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什么中国离不开美国吗

华为造手机离不开美国?NO!又一国产厂商成功研发芯片!
美国作为全球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它对智能手机的控制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中兴被禁售高通芯片后,很多人都纷纷为华为担心起来。的确,华为高端手机的不少核心零部件和技术,的确来自美国。那么,有人说华为造手机离不开美国,这种说法对吗?
但是,在通讯基带等技术领域,高通并非一加独大,华为的地位也非常厉害。可以说,华为高端手机确实离不开美国的一些芯片技术支持,但是美国也离不开华为的通讯专利技术授权,甚至可以说全世界都离不开华为。
因此,对于一款智能手机而言,它既有来自美国的技术,也有来自华为的技术,本质上谁都离不开谁。因此,华为造手机离不开美国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美国高通也离不开华为。在5G技术即将到来的时刻,华为高通之间的专利技术更是紧紧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状态,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此外,伴随着中兴被制裁,没有掌握最核心的技术这一关键词,让国产手机、通信产业、半导体产业呈现出一副虚幻兴盛的景象,一时间引发了众人的思考。
也正是在这样一管强心剂之下,阿里巴巴抢先宣布研发了AI-NPU,同时又收购了中天微,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目前国内芯片研究集中在AI芯片开发阶段,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阿里已经拿下了五家半导体科技公司,都在全方位打造新一轮的AI智能体验,所以从短期来看,或许整个芯片热潮的确是有些虚高的,但是这份力量只要延续下去,做实事,国产芯片值得期待。
而如今又一家国产厂商刚宣布完成AI芯片自研,将于今年年中流片,这便是深耕安防领域的云天励飞公司。按照CEO陈宁的表述,这一次他们所研发的IPU芯片采用的是全自研的IP核心设计,完全可以摆脱国外的各种限制。
但是我们都清楚,一块微小的芯片却拥有着很长的开发周期,同时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打磨,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事,但其实目前云天励飞发展势头迅猛,他们的项目已经基本上成型。
在掌握自主芯片的前提之下,他们选择了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而通过一系列互联网服务来获取利润回报,以此重新为研发芯片输血,实现来良性循环。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原本国产芯片一直处在冷却状态,在这个时候突然异军突起,而且多家厂商先后宣布了自家芯片的诞生,这莫非就是国产芯片的猛然发力?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讨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华为离开美国芯片会怎么样?
我的图书馆
华为离开美国芯片会怎么样?
4小时前 1119赞
因为智能手机的因素,每当提及华为,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手机厂商。不过,我们不能忽视,其本身是做通信起家。发展至今,华为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海思是华为的芯片子公司,而早在2012年的时候,有着忧患意识的任正非就开始担心“断粮”问题。他说到:“我们在做高端芯片的时候,我并没有反对买美国的高端芯片。我认为要尽可能地用他们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们的芯片不卖给华为的时候,华为就可以大量用自己的芯片,因为尽管华为的芯片稍微差一点,但能凑合用上去。”目前,海思团队主要分为三部分:系统设备、手机终端和对外销售。其中,对外销售部分主要是安防用芯片和电视机顶盒芯片。如果华为离开美国芯片会怎样?在手机终端业务这一块,仅从麒麟970来看,采用ARM Cortex-A73四核+Cortex-A53四核的架构,采用了台积电10nm制造工艺,搭载12核高效GPU、8核高性能CPU,寒武纪的NPU,4.5G高速LTE Modem,支持LTE CAT.18。从这一芯片来看,华为在手机主芯片上不太受制于美国。如果说担心的话,问题可能会出在ARM架构上,虽然该公司被软银收购,但其大部分业务还是在美国。若美国出台相关禁令,ARM可能会有所波及。不过,我们还需注意的是,虽然华为在手机主芯片上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独立”,但智能手机所覆盖的不仅仅是主芯片。以华为Mate 10为例,在其主板上,除了主芯片,还有着来自三星的存储芯片、恩智浦的NFC、美国德州仪器的电池快充芯片以及博通的BCM芯片……其中,博通以及德州仪器的总部均设立在美国,如果美国限制芯片出口,华为手机在短时间内只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它可以寻求其他的可替代方案。不过,我们急需注意的是,华为并不只是单单做手机产品,其业务内容还包括基站等通讯设备。相比于手机,基站这类通讯设备对于美日芯片的依赖度更甚,自给率明显不足。譬如基站,不管是发射端还是接收端,目前能够实现国产替代并大规模商用的只有主处理器,就是华为海思自研的ASIC。又比如光通信领域,虽然自给率比之基站芯片高一点,但在一些高端产品,国产芯片方案仍需突破。从以上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国对华为限制出口,仅谈手机芯片,华为是无所惧的,但在基站等通信设备端,其受到的波及也不会小多少。值得注意的是,或许华为在整体业务上会受到美国禁令的一定桎梏,但其在技术研发上没有一点丝毫放松。仅以2017年为例,其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资金8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位列世界第六、国内第一。另外,据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近十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940亿元,未来十年华为仍会保持将15%的销售收入投入到研发之中。如今,华为在手机芯片上已经几乎摆脱了美国的“断粮威胁”,再观其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以及对美国市场布局的“果断”,相信其在未来将逐步降低美国芯片在自身业务的重要程度。
04-18 16:39 1019赞
这应该是美国对中兴“7年之痒”引发的问题。华为离开美国芯片,短期内会有一定影响,长期来说,你爱卖我还不一定买。但在目前来说,华为还离不开美国芯片。但美国企业,也离不开华为,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复杂关系。如果单纯从手机来说,华为推出了自己的“麒麟芯”,这是值得骄傲的。但麒麟芯核心技术是华为的,其中还有一些需要美国公司授权。另外,华为是麒麟、高通、联发科三种芯片同时在使用。离开美国芯片就是不买高通的,这对于华为来说,其实很简单的事儿,老子自己有芯片,你不卖?我还不买!但手机只是华为业务的一部分,整体占比大概是占华为全部营收的三分之一略高。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这才是目前华为竞争力最强的部分,全球NO.1。美国芯片对华为的影响,没有中兴那么大。因为华为的研发实力、投入都太强了。2017年华为研发费用达897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高达14.9%。近十年华为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940亿元。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4月17日在深圳表示,华为未来十年仍会保持将15%的销售收入投入到研发之中。因为对研发的重视,能够投入重金,华为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是世界级的,所以美国芯片对华为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很多基础专利都是美国公司提供的,因为他们起步早,有先发优势。但在先进技术方面,华为的研发是全球闻名的,其专利授权也是全球性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布的许可案登记信息显示,苹果向华为专利授权98件,但同期,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却高达769件。总而言之,还是华为比中兴靠谱太多了。可惜的是,华为不上市,中兴却在股市上捞金不手软。
04-17 17:14 84赞
首先,你这个问题没有说清楚是华为手机芯片还是华为的通信芯片。事实上,华为已经自己研发了手机麒麟芯片,并没有和美国存在关系,更谈不上离开美国。就通信芯片领域,华为已经是全球巨头,不是华为离不开美国,是美国通信离不开华为提供通信产品。华为是中国的骄傲,中华有为!
04-17 22:08 598赞
离开离不开,都要离开,这是趋势。离开了会有阵痛,但是从长远讲,只有做到离得开,才能做到(美国芯片)不想或不敢离开。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之初,这就已经成了必然。既然(美国芯片)想留也留不住,那就不如痛痛快快的让它离开。我一直相信,只要我们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的研究,没有什么能卡我们的脖子,中国智慧的人,基数都要比美国多!
04-17 20:01 581赞
众所周知,这几年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经引起美国的恐慌,特别是当今年中国公布了“制造2025”规划蓝图之后,美国开始挥舞起了贸易战的大棒,试图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崛起。首当其冲的便是以华为、中兴为首的中国通信科技巨头,美其名曰“为维护美国国家安全”。早在2017年美国运营商AT&T就突然宣布:取消与华为在美国合作销售的订单。最后相关专家调查后发现,美国此举竟是因为华为Mate10的芯片,没有用美国高通公司生产的芯片,而是采用中国自己研制生产的芯片。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没有美国芯,不会对华为产品造成实质上的后果。过去由于中国的半导体技术不够先进,加上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导致芯片这一重要领域一直被少数几个国家卡脖子,中国每年从外国进口的芯片总价值甚至超过了石油。为了摆脱这种依赖西方国家的困境,保护国家关键领域的信息安全,中国在去年砸了1600亿人民币,建造了第一家生产现代化微芯片和半导体的工厂。同时,中国还从韩国和日本挖来了大量技术人才,帮助国家更快一步突破西方的技术封锁。另外,除了美国以外,还有日本、韩国也有自己的芯片,华为即使不用中国芯片,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芯片。国家投入那么大,相信不用等太久,我们的芯片技术就会发展起来了,到时候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华为只需要度过了过渡期,后面用谁的芯片都不是问题。这一点,我对华为是有信心的。
04-17 23:28 410赞
看了好多人的答案,个人感觉都太乐观了。其实,现实很残酷,真实的答案是离不开了。请看完我的答案找准角度再喷我华为手机处理器和基带虽能自足,但其他基础芯片无法绕开这里以手机为例,华为有自己的处理器和基带,看起来没问题了,但是实际上,手机芯片不单单是手机里处理器那么简单,还包括基带、协处理器、RF、触摸屏控制器芯片、Memory、处理器、无线IC和电源管理IC等,大多数的电源管理芯片来自德州仪器,无线ic来自于博通、nfc芯片一般来自 NXP等等一些重要芯片几乎都是无法绕过的。如果绕过了,很多基础的功能都没有了。此外,康宁的玻璃来自于美国,我们可以不用,但是安卓系统呢?如果安卓系统还在用谈什么离开美国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谁也离不开谁即使我们全部仿制,各种手机芯片自己制造,手机芯片上躲开了美国,但其他方面呢?生产力工具呢?比如电脑,你能不用windows或者linux的电脑吗?不用英特尔、AMD的CPU吗?不用希捷的硬盘吗?不用NVIDIA的显卡吗?显然离不开。 当今时代中美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全方位合作已经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谈谁离得开谁都是再扯。 其实华为不仅离不开美国,也离不开日韩欧洲,韩国三星的内存、闪存、屏幕,日本索尼的摄像头,夏普的屏幕,德国莱卡的镜头技术,保时捷的设计,没有这些华为手机只能剩下手机壳了。合作共赢才是王道我说到这,可能有人又不高兴了,但是这是事实。同时,其他国家也躲不开华为,华为的通讯产品行销全球,华为的专利和高通交叉授权,华为的手机海外销量5000万台。即使美国华为的东西一概不用,我们还有强大的中国制造呢,美国有多少东西是中国制造没数吗?美国前100的企业有几家在中国没利益?苹果、宝洁、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英特尔每年从中国赚走多少钱?所以,分歧都是短暂的,不必惊慌该干啥干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我们自己,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向高科技行业进军,努力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中国人那么多,市场那么大,足够支撑起任何一个行业,哪怕一个细分的小行业,所以我们怕谁呢?华为中兴又怕谁呢?
04-17 22:15 282赞
资深it人士,欢迎关注。近些年,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层面虽然不断取得进步,但也没有达到超越美,日的地步。很多核心技术还严重依赖国外公司。如果单纯拿华为手机来比较,理论层面倒是不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华为在通信领域已经打破了美国高通的技术垄断,华为手机芯片基带是自主研发,而且技术世界领先,CPU,GPU采用英国ARM架构,ARM现被被日本软银收购。内建的ai处理单元NPU是国内寒武纪的芯片。华为的麒麟系列芯片在台湾台积电封装。手机里其他的核心配件,屏幕,存储,电池等都可以采购非美国供应商的产品。但一部手机比较重要的操作系统都是美国谷歌的安卓系统,这个还是避免不了的。另外华为也不是单纯的只做手机产品,通讯类产品包括基站,其它通讯设备等,不可能完全用不上美国的芯片。目前的中美竞争不单是公司层面的竞争,而是国家层面的竞争。中国只有一个华为是远远不够的,华为也抵挡不了,来自国家层面竞争所带来的影响。这不是任何一个公司可以承受的,美国联合日本和欧盟,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以目前中国的科技实力,还没办法对抗来自美,日,欧的科技封锁。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所有半导体设备,包括核心原材料,中国基本都依赖进口,半导体芯片很多核心的也是依赖进口。比如我们熟悉的电脑上用的英特尔cpu。手机上的ARM架构处理器,还有软件系统windows系统,安卓系统。还有我们很多我们不熟悉的领域,核心芯片都依赖进口。中国半导体近两年的蓬勃发展,给美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美国目前针对中国的科技封锁,目的就是抑制中国的发展。
04-17 19:25 534赞
不会影响的。首先,华为有自己的麒麟芯片,全部中高端机型都搭载自家的芯片,只有少数畅享、畅玩型号搭载了高通的低端芯片。在未来,华为手机以及荣耀手机将会扩大搭载麒麟芯片的范围,逐步全面实现搭载自己麒麟芯片。依靠麒麟的技术和芯片,华为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华为和高通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开始的合作共赢的局面,发展到了如今的竞争对手局面。高通在国内举办的任何活动,都没有华为的身影,这就是实力。其次,假设不考虑麒麟芯片,也有联发科的存在。虽然联发科的技术和产品并没有高通先进,但满足日常使用、影音娱乐、游戏等没有任何问题。再次,三星也有芯片,而且也是对外出售的。即使离开了高通,可以购买三星的芯片,一样能达到该有的效果和性能。
04-17 20:59 193赞
华为手机现在还真离不开美国芯片。手机芯片包括很多,如基带、处理器、协处理器、内存、电源管理、触摸屏控制等等,目前华为最好的麒麟970芯片也就是一个性能优异的处理器(CPU),但是还有大量的其他芯片是别的公司的。就是麒麟芯片也是台湾的台积电生产的,另外华为手机的安卓操作系统也是美国的,还有诸如莱卡摄像头是德国的、显示屏是日本的。由此可见,手机是现代工业技术的集合体,这些手机零件制造商都是其生产领域中的翘楚,手机仅是庞大产业链的终极成品。可以说,离开了国际产业协作,没有一个手机品牌能生存下去。如果掌握了尽可能多的核心技术,就有更多的话语权,生命力更强大,越不容易被各种打压所击倒!
04-17 21:14 251赞
华为如果离开美国芯,结果和中兴一样。会轰然倒下。华为采购和依赖的美国芯片不只是手机PA,一个手机上需要向美日采购的芯片基本上要占到70%,而华为和中兴最大最核心的业务不是手机。是基站设备,基站及相关设备对美日的芯片依赖度远大于手机。也就是说中国的互联网、iT、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等热热闹闹的新商业及商业模式,都是建立在沙滩上。故芯片国产化、国芯当自强。这个基础的产业软肋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要举全国之力进行长期布局和牵引。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 >>WSJ: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奉献
华尔街日报: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奉献
Yesky天极新闻
作者:一夏末
责编:一夏末
  【天极网网络频道】《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称,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奉献,将公司发展放在首位。报道称,华为的营收已经达到600亿美元,这一数字相比过去5年翻了一番。当前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制造商,不过华为并不愿止步于此,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多次公开表示华为的终极目标是超过,。
  《华尔街日报》称,部分华为员工签署了一份专门的员工协议,签署该协议的员工将主动放弃加班工资,以及带薪休假。当然,签署该协议的员工将获得公司股份,随着华为的不断壮大发展,这些员工也将获得更多的回报。
  报道称华为计划在5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不过到时候华为将由谁领导目前还不清楚。当前华为已经拥有170000名员工,一名叫做孟波(音译)的新员工表达了他对华为公司的认识,“如果你为公司奉献了自己,那公司也自然不会亏待你。”这话显然不假,近日网上传出消息称,今年华为年薪过百万的员工将超过1万人,其年终福利比BAT三巨头还要好。(via: Phone Arena)
(作者:一夏末责任编辑:一夏末)
天极新媒体&最酷科技资讯扫码赢大奖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DIY整机企业级软件美国压制下的中国公司:华为随遇而安,中兴惨遭截肢
“有些事情放下了反而轻松”,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分析师大会上表示,“中美之间的问题不是我能说清楚,可以解决的”。对华为来说,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释怀。得不到的不再去想,做好能做好的事情;放下曾经的拓展美国市场心结,更像是一种解脱。
如果说过去几年在美国接连碰壁的遭遇,让华为认清现状不再抱有奢望的话,那么中兴遭遇的就是废掉半条命的重创。
如果无法与美国政府再次达成和解,中兴不仅会失去出货巨大的美国终端市场,更会遭遇供应链断裂的惨烈打击,导致中兴网络设备与智能手机业务瘫痪。
作为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的最成功代表,华为与中兴是目前全球唯二两家兼顾网络设备和智能手机业务的通讯巨头。
目前华为是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而中兴则是全球第四大网络设备制造商,美国市场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
这两大中国科技巨头接连遭遇美国政府打击制裁,发生在中美贸易剑拔弩张的阴影下,也发生在中美科技竞争力抗衡的大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兴能否走出这场危机,不仅要看他们与美国政府的后续和解谈判,更取决于中美政府之间的谈判前景。
连续两天,两大打击。
周一,美国商务部宣布,由于中兴违反了美国向伊朗技术禁售的制裁条款,将对中兴实施为期七年、直至2025年的技术禁售令;期间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周二,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全票通过决议,禁止美国运营商使用联邦的电信普及补贴,从那些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设备厂商采购产品。不言而喻,指的就是华为与中兴。
华为终于佛系心态
中兴的惨烈随后分析,先来解释一下这第二项决议。
由于地广人稀,美国的电信服务普及率远远低于中国;在一些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私营企业的运营商出于成本考虑很少甚至没有铺设网络。
为了普及边远地区的通讯网络,美国联邦政府每年会提供近90亿美元补贴,鼓励当地小运营商在这些地区铺设基站网络提供服务。
虽然早自2012年的美国国会调查之后,华为就已经被美国各大运营商拒之门外(之前接到过Sprint的60亿美元订单,但被取消);
但在偏远地区,同样出于性价比考虑,本就利润微薄的当地小运营商还是会采购物美价廉、质量稳定的华为网络设备。例如上图俄勒冈州东部运营商使用的华为NE40E路由器。这家当地小运营商表示,采购华为产品为他们节省了15万美元。
美国电信设备市场每年规模高达300亿美元,由于美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封杀华为与中兴,这个市场被北欧两大电信巨头爱立信与诺基亚所牢牢占据,即便两家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被华为与中兴不断蚕食。
据市调公司Dell'Oro统计,目前美国移动和固话网络中只有不到1%的设备来自华为。FCC的这一决议,意味着华为与中兴在美国网络设备市场本就不多的份额也会消失殆尽。
实际上,自从十年前开始致力拓展美国市场以来,华为在美国已经是屡屡碰壁。技术与资产收购毫无例外遭到否决(2008年的3com、2010年的3Leaf和2Wire,2011年的摩托罗拉网络部门),2010年收获的60亿美元Sprint运营商订单被迫取消,与运营商AT&T的智能手机销售合同无奈告吹,与零售商百思买的销售合作提前中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即便美国是每年出货超过2亿部的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即便华为已经在美国连续推出搭载亚马逊Alexa语音助手的Mate系列旗舰,如今也只能放下执念。
数年来的屡屡受挫,让华为高层经历了从渴望到失望,从重燃希望到随遇而安的心态经历。年初余承东的愤怒,更像是放手之前的最后发泄。对华为而言,美国市场就像是卡夫卡笔下的那座城堡,永远近在眼前,却从来不得而入。
中兴触碰美国高压线
如果说,华为遭遇美国政府连续封杀,还只是无法进入一个市场的话,那么对中兴而言,美国政府的惩罚措施,却是耗费半条命的伤亡惨重。中兴不仅可能会失去自己年出货千万的美国手机市场,甚至还会重创核心业务的网络设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违反美国政府的销售禁令,是中兴遭受严厉惩罚的直接原因。
根据美国政府对伊朗、朝鲜、叙利亚、古巴等敌对国家的技术制裁,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设备厂商,都不得向这些国家进行销售。实际上,由于科技行业的核心技术(芯片、系统、部件)大多掌握在美国巨头的手中,大多数全球化企业都绕不开这一禁令,而且触发的技术比例仅为10%。
中兴偏偏触碰到了这根高压线。
2017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兴处以12亿美元的天价罚金,原因是中兴违反美国限制向伊朗和朝鲜出口网络设备和智能手机。这是美国政府对禁运令开出的最高金额罚单。
中兴承认了美国政府的三项指控,同意向美国政府先缴纳8.92亿美元罚金,其余3亿美元暂缓7年缴付,从而换取美国政府解除对中兴的技术禁令。
美国媒体爆料的消息显示,由于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与伊朗关系好转,伊朗在2015年向美国提供了中国企业与伊朗之间在美国制裁期间的贸易往来,其中就涉及了中兴。
2016年3月,中兴美国的一位美籍雇员向政府提供了中兴内部的机密文件,其中一份《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公司出口管制相关业务的报告》直接提到了中兴违反禁令的具体出口订单,包括为伊朗搭建无线通信网络和向朝鲜出口手机。这份文件成为美国政府调查与处罚中兴的关键证据。
而此次美国政府对中兴再次实施技术禁令,其理由是中兴没有遵守之前认罪的和解协议,处罚对伊朗出口的直接责任人。
美国政府的具体理由是,虽然中兴已经改组了管理层,解雇了4名直接负责的高管,但却没有根据和解协议处理35名业务相关员工,反而给他们发放了奖金,并对美国政府调查人员提供虚假陈述。
中兴手机前景堪忧
为什么中兴愿意低头认罪,向美国政府支付12亿美元罚金换取和解?12亿美元几乎是中兴相近两年的净利润(2017年为45.7亿人民币),等于说中兴要白给美国政府打工两年时间。
因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中兴确实离不开美国。
中兴是美国市场出货排名第四的智能手机厂商,市场份额超过10%,仅次于苹果、三星和LG,年出货量超过千万部。在中兴手机其他市场急剧下滑的情况下(去年全球出货量仅为4300万部,同比下滑17.3%),强劲增长的美国市场已经成为中兴手机最大的希望。
而中兴手机在美国主要依靠运营商渠道销售中低端手机。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兴与美国大小运营商都达成了销售协议,其中包括了四大运营商中的三家,并通过赞助NBA球队等营销推广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才得以逐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侵蚀了HTC、摩托罗拉等厂商的份额。
但运营商渠道却是最容易受到政策风向左右的市场,因为是否配合政府政策,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监管环境。
在美国政府的直接干预下,就在今年1月份CES的华为发布会之前,美国第二大运营商AT&T被迫临时取消了销售华为Mate 10系列旗舰手机的合作,这才有了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发飙演讲的一幕。
今年2月的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等六大情报部门负责人公开表示,建议美国消费者不要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支持美国运营商抵制与华为进行合作。他们同时也点名了中兴。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即便运营商不会立刻取消与中兴的合作,也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继续从中兴采购手机的订单。
这意味着严重依赖运营商渠道的中兴手机的出货量可能会遭受显著冲击。来自美国四大运营商之一的一位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管理层年初就已经开始评估与中兴合作的政策风险以及各种应对措施,而这家运营商是中兴手机的主要客户之一。
中兴供应链惨遭截肢
或许比美国市场手机出货量下滑更为严重的是,美国政府对中兴的禁售令,即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如果中兴无法及时和美国政府达成和解,那么中兴的供应链可能会遭遇毁灭性打击;这不仅包括手机业务,也包括了网络设备业务。
虽然中兴已经是中国科技行业的巨头之一,也是全球第四大网络设备提供商,但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美国科技公司中。
2016年,美国政府就曾经对中兴实施临时技术采购禁令,迫使中兴低头认罪,最终达成天价和解协议。
据路透社预计,中兴有25-30%的零部件来自美国供应商,但最为核心的零部件都依赖于美国供应商。
中兴的手机芯片、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手机玻璃、光学元件等核心零部件都来自于美国的高通、博通、英特尔、美光、甲骨文、康宁等科技巨头,短期无法找到能保持相同竞争力的替代产品,甚至根本没有替代产品。
可以说,没有美国核心供应商的部件产品,中兴的智能手机和网络设备基本是半身瘫痪。
虽然采购禁令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科技公司的业务,也直接导致一些小部件供应商的股价大幅下滑,但如果美国政府不取消禁令,他们也不可能与中兴继续合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刚刚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摆脱了被恶意收购的阴影,他们还要依靠美国政府的帮助来推进收购恩智浦的交易。
在伊朗禁售的问题上,华为的处理要更为谨慎。
2011年,华为公开宣布不再承接伊朗业务,只提供原有产品的维护。随后,华为主动邀请美国国会来深圳总部调查所谓的“华为与中国政府关系”嫌疑。但在中兴事件曝光后,美国商务部也在2016年再次要求华为提供过去五年向朝鲜、伊朗、叙利亚、古巴和苏丹的通讯技术出口所有信息,再次调查华为是否违反美国禁运令,把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卖给这些国家。
中国是最大竞争对手
虽然美国政府有着看似正当的理由对中兴痛下杀手,但这一“科技行业最惨烈禁令”的大背景也是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本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1300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而中国政府也随即出台了针对美国进口产品的报复性关税措施。不过,特朗普更像是挥舞关税大刀,来施压中国政府进一步降低美国商品的关税和开放中国市场。
在美国政府看来,中国不仅是仅次于自己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未来唯一可能在科技领域带来威胁的最大竞争对手。中国政府积极投入科技产业技术研究研发,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市场迅猛崛起,都可能给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主导性优势带来挑战。
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在宣布贸易战的同时,还宣布禁止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投资,尤其是在科技领域。
上个月,美国政府否决了博通千亿美元收购高通的半导体行业第一收购案,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担心收购可能会影响到高通未来的技术研发,挫伤美国在通讯领域和移动处理器领域的战略优势,给华为等中国竞争对手带来契机。
另一方面,高通收购总部位于欧洲的恩智浦半导体的交易也没有通过中国商务部的第一次审核。这一交易可能会改变全球汽车芯片行业的未来格局。目前全球九个政府监管机构中,只有中国政府还没有予以放行。如果中国政府出面为中兴求情,很难说美国政府不会拿高通收购案来要求交换。
2016年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兴实施采购禁令后,在中国商务部的积极协调下,美国政府曾经暂时取消了禁令,给了中兴一个缓冲期以达成和解协议。而这一次,中兴能否摆脱最大生存危机,或许也要求助中国政府出面斡旋以及未来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迅猛崛起,不可避免地对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全球优势带来挑战,其中也包括了决定未来竞争力的科技行业。美国对中兴与华为两大电信巨头连续采取措施,也是意在遏制中国未来在通讯领域占据更多的技术话语权。
然而,中兴遭遇的惨烈惩罚和天价罚金,不仅给积极全球化的中国企业敲响了合规警钟,也让中国科技行业进一步看清了目前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差距。
中国企业要走出目前技术集成商的尴尬境地,摆脱在核心技术被美国卡脖子的不利境地,只能继续大举投入5G、集成芯片、显示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与未来技术的研究与研发,打造自己的科技巨头。华为多年苦心研发海思芯片是一个最好范例。
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也在全球独一无二。硅谷也是在美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经历数十年与数代人的投入,才成为汇集全球科技创新和科技巨头的中心。只是中国的核心技术独立过程尚需时日,绝非一日之功,更需戒骄戒躁,容不得汉芯那样的弄虚作假,也不该有“一片沸腾,全面超越”这样的自我陶醉。
来源|新浪科技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砍柴网正式启动「火焰奖」2017中国互联网年度创新榜单评选。
新智派(Knewsmart.com)全球智能科技圈的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引领智能科技生活未来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大型公司都离不开美国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