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有800元钱想买电脑没钱怎么办一个可以点的华为手机,给我推荐一部

我去纽约转了转 顺带对比了三星Note9和华为P20P的拍照
8月9日,三星如约在美国纽约发布了Galaxy Note9,一年两款旗舰手机的产品策略还在继续。今年三星除了常规的升级了硬件之外,在Note9上对S Pen和已经在S9+上使用的双1200万像素镜头继续打磨。发布会之后,我也拿到了美国量产版的Note9手机,正好从北京带了一台华为P20 Pro来,就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在纽约走了走,顺便拍了一些对比照片,来看看三星历时半年对于S9+这个镜头模组的打磨程度如何,而Note9上新加入的AI拍照功能,和华为的相比有什么区别。(注:以下所有的照片都是在开启AI拍照功能后,自动模式下完成的,三星生成1200万像素照片,华为默认生成1000万像素照片。)发布会之后回酒店放下东西,按照原定计划要去纽约有名的鞋店“flight club”朝圣。当然在这之前要先解决中午的口粮问题,我们住的酒店正好在曼哈顿的中国城附近,遂决定去中国城找一家饭馆。这张照片是去中国城的路上拍照的涂鸦海报。三星样张华为样张从第一张照片开始就给这两款手机整体的拍照风格定下了基调,三星堆Note9镜头的色彩调教依然偏向于之前暖色调更讨人眼喜欢的方向,你可以看到背景上红黄渐变的色彩先比华为要来的饱和度更高,人物背后黄色的球状物的颜色也更加的突出。进入唐人街的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望向一会要去的Soho区,我发现了远处左侧的楼侧面有涂鸦墙,就随手拍了这张照片。在纽约这种涂鸦墙面非常多,大多数被用于广告展示,不过这块可能只是为了城市装饰。三星样张华为样张这张样张在拍摄的时候,两款手机同时都开启了“天空”的AI拍照模式,而得到的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华为对于天空的判断和最后生成的照片会让天空非常蓝,整体照片的饱和度非常高。而三星的选择是让它趋近真实,提高整体照片的通透度。在我之前用过的所有手机,包括小米、vivo、OPPO这些自带AI拍照功能的手机都,华为可能是会把天空拍成这样的唯一一个品牌,确实让照片有感染力,但整体失真度太高,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像用LR调过色一样。进入唐人街,这张照片是唐人街核心地带拍摄的。曼哈顿的唐人街是全美最大的华人聚集地,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大多数是福建移民来的,也有部分两广地区的人,很多在纽约生活的中国人会告诉你,如果你不会说英文没关系,但如果你不会说闽南话和白话(粤语),那你在曼哈顿的中国城会举步维艰。三星样张华为样张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两款手机都开启了“建筑“这个模式。这张照片你就能理解我说的华为天空模式失真的情况,尽管这张照片也有部分天空露出,但华为的样张整体就接近真实了,不会渲染的太过火。三星保持了暖色调的风格,同时整体照片对于暗部细节的提升要比华为更好,照片右下角上海老饭店门口的场景细节也被捕捉到了。午饭在唐人街一个四川饭馆解决的,三个人要了四个菜三个米饭和三个可口可乐。话说川菜可能是美国人接受程度最高的中国菜系了,几乎在任何一个美国的中大型城市都能找到“好吃的川菜”。可惜你不能用中国人的标准去评价美国的川菜,它们的川菜更偏向于甜口,同时辣的程度不高而且特别咸。我拍的这道叫“炒辣牛肉”,呃……是不是跟你想象中的川菜不一样?三星样张华为样张拍摄的时候室内的光线非常暗,两款手机都顺利的开启了“食物”模式,从观感上来看我觉得三星拍的更好一些,看着有点食欲,华为有点偏色,整体照片“性冷淡”风。不过这菜现在回味起来,呵呵了吧还是,以后去美国,不太建议大家去用对待中餐的眼光看美国的川菜。吃了饭,进入Soho区开始向鞋店方向走。严格意义上,纽约的Soho区不是一个行政划分的区域,它是一个以商业划分的区域,早年这里大部分都是工业时代留下的厂房。随着工业逐渐在曼哈顿的萧条,大部分工厂被废弃,一些美国的艺术家用这些厂房做起了艺术设计,久而久之带动了整片Soho区向艺术和商业市场的过度。如今的Soho区,成为了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之外,另一个商业中心,这里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大牌以及纽约知名的设计师品牌。这张样张拍摄的是Soho区的网红墙,这种涂鸦墙在纽约的Soho和洛杉矶的好莱坞随处可见,既是艺术家自我品牌的宣传,也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很多人会在这拍照。三星样张华为样张这组对比样张更加明显的可以看到两款手机对于调色上的差异,三星整体更暖,而华为P20会为了让照片保持真实的前提下,整体色调偏冷。两款手机对于图片边缘的处理都不错,没有出现涂抹感。路上遇到了一个蛋糕店,随手对外面的招牌拍了张。如今的Soho区,除了商业以外,还适合各种“文青”来慵懒的度过下午茶时光,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咖啡馆和蛋糕店,还有各种艺术家的展馆。样张华为样张招牌原本的颜色是白色和大红色。最后成像的效果是三星暖色调的渲染把红色拍成了橘色,而华为为了保持所谓的真实,整体照片偏冷,把大红色拍成了浅红色。三星对于整体照片亮度的提升让它保留了更多俺不的细节,以至于树木的绿色还原的更到位,而华为整体的样张看上去会相对平淡。如果不是当天纽约的温度太高,可能我还是能更多的发现有趣的建筑,但骄阳似火让我更多的只能低头走路,不过在等红绿灯的时候还是发现了一栋外墙装饰独特的建筑。照片左侧的建筑物外墙上有很多金色的人,手拉手连成了一串,虽然我不知道设计者要表达的意思,但它相对于其他的建筑物,是非常有特色的。Soho区很多的房子都是有小一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所以外立面有消防梯,估计热爱美国电影的人会对这种梯子不陌生。三星样张华为样张这张照片拍摄的时候,两款手机的AI给出了不同的解答。三星Note9开启的是“建筑”模式,而华为P20 Pro开启的是“天空”模式。所以华为的样张,天又变成了这个样子,而这样模式下,左边铜色建筑的整体偏色发红了。三星原本照片不算寡淡,但和开启了天空渲染的华为比起来,原本胜在饱和度上的三星这次反而落后了,不过整体的亮度依然会比华为好,右侧中间建筑物的暗部细节保留更加到位。在35度的温度和无云遮挡的天空下走路时非常难挨的事,分分钟感觉脖子后面要着火。路遇一家咖啡馆,赶紧钻进来避避暑。这家La COLOMBE咖啡馆在纽约的Soho区很有名,算是网红店,主售的只有三种咖啡,黑咖啡,半奶的拿铁和全奶的拿铁,出名的是咖啡的拉花。三星样张华为样张从样张对比不难看出,复杂光线下的室内样张对比,显然三星更胜一筹,尽管暖色的渲染风格在室外会比较的突兀,但来到了室内则会让整体的空间感和观感都更舒服,同时整体亮度的提升对于细节的把控也更加自如。而华为这样照片会让人觉得这个地方“并没有那么好”,原因是整体照片的色彩过于平淡,亮度也不够,它有点像报纸上的事实报道照片,而三星更像是旅游达人在自己的“纽约网红店生存记”里经过反复PS调色之后的照片,更讨人喜欢。来了网红店,自然要点一杯招牌咖啡,我要了一杯半奶咖啡,价格居然要8.5美元,比美国的星巴克贵一倍,果然成为网红是要有代价的……美国人对于咖啡的喜爱不用我多说了吧?但美国这种快餐式的咖啡馆也有等级之分,像我们最熟悉的星巴克,它的一杯咖啡一般是4-5块钱,约合人民币30-35块,它自普遍,满大街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喝得起。而像美国一些沿街便利店的咖啡会更便宜,像7-11这种店里的咖啡一般是2块钱,约合人民币15元,一些美国的低收入人群会选择这样的咖啡。而像我光顾的这家La COLOMBE,8.5元的咖啡算是快餐式咖啡馆非常高的价格了,来的人更多是被品牌吸引吧我觉得。三星样张华为样张咖啡的样张三星是先拍的,华为后拍的,你从奶落下的程度也能看得出来。咖啡整体的色差还好,主要看台面。原本台面是白色大理石纹路的,三星整体渲染下来台面更黄,而华为则更红。原本我没打算拍下这张照片,但因为对中间建筑物的好奇就随手查了一下地图和谷歌,然后马上决定咔嚓两张给你们看。如果我不说,你能想象到中间这个白色有凹凸感的建筑物是什么吗?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它是艺术馆或者是办公楼,但实际上它是 一家名为Preschool of the Arts的幼儿园,从它的官网上,这里注重培养婴幼儿对艺术的创造性。虽然我不知道价格,但看上去它属于“贵族幼儿园”那一个范畴的。三星样张华为样张这样张对比没啥好说的,华为已经第三次给我们展示他的“天空”模式了,而三星依然开启的是建筑物模式,因此造成了照片整体观感上的巨大差异。抛开饱和度不提,通过细节的色彩对比,三星依旧保持了一个相对的暖色调,左上角黄色房子和右下角地面的部分都相对较暖。而华为整体增加了照片的饱和度,使得照片整体的对比度很高。马上到鞋店的路口有一个教堂,叫“格蕾丝教堂(Grace Church)”,名字是谷歌地图来的,整体的建筑是哥特风格,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教堂,之前更多看的都是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上全世界知名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教堂是纵向拍摄的,因此我把两张照片拼在一起了。华为第四次放“大招”了,不过从这张照片看,有点失败。为了提升天空整体的对比度,让照片建筑物出现了严重偏色的情况,它有点像海报风格了。而左边三星的样张相比华为就感觉相当的平淡,但基本上整体还原了真实的场景,墙壁依然被换色调调整的偏暖色,同时细节还原的不错。转过教堂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纽约最大的私人鞋店“Flight Club”。这家店算的上是来纽约买鞋必到的店之一了,这里有各种限量版的鞋,一部分是老板自己淘换来的,一部分是个人在这里寄卖的鞋款,我对比了一些鞋的价格,普遍会比国内买到的贵一些,不过传说这里保真。以最新的一双44号OFF-WHITE x Nike Air Presto举例,国内网上的价格在5200左右,这里的价格是800刀,算上税要5600元。三星样张华为样张来看样张,从咖啡馆和鞋店的两个样张对比,我发现室内场景的拍照不是P20 Pro的强项,整体样张的明亮度和色彩还原都相对一般,而三星的样张偏暖风格和高亮在室内获得了不错的效果,明显要比华为的样张更讨喜。Flight Club除了四面满墙的鞋之外,一些限量款的鞋被放在了一个玻璃柜里展示,比如“椰子”,比如“Off x Nike”,比如“AJ的绝版”等等。当然,还有下面这双,不用我介绍了吧,Nike Air Mag,就是那双可以自动系鞋带的鞋。这鞋国内什么价的都有,这里卖6W美刀,我就看看,我不买……三星样张华为样张这可能是我唯一拍摄的一张微距照片,首先要说明他一下,照片拍摄的时候是隔着玻璃的,我把手机紧贴在玻璃上减少光线折射对成像的影响。从样张来看,两款手机都很好的还原了鞋跟的细节,不同的是,三星Note9在色彩的准确性上要比P20 Pro稍微好一点,鞋面的灰色网织布在华为的镜头里有稍许的偏色。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我觉得可能的问题出现在镜头高度上。华为P20 Pro的镜头突出要比Note9高,所以整体进光到CMOS的距离更长,导致了华为的照片在NIKE标的上面出现了光线反射的残影,隔着的玻璃可能导致了手机成像出现了色彩的偏差。经历了一个小时买与不买的挣扎之后,钱包告诉我:要理性消费。悻悻离开鞋店,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回酒店的路上经过NYU(纽约大学)的书店,进去看看。纽约大学可能是全美学费最高的大学了,你以为哈佛、普林斯顿的学费贵,其实纽约大学比他们还高。三星样张华为样张这人好眼熟是吧?这组对比样张我站华为。P20 Pro很好的还原了对焦主体的色彩,整体的色彩虽然偏冷淡,但看上去很舒服。而三星继续暖色调路线,提高整体亮度让下层书架的暗部细节更好,但整体偏黄显然让照片整体的观感没有华为看着舒服。不过补充一句,马云的照片实际上是黄皮肤的,华为整体的样张在拥有一个不错的曝光表现的前提下,淡化了照片整体的色彩表现,马云的皮肤稍有些偏色,但是却获得了获得了不错的样张效果。这张照片来自Soho区的FENDI店里的旋转楼梯。Soho之所以能成为第五大道之外,曼哈顿又一个购物天堂,和它拥有全世界绝大部分知名奢侈品牌绝对息息相关,只要你有钱,你在这可以买到任何大牌产品。三星样张华为样张这张对比照片,华为又输在了室内样张这一环节。整体又偏色了,原本楼梯部分的管灯是黄色的,但被华为拍成了白色,以至于墙面出现了发红的迹象。而三星对于色彩的还原做的相对较好,不过在照片整体被提亮的同时,墙上丝绒的装饰出现了部分过曝的情况,由于面积太小,相机没有检测出逆光。两款手机都是在自动模式没有开启任何AI特效的情况下完成的。回酒店睡了个觉天已经黑了,决定出去觅食。由于酒店里世贸不远,我决定走去那边找点吃的。路遇一幢造型独特的公寓楼,外立面不是平的,估计灵感来自于我们玩的积木塔,随手拍了一张路口的街景。三星样张华为样张两款手机都没有使用特殊的拍摄模式,尤其是华为,没有检测出需要使用手持夜景。从观感上来看,三星Note9的样张更舒服,出色的彩色表现力让照片看上去不像华为那么寡淡,而后者整体照片曝光不足,即便是4in1像素的成像效果,但实际上暗部的细节丢失的有点严重,红绿灯右侧黑色汽车的车牌基本上看不清了。纽约地铁一个站口,如果说汽车是纽约人地上的交通工具,那地铁则是纽约人地下的灵魂交通工具。纽约的地铁历时长达一百多年,是这个地球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地下铁路系统。纽约地铁是24小时运行,和我们的地铁不同的是,纽约地铁一半有3-4条车道并行,中间的车道是快车,停大站;而两边的车道是慢车,所有站都停。如果你有幸去纽约玩,地铁要坐一下,虽然脏乱差了一点,但它绝对是出行的好工具。三星样张华为样张这组对比照片,三星继续黄,华为继续白,三星的好在于整体的曝光度控制的不错,主体广告牌基本上还原了全部的内容;华为的好在于色彩控制的不错,该白的地方白,该蓝的地方蓝,但有点过曝了,主体广告牌有细节缺失。走了大概1.5公里到了世贸,对,就是当年911恐袭发生的地方。之后美国人为了纪念这次事件,在照片WTC牌子后面的遗址造了个纪念碑,而在照片的背后,有一个教堂,里面陈列了一些当时救援的物品,作为911的纪念馆。这组样张半斤八两,华为自动模式下依旧使用了普通拍照,而没有自动切换到手持夜景模式。三星左边的建筑物条形灯带有些偏色,华为更准确,但三星WTC牌子上的色彩还原更准,华为有些偏绿了。晚饭来世贸旁边的地铁枢纽二层的SHAKE SHACK来吃汉堡。美国人对于汉堡的热爱从满街各种不同的店就能看出来。实际上美国不只有“金拱门”、汉堡王这些快餐店,几乎每个州都有自己有名的汉堡,比如加州的IN-N-OUT、堪萨斯州的White Castle等等。而SHAKE SHACK就是美国人最爱的汉堡。SHAKE SHACK最初创立在2004年的麦迪逊广场公园,后来因为味道好迅速蹿红,2014年SHAKE SHACK十周年的时候,汉堡买一送一,据传说排队的人绕了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两圈。美国人不止买iPhone爱排队,其实他们所有能排队的事都排队。三星样张华为样张这张照片同样两款手机都在自动模式下完成的,三星突出了主体部分的效果,整体的观感更好,但亮度提升导致边缘过曝;而华为在明暗控制上做得不错,虽然没有三星看上去那么讨眼球喜欢,但整体照片的控制力非常出色。我到店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了,但依然排了30分钟队才买到。SHAKE SHACK没有套餐,都是单点的,一个SHAKE汉堡,一个可乐,一个薯条,加上消费税算下来不到13块钱,约合人民币90块钱。三星样张华为样张两款手机在拍摄汉堡的时候,都开启了“食物”模式,从观感上看,三星Note9会更好,还是之前的风格,三星在拍摄食物的时候,会主动提高整体照片的对比度,让食物看上去光鲜亮丽。而华为更多的做法是突出主题,虚化背景,可以看到华为样张的背景虚化要比三星更虚,两款手机采用了不同的食物美化处理方式。最后一张照片是回到酒店门口拍的。景物的主题是写字楼,在很多欧美地区,写字楼晚上都是不关灯的,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写字楼关灯失窃,那保险公司不会赔偿损失。这也算是个很奇怪的规定了,而且不止纽约,我去过的很多欧美地区都有类似的规定,晚上对面楼上灯火通明的,想想也是醉了。三星样张华为样张这是唯一的一张(真的是唯一),华为P20 Pro在拍摄夜景的时候,检测到进光量不足,开启了“手持夜景”长曝光模式。可以看到经过6秒合成的照片显然要比三星Note9只用夜景模式下拍出来的照片在曝光量上更高,正前方树木后面的细节更好的被展现出来。写字楼的边缘也被清晰的描绘出来,不过强制增加曝光有两个问题出现了,一个是流动的物体出现了拖影,比如左边的汽车;第二个是偏色,右侧的楼是红色的,在多次曝光合成后,被拍成了浅棕色。三星没有手持夜景,只是检测出了夜晚,使用了夜拍模式,相比华为的长曝,Note9的前景处理的很出色,光线控制得到,右边的广告牌曝光处理的很好。但远处的建筑物基本上暗部细节丢失严重,仅仅依靠三次曝光合成的样张主体部分之外的细节果然靠自然曝光还是很无力。最后要感叹两者对天空的抑噪控制力都不错,画面的纯净度算的上目前拍照手机中顶级的存在了。总结一下。我拿到手机的时间不算长,仅仅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样张也是好好去拍的。从目前的体验来看,华为P20 Pro的底更大,因此它能施展的空间更多,在夜晚长曝的处理上也非常出色。三星新加入的AI检测模式基本上可以跟华为的AI平起平坐,两款手机能检测的场景大部分是一致的。只不过在部分建筑物场景是,三星更倾向于拍房子,而华为更乐意渲染天空。从目前看,三星Note9和华为的P20Pro在拍照上都算顶级水准,华为在室外的景物细节、手持夜景上比三星更好;而三星在室内的大场景样张和弱光环境下对光线的控制力上要胜华为一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vincezho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大家都在搜
我想买个指纹解锁的华为手机1500以下的,,,华为型号太多了,我也不太懂,朋友推荐一下吧谢谢
@_@匿名@_@
fjfzvvbnbv的答复:
这个价位推荐买国产 1799华为荣耀7,信号好,拍照好,指纹解锁很快(二代技术),处理器性能强大, 1499魅族MX&br/&&br/&
颜值高,拍照好,指纹解锁一般,处理器性能强大, 1799 ZUK Z&br/&&br/&
电池大,续航逆天,性能不错 线下实体店1999 oppo A30还不错,oppo少数不怎么坑的机子,骁龙801处理器,性能不错,颜值高 1999奇酷手机旗舰版,性能强大,安全性高,屏幕不错。小米或者华为吧,要么二手苹果也可以的,vo之流不推荐。&  华为荣耀畅玩5X指纹解锁怎么设置?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不断变迁,由iPhone6带领的指纹识别功能已不再是高大上的配置了,基本上新出的大部分千元机都能配置,那么你们知道怎样设置指纹解锁么,下面就让手机世界小编来给你们讲下华为荣耀畅玩5X指纹解锁方法。&br/&&br/&   1)首先我们先打开【设置】,打开后找到【指纹】,接着点击【指纹管理】,最后点击【解锁屏幕】右边的【椭圆】将其往右拉打开即可。(PS:录入指纹的方法可以查看上面的相关教程)(如下图)。Gionee/金立 T1 安卓四核智能手机品 双卡双待指纹解锁原笔手&br/&&br/&
苹 IPHONE 5S Fujitsu/富士通 F-08D 双核三防手机 指纹识别 1300万像素 KONKA/康佳 k5密语 指纹识别四核智能手机品联保1300W像素 飞利浦 X712。  看看OPPO R9OPPO R9与R9 Plus创新采用锆宝石作指纹按键材质质温润玉8.5莫氏硬度经久耐用更拥高于蓝宝石介电数信号强度更高识别更灵敏OPPO R9手机采用面指纹识别技术   面按压式指纹识别HOME按键共支持录入5同指纹解锁0.2s急速识别指纹需记忆密码独特安全R9与R9 Plus采用面指纹识别息屏或亮屏状态指纹解锁快至0.2s并支持支付宝、微信指纹支付重要软件与文件夹指纹加密 图& class=&ikqb_img_alink&&@_@我发现motorolaME860也有@_@iPhone5s@_@苹果5S 5好像也是 。5.9K70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60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最高级别的炫富,是“有一点抠门”
作者:维小维 来源: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
最近在茶水间听到一个女孩说:我刚买了个Prada,才2万,好值啊!
惊奇得我虎躯一震,赶紧回头看看是谁。原来,是个刚刚入职的年轻小妹,目测月薪大概4k。
因为她这句话,我想起和一个老同事喝茶谈过一个奇怪的现象。
每次出国,总是中国人在挤奢侈品专卖店。仿佛不要钱似的,排队选品,排队付款,排队拍照发朋友圈……
而现场几乎没有几个当地人。
而更神奇的是,这群人买回家里,大部分都是搭配优衣库,挤地铁,甚至去买菜。那个包的价值,失去了应有的搭配场景。
我问老同事,什么才是“应有的搭配场景”?
她说,至少要配Vera Wang的裙子,Jimmy Choo的鞋子,开部宝马车,还买什么菜啊,家里应该有几个保姆。
我笑喷了,跟她说:
我身边靠自己买车买房财务自由的朋友,不背香奈儿,不穿Vera Wang,开大众、穿快时尚。不买菜倒是真的,因为他们经常在吃外卖。
的确,这个现象很特别。
全世界都知道扎克伯格开一部飞度车,而中国人,哪怕是个小富即安的暴发户,也要开一部保时捷,仿佛高贵的身份不在他的身体里,而是在那台车的车标上。
越是富有的人,越“吝啬”在奢侈品上;越是刚刚够得着的屌丝,越喜欢在身上贴个logo。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奢侈品,是往上一个阶层的渴望
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投行的合伙人一起在上海谈项目。
说是合伙人,不过也是个信息倒卖方。全程还是要对对方上市公司的老总唯唯诺诺,恭敬顺从。
谈完已经是下午5点半,正是上海的晚高峰,而我们准备要从浦东开到浦西去吃一顿饭。
那个合伙人没有开车,也没有拎包,直接就喊我们打了一台网约车走。
当时在浦东过浦西的隧道里,昏暗的光线下,我只看到他的名牌手表闪闪发亮,让那个车厢里拥挤的小空间突然有了一种质感。
我问他,为什么你不买贵价车,不买贵价包,偏偏买十几万的贵价手表。
他神秘一笑,做我们这一行的关键要“低调奢华”,因为我们接触的老总们都很朴素,只能在手表上一抬手之间体现一下,表示自己跟他们是一伙的。
这个说法让我哑然失笑:
真的富人不强求奢侈;
反而是想被富人认同在一个圈子里的人,需要靠一个标志物显露身份。
这个标志物是车,是手表,或是包包。
然而这个名牌的logo,恰恰代表着那个戴着的人,对混进上流圈子有多么地渴求。
这个世界哪里都有鄙视链。
我们这些普罗百姓之间有,老板和土豪之间也有。一个靠知识挣扎到金融行业上层的中产,说到底,轻易成不了老总圈里被认可的贵族。
他们能,也只能靠一点奢侈品,买回来一点点高贵的自尊。
所谓攀比、虚荣、炫耀都是装逼的门面词儿,最核心的诉求,其实是优越感。
在香车华服的包围里,人很容易会有一种错觉:我付得起高级的东西,我是个有价值的人。
然而大部分人都忽略了:
一个人能被看得起的原因,不是穿着什么、开着什么、背着什么,而是你是谁——你的能力、你的业绩、你的社会影响。
为什么有钱人
都显得“有一点抠门”?
你可能想不到,身价919亿美元的巴菲特,重仓投资了苹果公司,却用翻盖手机用了20年;多年来穿的西服,是中国服装品牌创始人李桂莲送给他的。
这都算了,老爷子去香港的时候,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掏出几张优惠券买麦当劳。
说个近一点的。
《奇葩说》时,高晓松总是将“很普通”的内搭穿在外套底下。
有一次,他当众脱了外套,大家才看到,原来他里面穿的是纪梵希。他幽默地解释了一下:“我通常是把贵的衣服穿在里面,而外套是剧组花30块钱给我做的!穿在里面,比较低调……”
你看,真正的有钱人,都不追求门面。简洁、内敛,甚至“有一点抠门”。
有一次,从杭州到义乌的高铁上,有网友拍到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坐的居然是二等座,而且还有小朋友去问他拿AD钙奶喝。
而72岁的华为任正非,本来以为他出门至少有奔驰接送的,结果被人拍到夜里亲自在虹桥机场等出租车。
我认为,无非是因为,这一群人笃信的信念是:价值不在徒有其表的东西上面。
说回巴菲特吧,他之所以抠门,是因为他从来都认为:钱应该花在能增值的资产上面。
所以他从来不给老婆买黄金买钻石,因为他认为这些东西没有投资增值的可能。
而高晓松就看得更透了,他有一句名言:
很多人分不清理想和欲望。理想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快乐的;
欲望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痛苦的!
早就超脱了显摆的欲望,自然没什么兴趣为了炫富把纪梵希穿在外面。
反观我们自己呢?
根据《中国奢侈品报告》的统计,2016年有760万户中国家庭购买了奢侈品,中国的奢侈品年支出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全球市场。
而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排名世界74位,只有5.8万元。
两个数据,剧烈的反差。
最直观的的结论就是: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是打肿了脸充胖子,把自己埋葬在一种虚无的奢侈追求里面。
焦虑,也因此泛滥。求求你们别再说是我们自媒体贩卖给大家的了。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为什么美国中产认为,花800美元买一件衣服是脑子有问题?》。
作者说,美国人啊,不喜欢攀比,也不爱花钱买名过其实的奢侈品。
他们的消费都是怎样的呢?
“在美国沃尔玛等大超市或百货店里,服装鞋子大多在10-30美元之间,款式质量都不错。
女婿在谷歌做码农,年收入28万元美元,女儿在美国公司任会计,年收入8万美元。”
我估计,在中国就算是年收入28万人民币的人,也不太乐意穿10-30块钱的衣服鞋子了。
在这点上,美国人民的确是“有一点抠门”。但是人家的人均GDP排名世界第8,明摆着就是个比我们有钱得多的土豪。
只能说明,美国大部分人更在乎的,不是面子,而是花钱的性价比。
白手起家的富豪Steve Siebold,花了26年研究了全球不同富豪之后给了一个结论:
决定一个人平庸还是富有的,并不是赚钱能力,而是他对钱本身的认知水平。
富人往往把钱看成投资的“资源”,它只是为了升值存在的东西。如果钱不能带来更多的钱,那么花每一分都不应该。
直白地说,真正的有钱人,都爱聚焦在性价比上——节省一点,那是聚沙成塔,留着将来抄底用。
不买名牌的有钱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富人思维”:花钱,但要花在刀刃上。比如,投资,买资产。
他们不怕别人小瞧自己,毕竟有了资产,还怕什么面子问题,谁会在意隔壁老王用嫉妒的眼光看着我抠门呢。
而我们这些普通人,绝大多数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投资途径,有了钱就来个月光,存钱不过是为了凑个奢侈品。却根本没有意识到:
为面子而消费的东西,更多时候,只是一场短暂的光鲜。
所以,用得起奢侈品并不代表你很了不起。
现代式炫富,靠的都是实力,而不是你身上的,某个金光灿灿的logo。
维小维,公众号“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曾任四大、宝洁、网易等名企管理层,10年CFO&高管,掌管过亿资产。实战派财商教练,有料的职场达人。写最懂你的文字,最有用的干货。转载请到原作者公众获取授权。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最近买了逍客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