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p助手怎样分享好友领集分保动态等级为什么不升级,反而等级降低

★每期税收节约_共10篇 - 公文大全
> 每期税收节约
每期税收节约
范文一:节约每一滴在现实生活中,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人洗个小东西,拧开水龙头哗哗地冲个不停;水管坏了,眼瞅着水随意流淌也无动于衷;甚至有人知道自来水管道破裂,也懒得与有关部门联系,任由清水满街流淌……水,人们对它是那么熟悉.,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都利用,洗脸.、洗衣服、洗菜……,天上降雨,地上存水,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可悲的,因为它举手可得。可是,它却已经被人类用“完”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缺水的大国之一,所以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我国有12亿人口,如果人人都能节约用水,我们的蓄水量将会以万、亿来计算。对用水的紧张,也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希望大家都节约每一滴水吧!水不单是文明的基础,更是人类的基础,生命的基础。在太空中,遥望蓝蓝的地球,与众星相比,多么可爱。水对人类如此重要,水对中国人就更无可比拟。试想有足够的水,新疆可以成为沃野,河西走廊遍地青葱,黄土高原换上新装,平津工业迅速增长……然而,中国的水危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更可怕的是,至今仍有不少人大手大脚地浪费水资源。同学们,当你看见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正流出中国的泪水时,可否想到: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曾看到一则广告语:“当地球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是人类的眼泪。”这是对人们浪费水源的控诉和警告。是啊,人类,该反省的时候了,不要再沉睡了,为了现在,为了我们的将来,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节约每一滴水,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范文二:用好时间界限可节约包装物押金税收某企业销售产品(除啤酒、黄酒以外的非酒类产品),另外收取包装物押金,目的是加速包装物的周转使用。企业图方便,第一次向客户销售产品时,收取第一批包装物押金,第二次销售产品则不收押金,保留第一次的押金,只需回收上次的包装物。依此类推,有点类似“以旧换新”的做法,但是收取押金财务处理超过了一年。税务部门进行例行检查时,企业补缴了包装物押金增值税,并缴纳了罚款。企业人员不理解,认为自己单位产品销售周转快,收取的押金没有超过一年的,只不过图方便,没有将包装物押金实行“以旧换新”处理。即每销售一次产品收取一次押金,同时退还上次押金。国家税务总局于日下发的《增值税问题解答(之一)》(国税函发[号)规定,包装物押金征税规定中“逾期”以一年为期限,对收取一年以上的押金,无论是否退还均并入销售征税,个别包装物周转使用期限较长的,报经税务机关确定后,可适当放宽逾期期限。根据这一规定,企业应补缴包装物押金的增值税。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可以这样处理,销售一批产品、收取一批包装物押金,同时退还上次包装物押金,资金不变,使包装物押金不超过一年。这样,企业就不会多缴税。
范文三:节约型社会下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节约型社会 下 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栾俊( 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管理局 )【 摘要】 目前 , 我 国将 节约 资源作 为基 本 国策 , 重点发展循环 经济 ,  源 税 , 适 当扩 大 资 源 税 的 征 税 范 围 , 将 自然 资 源 的 保 护 开 发 和 利保 护生态环境 , 加快建设资 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型社会 , 努 力促 进  用 都 纳 入 征 收 范 围 ; 对 国家 需 要 重 点 保 护 的 能 源 资 源 , 提 高 资 源  经 济发 展 与人 口、 资源 、 环 境 相 协 调 。税 收作 为 对 市 场 经 济 活 动 实 税税额 。对 于水 资源 的使用 , 在确定水资源的成本价格后 , 适 当增施 宏观调控 的一 种重要 的经济手段 , 在保护我 国现 有资 源、 促 进 加 水资源税 目, 具体征收额根据 各地 区的水资源稀 缺性和经济 发  可持 续发展 方 面有 着得 天独厚的优势 , 正确运 用税 收政策促进 节 展 水平 确定 , 但对农业灌溉用水应 降低税额或免征 资源税 。调 整约 型社 会 建 设 时 社会 发展 有 着 重要 意 义 。本 文 分 析 了现 行 税 收 政 计 税依据 ,将 以销售量 和 自用量计税 的方式改 为 以产量 计税 , 对  策在节约 型社会 建设 中存 在的 问题 , 对如何 完善税 收政 策 , 建 设 非 再生性 、 非替代性 、 稀 缺性资源课 以重税 , 限制掠夺 性开采 。严节 约 型 社会 提 出 了几 点 意 见 。格认定矿 产开 发的投 资者资格 ,为 了保 证投 资者的合理 适度 开  发。 在予 以采矿权之前 , 应先收取节约 资源保证 金 , 确 保企业节 约  矿产资源。将资源补偿费归入资源税中 , 统一 以课税 的形式征收 ,中 央 与 地 方 政 府 之 间按 一 定 比例 分 配 资 源 税 收 , 保 证 同家 以所 有  者的身份参与资源收益分成 。【 关键词 】 税 收政 策 经济杠 杆 节约型社会一、税收在节约型社会建设 中的作用税 收政 策作为政府实行宏观 经济调控 的重 要政策手段 之一 ,   ( 二) 调整增值税 。在增 值税征收过程 中 , 应 实行级差式 的税  对 社会经济的综 合协调发展起 到重 要影响。节约型社 会最重要的  收模式 , 对于征税 的税 率以是否有利于建立节 约型社会经济 体制  主题 就是节约能源 , 为 了更好地 规范市场经济 主体 在节能行 为 中   为依据 , 充分考虑纳税 企业 原材料的使用及生产模式 , 对 高投入 、   的作用 , 促进节约事业 的顺 利 、 协调发 展 , 需要政 府采取一 系列经 高 能 耗 的 企 业 课 以重 税 , 减 少低 投 入 、 低 能 耗 企 业 的 税 收 。在 增 值  济、 法律 以及必要的行政手 段来进 行干预 和调控 , 而 税 收 政 策 将 税 转 型 中 ,可 先 将 与 T 业 生 产 和 商 品 流 通 密 切 相 关 的 交 通 运 输  是政府节能事业管理和调控中最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   业、 建筑业 、 无形资产转让等纳 入增值 税的征税范 围 , 待 条件成熟  税 收政策 作为经 济 、 法律 和必 要行政 手段 的综合 运用 , 其 本 时 , 再将增值税推 广到其他交易领域 , 以全部取代 营业税 。同时 ,   身是一个复杂 、 综合 的体 系。其 中有税收减免 、 加速折 旧 、 科研 资 还应进 一步完 善与 资源环境保 护相 关的增值 税优惠 政策 及加强  助、 开征能源税 、 开征新税等。这些 政策措施 从不同侧面对节约能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T作 。   源、 促 进节约 型社会 的建设 产生作 用 , 构 成 了政 府建设适 应节 约  ( j) 调整消费税 。扩大消费税征税范 同 , 将 难 以 降 解 和 无 法  型社会要求 的税 收政 策体 系。针对不同的节约项 目和能源耗费行  回收利 用 的材 料制造 、 对 环境造成 严重污 染的各种 包装 物 、 一次为, 应该采取 不同的 、 行 之有效的税收政策 加以调节 , 从 而 促 进 节 性使用的 电池 、 饮料容器 、 塑料袋 、 纸尿布和 高档 建筑装饰 材料纳  约 型社 会 的 建设 。   入 消 费 税 征 税 范 围 。适 当提 高 汽 油 、 柴 油 等环 境 污 染 产 品 的 税 率 。   二、 现 行 税 收 政 策 在 节 约 型 社 会 建 设 中存 在 的 问题  对不 同排气量 的汽车采用差别税率 :低排 量的汽 车实行低税率 ,   ( 一) 资源税 的征收范围较小。现行资源税只对使用煤 、 石油 、   高排量 的汽车实行高税率 , 同时应对排气量 相同 的汽 车视 其是否天然气 、 矿 产品 和盐 等 自然资源所 获取 的收益部分 征收 , 并 没有 安装尾气净化装 置实行 区别对待 , 以促使消 费者做 出有利 于降低  对资源 自身 的优劣及所 在 区域 位置差异 形成 的级差 收入进行 调 污 染 的消 费 选 择 。   节, 并且 由于资源税 收大 部分归地 方政府 , 在 一定程 度上纵 容 了   ( 四) 改费为税 , 开征生态建设税 。现今在国际上 , 美 国和瑞典  地方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 加 剧 了 生态 环境 的恶 化 。   开征 二氧化硫 税 、 德 国开征水 污染税 , 同时还对 电力消费 者征 收( 二) 缺 少鼓 励 利 用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税 收 政 策 。现 行 税 制 中对 于 生态税 。我 国在税改方面 , 应积极借鉴曰际做 法 , 逐步 开征生态 建  使用可 再生能 源的税 收政策很 少 ,缺 乏节约 资源 的综 合配 套措 设税 。生 态建设税 的主要 目的是防止环境污染 、 自然 资源遭受 破  施 。 目前 在 增 值 税 中 虽 有 对 利 用 “ 三废 ” 为 原 料 生 产 的 产 品 免 税 或 坏 和 枯 竭 , 使 自然 资 源 达 到 合 理 利 用 。 f l F 税 对 象 是 所 有 享 受 生 态  减 税 的规 定 , 但要求 原料 中的“ 三废 ” 须 达 到 一 定 比例 , 而 一 些 企 环 境 的 企 业 和 个 人 , 除对生产行为征税外 , 还应 对产品 、 消 费 行 为  业 在生 产过程 中 , 由于T 艺或产 品质量 的要求 , 利废 率没有 达到 征 税 。征 收 的 原 则 是 对 生 态 受 益 者 或 环 境 资 源 的 消 费 者 , 而 不 特  规 定 比例 , 无 法 享 受 该 项 优 惠 。在 废 旧物 资 回 收 方 面 规 定 有 税 收 指生态破坏者 。通过税 收政策 的调整 , 大 力发展环保型企业 , 实现  优惠。 但 主要是对 废 旧物 资 回收经营企业 的优 惠 , 而不是 对利废  国民经 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对不同水平 的油 耗和气耗 , 征收 不  企业 , 且 优 惠 政 策 存 在 较 大 漏 洞 。现 行 政 策 中 也 没 有 对 新 能 源 和  同的税额 , 从而推动节能型汽乍产业 的发展 。将现行的排污费 、 T  可再 生 能 源 技 术 产 品 给 予 优 惠 的 规 定 。   业废 弃物 、 城市 生活垃 圾等 收费制度 改为征收 生态建设 税 , 利 用  ( i) 涉 及环 保的税收政策调节力度不够。我 国现行税制 中还 税收手段代替 以往 的收费管理方式 , 增强环境保护 力度 。同时 , 必没有专 门的环境 保护税 种 , 涉及环 保 的税 种主要 有增值 税 、 消费 须将生态 建设 税全部用 于环 保方面的开 支, 促进人 与 自然 的和谐  税、 资源税 、 城 建税 、 耕地 占用税 、 车船使用税 等 。从 减轻环 境污 共 处 。   染、 加强 环境保护 的角度 方面 , 这些 税收措施 发挥 了一定 的积极  税 收 在 节 约 型 社 会 建 设 中具 有 增 强 市 场 主 体 节 约 意 识 、 促 进  作 用。但其在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 面的调节力度 还远远不够 ,   资源 节约技 术 的开 发和使用 、 鼓励企业 合理利 用资 源 、 促 进产业如 现 行 的 资源 税 , 税率 较低 , 在合 理 利 用 资 源 、 制 止 滥 采 滥 用 方 面 结构调整 的作用 。我 国现行税 收政 策还存 在着各 种问题 , 因此 , 我  的作用相对微弱 。   国应加 强完善税收政策促进 节约型社会建设 , 通过 税收杠杆调 节  三、 完善 我 国 节 约 型社 会税 收政 策 的 建议   社 会经 济健 康 发展 , 从 而 促 进 节 约 型 社 会 的建 设 。   ( 一) 制 定 限 制 资 源 过 度开 采 和 浪 费 的 税 收 政 策 。调 整 现 有 资~1 0 3一
范文四:节约型社会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研究节约型社会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研究摘要:绿色财税体制对于政府调控的作用非常明显,本文分别论述了绿色财税政策的具体作用、我国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拿出几项解决办法。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绿色财税;政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01绿色财税政策指的是在科学理性的思维引领下,将效率观和人文观统一到一起,力争创设出经济与环境有机结合的前进模式,用来指导政府完成财政税收工作职能。一、绿色财税政策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个人的行为并非完全经济合理,个人在利用能源的时候未必可以保证个人福利达到最大化,而政府相关的能源投资也未必总会得到最优净现值。政府与个人并非最优化的选择会影响到全社会的效益功能。而经过使用合适的财税政策,尽量让社会效益同投资主体自身效益得到高度协调统一,有可能让经济主体更为关注节约能源及高效使用能源。通常人们强调,优秀的经济增长办法突出表现为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可持续发展型能力,二是自主创新型能力。这两种能力也是制定财税政策重要的两个着力点。环保节能技术既是一项基础型研究,更是政府科技推广与创新能力发展的初步投入。在短期内,经济效益不能确定,再加上社会效益具有长期性,让投资于开发节能
范文五:以税收杠杆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摘要] 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最小的能源资源代价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尽可能不给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主要靠自律,当然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激励和约束并重的政策手段,对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要科学规划,建立健全合理利用资源的税制与税收调节体系,与其他政策手段配合,形成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建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长效机制。[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税收;科学发展观;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开展能源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尽可能不给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主要靠自律,当然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激励和约束并重的政策手段,对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建设节约型社会着力点在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积重难返,能源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能源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4.4%,而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分别占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和40%。重化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近20多年里集中凸现[1]。我国万元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多,工业排污则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近两年,我国能源消耗速度加快,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消耗的原材料呈扩大的趋势[2]。许多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不大力实施节能降耗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尽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没有出路。这是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能源资源节约,提高其使用效率,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关键环节,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只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做到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益,节约成本支出,提高全社会节约意识,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不再通过行政命令的办法来干预经济的正常运行,而是通过制定和维护市场规则以及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税收作为政府利用经济杠杆干预市场、维护经济社会秩序良性运转的一种正常手段,是形成节能降耗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已设立了一些侧重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税种。比如,资源税是以不可再生资源DD矿产为征税对象的,开征资源税有利于抑制对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和掠夺性开采,有利于保护矿产资源,促进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为了限制损害环境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国家将高能耗、不可再生以及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品如鞭炮、焰火、汽油、柴油等商品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耕地占用税对占用耕地建房及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实施税收调节,这对抑制乱占滥用耕地,促进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和保护农用耕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资源课税的立法级次较低,规定比较分散,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资源税收体系。运用税收手段可以有效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税收手段可以限制高消费行为,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根据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对消费税税率和征税范围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可以引导有关产品生产与消费。以税收促进节能降耗,主要包括调整完善废旧物资的税收政策,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鼓励节能降耗,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目前,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平均费率偏低,仅为1.18%,而国外与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性质基本相似的权利金费率一般为2%D8%[3]。应通过税收充分体现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适当扩大消费税、资源税的征税范围,调整税额税率,改变计征办法,制定针对性强的税收政策,鼓励那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经济活动健康发展,限制那些损害环境、浪费资源的经济活动,以尽可能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的废物排放,尽可能小的生态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发挥税收促进节能降耗的政策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能源和资源。在鼓励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的过程中,政府既可以采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也可以采用经济手段来降低能源资源使用、提高要素综合使用率、降低污染。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激励和约束并重的政策手段,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有力杠杆,是强化社会节约意识、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税收政策能促进市场主体按照国家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调整自身的行为,强化节约意识,落实节约要求。实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税,明确地体现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的政策导向作用,通过对节约型产品的消费提供税收返还、对节约型产品通过税收优惠提高市场竞争力、对高能耗产品增加税收等激励约束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对于生产同性质产品但资源使用效率不同的企业,税收的差别约束和激励将使其发挥非中性的影响,即用税收改变资源的配置和微观主体的利益格局,从而
范文六: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选择经 济与 社 会Ch n   ci n e a d T c P l g  R vi w ia s e c  n   e h. o y e e   o●I建 立 节约 型社 会 的税 收 政策 选 择孔 德娟( 中国人 民大学 北京 107 ) 0 82  [ 摘  要] 文章 通过 对税收 政 策在 建立 节约型 社 会方面 所 起积极 作 用的理 论分 析 , 出我 国现存 税制 存在 的 缺陷 , 根据构 建节 约型 社会 的现 实要求 , 指 并 推衍  出构 造节 约型社 会与 税收 政策选 择之 间存 在 的必然 契合 , 最后 提 出了对税 制进 行方 多面 改革 的建议 。   【 关键词] 约型社 会 税收 政策  税 收改 革  节 中图分 类号 : 6 4 D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94 2 1)6 00 - 2 10 - 1X(0 13- 6 1 01税 收政 策与节 约型 社会 关系的 理论 分析差距 , 这与 我 国资源短 缺 、利用率 不高 ,浪费 现象严 重的情 况极 不相称 , 而考  虑环境 保护 因素 的税 收优 惠政策 缺少 针对 性 、灵活性 , 实施 效果欠 佳 。税收政策通过间接引导和直接限制或鼓励, 对现行有关环保、 节能税收政  策进 行一 系列调 整和优 化 , 从而 促进 经济 的持续 发展 。构 建节 约型社 会 , 其作  用 具体表 现在 以下几 方 面 :1   “ .1 负外 部 效应 ”的减 少3建立节约型社会税收政策的选择3 1完 善专 项税收 政 策  .() 节能 型产 品的税 收优 惠政策  1推广 通过 采取 消费税 、 税收 返还 、 府 采购等 手段促进 市场 的转换 , 政 引导加 大  对节能 型产品的 消费 , 改革车船 使用税 计税标 准 , 能耗水平 实行差别 征收 , 根据   而对 以可再生 能 源为动 力 、 节能 技术标 准高的 车辆 , 当给予 减征优 惠。 生  适 对税收 利用限 制性政 策 , “ 把 外部 成本 ”纳入价格 中, 效克服 环境 保护 中  有 负 外部性 问题 。 外部性 分为 正外部 性和 负外 部性 , 而环境 污染 作为 典型 的负外部性 , 会给污染者 带来经 济利益 , 虽 但其成 本却让整 个社会 来承担 , 克服此外  要部 效应 , 征相 关税 收是有 效办法 之一 。 开1 2 节 能减排 的实现  .鼓励性税 收政策可 以提倡节 能技术和产 业的 发展 , 而开 征环境 资源保护方面 的税 收会加重 消耗 资源 ,污 染环 境企 业的税 负 , 这样 , 过经 济利 益的调节   通来 矫正 纳税人行 为 , 以抑 制环境 污染 和资 源破坏 。 可 而对其 他有 利于环保 和节  能 的行为 或产品采取 税收优 惠政策 , 又可 引导纳税 人通过技术创新 实现节 约能  源 、保 护环境 。可 见税 收是政 府实 施可 持续 发展 的一 种有效 经济 调控 手段 。1  3促进 资源 节约 技术开 发 与利用产和制造节能设备和产品的企业, 可从以下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加大对节能设  备和产 品研 发 费用 的税 前抵 扣 比例 , 建立 研 发专项 基金 用于 以后 企业 节能 设  备 ,产 品的研 发 , 对生 产节 能产 品的专 用设备 实行加 速折 旧 , 购置 生产节 能  对 产品的设 备可在 一定额 度内实行 投资抵免 税优惠 政策 , 对单位和个 人为生 产节  能产 品和服 务的 技术转 让 、 培训 、 咨询 和承包 所取得 的收入 , 予以免 征或减 征企业 所得 税和个 人 所得税 。() 节约 型生 产行 为的税 收政策  2促进 可 以考虑 对于节 能 , 节水设 备生产 企业 . 无论 是否是 高新 技术企业 或是 在  高新 区 内, 给予一 定的 企业所 得税 优惠 , 都 比如 采取加 速折 旧、投 资抵 免、减资 源节约技 术的研 发是项基 础性 、 用性 的研究 和科技 推广 活动 , 应 税收 作  为 政府 掌握的一 个经 济杠杆 , 通过 利益机 制 , 例如 降低税 率 、延期纳 税 、加 速  折 旧和 投资税 收抵 免等 税式 支 出方式 来促进 技术 进步 。14 强 化社 会节约 意识  . 税收的 约束激励机 制是 引导市 场主 体行为的 有力杠杆 , 也是强 化社会节 约  意 识 的有效工 具。 譬如 通 过对节 约型产 品 消费提供 税收 返还 、对高 能耗产 品  增 加税 收负担等激励 约束措 施能强化 市场 主体的节 约意识 - 对生产 同质产 品但  资源使 用效率不 同的企业 , 税收 的非 中性 措施 能改变资源 的配置 和微观主 体的税免税等税优惠政策。在进出口税收方面 . 对于国内不能生产的资源节约型、   环保型生产设备 , 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进口关税 , 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 节水 型社 会形 成的税 制建设  3促进在 水资源 税的 税制设 计方面 坚持 税收 中性 , 平和效 率原 则 , 合各地 的  公 结 水文 气候 等实 际特征 , 水资 源税的 征税范 围 , 对 课税 基础 、 纳税 人 、 税率 设计 、税额 、 税收 优惠 等方 面进行 系统 设计 , 在充分 进行 社会用 水及 水污染调 查基 础  上, 确定 税率 , 虑纳 税人 的负担 能力 , 既考 又考 虑水 资源保护 治理 的成 本 , 调  协好经 济社 会发展 的 关系 。   3 2 充分 发挥税 收调 节作 用  . () 立 。 1建 绿色 关税  体制利 益格 局 , 强化市 场主 体的节 约意 识。 而要充 分发挥 税收 政策在 节约 型社会 中的积极 作用 , 还需协 调与 其他 政策 措施之 间 的关 系。   2 我 国节约 资源相 关税收 政 篆方面 存 在问题  2 1专 项税 收政策 在资 源节 约方面 的 缺陷  .19年的税 制改革 取 消了各种 税收 优惠政 策 , 顺 了税 收 条款 , 94 理 但其 中很  多促进 节约资源 的优惠政 策也相应 取消 了, 出表现为节 约资 源的税 收政 策与  突 资源 可持续 利用 , 环境保 护政 策相提 并论 , 法体 现资 源的节 约意 识。 国环  无 我 境 污染 税的缺位 限制了税 收对环境 污染 的调控力度 , 化了税 收在环保方 面的  弱 作用 , 现有涉 及环保 的税 收政策 的调节 力 度也不 够 。就 拿资源 税来 说 , 率  而 税 过 低 、档次差 距过 小、征税 范 围狭窄 , 对生 活必需 品的 水没 有列人 。同 时, 如那些 有利于环 保 的无污染 产 品和清 洁生产 , 又无法享 受税 收优 惠政策 , 而按 产绿色关税 分 出 口和进 口税 , 出口税主要 针对 国内资 源 , 口税 则是 针对 一  进 些对 环境 和生态 造成 不 良影响的 进 口产 品 , 通过 课重税 、 禁止 进 口、 易制裁  贸 等 手段强 制 出口国 履行 国 际环境 公约 。目的在 于有效 保护 可能用 竭的 国内 资值计 算 , 利用 资源 反而 需缴更 高 比例 的税 。 循环2 2 税收 的杠杆 调节作 用未 充分 发挥  .源, 改善出口结构, 鼓励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 提高进口产品质量.   此外, 对境外 无偿 捐赠 直接用 于节 能产 品生产 的设备 , 仪器 和图 书资料 、 内  国 不 能生产 的直接 用 于生产 节能产 品 的设备 ,国内生产 或技 术上达 不到 要求 而  用于 节 能产品生 产 、 节能 效益显 著 的重大设 备免征 进 口关税 , 有效 降低企 业生  产 成本 , 推动 节能 产业 发展 。在 出 口税 收方 面 , 根据 国家 能源政策 导 向适时调  整 出 口货物退 税率 。() 2引导节 约型产 品标 准的 推广  对消 费税征 税范 围的产 品设定 不 同税率 , 改变 消费者的 消费 偏好 , 引导其目前我 国对能源 产 品普 遍征 收增值 税 , 大多数 产 品实 行 l%的税率 , 就  7 这 不具 有特殊 调节 的作用 。增值税 在企 业节 约资 源和循 环利 用资源 方面起 到 的  也是 抑制作 用 , 因为循 环利 用资 源的企 业原 材料成 本较低 。 其增值 部分所 占 比  例较 高 , 项税额难 以抵扣 , 进 按产值 计算 , 循环利 用资源反 而需要缴 更高 比例的采用节 能高效 产 品, 激生产 主体 生产节 约型产 品的 积极性 , 刺 还要 对 区域 内贴  有 节约 标准 产 品的生 产企 业给 予税 收返 还政 策 , 以配合节 约 型产 品标 准的 推行。税, 不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  而具有特殊调节作用的消费税也无法根据市场发  展及 时做 出调整 , 对不 同资 源消耗 水平 的产 品实行 差 别调节 。 无法2 3 资源 税在环 保作 用方 面的 局限性  .() 3优化产 业布 局 的税收政 策调 整现行资 源税并非 专 门的环境 保护税 种 , 它只 针对矿产 品 和盐 , 这种 初衷 皆  在调节资源本身优劣和级差收人的地方税种, 在执行过程中又由于产权归属、   既得利益等作用而被过度开发, 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24 环保 税制对 环保 调节 力度 的局 限性  .税收政策在整个宏观产业布局方面也大有作为.生产成本的节约是既定  组织制度下的成本最小化 , 而交易成本的节约属于整体布局的调整, 这种节约  需要有 效的社 会制 度架 构 。 节约型 社会 强调生产 成本 和交 易成本 的双重 节 约,   而节约型社会又是动态最优化的社会, 一切应本着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联合动  态最小 化原则 行事 , 而不仅是 生产 或交 易成本 各 自的最小化 。 收应 全方位 对  税各个产业政策进行调节, 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节约的产业分布格局。现行税 制 中主要涉 及环保 措施 的税种 有 资源税 ,城 建税 ,消 费税 、增值   税, 耕地 占用税 ,车船 使用 税等 , 在减 轻环境 污染 ,加强 环保方 面 发挥 了积   其 极作 用 , 从节约资 源角度 , 国环 境污染 税缺位 , 但 我 同工 业化国 家相 比还有很大3 3对 现行 资源 税的 调整  .首 先是扩 大其征 收范 围 , 在现行 基础上 , 那些必 须加 以保护 的资源 列入   将 科技 博茏 I 6     01经 济 与 社 会I ■浅 析 人 民币 升值马 林( 油 田昆仑集 团) 大庆   [ 摘  要] 文章 从 国内国 际环境 出发 , 探讨 了人 民币加 速升值 对我 国经 济发展 的影 响 。   [ 关键 词] 民 币 升值 影响  人 中图分 类号 : 13 F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9 94 (0 1 6 00 - 1 10 ― 1X 2 1) ― 62 0  31人 民币 升值的 影响 因素  人民币 从 出生伊 始 , 在经 历了半个 世纪 的风雨飘 零后 , 终予在 9年 东南亚  7 金融 危机 中崭露 头角 , 周边 国家及 国际社会 的广泛 接受 , 受到 同时 也不 断受到  西方 发达 国家 的非议 。从 l9 年 单一 盯住美元 到 20 年 人民 币实行 以市场  94 05 供 求 为基 础 , 考一 篮子 货 币进行调 节 , 管理 的浮动 汇率 制度 的 1 年 时间  参 有 1 中 , 民 币承受了 巨大 的升值压 力。 人 从国际环境 来说 , 随着 我 国经济 的崛起 , 我  国对 外 贸易摩 擦 曰益 增加 , 美国 日本 都曾 同时在 20 年为 达到转 移 国内政 治  03压 力的 目的 , 将其 经济 下滑归 咎于人 民币的 币值 问题 , 责我 国政府 故意贬 低  指 币值 。 自从 汇改 后美 国等西 方发达 国家则一 直将 巨额贸 易赤字 问题 归罪于 人  民币汇率 问题 , 不断的对 我国政府施 加政 治经济压 力 , 要求人 民 币大幅升 值 , 以  解 决它 们的 贸易赤 字及 国 内失 业 问题 。在经历 了 2 0 年 次贷 危机及 2 0 07 09年  主 权债务危 机 后, 国家不断施 压 , 人民 币问题 格外受 到市场 关注 , 巴  西方 使得 奥 马 政府 甚至试 图将 我国 列入汇率 操纵 国。另一 方面 , 国内环 境来说 ,5 7 从 0年   月 汇改前 的十 多年我国根 据 自身的实 际状况实行 的管理浮动 汇率制 度 , 为我国  的出 口贸易企 业 发展提供 了 良好的环境 。 此期 间, 在 尽管 存在着 严重 的贸 易结  构 问题 , 国出 口企业 还是 得到 了充分 发展。 我   2 汇改 后的 人民币  汇改 后 , 民 币对美 元一直小 幅爬行 升值 , 速度 比较 温和 , 也给我 国  人 升值 这 的贸 易企业 提供 了缓 冲的 空间  我 国的贸易 出 口不 减甚至 出现 了出 口增 加 的  现象 , 主要 是 出口企业 为规避 汇率风 险而提前 完成 已签订 的订单 的原 因。 这 这  样 , 业 便可 以在签 单时重 新定 价, 企 转嫁 风险 。 但是 , 国已有一 大批 中小 出 口 我   企 业 因无法 应 对升值压 力 及国 内内能源价格 上涨 的双重压 力 而倒 闭。而贸 易  进 口方面 , 口额 有增加 但是 幅度不大 , 是 由于 美元 的持续 贬值及 “ 币篮  进 这 货 子 ”的作 用 , 使得 我国对 大多数 国家都是 贬值 的 , 同时美 国等发 达 国家对 中国  实行 高新 技术 的封锁 , 也很大 程度上 限制了进 口的增 加。 这 而在欧 洲债务 危机贸易结构 升级 和经济 增长方 式转 变带 来 了契 机 。 根据 日本等 其他 国家 的经验 ,   升值将 有利于 促进 我国企 业技术 的升 级 。企 业可 以更 便宜 的价格扩 大进 口技  术设备 , 引进 先进技 术 。   其 次 , 民币升值 推动我 国外 汇市场 发展 。 着我 国加入 WT 人 随 O后进 行改革的最 后 阶段 , 以及 人民币汇率 向浮动汇 率 制度的 过渡 , 必然 要求我 国建 立健  全的 外汇市场 。人 民币加速 升值使 得 国 内无论是 贸易企 业还 是金 融机构 和非  金融机 构都将 更 多地通过 外汇 市场 参与 来规避 、 冲和转 移汇率 风 险。目前 , 对   我国 外汇市 场上 的交易主 要是 即期 外汇 交易 , 品品种 还 比较 单一 , 民币汇  产 人 率的定 价机制 还有 待健全 , 加速升 值正 好可 以促进  ̄ f 市场 的规范 和发展 。 而 'E t -   最 后 , 弱势美 元政 策及人 民 币加 速升 值的双 重压 力下 , 在 我国 外汇储 备资  产 已经大 幅度缩 水 。同时 可能 会有更 多 的国 际资金通 过外商 投资 的形 式流人  中国 , 取人 民币升值 及高 利率 的无风 险收 益 , 赚 一旦流 人 国内的股 票市 场和房  地产 市场 , 使得 国 内的资产价 格再 度上 涨 , 形成 泡沫 。 然而 , 民币加 速升值 在  人长期 内将 有助于 缓解国 内的通 货膨 胀压 力 , 同时也 可 以减少输 入性通 货膨 胀4 对 策  面对人 民 币升 值的利 弊 , 我们应 积极 应对 , 长避短 。 扬 对于 外 贸企 业来 说 ,   进 出 口企业应 从 自身业 务特点 出发制定 新的经 营发展 战略 , 促进生产 技术和 产品结构 的升级 , 提高 产 品竞价和 议价 能力 , 实现 利润 增长方 式的 转变 。 时 ,   同 出 口企业在进行 对外 贸易时应 采取更多 的手段 来转移 人民 币升 值成本 , 如更 多的  采用非 美元计 价 , 口渠道和产 品市 场多 元化 等 。同时 , 出 企业也 应该 积极 的更  多 的运 用金融 手段来化 解 汇率风 险 , 增强 抗 风险能力 。另外 , 国家政府 应该 提高货 币政策的调 控 能力 , 加大 利多完善 外 汇市场 的建设 , 鼓励衍 生产 品市场 的  发展 , 为我 国 的进 出 口贸易企 业营 造一个 好 的发展 环境 。同时 , 政府 也要 切实  抓好 失业人 口教育 再就业 的工作 , 制定合 理 的宏观 经济政 策 , 从而加快 我 国贸  易及经 济增 长方式 的转变 。 政府 应该组 织 更加优 秀 的专业 团队 , 贸易摩擦 中  在 争取 更多的 话语权 , 实保 障国 内企业 的台法 利益  同时 , 切 积极 地与 外国 政府  进行 沟通 , 设法 减少和 消除 发达 国家对 我国 的高新 技术封 锁 , 从而使 得外 贸企后人 民币 对大 多数货 币都在 升值 。 从国 家层面来 看 , 由于升 值预期 的存在 及 加  强 , 国吸 收的 外商投 资大 幅上升 , 我 但实 际利 用的外商 投资额 却增 加不 多。从  国 内市场 来看 , 6 从O年开 始 我国经历 了流动性 过剩 的时期 , 大量 的资 金从 各个  渠道 流人股 票 市场和 房地 产市场 , 使得 资产价格 被大 幅高估 , 中不 乏有大量  其 的 国 际热钱 的炒作 。3 人 民币加 速升 值对经 济的 影响  人 民币升 值是一 把双刃 剑 , 我国既 面临着很 大的风 险和挑 战 , 同时也 存在  潜 在 的机会 。   首先 , 民币升值 对 贸易有着重 大影响 。对 出 口企业 , 人 人民 币升值 无疑是  对 我 国出 口经 济的一 次重大调整 , 这也使 我国在经历 了十多年 的粗放 型经济 的  增 长 后所必 须 面对 的问题 。   人 民 币升值 向我 国的 出 口企 业引入 了市场 淘汰 机制 , 胜劣 汰 。 优   随着 人 民 币的 升值这 种 以廉 价劳动和 资源成本 为基 础的价 格优势 将受 到  冲击 , 势必会 减少 出 口。 , 国内资 源价格 的上涨 , 内中小 出 口企 业体  同时 由于 国业得 以在 人 民币升值 下达 到 长远 发展 。最 后 , 政府 应更 加严 格地 把 关外商 投  资, 特别是大 部分地方 政府 , 实现招 商引 资政策从量 变到质 变的转变 , 高投  要 提 资 的质量 , 实的带动 经济 的发 展。因此 , 真 目前在 制定 政策 时应该 消除外 资与内资的不平 等待 遇 , 多的 引进实 际生 产技 术和设 备的投 资 , 更 从而 也能抑 制 国  际 热钱 流入 。参考 文献[】刘凤娟 .人 民 币加 速升值 对 我 国经济 的影 响探析 》2 1 . 1 Ⅸ .0 1  【 2 】陶小平 , 王月然 .浅谈人 民币升值对 我 国经济的 影响》J.中国商 贸》 《 [ 《 ] .2 0   0 9.【】王 蕊娜 , 3 谢芳 .人 民 币升 值对 我 国 经济 影响 分析 》J.现 代商 业 》 《 【】《 .2 0. 0l别是生产 纺织 服装等 大宗 低档 商品的企业之 间竞争将 会愈演愈 烈 , 升值使得 部  分劳 动密集 型企 业倒 闭 , 致失业 问题。与此 同时 , 民币升值 给我 国 出 1 并导 人 2 1征 收范 围 , 其是 土地 和水 资源等 ; 次是调 整计 税依 据  以产量 为 计税 依  尤 其 改据 , 当提 高单位 税额 , 别是 对非可再生 性 ,非替代性 、稀 缺性 资源征 以重  适 特 税, 限制其掠 夺性 开采 与开 发 ; 次是整合 其它资 源税 , 再 并将 各类 资源性 收费 ,如 矿产 资源 管理费 、 业补偿 费 , 林 育林 基金 等变 费为税 ; 次是制 定资源 回收  复增值 税给 予一 定减免 。   3 5 开征环 境保护 税  .在 环保税 方面 , 亟需进行 “ 费改税 ”的改 革 , 引起整 个社 会对环 保重 视  在 的 同时发 挥税 收对环保 工作 的促进 作用 。按 照 “ 谁污 染谁 缴税 原 则 . 确  科学 定环 保税 的纳税 人 、 目、 率 。 税 税 在环 境保 护税 的具 体设计上 , 应该 奖惩 分明 ,   对 排放 “ 废 和 生产应 税塑料 包装 物 的企 业 、单位和个人 , 据污染 物 排放  三 依 量 课税 , 不同应 税项 目采用 不同计 税依 据 , 对 在税 率选 择上 允许各 地 、各 部 门   存在一定差 异 , 权界定上 , 公共 物品的属 性 , 税 按照 本着事权 与财权 对应的 原则  来划分 。 在税款 管理 方面实 行专 款专 用 , 作为 政府专 项基 金全部 用于环 境保 护  方面 , 同时加 强资 金的审 计和 监督 , 防止资 金挤 占挪 用 。利 用 、开 发利 用替代 资源 的税收 优惠政策 , 高资 源利用率 , 资 源税真 正成  提 使为 促进 环保 和资 源节 约的税 种 。3 4 对增值 税 的调整  .增 值税 的调整 对构 建节 约型社会意 义重大 。首先在 对一 些关键 性 、节 能  效 益显著 且价 格等因素 制约其推 广的重大节 能设备和产 品上 , 实行一 定的增 值  税 减免 优惠 政策 。 次对个 别节能 效果显著 的产 品, 定期 限 内按 全部 或一 定  其 一 比例实 行 即征 即退 措施 , 以期增 强企业 发展 后劲 。 次对资 源循环 利用企 业 的  再 6 2 科 技 博 览  0  l
范文七: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选择学 术 论 坛SfC &T H0OYIOM TN CN E E E NLG FRAI  C N O : 塑建 立 节 约 型社 会 的税 收政 策 选 择梅 雪  ( 北京 市 昌平区地方 税务局  北 京  1 2 0 )   2 0  0摘 要 : 设 节 约 型 社 会 是 关 系 到 我 国社 会 经 济 能 否 可 持 续 发 展 , 面 建 设 4 康 社 会 目标 能 否 顺 利 实现 的 全 局 性 , 略 性 的 重 大 问题 。 建 全 、 战   建 立 节 约 型 社 会 的 核 心 就 是 节 约 资 源 , 节 约 能 源 和 资 源 为 重 要 目标 , 进 能 源和 资 源 耗 费低   境 污染 少 的 高科 技 产 业 的 发 展 , 我 国 以 促 环 使   产 业 结 构 向低 消 耗 , 产 出 的 方 向 转 变 , 而 以 更 节 约 , 有 效 的 方 式 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 收 作 为政 府 重 要 的 宏 观 调 控 手 段 , 建 设 节  高 从 更 税 在 约型 社会 方 面有不 可替 代的 重要 作 用。   关键 词 : 收政 策  节 约 型社 会  外 部 效 应  环 境 税  税 中 图分 类 号 : 8   F l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7 ―3 9 ( 0 0 1 ( )  3 ―0  l 2 7 12 1 )  a一0 1 2 6 2 21 税收政 策对建 立节约型社会 的积极 作  2 我国与节约资源相关 的税 收政策存在  费筹 集 。 有涉 及 环保 的 税收 对 环境 保护 的      现用1 1有 利于 减少 “ . 负外 部效 应 ”所 谓 外 部 性 是 指 一 人 或 多 人 的 自愿 行  为 在 未 经 第 三 方 同 意 的 情 况 下 , 加 于 或  强 给 予 他 们 的 成 本 或 收 益 。 外 部 性 带 给 第  从问题   2. 促进 资 源节约 的 专项 税收 政 策欠缺  11 9 年 的 税 制 改 革 主 要 是 适 应 建 立 社  94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的要 求 , 革 的 重 要 内 容  改 是 取 消 各 种税 收 优 惠 政 策 , 顺税 收 条 款 。 理调 节 力度 不 够 。 如就 资 源 税 来说 , 率 过  比 税低, 各档 之 间的 差距 过 小 , 资 源 的合 理 利  对 用起 不 到 明 显 的 调 节作 用 ; 税 范 围狭 窄 , 征   对 生 活必 需 品 的水 却没 有 列入 , 起 不到 调  也节 作 用 。 与我 国资 源短 缺 , 用率 不 高 , 这 利 浪  因素 的税 收优 惠单 一 , 少针 对性 、 缺 灵活性 ,三 人 的 结 果 是 成 本还 是 收 益 看 , 以 把 外  现 有 涉 及 环保 的税 收 对 环 境 保 护 的 调 节 力  费 现 象严 重 的情 况极 不 相称 。 可 考虑 环境 保护  部性 分 为 正 外 部 性 和 负 外 部 性 。 环 境 污  度 不 够 。 而 比如 , 固定 资 产 投资 方 向调 节 税 仅染是 污 染 者经 济 活 动 的 结 果 , 染 者 并 未  污 因此 向 受 污 染 的 第 三 人 支 付 应 有 的 价 格 ,   是 一 种 典 型 的 负 外 部 性 。 种 负 外 部 性 可  这 能 会 给 污 染 者 带 来 某 种 经 济 利 益 , 对 整  但 个 社 会 来说 , 价 是 巨大 的 。 代 要制 止 和 克 服  这 一 负外 部性 , 必 须 设 法 让 污 染 者 为 他  就对 环 保 项 目本 身 免 税 , 对 排 污 项 目没 有  影 响 税 收 优 惠 政 策 的 实施 效 果 。 却   限制作用。 同时 , 些有 利 于 环 境 保 护 的 无  那污 染 的 产 品和 清 洁 生 产 , 没 有 享 受 到 优  又惠的税收政 策。3 我 国建 立节约型社会 的税 收政 策选择通 过 对 我 国 当 前构 建 节 约 型 社 会 税收  政 策 不足 方 面 的 分 析 , 对我 国实 际 情况 , 针   提出以下对应对策和措施 。2  2 税 收杠 杆调 节作用 尚未 得 到充 分发 挥税 收 杠 杆 调 节 能 源 价 格 、 进 节 约 能  促们 的 污 染 行 为 付 费 , 开 征 相 关 税 收 则 是  而有效办法 之一。源 的 作 用 尚没 有 充 分 发 挥 。 目前 我 国 对 能  3. 加 大税 收 政 策倾 向于 节约 型 产品 的力  1 源产 品 普 遍 征 收 增值 税 , 大 多 数 产 品 都  度  绝 实行 l % 的税 率 , 于 这 些 税 率 相 同 的 产  7 对对 于 节 能 型 产 品 , 收 政 策 通 过 将 不  税 高节 能 型 产 品 的 竞 争 力 , 鼓 励 居 民 购买 ; 以1 2 有利于 促进 节能 减排利 用 鼓 励 性 税 收 政 策 提 倡 节 能 , 持  支 提 高税 率 , 疑 会加 重 那 些 消 耗 资 源 、 无 污染  的 调 节 来 矫 正 纳 税 人 的 行 为 , 其 减 轻 或  使品 , 值 税 不具 有 特 殊 调 节 的 作 用 。 有 特  节 能 企 业 的 税 收 返 还 到 节 能企 业 , 而 提  增 具 从和 柴 油 征 收 消 费 税 , 是 油 品 的 总 体 税 负  但 我 国 的 汽 油和 柴油 最 终 价 格 也 明 显 低 于 国技 术 创新 开 征 环 境 资 源 保 护 方 面 的税 收或  殊 调 节 作 用 的 是 消 费 税 , 目前 我 国 对 汽 油通 过 征 收 不 同 的 消 费税 、 收 返 还 、 府 采  税 政 环境 的 企 业 或 产 品 的 税 负 , 过 经 济 利 益  为 2 % 左 右 , 大 低 于 国 际 水 平 , 此 , 通 3 大 因 使  购 等 手 段 促 进 市 场 的 转 换 , 大 对 节 约 型  加 产 品 的 消 费 和 市 场 接 受 能 力 ; 于 资 源 消  对耗 大 的车 辆 , 国现 行 税 制 中关 于 车 辆 购  我停 止 对 环 境 的污 染 、 源 的 破 坏 。 在 其 他  资 但 有关 税 收 制 度 设 计 中 , 有 利 于 环 保 和 节  对能的 行 为 或 产 品采 取 税 收 优 惠 , 可 引导  又 和 鼓 励 纳税 人 通 过 技 术 创 新 , 约 能 源 、 节 保际 上 大 多数 国 家 的 价 格 水 平 , 种 “ 税 、 这 低外 , 国现 行 消 费 税 没 有 对 不 同 资 源 消 耗  我 节约 意 识 。 国 现 行 的资 源 税 , 是针 对 使  我 只 用 煤 、 油 、 然 气 、 产 品 和 盐 等 自然 资  石 天 矿低价 ” 式 不 利 于 提 高 石油 的使 用 效 率 。 模 此  置 税 、 辆 使 用 税 侧 重 干 数 量 吨 位 和 固定  车 数 额 征收 , 与 其 使 用 的 强 度 无 关 , 后应  而 今水 平 的 车 船 规 定 不 同 的征 税 额 度 , 行 差  实 别征 收 ; 以 可 再 生 能 源 为 动 力 , 能技 术  对 节水 平 的 产 品 实 行 差 别 调 节 , 有 充 分 体 现  改 革 车 船 使 用 税 的 计 税 标 准 , 不 同能 耗  没 对护环境。 可见 , 收 是政 府 实 施 可 持 续 发 展  税的 一 个 有 利 的 调控 手 段 。1. 有 利 于促 进 资源 节 约技 术 的开发 和 利  3用源所 获 得 的 收 益 征 收 , 收 范 围 仅 限 于 矿  标 准高 , 染 少 的 车辆 , 征 污 可按 适 当 比例 给 予产 品 和盐 , 目的 是 调 节 从 事 资 源开 发 企 业  减 征 车 船 使 用 税 。 生 产 和 制 造 节 能 设 备  对资 源 节约 技 术 的研 究 与 开发 , 既是 一 项  由于 资 源 本 身 的 优 劣 和 地理 位 置 差 异 而 形和产 品的 企 业 , 从 以 下方 面 给 予 倾斜 。 可 首基 础 性 研 究 , 是 一 项 应 用 性 的 科 技 推 广  成 的级 差 收 入 , 于 矿 产 资 源 占用 税 的 性  先 , 大 对 节 能 设 备 和 产 品研 发 费 用 的 税  也 属 加 活动 。 收 作 为政 府 掌 握 的 一 个 经 济 杠杆 , 税   质 , 于 资源 税 收 人 大 部 分 归地 方 , 执 行  前 抵 扣 比 例 , 可规 定 企 业 当 年发 生 的 用  由 在 如通过 利 益 机 制进 行影 响 , 进 技 术进 步 。 促 在  建立 节 约 型 社 会 的过 程 中 , 收 作 为 政 府  税一过 程 中又 因 为 是 对 使 用 煤 、 油 、 然 气 、 石 天盐 等 自然 资 源 所 获 得 的 收 益 征 税 , 往 起  往 到 了鼓 励 地 方 对 资 源 过 度 开 发 的 作 用 , 反  而加 剧 了 生 态 环 境 的恶 化 。于 节 能 设 备 、 品 的 研 发 费 用 可 以 在 所 得  产 税 前 据 实 列 支 , 可 按 已 发 生 费 用 的 一 定  并 比例( 5 %~1 0 在所 得 税前 增 列 , 如 O   %) 0 建立  研 发 专项 基金 , 于 以 后企 业 节 能 设 备 、 用 产个 杠 杆 可 以通 过 降低 税 率 、 期纳 税 、 延 加速 折 旧和 投 资 税收抵 免等 税 式 支 出方 式 促  进节约资源技术的研究 、 发和推广。 开2. 环 保税 制 对环 境保 护 的调 节力 度不 够  3有资 源 税 、 建 税 、 费税 , 值税 , 地 占 城 消 增 耕品 的 开发 与研 制 。 次 , 其 对生 产 节 能 产 品 的1 4 有利 于强 化社会 节 约意 识  .税 收 体 现 的激 励 与 约 束 效 应 是 引导 市  场 主 体 行 为 的 有 力 杠 杆 , 强 化 社 会 节 约  是现 行 税 制 中环 保 措 施 主 要 涉 及 的税 种  专 用 设备 , 以 实 行 加 速折 旧法 计 提 折 旧 ; 可对 购 置 生 产 节 能 产 品 的 设 备 : 以 在 一 定  可用税 , 船 使 用税 等 , 述 税 收 措 施在 减 轻  额 度 内实 行 投 资 抵 免 企 业 当 年 新 增 所得 税  车 上 意 识 的 有 效 途 径 。 收 政 策 的 调 整 将 促 进  环 境 污染 , 强环境 保 护 方面 发挥 了积极 的  优 惠政 策 。 次 , 单 位 和 个 人 为 生 产节 能  税 加 再 对 市 场 主 体按 照政 府 建 立 节 约 型 社 会 的 要 求  作 用 , 从 节 约 资 源的 角 度 看 , 但 目前 我 国环调 整 自身 的 经 济 行 为 , 化 节 约 意 识 。 强   境 污染 税 缺位 , 治污 资金 主要 通过 征 收排 污产 品 服 务 的技 术 转 让 、 术 培 训 、 术 咨  技 技( 下转 23 3页 )科 技 资 讯 S E CE & TE N   OY IF CIN CH OLC  N ORMA]ON I2    3垫!: 塑SO  NCE & TE E CHN0L0GY NFORMATI  I ON学 术 论 坛责主 义所 取 代 。 破产 已经 不 单单维 护 债权 人的利 益 , 是 倾 向于 维 护 债 务 人 的利 益 , 而 大产 法 和 公 司法 中 稍 有 不 妥 , 制 定 个 人 破  用 和 处 分 的 , 得 扣 押和 查 封 并 用 于 分 配  在 不产 制 度 中 , 该 集 中统 一 规 定 , 对 企 业破  清 偿 的 财 产 。 应 将多债 务人 现 在愿 意 申请 破 产大 溉 也缘 于此 。   它使 这些 债 务人 从 因破 产 而倾 家 荡产 、 负债  累 累 中逃 脱 出来 , 为重 新 生 活打 开 了 亮窗 。免责 制 度 对 推 动 个 人 破产 制 度的 发 展 做 出  了很 大 贡 献 。 另外 , 产 法 中 的 自由财 产 制  破 度, 即保 留债 务人 的生 活必 需 品并 对这 些 必  需 品免 于 强 制执 行 , 在一 定程 度 上是 对 债  也产负有责任的相关 人士划人“ 人” 下 , 个 名以便统一执法操作 。   其 次 , 制定 个人 破 产 相 关 制 度 时 , 在 可  以 借 鉴 企 业 破 产 制 度 中的 破 产 财 产 制 度 、   破 产 和 解 制 度和 破 产 整 顿 制 度 , 这 些 制  但 度是 否适 用 于 个 人破 产 制 度 ? 者认 为 , 笔 应  做 具 体 的 分 析 。 立 破 产 财 产 的 E 的 是 提  设 l再次 , 为防 止个 人 利 用 破 产 恶 意 逃债 ,应该 制定 相 应 的监 督 制度 , 更好 的 发挥破 产  的价 值 功 能 。 法 上 设立 破 产 制 度 的 E的 , 立 t一方 面是 平 等 的满 足 债权 人的 利 益 , 一方  另面 也是 为 债务 人 提 供 了一 次 摆 脱 债 务缠 身的合 法 选 择 。 但是 , 有些 债 务 人 恶意 利 用 破产制 度 , 逃 避 债 务 。 以 因此 在 具体 制 定 制 度的过 程 中就 要 有 相 关 的 一些 制度 条 款 来 杜务人 生 活 的保 障 , 对 其 人格 的 尊 重 , 是  供 破 产 债 权 人 可 用 以 分 配 清 偿 的 财 产 , 是 也 债  破 产 制 度 文 明 的体 现 。权 。 于 企业 来 说 , 产 财 产是 指 破 产 宣 告  对 破防   务 人 对 破 产 财 产 不 再 具 有 占 有 权 和 处 分  绝 类 似 逃 债 行 为 的发 生 , 止 负 面影 响 。后 , 保 证破 产 分 配 的 顺 利 进 行 , 为 依法 由破  4 结 语3 建立 个人 破产 的相关制度首 先 , 界 定 “ 人 ”范 围 。 者 认 为  要 个 笔产 清 算 组 织 进 行 管 理 的 破 产 人 的 全 部 财个 人破 产 制 度 的 设 立 将 弥 补 我 国 破 产“ 人 ” 此 不 仅仅 指 自然 人 , 应 该 包 括  产 。 此制 度下 , 业 法 人破 产 始 终 以 其 自 个 在 还 在 企   对 企 业 法 人破 产 负 主 要 责 任 的 责 任 人 。 包立 法 上 的 空 白 , 为现 实 生 活 中 已 经或 即 也身所 有 或 经 营 管 理 的 财 产 为 清 偿 界 限 , 而  将 出现 的 新 经 济 问 题 提供 了法 律 的 解 决 途含 自然 人 自然 不 用 多讲 , 自然 人 的 破 产 能  不 扩 及 其 成 员 或 职 工 的 个 人 财 产 。 如 果  径 。 含 个 人 破 产 制 度 的 新 破 产 法 》 订  但 包 的 力 以 其 民 事权 利 能 力为 基 础 , 产 能 力 只  将 此 制 度 贯 彻 到 个 人 破 产 中 , 破 产 财 产  立 , 借 鉴 国 外 经 验 , 立 足于 我 国 国情 , 破 将 应 并   不 过 是 民事 权 利 能 力 的 延 伸 , 一 点 不 管  的 范 围 扩 及到 个人 所 有 的 全 部 财 产 甚 至 其  建 立 一 套 全 面 并 且 可 行 的 措 施 , 调 整 经 这 来是在理论还是 在实践上都是 理所当然的 。家庭成 员的全部财产 , 结果必将影 响列 其   个 人 的 生 活需 要 或 生 命 存 续 , 即偏 离 了 这破 产 制 度 的价 值 所 在 , 危 及 到 人 的基 本  又 生 存 权 利 。 于 此 , 设 立个 人 破 产 制 度  鉴 在 时 , 必 要 引入 “ 由财产 制度 ” 它 是与 破  有 自 ,济 生 活 中 从企 业 主 体 到 非 企 业 丰 体 的破 产行 为 中 的 法 律 关 系 , 而 实现 我 国 破 产 制  从 度 的 完 善 。 个 人 破 产行 为 进 行 法 律 层面  对 的 规 范 , 为 我 国征 信 体 系 的 完 整 化 提 供  也 了制度 化 路 径 , 济环 境 将 会 更加 净 化 、 经 有  效 , 会 资 源 的 配 置将 会更 加 高 效 , 社 这对 我对企 业 法 人 破 产 负 丰 要 责 任 的 责任 人实 行个人 破 产 , 要是 “ 格 破 产 ” 这 是 法 国破  主 人 , 产 法 中一 个 概 念 , 债 务 人 受 破 产 宣 告 后  即 被限制或丧失某些 公民权利和职业 权利 。   “ 格破 产 ” 仅 适 用 于 自然 人 个 人 , 人 仅 因此产 财 产 制 度 相 对 应 的 概 念 , 指 法 律 规 定  意的 有 法 院 酌 情 决 定 的 , 由破 产 人 自 由使  可将 有 关 这 方 面 的 制 度 分散 地 划 分 在 企 业 破国 未 来 经 济 的 进 一 步 快 速 发 展是 有 利 的 。( 接 2 1页 ) 上 3   询 、 术服 务 、 术 承 包所 取 得 的技 术 性 服  技 技 务 收 入 , 予 以 免 征 或 减 征 企 业 所 得 税 和  可 个人所得 税。业废 弃 物 、 市 生 活废 弃 物 、 音 等 收 费制  城 噪 度改 为 征 收 环 境 保 护 税 , 立 起 独 立 的 环  建存在一定的税率差 异。   开征环保税后 , 止征收排污费。 停   在 税 权 界 定 上 , 据 目前 我 国 各 级 政  根境 保 护税 种 , 唤 起 社 会 对 环 境 保 护 的 重  既作 用 。 照 “ 污 染 谁 缴税 ” 原 则 , 按 谁 的 环境 保视 , 能 充 分 发 挥 税 收 对 环 保 工 作 的 促 进  府 之 间的 事 权 划 分 和 环 保税 本 身所 具 有 的  又3 2 改革资 源税  。外部 性 特 征 , 保 税 宜 作 为 中央 与 地 方 共  环构建 节 约型 社 会 , 源 是 关 键 , 资 因此 需  护 税 的 纳 税 人 应 为 : 中 国 境 内从 事 有 害  享 税 , 地方 税 务 局 负 责 管理 征 收 。 为 一  在 由 作 要 改 革 资源 税 。 先 是 扩大 征 收 范 围 。 现  环 境 应 税 产 品 的 生 产 和存 在 应 税 排 污 行 为  种 特 定 的 专 门 税 , 首 在 必须 实 行 专 款 专 用 , 保  环行 资 源 税 的基 础 上 , 那 些 必 须加 以 保 护  将 开 发 和 利 用 的 资 源 也 列 入 征 收 范 围 , 前  当 特 别需 要 列 入 的 是 对土 地 资 源 、 资 源等 ; 水的 企 事 业单 位 、 会 团 体和 个 人 。 境 保 护  税 收 入 一 部 分 作 为地 方政 府 的 专 用 基 金 用 社 环税 的 税 目可 以包 括 大 气 污染 税 、 音 税 、 噪 生  态补偿税、 税 、 污染税、 碳 水 垃圾 污 染 税 ( 建于环保开 支 , 另一 部 分 由 中 央 在 各 地 区之间进 行 必 要 的 调 节 。 据 “ 款 专 用 ” 根 专 的原其次是调整计税 依据 。 由现 行 的 以 销 售 量  筑 装 饰 、 器 产 品 中 的有 害 原 料 使 用 ) 。 则 , 境 保 护 税 收 入 应 当 作 为 政 府 的 专 项  电 等   环 和 自用 数 量 为 计 税 依 据 调 整 为 以产 量 为 计  在 环 境 保 护 税 的 税 率 设 计 上 , 根 据 污 染  基 金 , 部 用 于 环 境保 护 方 面 的 开 支 , 应 全 并加  税 依 据 , 适 当提 高单 位 计 税 税 额 , 并 特别 是  物 的 特 点 实 行 差 别 税 率 , 环 境 危 害 程 度  强 对其 用途 的 审 计 监 督 , 止 彼 挤 占挪 用 。 对 防对 非再 生 性 、 替 代性 、 缺 性 资 源征 以 重  非 稀现 行 其 他 资 源 性 的 税 种 如 城 镇 土 地 使 用税 、 地 占 用 税 、 地 增 值 税 等 并 入 资 源  耕 土 税 , 将 各 类 资 源 性 收 费 如 矿 产 资 源 管 理  并大 的 污 染物 及 其 有 害 成 分 的 税 率应 高于 对  率。 体设计如下 。 具对 一 切 开 发 利 用 环 境 资 源 的 单 位 和 个另外 可 选 择 其 他 的 税 收 优 惠 政 策 :一税, 以此 限制 掠 夺 性 开 采 与 开 发 ; 次是 将  环 境 危 害 程 度 小 的 污 染 物 及 其 成 分 的 税  是 对 符 合 一 定 标 准 的 节 能 生 产 企 业 , 城  再 在镇 土 地 使 用税 、 产 税 方 面 可 给 予 一 定 的  房减 税 或 免 税 优 惠 。 是 对 从 事 节 能 技 术 开  二人 , 其 对 环 境资 源开 发 、 用 程度 和 对 环  发 、 术 转 让业 务 和 与之 相 关 的 技 术 咨询 、 按 利 技费 、 业补 偿 费 、 林 育林 基金 、 政 保 护费 、   境 污 染 破 坏 程 度进 行 征 税 。 时 , 林 电 同 对保 护 环  技 术服 务 业 务取 得 的收 入 , 征 营 业税 。 免 三  力基 金 、 资 源 费 、 业资 源 费等 也 并 入 资  境 的单 位 和 个 人 , 水 渔 按其 对 环 境 资 源 保 护 程  是 调 整 车 辆 购 置 税 、 船 使 用 税 政 策 。 以  车 对 源税; 四是 制 定 必要 的鼓 励 资 源 回收 利 用 、   开 发 利 用 替 代 资 源 的 税 收 优 惠 政 策 , 高  提 资 源 的利 用 率 , 资 源 税 真 正 成 为 发 挥 环  使 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功能的税种 。   3 3 开征 环境保 护税  .包 括 二 氧 化碳 、 氧 化 硫 、 氧 化 合物 ) 工  二 氮 、 度讲行税收减免 。清 洁 能 源 为 动 力 , 合 节 能 技 术 标 准 的 车  符以排 放 “ 废 ”生 产 应 税 塑 料 包 装 物  辆 , 按 适 当 比 例 给 予 减 征 车 辆 购 置 税 的  三 和 可 的企 业 、 单位 和 个 人 为 纳 税 人 , 依据 污 染 物  优 惠 ; 革车 船 使 用 税 计 税标 准 , 不 同 能  改 对排 放 量 课 税 , 纳 税 人 应 按 照 某 种 活 动 所  即 耗 水 平 的 车 船 规 定 不 同 的 征 税 额 度 , 行  实导致污 染的实际数值或 估计值来 支付 , 对  差 别 征 收 。在 税 率 的选 择 上 允 许 各 地 区 、 部 门  各将 现 行 的排 污 、 水污 染 、 气污 染 ( 要  不 同的 应税 项 目采 用 不 同 的 计 税 依 据 。 大 主科 技资讯 S E C & T CH OI CIN E E N   COY N OR  IF MATON I23 5
范文八:从税收的角度谈节约财政开支问题● 经 济 研 究《 经济师》 2 0 1 3 年第 7 期5 . 加大房价调控力度。住 房作 为基本需求之一 , 应该予以重  视。各相关部 门应该加大对房价的调控力度 , 对低收入群体加快  保障房建设 , 减少房奴 的数量 。从而让居 民不要一心为房而活 ,   间接地提 高居 民的经济幸福满意度。   6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 障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 也是  经济发展的解调器。所以 , 完善社会保 障体 系, 可以逐渐提高居  民的幸福感 。 政府应扩大社会保险覆盖 面, 应根据太原市经济成  分多元化 和就业形势多样化 , 确定扩面方向和重点 。注释 :6 . 肖立新. 影响人的主观 幸福指数的经济 因素卟城 市问题 , 2 0 1 2 ( 7 )   7 . 陈岩. 对“ 幸福一 收入悖论 ” 的解释与探讨卟 江苏商论, 2 0 1 1 ( 3 )   8 . 邢 占军. 我 国居 民收入与幸福 感关 系的研 究【 l 1 _ 社会 学研 究 , 2 0 1 】( 1 )9 . 刘伟 , 蔡志洲 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Ⅱ ] 人 民论坛 , 2 0 0 5 ( 1 )   1 O . 王晓薇. 经济发展 与幸福指数 同增U 】 . 云 南日 报, 2 0 1 2 ( 2 )   1 1 . 贾俊平. 统计学基础 f M] 冲 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 2 0 1 11 2 . Da v i d   R. A n d e r s o n , De n n i s   I . S we e n e y , Th o ma s   A. Wi l l i a ms著 , 于辉, 詹 正茂译 ? 商务定量分析 方法( 第九版 ) .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 0 0 71 3 . Ea s ̄ n ―Pa r a d ox  h t t p : / / d e . wi k i p e d i a . o r g / wi k i / Ea s t e r l i n―P a r a d o x_1 4 . Mi s e r y   I n de x  h t t p: / / d e . wi k i pe d i a . o r g / wi k i / Mi s e r y I n d e x   1 5 . h t t p: / / we n k u . b a i d u   c o m/ v i e w/ c a 6 e 6 6 6 0 1 e d 9 a d 5 1 f 0 1 d f 2 5 a . ht ml① 中国行业研 究网: h t t p : / / w w w. c h i n a i m. c o n r参考文献 :   1 琊 占军. 测量幸福――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 究[ M] . 人民出 版社 , 2 0 0 5   2 . 曾鸿 , 赵 明龙. 城 市居 民幸福 指数指标体 系构建及 综合评价 U 】 . 商业 时代 , 2 0 1 2 ( 1 4 )1 6. 中 国行 业研 究 网 h t t p : / / w ww. c h i n a i m  c o m1 7 . 中 国统 计 年 鉴一 2 0 1 23 . 肖成勇 , 蒋敏 , 来尧静 . 幸福指 数测量 方法研 究Ⅱ 】 l 特 区经济 , 2 0 0 7( 1 2 )1 8 . 邢 占军. 主观幸福 感测量研究综述卟 心理科 学 , 2 0 0 2 ( 3 )   ( 作 者简介 : 温梦琪、 梁颖琦 、 李南南 系山西 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 学  院2 0 1 0 级本科 生; 范继珍 系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 学院教师 ; 赵 秀清  系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教师。山西太原 0 3 0 0 0 6 )( 责编 : 李雪)4 . 钱 雪飞. 统分 结合 测量居 民幸福指数 Ⅱ ] . 南通 大学学报( 社会 科学版) , 2 0 1 0 , 2 6 ( 3 )5 . 黄雄英. 提高 国民“ 幸福指数” 的政府责任田. 江淮论坛, 2 0 1 2 ( 2 )一5 8―《 经济师} 2 0 1 3 年第 7 期存在 着 同样 庞 大 的财 政 支 出流 失 。如  2 0 1 1年 审查 的 6 6个市县城 镇 保 障性安居 工 程 则发 现 占 总 数 约 4 4 %的 单 位 违 规● 经济研 究成 为 了大 家争议 的关键点 。而上文列举  的情 况却没有一件 是在财政 支 出透 明化  的基础 上得到应 有的管理与监督 。相 比对 收 入 的 关 注 。 财政 支 出能 更 加 直 接 的预算稳 定基金 的思考 。一个三 口之 家都  会将部分 资金 用于保险或是 预 留以备 不  时之 需 , 更何 况我 国这样的泱 泱大国 , 更需要 这 样 的 财 政 工 具 积 极 应 对 公 共 突发拨 付 或 滞 留保 障 性安 居 工程 资金 2 3 . 3 3   亿元 ; 占总数 约 3 3 %的单位将 2 9 . 5 5亿元  工程 资金 用于非保 障性 住房建设 、公 司   注册资本验 资和 市政 工程建设 等 。2 0 1 2   年全 国社会保 障资金 审计 结果则发现部分 地 区扩 大 范 围 支 出或 违 规 运 营 社 会 保反 映这 个 政 府 向社 会 提 供 公 共 服 务 的 水  平 , 更 能 准 确 的反 映 一 个 政 府 的施 政 方事件。我 国在 2 0 0 7年建立起 中央财政预  算稳定调 节基金 ,但关 于该基金 的制度规 定 还 不 完善 。 目前 的 的财 政 收 支 是 基向和 它与人 民的距 离, 因此 , 只有建立在财 政 支 出透 明 化 上 。政 府 才 能 更 好 地 保障资金 共 1 7 . 3 9亿元 ; 部分经 办机构 向不  符合 条件的人 员发 放待遇或报 销 费用共  1 8 . 5 2亿 元 。且审计署在 2 0 1 2年 的工作  报告 中指 出其 向有关部 门移送 重大违 法  违规 问题 和经 济犯 罪案件 1 1 2起 ,涉及  各领域人 员 3 0 0多人 。类似这样 的 审计  结果每年都会 上演 ,仿 佛是对 于国 家审  计署 网站 最醒 目标语 “ 财政 资金 运用到  哪里 , 审计就 跟到 哪 里” 最有 力的 回应 ,   但 也是最刺眼的冲击。   2 . 地 方政 府债务规模庞 大。我 国“ 赤  字 问题” 逐渐 涌现在公众视 线 , 尤其是个  别地方政 府债 务规模 的庞 大,使得 合理  规 划财政 支出问题 迫在 眉睫 。直 至 2 0 1 1   年 ,中央公 共财政收 支总量相抵 ,赤字  6 5 0 0亿元 。 并且根据 审计 署审计结果, 截  至2 0 1 0年底 , 全 国地方政府 性债务馀 额  1 0 7 1 7 4 . 9 1亿 元 , 其 中: 政 府 负有偿 还 责  任 的债 务馀 额 6 7 1 0 9 . 5 1 亿元 , 占6 2 . 6 2 %;   政 府 负有 担保 责任 的或 有债务 2 3 3 6 9 . 7 4亿元。 占2 1 . 8 0 %; 政 府 可 能 承 担 一 定 救 助障公民权益。   ( 二) 税 收 与 财政 支 出总体 数 据 比较   根据 财政 部 资料统 计 , 2 0 1 2全 国税  收 收入 完 成 1 0 0 6 0 1 亿元 , 增长 1 2 . 1 %。总于财政赤 字、地 方 负债等诸 多隐性债务  上的扩 张 , 2 0 1 1 年 调入 中央预 算稳 定调  节基 金 2 8 9 2亿 元 。约 占该 年 GD P的0 . 6 1 %, 但 如 此 规 模 的预 留金 与 财 政 扩 张体 上看 ,近 年来我 国的税 收收入都是 呈  高增长的趋 势。   2 0 1 2年 ,我 国财政 支 出 1 2 5 7 1 2亿元, 比上 年 增 加 1 6 4 6 4亿 元 , 增长 1 5 . 1 %。   近 五 年 我 国 财 政 支 出 增 长 平 均 为2 0. 5 2% 。根 据 中国统计年 鉴数据 ,表 1 为近  五年我 国的国民生产 总值情况 :表1   国民生产 总值数 据  ( 单位 : 亿元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l 0   2 01 l现状形成 了鲜 明的对比。这些数据 , 都带  着异 常醒 目的单位 “ 亿元 ” , 即使 是 百分  数 小数 点 后 两 位 的数 字 与 其 相 乘 , 无 论  是 对于 国家还是 个人 , 都非 常重要 , 所以  增加 中央财政 预算稳定调 节基金并且规  范其管理监督才具有强烈 的现 实意义。   三、 节约财政支出的现实意义  关于财政 支 出,存在 着如 图 1 这样  种 怪 圈循 环 ,无 论 是 对 于政 府 还 是 个  人, 都将造成无 法挽回的影响。一国 内生  2 6 5 8 1   3 1 4 0 43 4 0 9 O  4 0 1 5 1   4 7 2 8 8   产总值  0 . 3   5 . 4   2 . 8   2 . 8   1 . 6   国 内生产总值  1 1 4 . 2   1 0 9 . 6   1 0 9 . 2   1 l O . 4  1 0 9 . 3   指数以2 0 1 1年 的 数 据 为 例 , 国 民 生 产 总  值为 4 7 2 8 8 1 . 6亿元 。财政收入 中的税收收入 8 9 7 2 0亿 元 约 占 G DP的 1 8 . 9 7 %, 非  税收入 1 4 0 2 0亿 元 约 占 G DP的 2 . 9 6 %.图1 “ 怪圈循环”责任 的其他 相 关债务 1 6 6 9 5 . 6 6亿 元 , 占   1 5 . 5 8 %。其逾 1 0万亿的地方债务 占当年G DP的 比 重 达 四 分 之 一 以上 , 这 就像 是目前 ,我 国 的 财政 支 出 正 处 于 这 样  个 负循环 中找 不到 出口。哈 里 ? 基 钦  说: “ 在缺乏直接 面向公众的 受托 责任 安一全 国财 政 支 出 1 0 8 9 3 0亿 元 约 占 G DP比颗“ 定时炸弹” , 不得 不去警惕。政府的  所 有功能都 需要 财政的 支撑 , 同时 , 政 府  的 所有行为也都会 反映到 财政上 ,所以  无 论 是 中央还 是 地 方政 府 的每 一 个 决  策, 都是在 花 着纳税人 的钱 , 而 当下对于一重约为 2 3 . 0 4 %。 全 国的 财 政 支 出 高 于税   收收入 约 4个百分点 , 我 国财政整体 “ 用  之于民” 多过 于“ 取 之于民” 。   通过 以上总体数据分析 ,我 国税 收排 的情况下 ,如果缺 乏强有 力的合规 性  控 制作为杠杆 ,支 出机 构和公众 官员很容 易 受 到 诱 惑 而 向 不安 全 的 支 出领 域 扩与 财政 支 出的 关 系存 在 着 以 下几 个 问题 :保 障 民 生 的 各 方 面 公 共 财政 支 出 , 并 没  有 高效的利用 纳税人 为 了社会公 共 需要  而放 弃 自己一部 分 用于财 政的 财产 , 同张, 他们 通常拥有的过 大的 自由裁量权 ,   将 驱使 他们投 资于与政 府职能相 冲突的  新 资产方面 ,包括 沉溺于豪华 办公 帝 国   的建造和浪 费性的 支出行为。” 此 时我们可 以 用相 对 缩 小 财 政 支 出 规 模 的 方 式 ,时政府 也没有 因为花着纳税人 的血 汗钱而更加有所作为 。   3 . 财 政 支 出 不透 明 。 2 0 1 1 年 7月 2 3   日, 是 中国铁路 历 史上 的一次“ 强震” , 甬   温线上 2 0 0余人 的伤 亡 ,让我 们不得 不  冷静 的思考 ,高铁 的超速发展 是否走得坚实?是 否对得住 财政 下拨 的那每一 分纳 税人 的 血 汗钱 ? 2 0 1 2年8月 , 哈 尔 滨 阳  明 滩 大桥 引桥 发 生坍 塌 ,总投 资 高达  1 8 . 8 2亿 元 , 通 车 尚 不 足 一 年 的 大桥 造 成多人 死伤 , 是 否能 为责任 方拉响一 个“ 长  鸣 ”的警笛?2 0 1 2年国庆小长假来 临之  前 ,铁道部 1 2 3 0 6票务 网站 因强行 “ 排队” 成 为 全 国热 点 。 此 般 的 用 户 体 验 与 该系统 一期造价超 3亿 费用的鲜 明对比 又1 .当下税收与财政 支出政 策有待探  讨。我们将数据扩 大到近五年 , 加之 考虑  到我 国所 处的国际环境 背景 , “ 积极 的财  政 政策与 宽松 的货 币政策 ”一直是近 些  年来的通 用手段 ,而 用相 对扩张性 的财  政 支 出与 紧 缩性 的 税 收 刺 激 经 济 增 长 的  方式 , 还是值得探 讨的。的确 , 我 国现 正  处在经 济转 型的重要 时期 ,实行结构性  减 税 是 一 项 重 要 的 政 策 目标 ,正 如 2 0 1 3   年 国务院 办公厅 为坚决打击投 资投 机性  购房 发布的新 “ 国五条 ” 二手房 交 易征收  差额 2 0 %个人 所 得 税 细 则 ,或 是 正 在 改  革的房产税等 ,却恰是 以税收 增收作 为  对价 , 与 增 支减 税 相 违 。   2 . 缺乏完善的预算稳定基金 制度 。 在  我 国经历 了“ 汶川地 震” “ 玉树地震 ” 等一  系列严重的 突发 事件后 ,引发 了人 们对削弱政府 部 门的“ 趋 利性 ” 。 因为 抑 制 住   了政 府 支 出的 欲 望 ,也 就抑 制 住 了政 府  征 税 的欲 望 , 同 时 消 除 了一 部 分 侵 犯 国   家 意 图保 护 公 民 权 利 的危 险 。因而 ,节约财政 支 出的现 实意义在于:( 一) 财 政 支 出 的控 制是 合 理 解 决 当下 矛盾 的 关键我 国经历 了君临天 下,唯我独尊 的“ 皇 粮 国税 ” 阶段 。 而后 我 们 不 断 地 沦 为  各种权 力的奴役 ,但 当毛 泽 东对黄 炎培  的 提 问做 出这 样 的 回答 “ 我 们 已经 找 到了新路 , 这条新路 , 就是 民主。只有让人  民来监督政府 , 政府才不敢松 懈。只有人  人起 来 负责 , 才不会人 亡政 息。” @的时侯, 我 们 看 到 了“ 权 为民所赋 , 权 为 民所一5 9―● 经济研究用” 的 人 民 当 家做 主 的 曙 光 。如 今 , 人 民  日益增 长 的 对 权 利 和 自由 的 需要 , 同政  治体 制 能 够 提 供 的保 障 空 间过 于 狭 小 的  矛盾 成为 了急需解 决的新 问题 。只有 当   纳 税 者 认 为 其 是 财政 支 出的 受 益 者 并 且《 经济师} 2 0 1 3 年第 7 期的 措 施  “ 正 如 商 品 的 市 场 价 值 总是 围绕 其  价值上 下波动 ,只能接近 于而绝不等 于  其价值 一样 ,政治的决 策也 总是 围绕 着霍 尔姆斯所 言: “ 税是文明的对价。” 我们  要 在量入 为出与量 出为入相结合 的原则  下, 建立一种 良性的“ 取 予关系” , 从 而使  得 政 府 利 用手 中的 权 力 谋 求 收 入 的 最 大  化, 提 高财政 支 出的效益 , 少花钱 , 多 办能 够有效地参与到 支 出决策 中来 ,能够  在信 息公开 的前提 下感受到政府为 实现“ 民主 社 会 ” 在 不 断努 力 消 除 混 乱 的 财政   支 出的 决 心 。 才会 对税 收 和 财 政 支 出拥  有 一 个较 为积 极 的 心 态。   ( 二) 节 约 财政 支 出可 以最 大化 体 现公 平个普世性 的价值在或左或 右地摸 索进  行 ,而决不是嵌定在 由普世 性的价值铺一事, 办好 事 ; 也使 得公 民通 过 自身权利 ,最 大 程度 上 的 享 受公 共 服 务 。   五、 结 论  国 家机 器 的 不 完 整 性 正 如 生 活 的 不就 的轨 道 上 循 规 蹈 矩 。 ” 因此 , 我 国的 财  政 改革 即使 步履维艰仍 旧奋 力前行。对  于从税 收数 量规模 以及 纳税人 的 角度考虑 的节约财政开 支问题 , 没有肯 定“ 以人  为本 , 执 政 为民” 的治 国理 念与 “ 尊重和保 障人 权 ” 的 宪政 理 念 作 为政 府 行 使 职可预知性 一样 。是我们 不得 不面对的事实。本 文 所 述 的 节 约 财政 开 支 , 是 指 对 于  财 政 支 出效 益 低 下 的 质 疑 ,是 指 对 于财“ 公 平 正 义 比 太 阳还 要 光 辉 ” 温 家 宝总理如 此肯 定的坚信 。的确 , 公平与正义  是 社会稳定 的根 基 ,是发展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的重 大任 务 。“ 公 共 物 品 是 这 样 一  些商品 , 无论每个人是 否愿意购 买它们 ,   它们带 来的好 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在 整个社 区里 。” @ 政 府 利 用 财 政 支 出可使 公 民能和对其进行约束 的最高准绳 ,没有 建  立在人 民代表 大会制度之 上的立法与监  督 ,任何 国家权 力的 内部 分配和授 受都  只不过是特权集 团间的利益瓜分 。   基 于各 国的经验 ,笔 者认 为 以下几  点将 比较 有 助 于 对财 政 支 出 的有 效控制:平 等 的无 差别 的 享 受 国 家提 供 的公 共  品 ,即使 目前社 会存在许 多不公 平的现  象, 如收 入分 配不公 、 司 法不公等 , 即使  现在对 于公 共品的提 供也缺乏衡 量的标  准, 但在 公共 品与公 共服务 方 面 , 如“ 以   社会保 险、 社会救助和社会 福利为基础 ,( 一) 建 立对 财 政 支 出的 宪 法控 制  纳税人缴纳税收 的 目的是 实现 自身  的权利诉求 , 作为 交换 的一 方 , 他有权 利  决 定税 收 支 出的 方 向并 实施 有 效 的控  制 。正 义 的征 税 权 是 基 于公 民 的授 权 . 财  政 支 出也 不 能 成 为 “ 密 室政 治 ” 。 这 都 应政铺 张浪 费现 象产 生后 的一 种期盼 。我  们 必须意识到 , “ 人 民对他 的权利的警 觉  性, 乃 是 宪政 的第一 块础石@。” 以人 为  本, 要 求政府更应抓 好公 民的本质特征 ;   依 法治国 ,要 求 国家更应运 行于法 的约  束。倘若没有 宪法或法律 的肯 定, 即使如  今再 怎 么关注 民生,由于人 民本 身的权  利 并没有得到有效保 障,也 不会发 生实质 性 或 根 本 性 的 改 变状 况 。 @ 所 以以税 收  的 角 度探 讨 合 理 的 财政 支 出 。是 量 入 为出也 是量 出为入 ,其价值在 于保障人权和 限制 权 利 之 间 实现 一 种 平衡 。“ 取 之 于以基本 养老、基 本 医疗和 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 为重点” 的社会保 障体 系的建立 , 国   防和 军队现代 化建设 ,保 障性住房 与公  用设施等 , 人人平等。通过 节约财政 支出   的运行成本 , 将 支 出效益最 大化 , 同时也是公平最大化。该有公 共辩论 。所 以, 健全纳税人在财政  支出中的 中心地位 ,制定合理的 宪法保  障财政 支出的 结构 ,让财政 自觉 关注民  生项 目的投入 与改进 ,在制度与 意识层  面将公共服务 的职 责作 为政府的 重要 职  责, 是今后改革的重点。( 二) 避 免 税 收 与 财 政 支 出功 能调 节民” 有理 , “ 用之 于 民” 有据 , 完政 的 思想  给政 府支 出划 清边界 , 约束其职 能 , 避免  些过度使 用职权之便 的挥霍所 带来 负   面影响的事件发生。一注释 :①【 德】 瓦格 纳. 财政 学   . 商务 印书馆 ,1 9 3 1( 三) 节约财政 支出可以培 养公 民的纳税意识、 化 解 财 政 压 力的 重 复 性个人不仅 是缴 纳税 款的 纳税人 。 在许 多情 况下还是这些税款 的资助所形成  的各种收入的获得 者。一直 以来 , 政府依  靠 官僚体 系为公 民提供服务 ,因其 自身   机构的特殊 性 ,难免会掺 杂官员的 自身   利益 ,而在人 人都开始 想要积 极参与 国家 民主 建设 的 阶 段 ,对 财 政 支 出控 制 权  力 的要 求相 对 而 言 要 比对 征 税 权 力 的 控  制更为强烈。一般 来说 , 在 实践规则的前  提 下 ,合 理 的 财 政 支 出可 以 实现 一 种 为  建立 良性 的“ 取 予关 系” 奠 定基 础。政府可 以成 为公 民 与 政 府 之 间 的权 利 与 利 益  关 系的主 导者 ,将未来打造成如 卢梭说  的那样 : “ 每 一个人服从全体 的人并未服  从 任何人。” 且“ 纳税 , 在理论上 已经不再尽 管我 国在税收 方面一直在 向税 收  中性 而努 力。设 法减小税收对 于市场 经  济正常运作 的干扰 ,同时加 大市场机 制  在资 源配置 中的基础性 作用 ,但是我 们不得 不承认 税收 仍然会 产 生经济效 应 ,(   美】 汉密 尔顿、 杰伊、 麦迪逊 . 联 邦党人  文集 【 M】 . 程逢如等译. 商务印 书馆 , 1 9 9 7   ③黄 炎培. 八十年来[ M】 . 文史资料 出版社 ,   1 9 8 2年 版 ;金 冲 及 主 编 .毛 泽 东 传 『 M]( 1 8 9 3 ― 1 9 4 9 ) . 中央 文献 出版 。 1 9 9 6④【 美】 萨缪 尔森. 经济 学[ M】 . 上 卷. 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第十四版 ) 。 1 9 9 8   ⑤ 张君劢. 宪政之道【 M】 靖 华大学 出版社,2 0 0 6它将会对 消费者的选择 乃至 生产 者的决策 产 生影 响 ,但 这 也 可 以称 为一 种 税 收  调节作用。税收的调节作用反 映在 : 劳动  供给 、 居 民储蓄 、 投资、 个人收入 分 配等  几方面。以税收影响投资为例 , 近 日国家   税务总局就 出台 了 《 鼓励和 引导 民间投⑥孙 建波. 财税改革的理想 与现实― ― 宪   政视 角[ M】 . 经济科学 出版社 , 2 0 0 8   参考文献 :   1 . 李炜光 . 李炜 光说 财税 [ MJ . 河北 大学 出版社 . 2 0 1 0资健康发展 的税收政 策》 的公 告 , 其 中涉  及有 关 民间投 资 各项 优 惠政 策三 十 三  项 ,同时为进一 步鼓励 和 引导 民间投 资  的积极作 用,我 国在 财政 支出方 面也 给  予其很 大支持 。但诸 如此类现 象却提 醒  我们应尽 可能避免 由于财政重复造成 的  财政支 出浪 费现 象。( 三) 坚持 量入 为 出与 量 出为 入 相 结合的原则2 . 宋凤轩. 于艳 芳. 财政与税 收【 J  . 人 民邮电 出版 社 , 2 0 1 1是公众 对统治者 臣服的表现 ,而成为公  民在终极意义上利我 的表现。” 只有政府可 以 利 用 手 中 的 权 力 谋 求 收 入 的 最 大  化, 提 高财政 支 出的效益 , 少花钱 , 多 办3 . 刘伟. 我 国现 阶段 财政 支出与财政 收入  政 策间的结构特征分析o 】 . 财 贸经济, 2 o 1 2 ( 1 O )   4 . 【 美] 大卫. N. 海曼 , 张进 昌. 财税 学: 理论  在 当代 美国和 中国的 实践 应用 【 M】. 北京 大 学出版 社 . 2 0 1 1事, 办好 事 , 公 民也 可以通过 自身权 利 ,   最大程度上 的享受公共服务 时, “ 和谐社会” 才 能被 实现 。四、从税收 的角 度谈 节约财政 开支一税收的必要性在 于它是 用来保 障公  民 自由与 权 利 的成 本 ,也 可 以视 为公 民  购买公共服务 的价格 。正如美 国大法官( 作者 简介 : 王琪 ,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财政  税务 学院; 通讯作者 : 黄芳娜 , 财政部财政科 学   研 究所博士 、 讲师  北京 1 0 0 7 0 )( 责编 : 纪毅 )6 0一
范文九:促进我国节约能源的税收政策取向促进我国节约能源的税收政策取向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节约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通过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指出:“国家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税收政策,健全能源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及其开采利用水平的提高。”这说明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应在节约能源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如何利用税收政策鼓励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现行税收政策在促进节能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尚未充分运用税收政策调控能源价格能源价格应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国家应利用要素价格的杠杆作用,促进生产,鼓励节约,使能源尽可能得到充分合理地有效利用。目前我国对能源产品普遍征收增值税,虽然实行价外税形式,但其税额构成了产品最终价格的一部分。由于增值税是中性税种,绝大多数产品都实行17%的税率,对于这些税率相同的产品,增值税不具有特殊的调节作用。真正具有特殊调节作用的是消费税。目前我国在能源产品方面只对成品油征收消费税,但是,两税合计油品的总体税收负担也只为23%左右,大大低于国际水平,因此,我国的成品油的价格也明显低于国际上多数国家的价格水平。对能源价格起作用的资源税,现行政策只对煤炭、原油和天然气征收,且税负较低,也没有充分转变成价格信号。调查显示,中国热量相等的能源平均价格仅是发达国家能源平均价格的40%。由于能源价格过于便宜,以致传递给消费者一个错误信号――能源可以随便用,造成了对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二)现行税制中欠缺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节能的有效措施1在流转税方面。增值税作为我国的主体税种,其对节能的优惠政策包括:利用城市垃圾生产的电力,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利用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风力生产的电力可以减半征收增值税。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购进固定资产所承担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这对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节能高新技术企业无疑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消费税是我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中仅次于增值税的第二大税种。我国对成品油能源产品在统一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另征一道消费税。但消费税的整体政策并未给节能企业与消费者提供具体的优惠鼓励措施。2在所得税方面。企业所得税是对节能有较强倾斜的税种,但目前的节能税收优惠政策很少,如外国企业提供节约能源和防治污染方面的专有技术,对其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免征预提所得税;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节约能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治理废渣、废水、废气和劳动保护等目的,采用先进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p好友定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