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应尽早死晚死都得死上一句!!!

他是高考状元,一战赚200亿,又成为耶鲁大学315年来首位中国校董!
1990年河南省文科高考状元
1972年,张磊出生在中国中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一个村庄,后以全省高考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人民大学,学习金融专业。
张磊说:“ 尽管河南驻马店是这么一个小城市,却出了一个很牛的师兄叫施一公,现在担任清华生命科学院院长,是我的中学校友。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步,知道要努力。”
张磊在七岁时就展露出经营天分。他家的房子位于京广铁路的火车站旁边。 放暑假时,张磊就在车站旁排上小椅子,把自己的连环画书租给候车旅客以及散步者看。他的家境很一般。他说,父母亲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们总是乐观向上,对往事从不提及。“我父母那一代人就没有我们这样的好机会。”他说。时至今日,张磊的生活仍很节俭,几乎到了清心寡欲的地步。
就在高中生张磊考入人民大学的那个暑假,他扩大了自己的租书生意。张磊大量购进此类杂志后再转手倒卖。后来又开始卖矿泉水、方便面以及湖南腊肠。
开学到北京时,这位经验丰富的推销员已净挣了800元人民币(当时约合170美元)。
耶鲁生涯:实习生遇到投资大师
大学时,张磊想到国外攻读研究生,却苦于囊中羞涩。
“我向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递交入学申请的理由很简单————我了解到它们是唯一能提供奖学金的研究生院。我得到了耶鲁大学的奖学金。”
耶鲁是一所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世界顶级名校,走出过无数的名人。美国有5位总统是他们家出来的。据说耶鲁老师之间经常开的玩笑就是:“一不小心,你就会教出一个总统来。”
“不幸的是,到了耶鲁后,我才得知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年期奖学金(整个研究生阶段为期三年)。我急需找到工作。”张磊说。
“好几个别的工作机会,都被拒绝了。比如波士顿一家管理咨询公司。面试时对方让我分析个案例,问我某公司在某一设定区域内应该建多少家加油站。我反问对方,为什么需要建加油站?想想看,加油站的作用是什么?能改作它用吗,比方说,这个地段是否更适合开杂物店?会过时吗,比方说由于电动汽车普及而不再需要加油站了?其实这些并非愚蠢的问题。 但面试我的那位老兄同情地看着我说——您可能缺少当咨询师的能力。”
“第一轮的面试我参加了不少,但很少收到复试邀请。 就在所有的门似乎都对我关闭了的时候,我在耶鲁投资办公室找到了一份实习生工作。”
就这样,耶鲁大学的传奇人物大卫-史文森成了张磊的恩师。
作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不仅投资业绩出色,而且为美国各大机构输送了无数优秀的人才,被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奉为教父级人物。
前摩根史丹利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巴顿·毕格斯说:“世界上只有两位真正伟大的投资者,他们是史文森和巴菲特。”2009年2月,史文森被奥巴马总统任命为美国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委员。
大卫-史文早年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曾在华尔街崭露头角,后应恩师之邀于1985年出任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截至日,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管理的资产已达到256亿美元,资产规模在美国高校捐赠基金中名列第三。
斯文森掌管耶鲁捐赠基金长达20多年。他掌管的这部分捐赠基金保持了年均净收益率16.1%的骄人业绩。斯文森曾在曼哈顿的一次校友聚会中被“质问”:“你怎么那么有能耐?”斯文森回答:“基因突变(Ageneticdefect)。”
史文森在这位真挚的中国学生身上看到了蕴含的巨大潜质,于是教给他各种投资技巧。
放弃纽交所工作机会回国创业
张磊说自己一直清楚有朝一日会返回国内。从耶鲁毕业后,他就职于华盛顿的一家新兴市场对冲基金。
“在为公司打工还是创业两者之间,我选择创业。当时我的工作比较不错,而且和当时的纽约证券交易所CEO,John Thain, 关系很好, 所以他委派我担任中国地区第一任NYSE的代表。这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我完全可以继续做下去;但后来我还是决定创业。”
他于2005年回国。
“我当时就知道中国即将雄起,整个国家焕发勃勃生机,每个人都能发大财。国内涌现了众多朝气蓬勃的创业者与高科技创业公司。“
回国后,张磊说服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交给他2000万美元资金用于投资中国新兴公司。恩师史文森帮助他创办高瓴资本公司,随后又追加了1000万美元。”
2005年就投资腾讯,投京东赚200多亿
张磊的高瓴资本集团成立于2005年,坚持长期价值投资,投资过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企业,其中包括:百度、腾讯、京东、滴滴、Airbnb、Uber、去哪儿、百济神州、蓝月亮、美团、孩子王、Grabtaxi、Saltside、Cardekho等。受托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目光长远的全球性机构投资人,包括大学捐赠基金、养老金、慈善基金会、家族基金及主权财富基金等。
张磊的第一个赌注押在腾讯身上,2005年购买腾讯股票。当时腾讯最著名的产品是QQ,公司估值还不到20亿美元。而今天,腾讯已经成为价值达2000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
张磊说:“现在回想过去,我惊讶地发现腾讯股票如此便宜。”现在,高瓴资本依然持有腾讯的股份。
2010年,据说刘强东当时的融资需求只有7500万美元,但是张磊告诉刘强东:“ 这个生意要不让我投3亿美元,要不我一分钱都不投,因为这个生意本身就是需要烧钱的生意,不烧足够的钱在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上是看不出来核心竞争力的”。
这是当时国内的早期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中单笔投资量最大的案子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钱多人傻”。
现在这笔投资已经价值超过30亿美元。高瓴资本持有京东11.31%的股份,是京东的第三大股东。
他说了两个字,京东才和腾讯在一起
作为京东和腾讯的股东,张磊提出京东收购腾讯系电商时,京东和腾讯的团队都非常反对,其中腾讯一方最为激烈,张磊开玩笑的说:腾讯有人恨不得拿刀找我,我把他们很多人的工作搅黄了。
自2011年,张磊就找刘强东和马化腾见面聊,2012年又把他们拉到一起聊。那两年,两边公司心态不一样,腾讯在电商上没有认输,也没有进化到用投资合众连横的境界。而京东又在上升期,也没有在一起的想法。所以,只好在战场见。
但张磊始终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张磊能够成功说服马化腾,靠的是两个字:库存。
张磊告诉马化腾:当易迅做到千亿规模的时候,可能会有两三百亿的库存,每天都要检查,否则会被人偷、被人贪污、被人损耗。
张磊告诉马化腾,你最大的问题不是不能赚钱,而是应该减少不该花的时间和精力。马化腾被打动了。
日,京东和腾讯投资团队吃饭。2014年1月下旬,刘强东和腾讯总裁刘炽平见面并启动合并案。应两方要求,张磊在酒桌上做了讲话:
第一,人生苦短,要搞就搞大的;
第二,搞大了就要搞成永恒的;
第三,永恒是不可能的,再牛也要不断创新;
第四,早死早超生,要么自己去死,要么自我毁灭再超生。
谈判陷入扯皮的时候,刘强东连打7个电话将张磊从法国南部阿尔卑斯的滑雪召回中国:“赶紧回来,要不就黄了。”
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人多嘴杂,中介、律师、双方管理层太多,几十个人一起抠细节,并购案的主旨是什么反而忘记了。张磊从法国回来后,清场,所有中层管理者、律师、投行都不得参加。
最终坐下来谈的一共8个人,腾讯一方是马化腾、刘炽平、吴霄光、张小龙、鲁姆斯米切尔(腾讯首席战略官),京东一方是刘强东、黄宣德(京东首席财务官),还有就是中间人张磊。
张磊说:今天谈不成,谁也不能走。几个人最终花了4个小时确定了35个问题,包括竞争和非竞争的定义、支付该如何安排、微信和QQ如何对京东支持、股份占比等。
最后,张磊用“库存”两个字撮合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一笔并购案。京东2014年第四季度的移动订单同比增幅高达372%。
在张磊这位红娘的努力下,2014年,京东与腾讯正式宣布联姻。京东收购腾讯QQ网购和拍拍网的权益、物流和资产,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平台支持。
腾讯获得京东约15%的股份,并在京东IPO时以招股价认购额外5%的股份,腾讯总裁刘炽平进入京东董事会。京东IPO后,张磊的这个建议,已经让腾讯的账面回报达数十亿美金。(李志刚《创京东》)
耶鲁大学建校315年以来首位中国校董!
日,美国耶鲁大学2002届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1990级杰出校友张磊成为耶鲁大学历史上首位来自中国的校董。
耶鲁大学校长Peter Salovey宣布,张磊将接替前美国麻省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玛格丽特·H·马歇尔女士,成为耶鲁大学新任校董。
“张磊先生身上集中体现了耶鲁一直寻求的全球领导力”,Salovey校长说,“他的远见卓识对推动耶鲁的国际化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张磊先生此次成为新任校董,将使他自己和耶鲁大学都在不断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耶鲁大学创立于1701年,耶鲁大学校董会是耶鲁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称。
校董会19名成员以委任和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耶鲁大学校长、康涅狄格州州长和副州长3名当然成员,10名校董会委任产生的董事继承人(Successor Trustees)以及6名由校友选举产生的校友董事(Alumni Fellows)。
张磊此次当选的是 董事继承人,将在董事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传递中国声音。
张磊有强烈的母校情结。他不仅捐赠了888万美金,其所创办的公司名字Hillhouse Capital Group(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就是以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命名的。
160亿美金掌门人的投资哲学
如今,高瓴资本管理超过160亿美金的基金。
根据胡润的排名,张磊以150亿元的财富名列中国顶尖风险及股权投资人排行榜。复星的郭广昌,以280亿元成为“点金圣手”首富,盛大的陈天桥,以170亿元位列第二;高瓴资本的张磊,以150亿元位列第三。
以下是他的投资哲学:
我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这是我的信念。高瓴的使命就是发掘最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用最长线的钱来帮助企业实现长期价值。我们相信那些能长期为消费者带来价值、为产业链提高效率、‘护城河’足够深的商业模式能够带来长期的高资本回报率。
我要找的是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
我们认为投公司就是投人,真正的好公司是有限的,真正有格局观、有胸怀又有执行力的创业者也是有限的,不如找最好的公司长期持有,帮助企业家把最好的能力发挥出来。
要研究,只有研究才能让你对变化有理解。 研究是基于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研究,方法见仁见智,有的人看一两个季度,有的人看一两年,有的人看盈利,我看东西是看看五年、十年、二十年的东西。我看的不是形式,我看的是一个人本质上给社会有没有创造价值,只要你给社会创造很大的价值,早晚你会给所创的公司创造价值。”
我把投资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零和游戏,一种是蛋糕做大游戏。很多人的投资是前者,比如pre-IPO这种,我个人是不相信零和游戏的。我喜欢把蛋糕做大的游戏,就是我的思想、资本不能创造价值,我是不会投资的。
我本质上是创业家,只是我的专业领域是投资而已。能生活在这个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里,我觉得很幸运。我喜欢想干大事的企业家,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帮他们实现梦想。
记得看过一个研究报告,发现成功与智商等等关系都不大,但与儿时就展现的自我控制力有极大的关系。实验中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一个糖果,并被告知如果现在不吃,等到几个小时后大人回来,可以拿到更多的糖果。结果有的忍不住,就先吃了眼前的一个,后来再也没有糖果吃。而能够忍住眼前诱惑,等到最后的,则得到了几倍的收获。跟踪研究发现,那些儿时就展现出自我约束力的小朋友后期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 的世界里,懂得用“滞后满足”( delayed gratification) 去作交易的人,已先胜一筹了。
我有三个哲学观,也是在公司里反复强调并实践的。分别是:“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守正用奇”语出老子《道德经》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引申自《论语》,是说看准了好的公司或业务模式就要下重注。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是说只要做正确的事情,不用去到处宣传,好的企业家会找到我们。
我在2005年创建公司的时候,我对我想招的员工的特质说了三个词,就是好奇、独立与诚实。对想干大事的,想有更高成就的人,除了这三点以外还要有一个很宽容,很能够欣赏别人,还要有很强的想象力。你能释放自己的想象力,第三个是很好的身体。
天下武林,林林总总。名门正宗如少林武当,诚然名扬天下,而武林之大,但凡修得暗镖神剑者,亦可独步江湖。门派无尊贵,只有适合不适合 。即使最成功的投资人,也要心胸坦荡,认识到自我局限,不可以名门正宗自居,须认识到获得真理是一个学无止境、永远追求的过程。
vcpema评:有人说状元不行,只会考试。现在,1990年的高考状元张磊用实际行动为状元正名!
从河南驻马店贩卖杂志的少年,到耶鲁实习生,又到资本大鳄,并成为耶鲁19位校董之一,张磊的经历是一个传奇。
vcpema夏小能综合自网络,参考资料:廖卉《高瓴资本张磊:从驻马店到耶鲁,那些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金融时报桑晓霓《高瓴资本张磊专访:从卖杂志的少年到资本大鳄》;李志刚《创京东》;张磊谈投资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VC/PE/MA金融圈》: 做最靠谱的投资人群体。汇聚风投、创投、私募、投行、并购、上市公司、产业集团等朋友。感谢高盛、摩根、红杉、九鼎、复星等数千家机构朋友的鼎力支持。
21世纪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关注我们,占领投资信息高地(点击右上角“ 查看公众号”关注)。 关注后回复1查看如何入群,或先添加小编微信号:jrq2016,请注明公司职位等。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版权,精选的文章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我们。 小编微信号:jrq2016。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马化腾访谈:安心做事 当初若就想做到十亿我们早死了_乐游网
→ 马化腾访谈:安心做事 当初若就想做到十亿我们早死了
马化腾访谈:安心做事 当初若就想做到十亿我们早死了
作者:乐游
[导读]作为腾讯帝国的缔造者,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名气的互联网企业,马化腾这些年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当然也有人吐槽这个靠抄袭起家的企业的价值。不管怎么说,腾讯成功了,而它怎么成功的,马化腾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为腾讯帝国的缔造者,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名气的互联网企业,马化腾这些年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当然也有人吐槽这个靠抄袭起家的企业的价值。不管怎么说,腾讯成功了,而它怎么成功的,马化腾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现在是最适合互联网创业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潜在用户基数庞大;腾讯等大公司的开放平台把创业门槛降到最低,只需要足够好的创意和强大的执行力;社会对创业的认可和包容度越来越高,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从另一角度看,这样好的环境,也使得创业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每个创业者都梦想打造下一个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都希望能造就百亿甚至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谁能胜出?当你真正拥有一家业务众多的大公司时,又该怎么管理这个庞然大物?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但《环球企业家》杂志在2008年和2011年对马化腾的两次采访,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经验之谈。有趣的是,在谈到创业时,马化腾承认如果他现在要创业,也不敢说一定就能再做出一家腾讯这样规模的公司。在保持对时势的敬畏的同时,马化腾分享了他创业的心得:1. 不要一开始就设定宏伟目标,而是把目标放到最低,事情是一点点细致做出来的。只要埋头过完自己的坎,自然会有人分心落后。2. 要看做的事情有没有用户价值,只要事情做对了成本就不会太高。有价值、不放弃就肯定有回报。3. 产品打磨得好用一点,用户自然会体会到你的心意。采访节选:Q:如果今天你才创业,会做什么切入中国互联网?马化腾:这很难,顶多做点小软件满足自己的爱好。不能指望说要做10亿或多少亿,如果我们当初这样想早就死了。这会左右你每一步动作,接下来你会发
现很多细小的事情都不做了,看到服务器有问题也不紧张,老想着10亿100亿怎么搞,那就完了。事情都是一点点细致做出来的。一定把目标放到最低,过完这
关再说。大多数人都跟你一样面临各种小坎,只要埋头过完自己的坎,剩下的自然会有人分心落后,到时候你就跑到别人前面去了。不用怕别人多厉害,做好自己、
和自己比就行了。另外,首先看你做的事对不对、有没有用户价值,只要事情做对了成本就不会太高。其次,多考虑产品能不能琢磨得好用一点,慢慢用户自然会体会到你的心
意。只要有价值、不放弃就肯定有回报。我们的好产品全都是这样琢磨出来的。腾讯的成功最初是运气,后面就是跟整个团队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Q:你喜欢什么样的下属?马化腾:有些概念我用一般逻辑分析都可以挑战下去。除非有人很有本事地让我心服口服:“老板放心,这个是这样的,1、2、3、4。”但往往有人就
说:“对哦,老板你真厉害!想到这样!”我有多厉害?这还不是试出来的。这样的人不管他怎么说,我对他的印象肯定不太好,会赶紧找新人。连最基本的逻辑性
判断都没有就很麻烦。如果做事很乱,成功一次都不知道是撞大运还是怎么回事。总之,不敢放手给没有大将之风的人。Q:腾讯有这么多产品,是否都在争夺成为终极“入口”?马化腾:不可能强迫所有用户都从一个我们自己规划好的“入口”来使用腾讯或者其他互联网服务,这不符合用户需求。所以,最重要的是以产品吸引用户,通过竞争得到自然结论,一切最终看用户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产品只是昙花一现,因为其他人做得不够好,所以暂时有升值空间。如果与之竞争的产品真的做得足够好,那就要勇敢退出,或是进行合理的合并,或是进行其他调整。比如“QQ校友”这个产品最开始放在腾讯研究院,一段时间后发现研究院不适合做这个,而且和QQ空间有竞争。再加上两个产品如果没有一定整合,用户体验就很不好,后来就把归在研究院下的整个团队调入社区部门,放弃原来的入口,把“QQ校友”改造成“朋友网”。Q:怎么说服做得不够好的产品退出竞争?马化腾:最理想的情况肯定是大家取得共识,但有些确实很难PK出来。比如有些人就只从局部利益出发,社交流行的时候,很多产品不管自己是否擅长,都想做自己的社区,而不管是否与其他产品冲突。其实独立公司才需要从单一产品向更宽的领域扩展。腾讯这类大公司旗下的很多部门更应该考虑怎么与周围部门合作,进行产品整合,并将自己擅长的垂直领域做深、做透,而非做宽。我们现在也希望组织架构能“社交化”,把过去分得很开的业务板块融合在一起。比如,如果腾讯在国外推出的一个手机上的社交游戏,就包含了游戏、社交、移动、国际化,到底归哪个部门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了团队去思科学习如何从整体来考虑和决策。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1.80G 类型:策略模拟语言:中文时间:日
562M 类型:动作冒险语言:日文时间:2013年10月
287KB473M574KB582KB2.3M
13.22G8.42G11.91G4.05G2.39G
周热门资讯
周热门大作老人久病在床,儿女却盼早死早解脱:谁能给老人最后的尊严?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安然朗读音频
一周前的一天晚上,因脑梗瘫痪在床快一年的李奶奶,终于耗尽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永远地离开人世。
李奶奶弥留之际,三个儿子站在病床前伤心落泪,哭着喊着妈妈不要走,你走了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妈妈了。
办丧礼的三天时间里,三个儿子披麻戴孝,跪在老妈妈的灵前,哭到不能自己,亲朋好友去劝解他们不要哭了,他们都控制不住继续哭。
那一刻,他们是真的伤心的,毕竟从此以后真的成为没妈的孩子了,但是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解脱,终于不要再为谁照顾妈妈多一点扯皮打架了。
有邻居看到三个儿子哭得伤心的模样,小声嘀咕:“这些不孝顺的儿子现在知道哭了,老妈妈在世的时候,咋没见他们孝顺呢?一个个恨不得老妈妈早死早解脱呢!”
李奶奶瘫痪的日子不到一年,可是三个儿子却已经吵了无数次的架,动手打起来都不下五次,原因只有一个,谁都不想照顾老人。
李爷爷一辈子被李奶奶照顾惯了,连一碗粥都不会煮,更何况他自己身体也不行,手抖得厉害,根本没有办法照顾老伴。
李奶奶一日三餐需要特意做,因为她只能吃流食,还要人喂,大小便需要人清理,李爷爷就这样哆哆嗦嗦地照顾着,一边照顾一边骂儿子没良心。
三个儿子都要打工挣钱,三个儿媳妇跟老人关系也不好,谁也不愿意伸手帮忙,李奶奶经常眼屎糊满了眼也没人帮着擦一擦。
老三家掏钱买药还有尿不湿,坚持了三个月就没有下文了,老二媳妇帮忙给婆婆洗澡,洗了几次就再也不愿意了。
老大家干脆装聋作哑,两口子出去挣钱,跟人说自己身体也不好,没有办法照顾老人,这样没良心的儿子也是少见。
现在好了,李奶奶解脱了,不用在这冰冷的人世间受罪了。
三个儿子也解脱了,又变成有商有量的好兄弟了,老人何其悲苦,这世道何其悲凉!
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古人诚不欺我,当一个人久病在床,真的不要指望儿女有多孝顺,只盼着你早死早解脱。
有人或许会说,李奶奶的不幸只是个别情况,更何况李奶奶没有女儿,她要是有女儿照顾,肯定不会早早离世的。
那我再说一个真实的事情,有一位83岁的老奶奶,前两周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加上天冷引发脑梗,被送进医院紧急抢救。
在抢救的两天时间里,医院下了好几次病危通知,并且告知家属,老奶奶内脏器官都已经大面积萎缩,估计时日不多了。
于是儿女们给老人提前把寿衣准备好,就等着老人咽气办后事。
可是老人的生命力很顽强,一个星期的时间就从重症病房出来了。
四个女儿都很孝顺,一起陪在医院照顾老人,一个儿子承担了所有的医药费用,儿女们齐心协力在挽回老人的生命,期望老人能多活些日子。
现在,老人的生命体征日趋平稳,开始进食,从每次只能喝一口水,到能喝小半碗水,现在已经能喝半碗粥了。
本来昏迷的老奶奶也逐渐清醒过来,从谁也不认识到跟儿女唠嗑,还能把一口痰吐得老远,可见老人的身体正在恢复中。
儿女们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折腾,都累得够呛,尤其是每天晚上的陪夜,凌晨要看着输液的水,还要扶着老人上厕所几趟。
老人身体虚弱,汗出得多,要经常换内衣,每一次都要几个人一起弄,否则真的搬不动老奶奶130多斤重的身体。
家里亲朋好友关心老奶奶现在什么状况了,一个女儿慢悠悠地说,反正寿衣都准备好了。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等着老人咽气呢。
这才一周多的时间,亲生的女儿都已经不耐烦了,是不是感觉很现实?老人要是听到女儿这样说,心里会作何感想?
前一段时间,有一则新闻说有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请了七天丧假!”这句话多绝情多冷血!
儿子请假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两三天过去了,父亲仍没有死,在儿子问出这句话后,老人随即选择自杀,儿子给老人办完丧事后继续出去打工。
生活有很多无奈,谁都在为挣一口饭而四处奔忙,疲惫不堪的生活让我们忘记了侍奉父母,别提嘘寒问暖了,就连什么时候死都得看儿子有没有时间。
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开始实施,曾引起热议的“常回家看看”正式被写进法律,当时就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讨论。
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该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
国家制定这样的法律的初衷是好的,就是希望为人子女多关心关心老人的生活,不要让老年人晚景凄凉,更不要让老人在孤独绝望中走向人生终点。
2017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周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周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已经凸显,国家正在积极制定各项政策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
只是,国家再怎么出台政策,也抵不上不孝顺的儿女们盼着老人早点归西的那份薄凉。终究中国的老人们是想养儿防老的,却没有想到最盼着你去死的就是你的儿女。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说,其实“养儿防老”、“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观念,现代的人大部分早已不再坚持。
羽毛既丰,各奔前程,上下两代能保持朋友一般的关系,可疏可密,岁时存问,相待以礼,岂不甚妙?
这种两代人之间朋友一样的关系当然有,但是只存在于老人身体健康而且生活能完全自理的情况下,当成朋友相处自然轻松。
当老人卧病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的时候,是不可能还“相待以礼”的,你可要伸出双手给老人喂饭,撸起袖子给老人洗澡的。
这种伺候人的活儿,干一天可以,干一个月没有不喊累的,干上一年半载那更是不容易,所以才会有“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大实话呀!
现在,很多人经济条件好了,自己工作又忙,根本没有时间来照顾老人,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花钱雇保姆来照顾老人。
在很多儿女的眼中,老人就是家庭的累赘,尤其是需要照顾的老人更是如此,他们恨不得离老人越远越好,当然早点死了最好。
我这话说得似乎很绝情,但是你放眼看看现在老人的生存处境,尤其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处境,就知道这是现实,赤裸裸的现实。
关于养孩子,曾有这么一段鸡汤文非常流行,这段话是这么说的:有没有想过,你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
刚看到书里一个很感动的答案说:“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参与意味着付出与欣赏。”
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们争门面,不用为我们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们养老。我们只要这个生命存在,让我们有机会和ta同行一段。
是不是很唯美的感觉?我们养孩子只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而不用帮我们养老?
这个作者如果当时躺在床上不得动弹,他会这么说吗?
漂亮的话谁都会说,但是事情临到头上才知道,说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
我问自己,如果是我的父母需要我衣不解带地照顾,我能做到一点厌烦的情绪都没有吗?
我觉得很难,这是心里话。
我再问自己,如果是我自己卧病在床,我最想要谁来照顾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儿子,因为他是我生的,他有照顾我的义务,我也最依赖他。
再深入想一想,我现在要忙工作忙孩子,让我整日整夜守在老人身边,我真的做不到,这个时候我会庆幸有姐姐和弟弟跟我一起分担。
当我需要儿子全天候照顾我的时候,我肯定也不忍心扔下工作扔下家庭,毕竟中年的他正是事业上升期,我不忍心多牵扯他的精力。
这样换位思考,让我能理解一些儿女希望久病在床的老人早死早解脱的想法,但是我不认同他们的做法,因为真的很丧良心。
做父母的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等父母老了动不了了,孩子就负责给父母养老。
看似很公平也很和谐的两代人的关系,但是真的能做到的能有几人?父母在照顾小婴儿的时候,会觉得婴儿拉的屎都是香的!
你会情不自禁地亲亲小婴儿娇嫩的脸,甚至会亲亲他的小屁股,因为小婴儿哪儿哪儿都是粉嫩的,惹得你不得不爱。
但是,当你在照顾一个垂暮的老人的时候,你会发自内心地想要亲亲老人吗?那老人斑丛生的脸,你根本不想碰到吧?
即使很多非常孝顺的儿女能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大部分都是出自责任感,而不是内心真的有多爱老人,因为自古恩往下走呀!
这其实就是很多人不愿意照顾老人的根源,又脏又臭,又累又苦的事情,谁能愿意做呢?能做的到的那是真的很孝顺的儿女了。
但是话说回来,即使照顾老人非常艰难,这也是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父母把你养大,你就有养父母老的义务。
老人倾其一生把我们养大,为我们遮风挡雨一辈子,当他们躺在床上动弹不了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给老人养老,给予老人最后的尊严。
曾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很实在,也说出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关系:
1岁孩子把屎尿拉裤子里往往被原谅,而80岁老人则会被责备;1岁的孩子不愁没人喂养,80岁的老人却担心没人赡养。
孩子怎样成长,老人就怎样退化。
他们没有“痴呆”,只是回归孩子的状态。当他们忘记往事,忘记如何吃饭,忘记如何说话,请耐心对待。
这就是生命的轮回,这是上天给子女回报父母的机会,我们应该珍惜。
当爸爸妈妈老了,请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的手一样。
当父母真的不能照顾自己了,也请你像当初他们照顾你一样照顾他们。
即便有一天他们走了,也不能让他们丢失最后的尊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望父母早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