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越来越发达,我们为什么科技越发达,人类就越孤独越来越孤独

6.4K36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占卜:你的内心承受了多少孤独?
2018的下半年是社交年,每个人都会接触到更多交际圈,不同的交际圈也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资源。然而,对于某些“孤独症患者”而言,怎样大的圈子,也祛除不了孤独。
今天是一个自我探究占卜,你到底承受了多少孤独,这些孤独的根源又是什么。
你觉得你孤独的时候最像以下哪张牌
(可多选,每张牌都有孤独分数,请自行把孤独分数相加)
孤独种类:对比和被对比的孤独
孤独分数:20分
也许你都还没有意识到,刷刷朋友圈,看看围脖,居然会让你产生孤独感。是的,因为从根本来说,你是一个会因为“对比”,产生孤独感的人。主要来源于2种孤独,一种线上的,一种线下的。
线上的孤独是随时随地伴随你的。在这几年里,你已经习惯了在网络上的“分享”和“阅读”,同时,网络的遮蔽性也可以让每一个“被展出的你”拥有更完美的属性、更有范的姿态。虽然不太真实,但所有人都默许了这种自我包装。你对此已经感到习惯,并且从各种或包装或原始的信息中寻找着差距,默默对比着。对别人真实世界的观察和对自己真实内心的掩盖,导致你和别人精神上的距离感越来越大,失去真情实感,空虚感和孤独感也随之而来。
线下的孤独,则是对真实世界(没有包装)的自己的无法直视。始终要面对真实的自己,始终会看到自己的生活是怎样,沉醉完美自身后的自我接受,难度更高,此时的对比,更为致命。
有意识及无意识的多重对比之后,无论是“比赢了”,还是“比输了”,心里都是空虚寂寞。
孤独种类:话题上的孤独
孤独分数:35分
最怕的不是两个人隔得很远,没法见面,而是见面之后无话可说,没有交集导致没有话题,没有了解导致没有共鸣,有些时候不知道通讯发达是好还是坏。说通讯发达是坏事,那你们私下也可以聊天,但说通讯发达是好事,见了面也端着手机,有聊天方式也不聊天,连票圈也要仔细斟酌分组和屏蔽。
现代通讯工具使人和人的交往更紧密,生活更透明,也把关系亲疏暴露得更明显。
有些时候,你还得用“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一起不说话也不怕尴尬”的心灵毒奶来麻醉自己,掩盖“你们确实没话题,但不是绝交”的真相。你也不知道你和朋友(也包括恋人、家人)出了什么问题,没吵架没分歧,但就是悄悄疏远了。你还会傻傻地觉得,大家面面相觑,还不如我自己独处(然后陷入了牌E的孤独,这两张牌容易同时被抽到)。
若你和朋友相处的时间还是那么短,若你们彼此的了解还是那么少,那你的孤独感就依然会那么多。所有可聊的话题都是用心积累下来的,要是自己不孤独,要想得到有质量的陪伴,还得更用心的去维持亲密关系,而不是靠发个消息,通个电话。
孤独种类:分离和恐惧分离的孤独
孤独分数:15分
这种孤独是最普遍的孤独,每个人都经历过,所以这种孤独的评分最低。我们都会面临分离,从婴儿时期,就会开始产生一种叫“分离焦虑”的心理。而成长之后,毕业、离乡、分手,都会动摇我们的归属感,使我们感到孤独。当然,这些事无法避免,只能学会面对、接受和独立。
可即使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依然会让我们产生孤独的负面情绪。离别总是会产生孤独感,尤其是离开重要的人。偶尔想起在家中的父母,都会有一种愧疚感,被甩当然会寂寞,但甩别人同样会让人感到孤独。
而你,你比别人多了一重孤独,就是“恐惧分离”。
对于暧昧不明的事物,你无法安下心来感受暧昧的美好和甜蜜,而会怀疑、会不安,会觉得不真实的事物稍纵即逝,自己难逃被抛弃的宿命。
对分离感到恐惧,所以即便是有人陪伴在身边,即便有承诺,哪怕是有证书!你也照样会感到孤独。
孤独种类:理解的孤独
孤独分数:50分
这种孤独可谓是最可怕,最难解决的孤独了。我们都明白,和别人倾诉可以缓解孤独,若能产生共鸣,孤独感还会消失。但若谈了,依然得不到理解呢?若是交心了,反而得到不认可的评论呢?人和人之间想要得到互相理解,想做到无话不谈,似乎太难了。
苦闷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宣泄,是你目前的一大难关,果然人还是需要一个无条件倾听和信任自己的知己,倒不是希望知己能帮自己解决什么,只要能用一点点耐心和安慰来陪伴自己的心,什么孤独都不足为惧。
抽到这张牌的人,还有一重孤独,就是对你梦想的理解。
也许这是现代人的新型问题,尽管别人可以理解你的不开心、被抛弃,但未必会有人认同你的梦想,认同你的选择。更有甚者,很多时候,别人会因为不理解你的梦想,而否定你的选择。仅仅是因为你追求的东西和ta不一样,仅仅是因为不知道你的实现成败而否定你,这种不被理解的孤独,何尝不致命?
也许你最终无法被真正理解,即便是被理解也只是被理解了自己的一小部分,但都希望抽到这张牌的人,能保持自我认可,即使不被理解,也要接受真实的自己。若能如此,你便学会了和孤独和平共处。
[星币骑士]
孤独种类:过度自我的孤独
孤独分数:40分
对你而言,并非没有人愿意和你谈,而是你不愿意和别人谈。也许正是经历过反复解释也不被理解的心累,经历过抓耳挠腮找话题的尴尬,你对人际交往越来越疲惫,渐渐地封锁自己。
抽到这张牌的人,也会给自己建立交往壁垒。
你会和很多人表示,其实你不需要太多交际,不需要什么朋友。能和你交往的只能是怎样怎样的人才、否则你是不会去深交的。你觉得自己能够和孤独和平共处,即便失去了谁、离开了什么,你也不会崩溃,坦然面对分离、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对你来说是件小事。
但你心里还真不是这样的!你非常渴望被理解,不喜欢分离,虽然当你拥有着什么的时候,你可以自信地说自己不缺爱、不孤独,但你真保不准你分离时的惨样。高高的交往壁垒,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掩盖那一抹孤独的味道。
也许,抽到这张牌的你,需要让别人走进你的心,更需要承认自己的期待,肯定自己的孤独。不必拽着那些重得喘不过气的盔甲,直面自己的小脆弱,其实不难。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转】正是孤独让我们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http://m.sohu.com/a/6864?_once_=000022_shareback_sinaweibo&strategyid=00011
你是用忙,来逃避内心的孤独吗?
总有朋友在抱怨: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在排队结账的那几分钟都要摸出手机看两眼。我们真的缺那么几分钟和朋友聊天吗?那为什么一群朋友聚到一起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我们这是怎么了?是在打发无聊的时间吗?
不,我们是在害怕孤独。
在我们的生活中,看似每一分钟都有陪伴,无论是站在你对面的朋友,还是拿在手里的手机,似乎我们已经无法独自一个人安静的待上十分钟。每个人都在网络上和陌生人聊得起劲,在朋友圈里互相点着赞,吸收最新最快的各种新闻,这些都让我们看起来那么的忙。
事实上,大多数人是在用这种忙,逃避内心的孤独。
你的孤独是哪一种?
1、互联网让我们更孤独。
低头族到处可见,人们已经不再忙于交谈,短信、微信已经代替了电话,甚至和坐在你面前的同事也只通过社交软件对话。社交网络和各种发达的科技手段,让“真我”躲藏在科技之后,用处理过的形象面对他人。我们害怕孤独,却更害怕亲密关系带来的累赘。
2、对比带来的孤独。
美图秀秀、足迹等各种修图软件的出现,都是为了让我们看起来过的更好。朋友圈、微博,每个人更是乐此不疲地晒着各种幸福。在网络上,大家都把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花在观看别人幸福上的时间越多,我们就会越沮丧。一旦产生所有人都过得比我好的想法,无力的孤独感就会慢慢爬上你的心头。
3、背井离乡的孤独。
为了生计,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流血流汗;为了生活,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为了梦想,我们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地方……在中国,有六分之一的人选择离开自己的故乡,在异地漂泊。没有了熟悉的家人、朋友和同学,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愁,成为最说不清的孤独。
4、爱情的孤独。
截止2014年,全国未婚大龄男女青年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亿,平均结婚年龄持续延后。大呼不相信爱情的人越来越多,恋爱中的人,逃不过七年之痒,艰难相处少了激情,女人怪男人不守誓言,男人怪女人太过现实。无论是寻找爱情的人,还是处在恋爱中的人,一个比一个更孤独。
我们生来害怕孤独?
人都渴望独立和自由,然而获得自由的代价,往往也意味与群体割断联系,伴随而来的就是孤独。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系列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在自我坚持和归属于群体中选择时的无奈。
阿希的实验内容很简单,需要受试者判断线条的长度,即右边的哪条线段跟左边的标准线段一样长?
其实,在受试者中只有一个人是真正招募而来的,剩下的都是托儿。真正的受试者和托儿们一起回答问题。真正的受试者在抽签环节永远就只能抽到6号。在开始的几轮回答中,1-5号托儿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于是,6号的回答也是正确的。
直到某一轮,1-5号托儿按照事先安排,集体给出错误的答案。不出所料,此时的6号开始变得迷茫。有趣的是,大部分孤独的6号,在犹豫再三后,都跟从了大多数人的错误选择。
如果受试者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断,坚持选择正确答案,那就立刻让自己成了孤家寡人,独自承受被群体抛离的孤独和焦虑,这时回归群体的动机就会驱使他屈从于群体的一致意见以解除孤独感和焦虑感。可见,我们是多么害怕孤独。不是坚持自我有多难,而是“孤独”地坚持,很难。一旦孤独不复存在,坚持自我也就不那么难了。
瓦尔登湖畔的孤独
梭罗,曾经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两年时间,梭罗都孤独一人。常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独,很想见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
梭罗回答: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只是宇宙中的一叶小舟吗?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我们的地球不是在银河系中吗?我觉得经常独处使人身心健康。与人为伴,即便是与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使人厌倦。我好独处,至今我尚未找到一个伙伴能有独处那样令我感到充实。当我们来到异国他乡,虽置身于滚滚人流中,却常常比独处家中更觉孤独。孤独不能以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来度量。
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所有事情都习惯被随时出现的诱惑所束缚,或者被旁人的观念所干扰甚至动摇,几乎不可能去做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享受孤独,适度脱离群体,学会和自己独处。自律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垫脚石,孤独让我们变得更出众,是进入上等阶级的敲门砖。
监狱中的孤独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也被称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少年时,他想成为一名画家,婚后才开始写作。之后,他因为上班的银行账目问题而入狱,在漫长而又孤独的牢狱生活中,他有了充足的时间思考,并在此期间开始大量发表短篇小说。
无独有偶,《绞刑架下的报告》、《可爱的中国》、《堂&吉诃德》的某些章节也是在监狱中完成的。
孤独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让我们从繁琐的生活中跳脱出来。优秀的人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孤独的,要想优秀必须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这往往和孤独分不开,孤独是优秀的必经之路。
有效社交让我们感受到不再孤独,无效社交、过度社交只会让我们越来越寂寞。打造人脉,不如用心打造自己。
抵抗孤独的力量
梁晓声曾说过:
都认为,孤独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想改变自身所处的这一种境况而又改变不了。
可是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而是想回忆而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想思想却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这时人就赶走了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一生最忠诚的朋友——他自己。
而阅读的习惯则可以让我们拥有长期抵抗孤独的能力。
阅读能填满内心的空虚,阅读丰富我们的内心,充沛丰盈我们的思想。即使在无书可读的时候,至少我们还能和自己的思想交流,还能与自己对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怎么我们却越来越孤独?
为什么在社交网络越来越丰富后,却更容易感到孤独?
陈卓,你的观察方式决定了你能得到的答案
社交网络是一个新兴事物(相比整个人类的进化历程而言),它促使人们能够跨越地域的进行交流,使很多兴趣相投的人能够随心所欲的交流,而不至于像以往一样封闭在一个框架里。
但很难说这样对原本稳固的社交环境(指未出现互联网的时代)的打破是好事,还是坏事。
目前对人们亲密关系的研究,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相似性】会促使人们去寻找那些与之相似的人进行交往。随机分配在一起住宿的大学生,与之相似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相异的却很难[1]。网络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能够使得许多人在社交网络上找到越来越多的心灵契合的人,网恋、网络社交行为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能够促使人们建立起亲密关系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域的【接近性】。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人们在其生活轨迹中与其他人相交的频率(我们更容易与我们上班的同事产生更深入的交往,而不是与我们隔壁锁着门不可见的邻居)。网络的跨地域性,并没有解决这种生活本身的交互接近性,我们仅仅是因为兴趣聚集在一起,而不是整个生活轨迹的交互。
另一个有些诛心的想法。可能就是,网络交往不具备诞生深层亲密感的基础。Harry Harlow 的铁丝母猴实验,第一次证明,也许接触带来的温暖和安慰感是爱重要的元素组成(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实验,是让侍者尝试与顾客进行轻微的肢体接触,带来小费金额的显著增加),但网络的跨地域性并不能提供这种肌肤的接触感。对于许多恋人而言,没有比枕边人耳鬓斯磨更幸福的事情了。
接着上面的部分是,网络零散的社交环境——我们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而聚齐在一起,也可能是我们无法诞生亲密感的原因。这一点我觉得可以用文化间的对比来说明一下,对美国文化和中国的传统的社交模式的对比,发现中国文化关系更容易诞生这样的社交模式,不同人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他们成为团体的一部分,他们的社交关系更多的发生重叠和交叉;而美国人的社交关系则很少发生这种重叠和交叉,他们更重视个人的独立性,更少强调对团体的责任。事实上,在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下,很多人能够建立起更加亲密和持久的社交关系(当然也可能为这种关系所累)。网络本身产生的这种兴趣的独立性,使得我们很多人产生了类似美国文化下的个人独立特质。我们的社交模式发生了板结化的转变,比如我们同样喜欢唱歌和获取知识,网络交友模式使得我们将这两方面的兴趣所带来的社交关系分割了,我们因为唱歌而获取的社交关系,与获取知识产生的社交关系,很难发生重叠,也很难产生交叉。我们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人,而不是社会这个团体结构的一部分。
这种个人的独立性,使得我们不必为他人的过失负责,不必为某一部分社交的失败而懊恼。同样,它也无法让我们带来更多的依赖和持久的支持。这或许是网络之所以无法建立持久的亲密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说人们需要接触带来的亲密感是跨地域的硬伤(也是异地恋的重要阻碍),那么网络社交带来的这种板结化,可能是将个人从团体中割离的重要原因。我们对某一个团体缺乏真正的认同感,同样的,我们也不需要为这个团体负责。在我们父母那个相对封闭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形象负责,婚丧嫁娶、邻里街坊,他们的人际关系更简单、窄小,也更加可靠。人们对彼此的需要更加迫切,往往缺少某一位成员使得整个团体变得支离破碎。但网络的社交模式却不是这样,它更接近自愿原则,它的准入门槛更低,但也更不牢固。
最后,我要谈的另一个问题,是不是一段深厚的亲密感情,大于许多浅薄的感情之和?比如,一段恋人婚姻关系,大于很多酒肉朋友的聚集?我认为是的,而且毫无疑问。真正的亲密感所带的支撑,所带来的被人需要,和需要别人,那种难以言表的魅力,是很难在单薄的人际关系中得到的。网络也许提供了更多重的兴趣和朋友关系,却很难产生真正持久的亲密。
兴趣聚集的整体大于各个部分关系之和,1+1&2,也许就是网络社交的真实写照。
[1]T.M.Newcomb(1961).The Acquaintance Process.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pp.385,389)
[2]这个答案谈的很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随着时代发展,网络越来越发达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