊如何快速形成影响力(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报纸周刊如何快速形成影响力
来自《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的启示
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财经类日报承受的压力日渐增大,特别是在以突发新闻为代表的“硬新闻”方面。这就迫使财经类日报只能选择走独家报道和深度报道的路子。《证券日报》基金周刊从2008年5月创刊至今,做到了建立在较高报道质量基础上的连续出版。监管机构、基金研究机构、基金公司、基金投资人、财经公关公司、上市公司等相关各方都对《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的报道给予了好评。基金周刊的新闻报道得到新浪、搜狐、新华网、人民网、和讯、金融界、东方财富网等著名门户网站和财经网站的重点转载,迅速形成全国影响力。目前,基金周刊已形成了优质报道
扩大影响力
吸引广告客户
促进报道的良性循环,成为《证券日报》的品牌周刊,做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较好统一。那么,这样的速度是如何实现的呢?
善于借力 巧妙开拓报道资源
周刊既依附于主报,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可以为主报品牌加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主报的影响,迅速打开报道局面,巧妙开拓报道资源。周刊是否善于从主报借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能走多远。否则,在报社扶持力度减弱后(这是所有周刊都会面临的现实),周刊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境地,成为报社的孤岛。基金周刊成立的次年,即2009年,恰逢《证券日报》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随着新领导班子的顺利过渡,《证券日报》的新闻报道质量进入了一个整体提升时期。这对已经运行一年的基金周刊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基金周刊在创刊时就明确,其报道半径是证券投资基金,但其视野是整个证券市场。所以,整个证券市场关心的议题,是基金周刊报道的核心议题。正是由于新领导班子接任后,主报明确了“创造、发现、分享”这样的理念,所以,基金周刊的重点策划与主报的关注焦点一拍即合,经常为主报一版采用,并多次安排在头版头条。这样,主报的品牌为基金周刊所借用,而基金周刊也为主报的报道提供了新的报道角度和报道资源,二者相得益彰。
选贤重德 妥善解决人才问题
现在,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人才招聘看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就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在薪酬竞争力有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基金周刊在招聘人员时特别看重其个人的价值观。只选取那些为人诚实、对新闻有发自内心热爱的人员。同时,在同等条件下,党员优先录用。在社会化的招聘过程中,通常并不看重政治面貌。但从基金周刊的选人实际来看,党员确实有着高于平均水准的职业热情,他们更看重自己在工作中学到了什么。相对于收入,媒体给予个人的是无形资产:个人品牌的建立,由此带来社会地位的提升,这一因素更有助于提供持续向上的驱动力。
效率优先 遏制整版报道冲动
其中,最主要的是强制性要求周刊每版最低新闻条数,保证新闻的覆盖面。控制整版报道的出现频率,提高报道效率。周刊的定位很容易形成整版报道冲动,但对于一个一周仅有3个~4个版的周刊来说,这样的报道形式占用了本就不多的版面资源,且一般来说,这并不比单篇报道更有助于影响力的建立。而且,报道质量容易失控。
从基金周刊的报道实践看,对于独家的,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选题,采用系列报道的方式更容易形成影响力。比如,基金周刊独家发现,某基金公司旗下的某基金及其复制基金分别重仓了两家上市公司,而这两家上市公司本身正在重组。当时公布的重组方案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损,基金周刊结合重组最新进展,连续就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了诸多财经报纸和网络媒体的跟进,成为当年影响较大的基金报道之一。这一系列报道在推出第3篇时,相关基金公司连续派员与报社沟通,解释其投资决策程序,并表示欢迎和支持基金周刊的监督。最终,该基金公司在参与上述上市公司重组方案的投票时,对这一显失公正的方案投出了反对票。
采编分离 确定功能管理原则
一般来说,由于人员有限,周刊的运作通常是采编合一。这使得周刊很容易形成撰稿人编辑自己稿件的局面,不仅容易出现差错,还给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稿件提供了机会,从而影响周刊的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基金周刊借鉴了美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思路,确立了功能管理原则,即不以人员定职责,而以实际发生事项性质定职责。实行采编分离,从制度设计上保证了每篇见报稿件至少有3道关口:记者、编辑、主编。周刊的采编工作以编辑为核心展开。这从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周刊采编人员的专业学习热情,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其对行业、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周刊每一个资深员工都会在每期的报道中承担编辑工作。承担编辑工作的人员,有权力要求记者对其提出疑问的数据、新闻源进行核实与确认,有权力要求其补充采访和基础素材,有权力修改文章标题、导语等,由于周刊所有资深采编人员都有机会担当记者和编辑两种角色,每个人都能理解编辑的工作,并将履行编辑职能视为周刊对其工作能力的肯定,从而避免了编辑名不副实、不愿意精编稿件的现象。
主编统稿 追求报纸长远效益
周刊采编人员大多为没有或少有新闻从业经历和基金报道经历的新记者,如果没有最后的统一把关,容易使报道质量忽高忽低。事实上,不少最终夭折了的周刊,大多不是没有高质量的报道,而是没有可持续的、具有相当报道质量的报道。基金周刊借鉴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编辑管理方法,该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由一个人/团队统编。他们认为,“写出来的文章,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但由于证券日报社的整体薪酬体系安排,不署名是不可能的,所以,变通为由编辑初编、精编,主编统编,而稿件署名则为记者的稿件处理方法。事实证明,主编统稿在稳定报道质量、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报道能力上效果非常显著,但弊端也非常明显:周刊水平高度依赖主编个人专业水平、主编工作量大、记者编辑容易形成依赖心理,不利于推出重磅报道、一旦主编工作状态有所下降,将直接影响周刊质量等。但利弊相较,一个强势主编的存在对于迅速形成周刊影响力来说,依然是利大于弊。
毋庸讳言,《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的实践尚有显而易见的缺陷和巨大的改进空间。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繁荣的重要时期。可以想见,财经类日报周刊快速形成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新闻实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将越来越丰富,相信可以为后来者提供更多更具实践价值的参考样本。(袁华)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品牌活动对提升报纸影响力的作用
  □王咏梅
  【摘要】:教育报刊以专业性、实用性见长,在教育行业内具有较强的话语权,以及相当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创办于1989年1月的《江苏教育报》,在长达25年的办报历程中,在坚持办报质量,不断推出品牌栏目和优质文章基础上,注重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二次开发,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在吸引读者注意力、增强媒介感染力以及提升自身影响力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本文试结合报纸开展的一些有益尝试,探讨专业媒体开展品牌活动的一些经验及做法。
  【关键词】:教育报刊品牌活动影响力
  众所周知,衡量一家传媒的实力与运作效率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其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如何。正如传媒专家喻国明所指出的,&传媒的影响力,就是传媒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①。那么,教育专业报刊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报刊市场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打上属于自己鲜明的渠道烙印呢?
  教育报刊是以刊载与教育(教辅类)有关内容的新闻、专业文章为主的报刊。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校长,以及中小学生、关心教育的家长。②作为专业报刊,与具有深厚社会影响力和舆论话语权的党报党刊相比,或许稍显单薄;与内容丰富的都市报厚报相比,又显得内容单一。但由于其以专业性、实用性见长,在教育行业内还是具有较强话语权和优势以及良好的市场前景的。创办于1989年1月的《江苏教育报》,在长达25年的办报历程中,在坚持办报质量,不断推出品牌栏目和优质文章基础上,注重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二次开发,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在吸引读者注意力、增强媒介感染力以及提升自身影响力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密切了传受关系,增加了受众的认可度和忠诚度,树立了自己的优秀品牌形象。相关活动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因势利导,&媒体搭台,教育&唱戏&&
  影响力是现代传媒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媒介影响力,是指媒介传播信息给受众,从而改变受众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因此,媒介影响力本质上是传播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是媒介传播影响力的呈现效果。从媒介信息传播过程来看,媒介影响力的生成过程划分为接触、认知、说服和二次传播等四个环节,相应地,媒介影响力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广度、深度、强度和高度。&③
  受众对媒体的态度和行为一般都要经历认知、接受、建立一定的忠诚度几个阶段。而媒体积极策划和组织品牌活动,则可以进一步吸引受众注意力,增强感染力,提升报纸影响力,逐步确立读者对该媒介的认可度、忠诚度。例如,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江苏教育报承办的&江苏省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活动,就是一项整合系统内的优势资源,极大吸引基层教育工作者注意力的赛事。该大赛创办于21世纪初,至今连续举办了九届,累计共有100多万教育工作者参加。活动创办的初衷,旨在通过教育报这个媒体搭台,组织关心教育科研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参与,为他们提供一个专业成长、切磋交流的平台。新世纪之初,教育科研热潮刚刚兴起,基层教师迫切渴望投入教育教学科研,但苦于经验不足,方向不明;而基层学校校长、教育管理工作者虽有心积极推动,但因资源有限,缺少抓手。江苏教育报作为一家教育类专业报,基于其独特的工作性质,与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的名师、名校长以及高校著名教育理论专家都建立了密切联系,因此,举办一项面向全省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论文大赛活动,推进全省群众性教育科研,就成为报纸最先推出的品牌活动。该赛事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师资工作领导的大力支持,经批准,由江苏教育报媒体搭台、全省教育工作者&唱戏&的论文大赛正式面世。
  &江苏省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成功举办九届以来,形成了其鲜明特色。首先,大赛是面向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公益性、专业性活动,不向参赛者收取报名费、评审费,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认真组织;其次,各级各类学校把参加论文大赛作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打造科研型教师群体的契机,精心组织参赛,活动的参与面很广,论文质量高,许多特级教师、名校长甚至教育局长等也积极参与其中。每届大赛的参赛论文都能紧密结合工作实践,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见解深刻,分析透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推广价值;第三,每届大赛教育报都要邀请一批省内教育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如第七届论文大赛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第八届论文大赛以&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为主题,第九届大赛以&走向专业智慧:直面教育难题,寻求破解良方&为主题。由于针对性强、参与面很广,每年都有十几万教育工作者参加;第四,每届大赛结束时,都要开展内容丰富的科研活动,比如,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赛课活动,邀请全国课程改革专家开讲座,请获奖的基层教师走上讲台现身说法,介绍经验&&每届一个亮点,届届都不同,大大吸引了基层教师的眼球。
  二、资源共享,请&意见领袖&为品牌活动掌舵把关
  高度决定影响力。为使品牌活动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江苏教育报在开展活动时十分注意报纸优势资源的多次开发。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教育厅评选出了多名名校长、名教师,数百名特级教师、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他们既是江苏教育界的优秀代表,同时自身也蕴藏着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他们是江苏省教育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人,即行业的意见领袖。江苏教育报在开展品牌活动中,十分注意借助这些行业内意见领袖的智慧开展品牌活动的创新,请他们为品牌活动掌舵把关。比如创办于2001年的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就是发挥了教育专业媒体优势,邀请了一批省内著名高校、文学界、教育科研界和中学教学一线的顶尖领军人物担当评委,请他们为品牌活动掌舵把关。其中有三位是江苏省作家协会的副主席、著名作家:丁帆、叶兆言、黄蓓佳;有高校中文写作教授博导、教育专家朱晓进、杨九俊、何永康;还有长期在一线担任教学工作的著名特级教师、语文名师喻旭初、王栋生、唐江鹏、蔡明等。
  为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公开,大赛科学制定了比赛程序和评审程序。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由各个地区组织,决赛由专家现场命题、现场阅卷。现场决赛题实行票决制,公证人员和编辑部相关负责人现场拆封试卷,考卷上只留考生准考证号,其余信息一律保密;评卷时实行盲评,彻底杜绝评审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命题和决赛现场均有南京公证处的公证员监督。由于评审严谨,有顶尖专家的掌舵把关,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连续举办十四年来,名声大震,每年的作文比赛题,因其新颖、独特,都成为引领江苏中学语文写作的风向标。作文大赛结果揭晓后,写作大师们还走上讲台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与会的学生和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大赛,能够现场聆听教育专家和著名作家的点评,对开拓视野、提升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几年,《初中生世界》杂志也成为承办大赛的组织者。如今,这一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江苏省专业教育媒体主办的公益性赛事,迄今为止已举办14届,大赛坚持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持续性,注重品牌的成长性和发展空间,参赛人数总共累计超过300万,在全省中学生中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引领和推动着江苏语文课改特别是作文改革。由于大赛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近五年来,江苏省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成为大赛的热诚支持单位,每年为大赛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为获奖的优秀学生提供免费出国修学旅行。一批在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中学生如今已经成为清华、北大、复旦、南大、浙大等全国各大名校的翘楚,而作文大赛也已成为面向江苏省全体中学生、全面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项高规格的竞赛活动。2013年9月,在成功举办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基础上,经省作家协会批准,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发起的江苏省青少年作家协会正式成立,省作协主席范小青亲自揭牌,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江苏省青少年作家协会成立后,将在省作家协会的指导下,利用江苏教育报刊的优势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三、交流互动,记者编辑与读者共同成长
  从报纸的本质来讲,它首先是一张新闻纸。因而,报纸开展的活动应该成为报纸源源不断的新闻来源,从而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和专业发展需求。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连续4年,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大型新闻采访行动,受到基层读者的好评。如在&百名记者百县千校行&新闻行动中,江苏教育报记者编辑深入十三个省辖市的数十个县区、学校,采访一线教师,倾听他们的心声,开展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采访手记、新闻稿件数十篇,成果斐然。年轻的编辑和记者们,在与基层学校师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不光采写了大量鲜活新闻,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家方延明在其撰写的一篇省新闻出版局审读报告上的文章中指出,&百名记者百县千校行&的活动,&给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带来了一股清新务实之风。许多年轻记者以深入的视角,贴近的方式走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出了一批好作品,同时也促进了年轻人的快速成长。&
  一方面是提升媒体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活动本身往往也能丰富新闻报道和版面内容。活动做得越成功,社会反响就越大,新闻报道就越吸引人,影响也就越大。为贴近广大一线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以先进典型引导人,以优秀事迹激励人,近年来,《江苏教育报》陆续推出了李吉林、侯晶晶、殷雪梅、景荣春、吴邵萍、徐其军、杨向明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典型。特别是2013年4月份至9月份,《江苏教育报》记者深入基层学校采访,先后刊发了30多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第29个教师节前夕,又组织记者对陶泻愕12位优秀教师(或其生前亲朋、同事)进行了回访,于9月6日推出了整整4个版的专题报道&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您&。该报道既有厅长专访、本报评论员文章,还有12篇人物访谈,浓墨重彩向全社会展示了江苏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报道文风朴实,可读性强,许多教师反映,这些感人肺腑的报道让普通教师近距离触摸到优秀教师典型生活中的喜与悲,真切聆听了他们工作中的苦与乐。日,李学勇省长对《江苏教育报》教师节前夕推出的这组&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您&优秀教师事迹专题报道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省教育工作者学习优秀教师事迹,播种江苏美好未来。为进一步推出优秀教师先进典型,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在此基础上,又在全省开展&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4最美乡村教师&评选,网络票选阶段共收到选票近120万张,最高单人得票达到了112184张,赢得了社会公众的热情参与。评选表彰活动引发了中央和省市媒体的报道热潮,全省各地教育系统也通过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关爱&最美乡村教师&、学习先进教师事迹,在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掀起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进一步营造了尊师重教氛围,促进了全省教师队伍建设。
  媒体搭台,教育唱戏。品牌活动吸引了读者眼球,也使媒体极大地凝聚了人心、人气;下基层采访,组织系列活动,更多的读者认识了媒体,也让媒体工作者认识了更多优秀读者,在交流互动中,相遇相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进步。(作者为江苏教育报主编)
  &&&&&&&&&&&&&&&&&&&&&
  参考文献:
  ①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新闻战线》2003年6期。
  ②王咏梅:《教育报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应对之策》,《传媒观察》2014年12期。
  ③郑丽勇,《提高媒介影响力的四个着力点》,《编辑学刊》,2012年1期。
办好漫画栏目的根本目的当然不只是为了奖项,但能不能获奖,却是衡量一个栏目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给晚报都市报的再次转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5年度记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订阅服务 | 联系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影响力报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