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82家P2PP2P网贷平台存在问题停业,高管去哪儿了

三个月82家P2P平台主动停业,这些平台的高管怎么办?
那些主动停业的平台高管后来去哪儿了呢?
作者:刘琪、李冰 | 来源:证券日报
随着一年整改期限的临近,网贷行业进一步“洗牌”,优胜劣汰的加速致使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出现大幅下降。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为2448家,到今年2月底更是进一步下降至2335家,退出行业的平台数量不断增加。今年以来共出现131家停业及问题平台,其中82家平台为停业,占比达62.6%。
如果说“诈骗”、“跑路”是前两年退出平台的关键词的话,那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主动停业、转型成为退出平台的“主旋律”。目前,这类良性退出平台在所有停业及问题平台中占比近七成。“主要原因在于不少平台无法满足监管层的要求,在政策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权衡营业状况后,选择主动清盘停止营业,由于这部分平台待收较小,容易完成清算,而主动停业或许是平台良好退出的不错选择”,有分析人士指出。
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出现网贷平台转型的案例,对于监管新形势下网贷平台的转型路径也多有讨论。不过,引起本报记者注意的却是,那些主动停业的网贷平台高管的后续发展路径。这些主动停业的平台高管后来去哪儿了呢?
“从表单中的停业平台来看,几乎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平台,也很少有加入各地互金协会的平台,不像排名靠前的平台或者大型平台的高管常见诸媒体报道中,所以业内几乎很少会关注到这些平台高管的动态”,有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
在对多位网贷业内人士进行采访后,《证券日报》记者将这类平台的高管动向大致梳理了四个方向。
一是,继续留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加入别的平台。“目前行业的艰难期其实才刚刚开始,有一部分平台选择裁员或者清盘,但是当前的平台总量还是比较多。所以离职的高管还是可以在这个领域继续做下去,找到可以任职的位置,当然境况不比从前那么风光”,有平台负责人坦言。
二是,尝试做金融或者金融周边产业创业。“有想法和经验的高管,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网贷平台没做起来,但自己还是想做一些新尝试”,有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据他了解,有平台的CEO在停业后转身投向独立理财师行业,也有些高管开始做投资或者私募等业务。
三是,进入传统金融机构、民营银行、互联网小贷、互联网保险等金融机构。“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其他业态开始慢慢兴起,金融的互联网化大势不可逆转,包括传统金融业也越来越需要优秀的互金人才”,有业内人士表示,传统金融机构、新兴民营银行、互联网小贷、互联网保险等也在挖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人才,而这些有互联网思维、有创新能力、经历过这些年洗礼的一批优秀的网贷平台中高层是非常受欢迎的,有着很大的选择权,有不少人去上述金融机构。
四是,回归实体企业。“网贷行业中有不少从业者是来自其他领域,跟着大潮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但是金融经验是很难快速累积的,潮水退去不少人还是回到了实体企业”,前述网贷平台负责人说道。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一些停业平台的前身是小贷公司,“限额令”来以后网贷业务受阻,于是高管干脆回到老本行继续做小贷。还有一些平台的高管出身银行,停业后又回到银行,但有了网贷的经验,因此会更加注重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除了较频繁的人才流动,互金行业高薪的泡沫也在慢慢破裂。
前两年互金行业爆发性生长时,企业各条线人才紧缺,于是,猎头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年薪挖角的消息见诸媒体。然而,如今已是时过境迁。以有的公司的产品经理为例,其月薪已从以往的三四万元降至两三万元,有的甚至不足万元。
“行业逐渐走向正规,薪酬也回归理性,”投之家CEO黄诗樵表示,“目前各家平台情况差别较大,不过整体水平相较于2014年、2015年缩水30%以上。”
在网贷之家行业研究中心总监于百程看来,随着互金行业的专项整治和规范,整个行业的扩张速度受到一定影响。虽然大平台的规模依然在扩充,但整体上对于行业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导致整体薪酬可能有所缩水,这也是对前几年行业野蛮扩张的一个修正。
《证券日报》记者查询大量人才招聘网站发现,互联网金融领域人才需求量已不如前几年那么旺盛,且薪资水平也不比此前的“高薪厚禄”。
以拉勾网为例,搜索金融领域招聘相关人员达500+个职位,但搜索互联网金融相关领域招聘则仅65条招聘信息。而在前程无忧招聘网上,金融类招聘达1516条,但互联网金融领域企业招聘仅49条(以上数据查询截至3月24日上午)。
在前程无忧招聘网站上,业内比较知名的一家某易贷公司招聘互联网金融商务助理,开出的月薪为6000元—8000元。而该公司(车贷)的产品经理月薪为2万元左右,高级JAVA开发工程师月薪1.5万元左右,风控模型岗位年薪为20万元—30万元,如此算来月薪不足3万元。另一家某财通公司,产品经理职位月薪为8000元—1.2万元。也有P2P公司招聘互联网金融项目经理,月薪为5000元—8000元。
在猎聘网上,某互联网金融平台招聘CEO,开出的年薪为24万元—60万元,而互联网金融业内曾一度需求量巨大的产品经理招聘年薪为12万元—24万元之间。对于此前格外火爆的风控主管职位,有公司开出的年薪仅7万元—10万元。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人才积累十分有限,同行挖角成为快速获取人才的唯一途径,造成了互联网金融人才薪酬的虚高。”黄诗樵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今随着行业回归理性,人才薪酬也回归理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侵权,麻烦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确认后第一时间删除。多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3个月82家P2P平台停业 高管去哪儿了?-手机凤凰网
最新评论| |
参与5人 发表5条
1.上海鸿影akiko 16:01
呵呵,请尊重公共服务平台的是人家公司的不是你的
2.北京周王斌玉Cindy 16:01
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真的要好好检查下。
3.山东济南荒野雄狮/28 16:01
企橙网,很不错的一个企业服务平台!
4.山东济南沉睡小夏 16:01
2.0版本的服务金融机构的平台模式是京东的杀招了。
5.北京荡秋千的肥肥 16:01
草泥马的第三方交易平台
||||||||||【 3个月82家P2P平台停业
高管去哪儿了?】今年以来共出现131家停业及问题平台,其中82家平台为停业,占比62.6%,这些主动停业的平台高管:一是,继续留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加入别的平台; 二是,尝试做金融或者金融周边产业创业; 三是,进入传统金融机构;四是,回归实体企业。http://t.cn/R6IJf52
同时转发到微博
同意 AGREE
如果您继续阅读,视同您同意我们。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今年以来82家P2P平台停业 这些高管去哪了?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刘琪
摘要:今年以来共出现131家停业及问题平台,其中82家平台为停业,占比达62.6%。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主动停业的平台高管后来去哪儿了呢?在对多位业内人士进行采访后,记者将人员动向归纳为4个方向。
随着一年整改期限的临近,进一步“洗牌”,优胜劣汰的加速致使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出现大幅下降。据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为2448家,到今年2月底更是进一步下降至2335家,退出行业的平台数量不断增加。今年以来共出现131家及,其中82家平台为停业,占比达62.6%。 如果说“诈骗”、“”是前两年退出平台的关键词的话,那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主动停业、转型成为退出平台的“主旋律”。目前,这类平台在所有停业及问题平台中占比近七成。“主要原因在于不少平台无法满足监管层的要求,在政策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权衡营业状况后,选择主动停止营业,由于这部分平台待收较小,容易完成,而主动停业或许是平台良好退出的不错选择”,有分析人士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主动停业的平台高管后来去哪儿了呢?在对多位业内人士进行采访后,《证券日报》记者将人员动向归纳为以下几个方向:一是,继续留在领域,加入别的平台;二是,尝试做或者金融周边产业创业;三是,进入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小贷、等金融机构;四是,回归实体企业。 行业进一步洗牌
近七成平台良性退出
“野蛮生长”绝对是2012年至2015年网贷行业的生动写照。数据显示,2012年底,正常运营的数量为150家,而到2015年底这一数量已增至3433家,增幅高达22倍。而“草莽时代”的结束源于2015年底《》(征求意见稿),随后种种拉开了网贷行业洗牌的大幕,网贷平台数量也随之出现大幅度下降。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为2448家,2017年2月底更是进一步下降至2335家。随着整改期限的临近,退出的平台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而这部分退出的平台具体包括停业平台和问题平台,主要可以分为停业、转型、跑路、、等5种类型。 从时间轴来看,停业及问题平台主要发生在2016年1月份-8月份。分析认为,多发的原因在于《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以及去年4月份开始的互联网金融的展开,对不的平台形成极大冲击。而在9月份以后,监管消息面稍显平静,因此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呈现减少态势。 从事件类型来看,去年以来相较于2015年停业及问题平台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网贷之家数据显示,目前停业、转型这两类良性退出的网贷平台数量分别为66.11%、1.61%,而在2015年则分别为32.3%、0.08%,占比均有所增长。跑路、困难、经侦介入的网贷平台数量占比下滑,2015年这类平台的数量分别占比为44.44%、22.18%、1%,目前则分别降至22.46%、9.53%、0.29%。 停业型常见于一些中小平台,这些平台主观上不存在诈骗或的意图,多是由于资金实力弱、业务能力水平差,在网贷行业总体仍处于亏损状态的情况下无法继续生存,导致其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选择停业。对于停业平台数量的增加,有平台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监管的趋严,网贷平台的退出是可以预见的,优胜劣汰的阵痛也是这个行业必须经历的。监管提高了网贷行业的门槛,让不合规的平台或者实力弱的平台自然淘汰,行业已经进入良币驱逐劣币的阶段。”在他看来,有许多中小平台仍未盈利,而如、备案等合规成本的提升,让这些平台不得不选择退出。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月份至今共计31家平台进行业务转型,不再从事P2P网贷行业相关业务。这31家转型平台的新业务方向共分为5类:专注(包括、借款服务等)、销售(包括、等)、众筹、金融服务(金融行业资讯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提供等)、其他(电子商务、公用事业等)。从这五大分类看,转型专做资产端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2.13%,其次为理财销售,占比为25%。 停业平台高管去哪儿了?
业内分析有四个方向
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出现网贷平台转型的案例,对于监管新形势下网贷平台的转型路径也多有讨论。不过,引起本报记者注意的却是,那些主动停业的网贷平台高管的后续发展路径。据网贷之家提供的数据列表显示,今年以来网贷业共131家停业及问题平台,其中82家平台为停业,占比达62.6%。当网贷平台停业后,这些平台的高管又将何去何从? “从表单中的停业平台来看,几乎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平台,也很少有加入各地的平台,不像靠前的平台或者大型平台的高管常见诸媒体报道中,所以业内几乎很少会关注到这些平台高管的动态”,有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 在对多位网贷业内人士进行采访后,本报记者将这类平台的高管动向大致梳理了四个方向。一是,继续留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加入别的平台。“目前行业的艰难期其实才刚刚开始,有一部分平台选择裁员或者清盘,但是当前的平台总量还是比较多。所以离职的高管还是可以在这个领域继续做下去,找到可以任职的位置,当然境况不比从前那么风光”,有平台负责人坦言。 二是,尝试做金融或者金融周边产业创业。“有想法和经验的高管,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网贷平台没做起来,但自己还是想做一些新尝试”,有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据他了解,有平台的CEO在停业后转身投向独立,也有些高管开始或者私募等业务。 三是,进入传统金融机构、民营银行、互联网小贷、互联网等金融机构。“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其他业态开始慢慢兴起,金融的互联网化大势不可逆转,包括传统金融业也越来越需要优秀的互金人才”,有业内人士表示,传统金融机构、新兴民营银行、互联网小贷、互联网保险等也在挖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人才,而这些有互联网思维、有创新能力、经历过这些年洗礼的一批优秀的网贷平台中高层是非常受欢迎的,有着很大的选择权,有不少人去上述金融机构。 四是,回归实体企业。“网贷行业中有不少从业者是来自其他领域,跟着大潮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但是金融经验是很难快速累积的,潮水退去不少人还是回到了实体企业”,前述网贷平台负责人说道。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一些停业平台的前身是小贷公司,“限额令”来以后网贷业务受阻,于是高管干脆回到老本行继续做小贷。还有一些平台的高管出身银行,停业后又回到银行,但有了网贷的经验,因此会更加注重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将p2p行业,做成让广大投资者放心的行业!
严惩p2p犯罪,保护广大投资着者的利益!
能做到高管 出来就业应该没什么问题 吧
E租宝的高管去哪里了
良性发展!
平台停业,只要不是恶意跑路,这些平台的高管们相信还是会在互金这个领域轻易找到工作的,必竞这行差的就是人才。
支持良性推出
浑水摸鱼的平台尽早退出的好
搞金融的还能被哦死
相信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情,相信靠谱的平台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五月这82家P2P网贷平台“爆雷”!(名单)你的本金很危险!
我的图书馆
五月这82家P2P网贷平台“爆雷”!(名单)你的本金很危险!
6月来了,距离网贷监管死期的时间越来越短。网贷清退潮却越演越烈。5月就有82家平台出事了,投资者连本金都拿不回来!投资者普遍能感受到网贷安全性的降低,焦虑情绪在蔓延。935理财咨询后台每天起码能接受到几百条像下面这种咨询自己平台安全性的留言,都生怕一不小心自己的平台就被卷入这场清退潮,最后本金都没了。在焦虑心理的情况下,很多投资者把希望放在了银行存管。但是专家要再提醒一次:银行存管与否与平台是否安全是没有绝对联系的,如果平台本身经营出问题,有坏账和逾期的存在,那存管了也照样会出事。所以在选择平台时,不要只盯着是否有存管,是否是国资这一些标签来选择平台,一定要深入了解平台的资金链情况、风控能力,确保平台自身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当然如果在平台选择上还不能完全把握,不清楚平台的存管是否伪存管,平台标的情况,可以在935理财咨询上问问专家,以免一不小心本金都被坑没了。官方微信平台(935理财咨询)网贷投资风险大,来935问问你的平台靠不靠谱吧官方微信平台(935理财咨询)网贷风险大,投资前来935免费问问专家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月份有那家P2P平台停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