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2018年教师考编公告同仁用过哪些好用的线上阅卷系统呢?麻烦推荐一下

我是辅导班的老师,针对其中考试成绩总结,我想出个光荣榜,把本中心所有学生都表扬一下,好的是优秀学生,差生怎么表扬? 都说孩子是在表扬中慢慢进步的。
var sogou_ad_id=731549;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未经授权,禁止转载。&br&------------------------------------------------------------------------------------------------------------------------&br& 更新&br&&p&感谢大家对这个答案的厚爱。现在已经工作啦,英语也是我的工作语言之一,使用频繁,无论是跟客户的往来邮件还是一些工作文件的翻译和客户陪同的翻译,所以目前还在继续学习中,恩,当然不能丢掉。甚至计划有时间的时候再去考一次高级,因为对C等级这个成绩真的不满意啊啊啊…&/p&&p&比较搞笑的是,我明明学的是经济类,上司总觉得我是一个学语言的,感觉好愧对我的老师们啊,哈哈。&/p&&p&既然大家都那么关注BEC,我有空会多写一些关于这个考试的文章。&/p&&br&------------------------------------------------------------------------------------------------------------------------&br&大学时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培训,辣么我来写点干货和应试技巧吧~&br&非英语专业的学生,BEC H: C 等, 六级621分,BEC V: B等。&br&最后的成绩为78分,B等级。详细的成绩单:Reading,Listening,Speaking,都是good,Writing是Exceptional,优于good,是最高的评价了。&br&&p&过了的等级是这样的:75分—60分是C。75—79,B。80—100,A。&/p&&p&难度,我认为它的形式是高于CET4、6的,内容的话,应该是差不多的CET6的难度。&/p&&p&[BEC等级]&/p&&p&&strong&BEC高级考试成绩说明:&/strong&&br&  通过等级:A、B、C&br&  未通过等级:B2(未通过但将获得B2级商务英语成绩证书)、F(Fail)&br&  缺考:X、Z&br&&strong&BEC中级考试成绩说明:&/strong&&br&  通过等级:A、B、C(满分120,达到60%即为C等级)
&br&  未通过等级:B1(未通过但将获得B1级商务英语成绩证书)、F(Fail)&br&  缺考:X、Z&br&&strong&BEC初级考试成绩说明:&/strong&&br&  通过等级: M(Pass with Merit)、P (Pass)&br&  未通过等级:A2(未通过但将获得A2级商务英语成绩证书)、F(Fail)&br&  缺考:X、Z&/p&&p&[计分方法](以中级为例)&/p&&p&
听力、阅读、写作、口语每部分都是30分,听力共30个小题,所以每题就是1分。&/p&&p&
阅读共45小题,共5篇阅读,每篇阅读的题目数量不一,计分方法是剑桥那边定夺的,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计分,但我看过最靠谱我平时做真题一直沿用的计分方法是参照一个新东方老师说的那种:5篇阅读,每篇6分,每篇阅读每小题的分值就是6除以该篇阅读的题目数量。算出来自然是会有小数的。但这个计分方法真的是比较客观和靠谱了。&/p&&p&
作文,第一篇小作文(主要写note或者e-mail,40-50words)10分,第二篇大作文(主要写report或者 proposal或者letter)20分,作文是打等级的,两篇文章各有一个等级,等级:Band 5 (9或10分,18或20分),Band 4(7或8分,14或16分),Band 3(5或6分,10或12分)Band 2 (3或4分,6或8分) Band 1 (1或2分,2或4分) 当然 也有 0 这个等级,就是0分了。&/p&&p&
口语,这个部分的评分标准聊起来就没什么意义了,感觉老师也不是那么严苛地来的,再说就算他想照着标准来,你说快点他也会少听到很多错误,更多会觉得你流利。&/p&&p&[备考书籍] (以中级为例)&/p&&p&剑桥商务英语(中级)学生用书 经济科学出版社 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推荐 第三版 附光盘&/p&&p&剑桥商务英语(中级)教师用书 经济科学出版社 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推荐 第三版 附光盘&/p&&p&学生用书里面囊括了所有BEC V 考试的题型,以及一些考试要点、技巧,作文框架。很多人会觉得书没什么用,倾向于搞题海战术,但因为BEC这个考试它的真题是很少的(12份),市面上很多预测题什么的跟真题差距很大,所以真题必然是留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用的,所以就需要用这本书,不要看这本书觉得简单,你如果会读一本书可以读出很多花样。我坚持两点:1 ,5本好书读一遍,不如一本好书读5遍。2,书本的阅读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一开始尝试做一份真题,结果听力只对了一半,后来把书学了一遍,用一本书来训练自己的听说读写,之后再做真题就得心应手很多。&/p&&p&学生用书的答案在教师用书上,教师用书上面也有很多学生用书没有的素材,所以建议几个人买一本是最好的,或者找别人买二手的。&/p&&p&PASS BEC(中、高级)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口试必备手册 陈小慰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蓝色的很厚一本书)&/p&&p&这本书是相当好的,囊括了商务英语各方面的知识,可以丰富词汇量。(所以我不赞成大家从背单词开始,后面会说为什么。)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光盘。TOT&/p&&p&真题集2-4
.&/p&&p&考前3周开始做真题和总结,你会发现其实是有一些规律的。(后面会说)&/p&&p&其它的就没什么了,上面的反复多看你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不要老想着给自己找题做,你会发现,你的焦虑很大一部分来自你给自己找的题目。我用过一本参考指南也是经科出版的,我去,through都拼错,我买的不是盗版,我去大众书局看了下都是拼错的!所以,真题才是王道!&/p&&p&[单词]&/p&&p&1 不要刻意背单词,会很慢很慢的,这点我亲身体会,我一开始打印了一份单词,根本没坚持下来,耽误了学习书本的时间,而且记得不牢。不要可以去扩大词汇量,由很多单词你看到能知道是什么意思足以,在平时看《学生用书》、口语手册、做题的时候,多阅读、多朗读就可以记下,还是一个积累的问题,但记忆单词要有词组和句子不然记起来会相当痛苦。&/p&&p&2 在考前第3天把单词看一遍,你不认识的划出来(如果把第一步做得很好,这个时候你不认识的单词就已经很少啦),考前两天看1-2遍足够了,对于这些“剩下来”的单词就可以死记硬背啦,之前那么大的阅读量都没碰到过就知道不是高频,留个印象就好。&/p&&p&3 在BEC里面很多单词都已经不是原来的他们了,interest不是兴趣而是利息,quotation也不跟标点有关了,而成了“报价、牌价、股价”,offering也不是提供+ing了,是“发盘(也就是报价)”,于是counter-offering成了还盘(还价)……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赘述了。注意商务知识的积累,不然会在听力和阅读中曲解大意。&/p&&p&[听力]&/p&&p&BEC的听力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一开始听会觉得语速很快而且还很含混,但真题毕竟是很宝贵的,留到后面用会比较好。这个时候学生用书是真的派上用场了,学生用书里面是有很多商务背景的听力,这些听力不仅可以用于书本本书的题目,自己也可以听着做听写,听个5-8遍把全文给听写出来。这个过程很痛苦,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我当时这样训练的时候甚至听了9遍才把一片文章全部听出来。中间有过怀疑,觉得BEC听力不会这么难,听到关键词就可以了,何必这么折腾自己,但事实是,第一部分的听力或许可以用听关键词的方法搞定,但第三部分是一个超级长的对话的听力,而且只放两遍,题目精读也是不可能的,对整个对话内容的全局理解就很重要,全文听写就是一个很好的克服方法。&/p&&p&不要觉得麻烦,我觉得这是一个把听力学通的方法,对其他的英语考试也是大有裨益的。&/p&&p&我现在每天在可可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vx8Xd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kekenet.com/&/a&)听写VOA新闻,这个要比自己听写好很多,因为它有间断,重复起来也方便,每天10分钟就可以搞定一篇新闻做好一些笔记什么的了。如果考BEC的话,建议还是听BBC,毕竟都是英音嘛。英音的连音很多,有的很阴险的有些小陷阱,要多听这样才会习惯,反应出来它在说什么。&/p&&p&举几个例子:1 Our company is going to buy three four eight six computers. (买3个486型号的电脑)&/p&&p&
2 听起来是:You‘re greed to …… 其实是: You agreed to ……&/p&&p&
rather than 听着像 raother an ……然后觉得这个单词不认识,后面也就可能会理解错。&/p&&p&相关的这种连音现象很多,有的甚至会让人曲解文章大意。大家留心总结,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p&&p&[阅读]&/p&&p&Part 1
4篇短文(A、B、C、D)和7个句子配对&/p&&p& 先读题干(不是要配对的句子,是题目说明)划出主旨,看文章(title和小标题不要忽略),看第一篇短文A划重点,这个时候才开始看那7个要配对的句子并划出句子的重点,如果有可以和A配对就先写下来(后面或许会有一个推翻这个答案的情况出现),然后看短文B,与剩下的句子配对……C、D同上。总的来说阅读策略就是“4*7”的规则,这是我摸索出来的最快正确率最高的方法,这个规则中那个7其实是在不断减少的,而如果一个句子在4篇文章中找配对的话就绝对要看28遍,很浪费时间。后面或许会有你觉得两者皆是的情况,这个时候才要详细的判断下。&/p&&p&这里说一下,3本真题集里面除了两次考试还是一次考试卷,其他所有的试卷的阅读第一部分,连同样题,也就一共8个句子,是平分ABCD四个选项的。换句话说,连同样题,每个短文都有两个句子与之对应。如果你实在实在实在没有时间了或者毫无概念,才能用这种比较投机的方法来解决两者皆是之类的问题。&/p&&p&Part 2
一篇文章除去5个部分,6个句子里面选。很难,逻辑性很强。&/p&&p&解题步骤:&/p&&p&1 读题,从头读文章,平静不要急躁,弄清楚文章是在讲什么。读到第一个样题G,看下G句是什么。&/p&&p&2 继续往下读,读到第一个空,看下A-H句子,划重点,觉得可能的选项都写到那个空里面,看第一 个空后面的段落,对第一个空定位,分段落,把这个空的相关句都分到一个段落里面去,关注比较精华的句子,抓住“example ”这样的字眼,可以帮助具体了解第一个空在说什么。 剩下的空也这么做。不要担心一个空选很多句子进去,后面的空的句子选择,会帮助排除、择优!&/p&&p&3 尤其注意上下文的词汇,有的时候对应有同一个词汇可能反而使陷阱,比如文章跟选项都有“excutive”这个词,但一个是“senior excutive” 一个是&chief excutive&,他们其实是“不配”的。注意一些“旗帜鲜明”的词汇,就是比较绝对的那种,比如“everything, not at all ”等。&/p&&p&Part 3
很normal的阅读&/p&&p&这个很简单,一般就是一段对应一个问题。策略就是:读题划关键点——阅读文章找关键点。&/p&&p&Part 4
完型&/p&&p&这个15个空,所以每个分值很低,我都放在最后一个写,因为这样时间来不及的时候,快速完成也不会怕错很多,丢很多分。&/p&&p&Part 5 改错&/p&&p&简单。其实错误类型就那么几个,平时总结就都囊括进去了,我甚至有段时间无聊到总结了下错误的单词,发现“for \the”等等这样的词汇错的很多。&/p&&p&[写作]&/p&&p&第一部分:&/p&&p&一般都是写个note或者写个e-mail,40-50词&/p&&p&不需要看额外的作文辅导书,把真题上的BAND4 以及BAND5 的文章背一背就好,或者你觉得这些作文只有某一部分是你写不出来的,就着重记这些就好。《学生用书》上的每一篇范文都是非常好的文章,这个要好好研习,总结一些万用语句。比如:&/p&&p&Futher to our previous meeting....&/p&&p&Due to ....&/p&&p&As you're probably aware that....&/p&&p&Following recent feedback on....&/p&&p&Please note that..... &/p&&p&以上句式都是表明写作目的,比如通知一个变动或者要开一次会议什么的。像这些句式要经常积累,自己总结,不需要太多,因为你真正要用到的只有一句而已。不要超过规定字数,会扣分。&/p&&p&第二部分:&/p&&p&写一个report或者proposal,这两个的频率比较高,尤其是report,当然也出现过写letter的情况,就是比较少。&/p&&p&也是通过看真题的作文和《学生用书》来了解这几种问题的框架。&/p&&p&[report]:有很多数据、表格在题目中,强调structure,这样让阅卷的看得舒服。&/p&&p&标题:
Report on ……(居中)&/p&&p&标题不要过长,要精简,我一般给自己的要求是不要超过8个单词&/p&&p&Introduction&/p&&p&This report aims to……(不用背太多,这句话够用了,放到任何一个report里面都可以!)&/p&&p&Findings&/p&&p&一个fingding一段,这样比较整洁,不要你罗列每个数据,just so so 没有亮点的数据写上去干吗,要写突出的数据和它的现象。一开始可能会纠结写哪个数据,后面写着写着就会知道什么是主要矛盾了~!&/p&&p&Conclusions&/p&&p&这个“Conclusions”可能会要求写,可能会不要求。考虑目的,在得出结论,如果是要A,Conclusions里就说A,不要罗嗦什么BCD,记住目的,即你为什么要写这个。&/p&&p&Recommendations&/p&&p&Conclusions是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而recommendations则是回答“怎么做”,这就是你如何判断,report的结果是要写conclusions or recommendations。如何写recommendations,根据题目的要求制定策略。&/p&&p&proposal 和letter的写作方式,也可以这样总结(看真题和《学生用书》),在此就不再赘述。&/p&&p&[口语]&/p&&p&把陈小慰的那本书好好看看,好好背,我最遗憾的是指把那本书看了一遍。&/p&&p&平时就用1分钟的时间训练自己准备一个1分钟的英文presentation,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思维速度的问题了,更加是一个积累的问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真话!所以这本口语手册要好好看,因为口语考试的所有话题几乎都在里面。这个presentation也是有框架可寻的,可以减少思考时间,自己摸索吧!&/p&&p&考试的时候,不要担心,不要有停顿,说错了也不要回头,人老师不一定听见,搞不好还觉得你流利。&/p&&p&
好的学习成果的获得由不得过程中的任何浮躁与小聪明,要踏实。&/p&&p&
很简单很粗糙的话,与诸君共勉。&/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更新 感谢大家对这个答案的厚爱。现在已经工作啦,英语也是我的工作语言之一,使…
已开通知乎live,全面解答非全各种疑问和在职高效复习方式。详见&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300736&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lives/8743447&/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原答案———————&br&1.教育部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之文,去年九月中旬始出台,十二月即考试,且文中对于是否统一划线含糊其辞,致使绝大部分在职考生备考仓促、报考院校超过自身实际水平。&br&&br&2.非全考生带着应对已故的10月在职研究生考试的心态应考,成绩当然惨不忍睹。教育部考后统一划线一时爽,各大高校火葬场。严格依全日制情况划线,34所自主划线院校非全上线人数基本都是个位数乃至零。教育部始料未及,又不能偏离改革初衷:你们高校,自己看着办吧?!&br&&br&3.34所开始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以法硕专业为例:【1】北人南武复等高校继续走高冷路线,完全无视在职考生,仅在全日制原始复试线上降低5-10分作为最终复试线,放一批全日制考生进复试,作为调剂补缺非全指标的预备役。如此,北大非全上线1人,南大2人,人大2人,武大0人(北大为法本法硕数据,其余皆为非法本)。【2】浙大上交南开厦大山大等,我称之为良心派、务实的改革派。他们不为所谓的名校招牌而死撑,充分考虑第一年统筹的现实状况,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各退一步,取中间分数作复试线,(355+275)/2=315,好就这么办,浙大320,南开320,厦大315,非全上线人数显著提升,浙大非全上线32人。&br&&br&4.但不管是装叉高冷派还是务实良心派,都招来不少非议。高冷派非全上线人数严重不足,便打算把降分放进来那批大四学生调剂到非全日制,然而非全高学费、无住宿、无奖助学金、不转档、无派遣、社会认可度低的现实摆在那里,愿意调剂的寥寥无几。良心派则全日制上线人数爆棚,复试比都在300%以上,意味着复试又是一场血腥风雨的恶战。&br&&br&5.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都在骂教育部和各高校。全日制们说,我们复试更难了,还被逼着去非全日制。非全日制们说,mdzz,我们要工作要养家要带孩子哪里考得过大四那些每天泡图书馆的娃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间也少不了相互指责,全说,老腊肉,又刷工龄又刷证,还想单独划线,便宜都占尽了。非全说,小屁孩,全没考上可以调非全,一次考试两条路,爽得一比。&br&&br&6.插播几股清流。a.同济法硕非全日制缺额200名,不接受全日制而只接受在职考生调剂,是唯一没有忘记非全日制脱胎于在职研究生本质的院校,业界良心。b.厦大非全拟接收校外调剂,是高分落榜考生的好去处(最新消息:优先本校全日制调剂,缺额再考虑外校)。再插播一段乌龙笑话,华科部分专业全与非全分开划线,公布后又收回去改统一了。&br&&br&7.愚见:&br&a.教育部改革初衷是好的,大方向是对的,10月花钱买证的考试早该取消。&br&b.统筹第一年的结果是极度失败的,制造了两个悲剧群体,想读非全的在职狗没得读,不想读非全的应届生被逼着去。&br&c.根本原因在于政策的拖沓和拍脑门。只给在职三个月复习时间,不经调研就统一划线,闹出这种全国性笑话和群体性悲剧。假如政策出台早,明确统一划线,在职考生复习时间更充裕,报考院校更加理性,结果也不至如此。&br&d.良心派的做法是高校摆脱改革尴尬的最好台阶,也不辜负“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本意。高冷派们护着所谓的名校招牌面子,公然违反改革初衷,完全护着全日制,必然影响下年的生源质量。&br&e.改革的最初方向,我猜是为了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除去以往十月在职研究生累积的弊病。把在职改为非全,结果非全却变成了全日制的后花园,我想这必然不是改革的初衷。既然名为统筹,就要兼顾各方实情统一划线,取中间分数段,而不是一味让在职考生服从于全日制考生的分数线。建议明年通过缩减非全名额来提高质量。&br&f.国家线如果和去年保持不变,法硕315这样划,那么估计20多万在职考生能有1万上线就了不得了。据说国家线迟迟不出也是在研究非全的政策。&br&g.全日制被逼着调剂的考生们请别再抱怨了,没有这个政策你们本来都进不了复试的,多给了你们一条退路,你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为什么要跟非全考生争论谁才是政策最大的牺牲者。真真受影响的全日制考生,是那些踩着原始复试线的,面临着被放水考生逆袭的危险。但如果你们最后选择了调剂非全,国家政策有变,你们则必然成为最大牺牲者。&br&h.改革不同于暴利革命,不能搞一刀切。统一划线诚然可取,而统一划全日制的线,革了二十多万在职考生的命。&br&&br&&br&8.利益相关:2017年武大非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第一名,总分360,英语58。被高冷派武大法学院用英语60单科线卡在了门外。&br&&br&&br&&br&&br&3.16 更新:&br&法硕国家线310,为了方便全日制调剂非全降了5分左右。厦大315尚且只上线14人,其他走国家线的学校该有多惨烈。一片叫好声中,改革的阵痛只有被牺牲的二十万在职考生清楚。
已开通知乎live,全面解答非全各种疑问和在职高效复习方式。详见 ——————————原答案——————— 1.教育部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之文,去年九月中旬始出台,十二月即考试,且文中对于是否统一划线含糊其辞,致使绝大部分在职…
&p&&strong&「高杉LEGAL」由@高杉峻 出品,致力于高品质民商法实务文章的分享。投稿请寄:。&/strong&&/p&&p&&strong&法律文件排版格式指引&/strong&&/p&&p&&strong&作者:郑玮(个人微信号:lawyerzhengwei)&/strong&&/p&&p&&strong&来源:微信公众号Trialday&/strong&&/p&&p&&strong&1 &/strong&&strong&适用范围&/strong&&/p&&p&1.1为规范团队文件排版格式、统一对外文件风格,展示团队专业形象,避免执业风险,特制定本指引。&/p&&p&1.2本指引规定排版格式,适用于所有向法院、仲裁庭等提交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起诉状、上诉状、申请书、答辩状、代理意见等。&/p&&p&1.3向客户提交的工作文件及团队内部文件等其他工作文件,格式参照本指引规范适用。&/p&&p&1.4其他法律文件如有特殊格式需要或要求,可参照本指引规范,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p&&p&&strong&2 &/strong&&strong&字体字号、段落布局&/strong&&/p&&p&2.1法律文件中文采用宋体,特殊需要亦可使用楷体,但不得混用;英文或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或其他正式格式,禁用花体。&/p&&p&2.2正文部分采用小四号字,行距固定值22磅;或四号字,行距固定值24磅。&/p&&p&2.3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无其他前后缩进;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5行。&/p&&p&&strong&3 &/strong&&strong&页眉页脚&/strong&&/p&&p&3.1页眉左侧列明我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当事人全称。&/p&&p&3.2页眉右侧列明本案件目前阶段案号(如有)。&/p&&p&3.3页脚标注页码,底部居中。页码建议采取“1/N”格式。&/p&&p&3.4页眉页脚均采用五号字。&/p&&p&&strong&4 &/strong&&strong&文件标题&/strong&&/p&&p&4.1文件标题一般采用三号字,宋体或黑体,加粗。&/p&&p&4.2文件标题居中,无缩进。&/p&&p&&strong&5 &/strong&&strong&当事人身份信息&/strong&&/p&&p&5.1当事人身份信息一般以现有最后一份裁判文书记载内容为准。如当事人为企业时,应在全国企业信息登记网上进行查询核实,如查询结果与裁判文书记载不一致,则应要求客户提供最新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备存档。如当事人为个人时,应要求当客户提供身份证件复印件,以备存档。&/p&&p&5.2当事人身份信息部分,格式无缩进。&/p&&p&&strong&6 &/strong&&strong&文件抬头&/strong&&/p&&p&6.1文件抬头一般在文件对象称谓前加“尊敬的”。&/p&&p&6.2文件抬头加粗,后加冒号,格式无缩进。&/p&&p&&strong&7 &/strong&&strong&文件目录&/strong&&/p&&p&7.1如文件超过5页,建议在文件第一页列明文件简要目录。&/p&&p&7.2简要目录内容建议仅限一级标题,根据需要调整表述,以便目录本身可作为该文件内容简要版。&/p&&p&&strong&8 &/strong&&strong&正文标题及内容&/strong&&/p&&p&8.1正文标题一般不超过三级。&/p&&p&8.2标题不采用自动编号。一级标题编号采用中文数字加顿号,如“一、”、“二、”等依次编号;二级标题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加中文顿号,如“1、”、“2、”等依次编号;三级标题编号采用括号加阿拉伯数字,如“(1)”、“(2)”等依次编号。&/p&&p&8.3一级标题全文加粗,除特殊情况外,二级标题以下均不加粗。各级标题最后加句号等标点。&/p&&p&8.4一、二级内容之间空一行,三级内容间一般不空行。&/p&&p&8.5正文内容中需强调处,采用加粗或加粗加下划线,一般勿使用斜体。&/p&&p&&strong&9 &/strong&&strong&引文&/strong&&/p&&p&9.1为便于阅读,引文一般采用脚注,不使用尾注。&/p&&p&9.2引文为书籍或专著的,内容为:书名或文章名、作者、出版者、出版年及版次、页码。引文为法律条文的,内容为:法规全名、条文内容。引文为案例的,内容为:裁判机构、案号、裁判引用原文或相关内容。&/p&&p&9.3引文采用小四号字体,注意将脚注中序号的默认“上标”格式取消。&/p&&p&&strong&10 &/strong&&strong&落款及日期&/strong&&/p&&p&10.1落款内容为一项或一行时,则该名称与日期采用右对齐。&/p&&p&10.2落款内容为二项或以上时,则以最长项右对齐,较短项及日期与其左端对齐。&/p&&p&10.3日期采用中文小写文字,如“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注意“〇”不要写作“零”。&/p&&p&&strong&11 &/strong&&strong&其他&/strong&&/p&&p&本指引仅供团队内部使用。团队成员使用本指引期间,如有任何问题、建议,应及时沟通,根据需要调整本指引内容,确保团队内部文件沟通顺畅。&/p&&p&——————————&/p&&p&&strong&另添加「高杉LEGAL」出品人@高杉峻 个人微信号:&/strong&&strong&LEGALgaoshan&/strong&&strong&(验证申请中请说明供职机构),可获更多分享与交流。&/strong&&/p&
「高杉LEGAL」由@高杉峻 出品,致力于高品质民商法实务文章的分享。投稿请寄:。法律文件排版格式指引作者:郑玮(个人微信号:lawyerzhengwei)来源:微信公众号Trialday1 适用范围1.1为规范团队文件排版格式、统一对外文件风格,展示…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77c669cc67de4f65a3c83ae2f53b23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77c669cc67de4f65a3c83ae2f53b234_r.jpg&&&/figure&&p&我不反對同性婚姻,但反對入民法。&/p&&p&同性平权问题在島內扰扰嚷嚷了一段时间,赞成者与反对者皆大量聚众上街头抗争,一时觉得,这是同志岛吗?&/p&&p&有人问我对同性恋的看法,老实说,这群人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所以无所谓看法,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对同性恋不排斥,但也很难说得上认同。毕竟身为异性恋者,平常不可能体会同性恋在社会上所遭受的歧视,所以这议题本来我是无感的。&/p&&p&但有两件事让我突然想喷:&/p&&p&1. 惹人嫌的蔡英文选前承诺「同性婚姻平权」&/p&&p&2.媒体偏袒支持「同性婚姻平权」的一方,声音太吵。&/p&&p&天生反骨的我,众人皆曰可杀的,我就反射性怀疑。&br&&/p&&p&那么就说下。&/p&&h2&「文化里的同性恋问题」&/h2&&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f1f229b1bcceff79972d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在我们中华文化里,一向没有对同性恋抱持强烈的敌意,至少相对于基督教文明而言,温和许多。「断袖之癖」这成语来自西汉哀帝这个同志皇帝,他宠爱董贤,一次两人相拥而睡,哀帝先醒了,发现董贤的头压着他的袖子,为了不惊扰仍在熟睡的爱人,索性将衣袖割断。这是个浪漫的故事,并不因两人是同性恋而让中国人起而围剿。&br&&/p&&p&而我们自古以来的宗教,佛道两教向来就是温和取向,不似西方基督教将同性恋激烈地视为罪恶。事实上,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同性恋也很普遍,多的是同志帝王将相,也未見大家挞伐这个族群。台湾主流的宗教信徒与主流社会的非信徒,对同性恋问题秉承传统,不否认也不承认,不排斥也不认同。基督教徒则因信仰之故而积极反对同性恋,但在台湾此族群就是5%左右。&br&&/p&&p&这一场意外的战争,可说是由选前蔡英文挑起,选后基督徒发难,以致延烧起来。&br&&/p&&br&&h2&「一头雾水的民众」&/h2&&p&同志在这十几年来形象并不差,除了美日影视里被美化的同志形象,台湾艺人蔡康永,香港艺人张国荣都有助于民众亲近同志。对于生活里没有同志亲友的人而言,这个族群的真实面事实上并未被了解,当然谈不上真正同情的理解。&/p&&p&因而做到不排斥不歧视,并不难。&/p&&p&然而,不歧视不排斥是一回事,认同是另一回事。&/p&&p&民众在这次的波澜里,先是看到基督徒艺人发难,激昂地表示反对同性恋,然后才上演两方针锋相对的攻击,并且迅速理盲化,公开反对同性婚姻的艺人被舆论围攻,有些反对者被网民肉搜,并在网上加以批斗。然后是反同者包围立院,阻止修法,最后是号称二十万挺同者上街头游行示威,媒体则明显站在挺同的一边,大肆报导各名流挺同言论。&/p&&p&对同志本无恶感的民众,其实一头雾水,并没有真正搞清楚两方在争什么。&/p&&p&直到挺同者强悍要求同性婚姻要入「民法」,批判另立「特别法」是歧视。&/p&&p&本来一头雾水,不反对同性婚姻的我,就不太爽了。&/p&&br&&h2&「歧视与平等」&/h2&&p&社会上充满各种歧视,不独同志受此待遇,原则上,只要你是少数,或多或少都会被投以异样眼光。我们可以呼吁社会尊重少数,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少数,但若要求多数都得认同少数,那就过分了。&/p&&p&恋女装癖的男人,在大街上展示他的低胸洋装,可以宽容面对,但不需要认同。&/p&&p&恋童癖多看儿童几眼,恋足癖多看女人的脚几眼,恋狗癖用嘴喂狗吃点心,只要不犯法,谁也管不着,但多数也有权利反对被强迫去认同这些少数,即便少数族群因各种因素而增加。所以若同志追求的是在法律上「反歧视」,以保护少数避免受到多数的压迫与排斥,争议就会相对小得多,因为反歧视不需要强制多数认同少数,只需要学习接受与尊重这种事实存在于社会的现象。&/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2cac3ff653a9a811b18d3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接受与认同的差别?&/p&&p&基于民主制度,我接受蔡英文为台湾领导人的事实,但完全不能认同。&/p&&p&差别就在这儿。&/p&&p&请注意,在接受而非认同的基础上,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p&&p&任何国家的国民都可以善待外劳,但不必认同外劳是国人,既不是国人,外劳就不可能享有与国人一模一样的平等权利。例如,外劳不能买地,或其他唯有国人才能享有的权利。所以平等二字听来很圣洁,但其牵涉许多层面的问题,不平等自有其道理,除非是基本人权。&/p&&p&挺同者拒绝立特别法保障同志权益,认为这是歧视,应该与异性恋者完全平等,所以主张同志婚姻应入民法。&/p&&p&什么差别呢?&br&&/p&&br&&h2&「特别法与民法的差别」&/h2&&p&以下仅举两例:&/p&&p&* 台湾民法972条,婚约,应由「男女」当事人改为「双方」当事人自行订定。&/p&&p&&b&* 将民法中总计&/b&&b&81&/b&&b&条性别相异用词修正为中性用词:&/b&&/p&&p&夫妻→配偶 &/p&&p&父母→双亲 &/p&&p&夫妻财产→婚姻财产 &/p&&p&养父母→养亲 &/p&&p&子妇、女婿→子女之配偶 &/p&&p&祖父母→二等亲直系血亲尊亲属&/p&&p&本来居多数的异性恋者只是「接受」少数同性恋者存在的事实,赞成同性恋者有不被歧视的权利,但若在民法上作如上更动,影响层面就广泛而深远,并侵犯了非同者的权利。&br&&/p&&p&在法律上将有男女意涵的名词中性化,莫名其妙:&/p&&p&爱猫者跟猫结婚好不好?恋物癖跟高跟鞋结婚好不好? 我的配偶是猫,是高跟鞋。「双方」嘛,又没规定是男女。&/p&&p&啊,我过激了吗?&/p&&p&强制改变伦理名词,颠覆了多数人的价值观,凭什么少数人可以强迫我们重新定义家庭?理论基础在哪里?就因为你们有二十万人上街头吗?&/p&&p&反同者不是没有让步,立特别法就是一种退让,代表尊重少数的精神,但挺同者可没那么温柔,强悍地要多数人接受并认同这个少数族群。&/p&&p&爱狗成痴者,也能轻松汇聚20万人上街,要求人狗恋合法。&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1b90eeceb1f842e8ba448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h2&「子女亲属问题」&/h2&&p&同性婚姻必然会遇到的法律与人权问题,便是同性家庭可否收养子女?可否委托代理孕母生子?&/p&&p&凭什么要孩童接受他没有「父母」,只有「双亲」?孩童如何面对异性家庭子女的歧视与排挤?小孩哪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去宽容「异类」,大家都做过小孩,应该明白我的意思。那么,孩童的人权是否受到侵害?&/p&&p&换一个角度,基于优生学的考量,目前台湾法律禁止四等亲内的表堂兄妹结婚。那么,开放无法生育的同性者结婚又是什么道理?优生学在同性婚姻的问题上就失效了吗?既然同性可以结婚,那近亲亦没有理由禁止婚配。&/p&&p&再者,台湾法律也禁止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女(子)与养父母的子女结婚,理由是直系亲属不得结婚,除非终止收养关系。更有甚者,养父与养女之间,即便终止收养关系,亦不得结婚。所以同志若是表姐表妹关系,无论是否血亲,依法亦不得结婚。&/p&&p&问题来了,为何亲属不能结婚,而同志可以结婚?两者哪一种对社会伦理的伤害比较大?同志婚姻若被法律保障,那人民可不可以用反歧视,平权的角度,主张近亲婚姻合法?&/p&&p&我的妈妈也是我的表姑,而且他是男的。&/p&&p&见鬼了。&/p&&p&台湾重返野蛮社会好了。&/p&&br&&h2&「同志是否会激增」&/h2&&p&到目前为止,同性恋是先天或是后天,尚无定论,根据研究,主流的看法是,同性恋有30%-40%是基因表达的结果,50%-60%是后天环境所造成。我们可以将两者的数字视为仅供参考,但很难完全否定同性恋没有后天因素。同志都宣称同性恋是天生的,然而目前没有谁能下定论,自然不能排除非同者的疑虑。&/p&&p&那么制定同婚平权法律,是否有鼓励同性恋成长的疑虑?&/p&&p&一个受到少子化冲击的社会,政府鼓励生育都来不及了,怎么反去立法增加不能生育的人口比例?&/p&&p&任何一个异性恋者都不要太笃定,你能欣然接受自己的子女是同志,尤其是被后天环境所影响的那一群。宽容别人容易,当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家庭风暴就会逼你现出原形。即便我们可以反覆自我教育,接受子女成为同志的事实,但我相信绝不会有任何非同志家长,积极鼓励孩子成为同志。&/p&&p&所以大家都不要伪善,我们并不乐见同志增加,自然不需要用法律去培养产生同志的沃土。&/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b3d255ed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b3d255ed8_r.jpg&&&/figure&&br&&h2&「台湾法律本来就宽容同性婚姻」&/h2&&p&挺同者一再高喊「台湾将同性伴侣排除于法律之外」,「同性伴侣长期没有法律保障」。&/p&&p&这是说谎。&/p&&p&依据户籍法,同性伴侣如有居住事实,即可依法「成家」登记于一户。如两人计划携手一生,是「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而同居一家」的恋人,民法承认这样的人有等同于「家属」般的地位,并可享受家属相关的法律保障与义务。&/p&&p&也就是说,法律本来就承认同性伴侣有「家属」般的地位。同性婚姻并非完全被法律所不容,只是在相关权益上,与异性婚姻有所落差,所以立特别法,就是要解决同志在「家属」层次上仍遇到的困难,例如,动手术时,同志家属的签名是否有效。这种层次的问题,不需要大动干戈改民法,扭转家庭的定义去解决。关于此,前述以提及,所谓绝对平等不能成立的理由:&/p&&p&不能强迫多数「认同」少数。&/p&&p&男人喜欢穿女装游大街,不能用法律形式强迫他人认同,也不能以平权为由进女厕。&/p&&p&同性婚姻可以接受,但若一定要与异性婚姻平权,需要再讨论三五十年。&/p&&p&一定要现在入民法,就是同志强奸非同志。&/p&&p&因而同性平权的问题,冲击社会长期演化下来的伦理,唯有透过另一个长期的社会对话,才能缓步修订法律,而不是以突变的形式强行重塑原本稳定的家庭框架,更不能以追求时髦赶流行的心态,昧于现实强渡关山,并夸称此为进步。&/p&&p&台湾不是基督教社会,普遍不会视同性恋为原罪,两造在相对宽容的社会基础上本来可以好好对话,促进彼此了解,但就因一个没有思考清楚的竞选承诺,一个性向不明又自以为是的领导人,毁掉了友善于彼此的机会,成了激烈对立的状态。&/p&&p&台湾本不是理盲岛,却被烂政客一次次用意识型态激化仇恨。&/p&&p&敌人不是挺同反同者,而是这些低劣的煽动者。&/p&&br&&h2&「蔡英文请出柜」&/h2&&p&至今,蔡英文的性向未明,原本没有必要要求妳公开性向,但若妳要强迫异性恋者认同同性恋者,那就有必要公布妳的性向,我们有权利知道强迫我们接受少数的,本身是不是就是少数。&/p&&p&如果妳是同志而不出柜,又要推同性平权,那就是伪装异性恋者阴谋壮大同志族群。&/p&&p&如果妳出柜了,那你就是少数,请闭嘴,不要用领导人的权势霸凌多数。&/p&&p&如果妳不是同志也不是双性恋者,请清楚说明什么理由不能立特别法,而一定要动民法?&/p&&br&&p&以下为同性平权懒人包,图表来源:联合报&/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00b99acb02327fabb85e7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8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
我不反對同性婚姻,但反對入民法。同性平权问题在島內扰扰嚷嚷了一段时间,赞成者与反对者皆大量聚众上街头抗争,一时觉得,这是同志岛吗?有人问我对同性恋的看法,老实说,这群人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所以无所谓看法,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对同性恋不排…
18号刚刚参加完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复试,趁着记忆还热乎来答一发。&br&&br&首先,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在于&br&&br&1、面试的自我介绍一般是第一个问题,除了你的材料之外,这是复试现场能给老师一个第一印象的宝贵机会,老师的后续提问,一般也会从你的自我介绍中问他感兴趣的点。所以看你是个自己埋好伏笔还是挖个大坑了。&br&&br&2、貌似很多学校都是要求用英文来答,也是对大家英语口语的一个检验。一般口语差的英语水平不一定差,但是口语好的英语水平一般都还可以。所以也是个展示自己英文能力的一个机会。&br&&br&3、自我介绍中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也是一个人情商的展现,夸夸其谈的,自卑拘束的,等等问题都会在两三分钟的自我介绍中暴露出来。&br&&br&&b&前面是引子,后面才是正题。&/b&&br&&br&面试自我介绍的核心要点有两个:WHY YOU,WHY ME. 第一点就是,我为什么要选择贵学院,贵专业,它哪儿好了,哪儿吸引到我了。第二点就是,我哪儿好了,为什么有资格成为你们的学生。两边的事情都说清楚了,再加上其他一些东西润色一下,就基本成型了。&br&&br&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你得体现出自己的成长性来。比如自己从小长大的经历,大学本科的学习,到现在做出考研的选择,是怎么一步步来的。这种成长性体现出来,会体现出你是个具有潜质的人,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将会有更大的成长。&br&&br&另外就是,不能犯严重的礼貌、语法、常用习惯的错误。可以让身边英文好的同学帮你审一审,改一改,比你自己闭门造车好多了。如果想出彩,还可以开个玩笑神马的,对于缓和现场气氛很管用。当然你得保证不会冷场,不然会很尴尬的。平时多练练,多注意仪态、节奏什么的。&br&&br&恩,多说无益,我们来举个栗子,解析一下。栗子就是我自己写的自我介绍。也是根据别人的指导写成的。我本身是个英文渣,希望方家们不要耻笑哈&br&&br&&br&&p&&b&Good morning, dear professors. It’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sit here
and introduce myself. &/b&&/p&&p&(客套话)&/p&&p&&b&My name is Xu Nuo. I'm from Henan Province. &/b&&/p&&p&&b&During the
past four years, I have been studying in th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majoring in Communication. And now I’m applying for the Master of
Communication. &/b&&/p&&p&(这几句接连出现传播学、传媒等词汇,就是向老师强调,我是科班出身,专业基础很好,本硕衔接紧密,干活能立马上手,选我,选我!这是why me)&/p&&p&&b&So, as you can see, communication is the center of my academic
life. It’s not only a subject, but also an inspiration to me.&/b&&/p&&p&(这是why you ,传播学是我真爱啊,是我学术人生的核心啊,是我的人生启迪啊。当然说这话的时候一定要目光直视老师,口气诚恳,不然一发虚老师能看出来的。当时师曾志老师们听到这个就冲我点头微笑,貌似还挺满意的,当然她从头笑到了最后,也不一定是这段出彩了)&/p&&p&&b&When I was a young boy, I started watching news like xinwen lianbo. In
my high school, I used to read the China Youth Daily and Southern Weekly. I
learnt a lot of from them.,&/b&&/p&&p&(展现自己从小开始看新闻,看报纸,对于媒介有很久的接触,一方面体现自己的积淀,一方面这也是跟新闻传播紧密相关的经历)&/p&&p&&b&In the university, I found that my true interest is
the general communication study. It connects sociology,psychology,&/b&&b&politics and so
on.It provide me with both knowledge and curiosity, and helps
me to understand
our society, to know people’s life, to seek truths about the media.&/b&&/p&&p&(这个从新闻到传播的转换有点生硬,后面的一个小排比也不太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但是时间所限,我就没有再调整,这段主要是体现自己对传播学的认识,是why you 与why me 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本科学习的经历,如果有很好的项目或者获奖可以说一说,不然的话还是更多地从成长性上展开。我本科得的奖都挺水,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来糊弄老师,于是作罢。另外,你的GPA、平均分这些,如果不是格外突出的话,还是别提了,复试材料里面都有,老师想听你说的肯定还是材料里面没有的东西。)&/p&&p&&b&So I want to receive further education on it. &/b&&/p&&p&(说白了就是我选择了考研)&/p&&p&&b&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I chose your honorabl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Pecking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and school are both one of the best in
china. I hold the belief that your prestige school will render me best
education and growth.&/b&&/p&&p&(这段我写的还是挺俗套的,有点流于虚词,仅仅是说人家好,没说清楚人家哪里好,这也是我整个自我介绍的一个问题。老师火眼金睛,等我介绍完了之后又用中文问我,你为什么要选择北京大学呢?这说明老师对这段虚词可能还是不满意的,大家引以为戒,别把功夫都花在夸自己上,夸别人就敷衍而过。)&/p&&br&&p&&b&&u&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准备开启下一段的时候,老师以为我说完了,直接就说,嗯,好,那你……就是上面追问的这个问题,还问了有什么研究计划(老师可能觉得我的自我介绍里也没有这些干货,然而我下面正要说啊)。虽然还有一些没说的,但是我也不管了,就当我介绍完了好了,定了定,开始回答老师的追问。所以下面这段是未发表的自我介绍。。。。。&/u&&/b&&/p&&p&&b&If I were lucky enough to be admitted to your school, I would be more
than grateful, and I would devote myself to study and exploration. &/b&&/p&&p&(表决心的客套话)&/p&&p&&b&I’m quite
interested in the internet politics, empowerment and culture study. Given
opportunity, I’d like to study, write papers and translate books on these
topics.&/b&&/p&&p& (这算是一个极简的研究计划,大概说了下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p&&p&&b&After my graduation, I would like to seek for a doctor’s degree and do
research as my job.&/b&&/p&&p& (据说老师们都喜欢想读博的学生,于是我们几个进入复试的人通通说自己想读博,也算是投其所好吧们,哈哈。希望将来不要打自己的脸哈)&/p&&p&&b&Thank you.&/b&&br&&/p&&br&&p&另外一段,有点脱离主题,我是准备老师用英文问我有什么爱好的时候答的:&/p&&p&&b&I have various hobbies, especially reading and watching documentaries. &/b&&/p&&p&(首先要选点有品位的爱好,最好是读书啊,运动啊,这些,朝气一点,优雅一点的都行。另外,请注意,这些爱好一定要是真的,假的的话信不信老师一个问题噎死你。。。老师阅人无数,不要试图蒙混过关)&/p&&p&&b&I’m fascinated with history and literature, and just finished reading &i&the Collapse of the Heavenly Dynasty&/i&,
written by Mao Haijian and Bailuyuan, by Chen Zhongshi. As for documentaries, I
prefer those made by BBC , such as &i&the
World at War&/i&&i&,&/i&&i&Planet Earth&/i&&i&,&/i&&i&and
of Britain&/i&&/b&&b&. They brought splendid scenery and deep thoughts to
me, and greatly broad my horizon.&/b&&/p&&p&(这里面提到的书啊,纪录片啊,包括之前的那些看过的报纸啊,也是被追问的高危地点。到底是给自己设伏笔还是挖坑,就看大家准备得怎么样了。当时我没讲这段,老师也就没机会问了。不过整个复试的最后,有老师问了我平时初专业课外还喜欢看什么书。我顿时乐了,说喜欢历史和文学类的。本来准备把上面那段用中文说说,结果老师点点头表示满意,我就不敢再发挥后面那些了,错失了一个装逼的机会,然而见好就收也是很必要的,毕竟在复试现场,少犯错误才是第一位的)&/p&&br&&p&&b&当然,这些是给已经通过初试,现在还没有进行复试的同志们看的。至于新一年考研的师弟师妹,我想说的是,先不要考虑这些,考一个出色的分数和名次才是最重要的。这决定了你能不能进复试,也决定了老师对你的第一印象,这对于复试打分影响是很大的。&/b&&/p&&br&&p&最后,祝各位复试都能马到成功哈,加油~~&/p&
18号刚刚参加完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复试,趁着记忆还热乎来答一发。 首先,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在于 1、面试的自我介绍一般是第一个问题,除了你的材料之外,这是复试现场能给老师一个第一印象的宝贵机会,老师的后续提问,一般也会从你的自我介绍中问他感兴…
&p&不知道先放图能不能吸引到大家关注。这是我整理的15年试卷一较往年的变化。好奇今年考过什么以及为何卷四分差大的围观同学们可以来看一看。后文详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1a54e8dc1fe73b4ba94_b.jpg& data-rawwidth=&1083&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1a54e8dc1fe73b4ba94_r.jpg&&&/figure&&br&&p&
前言:试图通过&b&网络上的数据统计&/b&来证明卷四不公是很难实现的(论点)。从目前的数据来源的情况可以看到,&b&《沉默的螺旋》、《统计陷阱》&/b&中提到的误导情形纷纷出现(事实)。这表明通过网络收集数据来证明卷四公证或者不公证都已经&b&不具备基本的可信度和可行性&/b&了,更何况“我有一个同学”之类的举证(意见)......&/p&&p&
所以就一般人而言,我们无法掌握司法部的庞大数据(事实)。我们或许可以且只能&b&转换思路&/b&,以求从其他路径中探求一二。通过对今年的(15年)司法考试试卷的分析以及同去年(14年)试卷的比对可以看到,就目前的疑问,即&b&卷四得分的偶然性&/b&,与其说是判卷子的问题,不如说&b&是出卷子的问题&/b&(意见)。&/p&&p&
为了讨论得以“安全展开”,本文&b&区分事实&/b&和&b&意见&/b&,事实是公认的且天然具备可信力的;意见是基于事实而进行的带有主观性的推理活动,意见以是否符合事实为标准而取得可信力。这样的区分是用来避免&b&误把意见当事实&/b&的情形:如在偏碍的数据甚至没有数据的基础上,仅根据十余个真伪不明的截图,而确信今年前三卷低而第四卷高的人“多”,前三卷高而第四卷低的人“多”。并把这一“意见”错当作“事实”,继而得出卷四随机加分的结论。&/p&&p&&b&如果前言的事实部分(意见部分详后)不能达成共识,就不用看正文。如果前言的事实部分能够达成共识,正文一定能够回应你的一些困惑。&/b&&/p&&p&
正文:&/p&&p&
1、15年司法考试较往年有了更强的政治倾向。&/p&&p&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卷一15年同往年的变化情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1a54e8dc1fe73b4ba94_b.jpg& data-rawwidth=&1083&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1a54e8dc1fe73b4ba94_r.jpg&&&/figure&&br&其中,“中特”的内容主要来自十八大报告,考核的不是法律知识和运用,而是类似于政治的知识。为了增加“中特”相关比重,三国法、法制史的考核大面积缩水。(事实一)&p&
2、卷四取消简答题的题型,给司考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向和司考考生的备考方向带来误导。&/p&&p&
往年卷四第一题是简答题。而这道题通常是对原文内容进行考察,即默写,因此被称为“送分题”。15年考试大纲取消了简答题,“送分题”的取消对于备考产生了导向性的影响。然而这道题并没有被彻底取消,而是改名叫做论述题,再次出现在了卷四第一题,考察内容依旧是以默写为主。(事实二)&/p&&p&
3、&b&连环设问放大了由个别知识点疏漏而导致的失分。&/b&例如单项选择题中考查了一个知识点,甲会,乙不会,甲、乙之间差一分。而在主观题中以连环设问的形式考察同&b&“&/b&&b&一个知识点&/b&&b&”&/b&&b&,会导致甲、乙之间差&/b&&b&10&/b&&b&多分。例如:&/b&&b&2014&/b&&b&年&/b&民事诉讼法主观题用四道题分别考察了“和解协议的执行、执行标的异议、第三人撤销之诉、参与分配”。而这四个问题之间各自独立,不会因为答错一问导致之后答题出现连环错误。&b& 2015&/b&&b&年&/b&民事诉讼法主观题用的是连环设问的方式“1.执行异议被裁定驳回后是否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之诉?2.如认为作为法院执行根据的判决有错,可以采取哪两种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与第2问“两种途径”相关的两种民事诉讼制度(或程序)在适用程序上有何特点?4.可否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制度(或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第一问答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之诉,那么第二问到第四问中都会有一半的回答涉及执行异议之诉,而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也就产生了所谓连环答错的情况。如果第一问答对,而第二问的两种途径中答错一种,则会在第三问的特点和第四问的可否同时采用上继续答错。所以这个&b&22&/b&&b&分的题目仅因为第一问和第二问的回答就会导致接下来&/b&&b&10&/b&&b&多分的分差。&/b&而选择题彼此相互独立,不会存在这种现象,&b&&u&这也是为什么前三卷不能与第四卷相提并论的原因之一。&/u&&/b&&b&(&/b&&b&事实三&/b&&b&)&/b&&/p&&p&&b&以上是事实。&/b&&/p&&p&&b&以下是意见。&/b&&/p&&p&
1、&b&政治倾向&/b&在卷一、卷四中都较为明显,由于司法考试内容庞杂,为了能够利用有限的试卷覆盖更多的考点,&b&同一知识点一般不会在几张试卷中重复考察&/b&。而在往年更是有机构老师或者司考考生通过卷一考察过的知识点与讲义筛选比对,在考试第一天晚上成功预测了转天第四卷的部分内容。而今年司考的特殊之处在于,卷一和卷四考核了相同的内容,使得在&b&第四卷中以对特定内容的背诵为前提的考题大比例重复出现,&/b&让轻视它的考生措手不及。而此类知识如果在卷四中出现,则&b&&u&无法通过编造而只能通过默写而确保得分&/u&&/b&,例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即: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司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段话占了第一题答案的三分之一,全部是&b&十八大报告的原文&/b&。&b&&u&这也是为什么前三卷不能与第四卷相提并论的原因之二。&/u&&i&任你民法刑法学得再好,也不可能凭空捏造出十八大的原文,这些内容,只要坚持记背就能拿到不少的分数,也会因为有些人轻视它而拉开不小的分差。&/i&&/b&&/p&&p&&b&
2&/b&&b&、轻视卷四。&/b&可能很难理解,既然卷四背了就有分数,为什么还会有人轻视?这就涉及到事实二,取消了简答题之后,几乎所有培训机构的老师都把注意力转向了法律文书题,使得考生把原本复习简答题的时间更多地投入到文书题上。而15年考试并没有考察文书题,这部分的努力并没能转化为分数。由于“送分题”取消,使得背诵记忆“中特”的内容无法继续在卷四中带来高回报,也使得&b&考生对其轻视&/b&。再加上卷一提前且大量的考察了“中特”的内容,使得考生放松了警惕,以为卷四只会在最后一题中较少的考察中特相关的内容了。这直接导致卷一靠蒙的考生失去了考前当晚拼命记背“中特”,这一亡羊补牢的最后机会。到了考卷四的下午,打开卷子,当说好不再出现的简答题重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前三卷的拼命复习都成为了泡影,原来&b&十八大,才是卷四的主战场&/b&(卷四第一题和最后一题占了&b&四十多分&/b&)。&/p&&p&&b&
3、主观题和客观题不具备可比较性。&/b&知识点与分数的比值不同、考察方式不同、考察内容的比例不同,客观题以法律知识为,主观题以考察法律论证甚至法学学说和政治为主。这也就导致了&b&即使前三卷高分,第四卷该不会的内容,还是不会;即使前三卷低分,第四卷背会了的内容,就是会了。这一现象只要是在较少的的比例中,就绝对是这场考试的正常现象,而这并不违反&/b&&b&“&/b&&b&考试的公平&/b&&b&”&/b&&b&。&/b&也提醒了复习司考的考生卷四的复习要单独进行,且&b&一定要重视平时卷四的写作练习&/b&。也提醒围观群众,&b&卷四分数低不代表考生不努力&/b&,可能是复习的方向出了问题;卷四分数高也不代表考生只是幸运,因为考试中天然存在的偶然性,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之上才可能获得的。这一忠告&b&主要是说给&/b&那些自认为“虽然我没有练过卷四但我卷四不该那么低”的考生以及“虽然他分数高但就是运气好”的围观群众的。相信其他人会理智得多。另外还可能存在诸如答错题号导致卷四几个题目直接0分等意外情况,太意外了所以不做讨论。&/p&&p&&b&
总结:&/b&导致卷四分差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从试卷内容的角度进行了一些补充,&b&希望能够令没有参加考试而只能围观的人能够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b&。虽然本文多次提到十八大报告,但&b&不是把它作为卷四分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或唯一原因&/b&,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原因提出来。&b&私以为衡量一场考试的公平与否,唯一的标准是看它能否做到&/b&&b&“&/b&&b&一视同仁&/b&&b&”&/b&&b&。&/b&而卷四的分数差距仅从试卷变化、个人准备程度、复习内容与考试内容的契合度等就足以得出合理解释。而现有的网络数据,是否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尚且存疑。以此来作为司法部胡乱判卷的论据未免有失偏颇,非但没有带来正义,反而让情绪离我们越来越近,让理智离我们越来越远。与其猜忌,不如思考;与其谩骂,不如理智对待。&b&我所写的,仅作为围观群众的一个参考,至少让你们明白,司法考试不仅仅是知识运用的考核,卷四也不仅仅是选择题的延伸。主观认为的不合理并不代表客观的非正义,可能只是因为不了解事实,而急着将意见当作事实了。&/b&希望有人读,希望有人赞,希望没人骂。&/p&&p&&b&那就真的是谢谢了。&/b&&/p&
不知道先放图能不能吸引到大家关注。这是我整理的15年试卷一较往年的变化。好奇今年考过什么以及为何卷四分差大的围观同学们可以来看一看。后文详述。 前言:试图通过网络上的数据统计来证明卷四不公是很难实现的(论点)。从目前的数据来源的情况可以看到,…
&p&&b&控制你的思想&/b&&b&克服失眠&/b&&/p&&p&&b&全世界上,有将近&/b&&b&47.5%&/b&&b&的城市生活者有着不同程度的失眠,有大约&/b&&b&95%&/b&&b&的成年人承认有过失眠的经历。所以从当前情况来看,失眠症正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所以解决失眠显得紧急而且尤为重要。失眠不仅影响人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而且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比如情绪烦躁,低落甚至精神抑郁症。&/b&&/p&&p&&b&失眠的种类&/b&&/p&&p&&b&失眠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和类别,不同程度的失眠也需要不同的治疗方式,适当的方式治疗显得十分必要,没有使用适当的治疗方式治疗失眠也是加重失眠者情况的原因之一。在使用适当的方法治疗失眠之前,先把失眠症分门别类,才能对症下药。&/b&&/p&&p&&b&(1)
&/b&&b&入睡困难。这种可能是最常见的失眠症,症状就相当于到了睡觉的时间,躺在床上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不停地变换你的姿势,然后随时间推移,仍然无法入睡,时间延后的越久,情绪就会越烦躁,最后只会导致紧张让意识继续保持清醒,失眠状况持续下去。&/b&&/p&&p&&b&(2)
&/b&&b&睡前意识混乱。当你躺在床上的时候闭上双眼,但是意识还未进入到准备睡眠的状态,活跃的意识让大脑继续兴奋,会出现生活的片段,零乱的记忆碎片,甚至是臆想的画面在大脑里交替闪现,仿佛大脑变得吵闹起来,图像的交替似乎不可停止,开始出现焦躁情绪和失控状态,恶性循环,失眠继续发酵。&/b&&/p&&p&&b&(3)
&/b&&b&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在整晚的休息和睡眠过程中,会出现睡眠的中断,感觉上是自己自主缓慢苏醒的过程。&/b&&b&1.&/b&&b&仍然处于思维模糊混乱的状态,听力,感觉相比平常仍处于比较疲惫,较弱的状态,可以快速入睡,这一类情况有的会发生&/b&&b&2~3&/b&&b&次,但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影响次日的正常工作和学习,仅仅会感到一点身体和精神的疲惫&/b&&b&2.&/b&&b&同样也是在整个休息和睡眠过程中睡眠中断,但这一种有一些不同甚至更糟,进入到睡眠后,中途因为其他因素醒来后,开始意识清醒,大脑皮层恢复活跃,疲惫感减弱,处于半清醒状态,反复这个过程:进入半昏睡状态,清醒,又进入半昏睡状态,重复如此。每次清醒的时候,伴随兴奋和疲劳,大脑会出现兴奋,但身体各个机能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候,就会出现头晕,眼睛胀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能够入睡,但在短时间之内就会发生“睡眠中断”,并且还会多次发生,所以次日来临的时候,闹铃响的时候,会感到乏力和疲惫,仿佛整晚就没睡一样,这种情况也属于睡眠,但只是低质量睡眠。&/b&&/p&&p&&b&失眠的危害&/b&&/p&&p&&b&绝大多数的失眠都是由压力导致的,当然也包括其他因素,失眠的直接影响就是第二天的精神状况低下,但是失眠不仅仅是打破生物钟和身体机能这么简单,在你的大脑还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的情况下然后强行的开始控制身体机能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会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乏力疲惫,免疫力下降,免疫力系统虚弱,注意力下降,思维反应时间增加,有的还会影响到情绪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甚至是心理疾病。你可能会注意到,一部分人在短时间内患有失眠症,但有一部分人会长时间患有失眠甚至是终身影响。&/b&&/p&&p&&b&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社会不同岗位的工作者和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人因为压力因素而产生的烦躁情绪和多方压力使得失眠的治疗更加困难。许多人面对失眠的时候没有办法治愈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方式:带着失眠得过且过和安眠药。&/b&&/p&&p&&b&安眠药&/b&&/p&&p&&b&所有安眠药使用者都有的共同心愿和渴望,就是变成一个正常的睡眠人,在新的一天里有活力和精力。尽管安眠药类药物有许多副作用但因为这在失眠者看来是唯一把他们从失眠的痛苦中解救出来的方法了,所以也就不得已而为之。&/b&&/p&&p&&b&下面我引用一本书里的一段话来阐述安眠药的危害。&/b&&/p&&p&&b&“安眠药也同样在治疗失眠方面失败了。因为他们仅仅是治疗患者的症状,任何一种在睡眠上的改善都只是暂时的,讽刺的是,许多人一开始向安眠药寻求帮助因为安眠药可以让他们逃离绝望和失控的情况。但是,安眠药反倒变成使情况严重的圈套,同样引起依赖性,自卑和内疚感。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导致两种问题:失眠症和安眠类药物的依赖性。&/b&&b&”&/b&&/p&&p&&b&
----&/b&&b&《向失眠说晚安》&/b&&/p&
不同的安眠类药物都会有依赖性,服用时间一久越难以停止服用,会更加依赖药物,一旦发现难以入睡就会很容易的向安眠类药物“求助”,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是失眠而是害怕失眠,害怕睡不着,害怕他们睡觉的床,在睡觉时间来临的时候失眠者反而会更紧张,在床上的失眠的痛苦经历和感受让失眠者更为害怕和紧张。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神经会更紧张。随着服药时间的推进,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的情况会继续恶化而且越来越严重。有的更严重的情况,患者服药的数量会增加,从一片增加到四片甚至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睡眠质量也不能得到提高,还极有可能只是保持半睡眠的状态。失眠的许多患者都是有入睡困难的患者,但有时候部分安眠药物在短时间起作用和效果,然后带来副作用。比如睡眠时间的缩短,最初,患者可以靠安眠类药物入睡,但失眠类药物并不能给患者高质量睡眠的保障。一开始,患者靠服药,可以从晚上11点睡到次日的8点左右,然后睡眠时间减少到可能六个小时,睡眠质量随之下降,症状再加重五个小时或更少,安眠类药物只能给你睡觉时间前的心理满足,但实质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果你曾经患过失眠或正饱受失眠的折磨,你才明白患有失眠时的痛苦和无助,旁观者永远无法切身体会你的感受。
所以转向安眠类药物也是不得已的选择,这或许是失眠者的希望,但事实是服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随之而来问题也很多,低质量睡眠,缩短的睡眠时间,情绪低迷,疲倦和烦躁,又会开始恶性循环。安眠类药物只能给你睡前的心理满足和轻微安眠但并不能完全的治愈失眠。&p&&b&放松&/b&&b&-&/b&&b&注意力&/b&&b&-&/b&&b&回忆治疗法&/b&&/p&&p&&b&在&/b&&b&CBT&/b&&b&(&/b&&b&Cognitive
Behavial Therapy&/b&&b&行为认知治疗法)开创了无药,无副作用的方法治疗失眠,开启了人为意识主观控制思维和睡眠,不仅如此,&/b&&b&CBT&/b&&b&还用于其他心理疾病的治疗(焦虑,抑郁和其他的负面消极情绪),只要经过对方法的掌握和系统的治疗,睡眠和心态都会得到改善。但实际上&/b&&b&CBT&/b&&b&仍然未完善,整个系统的治疗过程需要六个星期,而且还由于时间和环境等的限制因素还是会有部分失眠患者很难掌握&/b&&b&CBT&/b&&b&。&/b&&/p&&p&&b&失眠患者对失眠的恐惧难以言说,这样的体验我相信任何失眠患者都不会想要体验第二次,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冒出冷汗,绝望无助情绪。&/b&&/p&&p&&b&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心理自信来克服失眠。&/b&&/p&&p&&b&这样的心理自信来自于克服困难的体验,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再一次克服诸如此类的困难,一点一点积累的心理自信。但这样的心理自信基于已有的已克服困难的经历和体验。这样的心理自信就像比如如果你擅长做题,运动,在看到它们时不会有任何的恐惧负面情绪,反而会有愉悦情绪,和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得很好的积极心理暗示,这样的心理自信光靠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还不够,最主要的还是亲身体会攻克失眠的体验,在潜意识里建立心理自信,一次两次的成功入睡和高质量的睡眠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鼓励,恢复自我的心理信心。&/b&&/p&&p&&b&放松&/b&&b&-&/b&&b&注意力&/b&&b&-&/b&&b&回忆治疗法还不够完善,但它提供了一个更为快速的入睡方法,放松&/b&&b&-&/b&&b&注意力&/b&&b&-&/b&&b&回忆治疗法能够直接的从名字了解一二,它是由“放松”“注意力”“回忆”三个词构成。&/b&&/p&&p&&b&放松&/b&&/p&&p&&b&放松指的是放松紧张情绪,把绷紧的神经放松,但是对于失眠患者来说,到了夜晚睡觉时间,恐惧情绪在潜意识里被唤醒,其实失眠患者并不是害怕失眠本身而是害怕睡不着。从开始失眠起,大脑里自然的把夜晚,床,失眠,恐惧联系在一起,构成“夜晚&/b&&b&-&/b&&b&床&/b&&b&-&/b&&b&失眠&/b&&b&-&/b&&b&恐惧”整体信息,自然会带来紧张情绪,简单的一句“放松”是不可能真的让失眠患者真的达到放松的目的,要把紧张的整体信息“夜晚&/b&&b&-&/b&&b&床&/b&&b&-&/b&&b&失眠&/b&&b&-&/b&&b&恐惧”转化为“夜晚&/b&&b&-&/b&&b&床&/b&&b&-&/b&&b&很快入睡&/b&&b&-&/b&&b&高质量睡眠”首先要真的有上述的流程经历和体验,才能有对失眠的不恐惧和一定的心理自信。这是一个自我良性循环的过程,入睡&/b&&b&-&/b&&b&高质量睡眠&/b&&b&-&/b&&b&心理自信&/b&&b&-&/b&&b&心理放松再循环,逐步再提高睡眠质量。&/b&&/p&&p&&b&注意力&/b&&b&-&/b&&b&回忆&/b&&/p&&p&&b&由“注意力&/b&&b&-&/b&&b&回忆”引导睡眠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立心理自信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谈到注意力,有一种治疗方法是不要太过于在意自己,太在意自己导致适得其反反而睡不着,但是“注意力&/b&&b&-&/b&&b&回忆”就是要运用注意力来控制睡眠。&/b&&/p&&p&&b&入睡的过程&/b&&/p&&p&&b&这里是“入睡”而不是“睡觉”,如果是“睡觉”,所有人的过程都会是躺在床上,闭上双眼。“入睡”更侧重于闭上双眼之后的过程,大多数人都不可能记得具体细节,因为在睡眠过程进行的过程中,人的意识会开始变得模糊,意识防备开始减弱,开始进入睡眠状态。&/b&&/p&&p&&b&具体方法:&/b&&/p&&p&&b&1.
&/b&&b&躺在床上,闭上双眼。&/b&&/p&&p&&b&2.
&/b&&b&对身体进行放松,呼吸均匀,放松你的身体,放松你的肌肉。&/b&&/p&&p&&b&3.
&/b&&b&放松大脑。&/b&&/p&&p&&b&4.
&/b&&b&通过大脑形成黑色的视野,虽然闭上眼的视野都是黑暗一片,但还是通过大脑对图片的处理把眼前的视野变化为一张黑色的图像,四周都是漆黑。&/b&&/p&&p&&b&5.
&/b&&b&通过自身的注意力,把注意力都集中到黑色的视野上。&/b&&/p&&p&&b&6.
&/b&&b&这里要开始使用两个意识构造工具。&/b&&/p&&p&&b&(&/b&&b&1&/b&&b&)黑色的背景&/b&&/p&&p&&b&(&/b&&b&2&/b&&b&)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身边触手可及的物品,周围的人,周围的物体,宠物,篮球甚至一个熟悉的人,选取选取其中之一,构造图像。当然所选取的物体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心理压力,是一件生活中,日常的,并且乐于接触的物体。&/b&&/p&&p&&b&7.&/b&&b&图像叠加。以黑色的背景作为视野,把你选中的物体放入其中。&/b&&/p&&p&&b&7.
&/b&&b&将物体放在视野的远处,主观逐渐靠近,即是物体图像逐渐放大,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物体上,集中注意力观察物体的形状,外观。&/b&&/p&&p&&b&8.
&/b&&b&坚持集中注意力,由原来的被动受消极情绪影响,无法入睡,到集中注意力,注意力从负面消极情绪转移到具体物体,情绪波动逐渐变缓,大脑自我放松催眠,进入睡眠。&/b&&/p&&p&&b&过程实施或许会有些不顺畅,但坚持集中注意力,集中在熟悉的物体上,意识与身体机能同步,开始慢慢接收疲惫信号,引导睡眠。放松&/b&&b&-&/b&&b&注意力&/b&&b&-&/b&&b&回忆治疗法把抽象的负面消极情绪排除在外,把意识引向具体的,熟悉的事物中去,在大脑意识中集中注意力,大脑放出&/b&&b&“α”&/b&&b&(阿尔法)脑电波频率为&/b&&b&8-12Hz&/b&&b&的脑波,即大脑处于精神放松状态,慢慢过渡开始放出&/b&&b&4-8Hz&/b&&b&的&/b&“θ”&b&波(即当你开始感觉睡意朦胧时&/b&&b&——&/b&&b&介于全醒与全睡之间的过渡区域&/b&&b&——&/b&&b&你的脑电波就变成以&/b&&b&4&/b&&b&~&/b&&b&8Hz&/b&&b&的速度运动。),最后引导放出&/b&、&b&δ”&/b&&b&(德尔塔)脑电波,其频率为&/b&&b&0.5-4Hz&/b&&b&,即开始处于深度睡眠。&/b&&/p&&p&&b&治疗法侧重于个人对注意力的控制,开始集中注意力,到入睡,一个循环过程,入睡代表潜意识中获得心理信心,重在练习,和对自己一定能够睡着充满信心,任何失眠患者一定能够战胜失眠,重新恢复信心,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b&&/p&
控制你的思想克服失眠全世界上,有将近47.5%的城市生活者有着不同程度的失眠,有大约95%的成年人承认有过失眠的经历。所以从当前情况来看,失眠症正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所以解决失眠显得紧急而且尤为重要。失眠不仅影响人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p&&b&在感情深入时会抵制,大概是因为有很强的心理防御机制吧。&/b&&br&&br&我也不喜欢爱上谁,因为大部分时间的我都独立又理性,但是一旦恋爱,就很容易依赖对方,或者以对方为中心,而忘记自己的需求,这种感觉让我很害怕,因为我知道自己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做,而且我目前也很难处理感情与事业的关系。&br&&br&&b&所以不是没有恋爱需求,只是明白了这个世界上,除了爱情,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对家人的承诺,对自己的承诺。&/b&&/p&&br&&p&而有时候,当自己连基本的物质问题都解决不了时,就更难去爱了,参考马斯洛需求理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年轻男孩会跟女朋友分手的原因,在压力又大人又累时,女朋友还要吵着问,你为什么不接我电话?!你是不是不有别的女人了?!你是不是不爱我了?!自然会受不了。&/p&&p&&br&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我逐渐成长的过程中,&b&我更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什么样的人更值得我去爱。&/b&&br&&br&空虚寂寞时遇到的爱情也许是为了填补空虚,穷困时遇到的爱情也许那个人给你带来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悲伤忧郁时遇到的爱情也许是那个人给你带来了欢乐。&br&&br&&b&可是人很容易在脱离某种环境后,就忘记了初衷,&/b&所以不空虚不贫困不忧愁的你,开始冷静下来,理性审视自己的恋人,突然发现其实他并不是你真正喜欢的类型,你当时只是因为其中某一原因和他在一起,你误认为那就是爱情。&br&&br&所以,我一直努力在做那种女孩子,不管和谁在一起都会开心的女孩,自己就是一个国家,可以解决自己的所有需求,快乐安全感金钱地位我都能自己给自己,因为我知道,只有当我处在最好状态时,我才能找到并分辨出我真正所爱的人。&/p&&p&不是因为他的外表,不是因为他的家境,不是因为寂寞时他的嘘寒问暖,窘迫时他的施舍帮助,而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上闪烁着性格与智慧的光芒。&br&&br&&b&他可能不高不帅不富有,但是他正直努力,对己对人负责,孝顺家人,热爱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有自己的爱好,有修养,即温柔又有力。&/b&&br&&br&而这些优点是我无论过多少年后都依然会欣赏和喜欢的。&br&&br&自然我也学会去辨别了他人对我的喜欢,去辨别他们为什么说爱我,爱的又是不是真实的我呢?&br&&br&以上是回答。&/p&&br&&p&很喜欢一句话,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b&追求卓越成功就会不期而来&/b&。&br&&br&爱情不过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当你一心一意努力向前奔跑时,一定也会吸引到那个也在奔跑的他,爱是齐头并进,爱是势均力敌,他的身上闪闪发光,他好像什么有,却又什么都拥有,你突然觉得是时候该停下,和他坐下谈会儿话,他的目光如星芒,当他望向你时,十二月月的初雪化了,你们牵手,向着同一个方向走去。&br&&br&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爱情,所以亲爱的你,在你还没有到来之前我会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认真学习工作交友变的足够优秀以便吸引到你,而当你到来时,我仍然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因为我知道你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而我好好爱自己就是在爱你。&br&&b&&br&所以遥远未来的那个人,早安,加油哦。&/b&&br&&/p& 新开微信公众号,&b&超级苏苏苏&/b&,写爱与自由,每晚和你说晚安,烦请关注。&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7c61fc1c7dd4b7146e5aceb2e45d2a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7c61fc1c7dd4b7146e5aceb2e45d2a2_r.jpg&&&/figure&
在感情深入时会抵制,大概是因为有很强的心理防御机制吧。 我也不喜欢爱上谁,因为大部分时间的我都独立又理性,但是一旦恋爱,就很容易依赖对方,或者以对方为中心,而忘记自己的需求,这种感觉让我很害怕,因为我知道自己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做,而且我目前…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主流的意识形态不是两种,而是三种: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用左右两分法去装三种意识形态,自然会带来各种混乱。&br&&br&首先说明三种意识形态的区别。&br&&br&最根本的区别,来自于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几乎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自由平等都是好词,特别是在我国,无论是官方提出的核心价值观,还是不同政见者提出的替代方案,无一例外,都会打包票表示:我能同时实现自由与平等。而只要稍有常识,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强调自由,那么强者势必占据优势而带来不平等;如果强调平等,那么必须约束强者而带来不自由。&br&&br&这样一来,就带来政治哲学上的一个核心问题:自由与平等何为最高价值?由这一问题出发,又会引申出其他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国家权力的边界应该在哪里?换言之,即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问题。&br&&br&单纯通过辩论,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强调自由的人会认为,为结果公平而约束一部分人,实则更大的不平等;强调平等的人认为,不加限制的自由实则只有强者的自由而无弱者的自由可言,实则更大的不自由。为此,两路人马就算再撕千年也撕不出结果。&br&&br&然而,当我们在谈论“自由”与“平等”时,实际上是有一个参照物的,那就是“现状”。我们谈论的实际上是“更自由”和“更平等”,无论哪种,都意味着要对现实社会做出改变。而有人是不希望改变的,他们站出来表示:现实社会的运行机制,乃是千百年来历史进程的结果,传统的价值并不是可以忽视的,而变革带来的未必就是好结果,反而需要全社会付出改革或是革命的代价,因此不如维持现状,按既定方针办。&br&&br&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三大派系:&br&&br&1、自由主义:以&b&自由&/b&为核心价值&br&2、社会主义:以&b&平等&/b&为核心价值&br&3、保守主义:以&b&传统&/b&为核心价值&br&&br&简言之,就是自由主义者想把社会往更自由的方向引导,社会主义者想把社会往更平等的方向引导,而保守主义者则利用传统将上述两者往回拽。如上所述,这些问题并非简单的逻辑问题,可以依靠推理和辩论解决,而是价值观问题。但价值观的形成是与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相关的:假如一个人依靠开办企业或是特殊技能为生,那么他们自然希望一个更加自由的社会以发挥资本与才能的作用;假如一个人依靠自己的普通的日常劳动为生,那么自然希望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以保障基本生活;假如一个人依靠出租土地房产或在自有土地房产上从事个体经营为生,那么自然希望一个更加稳定的社会以使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得以延续。于是就产生了三大流派的社会基础:&br&&br&1、自由主义:依靠资产阶级和高级技术人才(可视为无形资产持有者)等(动产)&br&2、社会主义:依靠雇佣劳动者等(无产)&br&3、保守主义:依靠地主、房东、自耕农等(不动产)&br&&br&如果将这三种主义的核心价值推向极致,就会产生意识形态的极化:自由主义走向极致,就是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走向极致,就是共产主义;保守主义走向极致,就是极端民族主义。&br&&br&以上三种主义的政党化,就构成了西方多党制的主基调,即各种名目的自由党、社会党和保守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民主”也是个好词,所以他们也会加上民主二字,例如自由民主党、社会民主党等,而保守党一般不直接使用保守民主党,但也有基督教民主联盟、天主教民主联盟等,保守党国际也称为国际民主联盟。&br&&br&但实际政治运作中,需要选边站队,基本上只能站成两队:执政党和在野党,这样一来,在各国政治运作中,三大流派之间就像斗地主一样,分分合合,执政当地主,在野为农民,相爱相杀几百年。而背后的根源则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意识形态背后社会阶级基础消长有关。最典型的是英国,在两党制系统形成时,是保守的托利党与自由的辉格党两分,后发展为保守党与自由党,而社会主义的基本盘即普通工人则没有选举权,只能依靠自由党发挥有限影响。但伴随城市工人队伍扩大并通过推动19世纪历次议会改革,使选民中工人比例激增,到了20世纪工党便异军突起,取代自由党成为两大党之一,而自由主义者多数时候只能和保守主义合流。&br&&br&这样一来,虽有三分,但斗争只存在于两大营垒之间,而阵营划分在不同国家是不同的。在欧洲,现在基本上就是保守主义大战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多数在保守主义一方参战,这样左右划分就是以社会主义一方为左,而以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一方为右。但在中国,当我们谈论现状时,既包括中国传统,也包括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传统,于是就形成了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合流,形成左派,而以自由主义为右派。&br&&br&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谈论“主义”时,都是以现状为参照物的,这样一来,同一个“主义”,在不同的国家也是有不同的内涵的,特别是对保守主义而言,需要维护的传统与现状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都是变动的,因此欧洲的保守主义和中国的保守主义也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把一些旨在维护共产党统治的人士称为“保守派”。至于我国一些被认为是“保守主义”的人,实际上是“人家的保守主义”,也被称为“逆向种族主义”,不必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加以讨论。&br&&br&当然,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上舍平等而逐自由,社会主义者同保守主义者之间的裂痕已很难填补,正在出现左(社)、右(自)和自干五(保)三足鼎立的趋势。&br&&br&===========================================================&br&再补充几个独立的小点:&br&&br&另外,上面有人提供的所谓左右划分的长图并不确切。对于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而言,政策只是实现核心价值的手段,因此是变动的。例如在全球化问题上,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后,保守主义者已经不再反对全球化,而是高喊着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br&&br&极权主义、民主主义、威权主义的三分法是与上述三分法平行的。当我们谈论自由与平等时,是就政治价值而言的,当我们谈论民主与专制时,是就政治制度而言的,属于不同的分类体系,不可混同。一般来说,民主政治下产生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都较为温和,形成的左右之分也是中左和中右。而极权体制对于维护上述三种极化的主义(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则必不可少。威权主义是极权与民主的中间体。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主流的意识形态不是两种,而是三种: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用左右两分法去装三种意识形态,自然会带来各种混乱。 首先说明三种意识形态的区别。 最根本的区别,来自于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几乎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自由平等都是好…
&p&这个答案曾经被知乎日报推荐。原始版见&a href=&http://daily.zhihu.com/story/3584755& class=&internal&&这里&/a&。 &/p&&p&==============================================================
以下三点在我看来,是手机摄影最重要的三条法则。&/p&&p&&b&1.手机是一个定焦镜头&/b&
永远不要使用手机上的变焦功能。这是一个定焦镜头。属于定焦镜头的拍照法则同样适用于手机(如iPhone)摄影。&/p&&p&&b&2.从想法到实践能控制在10秒之内&/b&
一个好的瞬间可能稍纵即逝。拍的好和拍的差或许还有空间可以弥补,拍到了和没拍到就是天壤之别。&/p&&p&&b&3.保持创造性&/b&
如果以传统的摄影标准来衡量,手机摄影只能在单反后面亦步亦趋。但手机拍照不仅是拍出一张好看的照片,还意味着即兴、实验与社交媒体上的分享过程。这也意味着,你需要去尝试更大胆的构图,更多的偶然性。在画质和拍摄场景本身就受到局限的时候,手机拍照的创意更显得至关重要。&/p&&p&===============================================================
接下来的几条关于拍照过程中的实用技巧(针对iPhone的会多一些)。这本身是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它只有三个部分:构图、对焦和曝光。&/p&&br&&p&&b&1.构图
手机和单反构图并没有太大区别,比如都要突出主题。几条比较实用的技巧包括:&/p&&p&凸显画面中的几何或者对称元素:&/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3b433ae280d369acf35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3b433ae280d369acf35_r.jpg&&&/figure&&br&&p&留出大面积空白:&/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4a81f9bfd914a88e096e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4a81f9bfd914a88e096e8_r.jpg&&&/figure&&br&&p&注意前景与后景的配合&/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9259eca54d2fc506ec9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9259eca54d2fc506ec9d_r.jpg&&&/figure&&br&&br&&p&对于开始接触Instagram正方形构图的人来说,拍照时就需要想到画面一部分是要被截取的——这意味着,画面不能太满。当然,也有一些APP允许你在Instagram上传非1:1的图,比如Squaready和InstaSize。&/p&&p&&b&2.对焦&/b&
iPhone的对焦十分简单,就是用手指触碰屏幕要对焦的地方。&/p&&p&在这张照片中,对焦点就在玻璃上,这样背景中的人物就处于焦外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ac789969dcd722dbe56ea95ec3743a7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ac789969dcd722dbe56ea95ec3743a7_r.jpg&&&/figure&&br&&p&尽管iPhone不能手动对焦,不过还是有一些方法来拍失焦的效果。一个是趁着手机在对焦的时候赶紧按快门,二是使用AE/AF锁定:先对准近处,按住屏幕一点不动直到出现AE/AF锁定字样,然后再对准远处。这样,整张画面就处于焦外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d3f108b54bedffd272e08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d3f108b54bedffd272e08d_r.jpg&&&/figure&&br&&br&&br&&p&&b&2.曝光&/b&
尽管iPhone的曝光非常自动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继续调整的空间。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对焦调整曝光——如果整张照片偏亮,就对焦在屏幕上偏亮的地方;如果偏暗,就对焦在偏暗的地方。iPhone会自动根据你对焦在的地方调整照片的曝光。这样直到你找到一个满意的曝光值。&/p&&p&例如,在这张照片中,我对焦在照片左上角那片天空上,防止其过曝。&/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74004bbdde00aca69e6d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74004bbdde00aca69e6da_r.jpg&&&/figure&&br&&br&&p&而在这张照片中,我对焦在光源的正中心。由于对焦处是强光,所以并没有出现手机在夜晚拍照常见的噪点问题。&/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f445dc0cce3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教师考编公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