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米游戏本怎么样6笔记本Pro要装什么样的硬盘,能介绍一款产品吗?

深度扒一扒:小米笔记本Pro够Pro吗?
去年小米笔记本Air发布之后,大家都在等一款更加高配,同时又保持着较高性价比的小米笔记本(毕竟你叫了Air,就一定会有Pro的出现)。于是乎,我们在今年迎来了全新的小米笔记本Pro。
作为一个出道玩手机的互联网品牌,小米的笔电产品打面世那天起就一直在我心中存疑。做手机的品牌做电脑,你丫究竟靠不靠谱?开箱的新鲜劲儿过去,又把玩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决定将这篇体验报告呈现给大家,希望它能够解答我自己,也是大家心中对于这款笔记本的一些共同的疑问。
废话不说,我们先来肛第一个问题。
小米笔记本Pro的外观够不够看? 全铝合金盖板的机身无论如何都是可以拿来唬人的,这点绝不能否认。和大多数同价位笔记本都采用塑料外壳甚至在A面上还做个low到爆的塑料拉丝不同,小米笔记本Pro会让你感觉有一份难得的品质感。毕竟金属材质不管看还是摸,都要比塑料更拿得出手。 小米笔记本Pro的转轴比较沉,我个人的体验是,开合小米笔记本Pro的感觉与MacBook Pro比较相似,小米可能是故意模仿了苹果对于转轴力道的设定。Anyway,在单手把小米笔记本Pro打开的时候可能会费点力气,但这种沉甸甸的感觉对于采用金属外壳的笔记本电脑来说也会平添了一种“这电脑挺靠谱儿”的感觉。 开机之后,你会看到小米笔记本Pro的白色键盘背光,这个背光可以满足基本使用,覆盖整个键盘的亮度很均匀,每个键帽四周和键帽上的字符都会亮,但缺失了背光亮度调节的功能。换句话说,小米笔记本Pro的键盘背光完全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看的。 就机身外壳与内部组件的贴合来说,小米笔记本Pro在A面和D面的外壳都会有一定旷量出现,A面还比较好接受,但D面给我的感觉是比较软,用力按压D面中心的位置会明显感觉到金属外壳的下凹。这点相较苹果系列的产品就露出马脚了,不过还是那句老话,以一个比同尺寸MacBook Pro低1W以上的价格,“你还想要什么自行车?”
小米笔记本Pro的操作感如何? 操作感其实和外观设计、做工往往是连在一起的,比如我们刚才谈外观的时候就捎带脚扯了一句转轴手感的问题。但我们这里讲的操作感,更多是和键盘、触控板等等的上手舒适度有关。 先来说键盘,小米笔记本Pro拥有1.5mm的键程,实测这个键程大抵是够用的。我这个人买机械键盘都要买青轴,要的就是一种长键程怒艹键盘的快感,小米笔记本的键盘虽然不能拿来去比台式机的机械键盘,但以笔电的标准来说,这个软硬度和键程都接近超极本的键盘,对于经常打字的用户来说,1.5mm键程和1.8、1.9mm键程在长时间使用后的体验差异会非常明显,长键程的键盘带来的良好回馈可以让使用电脑的过程更有快感。 再来看触控板,这又是小米从苹果那里学来的产物,这次他们学对了,因为MacBook触控板那套操作逻辑简直堪称业界楷模。小米笔记本Pro的“二指禅”触控包含单击弹出右键菜单、双指开合缩放界面比例、上下滚动和左右滚动;“三指禅”触控包含上滑打开多任务界面、下滑快速回桌面(再次上滑返回应用)以及左右滑动快速切换后台应用;而“四指禅”则包含左右滑动切换虚拟桌面的功能,非常不错。 熟悉上面这一套操作,对于提升工作效率绝对是非常有用的。 而触控板右上角的指纹识别模块,在我的体验中其实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功能。大家都知道,隔壁的华为MateBook X在电源键中整合了指纹识别,仅需一键就可以完成开机+解锁的操作;而小米笔记本Pro的指纹识别就需要在电脑开机或唤醒进入锁屏界面后才能进行,这个设定相对来说就显得比较老套,虽然也可以省去输入密码的过程,但并不够“黑科技”。
小米笔记本Pro的屏幕够专业吗? 既然号称“专业级”,外观设计上又这么像苹果,我们就总会不由自主地去把小米笔记本Pro和MacBook Pro放在一起去比。当然,由于成本限制,小米笔记本Pro的显示面板不可能拥有后者的规格,FHD级别分辨率和72% NTSC色域也就是主流笔电产品的标配。 小米官网号称这块屏幕拥有170°的可视角度,这没有半点虚假。实测小米笔记本Pro在以几乎平行的视角观看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偏色的情况出现,而且你可以清晰分辨屏幕上的内容。300nit的亮度在办公室、咖啡厅之类的环境下是绰绰有余的,我相信也不会有人在大太阳底下露天使用笔记本电脑,所以,这一块,Pass。 我们都知道,“专业级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有不少都是拿笔记本电脑做后期的,那么小米笔记本Pro的屏幕发色本身够不够准确呢?正好我手头有一台色彩标杆级别的iMac 4K 2017,我们简单对比一下。 在镜头中,小米笔记本Pro的有些偏冷,而实际观感上,这块屏幕相比iMac预设色彩模式下的白平衡是偏红的。如果这样对比的差距还不够明显,我们把这张图的饱和度拉高,再来看一看。 嗯,这个虽然夸张了些,但如果你不是色盲,一定能够看清楚两块屏幕在白平衡上的差异。如果你真的是为了做图像处理而选购笔记本电脑,小米笔记本Pro就不能满足需求了。毕竟在修图工作中,如果连显示器的白平衡都成问题,你自然也就没办法把图像的色彩校准了。
小米笔记本Pro的性能怎么样? 首先要明确一点,小米笔记本Pro并不是游戏本,所以高性能版的GeForce MX150是绝对够用的,其性能面对一般的游戏本也完全不虚。但是,在大规模的多任务处理中,好的CPU、内存和硬盘就十分有必要。 首先来看CPU,小米笔记本Pro顶配版这颗i7-8550U实际上是一颗超低电压处理器,但它拥有4个物理核心和8个线程,以及8MB的三级缓存,标准频率1.8GHz,通过睿频最高可以飚到4.0GHz。我们为它运行了GeekBench 4基准测试,获得了单核心4834 / 多核心15552的好成绩,基准性能与上代i7 HQ标压版旗鼓相当。 其次是内存和SSD,内存方面,16GB的双通道DDR4 2400性能足够强大,基本不用多说;小米笔记本Pro这次也采用了新一代的三星PM961固态硬盘,容量256GB。我们为它运行了SSD基准性能测试(AS SSD和水晶),结果如下: 如果这样的测试还不够直观,我们说一些大家都能用得到的数据感受一下: 开机7秒以内;同盘拷贝3GB数据用时2秒;从U盘拷贝3GB数据用时18秒。 作为笔记本电脑来说,堪称残暴。
小米笔记本Pro需要扩展坞吗? 答:不需要。 可以让我如此简洁回答这个问题的理由是,小米笔记本Pro拥有两个USB 3.0接口、两个USB Type-C接口、一个3.5mm耳机接口、一个HDMI接口和一个SD读卡器,除了USB Type-C接口“惨遭限速”这个规格上的不足之外,就接口丰富程度来说,小米笔记本Pro绝对可以满足你的需求。虽然Thunderbolt 3接口的缺失让很多人仰头叹息,但就Thunderbolt 3目前的普及程度来看,一切都还好说。
小米笔记本Pro究竟值不值得买? 一系列的体验下来,小米笔记本Pro给我的感觉是,一切都很中规中矩,但绝对能值回票价。“专业级”的称号可能会有点水分,可如果你把小米笔记本Pro定义成一款性价比出众的商务性能本,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它十分满意。 从发布会上动不动“对飙苹果”的架势看,小米的野心绝对有,它的目标就是无限接近苹果;只不过作为第一代的Pro产品,小米口中的“专业级”倒更像是营销必备的话术,而绝大多数用户拿来用的话,绝对是“有里儿有面儿”的。 因此,我个人斗胆认为,小米笔记本Pro是一款值得大众购买的产品,它可以应付各种工作娱乐,无论办公还是闲暇之余撸屁股都绰绰有余;对于雷军“让每个人享受科技的乐趣”这句话来说,小米笔记本Pro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分享给你的圈子
来源: 手机之家
热门手机排行榜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京ICP备号&京ICP证090349号&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真专业还是假正经?小米笔记本Pro评测_凤凰科技
真专业还是假正经?小米笔记本Pro评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前不久,小米在京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其笔记本产线的新款Pro系列,小米官方称这款笔记本是“专业型笔记本”,雷军甚至还在发布会上强调,小米笔记本Pro的设计和配置都能与业界公认的专业型笔记本苹果MacBook Pro一争高下。近日小米笔记本Pro已经来到了我们评测室,下面就带大家看看小米笔记本Pro到底是“真专业”还是“假正经”。
我们此次拿到的小米笔记本Pro在配置上采用了Intel第八代酷睿i7 8550U处理器,搭载NVIDIA MX150独立显卡,内置16G DDR4内存和256G SSD,是小米笔记本Pro系列中的最高配置了。不过单从配置来看,专业性似乎也没有体现的多明显。既然与MacBook相提并论,而苹果笔记本的工业设计又被业界赞叹,那么我们就先从外观设计说起吧。
外观简洁商务范 亮点设计很“Pro”
之前小米的Air轻薄本就被很多人调侃说其屏幕外壳(A面)为什么没有Logo,是为了能贴苹果贴纸?如今到了小米笔记本Pro,其屏幕外壳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依然没有加上小米的Logo。整个A面壳体采用了银灰色的铝合金材质,并应用了磨砂工艺,看起来质感十足。
屏幕窄边框设计&可单手开合屏幕
小米笔记本B面的显示屏采用了IPS材质的镜面屏,分辨率为主流的1080p,这一点要与MacBook比的话还是不够,毕竟后者的屏幕分辨率为2K级别。屏幕边框经笔者实际测量,左右两侧的边框宽度为0.75cm,考虑到手动测量宽度有一定误差,所以真机的窄边框宽度和官方宣传的0.65cm宽度出入不大。
小米的屏幕和C面衔接处采用了凹槽设计,方便单手开合屏幕,从凹槽部分提拉屏幕便可轻松打开屏幕,机身并不会晃动,易用性还是不错的。
镁铝合金一体框架 坚固耐用的专业笔记本
在官方宣传用图中,小米着重展示了小米笔记本Pro主板上下两层的加厚镁铝合金骨架。通过小米的暴力抗压测试之后,我们发现这款笔记本在遭受重物碾压碰撞,或者从高处跌落时,都能保证机器的内部硬件不受损坏。
小米抗压测试视频截图
视频中,人和车轮一共碾压了10次,最后将笔记本拿起点亮,发现该电脑依旧可以正常使用。证明了小米笔记本Pro在质量上的强度,保证用户不会因笔记本质量问题而烦恼。
大键盘设计 最佳的键程+键距
小米笔记本Pro在键盘上采用了同普通104键键盘相同的大间距,每个键位之间的距离达到了19.5mm。同时小米Pro还采用了双曲面型键帽和1.5mm的键程,配备了白色键盘背光,同时,电源键也集成在了键盘当中,使得笔记本C面整体简约大方。
在使用小米笔记本键盘打字的过程当中,笔者感觉键盘的间距适中,敲击键盘时回弹有力,键盘面整体的下沉设计可以使你的手和键帽充分贴合,保证最好的打字手感。
美中不足:屏幕与键盘面缝隙有点大
看到官方宣传图中那轻薄的机身侧面了吗?在屏幕与键盘所在的C面闭合时缝隙居然可以做到这么小,这着实令人感到倍感惊喜,小米笔记本的做工终于上去了。
然而实际上缝隙可没你想象的那么小,经笔者测试发现,侧面屏幕与键盘面的缝隙大小有2mm,参考官方给出的预览图,其屏幕与键盘面之间缝隙用肉眼就可以看出,十分紧密,同实际的缝隙大小有着明显的差距。加上屏幕外壳还有些弯曲,实际上这款笔记本的侧面并没有做到渲染图那样的美观,不过既然是“渲染图”嘛...大家都懂的。
此外,我们在测量中发现其机身厚度约为1.6cm,参考1元硬币的直径2.5cm,说明这款笔记本的厚度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重量方面,小米笔记本Pro机身不含电源适配器的重量为1.95kg,接近两千克的重量要比MacBook 15的1.83kg稍重一些。
配置过硬性能强劲&小米要在笔记本上玩“发烧”
八代酷睿i7 8550U性能测试 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多少?
英特尔的八代酷睿移动端处理器已发布了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在翘首以盼这一代Core i5、i7的性能表现,在上一篇惠普新款畅游人14评测当中我们重点测试了i5 8250U的性能,其结果确实比上一代i5 7200U强了不少,整体性能提升超过了40%。而关于更高端一点的i7 8550U的性能究竟如何呢?笔者这就来测试一下,看看它能否超越上一代的i7 7500U。
从CPU-Z的信息来看,这次的i7 8550U为4核心8线程,主频为1.8GHz,最高单核睿频可达4.0GHz。采用了KabyLake-U架构,14nm工艺,3级缓存为8MB,TDP为15W。对比上一代酷睿i7 7500U的双核心4线程,这次的i7 8550U在核心数上比i7 7500U增加了两个核心。而i7 7500U的主频为2.7GHz,睿频为3.5GHz,看来这次i7 8550U在频率方面并没有一味的追求高频。
同时,我们还采用CPU-Z对i7 8550U进行了跑分测试,得分为单核337.8,多核1464.3,由于CPU-Z在不同平台的CPU跑出的分数均有误差,无法做到定量测试,该分数仅供参考。
CINEBENCH跑分
i7 8550U的CINEBENCH分数
CINEBENCH的跑分方面,i7 8550U的分数为单核167cb,多核547cb,该测试结果相比CPU-Z要准确很多。作为对比,笔者在这里放出在华硕灵珑 PRO笔记本平台上的i7 7500U CINEBENCH分数,其单核跑分为107cb,多核为264cb。
i7 7500U的CINEBENCH分数
从对比结果来看,i7 8550U在多核性能上都比上一代i7 7500U要高出50%,单核性能则高出36%,该数值已经比英特尔官方称的整体40%性能提升高出一截,可见移动端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性能确实有很大的进步。
MX150独显性能测试 够玩大部分主流游戏
NVIDIA MX150是10系显卡的入门级,其核心为GP108,采用Pascal架构打造,工艺为16nm。位宽为64Bit,核心频率1252MHz,加速频率1341MHz,显存版本为DDR5,大小为2GB。在目前我们测过的10系显卡中,大部分显卡在游戏上的表现都不错,这次的MX150表现又会如何呢?
3DMARK跑分
MX150的3DMARK跑分
3DMARK是用于测试显卡在运行带有复杂环境、多种动态效果并存的游戏时的性能表现。MX150的测试结果为2930分,我们将另一个平台的上一代入门级独显940MX的3DMARK分数拿来做对比,由于3DMARK主要测试显卡的图形性能,没有很多外部因素干扰,所以这里可以将3DMARK跑分作为衡量显卡性能高低的一种标准。
940MX的3DMARK跑分
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MX150在性能上要比上一代940MX强很多,这得益于新的架构和核心可以大幅度为显卡“打鸡血”。但是作为入门级移动端的独立显卡,其分数还是略显低下,如果想用其玩一些大型3D游戏就会有些吃力。
实际游戏帧数测试
笔者这里选择了最近非常火的3A级游戏《巫师3:狂猎》为MX150做帧数测试,该游戏在上架初期也被誉为“显卡杀手”,很多老显卡运行这款游戏时非常吃力,至于这款10系入门级的MX150表现如何,笔者选用了测试帧数的软件Fraps进行衡量。
《巫师3》画质设置
进入游戏,笔者采用了分辨率、游戏自带的最低画质运行《巫师3》,游戏平均帧数在30-40帧左右,偶尔遇到复杂的植被或者带有各种多边形的环境时帧数为下降1-2帧左右,整体游戏体验还是比较流畅的,没有感到明显的卡顿。
《巫师3》游戏截图
但是,这里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MX150应对这类“显卡杀手”级别的游戏的能力还是有限,但是运行一些主流网络游戏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你们十分想玩一些大型游戏的话,建议调低游戏的画质和分辨率。
SSD性能测试 大容量高传输速度
小米笔记本Pro采用了一块三星M.2 256G SSD,也是主流的容量,但是存储一些日常的办公文件还是足够用的。那么性能方面呢?现在人们对于笔记本的磁盘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都希望在向电脑传大文件时尽快完成。我们使用AS SSD来进行测试,这是一款专门测试固态硬盘读写性能的软件,其测试结果如下:
AS SSD跑分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这款SSD的读取速度达到了1371MB/s,写入速度909MB/s,整体评分2488分,相当不错的成绩了,以这样的性能表现来看,小米笔记本Pro采用的这块SSD堪称专业。
实际文件传输性能
然而理论还要联系实际,光看理论传输速度并不能完全说明这块SSD的传输性能。笔者采用了大小为40G的游戏向SSD传输,传输接口为USB3.0,传输设备为WD 4T机械移动硬盘。从测试结果来看,该SSD的实际传输速度为120MB/s,考虑到希捷的移动机械硬盘速度有限,所以如果使用传输更快的移动固态硬盘,还可获得更高的写入速度。综合来看,这块SSD的传输速度令人满意。
PCMARK测试 小米笔记本Pro适用于各种专业场合
PCMARK 8用于测试电脑在日常处理各种任务时的综合性能,该软件可以模拟日常使用中的各种场景,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最终量化出该PC在这项测试中的具体表现。笔者在这里采用该软件对小米笔记本Pro进行高性能(Accelerated)模式跑分,看看该笔记本在各种专业场景下的性能如何。
Home accelerated
Work accelerated
Creative accelerated
从测试结果来看,小米笔记本Pro在日常处理各种专业性任务时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创造类环境下,Creative accelerated分数接近5000分,达到了专业笔记本的分数线。无论是运行各种设计类软件还是视频自作、3D建模,小米笔记本Pro都可以轻松应对,证明了该笔记本就是为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打造的“Pro”级别的电脑。
笔记本续航能力测试
此外,笔者还用PCMARK 8自带的“Battery Life”模式测试了小米笔记本Pro的电池续航能力,选择模拟Work Conventional(普通办公)环境,记录小米笔记本Pro在不充电时可正常使用多长时间,测试结果如下:
由于该测试结束时笔记本还剩余20%电量,换算下来如果在不充电时使用小米笔记本Pro办公,可用5个小时左右。一般高铁的车程在4-5小时左右,对于经常出差的朋友,小米笔记本Pro5小时的续航时间似乎已经够用了。
小米笔记本Pro散热能力测试&体感温度适中
图中橘红色部分为散热孔
小米笔记本Pro在这次宣传图中重点强调了其双风扇配合大直径导热管+大面积导热片的专业散热能力,笔者就来实测一下,看看小米笔记本Pro的散热是否有想象的好。
AIDA64+FurMark双烤测试
笔者首先先使用了AIDA64、FurMark两款软件分别对小米笔记本Pro的CPU和GPU进行烤机测试,烤机总时间为30分钟。
AIDA64+FurMark双烤测试
从两款软件的温度检测一栏中,笔者发现其CPU的温度稳定在60-70度之间,GPU温度稳定在65度上下,也就是说内部硬件在进行高负荷运转的时候总体的发热量还是相当大,不过小米笔记本的散热系统能力还是可以的,能在硬件高负荷运转下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转。
但是,我们都知道软件测试的是内部硬件的温度,笔记本在进行高负荷任务时表面温度是否也和内部一样很高呢?为了直观呈现笔记本表面的温度,笔者采用了测温枪进行测试。
在双烤测试中,笔者共测试了笔记本表面4处地方的温度,分别是键盘掌托部分、键盘上方与转轴连接部分、屏幕以及左侧USB接口部分。
拷机时散热孔上方温度
拷机时USB接口温度
拷机时键盘掌托温度
烤机时屏幕温度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C面掌托部分只有26度左右,屏幕有27度左右,USB接口处为25度左右,最热的地方就是键盘上方、转轴下方的散热孔,温度为最高的41度,用手触碰键盘上方金属面,会感到有些烫手,不过,除了这块的温度较高以外,其他地方温度控制十分到位。所以在进行高负荷任务时,该笔记本的散热能力达到了合格水平,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影响电脑的正常使用。
游戏时笔记本内部、表面的温度测试
游戏时硬件的温度会飙升的非常快,这时就非常考验笔记本的散热能力了。同时,人们不希望天天手里捧着一个“火炉”玩游戏,所以笔记本表面散热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游戏中CPU、GPU的温度
笔者在运行游戏《巫师3》时,首先采用GPU-Z、AIDA64两款软件分别监测GPU和CPU的温度,游戏运行30分钟以后,GPU温度稳定在60度左右,CPU温度稳定在50度左右。
随后,在保持游戏继续运行的状态下,笔者使用测温枪对笔记本表面进行了温度测试,测试温度位置选择了笔记本的屏幕、散热孔上方、键盘左侧掌托和键盘左侧部分,这四块区域中键盘掌托和键盘左侧在游戏时用手接触的频率比较长,如果这两块区域散热能力好,就不会影响用户的游戏体验。
游戏时屏幕温度
游戏时键盘掌托温度
游戏时键盘温度
游戏时散热孔上方温度
从测试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小米笔记本Pro上运行游戏时键盘掌托、屏幕和键盘部分温度均控制在30度左右,最热的地方为散热孔上方,温度有41度左右,不过用户一般使用电脑时是不会触碰这块区域的,所以正常使用笔记本时体感温度十分适中。
小结:配置可圈可点 散热值得肯定
小米笔记本Pro的配置还是非常不错的,英特尔第8代酷睿处理器和MX150新一代显卡带来性能提升非常明显,这一点上与苹果MacBook Pro相较也说得过去。性能强劲的同时,小米笔记本Pro的散热能力上也有一些改进,表现值得肯定,金属一体的机身可以快速散发机器表面的温度,用户大可不用担心该笔记本会出现烫手等影响用户使用的现象。不过,笔者发现在进行烤机等高负载应用时,笔记本的双风扇在高速运转时声音有些大,可能会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一定影响。
总结:接近专业型PC的办公商务本
如果小米给自家的笔记本Pro定位为专业型笔记本,笔者认为小米笔记本Pro更应该定义为一台一本正经的办公商务本。它比普通轻薄本有更高的配置,比专业型台式机拥有更轻便的机身。小米笔记本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在满足用户的各种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后,还能为用户提供最省空间的便携性,它既可以做各种设计类工作,又可以满足商务办公需求,这点是很多命名为Pro的笔记本所做不到的。
此外,小米在玩笔记本硬件“发烧”的同时,也没忘了给散热做点优化,使得小米笔记本Pro在进行游戏等需要高性能的任务时能为用户提供理想的体感温度,同时保证硬件不会因过热而损坏。
此次小米笔记本在工艺上也有很多进步,比如金属一体化的机身,磨砂质感的外壳,还有内部镁铝合金的高强度骨架,即使该笔记本在屏幕与键盘接缝处做工还有些许瑕疵。
以往人们常说小米的产品“耍猴”、“假正经”,那么小米笔记本Pro的发布就是证明小米实力的开端,而小米一直向业内处在顶端的苹果看齐,如果接下来小米能在电脑产品的品控上再下点功夫的话,相信他们能做出真正赶超苹果的专业级PC。
总体来看,小米笔记本Pro的定位已接近“专业”级别的电脑,但是还未达到真正的专业水准,所以这款笔记本更适合在日常办公中使用,舒适的打字手感和强劲的性能能使它成为你办公的得力助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64983
播放数:97887
播放数:31470
播放数:164333您的位置: >
  继前天的小米Mix2,本来昨天想说说小米笔记本,但是被&挨粪叉&抢了风头,那么今天咱们来说说小米新发布的小米笔记本PRO,小米毕竟不是笔记本厂商,宣传方面的思路也还是手机上惯用的瞎吹一通,没什么干货。
  先说结论:普通的笔记本,质量略高于平均,价格略低于平均,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的话可以当作候选之一。
  emmmmm&&遮掉logo和mbp有什么区别
  我不知道小米哪来的勇气自称专业笔记本,性能更强悍倒是没什么槽点,毕竟比自家13寸强。
  顶配8代i7,8550U。虽说这次英特尔牙膏挤得有点多,八代性能增长不少,但是拿低压U去打标压仍然是个不明智的行为(点名批评此问题下的部分米粉)。我在nbc上查到了7700HQ(低配mbp15(2017)所采用的处理器)和8550U的实际性能比较。
  可以看到,虽然单核略微领先于7700HQ(3%),但多核成绩大幅落后与7700HQ(40%)。
  显卡方面MX150,大多数同样定位的笔记本都选择了这款显卡,性能满足日常使用,对付大多数游戏的中低画质没有任何问题。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MX150存在两种型号,目前尚不清楚小米采用的是8W的低功耗版还是25W的满血版。由于文案中存在&专业级调教&,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硬件25W但通过BIOS锁了功耗。
  好,说到了第二个需要吐槽的文案。专业级调教
  你小米有什么资格说专业?你是想跟ROG、MSI、AW等一线游戏本比专业?还是想和DELL、HP等拥有移动工作站产品线的品牌比专业?这依旧是互联网品牌常用的文案套路,看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假大空,没有任何干货。
  双通道内存+PCIe固态硬盘,没什么可吐槽的。2400M DDR4,基本处于平均水准。
  全金属强化机身&&
  这个我不是非常了解,引用
  @cutton
  回答中的一句话
  小米只是一个普通的金属冲压轻薄本而已,MBP全系都是CNC一体成形的机身
  另外多达7个接口也是蠢得要死,毫无干货可言。按照小米这个吹法mbp15都可以说&多达5个接口&,看起来好像也不差嘛,谁知道tm其中4个都是tb3。
  看看业界其他大佬怎么宣传的接口
  好好看,好好学.jpg
  (有兴趣的可以猜猜这两款是什么笔记本)
  话又说回来,自带多种接口是个好事,毕竟也方便了不少。
  但是这个和MBP对比就是自寻死路,你这么多接口加起来能干的事还没人家一个接口多,不知道小米哪来的胆量。(你那产品什么斤两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现在虽然全都换成tb3过于激进,但你一个tb3都没有是不是有点不够诚意啊。
  (这个并不针对小米,当时surface laptop我也喷过)
  1.5mm就可以自称高键程了吗&&隔壁rog2.3mm的键程也就一笔带过的事
  自带指纹好评,不过指纹安放的位置和华硕的那一堆一样,我个人并不喜欢,放在这个位置会影响触控板的使用,我个人更倾向XPS和ThinkPad的那种放在掌托上的解决方案。
  屏幕给个好评,1080p 72%NTSC,算是比较良心的屏幕,而第三代大猩猩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
  覆盖玻璃以后第一眼观感要比不覆盖玻璃好,但是玻璃同时也会带来反光问题,尤其是在室内灯比较多的情况下会极大的影响使用体验。这一点可以参考一下隔壁XPS,非触屏版本都是没有玻璃覆盖的,只有触屏版本才不得已做了玻璃覆盖。
非常好我支持^.^
不好我反对
相关阅读:
( 发表人:龚婷 )
评价:好评中评差评
技术交流、我要发言
发表评论,获取积分! 请遵守相关规定!提 交
Copyright &
elecfans.com.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游戏本评测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