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游戏本的键盘灯氛围灯接小灯线在哪里设置

,RGB Fusion装完是要到安装目录才能打开的而且是英文的,先装APP Center然后在APP里面打开就是中文的

在MIX 2S的发布会上,小米给我们不仅仅只带来了小米MIX 2S这一款新手机,与其一同发布的还有两款产品,一款是小米,一款是小爱音箱mini。今天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小米新出的这一款本。

手机厂商做在当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之前已经有相当多的手机厂商做过了笔记本,不过这些笔记本都是轻薄类型的,像小米这样手机厂商做一款性能偏向高端、发烧的游戏用笔记本还是首次。

小米的笔记本在外观上比较简约,C面的屏占比相当不错,观感上要明显优于市面上相对性价比比较高、销量比较大的联想、微星、神舟的笔记本。厚度方面小米并没有做得特别好,虽然渲染图从一些角度来看感觉起来比较薄,但是实际上小米游戏本仍然是游戏本比较“主流”的厚度,和技嘉、华硕、雷蛇等业内知名笔记本厂商的高端产品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小米笔记本的大小是目前笔记本主流的15.6寸大小,在笔者看来如果是针对校园中的日常使用这个大小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大学宿舍书桌空间普遍更为狭窄,在距离近的情况下这个大小的屏幕并不会给人太大或太小的感觉。但倘若使用场景是较为宽敞、桌子较大的地方,那么笔者还是建议购买一台大屏、曲面、长画幅的显示器来获得最佳的游戏或影音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这款游戏本虽然外观比较朴素,不像其他如雷神、外星人等品牌的游戏本外观那么张扬,但是小米却给这款笔记本加入了一些“特别游戏”的元素,例如RGB。小米笔记本的RGB体现在键盘上,键盘可以分成四个分区设置1600万色的背光灯。不过这个四分区的设置不允许用户设置类似普通机械键盘上会有的“跑马灯”,这可能会令一些消费者感到失望。

至于小米宣传的所谓“氛围灯”初看感觉还不错,但是实际用途并不是很大,比较光污染。

笔记本A面小米采用了一个相当开放的无Logo设计,这个设计使得玩家们可以自己定制A面。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小米官方并不提供A面Logo的定制,玩家们如果要在上面定制一个自己专属的Logo需要从电商平台上找第三方渠道。

笔记本D面有面积相当大的开孔,小米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在D面大面积开孔让内部的硬件能得到更好的散热。这样的设计我们在其他品牌的游戏本上也能见到,但是其他游戏本并没有那么大面积的开孔。底部的风扇罩是不锈钢材质,相较于其他厂商惯用的塑料要好不少。

总体而言小米游戏本的外观相对同级竞品而言更为低调、不张扬,没有传统笔记本厂商那些游戏本夸张炫酷的外观,即使拿到公司也不会特别显眼。小米游戏本外观总体虽然偏向普通、简约,但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廉价感。在笔者看来其总体的观感与技嘉的Aero很相近,但是二者在厚度上有较大的差距,小米游戏本的厚度是需要改善的。

性能方面,小米游戏本有两个版本,其中高配版对应的是i7-7700HQ和GTX 1060显卡,性能属于目前游戏本的主流。这个配置和笔者自用的笔记本配置是一样的,这个配置对付目前主流的游戏(不论是单机还是网游)基本可以在高或最高特效、1080P下跑满60FPS,相当不错,短期这个配置不会被淘汰。

但是考虑到Intel面向高端笔记本的第8代酷睿处理器已经在路上,同时N卡也会在近期换代,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很有可能可以看到配置更好的、价格与这款小米游戏本同档次的游戏本,在这个时间点小米发布这样一款去年下半年主流配置的笔记本实际上是有一些小尴尬的。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搭载的GTX 1060是显存6GB的版本,而不是其他厂商(甚至是一线厂商)使用的3GB显存阉割版。小米官网也并没有提到显卡是采用了Max-Q架构的版本,所以小米笔记本搭载的应该是相当良心的GTX 1060满血版本。

除了高配版以外小米还给我们准备了价格更低的几个版本,处理器和显卡的搭配还有i5+1060,i5+1050Ti。在笔者看来显卡1060和1050Ti差距较大,1050Ti在目前应付一些主流的单机大作已经略显吃力,而1060则能完全流畅。处理器方面,i7和i5之间确实存在差距,但是二者的差距在日常使用中体现得并不明显,而且i7会给整机的散热带来更大的考验,所以综合来看i5+1060这一配置是性价比最高的。

存储方面小米这一次是做得相当良心,顶配标配16GB的内存,这是目前同级游戏本比较少见的,其他配置都标配了8G的内存。硬盘方面顶配为256GB固态硬盘+1TB机械硬盘,和同价位层级一线品牌(惠普、联想等)出品的游戏本相比有优势,其他版本固态硬盘是128GB,是业界主流。

在笔者看来固态硬盘128GB是不够用的,很多软件在安装的时候必须要占用一部分系统分区空间,同时笔记本自带的系统恢复文件往往也会默认保存在固态硬盘中,时间一长固态硬盘的空间就所剩无几。不过小米这一次给这台游戏本全系配备了2个M.2 PCIe SSD卡位,而其他厂商的游戏本普遍只有一个,这意味着在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对这款笔记本进行存储方面的升级。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官网提到第二个SSD卡位“可与机械硬盘位替换使用”,这意味着第二块SSD和机械硬盘要二选一。当然考虑到SSD的大小,笔者猜测机械硬盘和第二块SSD在小幅魔改的情况下还是可以一起使用的。

屏幕方面小米并没有采用惠普等厂商采用的支持G-Sync技术的显示屏,同时这块显示屏的刷新率并不是适合电竞的120Hz或是144Hz,游戏体验相较于部分一线品牌的同级游戏本会差一些,同时日常使用体验可能会受到Intel核显的干扰。至于72% NTSC色域,目前很多游戏本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并不是什么亮点,而且即使是屏幕不太好的笔记本也可以通过换屏解决这一问题。

硬件堆料方面小米游戏本还是比较良心的,顶配性价比稍差一些,其他版本相较于一线品牌在性价比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硬件的功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二线品牌相比性价比持平,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亮点。笔者感觉小米在做这个笔记本的时候配置及定价很可能是参考微星、神舟等二三线品牌的游戏本来做的。

对于游戏本来说散热是相当重要的,小米笔记本的散热采用的是双风扇五热管的设计,由于D面进风口面积较大,小米笔记本散热整体表现十分良好,在烤机状态下,CPU温度平均低于90度,GPU温度平均低于80度。

笔者的微星在同级配置下游戏时CPU有时会在90度以上,而笔者这款微星笔记本的散热是双风扇六热管,可见小米游戏本在散热方面是处理得比较不错的。

有的朋友会担心笔记本打游戏温度这么高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实际上这个温度是很正常的,在高负荷甚至满负荷的状态下,i7+1060这么一个配置发热量是相当恐怖的,笔记本没有台式机那么良好的散热条件,所以除非是超高端的水冷笔记本,否则其散热都达不到台式机那么好的水平。

小米这一次笔记本自带一个一键散热,这个一键散热和其他品牌的一键散热类似(比如微星的Cooler Boost),它会将风扇转速逐步提至最高来对电脑进行一个强效的散热。这个功能没什么用,风扇转速太高噪音会给人一种飞机起飞的感觉。

接口对于一个笔记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笔记本接口不够用,我们往往需要去买各种各样的接口扩展器来满足需求,这个就相当蛋疼了。

在笔者看来小米笔记本的接口是整个笔记本做得最差的一点,首先所有的USB接口都是3.0,并不是3.1 Gen 2,左侧有两个,右侧有一个,背后有一个。

小米对接口做了一些比较人性化的设计,把HDMI、网线、电源接口全部放在了背面,方便接线。但是这也存在一些问题,背面的线不容易拔插,同时接口与接口之间给笔者的感觉是有一些拥挤。而且小米把Type-C接口放在了背面,这让笔者很不解,因为Type-C接口不仅仅只有显示输出这么一个功能。同时背部的USB 3.0接口笔者认为应该挪到侧面。

实际上HDMI接口也应该留到侧面,可能小米觉得国内并没有多少人会用这款游戏本来玩VR,所以索性放在了后面方便接投影仪或者外接显示器。

小米笔记本不支持DP接口、没有雷电3,显示输出接口除了Type-C只有HDMI 2.0,需要注意的是HDMI 2.0并不是时下最新的标准,这一点有一些坑,一线品牌的游戏本已经更新了自己产品的接口。

价格方面,顶配是8999元,8G内存+128GB SSD版的i7+1060为7999元,和微星同级配置笔记本价格一致。i5+1060的配置为6999元,在笔者看来这一配置性价比相当高,目前其他厂商很少有i5搭配1060显卡的机型。

至于最低配置笔者不推荐,如果你是冲着打游戏来买这款笔记本的,GTX 1050Ti这个显卡可能会让你失望。

总的而言小米这一次是出了一个性价比还不错的产品,但是这款产品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而且小米这一次主要还是靠硬件和性价比取胜,通常其他品牌(哪怕是二三线品牌)在游戏本上会加装一些配套的软件,加强整机的使用体验,这方面希望小米后续可以跟进。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对于这一款小米笔记本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你将你的看法写在留言中提交给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氛围灯接小灯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