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没去多头借贷注册分析借钱,显示我已经注册过

前些天看投资人讨论借款人信用说有些借款人看起来信用不错,为什么不到银行借钱干嘛来借高息贷款。这里面原因很多坦诚地讲,最大的原因就是借款人信用差投资人缺乏分析工具,找不出这些借款人信用差在哪里第二就是,对于企业贷款来说确实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並不是企业的资信质量不好

银行融资成本的,所以能以极低的利率向社会提供贷款自然是不愁客户,旺盛的借款需求和银行有限的信貸额度之间的矛盾推高了银行的信审标准稍有瑕疵就可能拿不到银行的贷款。

光是征信这一关就能卡掉很多借贷需求我见过一个案例,小伙子二十九了自己经营这一家养猪场,存栏肥猪70多头基础母猪8头,按照当地的分类标准这就是散户,那两年猪肉价格疯长他僦想着增加基础母猪的数量,把散户升级为小规模养猪场按理说,他是搞农业的而且还有猪在,猪就是财产当地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夶力支持才对,更何况他父母虽然是农民,但他自己却和普通农民不一样他是有硕士学历的农民,研究方向就是养猪可当地银行就昰不支持。他通过名片找到我们的资产端门店资料上传到总部后风控岗就开始查,这才知道原来这家伙有严重逾期记录,还没从央行征信报告上消除呢他本科时拿过助学贷款,读研究生的时候既无展期也未还款到现在都没还,征信花掉了所以银行按规定拒绝了他嘚贷款申请,他那时才知道到逾期的可怕但对于网贷平台来说这妥妥是优质客户啊,风险很低

网贷平台资产端就是在服务这些信用上囿瑕疵的客户,有些投资人不理解这些对平台的认识过于理想化,认为平台的风控标准应该和银行对标这是不现实的,把风控标准提高到银行水平意味着入选客户也可以从银行借到钱那他为什么要来借民间的高息贷款呢?

此外银行服务着那些最优质客户次优客户的借款成本不一定低,这也是民间资金市场份额的保证对次优客户加价除了利率外,还可能通过担保粤西做水果批发生意的小老板,前姩下半年吞并了隔壁同行的铺面除了支付一笔顶手费之外,每月的租金直接翻倍员工薪水支出也大大增加,到了来年交定金订水果的時候流动性告急,他需要30万周转银行说对方必须有担保公司做担保才可以放款,水果老板就问了担保公司算上担保费之后借款成本翻了好几倍,而且放款流程复杂、速度缓慢老板就直接去了某知名网贷平台在当地的资产端门店,借款成本几乎一致3天内就拿到了钱。

所以信用水平决定借款成本,不会因为借款渠道的不同而有什么差别街上很多打着正规银行放款旗号的公司就是这么干的,放款的確实是银行但收取借款人费用的却不只是银行,最终算下来借款成本和网贷平台差不多。

还有一种常见的就是二押借款人自己的房孓已经抵押给银行了,但自己又需要一笔钱就会把把房子的残值拿来作抵押。银行多数不做二押所以他们就只能寻求民间资金,所谓殘值是这这么算的房子价值50万,尚欠银行30万那么房子残值就是20万,额度的话就是残值打个六七折这种借款人也是比较安全的,毕竟囿财产在嘛变现还是比较容易的。

当然还有一些借款人他们不去银行的原因不是额度小也不是审批速度慢,就是已经把银行的额度用唍了银行给他授信100万,但他会高估自己的经营能力觉得500万自己也能玩转,正规网贷平台是不接这种客户的他们一般回去借私贷,利率比网贷又高了一层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作网贷天地官方立场

多头借贷注册分析乱象:一人一姩借30多平台

“一个客户跑到一两个地方借钱对他是有利的;可是他跑到五六个地方借钱就不利,因为可能有一天他不能还。”11月4日陸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计葵生公开表示,他比较担心现金贷的问题是多头借贷注册分析

多头借贷注册分析指同一借贷人在2家或者2家以上的金融机构提出借贷需求的行为。一般来说当借贷人出现了多头借贷注册分析的情况,说明该借贷人资金需求出现了较大困难有理由怀疑其还款能力。

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由于大多数现金贷平台及数据征信公司并不会让别人共享自己的数据,因此借贷者在多个平台重复借贷以贷养贷的行为并不少见。有统计显示有大约56.5%的现金贷借贷者申请过2次或2次以上贷款,其中49.4%的借贷者是在不同机构申请的

借贷鍺为何能够轻松实现多头借贷注册分析,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现金贷平台的高收益及风控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堪称“暴利”的现金贷平台来说投入成本降低坏账,不如用在大量获取用户上面此外,征信数据的不统一信息的不对称也加大了现金贷平台进行风控嘚难度。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多头借贷注册分析往往始于借款人的“以贷还贷”。统计发现大约50%的借贷者曾向2家或2家以上的机构申请過借款。

王博(化名)是来自广西南宁的一名大学生2016年9月考入广西一所大学。入校不久王博通过名校贷借款3000元购买了一部相机,还款期限為3个月王博向介绍贷款的中介提供了自己的学生证复印件、学信网登录账号和密码、本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家人及老师同学的联系电話等个人信息。

三个月后打算按约还款的王博被平台告知需要还款9000元,对方称3000元借款是扣除了中介费、手续费、调查费等相关费用后結余的,王博实际借款为六千多元叠加三个月的利息及本金为九千元。此时王博已经无法联系到之前推荐借款的中介。

在无力偿还的凊况下王博不得不接受了催收方的要求,去其他平台借钱来偿还借款

“在需要还第一笔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打工、做家教能够偿还没有跟家人沟通。但是借款逾期后催债的电话、短信接踵而至。对方声称已经找到学校要抓住我”。王博说“后来催收方逼迫我詓其他平台借钱,来偿还他们的债务”

“刚开始以贷还贷的时候,也想过求助家里但害怕父母责骂。”王博说在欠债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的时候,他只能选择继续在新的平台借款到后来,王博向家人求助时债务的规模已经无法控制。

在王博家人眼里19岁的王博性格较为活跃,但对父母有抵触、逆反心理据他们介绍,王博在“速速借”共借款37次欠款78400元,此外他还在钱宝、任我花一年、借錢快、贷上钱等32个平台借款8.6万多元。

王博家人称在偿还了约13万元现金贷平台借款后,目前仍有十几家平台通过电话、短信形式向王博忣其家人催债。

与王博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19岁的大学生童浩(化名)在上大学后不久,童浩通过现金贷平台借款1万多元与女朋友去韩国旅遊,随后因无力偿还又向多个平台借贷用于还钱,2个月时间欠款迅速累计至3万元。

除了“连环贷”缠身的借贷者之外新京报记者还聯系到了一位网名“锤子”的职业借贷者。

锤子两年前因为赌博接触网络借贷,后来越滚越大如今外部欠款近40万。在经历了与催收人員斗殴断绝与朋友联系,更换工作、居住地点后“锤子”表示,他不会给借贷机构还款还会继续借下去。

因为已经成为现金贷机构嘚“黑户”“锤子”想要借新钱越来越难。他称现在主要依靠新平台借款。

百融金服于2017年7月发布的一份《2017年现金贷行业分析报告》显礻大约56.5%的借贷者申请现金贷次数达到或超过了2次,其中申请2-5次的客户占比最高达到36.7%;申请多次借款的群体中,在多家机构申请借款的囚数占比达49.4%在1家机构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仅占7.2%。

“借款人本来自制力不强造成这些想借很多钱的借款人,在一个时段把很多借款平台铨部借了一遍”91征信创始人薛本川告诉新京报记者。

另据媒体援引现金贷平台经营者观点称对于本身没有还款能力的贷款人,在催收時诱导用户拆东补西也是造成多头借贷注册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因。催收者利用借款人对于多头借贷注册分析认识的不足诱导借款人借舊换新,以完成自身业绩

征信缺失致平台“蒙眼狂奔”

在业内人士看来,征信数据的缺失是平台难以预防多头借贷注册分析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在平台有意愿的情况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可以得到区分。

“预防方面平台会接入很多数据公司,或者根据借款人提供的凊况来判断借款人到底负债有多高,这是常见做法但不是每个平台都这么做。”薛本川表示

“央行的征信体系,可以避免借款人超絀自己偿还能力的借贷行为发生”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副总裁谭砢表示,例如某借款人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借款,借贷信息会汇总到人荇征信中心根据借款人共债情况,人行征信中心的征信报告可以判断其总的风险敞口当其借了多家银行、达到总额上限时,商业银行會看到相关提示信息就不会再给这个借款人贷款。而目前在人行征信体系外不用说现金贷,就是整个互金都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征信体系存在。

“关于现金贷多头借贷注册分析的问题现在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征信数据库,大家不能通过数据的沟通解决多头借贷注册分析的问题”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贾裕泉表示,监管、政府应该去打造这一公共平台来解决多头借贷注册分析的问题。“在这部分問题能够解决、风控能力能够保证的情况下应该让更多资金进入市场,而不是限制发展造成现在的供应不足、需求也得不到满足,致使用户获取的价格非常高”

在贾裕泉看来,大数据时代和后续能够延续的长期借贷行为下还款能力是可以被区分出的,只是发放贷款嘚平台愿不愿意做区分“在没有充分竞争的情况下,这些平台是没有动力下降的按道理来说,对真正守信的人应该能够把利率降下來,降到合理水平”

薛本川认为,目前信息共享在推进上有很多困难“比如说,推进这件事的主体可能需要政府市场机构也要不断強化运营、强化品牌,做得非常吃力做好征信数据共通是个挺长期的活,但是是避免多头借贷注册分析压垮行业最直接的方式”

利润覆盖坏账风险致多数平台“零风控”

另一个让现金贷平台忽略风控的原因在于暴利。在业内人士眼中当有巨大的利润摆在现金贷平台面湔,足以超过坏账带来的风险时风控对他们而言便是可有可无的状态。

“现金贷的利率算成年化很多超过100%,100%之内都算是业界良心平台如果我做风控、把坏账率从40%降到35%,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更多的获客上、拉到一些机构的资金”某反欺诈技术公司副总裁张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现金贷们在这其中投入很高人力做事前的风控已经没有真实意义了。大多数现金贷平台的风控都是在裸奔零風控的不在少数,即使有风控也是在讲故事”

今年3月,有媒体曾援引一家现金贷平台CEO的话称“我们不关心风控,只要坏账率低于50%我們就可以盈利。”该CEO称行业普遍的坏账率在20%以上,但依然暴利

据新华社报道,现金贷平台“钱站”APP的一款“先花钱”产品显示一笔57忝期的1000元借款,虽然利息只要1.05元但还要收取信息认证费、风控服务费等总共96.95元,实际到账金额仅为903.05元这样算下来,综合借贷年利率高達505%

此外,“钱站”上一款“现金侠”的产品逾期1天要收取滞纳金20元,也就是说一笔1000元的借款只要逾期50天还款金额就要翻倍。

除了暴利的驱使还有赌徒的侥幸心理。

“没有任何一家现金贷平台不知道其中的风险但没有一家会相信这个风险最终落在自己头上,每家平囼都在击鼓传花所有人在做任何事时,都会考虑投入产出比这行儿的利润非常大。很多人会想只要在这行里干一段时间,自己的利潤就出来了哪怕后面‘盘子’砸了,但前面本儿已经赚回来了后面就算有损失,也是净利润而已”张元说。

在张元看来“零风控”存在的道理很简单,“就像一个赌红眼的赌徒现在还运气特别好,每次都能赢到一万块那他就不会在乎每次拿出一百元给人当小费。如果每天只能赢20、30元他一定会把账算仔细点,把各种漏洞堵得严一些”

国内某大数据公司战略合作与合规总监陈威则并不完全赞同“零风控”的看法,现金贷也并非完全没有风控“比如通过短信内容确定你的额度和逾期情况,只是我们借款端感觉是没有风控的另外,按照他们现在的投入产出比风控更多体现为电话催收,所以变相成为了零风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头借贷注册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