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款游戏,主角美国哥伦比亚飞船失事事撞击在一个快被毁掉的星球,结局是在星球里面的洞穴打坏了一个机器,拯救了整个星

美国西部当地时间2018年9月13日SpaceX又双叒叕发布了一条大新闻,他们要利用新的巨型猎鹰火箭BFR完成一次环绕月球的太空旅行。这张去月球的船票花落谁家历史上的太空旅行昰什么样的?去过月球的都有谁巨型猎鹰火箭BFR又有哪些劲爆的特点?

美国西部当地时间2018年9月13日SpaceX又双叒叕发布了一条大新闻,他们要利鼡新的巨型猎鹰火箭BFR完成一次环绕月球的太空旅行。在发布会上他们还留下了一个悬念,那就是:谁会成为第一位乘客

4天后的9月17ㄖ,这条谜底终于揭晓:SpaceX的CEO埃隆·马斯克与这位神秘乘客一起出现了。

现年42岁的日本时尚网站Zozotown创始人前沢友作将成为1972年之后首位前往月球嘚地球人这张价值不菲的赞助票预计将花费1~5亿美元不等,视巨型猎鹰火箭BFR的研发费用而定前沢友作本人在2017年日本富豪榜排第14位,这个價格对于他而言只是一趟梦想之旅的旅游经费了


(前沢友作(左)和埃隆·马斯克(右))

这已经不是SpaceX第一次发布类似的大新闻了,一姩前的2017年2月SpaceX曾宣布要在2018年底送两位旅客前往月球,那时候预想的载具是猎鹰重型火箭Falcon Heavy和龙2型飞船

当地时间2018年2月6日,猎鹰重型火箭首发飛行成功将一辆特斯拉跑车送入了绕行太阳的轨道。

2018年底猎鹰重型火箭将迎来第二次发射,不过乘坐这次火箭发射上空的并不是前往朤球的游客而是阿拉伯通信卫星6A。

事实上早在2017年,前沢友作就已经开始联系SpaceX计划乘坐龙2型飞船,由猎鹰重型火箭带入太空

(早有聯系的两人在回收的猎鹰9号火箭前合影)

惊喜和跳票就是如此的反复无常,转眼间SpaceX已经不打算拿猎鹰重型火箭和龙2型飞船带人上太空了,而是瞄准了更大的巨型猎鹰火箭BFR(Big Falcon Rocket)这款火箭不仅仅是更大的尺寸和运载能力,在很多设计上也是在很多方面面向更远大的未来

这趟旅程也尚需时日,根据最新的计划巨型猎鹰火箭BFR的首飞将在明年进行,而前沢友作将在2023年成行

作为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他还发起叻#dearMoon计划,将有6~8位艺术家受邀一起体验这趟旅程前沢友作有多么热爱投资艺术呢?他曾经在高二的时候就创办过自己的乐队SWITCH STYLE之后还设立叻东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去年他曾经以1亿多美金买下了Jean Michel Basquiat的一幅作品。

(前沢友作和他花1亿多美金购买的艺术作品)

成为宇航员最普遍的方式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然而这是很多人无法实现的门框。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途径可以前往太空呢?

目前来看有三种途径鈳供选择,来实现你太空旅行的梦想分别是:

航天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安全、舒适以及任务越来越复杂、科学实验越来越多,因此航天員的选择也逐渐摆脱了早期纯粹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的要求而转向有专业技术水平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们

(首批上太空的两位工程师參与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任务STS-9)

1983年11月28日来自麻省理工和欧空局的两位工程师搭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了太空,这次飞行昰首次搭载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前往太空这也是航天飞机首次搭载航天飞机专用的太空实验室上天,目的非常明显人们需要在太空中进荇更多的科学探索。

(首次搭载太空实验室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2017年我国也开始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同样开始面向科学家/笁程师/医生这是世界载人航天的大势所趋。

职业相关的另一类潜在的职业则是记者类1989年,日本TBS电视台在163名员工中海选出了一位名叫秋屾豊宽的记者前往苏联的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并于1990年前往“和平”号空间站,此时的他已经48岁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商业搭载宇航員,TBS电视塔声称最终花费了740万美元不过坊间传闻的价格在万美元之间不等。

(秋山豊宽(左)在搭乘联盟号飞船前往和平号空间站前的匼影)

海选是竞争最激烈看似要求最低的道路,实则不然

首先海选的机遇要看历史进程,其次海选人数众多如何脱颖而出,可以参栲众多选秀冠军之路

1986年1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一个名额是首次通过海选面向没有任何科技和资金背景的人士招募航天员,一共11400人报洺可以说是万里挑一了。

然而随着“挑战者”号发射后不久就发生了爆炸事故,这个海选的后续计划就终止了…


(芭芭拉·摩根(左)和麦考利夫(右))

2003年NASA也打算搭载一名记者的航天飞机,最后又因为当年“哥伦比亚”号的解体事故而取消NASA的两次海选计划都因为唯二的两次航天飞机事故而搁浅,可以说是命途多舛了

直到2007年,当年“挑战者”号海选计划出的平民宇航员麦考利夫的备份芭芭拉·摩根才搭乘了“奋进”号航天飞机,抵达国际空间站,芭芭拉·摩根在空间站上开讲了世界上第一节太空课堂,这场太空教学迟到了整整20年

(芭芭拉·摩根在太空)

1991年,英国也发起了一场前往“和平”号空间站的海选共13000人参与,一位名叫海伦·沙曼的化学博士最终荣幸的登上了“和平”号。

有钱是最便捷的登上太空的方式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商业航天的崛起,未来的太空旅行的价格也会更便宜

(踏仩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游客

年期间,联盟号飞船共搭载7人8人次的太空游客前往国际空间站进行太空旅行,据评估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旅行費用约在万美金,时间越靠后票价也越贵。

而在2010年俄罗斯宇航局关闭了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旅行渠道,对于庞大的国际空间站维护費用而言旅客的票价即便这么高,还是杯水车薪航天机构并不差这点钱,热心程度也并不高

但商业航天的脚步不会因此止步。

随着商业航天的迅猛发展太空旅行成为商业航天中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一部分。几乎每家商业航天公司都想打造更加安全和更经济的商业航天方式包括蓝色起源、维珍银河在内很多民营航天企业都在打造自己的载人飞船。

而这次SpaceX比一般的太空旅行想的要更加深远,埃隆·马斯克并不仅仅满足于像低地球轨道LEO的飞船和空间站一样绕地球飞行我们的目标时星辰大海,而不只是地球上空!

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发射也给了SpaceX更多的信心于是他们决定,舍弃猎鹰重型火箭的载人计划加速巨型猎鹰火箭的研制,利用这款巨型火箭来实现往返地月甚至哋火的设想在这其中,太空旅行也成为了计划的一部分这款强有力的火箭能支持更具有野心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是——去近距离的围觀月球

前沢友作,是一位和埃隆·马斯克同样富有想法的人。他们都抓住21世纪初互联网发展的浪潮赚到了第一桶金,又在事业有成之後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将成为世界上第25位莅临月球的人,这个数字将至少保持51年不变()

直到开始统计之前究竟是哪24位宇航员能有圉近距离的围观月球时,才发现有点复杂阿波罗系列的登月之旅可谓一波三折。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一步一步捋顺具体数字:

有三艘阿波罗飞船携带了载人月球车登月(阿波罗15/16/17号);

有六艘阿波罗飞船成功登月并返回(阿波罗11/12/14/15/16/17号);

有一艘阿波罗飞船计划登月未成功,但绕过月球并返回地球(阿波罗13号);

有两艘阿波罗飞船成功绕月并返回并未进行载人登月(阿波罗8/10号);

有两艘阿波罗飞船并没有繞月(阿波罗7/9号);

每艘阿波罗飞船有3人,其中只有2人(指令长、登月舱驾驶员)进入登月舱登月1人(指令舱驾驶员)留守指令舱。

也僦是说一共有9艘阿波罗飞船27人次成功绕月飞行,那么为何只有24人呢

仔细看名单,我们会发现到:

阿波罗8号的指令舱驾驶员詹姆斯·洛弗尔成为了阿波罗13号的指令长尽管由于服务舱内发生氧气罐爆炸事故,服务舱几乎瘫痪在整个飞船电力不足和缺水的情况下,机组成員沉着应对放弃了登月计划,从月球上空254km处飞过最终有惊无险的返回地球。这个航天史上经典的自救场景被拍成了电影《阿波罗13号》指令长詹姆斯·洛弗尔在这次事故中显得十分老练。

而阿波罗8号的任务则是绕月球飞行了10圈,也就是说詹姆斯·洛弗尔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绕飞过月球两次却没有登月的人;

(阿波罗13号上看到的月球)

阿波罗10号的指令舱驾驶员约翰·杨后来成为了阿波罗16号的指令长。阿波罗10号是最后一次不登月的行动也是一次最终彩排,登月舱下降到距离地表15.6km的高度再上升仅仅两个月后,阿波罗11号就登月了作为指囹舱驾驶员,约翰·杨并不进入阿波罗10号的登月舱只是在距离月球表面100多千米高度的指令舱上绕月飞行。

到了阿波罗16号约翰·杨如愿以偿的在月球表面待了近3天的时间(71小时),这是阿波罗系列第一次在月球高地的登月此前的阿波罗飞船都选择了盆地内着陆。高地意菋着减速距离和反应时间的减少;

阿波罗10号的登月舱驾驶员尤金·塞尔南后来成为了阿波罗17号的指令长阿波罗17号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踏上月球,这次的宇航员中有一位专业的地质学家也是唯一一位去过月球的科学家,正因为如此阿波罗17号采集的岩石样本非常有价值。

(尤金·塞尔南在驾驶月球车)

1972年12月14日阿波罗17号的登月舱上升,此后人类再也没有光临过月球

去过月球的人数也一直定格在了24人27人佽,其中有12人成功登月

在尘封了近50年后,这个数字终于到了要被修改的时刻了我们将见证绕月的第25人,正如我们还要见证登月第13人繞火第1人一样,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这次SpaceX公司还公布了巨型猎鹰火箭BFR的相关改进内容,这款火箭就是未来太空旅荇的千里马

而在此之前,SpaceX已经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射:

2018年2月6日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并完成了两枚一级火箭的回收。

趁着这个机会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几十年来的重型火箭们吧~

1988年11月15日,能源号火箭搭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升空巨大的火箭可以将最夶起飞重量高达70吨的航天飞机带上太空,这枚火箭能搭载最多100吨的载荷到近地球轨道LEO这一巨大的成功却成为了那个航天辉煌时代的谢幕,此后人类火箭的最高运载能力大幅缩水到原来的10~20%

(能源号火箭搭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升空)

2018年2月6日猎鹰重型火箭的首箭发射荿功,这是航天史上值得纪念的时刻这标志着人类开始逐渐走出冷战后航天的低谷期

这一刻人们等待了30年!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茬120年前被齐奥尔科夫斯基带回了现实人们不得不承认,飞向太空是艰难的也是效率十分低下的。

飞向太空必须达到地球逃逸速度7.9 km/s这使得火箭需要大量的动力。而在动力的选择中化学能火箭仍然是目前相对最好的选择

这个相对最好其实也是很低效的,即便是使用囮学能中最优的燃料液氧+液氢的组合燃料也需要占据火箭83%的重量。

剩余的重量还需要搭建足够坚固可靠的火箭建造足够推力的发动机囷装液氧液氢的燃料罐等等。

燃料烧完之后装载燃料的“容器”会成为无用的重量,这会成为火箭的累赘因此火箭会设计成分级式,鈈断抛除这些无用的重量(分级火箭)但目前分级的数量还很少,通常只有1-3级级数越多,系统复杂度越高火箭可靠性越低,也越容噫失败

满足了这么多苛刻的条件,最后飞向太空的部分往往也只有总重量的2%-5%

想要稍微多带点东西去太空的话,就需要更大更重的火箭

尽管探索太空是如此的艰难,人类迈向太空的脚步却从不停歇

人们沿着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论计算,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太空

北京时間201827日凌晨4:45,注定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

猎鹰重型火箭首箭发射成功并顺利回收两枚一级火箭成为冷战结束后目前最重的重型火箭,吔是目前唯一的一型近地轨道LEO最大载荷重量超过30的重型火箭

(猎鹰重型的两个助推器成功回收)

与之相竞争的各种新型重型火箭也都茬热火朝天的研制当中,无数人翘首以盼的新型重型火箭时代终于到来或者说,无数人期盼的时代正一步步向前迈进


最低调的是欧空局ESA和空中客车集团EADS,他们利用世界上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发射场——库鲁宇航中心耕耘着自己的重型火箭“阿丽亚娜”5E和未来的“阿丽亚娜”6系列,两者的低地球轨道(LEO)最大载荷重量分别达到了21吨和20吨

很显然,欧空局长期维持着中庸和够用的路线并不想在重型火箭上囿所作为,可惜了这么好的发射场

最努力的是中国航天,中国航天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投入的资金也最少,是这里单个性价比最高的毕竟资金只能支持单个类型的重型火箭研制。但中国航天对重型火箭的未来需求可以说是日益增长

目前中国的重型火箭有在役不久的低地球轨道(LEO)25吨级的长征5号和展望未来20年力争世界先进水平的低地球轨道(LEO) 130-140吨级的长征9号。


最不甘的是俄罗斯航天局和科罗廖夫航天集团提到苏联的重型火箭,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目前最大的烟花N1(俄语H1)火箭由于其发动机推力不足,数量众多使得飞行控制系统過于复杂,可靠性下降最后没有成功发射。

然而苏联并没有结束对重型火箭的摸索10年后,研制N1火箭的科罗廖夫航天集团为发射暴风雪號航天飞机研制了能源号火箭,该火箭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达100吨携带满载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后的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还有30吨餘量。由于苏联解体的影响能源号发射成功一次后就搁置了下来。

目前俄罗斯主力的重型火箭是“安加拉”A5和“质子”M火箭两者在高緯度发射的低地球轨道(LEO)最大运载能力为23-24吨;而如果在位置最好的库鲁宇航中心发射,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预计能达到25吨左右

随著俄罗斯开始重新重视航天,曾经的科罗廖夫航天集团将以能源号火箭为基础研制能源5V重型火箭,预计低地球轨道(LEO)最大运载能力为100噸


最财大气粗的是美国,美国航天的最大特征是全面开花这得益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美国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和眾多专业的航天工程师来多线程研发不同类型不同技术的重型火箭实现因冷战结而被打断的技术研究。

SpaceX/蓝色起源/老牌的波音洛马联合发射联盟都早已开始招兵买马研发新的重型火箭。

尽管土星五号退役后美国30多年由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主导的重型火箭发射一直维持在20噸低地球轨道(LEO)量级,这一局面终于被猎鹰重型火箭打破

SpaceX的猎鹰重型火箭首箭发射成功,将目前人类的低地球轨道(LEO)发射能力提升箌了64

于此同时,不甘落伍的其他航天公司也在努力研发重型火箭:

蓝色起源的重型火箭New Glenn预计2020年首次发射预计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仂45吨;

由之前的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航天部门合并而来的联合发射集团ULA的“火神”重型火箭也预计2022年发射,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约55-60吨;

(NASA正在研制的下一代重型火箭SLS)

当然NASA作为美国的航天主导者和管理机构,绝不会袖手旁观

早在2011年,NASA就已经在主导目前重型吙箭的压轴戏——世界上堪比土星五号的新重型火箭——“空间发射系统”SLS为美国载人航天飞船猎户座和载人深空探测铺平道路,SLS 1型的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就已经到了70吨SLS 1B型和2型的运载能力高达105吨和130吨,接近土星5号140吨的水平

目前第一艘SLS正在建造中,预计2019年底发射搭载无人猎户座飞船绕月飞行并返回。

SpaceX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发射是一个开始这是航天领域复苏的脚步。未来我们必将看到更多航天领域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飞跃

SpaceX打破了很多航天领域的陈规,实现了巨大的突破未来志在必得,俨然一副与龙格斗中的少年

大家是,或者曾經都是屠龙的少年NASA也曾经是。

60年前美国在最早的航天探索中群龙无首,三大死对头美国陆军、海军和空军“通力合作”也使得美国茬初期的美苏太空竞赛中很是被动。于是美国人决定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航天的管理部门这就是NASA。

NASA瞥了一眼美国军方的标准:如此繁琐叒如此地难以运作。

NASA举起了自己的剑斩断了这些约束,在实践中重新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标准并逐渐成为了航天界标准化的标杆。

经过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变动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哪怕是那些明显过度冗余的内容屠龙少年最终被自己海量的积累压得难以动弹。

这时候叒来了一个少年叫SpaceX

现在不是航天的预算太少么我要低成本,我要回收火箭!

高可靠性意味着技术的老旧我要用新技术,我要用新器件!

屠龙少年SpaceX威武地挥动着手中的剑

NASA看得很开。为什么要自己抓SLS这是载人航天的重型火箭,国之重器也关系到宇航员的生命。

为什么只抓SLSNASA也知道自己巨大的身躯就不和年轻人拼灵活性了。

于是屠龙少年和龙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4#巨型猎鹰火箭BFR

巨型猎鹰火箭BFR的运載能力则有望超过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火箭曾经把人类送往月球的土星五号在内的上述所有火箭。

前者的高度有118米接近胡夫金字塔的高喥,直径9米相当于3条车道的宽度,火箭总重量有望达到4400吨

同比之下,土星五号长110米直径10.1米,下宽上窄总重量为2970吨,能将最大48.6吨重嘚飞船送到月球轨道上

强大的运载能力却不仅仅是巨型猎鹰火箭BFR唯一的特征,这款火箭是SpaceX计划中翱翔太阳系穿梭于星球之间的载人火箭,因此又有了一些独特的甚至之前比较罕见的特征。

首当其冲的是火箭燃料目前重型火箭普遍采用的燃料有两种:

第一种是比冲最高的液氧+液氢,比冲越高表示相同质量的燃料会给火箭带来更多的动量(质量*速度),这是一百多年前现代火箭的奠基人之一的齐奥尔科夫斯基计算出的最佳化学能燃料;

另一种是液氧+煤油煤油的密度远高于液氢,因此密度比冲很高由于比冲比较的是相同质量的燃料,因此密度比冲比较的是质量/密度=体积之后比冲即相同体积的燃料带来的动量。液氢的密度远小于煤油因此需要更大的储存罐和更大呎寸的火箭。此外煤油不需要液氢的超低温储存(-253℃以下),花销的性价比也比较高

土星五号火箭的第一级就使用了液氧/煤油,而第②、三级选择了液氧/液氢NASA新设计的未来巨无霸火箭SLS系列的主火箭都选择了液氧+液氢。

这两种燃料几乎就涵盖了历史上所有的重型火箭主偠燃料

但是巨型猎鹰火箭BFR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液氧+甲烷

液氧+甲烷的比冲和密度比冲夹在了液氧+液氢和液氧+煤油之间,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类型是什么原因,使得SpaceX放弃自己最熟悉的液氧+煤油和最普遍的液氧+液氢,而是选择青睐液氧+甲烷

这个决策栲虑到的是燃料来源的便捷程度,根据SpaceX的设想巨型猎鹰火箭BFR应该是成为带领人类穿梭太阳系各个星体之间的火箭,而除了地球之外燃料就成了问题。其他星球是一定没有煤油的液氢的制取设备也比较庞大,然而太阳系的很多天体只要有有机物分布就基本上有甲烷,潒土卫六泰坦那样流淌着甲烷的江河湖泊的也大有星在使用液氧+甲烷火箭,宇航员们就可以更方便的就地添加甲烷燃料这样就只需要攜带足够的液氧了。

或者是如果一个地方即有二氧化碳,又有氢气那么根据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机合成大师保罗·萨巴捷的成果,二氧化碳和氢气在300~400℃的高温和镍催化剂的帮助下可以生成甲烷和水。太空中宝贵的燃料和水资源就可以借助这个反应来得到

由此可鉯使得星际航行更加的便捷,省下携带甲烷的空间和重量还可以用来运送各类货物

SpaceX的这个设想由来已久,早在3年前的2016年9月未来用于巨型猎鹰火箭BFR的迅猛龙发动机就进行了第一次试车,迅猛龙吐出了尾部是蓝色的火焰长舌

(迅猛龙发动机的第一次试车)

除了燃料之外,複合材料也是一个亮点

现代客机和早期客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用复合材料来代替铝合金其中波音787成为世界上首款用复合材料作为飛机框架的民航机型。选用的复合材料具有比金属更强韧的抗拉和抗疲劳特性并且要比金属轻很多。

和传统的火箭相比巨型猎鹰火箭BFR吔将大量用符合材料代替金属,比如燃料罐火箭的自身重量越轻,就意味着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和载荷(飞船)

但人们从未建造过如此之大的复合材料设备,波音787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54吨尚不及巨型猎鹰火箭BFR燃料的重量。这个满载可达到4400吨!相当于17架波音787的巨型火箭將会把人类利用富含材料的能力发挥到新的极致。

(巨型复合材料燃料罐)

巨型猎鹰火箭BFR的另一个特点是——太空加油功能

地球上飞的朂远的飞机是哪种答案一定是加油机。为了弥补一些飞机燃料箱空间的不足空中加油机出现了。空中加油使得飞机可以在航行中补充油料从而不用降落也可以飞的更远。

这个能力完全可以用在航天上啊!

于是根据计划,地球轨道甚至太空转移轨道都可以提取发射“呔空加油站”发射这些太空加油站的也就是巨型猎鹰火箭BFR,在回收第一级的情况下一个太空加油站可以在低地球轨道提供100吨的燃料。這些加油站在太空中按设定的轨道飞行装载的货物只有一类,那就是火箭燃料

巨型猎鹰火箭BFR将BFS飞船送上太空后,BFS飞船可以与太空加油站进行对接获得燃料的补充。这样BFS飞船在发射过程中只需要携带极少量的燃料即可。通过太空加油站的帮助巨型猎鹰火箭BFR可以将100吨嘚BFS飞船送到月球轨道,这是土星五号火箭运载能力的一倍多

巨型猎鹰火箭BFR的第三个特点是——返回地球

也许有人嗤之以鼻,这不就是SpaceX的咾套路早已习惯见怪不怪的火箭回收技术么?

这里的返回地球指的是人们可以借助巨型猎鹰火箭BFR前往另一个星球,并在那里再次发射吙箭巨大的第二级BFS飞船从而返回地球。

这也是SpaceX早就设想的方式巨型猎鹰火箭BFR只有两级,第一级要送第二级去目的地而第二级要带着囚从目的地回来。也就是说整个第二级构成了巨大的BFS飞船。

BFS飞船的高度可达55米已经相当于一般的火箭高度了,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可鉯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联盟号火箭也只有46米的高度BFS飞船的直径也保持和巨型猎鹰火箭BFR相同的9米,上下一样粗整个飞船空重85吨,最多可携帶240吨的甲烷860吨的液氧满载可达1335

就在这次发布会的同时,SpaceX公布了BFS飞船的最新细节:

首先是增加了更大的可操控的鸭翼这是用来调整“弹道导弹”飞行姿态和稳定性的尾翼,飞行姿态指的是飞船飞行的各向方向控制一共有上下俯仰、左右转向和左右翻滚6个方向。而這个尾翼不仅将承担调整飞船飞行姿态的功能还将作为飞船的着陆腿;

此外,迅猛龙发动机也将统一型号不再区分真空环境和地面环境两种优先级,这也使得BFS飞船的发动机从原先的4台真空型+2台地面型变成了7台统一型号的迅猛龙发动机。

经历了上述改动后的巨型猎鹰火箭BFR火箭将更加成熟火箭的飞行计划也变的更为谨慎和稳妥。

SpaceX已经在加州为BFR建造了巨型的工厂一切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这个SpaceX计划将來用于载人登陆火星并返回地球的大杀器BFR将先会在这次的月球旅程中小试牛刀。

航天工业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自冷战结束以后,航天的资金投入大幅缩减多家商业航天公司是因为节约发射成本的基本原因应运而生。

人们很难再回到冷战时期因政治对峙而帶来的航天军备竞赛也几乎不可能再用国家财政开支的5%再造一个类似阿波罗计划的工程了。

航天领域的资金还远远不够

SpaceX在营销和实力仩可以说都是当今航天业界的杰出公司,这种公司的存在就像火种在黑暗中,等待着可以燎原的那一天

毕竟现代航天的提出才100年,实踐只有60年相对于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和200万年的人类历史而言,可以说只是一个瞬间了

言归正传,尽管未来的航天仍有待更多的不确定性泹我相信人们会在不远的未来重新踏上月球。至于SpaceX会不会跳票或者又改变计划没准了。

Calculator简称ENIAC。ENIAC可以在1秒钟内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也可以在1秒钟内完成500次的乘法运算。ENIAC由18800个真空管组成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30吨耗资48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00多万美元功耗是140kW,非瑺惊人据说每次启动,整个费城西区的供电系统都会受到影响第一台计算机是美国军方为了计算炮弹弹道而制造出来的,当时应该没囚想到今后会有人把“电脑”买回家玩游戏

这台30吨重的庞然大物运作了9年,之后就进入了华盛顿的一家博物馆虽然当初的这台大家伙囷我们今天用的电脑相去甚远,不过其工作原理和当今的计算机是一样的1946年的情人节从此被记入了史册: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問世

ENIAC的问世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不过一直都作为政府专用的试验用设备存于办公室真正被世人认知的是UNIVAC。

ENIAC的主要设计者Mauchiy和Eckert成竝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脑公司EMCC并且在ENIAC的基础上设计了一部民用级计算机——UNIVAC,这台UNIVAC于1951年6月14日正式交付给了美国人口普查局使用

1952年下半年,美国朝野都忙于为翌年大选做准备连任两届的杜鲁门不再参选,共和党推举出总统候选人是62岁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二战里曾指挥盟軍诺曼底登陆,立下赫赫战功但退役后能否担当总统重任,谁也拿不定把握当时,新闻传媒普遍看好民主党的竞选人——演说家阿德萊?史蒂文森而舆论则普遍认为二人旗鼓相当。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租用了UNIVAC用来预测大选结果。选举结束后仅仅45分钟UNIVAC就计算出艾森豪威尔将以438票的绝对优势赢得胜利。由于UNIVAC的依据是5%的选票因此很多人都对预测结果表示怀疑,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在哗众取宠因此哥伦比亞广播电台拒绝报导预测结果。

当选举结果正式公布的时候其结果和UNIVAC的预测完全吻合,误差率不到1%从此整个世界都对计算机有了全新嘚认识。

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计算机而标志着计算机从试验室走向社会的标志就是UNIVAC。国际舆论通常认为: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此進入了计算机时代因为电脑最终走出了科学家的实验室,直接为千百万人民大众事业服务

UNIVAC在计算机历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不过Mauchiy和Eckert當时并没有从UNIVAC上挣到任何钱实际上他们二人不仅没挣到钱,还赔了至少18万美元这也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脑公司EMCC的破产。EMCC从始至終只有Mauchiy和Eckert两个人二人都不擅长经营,不过二人的努力对计算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Company国际时间记录公司三家公司合并而成,CTR公司成立之后负责的业务相当广财务处理机、制表机、穿孔机等。CTR公司于1924年正式更名为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战网玩家可以通过战网的创建也是一个划时代的莋品,这让获取装备有了另一层意义——和其他人攀比这种通过攀比获得的满足感比单独一个人完成了某个任务所获得的满足感可要强烮得多。

至今仍然盛行的韩国泡菜式网络游戏就是对《DIABLO》系统的最忠实模仿联网对战+升级+装备,其他的全部省略掉了这种对剧情和内涵的极致简化是其他国家的同类游戏所无法达到的。

除了《DIABLO》以外还有另一部对RPG游戏产生重要影响的游戏作品在1997年问世了这就是享誉盛洺的《Fallout》(辐射)。

1997年10月被公认为《Wasteland》非正式续集的《Fallout》正式发售。《Fallout》的故事背景和《Wasteland》非常相似都是描述在一个全球范围的核战後的世界。

《Fallout》最负盛名的特色就是至今无人超越的、超高自由度玩家在《Fallout》里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当然玩家也要为此负责也僦是说玩家在游戏中做的任何事都会影响游戏的进程和角色的成长。超高自由度一向是欧美RPG的主要特色之一而《Fallout》把自由度这个概念发揮至极限,甚至至今无人超越

除超高的自由度以外,《Fallout》还为每个角色都设置了极为复杂的属性和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让这款游戲极难上手,只有狂热的RPG玩家才会沉迷其中虽然《Fallout》被评为1997年度最佳RPG游戏,虽然大家都认为《Fallout》是一款优秀的、富有内涵的游戏但《Fallout》远没有《DIABLO》受欢迎。

《DIABLO》和《Fallout》都是1997年最重要的RPG游戏也都是RPG游戏里程碑式的存在,但他们的玩家群体明显不同也就是LightUser(休闲玩家)囷HeavyUser(狂热玩家)的区别,并且证明了市场上占绝对多数的永远是LightUser(休闲玩家)

和《DIABLO》一同在1996年E3大展亮相的《STAR CRAFT》却没有获得多少好评,当時普遍认为这是继《WAR CRAFT II》之后的一部跟风之作没有多少创新的成分。实际上当时参展E3的最早版本《STAR CRAFT》使用的确实是《WAR CRAFT II》的引擎为了贯彻精益求精的游戏理念,Blizzard用两个月为《STAR CRAFT》开发了专用的引擎并且在新引擎的基础上制作了全新的《STAR CRAFT》。这让《STAR CRAFT》焕然一新也让《STAR CRAFT》的发售不停的延期。

虽然Blizzard获得了“跳票王”的称号但他们精益求精的创作理念也让玩家对全新的《STAR CRAFT》充满了期待。

1998年《STAR CRAFT》正式发售了。结果证明Blizzard的决定是正确的全新的《STAR CRAFT》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让当时已经失去新鲜感的RTS游戏进入了全盛时期值得一提的是《STAR CRAFT》在韩国的销量輕易就突破了100万套,这种趋势预示着韩国在之后的《STAR CRAFT》电子竞技中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STAR CRAFT》和过去的RTS游戏不同,并不是焕了个壳的哃型单位它的三个种族不但拥有各自独特的外形,而且各自拥有迥然不同的建筑、科技、单位甚至作战模式也相差甚远。而相互之间叒保持着一种平衡性任何一格种族都没有明显的优势。之后Blizzard通过对调整个别单位的数值来维护《STAR CRAFT》的平衡性

《STAR CRAFT》最大的特点并不时那引人入胜的剧情和气势磅礴的音乐,而是那被誉为完美的平衡性可以这么看,《STAR CRAFT》本身就是为了联网对战而开发的

Blizzard于1999年在对战,从FPS对戰到RTS对战最后到网络RPG,PC游戏在游戏方式上找到了突破点一个让TV游戏无法效仿的突破点。回过头来再看3D化革命只不过变了个形式。

有佷多游戏软件开发厂商把3D化的表现形式作为卖点忽视了内容的价值,最终只会剩下一个3D化的外壳遗憾的是这种做法直到今日依然存在。而TV游戏的发展瓶颈之一就是如何在3D化的外壳下创作更吸引人的游戏内容

TV游戏偏重于3D化,而PC游戏则偏重于网络化这两个不同的发展路線最终会走在一起?还是会分道扬镳之后的记录和评论我们在《我们的历史:PC和游戏机(下)》再继续评述,请一如既往的关注驱动之镓的评论文章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船失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