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微店是正规平台吗?如何查看昨日营业额

(原标题:最近那个被骂惨了的云集电商终于发声了:我们不是传销,绝不会犯原则错误)

钛媒体快讯 | 8月17日讯 前些天沸沸扬扬的云集涉嫌新闻,以及由此引发的微信大规模封号处理,让这家一直以“社交”自居的浙江企业陷入了极大风波。

一直沉默的云集微店创始人肖尚略昨天在内部公开信中说,“过去的这几天,是我创立云集两年来,最难过的时刻。”

公开信里承认,云集微店曾因2015年的经营模式受到过监管部门958万元的处罚。由于云集微店是社交电商行业的佼佼者,这一处罚给整个行业带来很大震动。

肖尚略表示:“云集微店所受到的处罚是因为两年前的部分经营模式,2016年2月后我们已经调整完全合规经营。但是在某些标题党那里,就成了云集现在的模式有问题,这样的表述对我们很不公平。”

“在政府监管部门早已与云集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这几天,一批给云集泼脏水、恶意污名化社交电商的文章,突然有计划、成批量在互联网上出现。”肖尚略说,这也是昨日云集微店再次发布公开信的缘由。“我们经历过许多困难的时刻,但从没有任何一件事,如这次的误解和污名如此深地刺痛我。”

8月10日,云集微店曾发布官方声明,称云集微店微信公众号涉嫌违反微信链接内容管理规范,被微信方面暂时屏蔽部分功能。经调查发现,云集微店订阅号及服务号由于被人恶意投诉,导致账号部分功能暂不可用。

肖尚略透露,因为主要靠补贴店主,云集微店2015年亏损3265万元,2016年亏损311万元。“我们辛辛苦苦地创业至今,你有见过这么苦逼、自己倒贴的传销公司?”肖尚略表示。

云集微店创立于2015年,2017年6月销售额突破7亿元,7月突破8.6亿元,属风头正劲的社交电商企业。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国内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3700亿。当传统电商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作为新增长点的社交电商已经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

对于走过早期蛮荒的社交电商来说,它的关注度不会再仅限于模式之争,随着微信平台对整个社交电商生态规范,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可能会成为社交电商的下一个“痛点”。

公众号「山姆会员店」、「快递100」陆续被屏蔽所有功能而无法再被关注。上周六,特卖网站唯品会的公众号一度也被屏蔽所有功能至无法使用,无奈第一时间将服务号「唯品会特卖」进行迁移至账号「唯品会」。微信近期缩紧了公号的管理力度。

前腾讯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则表示:微信不断封号,传递唯一信号微信创业需要做备胎。腾讯最近的封杀,的确不得不让我们对此事担心起来,是否有必要加速推动自己APP的业务。微信是否是一个值得长期信赖的生态平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说不好哪一天就是自己了!

“我们欢迎一切负责任的媒体朋友,我们也欢迎第三方的权威专家、政府的监管机构来到云集,让大家了解一个更真实的云集。”肖尚略在公开信中表示。

附以下为肖尚略公开信全文:

亲爱的云集店主和关心社交电商的朋友们:

过去的这几天,是我创立云集两年来,最难过的时刻。

我们经历过许多困难的时刻,但从没有任何一件事,如这次的误解和污名如此深地刺痛我。

在政府监管部门早已与云集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这几天,一批给云集泼脏水、恶意污名化社交电商的文章,突然有计划、成批量在互联网上出现。

清者自清,我本不必理会杂音,但冷静思考,觉得这也给了我们追问初心、回顾过去、继续前行的机会。

两年前,我创办云集,希望建立的是一家有巨大创新能力的企业。这是我余生的事业。对我来说,云集寄托了我对电商的模式改造、价值重塑的梦想。于我而言,需要的决非仅仅是创立一家只会挣钱的公司。这个行业,也并不需要再多一家重复前人的电商公司。

浸淫电商行业十年,我们深刻地认知到,这个行业已经到了更新迭代的时候。

这个行业,需要的是一家更加开放、透明、分享、有责任感,也更有创新活力的企业。

这个时代,也需要一批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未来社会承担更多责任的公司。

很庆幸,在经历艰难的转型后,我们云集正在成为这样的一家企业。

我们骄傲。骄傲在,我们正成为我们希望成为的企业。

现在,我们正在为200多万店主提供专职或兼职的零售工作机会,我们创造了1万多个销售培训、客服支持、仓储物流的就业岗位;我们帮助像大希地这样的匠心企业在一天之内卖出了150多万块牛排,给10万个家庭带来了美味与欢笑;我们帮助像帝欧尼这样的新品牌企业在半年之内卖出了50万台补水仪,给50万名女性带来了健康与美丽;我们帮助广西百色的大山果农一天之内销售3万多斤滞销的桂七芒果,给山里娃准备好了开学的学费……

通过创新,我们更新了电商的商业模式,改造了行业的旧习,也创造出了更多的社会价值。我们庆幸,创业27个月,我们正越来越坚定地走在最初设定的方向上,越走越稳。雨不足惧,风不可摇。

诚然,创业之初,我们曾采用过一些激进的地推方式,也因此受到了监管部门的调查。

这是我们的成长之痛。我们不是一家不会犯错的公司。创新必然要试错,这是我们为创新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可以庆幸与可以保证的是,我们绝对不会犯底线和原则上的错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需要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人民日报》的社论也曾指出,“对试错的鼓励宽容和承受能力,将成为考验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我们感恩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感恩有一个包容创新的政府和创业环境。

两年前,我们的监管部门给了我们一个纠正错误的机会。2016年2月份,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对过去存在争议的部分进行了彻底整改。在整改之后,我们的每一步创新,都和政府保持了紧密的沟通与汇报。在政府监管部门的关心和呵护下,我们得以继续前行。

我们感恩这一切。这次的监管和整改,为云集趟出了一条更为阳光健康的社交电商之路。在此后的18个月,云集微店实现了更高速、也更健康的发展,获得了行内外更多的认同。

2017年1月,在云集微店的第三方专家论证会上,我们业已得到了多方法律专家和政府相关机构的肯定:整改后的云集,跟相关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传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销是一种商业欺诈的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而云集顺应共享经济发展趋势,众包消费品的推广和零售,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中国本土消费品品牌升级,带动了农产品高效上行,正创造越来越高的社会价值。

我们感恩一切在创新路上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的人。

我们感恩媒体的监督和支持,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正是媒体朋友的关心,让我们态度更为谨慎,步伐更为稳健。

我们也感恩政府监管部门的长期以来的指导与帮助。正是18个月前的那一次调整,给了我们凤凰涅

曾经作为独角兽的微店,风光无两,可是最近却在经历严重的人员动荡。那就在这几年的微店,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下神坛的呢?

最近36氪报道:曾经的独角兽,微店所在公司口袋购物正在经历严重的人员动荡。有微店员工爆料:除了大半年内离职了300多人外,微店创立时的两位技术合伙人马飞和吴道钰也相继离职。

另一面,微店曾经的对手有赞,其CEO白鸦发出内部信表示:与中国创新支付公司达成协议,其用55亿股股票换有赞51%的股份,这也意味着有赞借壳上市成功,按当前每股0.58港币的价格计算,有赞估值接近60亿港币。

如果不是相关媒体爆料,很多业内人士甚至已经忘记了微店这匹曾经的黑马,而微店的衰落与有赞的华丽上市也形成了鲜明对比,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曾经的微店,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微店原本是从口袋购物电商公司2014年孵化的产品,而其也是当年典型的“精益创业”产品的典范。2011年到2014年,彼时微信刚刚崛起,社交电商的口号以及趋势,让所有人为之一振,同时也让对手阿里将社交电商作为最重要的对手,疯狂推出来往,与之背水一战。

微店正是这一风口下的产物,仅在微店上线9个月,就是吸纳了总GMV高达150亿,而京东整体达到这一交易规模,用了整整7年。

随后微店也立即获得了来自腾讯系的投资,仅在2014年,微店就疯狂获得了A、B、C的三轮融资,而腾讯领头其C轮3.5亿美金的融资,其出资1.45亿,也希望为腾讯的电商未来打下基石。

彼时的微店切入点非常巧妙,社交电商必然需要利用微信的关系链进行传播,而这一前提则必须有一套标准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而微店则为每一个普通用户搭建了电商销售平台,一套底层基础设施,让人人都可以开店,成为微信店主,并从朋友圈、微信群进行销售。

凭借这点,在其上线9个月之后,就获得了1200万卖家的入驻。

另一个值得称赞的是:其还将口袋购物、微店公众号、今日半价中的流量寄予用户,为普通用户直接带去销售流量,也解决了很多中小卖家流量匮乏,冷启动的问题。

另外,其后来还创新的为用户提供分销解决方案,用户无需经销存,也可以分销其平台的商品。这也等于是在将阿里妈妈的“淘宝客”带入到了微信中,有着极大的创新价值。

按理说,抓住微店是真正抓住微信风口的优秀产品,无论未来微信形态发生何种变化,其都可以不断渗透融入、调整。但可惜的是:由于其过分关注中小卖家,而一步步错失了更大的机遇。

固守江山,微店被小弟一步步弯道超车

可以说成也萧何败萧何,微店依靠帮助中小商家起家,但是最终却也由于过分关注中小商家的需求,而一步步错失了更大的,潜在机会。

1)没有看清公众号崛起大势

微店的一个最大遗憾就是:由于其过分注重中小卖家的需求,对成功路劲将精力全部投入在了如何提升中小卖家的入住、销量上。而这同时也意味着,微店注重的是长尾,而非头部。

彼时崛起的有赞,则悄悄把战略方向瞄准在了服务有实力的微信公众号中。有赞判断:公众号KOL+电商的模式必然会大行其道。

果然,在2016年,自媒体投资风潮全面崛起,一条、二更、十点视频、视觉志等大号获得了更大的投资,而其中投资人看好的原因在于——公众号+电商的路径完全打通,像一条2016年的微信电商收入就高达1个亿规模。

《2017公众号电商发展报告》显示:每7个微信公众大号就有1个拥有电商平台,而微信电商+小程序的布局,则让这些公众号的销量再翻翻,继而摆脱对于单一广告收入的依赖。

提前布局的有赞,则成为最终赢家,其基本垄断了绝大多数头部KOL电商平台服务,更是为其继续开发小程序,以及各种有趣玩法,远远把微店摔在了后面。

2)错失“小程序+线下”的新零售机遇

如果说线上流量在2017年逐步走入枯竭,那么小程序+线下流量的新零售大势,则又是一个最佳切入点。

从线上转型线下,说不定会是微店的新机会。但可惜的是:微店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机会所在,反而嗅觉极为灵敏的有赞又一次抓住了机遇。

3)阿里与京东升级大战

中心化电商头部流量集中,口袋购物流量严重挤压。

伴随这几年消费升级的趋势,阿里与京东这两大电商巨头逐步垄断整个互联网几乎所有可能的电商流量,阿里旗下的优酷、神马、UC、微博全部用于电商倒流;而京东背靠微信7亿用户入口、再结盟网易、百度、今日头条等伙伴,也将最后一点电商流量搜刮一空。

这对于所有垂类电商APP都不是好信号,流量已经完全想淘宝、天猫、京东三家靠拢,而没有依靠的口袋购物,也同样更受排挤。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口袋购物的月活用户从2014年11月高峰的198万,直接下降到了今年3月的1.88万,下降幅度极为恐怖。

而口袋购物,可以说是给微店带去流量的最大来源,其流量的下滑,也等于中小卖家流量的下滑,这种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4)云集、拼多多模式再次挤压微信社交流量

微店的最大流量来源于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这两大方面。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云集为代表的分销模式,以及拼多多代表的低价拼团模式,都在挤压微店原本就不多的流量。

数据显示:云集2017年的销售额增长了400%,突破了100亿的交易额。

而就在前两天云集宣布完成了1.2亿美金的B轮融资,而拼多多更是当今的翘楚。根据相关透露数据:其在2018年初,就已经达到了400亿GMV的交易额,增速实在恐怖。

微店的未来,注定步履维艰

有赞、拼多多、云集的成功,说明了微信电商的成功,这也反过来说明最早切入微信电商领域的微店,有着足够的眼光。

但问题是:微店在各种关键风口时期屡屡错过,并抱着中小卖家不放,其只是给卖家提供工具,但并没有为微信创造增量,解决流量以及各种运营问题。

在微信正在继续进化的生态中,关于电商,是否还能出现在有赞、拼多多、云集之外机会?

我想这一定难以预判,如果有的话或许有赞还可能会有最后的时间。但如果竞争对手动作更快更凶猛,那么微店更加步履维艰。例如:有赞的有赞微商城,早就覆盖了微店可以为个人店主开店的能力,越来越挤压原本的生存空间。

无论微店如何,其注定在当前以及未来都步履维艰。

承哲,微信公众号:shouxifayanzh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工具产品和人工智能领域,擅长AXURE,兴趣爱好看书,思考。

  红网株洲站2月20日讯(株洲晚报记者 邓石华 实习生 樊瑾)此前,株洲晚报报道过,随着微信好友圈的流行,一种新的“熟人营销”模式随之兴起,株洲有市民通过用微信“朋友圈”卖野生天麻,半个月便赚了近两千元。然而,记者近日发现,微信朋友圈这种简单的“文字加图片”的“熟人生意”又有了升级版,一种类似于淘宝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微店”正在朋友圈中悄然兴起。不过,这种看似更加正规的营销,由于并没有类似于支付宝的交易担保,对于买家来说,风险很大。

  大一女生开微店卖眼影

  发个链接,朋友点开可直接下单购买

  “以后不用每天辛苦地在朋友圈贴商品的图片和文字了,手机也能开‘微店’,大家赶紧来试试吧。”近日,湖南工业大学大一学生曾意桐,在微信朋友圈将自己的“微店”展示给了好友,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今年18岁的曾意桐曾是一名淘宝店主,主要经营化妆品。去年12月份,她看见微信里不少做“熟人生意”的好友开了“微店”,于是自己也尝试开了一个,目前主要在“微店”里销售眼影。

  她说,开“微店”之前,她也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图片和文字做商品营销,但这种展示方法很不全面,购买起来也很麻烦,往往买家看中一款商品后,咨询商品信息,下单和付款等,都需要她跟顾客反复沟通,很是麻烦。

  “微店可以像淘宝一样,把商品的图片、介绍、价格等信息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买家看中的话,可以直接下单购买。”曾意桐说,现在只要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微店的链接,买家点开后就是一个店铺的页面,各种信息都很全,可以直接在微信程序内进行交易,十分便捷。“因为才开始弄,买的人还不多,但是我相信能慢慢做起来。”

  开一个微店只需2分钟

  曾意桐说,开淘宝店人力成本高,要雇美工、客服,同类产品还多,竞争激烈导致推广费用高,竞价排名、买广告位等等都太贵。而微店只要有货源,人人都可以开,门槛极低,也不用交店铺押金,成本小了很多,特别适合她这种中小卖家。“我身边有不少朋友虽然已有淘宝店,但也都蜂拥加开了“微店”,专门用于朋友圈营销。”

  然而,到底该如何开微店呢?昨日,记者亲身体验发现,只需在手机下载一个“微店”程序,然后按照指引,一步步填写资料,便能轻松开一个微店,整个过程只需2分钟左右。注册成功后,可以添加商品,完善信息后,便可将商品的信息发到朋友圈,买家点开后便可直接交易,整个交易过程类似淘宝。

  另外,除了普通的交易功能外,微店还能进行订单、销售和客户管理等,每日的订单、访客和成交金额等,都有数据统计。

  不过,在微信朋友圈做“熟人生意”的文女士说,微店虽然方便,但是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后,只是一个链接,需要买家点击进去才能看到商品的介绍,不如简单的“图片加文字”这般直观。

  支付缺乏第三方监管

  交易虽便捷但风险很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进驻朋友圈,简单易用的“微店”也逐渐流行开来。然而,记者发现,因为买家下单后,付款是直接打到卖家账户上,缺乏类似于“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交易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微店”官方贴吧,便有网友投诉一家微店骗人,在该店充话费,充180元可得200元,结果钱打过去,话费一分没到,再联系卖家,就没音信了。

  对电商有一定研究的株洲业内人士张书乐说,目前市面上大众使用的“微店”程序,都不是微信自主开发的产品。虽然“微店”是将“朋友圈”内的商品销售以第三方程序的方式进行了系统化,但是微信不会对第三方开放的应用所造成的风险负责,依然存在难以避免的风险,如付款不发货、无法退换货等。“为安全起见,最好选择熟人开的微店进行交易。”

  作者:邓石华 樊瑾

本文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集微店是正规平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