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iphone手机人体表面的细菌细菌超标,成随身细菌源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及轮纹病的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
  摘要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和苹果轮纹病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5μg/mL;对苹果轮纹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9μg/mL;第4次施药后16天,25%吡唑醚菌酯乳油、2500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96.72%~98.69%,采收后30天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为93.17%~99.15%,显著或明显好于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中国论文网 /8/view-3705756.htm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苹果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轮纹病 毒力 防治效果  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是苹果生产上的2种主要病害。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苹果树叶片,造成前期大量落叶,而苹果轮纹病可为害枝干和果实,导致枝干粗皮和果实腐烂,严重影响苹果的质量和产量。目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生产上多使用多抗霉素、异菌脲、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使用戊唑醇、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防治苹果轮纹病。由于常年使用这些药剂,导致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对这些药剂已逐渐产生抗药性,为此,探寻新的化学药剂十分重要。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为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活性高、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和耐雨水冲刷的特点。该药剂在国内针对西瓜、香蕉和黄瓜等作物病害已取得登记,然而,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为了探明该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2011年测定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和苹果轮纹病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室内毒力测定  1.1.1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为25%吡唑醚菌酯乳油(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43%戊唑醇悬浮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南通德斯益农化工有限公司)。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Alternaria mali)和苹果轮纹病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均由本实验室分离培养,在PDA斜面上于4℃冰箱中保存。  1.1.2毒力测定方法  (1)菌丝生长速率法 将供试药剂稀释成5个系列质量浓度,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吸取1mL药液加入到融化的99mL灭菌PDA培养基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以不含药剂(无菌水)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将培养好的病原菌用直径6mm的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针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置于25℃恒温培养箱培养,待空白对照的菌落快要长满培养皿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计算菌落扩展直径及菌丝生长抑制率,求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EC50值。  菌丝生长抑制率(%)=[1-(处理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2)孢子萌发法 取9mL水琼脂与系列浓度的药剂在锥形瓶内充分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制成含药平板,待培养基完全凝固后,用直径6mm的打孔器在水琼脂平板不同直径的同心圆上打取6个含药琼脂片,将其放在载玻片上,取25μL孢子悬浮液涂在琼脂片上,25℃黑暗保湿培养,当对照的孢子萌发率在90%以上时检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情况。计算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求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EC50值。  处理校正孢子萌发率(%)=(处理孢子萌发率/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100  孢子萌发相对抑菌率(%)=[(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处理校正的孢子萌发率)/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100  1.2田间药效试验  1.2.1试验园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河北省清苑县温仁镇温仁村。苹果品种为短枝富士,树龄7年生,行株距为5m×5m,试验树共36株,常规管理,历年来均有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发生。  1.2.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25%吡唑醚菌酯乳油mg/L)、mg/L)、mg/L)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143mg/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143mg/L),对照喷清水。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2株树,重复3次。于日开始施药,每隔15~20天施1次药,共施5次药,喷药当天晴或多云,每株树喷洒药液4L。  1.2.3调查方法  (1)苹果斑点落叶病 日第1次施药时调查发病基数为零。于日即第3次施药后24天(第4次施药前,期间有降雨,施药间隔期延长)、9月20日即第4次施药后16天(第5次施药前)分别调查1次发病情况,按分级标准记载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叶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病级值)]×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苹果轮纹病 日(第5次施药后30天)果实近成熟期调查树上、树下的总果数和苹果轮纹病病果数并采果,每株树分上、中、下3层,从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采摘35个果,每小区共采70个果,装入纸箱中,室内常温下存放,于采收后15、30天后再各调查1次,统计病果率和防治效果。  病果率(%)=(病果数/调查总果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果率-处理区病果率)/对照区病果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室内毒力测定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EC50分别为0.3μg/mL;抑菌率均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43%戊唑醇悬浮剂(表1)。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病菌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EC50分别为0.9μg/mL,均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相当,明显好于43%戊唑醇悬浮剂(表2)。  2.2田间药效试验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3次施药后24天和第4次施药后16天2次调查,25%吡唑醚菌酯乳油、2500倍液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表3)。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轮纹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苹果树安全、无药害。近采收时(第5次施药后30天),25%吡唑醚菌酯乳油、2500倍液处理的防效为90.73%~96.36%,采收后贮藏15天的防效为96.34%~98.80%,采收后贮藏30天时防效为93.17%~99.15%,均显著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明显高于对照药剂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表4)。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室内表现抑菌效果较好的25%吡唑醚菌酯乳油在田间防效最高,其防效均在90%以上,显著或明显优于常规对照药剂43%戊唑醇悬浮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田间试验过程中,该药剂在试验浓度条件下对苹果树安全,无药害发生。因此,25%吡唑醚菌酯乳油有望成为将来生产上防控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首选药剂。  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目前尚未检测到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和苹果轮纹病病菌对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抗药菌株。但由于2种病原菌田间菌量较大,且该药剂为内吸性杀菌剂,在较强的药剂选择压下易产生对该药剂的抗药性,因此建议将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保护性药剂及43%戊唑醇悬浮剂等内吸性药剂交替使用或混用。建议采用以下施药技术: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发病前,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保护剂,间隔期15~20天;轻微发病时,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等内吸剂,间隔期15~20天;发病严重时,喷施25%吡唑醚菌酯乳油2500倍液,间隔期可缩短到10~15天。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可能也喜欢:&您当前的位置:&>&&>&
最新水果文章
推荐水果文章
雪松-苹果锈病菌(胶锈菌属病菌)时间: 09:37:32&&来源:&&作者:
病虫害名称&&雪松-锈病菌(胶锈菌属病菌)
科学分类& 真菌:担子菌亚门、锈菌目
检疫分类&&外检(进境三类)
分布地区&&加拿大、美国
危害性状&&危害苹果属、刺柏属。在刺柏的细枝、分枝和叶上产生菌痪,或在茎部引起纺锤形肿胀,在潮湿条件下可产生冬孢子角。在锈子器寄主上,锈子器引起的叶片症状和性孢子器引起的症状是一致的。能在感病品种上造成非常严重的落叶。偶尔能在苹果表面引起褐色坏死斑。
生物特性&&冬孢子堆在枝条边上的球形或肾形,直径1-3cm的菌瘿上形成,长圆柱形,逐渐变细,长10-20mm,宽1-2mm,锈褐色。冬孢子:双细胞,圆柱形至拟纺锤形。15-21&m& 35-65&m,壁厚0.5-1&m。在蔷薇科寄主上,锈子器:毛型锈子器为叶背生,具包被,高3-5mm。在顶端开裂。锈孢子团为红褐色。锈孢子:直径15-28&m。 转主寄生,需要刺柏属和蔷薇科寄主来完成它的生活史。春季,冬孢子堆产生在刺柏属的茎、嫩枝和叶上。在潮湿条件下,冬孢子萌发并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飞散再侵染邻近的蔷薇科寄主。担孢子侵染蔷薇科寄主的叶的上表面,产生性孢子器;在春末到初夏季节用肉眼即可看到,随后,在叶背部的管状保护鞘(包被)内产生夏孢子。夏孢子堆以独特的形式出现在果实上。据推侧,侵染果实的病菌可能是其他的种。当包被破裂时,夏孢子即被释放,并随风作长距离传播至刺柏属寄主上。在刺柏属上萌发后,产生越冬的潜伏菌丝。受侵染的叶或果实脱落后,对蔷薇科寄主的侵染便不能继续。春天,冬孢子阶段出现在刺柏属上,开始下一轮生活史。
传染途径&&在自然条件下通过蔷薇科寄主上的担孢子传播,也可通过刺柏属寄主上的锈孢子风传。远距离传播主要借助染病的植株体(特别是用其做包装材料时)等。
防疫方法&&由于病菌可系统地侵染桧柏的茎和常绿的叶,因此没有一种化学处理方法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美国,有人提出应用放线菌酮来抑制雪松-苹果锈病菌的冬孢子产生,这项措施可作为对受侵染的短期检疫处理方法以防植物死亡。冬孢子极可能由受侵染植物制成的包装材料携带。所有国家应禁止从亚洲和北美洲进口刺柏属的植物和插条。如果需要从这些地区进口,则应在生长期间进行检疫,确定无胶锈菌。所有的国家都应要求从亚洲和北美洲来的柏属植物和插条必须来自上两个生长季节均无病以及附近也无病的地区。所有的国家都应要求来自亚洲和北美洲的属、苹果属、石楠属和梨属的植物和插条应是休眠的,并不带叶片。
下一篇:上一篇: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水果文章
热门水果文章
http://www.nongyehu.com 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1苹果腐烂菌群分析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苹果腐烂菌群分析
&&苹果腐烂菌群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苹果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及拮抗菌筛选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苹果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及拮抗菌筛选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1|
上传日期: 13:31:0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苹果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及拮抗菌筛选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体表面细菌培养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