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道哪里可以买到圣古今妙草通通吗?一个朋友的买时加了他微信,现在丢了,他用过好了,我也想买个试试!

您只需要告诉我们目标,其余的全部我们为您承担,策略、创意、渠道、执行一条龙专业服务,做有效果的营销!

我们拥有全中国最全的微博、微信KOL大号资源,以及各种全网广告投放渠道,价格优惠,请与我们24小时在线客服联系!

微赞自成立以来线上广告投放金额过亿,有丰富的互联网产品推广及运营经验,可提供网络营销顾问服务,如有需求,请联系客服!

微信KOL公众号优质微信大号资源汇总--微信营销推广必备

此表汇聚了几乎所有微信最大的优质公众号资源,效果非常好,我们投放过多次,对效果比较清楚。现在基本每天广告排满,需提前两天预约!(这些大号均为真实粉丝,头条图文的阅读量约为其粉丝数量的8%-30%,仅供参考)

0
0
0
0
0
0
0
牧童资讯(P2P加一千)
0
0
家常菜美食小吃菜谱大全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交流平台
0
0
0
 移动互联网头条
0
0
0
0
0
 美女搞笑视频排行榜
0
0
0
0
0
0
0
0
0
0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包含谈的词语(共100个):游谈,清谈,老生常谈,谈天,谈笑自若,纸上谈兵,侃侃而谈,侈谈,笑谈,玄谈...

  ●《战国策?赵策二》:「秦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
  ●《汉书?邹阳传》:「圣王底节修德,则游谈之士归义思名。」
  ●《后汉书?周勰传》:「至延熹二年,乃开门延宾,游谈宴乐。」
  ●唐刘知几《史通?列传》:「其间则有生无令闻,死无异迹,用使游谈者靡征其事,讲习者罕记其名,而虚班史传,妄占篇目。」
  ●宋叶适《治势上》:「若夫五胡之乱,西晋之倾覆,此其患特起于公卿子弟,里巷书生游谈聚论,沉湎淫佚而已。」
  ●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今谓湖不必复者,曰湖田之入既饶矣,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
  ●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唐朝人士,以诗名者甚众,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达,为之游谈延誉,遂至声闻四驰。」
  ●明杨慎《<四川总志>序》:「自汉而下,文章之盛无出于四子矣,然岂徒四海考俊游谈为誉哉!」
  ●唐刘知几《史通?疑古》:「凡有游谈专对献策上书者,莫不引为端绪,归其的准。」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三》:「然则叩马之谏,太史氏所采据,果何书也……盖战国游谈之口,而迁信之太果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乡兴贤能论》:「齐能用管敬仲、宁戚,秦能用由余、百里奚,楚能用观丁父、彭仲爽,善矣。战国因之,招延游谈之士夫。」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序》:「然不过辨古今,析同异……资游谈而夸辩博,则有之矣。」
  ●明陆深《燕闲录》:「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蔡木龛》:「又好游谈,一邱壑之胜,必穷其境而后已。」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又有小双陆、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之名。」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清谈同日夕,情盼叙忧勤。」
  ●唐杜甫《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诗:「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前蜀韦庄《寄从兄遵》诗:「不将高卧邀刘主,自吐清谈护汉储。」
  ●清昭梿《啸亭杂录?尹文端公》:「公清谈干云,而尤长奏对。」
 2.  犹清议。谈论的内容以对人物、时事的批评为主。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俗间有戏妇之法……然民间行之日久,莫觉其非,或清谈所不能禁,非峻刑不能止也。」
  ●《梁书?沈约传》:「自负高才,昧于荣利,乘时藉世,颇累清谈。」
 3.  谓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空谈玄理的风气。亦称玄谈。清谈重心集中在有无、本末之辨。始于三国魏何晏、夏侯玄、王弼等,至晋王衍辈而益盛,延及齐梁不衰。
  ●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谈而已。」
  ●《晋书?隐逸传·鲁褒》:「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
  ●宋王安石《谢安》诗:「谢公才业自超群,误长清谈助世纷。」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四》:「魏晋清谭之士林,东汉礼教节义之士林也。」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晋以后,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由《世说新语》一书里可以看到。」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迄今专以八股六韵,徒事清谈,抛离实事。」
  ●沙汀《忆邵荃麟同志》:「有人曾妄言荃麟同志喜欢‘清谈’。不!尽管我们谈话不少,他却从未说过空话。」
  ●清沈涛《<瑟榭丛谈>自序》:「或爨苏清谈,闲话风土。」
  ●王闿运《<桂阳州志>序》:「诸桂阳方外神怪清谭之资,不可阙也。」
  ●沙汀《困兽记》十一:「这里主要的消遣是清谈。内容无所不包,上到国家大事,下至某节街上忽然发现了一匹老鼠的残骸。」

★「清谈」在《汉语大词典》第7786页 第5卷 1331

★「清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60页

★「清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老生常谈】成语解释: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老生常谈】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
【老生常谈】成语故事:出处《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此者生常谭(谈)。释义老书生常讲的话,没有新的意思。比喻听惯听厌的话。故事三国时候,有个名叫管辂的人,从小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光其喜爱天文。十五岁时,已熟读《周易》,通晓占卜术,渐渐有了小名气。日子一久,传到吏部尚书何晏、侍中尚书邓飓耳里。这天,正好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这两个大官吃饱喝足后,闹着无聊,便派人把管辂召来替他们占卜。管辂早就听说这两人是曹操侄孙曹爽的心腹,倚仗权势,胡作非为,名声很不好。他考虑了一会几,想趁这个机会好好教训他们一顿,灭灭他们的威风。何虽一见管辂,就大声嚷道:”听说你的占卜很灵验,快替我算一卦,看我能不能再有机会升官发财。另外,这几天晚上我还梦见苍蝇总是叮在鼻子上,这是什么预兆?”管辂想了一想,说:“从前周公忠厚正直,辅助周成王建国立业,国泰民安;现在你的职位比周公还高,可感恩你的人很少,惧伯你的人却很多,这恐怕不是好预兆。你的梦按照卜术来测,也是个凶相阿!”管辂接着又说:“要想逢凶化吉,消灾避难,只有多效仿周公等大圣贤们,发善心,行善事。”邓飓一旁听了,很不以为然,连连摇头说:“这都是些老生常谈,没什么意思。”何宴脸上铁青,一语不发。管辂见了,哈哈一笑:“虽说是老生常谈的话,却不能加以轻视啊!”不久,新年到了,传来消息说何宴、邓辂与曹爽一起因谋反而遭诛杀。管辂知道后,连声说:“老生常谈的话,他们却置之不理,所以难怪有如此下场啊!”。
【老生常谈】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三国志的成语,三国成语,浮泛的成语

 1.  战国齐阴阳家邹衍(邹,一作驺)其语宏大迂怪,故称「谈天」。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
  ●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后专指以天人感应来解释自然与人事的关系。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序:「臣闻善谈天者,必征象于人。」
  ●宋苏轼《洞庭春色》诗:「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摺:「他那里谈天口喷珠玉,一戋的者也之乎。」
  ●明王问《驻云飞·吊古》曲:「地割鸿沟,千古英雄项与刘,说士谈天口,战士屠龙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这件事,我们当日不过谈天谈起来,彼此并未订立合同。」
  ●鲁迅《书信集·致母亲》:「因为他只在星期六夜或星期日才有闲空,会来谈天的。」
  ●曹禺《雷雨》第三幕:「我回来的时候看见四凤跟那个二少爷谈天。」
  ●宋岳珂《桯史?看命司》:「中都有谈天者,居于观桥之东,日设肆于门,标之曰‘看命司’。」
  ●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三:「今谈天者既出入贵人门第,揣摩时事,以售其说。」

★「谈天」在《汉语大词典》第15678页 第11卷 319

★「谈天」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61页

★「谈天」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谈笑自若】成语解释: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谈笑自若】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后汉书·孔融传》:“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谈笑自若】成语故事:三国时,东吴的名将甘宁,因有战功,被任命为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南郡。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以逸待劳,击败了吴军的先头部队。吴军大都督周瑜大怒,准备与曹仁一块雌雄。甘宁上前劝阻,认为南郡与夷陵互为犄角,应该先袭取夷陵,然后再进攻南郡。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议,命他领兵攻取夷陵。甘宁率军直逼夷陵城下,与魏军守将曹洪激战。曹洪败走,甘宁命令部下迅速夺取夷陵。当时他的兵力很少,只有几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但也不过千人。当天黄昏,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派曹纯和牛金引兵与曹洪汇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团团围住。曹军架设云梯攻城,被甘宁守军击退。  第二天,曹军堆土构筑高楼,然后在高楼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发,射死射伤不少吴兵。将士们都恐惧起来,唯独甘宁跟平时一样,谈话笑容非常自然。他命人收集曹军射来的数万枝箭,选派优秀射手,与魏军对射。由于甘宁率军沉着顽强的固守,曹军无法攻破城池。
【谈笑自若】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三国志的成语,读书的成语,三国成语
【纸上谈兵】成语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纸上谈兵】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纸上谈兵】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纸上谈兵】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史记的成语,战国成语,高中生成语
【侃侃而谈】成语解释: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侃侃而谈】成语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侃侃而谈】成语故事: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其中又分为两等,最高一级称为卿,即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个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但他在当时的地位仅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并提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极力维护贵族等级秩序,所以他是一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家乡,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说话,和下大夫说话,他都有不同的举止和言语。  平时,在家乡与乡亲们谈话,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辞令的样子;但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他却十分善言,只是比较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在国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仪去做,小心谨慎,还怕有不妥之处。  应该说,孔子提倡的礼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即使从现在来说,也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侃侃而谈】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AABC式的成语,比喻的成语,小学生成语

  ●明袁宗道《戒坛山二》:「予再探诸洞,俱弇浅,遂返方丈,侈谈所见骄诸公,王则强言不须游。」
  ●清周亮工《与张瑶星书》:「学人侈谈该博,每苦记忆不真,得此奇观,顿如指掌。」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至若近世青年,竞尚西文,侈谈东籍,率多推敲韵调,剿袭皮毛,而或于祖国固有之文明,排斥不遗余力。」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倭患》:「其同时立功者,如沈希仪、俞大猷、戚继光,皆以征倭取富贵,能结交文士,表章战绩,遂为世所侈谈。」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骨董》:「予辑是编,事事皆崇俭朴,不敢侈谈珍玩,以为末俗扬波。」
  ●《唐人小说·长恨歌传》汪辟疆
「读此一文,其他唐末五季之侈谈太真逸事者,皆可废也。」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在工作失败的时候,还在侈谈个人的作用,只有掩盖自己的缺点或错误的人,才这样做。」

★「侈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346页 第1卷 1346

★「侈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6页


  ●宋曾巩《访石仙岩杜法师》诗:「君琴一张酒一壶,笑谈衮衮乐有余。」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参议官范正舆除直龙图阁,告词云:入幕之宾,以折冲尊俎为任;从军之乐,以决胜笑谈为功。」
  ●《三国演义》第一回:「词曰:‘……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元李翀《日闻录》:「又,一县令修理谯楼,读‘谯’为‘焦’,又读‘羁管’为‘霸管’,又以首领官只管祗候,至今以为笑谈。」
  ●清昭梿《啸亭杂录?王树勋》:「树勋怵以祸福,光悌至长跪请命,人哄传为笑谈。」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二)》:「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
  ●丁玲《韦护》第二章:「能了解你的呢,他还给你点同情,(然而这也够可耻,)否则,只能给人拿去做笑谈了。」

★「笑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2269页 第8卷 1113

★「笑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38页


 1.  指汉魏以来以老庄之道和《周易》为依据而辨析名理的谈论。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积篇章为敖庾,宝玄谈为金玉。」
  ●北魏常景《赞四君·扬雄》诗:「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
  ●唐李白《赠李十二》诗:「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
  ●明方孝孺《乙丑仲秋在石镜精舍》诗:「玄谈相应发,妙理独超悟。」
  ●廖仲恺《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社会科学的律令,确不是妙想的玄谈,我们看看最近的事实……便是这条定律的例证。」
  ●《观经序分义》二:「此乃玄谈,未标得处。」
 4.  佛教语。对佛教义理的阐述。如《华严玄谈》、《十玄谈》。
  ●胡适《菩提达摩考》:「﹝契嵩﹞听惯了晚唐五代的禅宗玄谈,故羡慕后人的玄妙,而轻视古人的淡薄。」

★「玄谈」在《汉语大词典》第2066页 第2卷 322

★「玄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接识》:「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为不逊。」
  ●北周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高谭变白马,雄辩塞飞狐。」
  ●明许承钦《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诗:「蟹羹鱼炙行日夕,高谈话昔情逾敦。」
  ●茅盾《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谈‘男女之大防’的,岂非就是他这班‘社会的栋梁’么?」
  ●晋葛洪《抱朴子·官理》:「昔卫灵听圣言而数惊,秦孝闻高谈而睡寐。」
  ●南朝梁萧统《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高谈属时胜,寡闻终自恧。」
  ●宋秦观《送乔希圣》诗:「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
  ●清吴伟业《哭志衍》诗:「高谭群儿惊,健笔小儒怍。」

★「高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7759页 第12卷 958


  ●宋欧阳修《韩公阅古堂》诗:「酒令列诸将,谈锋摧辩客。」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这位穿红的姑娘的谈锋,本领,性格儿,众位也都领教过了。」
  ●叶圣陶《城中·双影》:「爽利的谈锋变得钝了,说了几句之后,往往突然顿住,似乎还得思索的样子。」
  ●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十三:「所以他接着又问了许多,而且把谈锋一转到政治上,他的意见越多了。」
  ●清赵翼《子才过访草堂》诗:「醉后起谈锋,岩电目炯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喜得他谈锋极好,和他谈谈,倒大可以解闷。」
  ●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他虽然年轻,谈锋却健。」

★「谈锋」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2页 第11卷 323

★「谈锋」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61页

★「谈锋」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扪虱而谈】成语解释: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从容,无所畏忌。
【扪虱而谈】成语出处:《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扪虱而谈】成语故事: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进入关中以后,王猛披着老百姓的衣服去见桓温。一见面他就谈论当时的天下大事,并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子,好象身边再没有别人一样。桓温见王猛谈吐举止不同一般,便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还赐给他车辆和马匹。  当时,前秦皇帝符坚有志争夺天下,听说王猛很有才干,便请他做了丞相。王猛施展自己的才智,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王猛于公元375年病死,终年50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
【扪虱而谈】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M开头的成语

  ●《墨子?尚同中》:「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陟遂与之言谈,至熏夕,极欢而去。」
  ●《艺文类聚》卷五五引《张载别传》:「张载文章殊妙,尝为《濛泛池赋》。傅玄见之,叹息称妙,以车迎载,言谈终日。」
  ●丁玲《梦珂》一:「当太守年轻时,他生得确是漂亮;又善于言谈,又会喝酒,又会花钱。」
  ●《墨子?天志中》:「观其言谈,顺天之意。」
  ●唐沈佺期《三日独坐欢州思忆旧游》诗:「束晰言谈妙,张华《史》《汉》遒。」
  ●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二:「他的哥哥对他很不满,骂他性情乖僻,言谈荒谬。」

★「言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5370页 第11卷 11

★「言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96页


  ●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张敞在外,自谓无奇;陈咸愤积,思入京城。彼岂虚谈夸论,诳燿世俗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北史?贾思伯传》:「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其儒者,谓之必死。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
  ●《明史?儒林传二·蒋信》:「信践履笃实,不事虚谈。」
  ●《后汉书?吴汉传》:「初,其妻知光武不平之,常戒躬曰:‘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躬不纳,故及于难。」
  ●明袁宏道《顾升伯太史别叙》:「朝而闻吾言,亦既虚心而听矣;夕而一人焉,设为虚谈以中之,彼其是吾言,犹是彼也。」

  ●前蜀韦庄《边上逢薛秀才话旧》诗:「前年同醉武陵亭,绝倒闲谭坐到明。」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客与其子论文学政事,则为之设酒殽;或闲谈谐谑,则不设也。」
  ●宋苏轼《次韵王庭老退居见寄》之二:「上都新事长先到,老圃闲谈未易欺。」
  ●老舍《赶集·黑白李》:「我去找他闲谈,他独自在屋里坐着呢。」
  ●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说话不如小心些,最好是多听人们说,自己少说话,要说,就多说些闲谈。」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五幕:「卫士甲:喂,我们还是坐坐,讲点闲谈吧。」

★「闲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6892页 第12卷 91

★「闲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11页


  ●《公羊传?闵公二年》:「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立僖公而城鲁……鲁人至今以为美谈。」
  ●《三国志?吴志·孙邻传》:「舒伯膺兄弟争死,海内义之,以为美谭。」
  ●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九》:「郦生说高祖复立六国后,张良发八难,古今称颂,以为美谈。」
  ●赵朴初《寿阳曲》之六:「竞指点往岁周公顶上来,又一番美谈千载!」
  ●《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安深奇其壮节,即解械,更与美谈。」

★「美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2680页 第9卷 163

★「美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84页

★「美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晋书?慕容皝载记》:「宁得安枕逍遥,雅谈卒岁邪?」
  ●明田艺蘅《<春雨逸响>序》:「春雨闭门,良朋偶至,雅谈终日,无非金玉之音,退而纪之,用志毋忘。」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银杏》:「乡大夫有好为雅谈者。」
  ●明沈德符《<野获编>序》:「复从乡邦先达,剽窃一二雅谈。」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古今语言》:「宁馨二字,今亦为雅谈。」
  ●《魏书?贾思伯传》:「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

★「雅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6187页 第11卷 828


  ●北周庾信《送灵法师葬》诗:「玉匣摧谈柄,悬河落辩锋。」
  ●唐刘禹锡《送僧仲剬东游兼呈灵澈上人》诗:「高筵谈柄一麾拂,讲下门徒如醉醒。」
  ●清王士禛《居易续谈》:「六朝以来,则以麈尾为谈柄耳。」
  ●唐白居易《论严绶状》:「且严绶在太原之事,圣聪备闻;天下之人,以为谈柄。」
  ●明孙仁孺《东郭记·齐东野人之语》:「稷下儒生,早词锋无两,堪资谈柄。」

★「谈柄」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0页 第11卷 321

★「谈柄」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61页

★「谈柄」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每来促谈麈,风生庭竹枝。」
史容注:「鹿之大者曰麈,群鹿随之,视麈尾所转,故谈者挥之。」
  ●清孔尚任《桃花扇?截矶》:「将帅随谈麈,风云指义旗。」
  ●宋陈造《夜宿商卿家》诗:「更喜良宵共谈麈,几烦亲手剪灯花。」
  ●元袁桷《尚尊赐张上卿薛玄卿赋诗次韵》之二:「静夜屡陪谈麈乐,灯摇寒烬目摇光。」
  ●明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即空观主人壶矢代兴,爰有《拍案惊奇》两刻,颇费搜获,足供谈麈。」

★「谈麈」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3页 第11卷 324


  ●《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但只叫他立谈一两句,就打发去,须防耳目不雅。」
  ●汉扬雄《解嘲》:「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
  ●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或立谈以邀鼎食,或白首而甘布衣。」
  ●宋陈师道《赠赵奉议》诗:「我往立谈间,欻若白受缁。」
  ●章炳麟《文学说例》:「抑名家所著,为演说之元则,彼固施诸笔籥,犹与演说有殊。至于战国游说,惟在立谈。」

★「立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1534页 第8卷 378


  ●《新唐书?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亦省作「谈娘」。
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呼为《踏谣娘》,今谓之《谈娘》。」
  ●唐常非月有《咏谈容娘》诗。亦省称「谈娘」。
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李易安再嫁辨诬节略》:「诗云:谈娘善诉语何诬,卓女琴心事本无。」

★「谈容娘」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0页 第11卷 321

重庆谈判(重chóng) : 即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的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欺骗国内外舆论,争取时间发动大规模内战,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为尽一切可能争取民主和平,团结教育广大人民,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谈判。谈判进行了四十三天。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1日,毛泽东返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留在重庆继续商谈。不久,蒋介石撕毁协议,向解放区进攻。这次谈判表明了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揭穿了国民党污蔑中共「不要和平」的谎言。

★「重庆谈判」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宋沈括《<梦溪笔谈>自序》:「予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
  ●清王韬《瓮牖余谈·新金山少水》:「﹝日本官商﹞遍游内地,与名公卿大夫交,笔谈往复。」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如今我们拿分纸墨笔砚来,大家作个笔谈。」
  ●柳亚子《八日迭和左海少年四绝句》:「王孙天国喜能谙,豹隐鸿冥阻笔谈。」

★「笔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2323页 第8卷 1167

★「笔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
  ●《南史?齐武陵昭王晔传》:「汝与司徒手谈,故当小相推让。」
  ●唐薛戎《游烂柯山》诗:「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子。」
  ●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二摺:「老夫闻知相公善能围棋,令人将过围棋来者,我与老相公手谈数着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仙》:「﹝丐者陈九﹞又善手谈,高与对局,辄败。」

★「手谈」在《汉语大词典》第8287页 第6卷 304

★「手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197页

★「手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宋史?曾几传》:「几独从之,谈经论事,与之合。」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九:「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先秦伏胜看。」
  ●《北宫词纪·沉醉东风·僧犯奸得马裱褙救》:「对人前敲禅板谈经说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鸷忍·凶憎》:「僧慧林谈经吴门。」
 3.  宋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宋吴自牧《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说佛书。」

★「谈经」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2页 第11卷 323


  ●《东观汉记?朱祜传》:「祜尝留上,须讲竟乃谈话。」
  ●冰心《关于女人·我的邻居》:「此后因为我做了学生会出版组的顾问,她是出版组的重要负责人员,倒是常有机会谈话。」
  ●刘绍棠《二度梅》三:「工作队三番五次找他谈话。」
  ●徐银斋《胡琴的风波》:「胡支书知道了这事,就来找我谈话。」

★「谈话」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1页 第11卷 322

★「谈话」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61页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
  ●范文澜《<唐代佛教>引言》:「南朝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唐道宣《续高僧传?义解十一·灵润》:「加以性爱林泉,捐诸名利,弊衣粗食,谈玄为本。」
  ●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唐人讲的玄学内容仍不出于三玄,而且分开来讲,称《易经》为‘真玄’,《老子》为‘虚玄’,《庄子》为‘谈玄’。」

★「谈玄」在《汉语大词典》第15678页 第11卷 319


 1.  清谈。指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空谈玄理的一种风气。
  ●南朝梁陶弘景《题所居壁》诗:「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谈空。」
  ●《旧唐书?魏元忠传》:「臣尝读魏晋史,每鄙何晏、王衍终日谈空。」
 2.  谈论佛教义理。空,佛教以诸法无实性谓空,与「有」相对。此泛指佛理。
  ●唐孟浩然《游明禅师西山兰若》诗:「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唐高适《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孙钦善校注:「佛家谓诸法无实性曰空。」

★「谈空」在《汉语大词典》第15679页 第11卷 320


  ●《三国志?蜀志·彭羕传》:「羕欲纳说先主,乃往见庞统。统与羕非故人,又适有宾客,羕径上统床卧,谓统曰:‘须客罢当与卿善谈。’」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备见统,与善谭,大器之。」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褚大娘子虽是善谈,看了看今日这局面……只说了句:‘妹妹,先不要着急。’」
  ●邓友梅《在悬崖上》:「睡在最东面的,是设计院下来的一位技术员,是个挺善谈的人。」

★「善谈」在《汉语大词典》第3854页 第3卷 448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三·慧远》:「远善属文章,辞气清雅,席上谈吐,精义简要。」
  ●《南史?贺革传》:「子徽,美风仪,能谈吐。」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摺:「我着人去请他来共话,听其谈吐,少开茅塞。」
  ●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从她的谈吐中就看得出她是一个好胜心颇高而且也颇有决断的人。」

★「谈吐」在《汉语大词典》第15679页 第11卷 320

★「谈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61页

★「谈吐」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1.  《白雪遗音?马头调·辩正》:「莺莺、红娘闲谈叙,这部《西厢》,可是谁编的?」
  ●《再生缘》第二一回:「素华、小姐同谈叙,恰像似,真正夫妻恩爱深。」
  ●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二木匠把讨论的情形给石永公和石得富谈叙了一下。」
  ●《白雪遗音?马头调·辩正》:「莺莺、红娘闲谈叙,这部《西厢》,可是谁编的?」
  ●《再生缘》第二一回:「素华、小姐同谈叙,恰像似,真正夫妻恩爱深。」
  ●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二木匠把讨论的情形给石永公和石得富谈叙了一下。」

  ●《韩非子?五蠹》:「今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焉。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辩而不周于用。」
陈奇猷集释:「津田凤卿曰:山云:‘谈言字倒,下文作言谈可证。’案:津说是,松皋圆说同。又案:言谈者,指从衡家。」
  ●《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论》:「观其对二大夫贵人之谈言,称引古明王圣人道,固非浅闻小数之能。」
  ●阿英《<明朝的笑话>小序》:「用谈言微笑的手段,来消灭生活上的苦痛。」

★「谈言」在《汉语大词典》第15679页 第11卷 320


  ●《三国志?蜀志·简雍传》:「先主至荆州,雍与麋竺、孙干同为从事中郎,常为谈客,往来使命。」
  ●《晋书?刘惔传》:「以惔雅善言理,简文帝初作相,与王濛并为谈客,俱蒙上宾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
  ●《南史?袁粲传》:「﹝袁粲﹞闲居高卧,一无所接。谈客文士,所见不过一两人。」

★「谈客」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0页 第11卷 321

★「谈客」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庄子?天下》:「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
  ●汉王充《论衡?定贤》:「夫人不谓之满,世则不得见口谈之实语。」
  ●何其芳《画梦录·梦后》:「从前有人隔壁听姑妇二人围棋,精绝,次晨叩之,乃口谭而已。」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李氏与大郊面质,句句是杨化口谈,咬定大郊谋死真情。」

★「口谈」在《汉语大词典》第3420页 第3卷 14

【谈虎色变】成语解释: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谈虎色变】成语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谈虎色变】成语故事: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顥说:从前一个曾被老虎咬伤的农夫深知老虎的厉害,一次他听说老虎在外地咬伤了人,周围的人听了十分吃惊,而他则惊慌失色。因为他有被咬的亲身感受,研究学问的人要获得真知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谈虎色变】成语标签:四字成语,紧缩式成语,虎的成语,小学常考易错成语,人物心理的成语

  ●《孟子?告子下》:「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
  ●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茅盾《子夜》十四:「前边大餐间里还是热闹着谈笑和牌声。」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宋陆游《书事》诗:「北征谈笑取关河,盟府何人策战多。」

★「谈笑」在《汉语大词典》第15679页 第11卷 320


  ●唐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陟万年令,丛剧辨肃,谈宴终日,人视之若居冗官然。」

tán yàn亦作「谈燕」。谓边宴饮边叙谈。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旧唐书?文苑传中·齐澣》:「与澣皆朝廷旧德,既废居家巷,每园林行乐,则杖屦相过,谈宴终日。」
  ●宋范仲淹《与朱氏书》:「相国下车,赖长者博文多识,可日奉谈燕。」

★「谈宴」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0页 第11卷 321

【谈何容易】成语解释: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
【谈何容易】成语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汉书·东方朔传》:“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谈何容易】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常侍郎东方朔极力反对汉武帝划上林苑,提出耕战强国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他只好写《非有先生论》,虚构故事:非有先生在吴国做官三年,从不发表政见,吴王纳闷。他列举关龙逢及比干等进言被杀,臣下向君上进言真不容易。
【谈何容易】成语标签:四字成语,紧缩式成语,小学生成语,T开头的成语

  ●宋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谈禅》:「《宝林》曰:佛涅槃时,告迦叶曰:‘吾清净法服以付汝。’迦叶传阿难,二十八代至达摩。梁普通中,自南天竺泛海至广州,后止崇山,住少林寺,传惠可,中国谈禅自此始也。」
  ●元成廷珪《夏日过万蓬庵》诗:「捉麈谈禅知独往,买鱼沽酒待重来。」
  ●鲁迅《彷徨·孤独者》:「我因为闲着无事,便也如大人先生们一下野,就要吃素谈禅一样,正在看佛经。」

★「谈禅」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3页 第11卷 324


  ●唐王勃《山亭兴序》:「雄谈逸辩,吐满腹之精神。」
  ●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佟客》:「董按膝雄谈,惟敬听而已。」
  ●唐卢藏用《答宋兼贻平昔旧游》诗:「雄谈尽物变,精义解人颐。」
  ●清李渔《蜃中楼·献寿》:「叔叔,这一段雄谈,果然说得好听也。」

★「雄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6176页 第11卷 817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裴松之之注《三国》也,刘孝标之注《世说》也,偏记杂谈,旁收博采,迨今藉以传焉。」
  ●清吴骞《扶风传信录》:「素娥、翠云复至,询家中事,并与诸女流杂谈,至半夜。」
  ●郭沫若《革命春秋》十四:「邓择生和铁罗尼都在那儿,兴高采烈地有好几种声音,好几种言语,在作着军事上的杂谈。」

★「杂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6238页 第11卷 879

★「杂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617页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顾逸事新语可佐谈资者,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之于墨,其为柏梁余材,武昌剩竹,颇亦不少,意不能恝,聊复缀为四十则。」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陆珪》:「倘有所见,亦可以助异日朋友相聚时,花前月下之谈资也。」
  ●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人们在茶余酒后作为谈资的,大概是这一种。」

★「谈资」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1页 第11卷 322

★「谈资」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61页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陈恳诚于本朝之上,行话谈于公卿之门。」
刘良注:「话,善言也。」
  ●《北史?李庶传》:「凡所话谈,每多会旨。」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陈恳诚于本朝之上,行话谈于公卿之门。」
刘良注:「话,善言也。」
  ●《北史?李庶传》:「凡所话谈,每多会旨。」

★「话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5538页 第11卷 179


《晋书?王衍传》:「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衍甚重之。惟裴頠以为非,着论以讥之,而衍处之自若。」后以「谈无」指谈说「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观点。
  ●宋苏轼《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之二:「说有陋裴頠,谈无笑王衍。」

★「谈无」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1页 第11卷 322


亦作「纵谭」。犹畅谈。谓毫无拘束地谈论。
  ●唐权德舆《酬别蔡十二见赠》诗:「中饮见逸气,纵谈穷化元。」
  ●《明史?文苑传四·徐渭》:「渭角巾布衣,长揖纵谈。」
  ●梁启超《论湖南应办之事》:「闻曾文正公每日必有一小时与幕府纵谭。」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一章:「两个人山南海北地纵谈着,不觉谈到家事上来。」

★「纵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3522页 第9卷 1005

★「纵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34页


  ●《朱子语类》卷一四○:「且如北人居婺州,后来皆做出婺州文章,间有婺州乡谈在里面者,如吕子约辈是也。」
  ●《水浒传》第六一回:「﹝燕青﹞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
  ●王统照《春雨之夜·山道之侧》:「他一边吃着一边打乡谈,同山店的主妇谈起来。」

★「乡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4637页 第10卷 670

★「乡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18页

★「乡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南史?胡藩传》:「至于涉猎纪传,一咏一谈,自许以雄众;加以夸伐,搢绅白面之士,辐凑而归。」
  ●明王守仁《与陈惟浚书》:「江西之会,极草草,尚意得同舟旬日,从容一谈。」
  ●艾青《<诗选>自序》:「他看了我的意见之后,来信说:‘深愿一谈。’」
  ●唐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一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03页 第1卷 103


脱离实际的言论;假话。
  ●南朝宋范晔《与诸甥侄书》:「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
  ●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之四:「方今斯文寥落,所望于足下者岂有涯哉!望勿以圣贤之言为空谈。」
  ●巴金《灭亡》第十二章:「我如果为着一个女子,就抛弃了自己的工作,去享受人间的幸福,我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从前的话都成了空谈吗?」

★「空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1579页 第8卷 423

★「空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42页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长史与大司马书,道渊源识致安处,足副时谈。」
  ●《魏书?崔休传》:「﹝休﹞公平清洁,甚得时谈。」
  ●唐柳宗元《奏荐从事表》:「早登科选,夙洽时谭。」
  ●唐刘知几《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叙事乖理者,其流有五……三曰,直引时谈,竟无它述。」

★「时谈」在《汉语大词典》第7160页 第5卷 705


  ●《世说新语?言语》「谢胡儿语庾道季」刘孝标注引晋徐广《晋纪》:「和字道季,太尉亮子也。风情率悟,以文谈致称于时。」
  ●宋柳永《少年游》词:「文谈闲雅,歌喉清丽,举措好精神。」
  ●元关汉卿《朝天子·从嫁媵婢》曲:「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
  ●鲁迅着有《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文谈」在《汉语大词典》第9525页 第6卷 1542


 1.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晋兖州刺史宋处宗,尝买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着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致,终日不辍。
「谈鸡」指可与之交谈的鸡。
唐钱起《秋夜作》诗:「窗中问谈鸡,长夜何时旦?」
  ●唐李乂《饯许州宋司马赴任》诗:「展骥旌时杰,谈鸡美代贤。」

★「谈鸡」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3页 第11卷 324


  ●《周礼?秋官·朝士》:「禁慢朝,错立族谈者。」
郑玄注:「错立族谈,违其位僔语也。」
  ●贾公彦疏:「僔,亦聚也;聚语,解族谈也。」
  ●唐杨炯《盂兰盆赋》:「规矩中,威容翕,无族谈,无错立,若乃山中禅定,树下经行,菩萨之权现,如来之化生。」
  ●宋司马光《言王广渊札子》:「臣伏见新除王广渊直集贤院,外廷之人无不怪惑,偶语族谈,莫知其故。」

★「族谈」在《汉语大词典》第9590页 第6卷 1607


  ●《晏子春秋?杂上二九》:「婴之家俗,闲处从容不谈议,则疏。」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又勤诲善诱,聚徒三千,口倦谈议,身疲磬折,形若救孺子,视若营四海。」
  ●《南史?刘湛传》:「﹝刘湛﹞不为文章,不喜谈议。」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你罪本当革役,我若轻恕了你,须被衙门中谈议。」

★「谈议」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4页 第11卷 325


双方或多方共同商谈或谈话。
  ●鲁迅《伪自由书·「光明所到……」》:「但不知这位‘光明’回府以后,监狱里可从此也永远允许别人用‘英国话’和犯人会谈否?」
王西彦《古屋》第一部二:「和我最初会谈的这位屋主,孙尚宪先生,是一位出身京师大学的‘养晦斋主’。」如:两国政府首脑经过三次深入会谈,达成了协议。

★「会谈」在《汉语大词典》第7246页 第5卷 791

★「会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82页


  ●宋赞宁等《宋高僧传?义解二·僧彻》:「每属诞辰,升麟德殿法座讲谈,敕赐紫袈裟。」
  ●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八:「如是则足辅教育之不及,而学校中购之,平时可为讲谈用,大考可为奖赏用。」
  ●鲁迅《集外集拾遗·哈谟生的几句话》:「通俗的讲谈和真的思索之间,放一点小小的区别,岂不好么?」

★「讲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5727页 第11卷 368

★「讲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墨子?耕柱》:「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任圜﹞为人明敏,善谈辩。」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名臣》:「王沂公奉使契丹,馆伴耶律祥颇肆谈辨,深自炫鬻。」
  ●明叶式《题<诚意伯刘公集>》:「少传性理,长号英特,荐更世故,谈辩至悉。」

★「谈辩」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4页 第11卷 325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四:「夸谈快愤懑,惰慵发烦心。」
  ●明方孝孺《与友人论井田》:「仆虽不才,亦尝三思之,而熟究之,非偶为是夸谈也。」
  ●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宫沈羽振,笙簧触手。观者舞悦,夸谈雷吼。」一本作「夸谭。」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八章:「经过两天的私下洽谈,又经过吴钟镕、周善培两个人的奔走怂恿……于是赵尔丰最后只好当真哭了一场。」
  ●《花城》1981年第5期:「我们是第三次去知青劳力科找老张洽谈茶馆事宜。」
  ●《人民日报》:「两家代表一起同外商洽谈生意。」

★「洽谈」在《汉语大词典》第7627页 第5卷 1172

★「洽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30页


  ●《后汉书?王充传》「箸《论衡》八十五篇」李贤注引晋袁山松《后汉书》:「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支甲》谓或疑所载颇有与昔人传记相似处,殆好事者饰说剽掠,借为谈助。」

★「谈助」在《汉语大词典》第15679页 第11卷 320

★「谈助」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61页

★「谈助」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宋元时代称在街市演唱或说书。
  ●《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二摺》:「我也不曾读书,我则听的那打谈的说武王立天下,寻访着孟津老姜。」
  ●明刘元卿《贤奕编》卷二:「沈屯子偕友入市,听打谈者说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救兵,蹙然踊叹不已。」
  ●《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又有那站高坡打谈的词曲杨恭,到看这扇响钹游脚僧演说三藏。」

★「打谈」在《汉语大词典》第8315页 第6卷 332


  ●唐曹唐《小游仙诗》之二十:「清思密谈谁第一,不过邀取小茅君。」
  ●沙汀《凶手》:「在半个月内,他的兄弟就找机会同他密谈过两次,向他商量逃走的方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六章:「在武英殿西暖阁内,只有崇祯和陈新甲在低声密谈。」

★「密谈」在《汉语大词典》第4946页 第3卷 1540

★「密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95页

【谈言微中】成语解释: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谈言微中】成语出处:《史记·滑稽列传》:“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谈言微中】成语故事:秦朝善于歌舞的小矮人优旎,他很会说笑话,他所说的笑话中包含着大道理,往往都是切中要害的精辟之言,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一次秦始皇想扩大御花园。优旎风趣地说可以多养鹿,用鹿角去顶撞敌人。秦始皇觉得想法不妥就打消这念头。
【谈言微中】成语标签:主谓式成语,四字成语,史记的成语,大的成语,T开头的成语

  ●《宋史?韩维传》:「臣下折简聚谈,更相督责,乃是相率为善,何害于理?」
  ●苏曼殊《碎簪记》:「吾毕此稿,即来共子聚谈。」
郁达夫《追怀洪雪帆先生》:「自从这一次的同船之后,我和孤帆,反而见面的时候不多,但与洪先生,却每年总有几次在一道吃饭或聚谈的机会。」如:大家在一起聚谈往事,显得十分轻松愉快。

★「聚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1838页 第8卷 682


  ●明袁宏道《答王衷白太史书》:「十数日中,与顾黄诸公一晤谈外,其余率皆杜门下楗。」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筮仕·延幕友》:「晤谈之中,微扣所学。」
  ●孙犁《澹定集·关于「乡土文学」》:「去年冬天,绍棠来津晤谈时,曾说:他要给一个刊物编一个特辑,名叫‘乡土文学’。」

★「晤谈」在《汉语大词典》第7187页 第5卷 732

★「晤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86页


倾心交谈;尽情地谈论。
  ●邹韬奋《萍踪忆语·由塞尔马回到北明翰》:「我的座位的前面一排却坐着一个衣服穿得很讲究的六十来岁的老者,忽对我打招呼倾谈起来。」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三章:「他们就用这种语言,配合眼神和手势来倾谈当前的斗争。」

★「倾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652页 第1卷 1652

★「倾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58页

★「倾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唐权德舆《答杨湖南书》:「揄扬弘大,务极其言,则虚美之中又为虚美,所冀尽去过谈,方敢受赐耳。」
  ●明刘基《<郑士亨东游集>序》:「日相过谈文章剧昼夜如不及。」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一日东翁过谈,拱揖之顷,忽袖中一卷堕地,取视乃秘戏图也。」

★「过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4941页 第10卷 974


谓不拘形式地就某问题发表意见或谈体会。
  ●鲁迅《<且介亭杂文>附记》:「这真是不过一篇漫谈,毫无深意,怎么会惹出这样大问题来的呢,自己总是参不透。」
  ●续范亭《抗战六周年七七感言》:「区区之见,借作漫谈,贡献国人,倘能有四万万分之一之效果,亦匹夫有责之大义微忱,岂敢默而无语!」

★「漫谈」在《汉语大词典》第8073页 第6卷 90

★「漫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71页


  ●宋梅尧臣《留守相公新创双桂楼》诗:「晚云谈次改,高鸟坐中还。」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三·江陵震主》:「客用久居金陵,与缙绅大夫游。先人同年朱虞葑,为南京大理寺丞,谈次每称其贤。」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丁素走无常。谈次,翁辄问以冥事,丁对语涉幻。」

★「谈次」在《汉语大词典》第15679页 第11卷 320

★「谈次」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亦作「浮谭」。没有根据、没有内容的空谈。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要之策士浮谈,视丹书敬义之规,何啻倍屣。」
  ●清龚自珍《<徽州府志·氏族表>序》:「若夫齐梁之浮谭,江左之虚风,侈心膏粱之名,诡言氏族之学。」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求其切实,决不是无根据的游谈,无内容的浮谈。」

★「浮谈」在《汉语大词典》第7705页 第5卷 1250

【街谈巷议】成语解释: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街谈巷议】成语出处: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威否。”
【街谈巷议】成语故事:东汉时期,统治阶级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他们霸占良田与民宅,搜刮民脂民膏。张衡写《西京赋》来讽谏东汉的统治阶级,其中讲到西汉丞相公孙贺的儿子贪污军饷,公孙贺则抓捕逃犯朱安世来为儿子顶罪,对此,人们街谈巷议纷纷批评与指责。
【街谈巷议】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民间流行成语,谈侃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1.评说是非。《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不问生熟办酒食,他便要弄盏传杯,説是谈非,斜眼相窥。」 明 无名氏 《骗英布》第三折:「本待要説是谈非,不承望走将来正逢着本对,岂不闻好鬭者必遇其敌。」亦作「 説是道非 」、「 説是弄非 」。《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我的父母没眼睛,把我嫁在这里,没来由教他来望,却教别人説是道非。」
2.指搬弄口舌。《解放日报》:「从‘老好人’ 薛×× 的眼里,以为大家又在说是弄非了。」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安老爷这才合他彼此畅谈。」
  ●巴金《探索集·探索之三》:「在上海再见到这位老人听他畅谈访问我国的观感,这对我将是莫大的愉快。」
  ●峻青《黎明的河边·东去列车》:「她希望着他早一点来,和他畅谈一下别后的情形。」

★「畅谈」在《汉语大词典》第7274页 第5卷 819

★「畅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0页


谓巫者装出神鬼附体,并表演出它们的音容笑貌。
  ●《晋书?夏统传》:「其从父敬宁祠先人,迎女巫章丹、陈珠二人……﹝统﹞入门,忽见丹珠在中庭,轻步佪舞,灵谈鬼笑,飞触挑柈,酬酢翩翻,统惊愕而走。」亦省作「灵谈」。
清唐孙华《吴歈为陈沧洲太守作》诗:「吴俗喜淫祀,灵谈舞陈珠。」

★「灵谈鬼笑」在《汉语大词典》第16130页 第11卷 771


  ●《宋史?张昭传》:「后至赞皇,遇程生者,专史学,以为专究经旨,不通今古,率多拘滞,繁而寡要;若极谈王霸,经纬治乱,非史不可。」
  ●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初夜,月出东岭,松桂如蒙霜雪,与诸人凭栏极谈,至夜分散。」
  ●明袁宏道《游德山记》:「别后暑气大作,遂坐山中与诸衲极谈,庆快无暑。」

★「极谈」在《汉语大词典》第6211页 第4卷 1143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文僖戏为句曰:‘正好睡时行十里,不交谈处饮三杯。’」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那就男女之间,永远没有交谈的时候了。」
  ●茅盾《子夜》十五:「在厂门右侧,却是那钱葆生和一个巡长模样的人在那里交谈。」

★「交谈」在《汉语大词典》第2086页 第2卷 342

★「交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7页


  ●明方孝孺《读崔豹<古今注>》:「苟有补,虽俚谈野语亦不得而弃之。」
  ●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建文君出亡》:「且妄创俚谈,自呈败缺,一时不读书不谙事之人,间为所惑。」
  ●《西游记》第一百回:「一夜无寐,口占几句俚谈,权表谢意。」

★「俚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385页 第1卷 1385


  ●清蓝鼎元《<平台纪略>序》:「鄙人愚昧,文不足传;平台大役,事在必传,直道平心,无为市井讹谈所昏惑,亦庶乎其可矣。」
  ●清蓝鼎元《<平台纪略>序》:「鄙人愚昧,文不足传;平台大役,事在必传,直道平心,无为市井讹谈所昏惑,亦庶乎其可矣。」

★「讹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5434页 第11卷 75

①1911年武昌起义后,在帝国主义操纵下,南方革命军代表和北洋军阀袁世凯代表在上海举行和谈。革命军提出废除清政府、确立共和政体等条件;北洋军阀方面提出停战、清帝退位、举袁世凯为大总统三项条件。在袁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下,南方接受了三项条件。 ②1917年北洋军阀废弃国会和临时约法,赶走总统黎元洪。孙中山在南方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后遭排挤,军政府被南方军阀控制。1919年2月,北洋政府代表和南方军政府代表在上海和谈,但未达成协议。

  ●《战国策?赵策四》:「冯忌曰:‘今外臣交浅而欲深谈可乎?’王曰:‘请奉教。’于是冯忌乃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因为初会,彼此没有什么深谈,彼此敷衍了几句客气说话。」
  ●闻捷《海燕》:「我还想和海燕深谈几次哩!」

★「深谈」在《汉语大词典》第7888页 第5卷 1433

★「深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154页


  ●南朝梁王筠《昭明太子哀册文》:「或擅谈丛,或称文囿。」
  ●《隋书?文学传·潘徽》:「书圃翰林之域,理窟谈丛之内,谒者所求之余,侍医所校之逸,莫不澄泾辨渭,拾珠弃蚌。」
  ●宋梅尧臣《依韵和原甫对月见还不至》:「更期三五夕,静坐接谈丛。」

★「谈丛」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3页 第11卷 324


  ●明吕天成《齐东绝倒》第三出:「野人羞见客,故友懒谈心。」
  ●清朱之瑜《与安东守约书》之九:「贤契来则与尚论古人,考究疑义,酌酒谈心,更无余事。」
  ●巴金《寒夜》二六:「酒馆里白天很清静,除了他,另外还有两个客人对酌谈心。」

★「谈心」在《汉语大词典》第15678页 第11卷 319

★「谈心」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61页


  ●《后汉书?窦融传》:「多能采取虚伪,夸诞妄谈,令忠孝失望,传言乖实。」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如或妄谈,昊天是殛。」
  ●明李贽《复邓鼎石书》:「若曰:‘救荒无奇策’,此则俗儒之妄谈,何可听哉!」
  ●沈钧儒《<申屠氏>序言》:「电影艺术,余绝无研究,不敢妄谈。」

★「妄谈」在《汉语大词典》第5348页 第4卷 280


  ●《镜花缘》第二三回:「扳谈多时,许多货物总共凑起来,不过增价一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髻》:「长山居民某,暇居,辄有短客来,入与扳谈。」
  ●鲁迅《二心集·唐朝的钉梢》:「那第二步便是‘扳谈’;即使骂,也就大有希望,因为一骂便可有言语来往,所以也就是‘扳谈’的开头。」

★「扳谈」在《汉语大词典》第8373页 第6卷 390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谢与王叙寒温数语毕,还与羊谈赏,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语。」
  ●《北齐书?邢邵传》:「﹝邢邵﹞性好谈赏,不能闲独,公事归休,恒须宾客自伴。」
  ●《南史?谢灵运传》:「﹝谢灵运﹞既自以名辈,应参时政,至是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

★「谈赏」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2页 第11卷 323


离开本位,聚集在一起议论。立,通「位」。
  ●《周礼?秋官·朝士》:「禁慢朝,错立族谈者。」
郑玄注:「错立族谈,违其位僔语也。」
  ●贾公彦疏:「云‘违其位’,解‘错立’。」
  ●宋司马光《请不受尊号札子》:「入则拜手稽首,请加鸿名;出则错立族谈,腹非窃笑。」

★「错立族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6670页 第11卷 1311


  ●《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薄老儿﹞一路上问长问短,十分健谈。」
  ●叶圣陶《小病》:「劳作鞭策着她,健谈的癖习早已衰退。」
  ●柯云路《三千万》:「建工局党委书记马斌,一个瘦削而健谈的人,听完丁猛的话笑了。」

★「健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523页 第1卷 1523

★「健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39页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刘孝标注引《惠帝起居注》:「頠理甚渊博,赡于论难。」
后因以「谈薮」指知识渊博,对答如流。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谈论》:「称人谈论不竭为谈薮。」
  ●唐独孤及《河南府法曹参军张公墓表》:「谈薮清风,词林逸韵,墨池真草,三事永绝。」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玄龄为吾儿陈事,虽隔千里,皆如面谈。」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俟弟与阁下面谈后,再封何如?」
  ●茅盾《子夜》十五:「钱葆生有什么话,请他来和我面谈就是。」

★「面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7190页 第12卷 389

★「面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00页

谈说古今事。形容话题广泛。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説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脩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 周瘦鹃 《苏州游踪·杨梅时节到西山》:「我们正在说古谈今,敲诗斗韵,蓦见重云迭迭,盖住了前面的山峰,料知山雨欲来。」亦作「 説古道今 」。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二四章:「干活儿不久,铁锁 王三 、 王生茂 和跛子 福蛋 他们就忘了刚才闹过的别扭,开始说古道今了。」

  ●《晋书?殷仲堪传》:「其谈理与韩康伯齐名,士咸爱慕之。」
  ●《魏书?清河王怿传》:「博涉经史,兼综群言,有文才,善谈理。」
  ●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单是妄行的是可与论议的,故意妄行的却无须再与谈理。」

★「谈理」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1页 第11卷 322


  ●金元好问《故物谱》:「住在乡里,常侍诸父及两兄燕谈,每及家所有书,则必枚举而问之。」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燕谈」在《汉语大词典》第9899页 第7卷 297

【抵掌而谈】成语解释:指谈得很融洽。
【抵掌而谈】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抵掌而谈】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去游说秦惠王实行连横的主张遭到失败,就回家乡洛阳潜心研究兵法。一年后他到赵国去拜谒赵王,与赵王抵掌而谈,鼓吹他的合纵主张,赵王十分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以相印,商议六国合纵策略。
【抵掌而谈】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战国成语,D开头的成语

  ●《管子?轻重丁》:「途旁之树未沐之时,五衢之民男女相好,往来之市者罢市,相睹树下,谈语终日不归。」
  ●《史记?滑稽列传》:「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元年》:「上以安属为诸父而材高,甚尊重之,每宴见谈语,昏暮然后罢。」

★「谈语」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2页 第11卷 323


双方思想感情相近,能谈到一块儿。
  ●吴组缃《山洪》五:「他和三官因为在镇上住过,见识比较多,平日彼此最谈得来。」
  ●鲁彦《黄金》:「阿彩婶平日和她最谈得来。」
  ●钱钟书《围城》七:「范小姐说:‘可不是么?我也觉得很少谈得来的人,待在这儿真闷!’」

★「谈得来」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1页 第11卷 322

【无稽之谈】成语解释:无稽: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无稽之谈】成语出处:《尚书·大禹漠》:“无稽之言勿听。”
【无稽之谈】成语故事:上古时代,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认为他最有资格接受帝位,就准备禅位给他,并告诫他:“你不骄不躁,天下没人与你争高下,你不夸耀自己,天下没人与你争功名。人心很险恶,道心很深微,所以要做圣人必须做到无稽之言勿听。”。
【无稽之谈】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W开头的成语

执麈尾而清谈。亦泛指闲居谈论。
  ●宋辛弃疾《满江红·中秋》词:「更如今,不听麈谈情,愁如发。」
  ●宋林景熙《访僧邻庵次韵》:「寂寥午夜松风响,疑是神仙接麈谈。」
  ●清赵翼《白须》诗:「麈谈助霏清玉屑,牙慧增吐艳雪花。」

★「麈谈」在《汉语大词典》第18091页 第12卷 1290

★「麈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后汉书?公孙述传》:「不亟乘时与之分功,而坐谈武王之说,是效隗嚣欲为西伯也。」
  ●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若闲冗毕弃,则横议无已;冕笏不澄,则坐谈弥积。」
  ●宋朱熹《答吴德夫书》:「承喻仁字之说,足见用力之深,熹意不欲如此坐谈。」

★「坐谈」在《汉语大词典》第2796页 第2卷 1052


亦作「奇谭」。奇特的言论或见解。
  ●明袁宏道《答江进之别诗》:「密意臭兰旃,奇谈飞金屑。」
  ●《花月痕》第五一回:「并非做书的人画蛇添足,为此奇谈。」
  ●《冷眼观》第二二回:「那些草野奇谭,倒很把我吓了一跳。」

★「奇谈」在《汉语大词典》第3272页 第2卷 1528

★「奇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18页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
南朝宋裴松之注:「﹝贾洪﹞善能谈戏。」
  ●《晋书?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后汉赵壹非草书》:「虽处众坐,不遑谈戏。」

★「谈戏」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3页 第11卷 324

天蓬元帅真的是西游记里面所记载的那样吗?

因为小说西游记的流行,很多人误认为猪八戒即是“天蓬元帅”,实际上是不对的,道教真正的天蓬大元帅威名赫赫。提到天蓬元帅,很多人都会想到西游记里面的猪八戒,其实在正统道教里面天蓬元帅是威名赫赫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天蓬大元帅,道教尊神,道教护法神北极四圣之一(《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原为北斗星宿之一,被尊崇为星宿神。后人格化成为北极紫微大帝所属部将,统理北斗及酆都的神将。

在唐宋之际,中国民间曾经流行《天蓬神咒》,认为诵念此咒可以护身祈福。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录》亦述天蓬的形象:“三头六臂,执钺斧、弓箭、剑、铎、戟、索六物,身长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领神兵三十六万众。”

北极天蓬大元帅,他“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光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帅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师,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阴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举仙官为任,使拯治阴魔,禁御万杀,承阳宣化,保宁山川,生育万汇,皆荷道化。”同书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帅三头六臂,赤发,绯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结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钟;又左一手执斧钺,右一手结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剑,领兵吏三十六万骑,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剑,乘北方太玄煞气、黑气,气中有五色气,从空降坛。”

《天蓬神咒》天蓬天蓬,九玄杀童。五丁都司,高刁北翁。七政八灵,太上皓凶。 长颅巨兽,手把帝钟。素枭三神,严驾夔龙。威剑神王,斩邪灭踪。 紫气乘天,丹霞赫冲。吞魔食鬼,横身饮风。苍舌酌齿,四目老翁。 天丁力士,威南御凶。天驺激戾,威北御锋。三十万兵,卫我九重。 劈尸千里,驱祛不祥。敢有小鬼,欲来现伏。镬天大斧,斩鬼五形。 炎帝烈血,北斗燃骨。四明破骸,天猷灭类。神刀一下,万鬼自溃。

道书中首载天蓬者为《上清大洞真经》卷二,但已演变成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气从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三过,结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将,二神待立。”并附有存思图,其天蓬大将双手抱于胸前,身披金甲,其形象和善可亲,乃人体脑部泥丸君的化身。《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北斗七晨,一曰九星。泥丸九宫中有帝席,魂神魄灵,分化列位,隐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事见《上道禁经》、《三匝斗内文》及《紫庭秘旨大洞天书》也。”凡欲修持天蓬大法,“须平旦入室朝修,未出户之时,以净水一钟,安神尺于水钟之上,俱置天蓬元帅真形前。次安九天宝印,在水钟下。然后二手结元帅印,存见五脏分明,六甲五脏分明,六甲六丁待卫。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虚中来罩兆顶,紫气出于泥丸后户。盖于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帅,长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齿九通,念净天地神咒。又叩齿五通,念天蓬安神咒,咽津五过。毕,再叩左齿,撞天钟;后叩右齿,鸣天磬;次叩中间二齿,击天鼓,各七通。然后微咒之,务以数多立限,若至万遍,功德满足,邪鬼魔精凶恶妖怪,闻名即去,万病千殃,传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涌泉,破五鬼疫疠,降六天故气,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随咒绝其影响矣。用印封锁鬼洞,伐戮蛟螭,通达章词,无截遏之侮,吞佩贴镇,有起死之功。”由此看来,这位天蓬元帅不仅可以养护身心,亦是辟鬼驱邪的猛将,于是从北斗星神、泥丸身神演变成为道教神系中的护法神将,影响随之愈巨,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钟、天蓬神尺、天蓬大法遂流传千年,威力甚大。

南朝陶弘景《真诰》卷十载天蓬咒,谓此咒属北帝煞鬼大法,内隐丰都六宫鬼神名讳,“鬼有三被此咒者,眼精自烂而身即死矣,此上神咒,皆斩鬼之司名,北帝秘其道。若世人得此法恒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男女大小皆可行之,此所谓北帝之神咒,煞鬼之良法,鬼三被此法,皆自死矣。”天蓬大法自东晋以来,主要秘传于道教上清派中,继杨羲、郑思远、陶弘景、董大仙、北华仙人之后,初唐又有邓紫阳精通此法,并创道教北帝一派,天蓬的神格与地位亦大大提高,成为威震唐宋时期的北极四圣首辅。《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夫天蓬神咒出自《北帝玄变真经》,古今修学上道,无不先当授行。盖驱伏魔试之上法,不死致仙之径路。兼元帅真君门下有董大仙者,专于此道以成高仙,驱用直月五将,奏拜鹰犬灵章,助翼威神,斩馘小丑。及紫阳邓天师有倒持之法,七字密语,玉尺神印,流传尘世,功验难穷,无所不治。”

随着神霄派的兴起,以北极紫微大帝(北帝)为主尊的众多神灵皆被纳入神霄派神系。天蓬元帅亦成为神霄派的神灵,并出现了多种威猛忿怒的变相。《道法会元》卷一五六说:“祖师九天尚父五方都总管北极左垣上将都统大元帅天蓬真君,姓卞名庄。三头六手,执斧、索、弓箭、剑、戟六物,黑衣玄冠,领兵三十万众,即北斗破军星化身也,又为金眉老君后身。生于周时,孔子称卞庄子,即其神与。元帅威猛,制伏妖魔。凡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独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显验。元帅侧有从童,或骑夔龙,部领一气都统大将军,直月五将军,飞鹰走犬二使者,无义神王,威剑神王,战伐神王,聋兵哑将,黑杀洞渊,三十万兵,三十六大天将,无鞅天仙兵吏,并在煌煌紫云火焰之中。”或显四头八臂,亦大忿怒像:“身长千尺口齿方,四头八臂显神光。手持金尺摇帝钟,铜牙铁瓜灭凶狂。手执霹雳宰镬汤,雷震电发走天光。草木焦枯尽摧伤,崩山竭石断桥梁。倾河倒海翻天地,收擒百鬼敕豪强。捉来寸斩灭灾殃,吾使神剑谁敢当。”

按照《道法会元》记载天蓬元帅姓卞名庄。是和孔子一个时代的一个打虎英雄。孔子成称赞其勇猛,历史记载他为人至孝能杀虎,作战勇猛。

《史记·张仪列传》:“(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卞庄子想要去刺杀老虎,旅店里的童仆制止他,说:“两只老虎正在吃一头牛,当它们吃的时候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打斗,那么打斗的结果是大虎受伤,小虎死亡,你再朝着受伤的老虎刺去,一下子必可得到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认为他说的对,就站着等待(它们相斗)。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起来了。大虎负了重伤,而小虎死了,(这时)卞庄子朝那只受伤的大虎刺去,一个举动果然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功劳。

天蓬是星官名,在北斗九星之中。《道法会元》卷一七二说:“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辅、天英、天内、天柱、天心、天禽也。

谓顺支辰,总御阴阳,契合天地,主张造化,乘三明以应四时,随月建以定八节,历九宫也进退。

古代存想天蓬元帅的模样是四头八臂,各执戈矛、戟剑、帝锺、印、火枪、火索,紫袍,金甲,头戴逍遥华阳巾,现于斗中,怒容赫赫,威镇轧坤,徧身雷火煞炁。因天蓬元帅战神的身份,道教诸邪驱魔多有用天蓬法的,天蓬法中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钟、天蓬尺流传千年对道教的诛邪法术影响巨大!梁兴扬道长释义

“身长百丈,素罗衣,披发,左手掐诀叉腰,右手执剑,跣足丁立,面紫色,三目,中目光明照耀天地,顶中出气两条,一青一白,青白中复出青赤气,如丝弥布天地。”

2、混元一气都统大将王煜:“顶通天冠,皂帻,金甲,皂衣,手执弓箭、戟。”

3、四目老翁雷霆杀伐大将陶元帅:“老人相,四目,执柱杖。左有黄判官紫公,服金花,恶相,仗剑。右有雷使者,黄衣黄巾,绿吊敦靴,玉带。”

“即北斗第八星,乃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天杀大神,青衣大袖弁冠,执戟,领兵一万众,制御风颠百怪恶鬼。”

“即三洞天中三元神王、北都三杀大神,玄布缠头,皂衣大袖,左执金钟,右执玉锤,领兵万众,制御五瘟疫疠之鬼。”

“即四海龙王,有四万天兵将吏,人面鸟觜,头有一角,手执钟,龙足,领兵万众,收摄山精邪魅,制伏虫元蛇毒虫之鬼。”

“即风伯雨师,五岳四渎神王,雷公,领兵八千人,迎云游天请雨存役之,青衣大袖弁冠,口吐青气,左执剑,右执牌,领兵制御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

还有,五丁都司、七政八灵、直月将军、十二支直符,都以来执行紫微大帝的命令。

北极四圣的第二位是天猷元帅。通明殿右,领天罡之次帅,列下土之诸侯。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三十万兵,从我周游,逢妖即斩,遇鬼皆收,主管元景丹天府,领玄都蛟龙金龙驿吏万千,执印施符,救助万民,

四圣的第三位是翊圣元帅,亦名黑杀元帅、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手把帝钟,头戴昆仑,行绕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许拒逆,不受水厄,大辟水怪,亦能镇宅,除灾驱怪。”这位翊圣元帅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为护佑宋室的大神王。

北极四圣的最后一位即真武元帅,努nu目光明,牙如剑树,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为紫尘,魁罡正气,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

保劫终而制劫始,护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备德。”其《真武咒》曰:“干元有将,顶戴三台,披发圆象,真武威灵,助吾大道,龟蛇合影,身如山岳,四气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剑树,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为紫尘,魁罡正气,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

北极四圣大元帅,即天蓬、天猷、翊圣(黑煞)、佑圣(真武)四位神将,是北帝的部下,又称北极四圣真君。北帝可以指北极紫微大帝,也可说是北阴酆都大帝。此二尊北阴酆都大帝为北极紫微大帝与幽冥的化身,为幽冥酆都界中最高总领。北帝领北极四圣众部将帅及众多阴兵安镇酆都罗山(此即是人曰酆都。处极北而广大茫茫又称北罗酆)镇守,制约幽冥。道教说因众生造作恶业,不修道德,至感妖魔邪鬼,枉害生人。元始天尊哀悯众生,故大兴慈悲,特遣九天延祥涤厄四圣真君,下降世间,扫除邪鬼,救护群生,彰显大道。四圣真君永镇玉皇大帝殿前。

北极天蓬真君是四圣之首。他“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光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帅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师,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阴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举仙官为任,使拯治阴魔,禁御万杀,承阳宣化,保宁山川,生育万汇,皆荷道化。”同书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帅三头六臂,赤发,绯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结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钟;又左一手执斧钺,右一手结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剑,领兵吏三十六万骑,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剑,乘北方太玄煞气、黑气,气中有五色气,从空降坛。”《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录》亦述天蓬英武仪貌:“三头六臂,执钺斧、弓箭、剑、铎、戟、索六物,身长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领神兵三十六万众。”

考“天蓬”一名,本为星宿神之称。《道法会元》卷一七二说:“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辅、天英、天内、天柱、天心、天禽也。谓顺支辰,总御阴阳,契合天地,主张造化,乘三明以应四时,随月建以定八节,历九宫也进退。”即是以天蓬为北斗九宸之首辅,主四时八节、阴阳造化之政。

天蓬大元帅为嗣教外卿,别有神局,主阴治司职,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师,兵府是也。其中阴治主者,以仙官为任,使拯治阴魔,禁御万杀,承阳宣化,保宁山川,生育万汇,皆荷道化。

道书中首载天蓬者为《上清大洞真经》卷二,但已演变成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气从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三过,结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将,二神待立。”并附有存思图,其天蓬大将双手抱于胸前,身披金甲,其形象和善可亲,乃人体脑部泥丸君的化身。《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北斗七晨,一曰九星。泥丸九宫中有帝席,魂神魄灵,分化列位,隐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事见《上道禁经》、《三匝斗内文》及《紫庭秘旨大洞天书》也。”凡欲修持天蓬大法,“须平旦入室朝修,未出户之时,以净水一钟,安神尺于水钟之上,俱置天蓬元帅真形前。次安九天宝印,在水钟下。然后二手结元帅印,存见五脏分明,六甲五脏分明,六甲六丁待卫。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虚中来罩兆顶,紫气出于泥丸后户。盖于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帅,长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齿九通,念净天地神咒。又叩齿五通,念天蓬安神咒,咽津五过。毕,再叩左齿,撞天钟;后叩右齿,鸣天磬;次叩中间二齿,击天鼓,各七通。然后微咒之,务以数多立限,若至万遍,功德满足,邪鬼魔精凶恶妖怪,闻名即去,万病千殃,传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涌泉,破五鬼疫疠,降六天故气,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随咒绝其影响矣。用印封锁鬼洞,伐戮蛟螭,通达章词,无截遏之侮,吞佩贴镇,有起死之功。”由此看来,这位天蓬元帅不仅可以养护身心,亦是辟鬼驱邪的猛将,于是从北斗星神、泥丸身神演变成为道教神系中的第一护法,影响随之愈巨,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钟、天蓬神尺、天蓬大法遂流传千年,威力甚大。

六龙陛左,九虎关中,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光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劈尸千里,斩鬼五形。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通天祈佑、延祥涤厄、保宁身命,北极天蓬八十一军大元帅、护国消魔真君,证果法云普覆天尊。

北帝酆都上,太乙六天中,一炁分万神,震天护法界,九天降魔使,大力赫神威,无极大神通,太乙都雷使,摄服诸魔精,元应太皇府,金眉真老君,应化隐元真君,广度群生无边际,北极天蓬大元帅,佑圣极高天尊。九天尚父,灵魁尊神,敕煞魔灵,含元太虚,玉真寿元,天蓬真老 苍天上帝,雷部太阳烈火天尊。

北极四圣的第二位是天猷元帅。《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说他位居“妙有天中通明殿右,领天罡之次帅,列下土之诸侯。”“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云随步发,海逐身流,红光杳杳,紫气悠悠,雄风,猛雾飕飕,真气宛转,星斗回周,千神自朝,五岳巡游,金童鼓吹,玉女歌讴,名列金阙,位镇丰幽,苍禽狮子,巨海蛟虬,三十万兵,从我周游,逢妖即斩,遇鬼皆收,人遭尤善,祟遇无休,降临福气,涤荡无忧。”《道法会元》卷一七四谓其主治元景丹天府,领玄都蛟龙金龙驿吏万千,执印施符,救助万民,“气浊者以印上之,灵散者以符助之,亦可镇山川大泽魔鬼群集之所。”《太上三洞神咒》卷五亦曰:“紫微之敕,运动灵文,降行天地,帝君天蓬,紫微大帅,万神祖宗,天猷副帅,游行太空。”

妙有天中,通明殿右。领天罡之次帅。列下土之诸侯。悯凡庸迷谬以丧真。仰圣相大光而作序。赞演诸天之隐韵。述敷大梵之仙章。俯怜崇奉之诚。大赐护持之力。云随步发,海逐身流。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通天祈祐,延祥涤厄。滋育身命。北极天猷大元帅。普化天帝。证果冲和应善天尊。

四圣的第三位是翊圣元帅,亦名黑杀元帅、黑煞将军。《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妙经》说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天庭位列,总三洞五雷之号令,掌八天九地之权衡,悯造化之枢机,僚真仙之将吏,无邪不断,何鬼敢当。摄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华日月,威震乾坤。”其《黑杀咒》曰:“走符摄录,绝断鬼门,行神布气,摄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将军,雷公霹雳,电激风奔,刀剑如雨,队仗如云,手把帝钟,头戴昆仑,行绕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许拒逆。”《道法会元》卷一七五谓翊圣元帅主治元照灵虚府,有元照灵虚府印、丁甲合同印及六丁六甲符、三天五斗符传世。《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卷上收有上清黑杀神符,并曰:“若黑杀真君闻龙蜃触符,即亲下伏之,若渡江海,用纸书佩之,不受水厄,大辟水怪,亦能镇宅,除灾驱怪。”

这位翊圣元帅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为护佑宋室的大神。[2]据王钦若《翊圣保德传》[1]记载,建隆初年(960年)太宗命于终南山中筑上清太平宫,每逢三元、诸圣诞节,致醮祀神。于是翊圣真君经常降临,为人祛殄驱怪,灵验不可胜纪。故官吏民众不远千里,“或驰诚遥祷,或斋洁朝拜,以祈真受,时有所闻。大抵多随其性习,加以训助。人臣依于忠,人子依于孝,清淳者示之格言,贪酷者警以要道,词甚平易,颇叶音韵。”如降言曰:“尽力事君以为忠臣,浊财勿顾,邪事莫闻,整雪刑狱,救疗人民,动合王道,终为吉人。积愆为咎,必有沉沦。众生本无形之性,配有形之躯,旷劫以来,不能自悟,自有无极世界不夜之乡,混合太虚,杳冥同理。”凡此类降言,内容涉及广泛,有讲修心观空,有论炼气养生,有劝善君臣民众,充分显示了道教度人济世的一贯作风,故甚得朝野上下的信仰与祭礼。

帝阃功成,天庭位列。总三洞五雷之号令。掌八天九地之权衡。欲造化之枢机。僚真仙之将吏。无邪不斩,何鬼敢当。摄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华日月,威震乾坤。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通天析祐,延祥涤厄。护持身命。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储庆保德真君。证果游行三界天尊。

北极四圣的最后一位即真武元帅。《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谓他乃“虚危分宿,壬癸孕灵,化身自金阙之尊,居位极玉虚之奥。玄妙极至,奚止于辅正除邪;正一所生,岂但于消魔护国。

保劫终而制劫始,护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备德。”其《真武咒》曰:“干元有将,顶戴三台,披发圆象,真武威灵,助吾大道,龟蛇合影,身如山岳,四气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剑树,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为紫尘,魁罡正气,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

根据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故北方之神即为水神。王逸《九章怀句》云:“天龟水神。”《后汉书·王梁传》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因雨水为万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属性,深受人们的信奉。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屈原《楚辞》之《远游》篇有句称,“召玄武而奔属”。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故注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北宋开宝年间,玄武神降于终南山。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为翌盛将军。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为翌圣保德真君,后为避圣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钦宗等屡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监、局、司、厂、库等衙门中,都建有真武庙,供奉真武大帝像。

志心皈命礼 :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佐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 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虚危分宿,壬癸孕灵,化身自金阙之尊,居位极玉虚之奥,玄妙极至,奚止於辅正除邪,正一所生,岂但於消魔护国,保劫终而制劫始,护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备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通天祈佑、延祥涤厄、安和身命、北极佑圣真武大元帅、玄天元圣仁威上帝、金阙化身、证果终劫济苦天尊。

玄元应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众生,有相脱生。父母怀胎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怜我父母,日渐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灭险峻贪嗔。礼帝为师,祈恩报本。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报恩教主。佑圣真武,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终劫济苦天尊。

重庆大足地区珍存的道教石刻中,舒成岩第三号窟为紫微大帝窟,凿造于南宋绍兴年间 (1131—1163年)。窟正壁上刻一大帝,面西端坐于双头龙靠椅上,坐身高1.30米,肩宽0.40米,他头戴平顶通天冠,头两侧垂香袋护耳,身着圆领宽袖袍服,项下佩方心曲领于胸部,双手在胸前捧玉圭,两足着云头靴搁于方形踏几上,面慈无须,此即为紫微大帝。在主像的左右二侧,各立一护法神将,身高 1.45米,均头戴束发金冠,冠侧有绳系于颈,身着铠甲,横目怒目。

左神将三头六臂,面容狰狞,其左上手执帝钟,右上手举一兵器(残);中二手在胸前捧住一法印;左下手置于一龙头的双角上,右下手执一方天戟,戟尖有红缨下垂。右神将为一头四臂,面黑如炭,其左上手举一法印,右上手执钺;左下手握一绢素,右下手斜持宝剑,又有一龙蹲伏其右脚旁。这就是四圣元帅中的天蓬(左)、天猷(右)元帅。

在石门山第十号三皇洞(原名圣府洞),亦为南宋石刻。主像有三,面南端坐于双龙头靠背椅上,中央主神,头载平顶通天冠,冠侧有香袋护耳,内着圆口荷叶边中单,外罩宽袖大袍,项下系方心曲领,双足着靴,踏于方形几上,双手于胸前捧玉圭。容貌年轻英俊,其造型、服饰与舒成岩紫微大帝像十分相似,此当为紫微大帝。在紫微大帝的右侧当为玉皇大帝,其脸形长方,颌下有须;左侧当为后土地祗,亦呈庄严端相。在紫微大帝头部上方的岩壁上,一字排列着三个小圆龛,每龛内各有一天尊坐像,这就是道教最高的尊神——三清道祖。主像两侧左、右壁前,各立一位护法神将,身高1.94米。二神面目狰狞,头戴束发冠,身披胸甲,脚蹬战靴,披帛绕体下垂。左像为三面六臂,其左上手举法印,右上手握帝钟;左中手在傍执弓,右中手握二箭置胸前;左下手抓住一

龙的左角,右下手拄宣花斧于体侧。右像为三面四臂,其左上手于胸前持物(残),右上手于腹前拄剑(残);左下手反执一长矛,右下手握拳砸于一龙头上。毫无疑问,他们就是天蓬、天猷元帅。

此外,左壁尚有六尊立像,其中第五像眼瞪目张,额敕束发箍,脑后有双飘帛上拂,身着铠甲,左手牵右袖袍,右手在腹前仗剑,赤足立于一龟背上,龟左侧有一蛇盘曲,十分明显,这是四圣中的真武元帅。其余的五尊造像皆着官袍朝服,形容端庄严肃,如上朝面圣之状,则当为五斗真君。惜右壁造像无乎全毁,但亦可推测当为翊圣元帅与五星真君,以与左壁诸神相配。在左壁的上层,还有二十八尊较小的造像,一字排列,即当为二十八宿星神,亦属雷部诸真。《太上三洞神咒》卷三曰:“仰启皈命天蓬将,摧碎群魔大力神,严驾夔龙降道场,赫奕威光动天地。二十八宿明星主,三十六部大神王。手持金剑斩妖精,掌持宝印除凶魅。帝钟摇响震天宫,驱雷掣电走纷纭。”大足石刻中的这几组道教造像,已有八百六十余年的历史,其题材丰富,造像精美,系统完整,神系清晰,且与众多道经所记一一吻合,十分珍贵。尤其是紫微三帝、北极四圣的造像,是道教雷法的神圣道场,凡研究、修持雷法者,皆当朝拜顶礼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妙草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