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9akg耳机多少钱耳机线是尼龙的吗

8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直推党的告白:晒一晒抽屉里的耳机_什么值得买_传送门
小编注:良心晒物,多图杀猫~一直关注什么值得买,也在上面败了不少东西。每次想晒单,打了标题就没写下去。今天干脆就一股脑的都晒了吧。耳机或者耳塞吧,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同样一副耳机,你觉得绕梁三日吧,也许你的小伙伴就觉得是一地摊货。这事我常碰到。最早接触的塞子是爱华,那是老爸在我初二生日时送的随声听里配的,至今我依然认为那我收到最开心的礼物,那还是一个听磁带都需要接别人正版来翻录的时代,然后是SONY,接着是森海,铁三角,BOSE,B&O;等等。嗯,刚刚表了一通废话,直接入正题吧。前端:IPC,IPHONE,爱欧迪S9,SONY EJ985 CD机。之前上了SONY PHA-1耳放,但是没有用多久就出了。我承认声音是有提升,但是真不方便。听的是歌,享的是曲,还是自然点,轻松点去感受音乐比分析音乐本身有乐趣些吧。Apple iPod classic相关链接:IPC---现中亚1799,还可以使用Z劵(我是买了50块钱的书,返了150的Z劵),算下来1749元就可以抱回家,而且是亚马逊自营的,算是国行比较良心的价格吧~值数:★★★★(一星给便携性,相对国砖的体积,我就不说啥了。一星给容量,这个大家都没意见吧。一星给可塑性强的平实音质,大家可以按照个人喜好对IPC各种捆绑。还有一星是我自己对IPC的喜爱程度。 )PHA-1---SONY ポータブルヘッドホンアンプ PHA-1我买的时候26275日元,日亚自营入的。值数:★★★IPCEJ985各种水果机 IPC+PHA-1从哪条开始晒呢?那就按照时间顺序吧。AIWA HP151。
这是美淘过来的,貌似这货也只有美国有卖。放了起码10年以上,到手之后,海绵套拿出来还是完好的,用手一撮就变成粉末了。声音是熟悉的模拟味,好温暖。我甚至想用磁带机去听,可惜磁头早坏了。这副塞子,就不要去讨论三频了,不要去讨论声场和那个啥的,这完全是一份心情,一份追忆。全新的爱华塞子,绝版了吧。呵呵。Aiwa HP-V151 In-ear Enhanced Dynamic Duo base Boost Stereo ...
不过我不是在这家第三方买的。之前我买的那家已经没货了。值数:★★★(这三星,都给那些年的回忆。) 森海塞尔 MX500 & MX500RC-L。这两款塞子论坛里讨论较多是前者,但为啥我觉得后者RC-L声场更强,空间感更宽敞,虽然中频略显突兀,高频略废。但在那个年代,不失为一副均衡性好塞子。好推,好听,耐操。这俩货真心无靠谱链接,某宝上大多是假货,正品行货反正我是没找到,年代太久远了。MX500RC-L值数:★★★MX500值数:★★★MX500MX500老款MX500RC-L森海塞尔MX760。
这款塞子不用多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型号了。价格不贵,号称可以将三频完美的衔接起来,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这塞子的时候是一个朋友刚刚入手,他小心翼翼的
拿出来,插到CD机上,欢喜的递给我说:你听一下这塞子,晶莹剔透,中高频亮,而且才300多块,你听一下。我的确听了一下,记得当时放的是王菲的歌,一耳朵觉得好怪啊!感觉整首歌被这塞子肢解了一样,我承认咋一听没听出啥不妥,但是否更适合听英语听力?不过诺干年后,自己还是入了。听了大约10次左右,放盒里了。这货也是无靠谱链接来的。应该也是绝版的了。值数:★★★MX760铁三角CM3,CM4,CM5,CM707和EC700。在MX760之后,我入了铁三角的CM系列,那是因为我听了CM5之后,瞬间被这种独特的调音风格给毒到了。正如我现在就在听CM4,因为CM5被我拆了 。
早先的这三款CM系列塞子是非常有特点的,有一种听着就忍不住要唱出来的感觉,是一种春风吹过的小清新,就像一个16岁的美丽少女轻声吟唱,好美,好甜。虽然低频量少,也毫无下潜可言(CM3低频稍微多一些),但你绝对不会想到去寻找低频。当然!这样的属性设置,注定不能靠它去攻打沙巴克,注定不能听那些
动感十足的舞曲。去听一听女声,去听一听陈绮贞吧。
话说曾经有人告诉我这三款塞子的单元都是一样一样的,我只拆了CM5,其他两个没拆,在此也求达人指教。不过就听感上来说,的确是CM5好过
CM4,CM4也明确好过CM3,怎么说,CM5的声音就非常干脆,几乎每个音符都不拖泥带水,低频弱就是弱,毫不掩饰,是弱项咱不比,但是高频的甜美,
又不腻味,实在让人回味无穷。CM4和5声音上非常接近,除了线材上的区别,CM4带音量调节。是不是正是因为这点,而且在信号传导上有差别呢?还是心里
作用?嗯。。。真的不好说啊。CM3---Audio Technica/铁三角 ATH-CM3
CM3值数:★★☆CM4---貌似没有在大陆上市,日亚上也翻过,无靠谱链接。也算是岁数大的。CM4值数:★★★CM5,EC700---同上原因,无靠谱链接。某宝有些店家有货,但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品。CM5值数:★★★☆EC700值数:★★★CM707---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ダイナミック型インイヤーヘッドホン
我入的时候是日亚自营的。大约也就这个价格。这塞子没有假货。CM707值数:★★CM3 CM4CM3&4至
于EC700,那是因为当时还没钱入A8,所以退而求其次,听了大约不到5次的样子就又出掉给有缘人了。那个单元设计有问题!后面要表到的CM707也是如此,完全是反人类的设计。佩戴太坑爹,单元实在太大,插入后,毫无快感!声音方面到是还行,不过往低频靠了很多,听上去好像比之前的CM系列要平衡,可以选择的曲风更多,但是!这样一来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老铁甜美女声的辨识度。我很遗憾。EC700CM707,完全是出于对CM系列的个人情感才入的。入手之后除了佩戴问题,声音和EC700风格类似。四不像,又说不出明显缺点。反正不值得买就对了。就这还在国内标价850RMB,实在是泯灭良心的表现。本人是日淘回来,300左右,也就值这个价吧。低频有量无质,中频略凹而不是凸,高频稍微好点,却又老是关键时刻掉链子,上不去。用了那么大的单元,老铁你是想在声场上做文章么?空是空出来了,却毫无违和感!不推荐购买。毫无特点的塞子,唯一值得一说的是做工,算的上精但不细。CM707森海塞尔MX90VC。据说是拿了什么德国的奖项,红点奖? 反正是09年我入了爱欧迪D2+的时候,女王大人送的。品味吧! 论坛里很多对这副塞子的YY。但大部分都是:好!均衡!德味!这货妥!其实吧。。。我觉得吧。。。我觉得真的很一般!咱就从作为一个塞子的本职工作说起:佩
戴。这货佩戴是真的很奇怪。需要将耳塞上方突起部分全部塞进耳廓,那样虽然不容易掉下来,但是总有一种被“异物插入”的不适应和不快乐,坚持不到一个小时。耳塞是金属的,音量调节的线控也是金属的。做工不错,但是!你出街那个纠结啊。线控甩来甩去的非常别扭。声音上,可以说和老版弯头的
MX500比较接近,能感觉到进步,但并不十分抓耳。佩戴就限制了你使用时间和心情,自然对其声音表现会打折扣,所以我说耳机是非常主观的东西。三频的确
表现是还行,声场由于塞子发生单元的面积限制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但其实在塞子里也算小的!低频量不多,下潜还行,并非拳拳到肉,中频可圈可点也并非出彩,高频马马虎虎,解析比不上MX760,别的档次就不高攀了。总之算是一款值回票价的塞子。值数:★★★☆相关链接:无靠谱链接。也是岁数过大,而且我记得当时一到货就被烧友们疯抢,货源貌似没有充足过。MX90VC MX90VC其实我还入了MX880,长相太丑,是一中庸型塞子,我就懒得拍照浪费口水了。缺点是那线控,一动就偏音,难怪现在也下架了。AKG K314P。这是一副传奇的塞子,这是一副老烧们的备塞,这是一副性价比无敌的塞子!我第一次入这塞子是在林SIR店里花了199元入的。后来扔洗衣机里洗干净后跟着衣服晒干,某天我穿上干净的衣服,从兜里拿出这条干净的塞子,一听,更干净了。 这是真事!这至少说明这货真心耐操。后来考虑到还是多少对单元有损伤,在中亚特价的时候,又入了一副,129元。这副到现在也没拆,就等停产再卖回给林SIR。呵呵,开玩笑的。这
货声音不像森海的均衡,不像铁三角的偏科,不像苹果的开水,很独特!低频略散,不客气的说就是无质无量,用耳朵找一找能找到叫做“低频”的东西,却找不到
“低音”,中频略飘,但能听,高频细,不腻味,耐听!解析,嗯,一百块的塞子也有解析!反正这货真的有!佩戴的话,一两个小时左右没有问题,但是长久了,
会略卡耳道,单元不大,但可能是做工毛糙的原因。喜欢轰隆隆低频的朋友不要尝试,这货是清新路线的。 甚至有小A8的称号哟。值数:★★★☆(两星给价格!一星给素质!半星给质量!脏了扔洗衣机洗一洗吧。)AKG K314P 耳塞式耳机 白色K314PSONY MDR-E931 菲版。
这货是老塞,是当年SONY
CD-WALKMAN的佩塞。声音偏低频,放了不少味精,大众口味,叫我老爷子听一听,他说很好很喜欢。就像当年的808,挺爽的,便宜,过的去。不过我
入这副塞子并不是为了听,而是因为它稀少。淘来的时候,是完整包装未拆的,里面有一个黑色的耳机袋,最关键是:尼龙线,菲律宾产。到某宝去搜一下,大部分是报价18块,有正品原装的大约100左右,却都没有看到尼龙线版的。这副我入的时候,160元。只有一条,是从一个很早就在我们这个城市卖爱华磁带机的
老板仓库里淘出来的。买来我也没怎么听,偶尔会拿出SONY的CD机,插上感受一下当年的感动,回过神来,岁月蹉跎,时间都去哪了?当年和我一人听一只耳
塞的小伙伴,你们好么?值数:无法评价 这货,我想找链接也找不到。估计全球都无卖家了。我表示窃喜。。。嘻嘻嘻嘻。MDR-E931
MDR-E931苹果EARPODS和苹果入耳式耳机。
经典的小白我就不介绍了。那也是经典的白开水,也算是独一无二的特点吧。说一说EARPODS这款全新的佩塞。帮主西去之后,这帮不争气的家伙就搞出这么
怪异造型的佩塞,当初我是不看好的。后来送女王大人IP5之后,我稍微听了一下,给我感觉还是蛮震撼的!自己又跑去买了一副作为出街、打电话用。这副EARPODS到底好在哪呢?我就说两点:1,和经典小白比,风格和调音取向完全不同,声音方面其实是更加市场化,却并不俗气,小白有的它有,小白没有的
它也有!比如最直观的低频就正常了很多。至少出街不会为听不到低音而难过,至少运动时不会为了没有动感而没了激情。算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好配塞!2,方便!舒适的佩戴,防汗设计,包括通话,都设计的非常妥当。可谓水果机之福音。缺点方面就是不耐操,正常使用一年左右,线材变黑,并且粘乎乎的好恶心,但比上一
代的小白略好,因为小白的单元处橡胶圈还会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而脱落,也不知是不是掉进耳朵里去了,后怕的很。EARPODS---苹果(APPLE)带线控和麦克风的 Apple EarPods MD827FE/A我也是这个价格入的。这款耳机有两种型号,一种是IP5佩塞,要便宜一些,但是并非官方单独销售版本,只针对IP4S以上版本的苹果手机和IPAD2以上版本平板,IPOD只支持闪电接口的版本。不支持IPC和普通SHUFFLE。另一种是通用版本,支持任何苹果和非苹果设备,也就是我推荐的这个链接。外观上都是一样的,怎么区分呢?第一种非通用版(其实就是中国版,国外没有的,这一点我强烈鄙视苹果)的金属插头上项圈是黑色的,第二种通用版是白色的。值数:★★★☆EARPODS接着说说:苹果入耳式耳机。为啥它没个型号?我去。。。 这货居然是双单元动铁耳机。498元京东入的。很多人说,苹果耳机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声音又不HIFI,又不流行,各种炮轰,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听过这副耳机? 我是说正品带发票的这副耳机。双单元动铁,只需要500元,其实我觉得很超值。可更换钢制滤网,做工精细,体积如此之小体现出设计的用心。再听一听声音,我承认,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口味。毕竟苹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公司。这其实和早期的魔声耳机给人感觉很像,人们总说魔声的声音差,但却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魔声,改变了死气沉沉的耳机业。魔声的成功告诉人们,耳机并不只是为了播放声音,并不只是用来接个电话,耳机可以成为一种时尚!好像说远了。。。回过头来,我们接着说这款入耳式耳机。从价值上,我已经肯定它。声音方面到底如何?声音的确有缺陷。毕竟不是专业耳机厂家。干瘪,毫无生气,不立体,像是在二次元世界听音乐。(话说二次元世界能听到声音么?)但是优点也很明显,首先依然是和水果机的高度兼容,方便!其次声音虽然有缺陷,但哪副塞子是十全十美的呢?这副入耳式耳塞,设计小巧,配上C套,隔音和舒适度上简直完美。官网的介绍没有夸张,在音乐的表现力上,的确是“丰富、详尽、准
确”,声音出来就好像一块不锈钢,结实、防锈、光亮,表面看上去貌似没啥缺点,但摸上去冰冰冷,更别说拥抱了。虽然整体表现上差强人意,但也不失为一副长
途旅行、写作业睡觉的好塞,居家就免了吧!Apple MA850FE/B 入耳式耳机某宝上有200-300多的,多为所谓厂货,其实根本没什么厂货之说,就是假货或者二手洋垃圾。值数:★★★苹果入耳式耳机舒尔E2C。
上初中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有一个来自美国的耳塞品牌,他叫舒尔。当时我以为叫“舒耳”。怪异的造型,好像很专业似的佩戴,还有高昂的价格都让我望而却步。工作之后,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小城一家专营耳机的老店里看到橱窗上摆放着全新塑封的E2C,一问,老板说:350元拿去吧!于是就买了。回家拆开后,研究了半天才知道是绕过一圈耳朵用以佩戴的,这样做是为了防意外拉扯和更好的隔音吧,确实隔音效果真的很不错。即使放飞机上听,也比一般的被动降噪好太多了,
后来成为我的飞机专用塞。线材扎实!放了这么多年,拆开,我还使用了3年多,依然没有任何问题,老美的东西就是扎实。塑料单元是全透明的,长的跟异形一
样,反正我觉得是毫无美感,纯粹是为了做个塞子而长成这样的。说说音质吧。舒尔我们都知道,人家是做动铁来的。但是这副最低端的E2C确实
是一款动圈产品。按道理既然是动圈,那么应该会比同价位动铁的声音大气,更加适合流行乐。可这款塞子,这款舒尔动圈耳塞,却的的确确的把动圈的声音做成了
低端动铁的感觉!你们能想象么?坛子里也有不少朋友觉得这货是ExC系列就膜拜,其实也许塞子年纪太大,很多人没有听过吧,说句良心话,这塞子真不好听。声音比较干涩,偏走流行风格,却底盘毛糙,毫无下潜可言,中高频都感觉闷在鼓里,你说有吧,听不清楚,你说没有吧,又能听到,就好像看640画质的AV,可把俺郁闷坏了!看不清楚,再好的戏也出不来!总体来说,这货质量不错并且佩戴舒适,功能大过听感,能听男声,能用,能降噪,建议在异常嘈杂的情况下使用,保护听力不含糊。这货全新的相关链接也的确绝迹了。值数:★★(这两星,一星给降噪效果,一星给舒适度) E2C魔声爵士小号二代-戴维斯(Miles Davis)。
之前已经提过,我并不反感魔声,甚至一度想买个2B耳机,但苦于是眼镜党,试戴后发现非常夹镜腿,就作罢了(其实,2B不论是SOLO
HD还是录音师那个声音真心让我纠结,不知道在听啥,感觉在吃火锅,稀里糊涂,不知道那单元是咋做出来的,价格不便宜啊,怎么就不能在投产前让个调音师听
一下呢!而且录音师还有电流声!尼玛,2K多的东西,能不能有点节操啊!虽然长相的确拉风,但也不能这么败絮其内啊!)。这款小号二代,用料硬朗,做工精致,尤其那个线控设计大爱啊,而且看到耳机坛友们也津津乐道此款,因此我没试听过就买了。买的时候,因为还不会海淘,不知道有本站,所以被美帝狠狠的宰了一刀。219刀入的,让在美国留学的妹妹直接国际快递过来,快递费花了40刀。不过还好没被天朝睡。后来成为本站粉丝,看到这货居然掉价到155刀,朋友叫我帮忙给她海淘一个,当时那个心如刀割啊。。。到手。拆箱后,佩戴,发现所谓魔声自家的水凝套,除了颜色像水泥,貌似没什么特别,为啥叫
水凝套?是我耳朵奇葩么?送了一堆套子,各种都试过就是没一个戴上去能不掉下来的!一动,就掉!根本不抓耳。塞子本身的确用料扎实,全金属,所以重量也是
无法抓耳的原因之一。之前大爱的线控,实际用起来其实很鸡肋,很重,导致左塞负重太大,下坠感明显,各种不适。换了C套之后,终于解决了佩戴问题。因为C套官网没有特别针对这款塞子有匹配信息的说明,我是用T500强行套入的,能用。开声这塞子就把我吓了一跳,解析非常透彻!低频非常到位!
这两点结合的塞子,我觉得挺难得。我听到的是惠特尼休斯顿的《I HAVE
NOTHING》,前面的小沙锤摇起时,仿佛能感觉到沙锤里每一粒沙子的摆动,这尼玛是1080P的分辨率啊。你说他只有解析我能理解,但是低频有量有质
有下潜我就费解了!这货的确做到了!可以这么说,小号二代这款塞子,是一款杂食的塞子,乐感很到位,让人愿意听下去,但并非使人陶醉!很多人说这款戴维斯
不易推,要上耳放,哥们也上了,反复对比感觉差异有,并不大。从这款塞子的功能设计上能看出它就是便携用的,伦家还集成了话筒线控,你整个耳放去听,让人家设计师情何以堪?这款耳塞,是一款从设计到声音都值得拥有的耳塞,但并不是一副完美的作品。最后我把它出了,曾经拥有即可,天长地久还是留给更好的塞子来接任吧。Miles Davis Trumpet High Performance In-ear Headphones现在居然涨到367刀???真心坑爹!!!值数:★★★☆(一星解析,一星低频,一星设计,半星给后面降价后的良心)魔声戴维斯2代
魔声戴维斯2代线控 魔声戴维斯2代SONY 运动CD来客串说了半天塞子,来几个便携头戴吧。森海塞尔PX200、PX100II、PX200IIi、KOSS PP。
为啥把这四款头戴放一起呢,因为都是便携头戴款。曾经也两次入手PX80,后来第一次送人了,第二次因为入手了PX100,也出掉了,后来回味一下,感觉还是PX80声音比较PX100II清澈一些,有些后悔。外形上,除了KOSS
PP不是同宗,其他三副都差不多,佩戴上也都还行,我作为眼镜党,表示PX80最为舒适,其次PX200,再次PX200IIi,最后是PX100II和
KOSS PP。KOSS PP由于是夹耳型,眼镜腿夹着还是很尴尬的。相关链接:PX200已经绝迹了。值数:★★☆PX100II--森海塞尔 PX100-II 头戴贴耳式折叠耳机
值数:★★PX200IIi--Sennheiser 森海塞尔 PX200II i 开放式可折叠头戴音乐通讯耳机我是中亚特价499时入的,好像是截至到现在最低位的时候。。。值数:★★★KOSS PP--Koss PortaPro Headphones with Case不过我是381RMB在实体店买的。。。 值数:★★★声
音上PX100II和KOSS PP是站一队的。其次PX200和PX200IIi是一条裤子。PX100II和KOSS
PP都是属于那种低音轰隆隆的,听摇滚还行,听人声就像低端的无线鼠标,走不了直线而且飘到屏幕外也是常有的事。这里值得一说的是KOSS
PP的低频的确不俗,而PX100II就相比发闷很多,所以PX100II最后躺抽屉里,听了几回就没咋用了,留给女王大人出街使用。PX200系列就截
然相反,低频能找到,而且PX200IIi在低频上已经改进很多了(相比PX200而言),并且人声站位适中,能听上一听,不会烦闷,但是久了也会腻味,
出街用的最多是PX200IIi,跟水果兼容,外形低调却不显廉价,声音平实不浮夸,算是值得购买。并且我是在中亚特价时入的,499元,很安心啊。 PX200PX200IIiPX200IIi&PX200;PX100IIkoss ppkoss ppB&O; FORM2。
这款头戴耳机为啥单独拎出来,除了价格和品牌本身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外形设计和声音取向。这货产地日本,设计师将女性头箍的理念和原型融入其中,耳机整体塑形协调一致,给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美感。头梁全塑料,质感还算过得去,大小可以通过两侧单元处上下拉动调整,发声单元可以根据耳朵的佩戴位置转动,尽量贴耳。这些细节的确很贴心,不愧是以设计为主的公司,据说这副耳机还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纳为永久收藏品。好吧,应该是博物馆中能买到最廉价的物品吧?PS:这副也是女王大人送的。。。好吧,来听一听这副进了博物馆的耳机。阻抗30欧,定位便携,因此也是不需要上耳放就能发声的好物种。作为同样风靡25年的产品,它和PP的方向不同,PP走的是运动系,给你低频,给你刺激,运动起来带劲,而FORM则以简单自然舒适为宗旨,不论从佩
戴还是不佩戴的情况下放颈脖子上,都能体现这一理念,但这样就牺牲了便携性,FORM2是不能折叠或者想PP一样卷起来的家伙,你看到这么大,就是这么大,没法缩小。声音方面,也算是继承了B&O;的风格,不算惊艳,但比较耐听。懒懒的低频,不用你去寻找,该来的时候会来的,人声方面还算凑合,解析像是用了美图秀秀的照片,看上去挺漂亮,但关键的细节给你模糊掉了,可能由于单元大小的限制,导致声场较窄,总体上,整个耳机的音乐氛围表现的比较和谐,不中庸,挺不错。Bang & Olufsen Form 2 HeadphonesB&O;官方在亚马逊自营的,质量有保证。价位好像也没有跌过。值数:★★★☆(设计上加半星)B&O; FORM2既然说到了头戴,那BOSE也来露个脸吧。
上大学的时候,偶然一次聚会听到了朋友的BOSE
OE一代,那狂风暴雨一样的低音,快把我刮到外太空了。一直念念不忘。这不去年黑五,看到跌了10%,也就是149刀的时候,我傻瓜一样的入了OE2i。值友们肯定笑了,我说不怕!虽然时隔2个多月后,跌到了99刀,伦家美亚良心企业,给俺退了差价!哈哈~!!这事要放天朝,2个多月哟。。。算了。人家是
资本主义,人吃人的社会,给你退几十美金差价,是想着以后喝你血吧,美帝那个万恶,值友们不要上当啊。扯远了。。。经过黑五洗礼,约30多天漂泊,OE2i终于到手了。这货就不要谈煲不煲的事了,原本就是冲着低音来的,你指望拿他听理查德克莱德曼或者马友友么?插上IP,点上一首LADY
GAGA,任其狂轰滥炸,很多人说这就是BOSE,低频下潜深,弹性十足,听流行之类动感强,爽。但也许是我过了欣赏低频的年纪,怎么听也听不出当年当时
一耳朵听OE一代的那份内心澎湃的感觉了。而且最让我纠结的是夹镜腿,虽然是记忆海绵,人造革的皮质也很优良,但出于便携性设计成可折叠,导致整个耳机头
梁长度相对应的缩短,戴上后是夹在耳朵上而不是罩在耳朵上,因此很痛苦!到手后大约一个月,听了不到4次的样子,又出掉了。出掉之前连个念想也忘记留,只有美亚购买凭证,凑合算晒吧。BOSE OE2i值数:★★★出掉OE之后,正好有空去了趟香港,在那里的BOSE店无意间试听了一下AE2。一直以来我都觉得AE2不能代表其BOSE的风格,结果我错了。因为AE2
相对牺牲了便携性,整个耳机单元设计也比OE大很多,戴上后是直接将耳朵罩完了,而且非常舒适。有些许夹镜腿,但是可以接受的程度。回来看到值网爆料79刀,果断入手。声音方面相较OE,风格迥异,是不是由于单元大小问题还是耳罩是设计原因,反正开声就感觉声场比OE宽敞多了,虽然解析不到位,但听听流行很舒服,没有OE的变态低音,反倒觉得清爽了。79刀的价格,BOSE的品牌,舒适的佩戴,正常的声音,我觉得还是非常超值的。BOSE AE2值数:★★★☆(多半星给舒适度)BOSE AE2BOSE AE2这里乱入一款监听。SONY MDR-7506。据说是畅销录影棚近30年的监听耳机。我是看到值网主页推荐时美亚购入的,因为没有听过监听耳机,所以想尝试一下。结果我果然中了当时小编说的那句话:这货是值得买,但关键看你需不需要。光3米线长这一点就让我后来很纠结了。插哪哪不是。廉价的包装,包括那个廉价的6.3插头,怎么看怎么像地摊货。也许这货畅销30年,就真的只是因为价格便宜并且耐操实用吧。声音表现上监听调音风格我感觉并不是适合大多数不玩音乐的朋友。的确能听到一些原本不想听到的细节,而且整个三频感觉被肢解,硬生生拼凑在一起扔给听众。虽然做到了本职工作,但对我这种只想好好听歌的人来说,毫无意义。不过也算是一种体会吧。值数:不玩监听,不懂做音乐,不好评价。但是从音乐表现上,我给★★★MDR-7506铁三角ATH-EM700 AND “女王陛下”ATH-EW9。
这两款耳机,是同年入手的。一直很想尝鲜一下号称“女王”的EW9,也被其华丽的樱桃木外表所深深的吸引,但由于眼镜党在佩戴上实在伤不起,所以先买了个便宜点的EM700试一下,结果发现完全无压力!就果断日淘下单EW9,通过JS到手。很多朋友会问,EW9日亚有全新的不奇怪,但是EM700难道买的二手?我觉得买耳机就像买内裤一样,毕竟都是直接和人体皮肤或者耳道接触的东西,还是不能接受二手货的。EM700全新的的确少见,也是我从小城那家古老
的耳机店淘来的,同样也是最后一副,至少后来我去就再也没见过本文中提到的所有“最后一副”,350元入手,全新未拆。EM700没有刹车片EM9D那么稀少,而且产地祖国,但也多少算是EM系列型号较高的产品。铝合金外壳比较亮骚,而且比TI的耐划(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表
现),声音方面表现算是有铁味的,但并不真宗。几乎无隔音,虽然佩戴无压力,但如果要拿下来接电话再戴回去,费时费力,麻烦!而且还得一只手拿着这单元。。。整体上给我感觉比较一般,我都记不住他的声音特点,同时也没想到其缺点。晚上睡觉时戴上看看书,还不错。相关链接:无靠谱链接。值数:★★★(全给亮骚外观)ATH-EM700 ATH-EM700再说一说女王EW9。当时被其外表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到手之后,原本想单独就EW9来晒一单,后来也是各种原因加上自己懒,起了头,没有写下去。今天就简单说一下吧。外观就不多表了,佩戴也无纠结,客观的说,声音的确是美。铁家风格,一览无遗。华丽的女声,听到想让人犯罪,低频略有修饰,无伤大雅,再加上
北海道樱桃木点缀,大爱!坛友们说,这货要上耳放才能发挥其AV魅力,这一点我表示肯定!自从我将PHA出掉之后,一度想把女王也转交他人,但每每拿出来
赏其芳容,还是下不去手。产地日本,延长线产地中国。做工精致,尤其那插头,全金属包裹,看过去就是一个字:妥!这货缺点也很明显:不耐划,因此我买了琴
油给她做护理。不隔音,因此只能在家脱了裤子上床听。不好推,因此我只好用台机了。(怎么看这句话都毫无节操的感觉。。。 )好吧。。。其实我也常用CD机和家里功放听来着。audio-technica イヤフィットヘッドホン ATH-EW9日亚自营,品质有保障,而且可能不久的将来就不会再有了。值数:★★★★ATH-EM9ATH-EM9ATH-EM9ATH-EM9说到这里,我突然记起来,我还有一副SONY EX500应该来晒一晒。这货500元的定价也许贵了点,但听起来真的很给力。低频凶悍,但人声略有靠后的嫌疑,总之是SONY的一贯调音,算是比较和谐的产品。但找不到了。。。翻了一抽屉没找到,只有作罢。接下来,我想说一下两款平头塞旗舰,也是我最喜欢最常听的两款塞子。B&O; A8 AND 森海塞尔MX985。这两款塞子在设计上和声音上走的风格不同,但都成功。先说说A8吧。Bang & Olufsen A8 Earphones (Aluminum/Black)一直坚挺没有跌过价。A8值数:★★★★☆MX985值数:★★★★(设计上相比A8扣半颗星,实力相当)A8,
耳机论坛中的常青树,虽然有诸多争议,但大部分烧友都有这么一副耳机。常常被定义为平头塞的经典。不仅仅来自于B&O;,最关键是其声音的表现相较
一款单元并不大的耳塞来说,难能可贵,可谓稀罕物。很多人说A8应该搭配其自家的飞碟才能发挥正常水平,但不要忘了,伦家只是一款耳塞,月牙形挂耳设计还
有走运动款的嫌疑,定位很明确:直推!我表示用IPC和IP还有CD机正常推就很不错了。声音开到一半就很大了。。。难道飞碟能发内功推A8?声音方面我不得不说三个字:高保真!我去,真的是只能用这三个字来形容了。走的并非铁三角的女毒高频靓丽风格,也不是森海的稳重平实路线,我很多之前不玩耳机的朋友,只要是听了一耳朵,都说这副耳机:好!那还要人家怎么形容?都不是玩音乐的主,谁能准确说出一首歌曲中的高中低频好坏来?什么解析声场伦家听个歌,有必要这么纠结么?好!就一个字,伦家只说一次!听过A8的几个朋友中,后来上道烧起来的已经有两位仁兄了。。。我在此对他们的工资表示沉痛的默哀。
A8为什么能抓耳,我说说自己的愚见。首先绝对不要去带海绵套,这会影响你对A8的认识。A8的声场不太像一副平头塞发出的声音,异常宽广,尤其听现场演唱会之类,你能轻松感觉到它的骨骼奇异。其次是中高频表现到位,准确。有人说A8低频残废,我说相对森海平头塞也许是低频有所逊色,但不
能用残废形容,A8有低频,但点到即止,恰到好处。就像浪花一朵一朵打上岸边,惬意,随性。整个声音组合起来,传导到耳朵里,是一种似成相识又相见恨晚的
感觉,一直听下去,我觉得很美,很真,很自然。声音有意无意的修饰,就像淡妆的美女,穿着一身白裙,裙摆随风飘飘,宛如一幅画,让你愿意为她驻足、为她倾心。 B&O; A8B&O; A8 再说说MX985。因不想去某宝买MX980,而各国亚马逊貌似都买不到自营的,所以退而求其次,购入MX985。是当初最低价619RMB在一号店入的,当时在本站还爆料,成功上头条,有截图为证。 到手后,原本也不会抱太大期望,毕竟耳机坛友们都说这是MX980的缩水版,那就随便听吧。结果一听不得了,这回森海真的是良心了!真的是好塞!后来一问,被我带下水的仁兄也买了,不过他是799买的。。。 这货好在哪?我是怎么觉得:1,设计和用料上都继承了MX980,虽然我没听过,但见过图片,目测无差。2,价格摆在那里,比MX980便宜不少。3,声音方面,开声就不俗。还没来得及煲,就已经很中意了。声场开阔,解析到位,低阻易推,在加上森海的看家本领:均衡!整个声线珠圆玉润,难找缺点。算得上是一副绝世好塞。但也要喜欢平头塞的朋友才赏识。一定要说说缺点,当然也不是没有,我觉得高频就略微差口气,而且该死的线控设计还是比较鸡肋的,虽然线控是在中间,不会对某边塞子佩戴上产生负重感,但因为是金属材质,出街依然往下坠,并不省心。可直可弯的插头设计,怎么看怎么觉得无节操。。。也没必要!还有那个线夹,求使用说明啊!盒子也设计不合理,一定要绕来绕去才能放进去。不过好在人家有两年保,可劲造就是。。。森海的售后貌似不错的说。 MX985MX985MX985A8和MX980对比,一个是天生的贵族血统,走高雅路线,一个是生来就耳机世家,走大众喜好。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成功平头塞。说到这里,故事也快到尾声了。最后就以B&O; H3做个HAPPY ENDING吧。这是女王大人今年送给我的生日礼物,香港B&O;专柜购入,1980港币。原本她是去想买H6的,但她和她的小伙伴试听之后,都推荐她买H3,我在此表示万分的感激和些许。。。费解 (我迟早会入了H6,那纯粹的声音,至今在我耳旁莹莹绕绕)但是H3!也是十分优秀的一副入耳式耳塞!这一点毋容置疑!作为B&O;唯一一款入耳式动圈耳塞,我要吐槽的是为何外形设计的如此平实?若不是打上了
LOGO,实在无法想象这是出自B&O;之手。除了外形,其他都还满意。做工依然严谨,那一排均匀的导气孔,不仅体现了制作工艺的难度,而且这么做
也是为了将入耳式耳塞的弊病降到最低限度:听诊器效应和声场窄小。原本我也是想单独拿出来晒单的。佩戴上,十分方便,而且粘耳,即使运动也
不容易掉出来。导气孔的合理设计,降低了听诊器效应,并且做到了合理表现声场,但这么做同时也减少了隔音效果,所以有利有弊,看你怎么理解了。声音上,解析依然传承了A8的理念,人声比较适中,声线自然、有韵味,是一副耐听、方便、舒适的好塞。一个朋友也买了这副塞子,是这么评价的:“刚开始我没觉得H3
和别的耳机没有什么区别,但听着听着,发现同样一首歌,用H3听到了之前QC15都没听到细节,谁要QC15?我要换H6。”当然,耳塞自然是不能拿来和
耳机类比,况且还是降噪耳机。但至少这证明了一点,H3的定义和A8,FORM,H6是一致的,都是关注音乐本身,并非其他功能。BeoPlay H3 Black之前一直都是249刀,最近突然跌到199,转运到手大约1300左右吧,算是目前为止最低位的了。值数:★★★★多拍了几张照片,就当单独晒了吧。
B&O; H3 B&O; H3 B&O; H3B&O; H3B&O; H3B&O; H3 B&O; H3B&O; H3,A8,FORM2胡说八道的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大多是主观臆想,如有不同看法,欢迎轻拍。本人根本不是什么耳机发烧友,最多算是爱好者吧,而且我依然还是认为,耳机这东西应该遵循三原则:使用方便,佩戴舒适,有特色的高音质。至于造型、推力等问题,当然也是建立在“使用方便”这一点上,如果一副耳机必须搭配耳放使用,我认为并不能算是一副真正的好产品,定制的永远不会属于大众,就好象“免费的就是最贵的”道理一样,定制的也是利润最高的。也许很多朋友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我依然坚持相信设计并制作一副好耳机,技术上不会存在问题,关键看厂家良心。最后我想说,任何线材或者器材都是载体,倾听音乐本身,那才是真正触人心弦的源泉,是无价之宝。=================“什么值得买”是一个中立的,致力于帮助广大网友买到更有性价比网购产品的分享平台,每天为网友们提供严谨的、准确的、新鲜的、丰富的网购产品特价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smzdm_smzdm或安装我们的手机客户端(app.smzdm.com)来获取更多网购优惠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s9耳机型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