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QQ上,被人冒名给同学的QQ留言骗500能报案吗

之前被骗了很多次,终于买到真卡了,上个月朋友介绍买了张冒名卡,把他介绍给你们,qq 2.2.8.1.8.0.4.4.2.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去年底,韦某在老家酒吧听说可以通过盗取他人QQ号及密码的方式来骗人钱财。于是,他通过互联网联系了木马网站购买了木马程序,并申请加入多个QQ群,向群成员发送木马病毒,用以套取该群成员的QQ号和密码。
韦某在盗取QQ号和密码后,趁对方未登录QQ的时候,登录该QQ账号,查看聊天记录,将涉及到“订单”或者“汇款”的信息筛选出来。今年1月10日,韦某盗取朱小姐的QQ号,在QQ上冒充“朱小姐”给事主蒋某发消息索要货款。由于是多年合作的老客户,事主蒋某没有多想就将5万元货款汇出。
当天下午5点,蒋女士接到朱小姐的电话,得知她的QQ号被盗,蒋女士只得报警。今年3月,警方通过嫌疑人使用的QQ号找到线索,在广西南宁某村里将嫌疑人韦某抓获。
没有相关新闻
缃戝弸璺熻创
浜鸿窡璐达紝浜哄弬涓
{!{list[state.cursor].note}}
鏆傛棤鏁版嵁
姝e湪杞藉叆...
宸叉棤鏇村鏁版嵁
{{threadInfo.joinCount}}
= 2 ? 'z-enabled':''}}">鍙戝竷宾阳卢某QQ诈骗290万元被起诉:潜伏半年得手,钱转光…无法冻结 1小时前阅读36
宾阳卢某诈骗290万元被起诉
作者:王鹏飞   正义网南昌10月27日电(通讯员 王鹏飞)近日,江西省南昌县检察院受理了一起利用QQ通讯进行诈骗的案件,被告人卢某因诈骗罪被该院起诉。
据悉,2016年4月的一天早上,南昌某企业有限公司的会计张某接到公司老总柳某的QQ短信,让其安排一笔140万元的转账,对方名叫吴某,转账到其卡上。因为日常工作中也有老板以QQ信息通知的方式让她转账的情况,张某在收到这个信息后也没有多想,就填写了一张转账申请单及和柳总的QQ信息记录找到公司出纳让她转账。
转账一个多小时后,会计又接到公司柳总的QQ信息,称对方那边还差150万元,让其再转150万元出去,并称在下午两点之前会把转出的290万元全部转回来。于是张某又让出纳转了150万元给对方。
当天快到下班时,出纳说钱还没有回账,张某就去找柳总汇报这事,柳总表示从来没有通过什么渠道让其转过这两笔钱,再一查发现自己的QQ被别人盗用了。张某等人这时才报警,但宝贵的时间已过,打到对方卡里的钱已经被转走而无法冻结。
本案早前报道
卢某叔侄混入南昌一药企诈骗290万元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张凯
电视剧《潜伏》现实版,在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药业公司上演:广西宾阳男子卢某,潜伏在这家医药公司的QQ群里,“学习”老板的说话语气,半年后,他抓住老板出差的机会,将QQ相关信息变换后,冒充老板发号施令——将290万元汇款至指定账号。
7月18日,南昌县警方通报了这起特大电信诈骗案的详情。
此“老板”非彼老板 汇出290万元后发现上当
这件离奇的诈骗案,还要从2014年4月份说起。当时,负责管理某药业公司QQ群的工作人员突然接到了一个入群申请,申请材料里写着“李主任”。
“很巧合,这个公司有个部门主任姓李,是个男性。”民警说,工作人员以为真的是李主任申请加群,问都没问就通过了验证。
这名“李主任”加入QQ群后,一直没有开口说过话。“群里主要就是聊工作,也没人在意谁说没说话,是不是本人。”民警说,平日里公司老板也会在群里下达工作任务。
日,在外地出差的“老板”QQ突然发话,要求公司财务熊某将290万元现金转入一个指定账户。熊某一看说话人员的头像和昵称都是老板的,便赶紧按照“老板”要求,将钱汇入了账户。
第二天,熊某向回到单位的老板汇报情况,老板大吃一惊,因为他根本没有要求熊某汇款,可熊某坚称是按老板指示汇款,并出示了聊天记录。经仔细对比才发现,虽然“发话者”的QQ头像、昵称与老板一样,也在单位QQ群里,但两个QQ账号截然不同。熊某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遂向警方报案,并试图冻结对方账号,但所汇款项早已被转走。
诈骗款流入多个账户 一嫌疑人落网
南昌县警方调查发现,290万元汇入指定账号后,便立即被转至其他30余张银行卡中,这些银行卡的开户行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每张卡的持有人信息都不相同,而大部分持卡人均不知道有涉案银行卡。
“很多人不知有卡,我们调查发现这些人和这起诈骗案无关。”办案民警说,通过海量的交易信息,他们发现其中一张涉案银行卡在POS机上套现,而这台POS机虽然注册信息是假的,但一直在使用。
警方在广西宾阳县找到了该POS机的使用者。“正好那里装有监控录像。”民警说,通过调取监控等,套现的为一老一少两名男子,经确认,这两人为该县人员卢某和卢某某,两人是叔侄关系。至此,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取证,两名嫌疑人终于浮出了水面。
日,南昌县警方在广西宾阳警方的配合下,将卢某某(男,1969年出生,有吸毒史)在老家抓获。
骗子潜伏群内半年 专门研究老板网聊口气
卢某某交代,真正的主犯是他的侄子卢某(暂未归案),卢某非常聪明,却不愿意走正道。卢某找到卢某某谈了诈骗想法后,卢某某因有家庭,起初还有些犹豫,但考虑到自己吸毒需要大量资金,便和侄子一起铤而走险。
2014年,卢某注册了一个新的QQ,专门在网上搜索单位工作群,为了能顺利加进群,他使用一些常见的姓氏冒充部门负责人等,比如李主任、张科长等,如果其所加的单位群确实有这个姓的领导存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管理员往往很容易让他进群。
进入涉案公司的QQ群后,卢某开始“潜伏”,他从来不说一句话,并开始研究群成员。“他一般只关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并将单位主要负责人所说的话复制保存下来,用来学习。”民警说,恰好南昌县某药业公司的老板喜欢在群里向下属布置任务,卢某接触该群一段时间后发现了这个规律,便全身心地“钻研”这个群。
用了6个月时间,卢某弄清楚了老板的习惯,他发现老板周末和出差时,布置工作特别多,且群里的员工接到了任务后,很多时候都不会详细询问。于是在日,卢某获悉老板出差后,便用平时学会的老板说话语气,将自己在群里的个人资料改成和老板一模一样,与熊某单聊,要求熊某汇款至账户,并诈骗得手290万元。
雇佣多名马仔套现并“分红”
在要求熊某汇款前,卢某不仅仅是“潜伏”和“学习”,还做了不少“前期工作”。为了避免被警方发现,他找了包括叔叔卢某某在内的多名“马仔”,以每张银行卡200元的价格,购买了数十张有效银行卡,用其中一张作为“母卡”,在熊某将钱转到“母卡”上后,再将钱转移到“子卡”上。
每张“子卡”上转入的金额都不一样,多的有60万元,少的则只有2万元。之后,卢某再让“马仔”们拿着子卡去ATM机或POS机上将钱导出,每个取钱的“马仔”,可分到所取金额的十分之一作为报酬,并要求“马仔”们在取钱或者套现时,做好伪装等事项。在ATM机上取钱的,要尽量戴帽等遮挡自己的容貌,在POS上刷卡的,要找不是真实信息注册的POS机。
目前,嫌疑人卢某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南昌县警方刑拘,该案主犯卢某正在全力缉捕中。
汇款前打个电话核实就可避免被骗
据悉,通过QQ、微信冒名顶替,骗取汇款的案件还不止这起。去年12月31日,吉安市吉州公安分局接辖区某企业出纳彭某报警称,日其通过网络被一名微信昵称是老板朱某的人加为微信好友后,对方要求彭某以签订供货合同需要支付货款为由向指定公司账户上汇款。彭某接到指令后,未及时核对,轻易将公司账户内的42万元汇入对方提供的账户内,直到一周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今年3月29日,吉安警方在深圳罗湖某小区将涉嫌诈骗嫌疑人王某抓获,其家属于4月6日上午至公安机关退回全部赃款。
警方提醒,单位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不轻信邮件、QQ、微信等通信工具显示信息,在汇款前务必当面核实或电话联系确认身份和转账汇款事由。企业也要进一步督促完善内部财务制度,杜绝财会人员仅凭电子邮件、QQ、微信聊天记录就转账汇款的行为,群管理员应定期清理群内非单位人员,以防出现“潜伏者”。
文/王离 记者张凯 实习生邹娜妮 杨建萍
宾阳人的特权
9.1梦之队酒店(西大店)开张!全体员工合影
一、宾阳人特权——住宿西大店,住宿各地分店,有下列情形:
1,说宾阳话的,
2,嫁宾阳人的;
3,身份证452123…
4,宾阳人朋友圈
这四种情形,永久获梦之队酒店特权 ——最高贵的铂金会员! 永久6.8折起!
五星级睡眠体验……顶级奢华,美梦成真!
点击展开全文揭开新型网络骗术真面目:QQ好友成骗子羊皮
  先盗取QQ账号,再假冒账号主人向QQ好友借钱,甚至提供视频图像“验明正身”。近日,不少网友在微博上、QQ群上讲述被骗的经历,“QQ盗号诈骗”作为 一种新型网络骗术引起关注。QQ诈骗为何层出不穷?网友为何频频上当?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进行调查,揭开这种新型网络诈骗手法的真面目。
  QQ聊天遭遇“好友借钱” 网友频频掉入陷阱
  “QQ盗号诈骗”成为微博和QQ群上讨论的热点,很多网友反映,自己或身边的亲戚朋友掉进“QQ好友借钱”的陷阱,而借钱的“好友”其实是专门盗取QQ号后行骗的骗子。
  网友“国际梦想说”:“今天被骗了2000元,骗子是用好友的QQ,和我视频用的就是我朋友的视频录像,还真狡猾,大家以后注意了。”
  网友“Lara——安”说:“我姐的QQ被盗了,骗子居然截取了以前的视频,但说‘话筒坏了’。朋友被骗了六千多。注意啦!”
  网友“相依相恋在上海”介绍了同事被骗的过程,他说:“单位里女同事在网络上被骗了六万元!她女儿在新西兰留学,骗子盗用女儿的QQ,跟她视频聊天,谎称急需用钱,让母亲汇款三万,过了一天又让汇三万,视频那头明明是自己的女儿,没想到却上了骗子的当!”
  在微博上,网友们纷纷讲述自己或亲戚朋友被骗的经历。在受骗的网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子女在国外读书或工作,骗子盗取子女的QQ号后,冒充他们编 造各种借口向父母要钱,由于很多父母“关心则乱”,听说子女出事后,只想着尽快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加上有视频“眼见为实”,很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
  近日,广州市民韦女士就遇到这样一个骗局。韦女士的儿子在英国留学,她登陆录QQ时,看到“儿子”在线,便打了招呼。“妈,吃饭了吗?你记一下这账 号,先打一万过去,现在急用。”后来“儿子”回复,提供了一个建行的账号,并不断催促“能现找到多少就先打过去”、“叫人先帮打过去也可以”。
  韦女士说,她本来有些怀疑,但担心儿子在外有困难,再加上感觉对方聊天说话的语气与儿子很像,于是给“儿子”提供的账号转了1000元。当天下午,韦女士的儿子打电话回家,说自己的QQ号被人盗用,韦女士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
  警方披露诈骗手法 警惕“美人计”+“障眼法”
  不法分子盗取QQ账号后行骗,甚至提供视频降低受害人的戒心,近年来,这种网络诈骗手法骗走网民不少钱财,成为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诈骗行为之一。据 广州市花都区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林成坚介绍,由于骗子的手段高明,掉入“QQ好友借钱”陷阱的网民越来越多,仅花都区刑警大队每个月就接到10宗左右的报 案。
  去年以来,广州市花都区公安分局侦破过多宗盗取QQ号行骗的诈骗案件。根据调查,这些案件一般都是团伙作案,犯罪分子以撒网的方式行骗,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
  今年4月底,花都区市民翁先生报案称,他在上网时,有一个QQ好友向他借钱,他向对方账户汇款6万元后发现被骗。“我急需要钱给客户,能不能先汇6 万元给我,明天就还你?”当时,翁先生曾经对“好友”的请求起疑心,但对方主动要求视频聊天,显示出本人头像,翁先生放下疑虑后将钱汇了过去。
  根据翁先生提供的线索,广州市花都区公安分局摸查到一个以广西宾阳籍为主的网络诈骗团伙,涉案人员十多人,该团伙以广东东莞和广西南宁、桂林等地为中心,在多地流窜作案,共实施网络诈骗案十多宗。
  据广州市花都区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林成坚介绍,在案件的审理中,办案民警也揭开了“QQ盗号诈骗”的秘密,骗子施展“美人计”又使用“障眼法”,迷惑性很强:
  第一步,施展“美人计”,发送木马盗取QQ号。
  不法分子先加不特定人群为QQ好友,在聊天的过程中,一方面摸清事主的家庭、职业等基本情况,并在聊天的过程中偷录对方视频;另一方面施展“美人计”,以女性名义发送“我的靓照”、“我的作品”等文件(实际上是木马程序),对方点击后,QQ密码就被盗取。
  第二步:使用“障眼法”,冒名事主向好友行骗。
  不法分子摸清被盗QQ用户的上网规律后,伺机利用盗取的QQ号登录,冒充事主本人向其QQ好友借钱,如果QQ好友心存疑虑,就玩“障眼法”,将录制的视频播放给好友看,以此消除对方的戒心。
  曾经办理过多宗QQ诈骗案的广州市花都区刑警大队民警李政说,许多QQ用户为联系方便,往往将联系人分组为家人、同事、同学等,骗子盗取号码后,很 快能确定其同作案目标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视频窗口中显示的确实是QQ主人的图像,受害人极易上当受骗。而骗子所“借”的金额一般不会很多,让好友“可 以接受,不好意思拒绝”。
  根据公安部门调查,通过盗取QQ号诈骗的作案手法已经形成一套专业化流程,犯罪团伙不仅分工明确,还有专门的“工作对象记录本”,上面详细记录了被盗QQ用户的个人资料、选择哪些好友容易得手、不同的银行卡账号、需要编造的各种理由等。
  取证难度大打击成本高 事前防范重于事后打击
  一些专家认为,从简单盗取QQ号行骗,到提供视频“验明正身”,QQ诈骗的手法越来越“高明”,让很多网民防不胜防。但由于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和地域广泛性等特点,对QQ诈骗案件的取证难度大,打击成本高,往往是事前防范重于事后打击。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松林说,QQ盗号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诈骗手法,调查取证的难度比物理空间的犯罪大很多。一是地域的广泛性,物理空间的 犯罪人和受害人一般在同一个地方,但网络犯罪往往不一样,侦查的范围很大,成本很高;第二是犯罪的隐蔽性,不法分子通过网上的信息诈骗,他们留下的痕迹往 往是无形的,给抓捕带来一定难度。
  此外,由于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主要是基于物理空间的犯罪事实来制定的,对网络犯罪的特点考虑还不是很全面,导致案件侦查、起诉、审判的成本都比较高。 徐松林说,根据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哪一个地方的公安部门侦破的案件,就移交到哪一个地方的检察院起诉,由哪个地方的法院来审判。但QQ诈骗一般是团伙作 案,犯罪分子分散在全国各地,就要分成很多个案件来侦查、起诉、审判,造成司法成本过高。因此,建议刑事诉讼法在修改时可以适当考虑这个问题,对于犯罪嫌 疑人分散在不同地方的网络犯罪,指定一个地方的公安部门主要侦查,并由一个地方的检察院和法院起诉、审判,降低司法成本。
  徐松林说,事实上,像QQ盗号诈骗这种网络犯罪,事前防范往往重于事后打击。事后打击的取证难度大,成本高,但如果事前有警觉,防范并不难。所有的网络诈骗,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编造借口要钱。当遇到“好友”借钱时,如果能够打电话核实沟通,诈骗就不可能成功。
  李政也提醒网友,目前QQ诈骗层出不穷,在上网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尽量不要接受陌生人发来的文件和图片,防止QQ号码被盗。此外,在与陌生人聊天 时,尽量不要透露个人的真实信息。当好友在QQ上提出借钱等经济要求时,一定要慎重,通过打电话等方式求证。而一旦发现QQ号码被盗又不能立即取回,应及 时告知QQ好友,防止不法之徒冒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六小龄童微博辟谣:有人冒名开QQ号 粉丝不要上当-中新网
六小龄童微博辟谣:有人冒名开QQ号 粉丝不要上当
日 09:09 来源:北京晨报  
  网友爆料称有人冒章金莱之名开QQ号欺骗粉丝  
  近日演员六小龄童章金莱在微博中置顶辟谣微博,称被人冒充开QQ欺骗粉丝,并提醒粉丝不要上当。昨天,记者找到该QQ号,对方自称是六小龄童本人,更叮嘱粉丝不要去微博求证其身份。对此,六小龄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一切以微博声明为准。
  六小龄童微博发声辟谣
  “近来有网友告知有人以我的名义开了QQ欺骗粉丝,今天在他的QQ和QQ空间看到他的资料和错字连篇、书写重复的文章,在此告知:我没有QQ号,也没时间在网上聊天、玩游戏,不要相信这个不敢与大家语音、视频交流的骗子,如有人在此QQ上与他联系业务受骗都与我无关。”六小龄童在自己的微博中置顶这条辟谣信息,更是贴出多个网友向其爆料的截屏。有粉丝加了该QQ为好友,冒充者与其交流全程都自称“章老师”。
  为了让观众和自己有真正的接触,六小龄童此番还特意贴出自己的认证博客截屏,其中写明了他的通讯地址和公司以及经纪人联系方式,记者注意到,联系方式中确无QQ号码。
  冒牌者称不要在微博求证
  昨天,北京晨报记者试图添加该冒充者QQ为好友,无奈对方始终没有同意。记者看到他在自我介绍中写着,“我是六小龄童(章金莱)”,头像使用的也是六小龄童在微博中发过的一张照片。QQ信息填写的生日也和六小龄童本人吻合,所在地是北京朝阳区,QQ的使用年龄则为0。
  记者注意到,为了避免被粉丝去认证,他特意提醒众人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到微博去核实,“你们不要在我的新浪微博私信上问我有没有QQ,我现在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在新浪微博上私信问我有没有QQ,过会说没有。”其中“过”字疑似“我”的误笔。对于粉丝的质疑,他解释是不希望公开自己有QQ 号一事。
  对此,记者致电六小龄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一切以六小龄童发布的微博为准,不排除使用法律武器维权。
  北京晨报96101热线新闻
  记者 张静雅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同学的QQ分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