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就知道孩子暑假玩手机看电视怎么办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在网上鉴别优劣、管理时间、甄别风险、避免网络伤害,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热议的重要课题。
游戏曾经给了我们很多快乐的回忆,但是面对网络与游戏对现在孩子的包围,孩子们接触到游戏已经不可避免,对于游戏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而孩子在成长中缺少自我控制能力,作为家长而言,首先应该和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然后再进行正确引导。
注意时间管理,每天在屏幕前不超两小时
当互联网已走入普通人的生活,对如何把握孩子与网络的关系,有专家提出建议:“相信并且理解你的孩子,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勇气,去探索未知,珍惜他们可贵的好奇心,不要熄灭他们幻想和强烈感受的能力,给他们支持,让他们更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但注意健康和时间的管理,每天在屏幕前不能超过两小时”。
孩子过度依赖电子设备,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父母
展开剩余66%
著名主持人李小萌已经是一名6岁女孩的母亲。“恰恰因为第一次做父母,我们必须要学习,我会在女儿每一个成长阶段到来之前现做些功课,等她某些情况出现,我手里已经准备好了闯关打怪的装备。”她深有感触地说。
在如何对待孩子和网络的关系方面,经过不断的搜索、整理、和朋友交流,加之她的育儿理念,李小萌逐渐有了一套系统的理念:网络和电子设备不是洪水猛兽;如果孩子过度依赖电子设备,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父母;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同盟;家里有爱的流动,就不会有网瘾少年。
要及时了解孩子网上生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及早培养上网好习惯;适时增强孩子网络素养;在屏幕前做孩子的好榜样。
网游防沉迷,父母陪伴、引领、关注、沟通最重要
游戏设计师李涛上学时一度因为沉迷游戏和父亲闹僵。长大后,他开始自己做游戏,也成为一位父亲。
在对待孩子和游戏的关系时,李涛不愿重蹈自己小时候的覆辙。他和孩子有一套游戏约定:会告诉孩子游戏是一种平常的娱乐行为,不要有罪恶感,也不要过于拔高;让孩子学会安排时间,把游戏作为一种奖励;帮助挑选适合玩的高质量游戏。
“要让孩子的生活有游戏,但不只有游戏,内心富足的孩子不会沉迷游戏。”李涛说。
从心理学角度说,处理好孩子和网络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的陪伴、引领、关注、沟通,才是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资源。父母要作孩子的榜样,和孩子保持沟通,进行高质量陪伴,引领孩子和现实生活连接,为孩子挑选好的游戏,同时和孩子约定建立清晰的游戏规则。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展开“亲子约定”,与孩子共同约定上网时间,自制力差的孩子,也可以使用“爱熊宝”等孩子上网管理软件,为孩子制定上网计划,时间一到,自动隐藏掉孩子手机的软件,督促孩子严格执行与父母的约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您的位置:
家长做到这4点,孩子暑假不再沉迷手机!
暑假模式开启,孩子的时间除了被各种补习班和旅游挤占后,更多的零碎闲散的时间则用来玩手机。很多家长都在焦虑一件事,那就是担心孩子天天玩手机而荒废学业,说得轻了孩子不听,说重了孩子又委屈。看着孩子用大把的时间沉迷手游中,小编想家长们的"头疼病”又要犯了。手机这“毒瘾”究竟该怎么戒?一起来关注。给手机增加"负面"影响针对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有的家长选择用不给手机、强制没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事实上并没有效果。因为孩子从心里知道:手机好玩,我要玩手机!如果手机没那么好玩呢?这位妈妈想出了一个绝佳的主意:把玩手机变成作业的一种!什么意思呢?她准许孩子玩手机,唯一的条件是:每玩半个小时手机,就要练一张字,每多玩半个小时,增加一张。刚开始孩子孩觉得没问题,放心大胆玩手机,觉得练字是小事一件,但过了两天就有点吃不消了。每每想要玩手机,就想起要练字一张,想想都觉得好累啊!当孩子从心理上认为“玩手机=练字”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不会觉得玩手机有意思了。给手机“安家落户”很多家长在家使用完手机,都是随手一放,孩子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到。这里说的给手机“安家”指的是,不要随便把手机放在沙发或任何孩子活动区域,把手机、平板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这位妈妈说孩子小的时候,每次她一出门都会把家里的电子产品藏起来,孩子找了很长时间都找不到,也就失去了玩手机的兴趣。想一想,假如我们是孩子,每次玩手机我们都要翻箱倒柜找来找去,还不能搞破坏,要把扒乱的东西恢复原样。满头大汗的好不容易找到手机了,结果玩的时候还要提心吊胆。还要支起两个耳朵辨别父母的脚步声,生怕被父母发现,还要将玩手机的历史记录清除干净,万一正在打游戏,父母突然回来,就只能挂机了。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和我们一起打游戏?这样玩手机,还有什么意思?这种玩手机带来的“麻烦感”远高于玩手机的愉悦感,孩子自然就打消了玩手机的念头。和孩子“约法三章”约定使用时间,比如,和孩子约定孩子每次玩手机的时间应该限定在10至20分钟,之后孩子就要放下手机休息一下眼睛。在这点上,我们必须立场坚定,不可动摇和妥协。孩子每玩够20分钟,我们就应该告诉孩子“时间够了,不能玩了,只能等下次再玩。”说好的规定,就坚决执行。这不仅是树立规矩的好机会,也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绝佳时机。约定使用地点,有的爸爸妈妈不让孩子玩手机主要是怕孩子接触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一些软色情信息,所以,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玩手机可以,要当着爸爸妈妈的面玩。但是有两种情况不允许玩手机:一是在餐桌上。孩子们如果在吃饭时玩手机,心不在焉,很容易消化不良。尤其是一边吃饭一边打游戏的,很容易紧张、愤怒,其不良情绪会直接导致胃肠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长期会影响身体健康。二是在睡觉前。在睡觉前的一个小时,不许孩子玩手机。因为电子屏幕发出来的光线,跟自然的太阳光不一样,会影响到睡眠。而且在睡前玩手机,孩子比较容易兴奋,也会影响到入睡的质量。在床上玩手机时,孩子为了调整舒服的姿势,会左右横躺,长期这样就会造成左右眼睛视力偏差。“约法三章”,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孩子在完成约定时会更有积极性,成功率也更高。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会觉得约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有更强的执行动力。选择手机替代品孩子爱玩电子游戏的原因之一是社交。作为替代,你要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他的社交需求。邀请孩子的好朋友过来一起玩,减少玩手机的机会,视力也不会下降了,成绩也能提上来。这位妈妈说,自己以前会给孩子买了一些猜谜、探险类的书籍,还有一些桌游卡片。她会和孩子一起玩这些游戏,并且在游戏中给孩子讲这些历史人物的小故事。孩子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后,觉得不过瘾,自己就会找一些相关的书去看,无形中培养了爱看历史课外书的好习惯。如果我们平时多陪伴孩子,带他们爬山、踢球、逛博物馆,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爱好,接触更好玩的事情,就算给他们手机,他们也不会沉溺其中的。(来源:人民教育、小学生学习)
[ 编辑: 曹绮雯 ]
广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全球目光,汇聚了越来越多的高端资源,企业争相落户,使广州成为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广州自2016年建成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以来,目前已归集各部门547个数据主题超过26亿条原始数据。
未来,出租车司机将可能出现“灵活就业”方式,由企业通过“灵活用工”来改变出租车司机与车“绑定”营运的情况。
今年8月1日起,《广州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若物业严重失信将失去投标资格。这类制度创新出招,能否破解物管难题?
华南地区诞生的首只大熊猫“隆隆”于7月12日成功产仔,唯一广州土生土长的大熊猫迎来了第二代成员。
广州市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广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近1.0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一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
在7月25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介绍,广州将会对全市公园逐步开展拆围透绿工程,将公园景色与道路绿化景观相融合,形成新的生态休闲空间。
大洋社区是广州日报集团旗下大洋网的互动平台,致力打造广州最具人气、最具影响力的综合论坛。报料投诉民意通,同声同气老友记,我爱我家亲子乐,广州生活百事通。如果你的孩子放假在家就知道玩手机,那你一定要看过来
暑假里,不少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玩手机看电脑不亦乐乎。因为姿势不正确,起身后觉得头晕目眩,脖子酸眼睛痛的也不在少数,原本是老年人才有的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娃娃化了。
孩子为什么依赖手机?
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
社交型依赖。
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游戏型依赖。
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
娱乐型依赖。
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方法。
孩子是手机控,五招轻松搞定
● 提前达成协议
每次在给孩子玩手机前,先跟孩子达成协议,比如做完作业或者做完家务,才能玩一次手机。而且孩子想玩手机,要自己找密码,密码会每天更新。维持1-2周,爸妈再视情况作调整。
● 控制使用时长
等孩子满3岁后,可以适当玩手机,但要控制好时间,每次10分钟。如果孩子要看动画片,每周只能看一集,因为每集动画片可能要15-30分钟,甚至更长。
● 选择优质内容
最好单独留出一个手机,把里面的电影、游戏全部删掉,关闭上网功能 ,专门下载一些适合小孩看的动画片或者听的音乐,避免孩子连续看视频,反复玩游戏。
● 选择合适场所
吃饭时、睡觉前,不要让孩子玩手机,此外,在等车时、旅途中,尽量不要让孩子玩手机,以免让孩子养成在等待时玩手机的习惯。日常也不要把手机当成安抚孩子的工具,建议饭后、休息时给孩子玩一会。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家长要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不玩手机!
孩子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是模仿大人,仔细想想孩子第一次接触手机,是不是通过你的行为示范,甚至主动引导?
科学家的三点建议
1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除非是跟家人的视频通话。
2-5岁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左右。
想获取更多“亲子教育llch77亲子教育”,我们拉你进巢湖亲子教育交流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引导两个孩子安排这两年的暑假。不完美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只希望给大家一个参考。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淏仔秋季上三年级,女儿玥玥秋季上一年级。在淏仔上小学之前,我也曾经这样想过:在暑假我一定不给他报各种兴趣班,一定要让他们好好放松,各种玩。可是,真到了淏仔一年级暑假的时候,我就打破了之前的这种想法。那一年暑假,我们本来计划的要带着孩子们去老公的老家大宅大院的山西农村去玩,陪着淏仔的爷爷奶奶过一个多月乡村生活。
散养,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可是,当暑假来临时,同在城里的小姑子,因为夫妻俩都上班,没人看孩子,还想让孩子继续上特长课,所以把公公婆婆接过去帮他们带外孙。公公婆婆既然来城里了,我们自然也就没法回去了。因此,我不得不调整我们的暑假计划。当散养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发现,就这样过暑假,对他们来说,不充实,也没有太大快乐。这一个星期,具体如下:玥玥中班,没作业;淏仔的暑假作业(暑假园地和老师布置的其他作业)基本一个小时之内就写完了;这一周,带着他们去了两次游泳馆和一次图书馆;这一周,他们看看书,玩一会玩具,聊聊天,之外,就再没什么做的事情了。无聊之时,就会问我:“妈妈,能看一会动画片吗?”我当然说“可以”。因为,天气那么热,确实不知道在家里怎么安排事情了。这一周,白天大概8点起床,晚上九点多睡觉。白天的十几个小时,看书、做作业、玩玩具,和我一起做做饭做做家务,看看动画片,玩一会游戏。就这么过去了。我觉得这样并不是一个充实而快乐的方式。
于是,在这一周后,我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重点讨论暑假如何安排。题外话:家庭会议真的是非常好用的正面管教的一个工具。它的第一项是致谢。这一项非常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会议可以帮助我们一起友好尊重的解决一些问题,包括平时让我们头疼的孩子的事情。有兴趣的可以一下。在后面讨论过程中,我问他们:对于刚过去的一周,有什么感觉?他们说挺好的,非常放松,但是有点无聊。我又问:是否愿意参加一些喜欢的课程?比如:篮球、跆拳道、武术、围棋、书法之类的?去年是我们经历的第一个完整的暑假。因为之前一直在上幼儿园,民办的幼儿园是没有暑假的,无论你上学与否,都需要交学费。大多数孩子都在上学,淏仔也没有休假的概念,每天都按时去幼儿园。只是偶尔我会给他请几天假,出去玩一玩。即使如此,前两年的暑假我们也有了不同的安排。淏仔五岁的暑假,报轮滑暑期班学会了轮滑;淏仔六岁的暑假,报游泳暑期班学会了游泳。
去年的这个七岁的暑假,我问他是否还想再学一个新运动?淏仔说:好的!于是,我们一起去看各个培训学校,看环境看老师,约试听,最后达成了一致决定:在一家还不错的跆拳道馆报了一个暑期班。后来,又给他报了一个线上的英语外教班。(因为线上没有线下互动的体验效果好,所以上完暑期课就停了。)去年的暑假,淏仔上了这两个特长班。这期间,淏仔没觉得累,也没觉得被剥夺了暑期的快乐。反而,在上课的过程中,因为喜欢,才感觉更快乐!每次去上跆拳道课,都是又蹦又跳地去的。而且,因为上了暑期班,他俩都喜欢上了跆拳道。
在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淏仔主动对我说:“妈妈,我还想继续学习跆拳道。”所以,我又给报了长期班,玥玥也强烈要求加入。因此,到现在淏仔和玥玥已经学习了将近一年的跆拳道了,颇有成就感。为什么我也加入了带着孩子上特长课的大军?(一)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让他在整个暑假都在旅行中。因为我老公要正常上班,如果去旅行,我只能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而且,一想到老公辛苦上班后,回到家没有热饭,冷冷清清的没人说话,时间长了我会心疼的。所以,即使出去玩,最多也就一周时间吧。两个月的暑假,不会因为一两周的旅行,就成就了孩子们全部的快乐。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如何安排,依然是个问题。(二)暑假真的很热,一整天户外活动,是不可能的。商场和超市等购物场所,人流密集,诱惑又大(哪个商场都有有一两家游戏厅),我不会经常带孩子们去逛这种地方的。
如果在家里呆着,又能安排多少丰富多彩的内容呢?阅读、玩玩具、做益智游戏、一起做家务&&我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些。父母对孩子的是陪伴是引导,不应该是教授孩子知识。我们总不能不在外面给孩子报班,家长在家给孩子开课吧。这种情况下,孩子在家窝着的大把时间里,有可能会一直问你:“妈妈,可不可以看动画片?”“妈妈,可不可以玩游戏?”尤其是当孩子读了一个小时的书,玩了一个小时的玩具之后,再问你这样的问题,你忍心拒绝吗?也许你还能找到让孩子投入其中的其他有乐趣的事情,反正我是束手无策了。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孩子在乡下,还真的能散养!农村环境,真的非常适合城里的孩子散养。
——这也是我为什么把带着孩子回老家看作为第一首选的原因。在农村可以享受很多城里没有的快乐。和那里的男孩子们爬墙、上树、玩泥巴、弹玻璃球&&和那里的女孩子们跳大绳、玩石子、踢毽子&&在农村,都是平房,大家都非常熟悉,不但大人经常串门,孩子也可以。淏仔在一岁半到两岁的半年时间,是在我老家的农村度过的。刚去的时候,淏仔还比较害羞,见人都不打招呼的。可是,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乡下邻居们的热情,让不到两岁的淏仔,敢到处串门了!而且,他追鸡、赶鸭、喂兔子,什么都做过了。到谁家都会打招呼,而且不客气。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的感觉很灵敏,只是语言表达能力弱。他们知道谁是真心接受他喜欢他的。在农村淳朴的乡村感情中,淏仔很容易就有了信任的感觉。农村的人家基本都不关大门,想进随时就能进去。每个邻居都知道他是“淏仔”,见到他进来了都会热情的给他拿好吃的,陪他玩一会儿。
有一次我以为他在院子里玩,后来要吃饭了,出去喊他,一看他不在院子里。然后,我只能去附近的邻居家一家一家的找,后来发现这小子已经坐上人家的饭桌开始吃饭了!真心不客气啊!我很喜欢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热情,这样的不客气。在农村,大半天很快就过去了。可是,在城里的孩子们,很少有能这样串门的吧?即使偶尔串门,邻居间也很少会熟络到这种地步。再退一步讲,即使邻居间都熟络到这种程度了,又有几个家长放心孩子自己在外闲逛半天呢?所以,在城里真的很有局限性。如果不上一些特长班或者夏令营,能如何安排好孩子的假期时间呢?全凭孩子做主吗?
这么小的孩子,做主一天的内容,难度是真不小呢。至少,我们的两个孩子,如果我不引导,暂时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如果不去乡下,或者不长时间旅游,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安排,陪孩子上一些他喜欢的特长班,至少可以让孩子减少电子屏幕时间,也能有效避免迷恋上游戏。没准还会开发出一项他的兴趣特长呢!分享一下淏仔在去年的暑期计划表,这是在我的引导下,我们一起制定的。因为引导的过程中,我尽量让淏仔感觉到这一切都是他自己做主的感觉,所以,他很开心能自己制定计划,也很认真的执行了起来!(中间一段时间没有打勾的,是约定好可以休息的时段)除了这些内容外,我们在暑假规律做的事情还有:每周至少带他去两次游泳馆,练习游泳;大约每周去一次图书馆;大约每两周去爬一次山;期间去了威海舅舅家,玩了一个星期。对了,还有每天半个小时阅读,坚持的也很好。
有时读起来就刹不住车,读上一两个小时的时候也是有的;也有的时候不止读一次,他们玩着玩着看到书了,可能就会翻着看起来。去年的暑假,虽然没有远游,但孩子们过得非常充实和开心。今天的暑假,除了上面的内容坚持继续做之外,淏仔想要到杭州看看西湖。他自从背了古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后,就总说想看看西湖是什么样的。于是,自然要纳入今年的计划中,打算八月份帮淏仔实现。明年的暑假,或许可以考虑参加个夏令营,让他离开我们单独在外实践几天。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到时是否实施,也要征求淏仔的意见。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yA06JLkadgm6wK7AR89RX8SjcXNVV4LbhDDRUEBWN=0cv2compressflag.jpg“希望爸妈少玩手机,多陪陪我”,暑假里孩子一句话,戳中你了吗?
原来孩子们希望这样过暑假……
来源:南方网
曹丹龄 蔡如意 文秋仪
暑假已经过去两周,切换到带娃模式的家长,你们可还好?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诊了一位65岁的阿婆,她莫名胸痛、心慌、失眠,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而病因就在于带孙子压力太大。
暑假带娃带出抑郁症,虽然只是极端案例,但这背后也体现出家长们的集体焦虑。
别人家的暑假是怎样安排的?孩子们对自己的暑假满意吗?他们希望过个怎样的暑假?
一起先来看个小视频↓↓↓
Q:请问你暑假准备怎么过?
Q:你心目中最完美的暑假是怎样的?
“希望妈妈可以少玩手机。”这句话道出多少孩子的心声,一定有不少家长被这句话击中。
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暑假,可以说是对家长耐心、家庭威武、管理水平、还有生活习惯的360度全方位考验。家长要替孩子们考虑的,除了更多安全隐患,更激烈的竞争,还有更多需要抵抗的诱惑,手机、电视、游戏……可以说是身为家长的一次“大考”。
家长们有什么招儿充实暑假,这半个月感受又如何?
我们采访了一些家长,看看他们怎么说:
◆ 焦虑抓狂:每天纵横整个城市,就为了送儿子赶补习班
潘潘妈妈(媒体人,六年级家长)
焦虑,非常焦虑。儿子小升初了,期末成绩是全校第二,但感觉孩子小学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怕到了初中无法适应。整个暑假,儿子的生活就是“补课——打球——补课”,家长呢,每天纵横整个城市赶培训班,累死我了。
雨桐(市场运营,幼儿园家长)
幼儿园也放假,我们没有长辈帮忙,自己上班根本没时间带娃,可愁了,只能放娃自己在家,不得已时带娃一起工作。过段时间准备带她出游一次,见识下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国外的异土风情,能带她出去玩一玩,她也非常开心。
壹叁伍零壹(企业职员,幼儿园家长)
孩子暑假开始后时间安排的蛮固定的,七点多起,吃早餐看电视坐等吃午饭,一点多睡午觉,睡到下午4-5点起,看电视坐等吃完饭,6点半晚饭后到一楼玩,8点多洗澡写作业画画看电视,10点半睡觉到第二天。
但最近我天天加班,孩子生活规律也打破了,中午午觉没人监督,早上起得晚,看电视时间更长。大人都在上班,没人照顾,有人照顾也只是多了一个玩手机的人。
◆ 淡定佛系: 补习太贵,不如回老家陪爷爷奶奶
百叶(主妇,小学家长)
孩子放假,我们也轻松了不少。一双儿女分别上三年级和四年级,感觉比上学时压力小些。因为上学时,学校老师会经常给家长布置任务,放假反而感到轻松了。在家孩子们会一起写作业,哥哥带着妹妹看书玩耍,比较省心。假期还打算带孩子们去一趟日本旅游。
小马爸爸(公务员,幼儿园家长)
孩子很期待放暑假,我也觉得孩子应当有自由的时间去玩耍,去体验大自然、感受学校以外生活。小马很喜欢足球和乐高,所以这个暑假给他安排了1~2个兴趣班。
因为工作忙,陪孩子的时间一直不够,放假了会尽量抽时间陪他。家里的老人也过来帮忙带娃了,过段时间,孩子还会跟老人一起回老家,感受一下乡下生活。
旧麦子(编辑,幼儿园家长)
今年暑假原本准备让孩子直接回老家,因为上补习班是一大笔开销,还不如干脆回老家,和老人生活一段时间,感受一下小城市的生活,自己顺便抽空回去转转,而且小朋友也会想念爷爷奶奶。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孩子妈妈已经偷偷给娃报了3个补习班,所以第一个月会去学习,第二个月回老家。接送孩子还挺折腾,感觉在打两份工。
◆ 走心安排型: 让娃好好看书,好好睡懒觉
笑笑妈妈(摄影师,小学家长)
孩子的暑假事实上也是我放假的时候。平时工作忙,还能给学校管,但她放暑假时就只能自己管。所以每年暑假,我都会请个年假,带她去旅游,弥补平时不够的陪伴。
今年暑假,我给她报了一个英语学习班,然后去内蒙古自驾游一趟。别的时间学做点家务,好好睡睡懒觉。平时上学她总说不够睡,放假她就可以好好睡睡懒觉;另外,孩子现在处于阅读饥渴期,正好可以趁着暑假大量阅读。
放假这些天女儿挺适应的,不过,这几天在家老是和奶奶生气,我就得给他们调和矛盾,不过,学会和长辈相处也是一种成长。
小杨爸爸(老师,幼儿园家长)
我和太太是大学老师,也开始放暑假,所以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跟着孩子一起玩,一起陪着他成长。暑假开始时,我们会给他一个计划,里面包含完成的学习,旅游计划,还有平时的课余活动。
暑假旅游是一项固定安排,我们希望在他到大学的时候,能走遍祖国的不少地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真实的感触山水,能让他增长眼界,也能慢慢地培养他独立自主。再说,一家人一起出行旅游,也是非常温馨的事情。
“我们当年放暑假,哪像现在孩子这么让人操心!”
在不少家长的记忆中,暑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野里撒欢,和小伙伴一起玩,不需要上很多补习班,也不需要有各种安全上的担忧。不过,不能否定的是,现在的生活要好得多,很多家长的记忆里,暑假是酷热和干不完的农活。你以前是如何过暑假的呢?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文字】曹丹龄
【视频】蔡如意 文秋
南方网网友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暑假孩子玩手机电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