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 连续p2p爆雷原因,互联网理财还能相信吗

今年宏观金融形势的主要逻辑是产能新周期决定的经济L型韧性,以及金融周期下半场决定的流动性退潮。近期P2P大面积爆雷正是流动性退潮后,资金链断裂、骗局暴露的集中表现。P2P在我国的发展长期处于监管真空,很多打着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名义,一度沦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工具,模式异化,需深刻反思,加强监管和规范。

P2P网贷在中国被异化,缺乏监管,很多沦为庞氏骗局。P2P原本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属于民间借贷范畴,P2P平台是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定位为“信息中介”,“小额分散”。P2P作为源于英美等国的舶来品,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四大特点:1)规模爆发式增长,成交量、投资人数及借款人数已位列全球之最;2)长期处于监管真空,风险乱象大面积发生,沦为庞氏骗局;3)借贷结构两端均以自然人为主,呈现“大批中等收入的年轻投资者对大批低收入的年轻借款人”特征;4)业务创新偏离轨道,由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

P2P行业大面积“爆雷潮”: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折射行业深层次问题。截止目前,P2P平台共出现三波爆雷潮。1)2013年:宏观经济下行,信用风险提升,行业违规乱象丛生,部分平台暴雷,行业迎来第一次清理。2)年:前期股票牛市导致P2P平台流动性抽离,后期监管陆续落地,行业经历“由乱而治”的过程,平台风险先后暴露,卷款跑路频发,网贷平台迎来第二次清理;3)2017年底至今:金融去杠杆带来流动性退潮,平台偿付压力提升。备案整顿期内,合规成本提升,资金链压力挤出高度依赖资金池的平台。风险溢出后显著影响投资者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历次爆雷潮的深层次问题相同:P2P在我国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发展异化,偏离本质。

P2P在我国发展异化症结:监管缺位、风控能力、刚性兑付与业务模式骗局。正规的P2P平台定位于信息中介角色,利用自身的大数据风控能力筛选借款人,并在平台发布借款信息,由投资人自主选择投资标的。当投资者需退出时,需在平台上将债权转让给下一个投资人方可退出,如果短期无法转让债权,则继续持有,平台作为交易撮合者不存在资金链压力及挤兑风险。然而我国P2P合规发展面临三大阻碍,一、长期处于监管真空,准入门槛较低,违法违规模式繁多且违法成本低;二、在资产端征信体制不发达,难以支撑平台大数据风控能力;三、投资端刚性兑付是我国金融市场长期通病,且投资者偏好短期限投资,平台为吸引客户、增加流量,承诺刚性兑付,并通过期限拆标实现以短贷长。在三重因素影响下,P2P乱象丛生:一类是在监管缺失的背景下主动恶意违法,主要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第二类则是由于我国金融基础设施与P2P业务模式不匹配,大量资质较差借款人进入平台,收益难以抵补风险,而同时平台需对客户实现刚性兑付,资金池模式逐步形成,P2P平台由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部分甚至形成庞式融资。

正规P2P的核心在于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充分的信息透明度。2016年以来,虽然P2P行业逐步整改,然而整改路径仍不清晰,深层次问题仍未解决,目前我国P2P行业仍面临五大矛盾。一是征信系统VS风控能力,征信体系仍未打通,难以有效提高风控能力。二是担保体系VS风控能力,在风控能力短期难以显著提高的背景下,没有合适的第三方担保机构,协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三是银行存管能力VS行业透明度,P2P存管对银行资质要求较高,部分银行难以满足,从而出现“存而不管”“部分存管”等问题,存管效果大打折扣。四是资金池清理VS存量债权处理方式有限,一方面监管禁止资金池业务,然而另一方面存量业务清理机制不明确,平台短期难以摆脱资金池模式。五是监管要求VS监管落实,P2P无统一机构管理,部分地区监管力度偏松偏软、区域差异较大。

P2P行业未来监管路径展望:短期排风险与控风险并重,长期完善金融基础设施。考察英美两国P2P发展,均对P2P准入设置较高门槛且有法可依,拥有完善的征信系统,资金存管透明,且重视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在此基础上平台风控管理水平较高,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短期来看,我国P2P爆雷风险较大,乱象繁多,需注意排风险与控风险并重,通过合规检查、备案,逐步向牌照管理转变,倒逼平台提高风控能力,同时防范流动性风险进一步蔓延。长期要继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征信系统、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完善金融市场统计制度,实现常态化监管。

风险提示:融资收缩超预期,改革不及预期。

2    P2P在我国发展异化,症结为监管缺位、风控能力、刚性兑付与业务模式的深层次矛盾

4.2   长期:持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P2P常态化监管

P2P行业概览:监管真空中的野蛮生长

根据2016年8月银监会等四部委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P2P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规范。P2P平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该类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投资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

1.2 P2P、网络小贷、现金贷概念辨析

       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在线获取借款人,在线评定信用风险,在线完成贷款全业务流程。

       P2P和网络小贷的主要区别在于资金来源和监管方面:P2P作为信息中介平台,资金来源为个体投资者,网络小贷的资金可以来源于小贷公司的自有资金和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同时,P2P运营无需牌照,网络小贷公司需要取得放贷资格牌照。

 现金贷是一个业务品种,属于消费金融的分支,可以通过P2P平台、网络小贷平台实现,其中以网络小贷平台为主。去年现金贷业务曾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2017年1-10月P2P网贷短期现金贷业务总成交量约是2016年全年的5倍,并且存在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突出问题。

1.3 P2P的发展历程:野蛮生长,由乱而治

        2007年6月“拍拍贷”成立以来,我国的P2P行业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年:起步期。这一时期,P2P行业的发展相当缓慢。据零壹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网贷平台数量大约在60家左右,活跃的平台只有不到20家,平均月成交金额为5亿,有效投资人约为1万人左右。

野蛮扩张期。这一时期,P2P行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社会的关注不断升温,监管环境整体宽松,行业的平台数量以及成交规模不断增大,也有大量投资机构开始看好这一网络型行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风险资本开始加速进入P2P行业。但大量风险也随之暴露,2013年下半年起,问题平台数量不断增加,部分P2P 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或关闭事件,P2P行业风险成为舆论焦点。

 (3)2016年至今:由乱而治、整顿规范期。2015年7月,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业务边界,落实监管分工及职责。2016年是P2P行业的“监管元年”,2016年8月银监会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在《指导意见》的框架内形成网贷行业监管细则,随后关于存管、备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配套政策陆续落地,网贷行业“1+3”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P2P行业开启“备案元年”,然而备案过程中各地监管松紧不一,备案进程拖延,2018年8月领导小组再度下发《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同时列出108条合规检查清单,要求在12月底前完成合规检查,后续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检验后,方可按要求申请备案。

       总体来看,P2P行业的发展“快、偏、乱”,借贷结构方面,呈现出“投资人和借款人均为大量年轻个体”特征。

第一,行业规模快速发展。年,P2P成交额和贷款余额均保持100%以上的增速,2017年的成交额较2013年增长约26倍,贷款余额增长约45倍。从平台数量来看,截至2017年底,累计出现平台数高达5970家,约为2013年的9倍。随着行业整顿政策的出台和实施,2017年成交额和贷款余额增速分别降至36%和50%,正常运营平台数同比减少535家,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

       第二,长期处于监管真空,风险乱象大面积发生,沦为庞氏骗局。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问题平台数量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共出现三次“爆雷潮”。截止2017年底,我国累计出现平台数为5970家,但正常运营的仅1931家,退出平台占比高达67.65%。在下一章,我们将对P2P现有的违规业务模式进行全面梳理。

 第三,我国P2P的借贷结构为“大量个体投资人对应大量个体借款人”,且借款人数超过投资人数。我国的P2P行业借贷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美国的借贷模式是少量的机构和合格投资人对大量的个体借款人,为个人消费提供支持;英国的借贷模式是大量相对年长的个体投资人对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主要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为主。而我国则是在借贷结构两端均以自然人为主,且呈现“大批中等收入的年轻投资者对大批低收入的年轻借款人”特征。网贷之家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40岁以下的投资人占比超40%,月收入低于一万元的约80%、低于5000元的超30%;从借款端来看,20到40岁之间的借款人占比超80%、月收入4000元以下的超50%。2017年起,我国P2P借款人数快速增长,逐步超过投资人数,截止2018年7月末,借贷总人数达709.5万人。

 第四,业务创新偏离轨道,P2P平台由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从资产端看,在P2P没有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的情况下,平台风控能力差,易出现借款人多头借贷、大量违约情形。从投资端看,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存在刚性兑付问题,不能保本保收益的金融产品市场接受度较低。在资金及资产端的双重挤压下,风险仅能由自身消化,实质上由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

1.5 P2P行业的三次“爆雷潮”:折射行业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截止目前,P2P平台的爆雷潮可分为三波,细究历次爆雷潮,虽引发风险的导火索有所不同,但是深层次问题均相同:P2P在我国的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发展异化,偏离本质。

 随着P2P行业野蛮生长,2013年P2P行业迎来第一波爆雷潮。宏观经济方面,2012年以来经济换挡趋势明显,信用风险压力提升,小额借贷率先受到冲击。而此时野蛮生长的平台处于监管真空期,自融、假标、承诺高回报、庞式融资等各类手段大量运用,当部分平台出现集中违约、资金抽离等现象,则快速出现提现困难、卷款跑路等问题。总的来说,在这一阶段中,行业违规乱象丛生,外部环境变化成为部分平台爆雷导火索,行业迎来第一次清理。

     第二次(2014年-2016年):网贷平台流动性抽离,政策落地,网贷行业由乱而治

 流动性方面,2014年起,受股市持续上涨影响,大量P2P资金转而进入股市,P2P平台流动性抽离。监管方面,政策陆续落地,2016年4月银监会印发《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成立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排查,重点整治和取缔互联网企业在线上线下违规或者超范围开展网贷业务、非法集资等行为。由于我国网贷行业准入门槛低,在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快速涌入,监管规范后,网贷行业经历由乱而治的过程,大量违规平台风险暴露,继而出现卷款跑路等行为,这一阶段跑路行为占问题平台比例达65%,网贷平台迎来第二次清理。

     第三次(2017年12月底至今):受宏观流动性退潮、网贷监管加强、投资者信心降低等多重因素影响,P2P行业面临深度清理

    宏观环境方面,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流动性全面退潮,信用风险压力提升,逾期率提高,加剧平台偿付危机。

 监管方面,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一家一策、整改验收合格一家、备案一家,有序开展辖内存量网贷机构的整改验收与备案登记工作”。备案期内,平台需严格配合监管整顿,不得再续发老产品承接未到期资产,而老资产仍未到期,老投资人的收益仍需兑付,投资人一旦赎回,平台一方面需要垫付老投资人收益,另一方面需要补足投资人赎回的资金缺口,资金链压力明显。积极配合备案的平台期待整顿结束后回归正轨,从其他平台挤出的资金将回流合规平台,然而原定于6月末结束的备案延迟。在备案流程迟迟无法完成的情况下,资金链压力积聚,平台宣告清算,尚未实现银行存管的P2P卷款跑路。

     投资者信心方面,风险溢出对于投资者信心带来重大影响,进一步挤出不合规平台运营。2018年7月,单月问题平台总数激增至171家,其中提现困难占比86.5%,跑路占比10.5%。

2   P2P在我国发展异化,症结为监管缺位、风控能力、刚性兑付与业务模式的深层次矛盾

2.1 正规的P2P平台应该是什么样的?

       正规的P2P平台应落实信息中介定位,早在十部委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即提出“个体网络借贷机构要明确信息中介性质”,信息中介核心在于为借贷双方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服务,这一定位符合业务本质,也是主要国家P2P平台发展的主流方向。

 作为信息中介的P2P平台不存在资金链压力,也不存在挤兑风险。当借款人提出借款申请时,P2P平台利用自身的大数据风控能力,筛选出资质及信用较好的借款人,并将借款信息发布在投资平台上,供投资人决策。额度及期限由投资人自主选定,借款合同双方直接为借款人及投资人。当投资人手中债权期限未到期需要退出时,需找到下一个愿意接受手上债权的投资人,方可退出,如果短期无法转让债权,则需继续持有。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只负责审核借款人资质、信息披露、撮合交易、协助投资人追索违约债权,并且收取部分服务费。

      然而由于我国P2P发展长期处于监管真空,加之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等因素,P2P发展逐步异化。我国P2P平台违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2.2.1 第一类违规模式:监管滞后,P2P沦为成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工具

      我国P2P长期处于监管真空,没有部门、法律具体直管,2016年监管出台文件后,也仅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准入门槛低,大量违法违规、恶意集资、卷款跑路的行为屡见不鲜,并且违法成本低。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主要利用以下模式:

     (1)资金来源方面:通过发行虚假标的募集资金。平台通过虚构借款人、构建虚假项目,包装成为理财产品进行销售。

     (2)推广宣传方面:开展虚假宣传,夸大融资项目真实性及收益前景、承诺高收益、承诺还本付息,通过大量线下渠道进行宣传。

 (3)资金去向方面:募集资金后构建资金池,资金投向不透明,构建庞氏骗局。第一类是短期快速集资后卷款跑路;第二类是将资金用于平台的关联项目或平台实际控制人的项目,而相关项目一般盈利能力较差,需要平台重复发行虚假标的维持;第三类是将非法集资用于返还集资本息、支付员工工资、支付宣传成本,或随意挪用资金炒股、炒房,形成庞氏骗局。

     (1)恒金贷:恶意集资,卷款跑路。2014年6月27日上午,恒金贷平台宣布开业,并发布公告称举行连续三天优惠活动,发布总金额为20万元的标的,年利率为8.8%,最低投资额为50元,下午便卷款跑路。

 (2)德赛财富:为关联企业融资。2013年8月,温州厨工酿造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徐芳,主导设立“德赛财富”网络投资平台,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投资标的,承诺年化收益24%的回报和高额奖励。截至2014年4月份,“德赛财富”网络投资平台共吸收118名投资人2942.95余万元资金,徐芳将该些款项部分用于“德赛财富”网络投资平台的创建和日常运营,其他用于温州厨工酿造有限公司的经营,造成1358余万元的款项无法偿还。

 (3)e租宝:违法集资,构建庞氏骗局。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际控制人丁宁通过“e租宝”及“芝麻金融平台”发布虚假的融资租赁债权项目及个人债权项目,包装成若干理财产品进行销售,承诺还本付息,且预期年化收益率在9.0%到14.6%之间,通过电视台、网络、散发传单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先后吸收资金共计762亿元,涉及投资者115万余人。集资后,将资金用于返还投资人的本息、支付平台运营成本,其余大部分集资款在丁宁的授意下肆意挥霍、随意赠予他人,以及用于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造成集资款损失共计380亿余元,构成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2.2 第二类违规模式:P2P与我国水土不服,由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

      P2P作为信息中介的定位与我国实际情况水土不服,在我国推进困难重重。随着竞争加剧,问题逐步积累,当收益难以覆盖违约损失时,为维持正常运营,资金池模式逐步形成,P2P平台由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部分甚至形成庞式融资。

 首先,我国征信体制仍不发达,大数据风控能力较弱。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8月,人行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数9.3亿,而其中仅有4.6亿人有信贷业务记录,征信数据覆盖度较低。此外,P2P平台不能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而客户提供的基础资料有限,如果平台自身不具备大数据收集能力,同时难以获得外部数据库,则很难形成有效的信用评估数据。

      其次,刚性兑付是我国资管行业长期以来的通病,也是风险积累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资人一方面希望通过P2P平台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仍然存在刚性兑付的固化思维,而新成立的P2P平台为吸引客户、增加流量、迅速做大做强,均有承诺刚性兑付的动机,逐步积累风险。

     (2)为弥补风控端的缺失,同时为了保持对投资者的刚性兑付承诺,P2P平台逐步探索业务延伸

       自行担保。为吸引投资人,大量平台以自行担保的方式承诺刚性兑付,此外市场上部分机构采用提取风险备付金方式,但是担保资金、风险备付金从何而来、如何运用、如何提取、具体哪些标的出现违约、违约情况如何在平台中均没有披露,实质演变为“拆东墙补西墙”。

  拆标打包与期限错配。由于投资人与借款人存在不同偏好,投资人希望收益稳定、期限短、流动性较好,而借款人希望借款期限长,成本低。平台为满足双方需求,逐步通过“拆标”的方式分散风险,即平台将大额、长期限借款标的拆分成多个小额、短期限标的,如借款者申请借款1万元、期限1年,但难以找到愿意出借1年的投资者,则平台可将1年的借款期限拆为12份,同时将1万元的借款拆为10份,每月投资者实际投资1000元、期限为1个月的标的,并在在不同投资者间转让,实现“借短贷长”、期限滚动的目标,但较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3)P2P由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的模式

  在P2P异化的过程中,平台具有充足的动力形成资金池。一是期限拆标带来海量支付频次,运用资金池可减少支付成本;二是为实现对投资者的刚性兑付承诺,平台可利用资金池统一进行资金和资产的运作,投资人与借款人不再实行一一穿透,一旦出现违约兑付可以直接挪用资金实现补偿,三是在期限拆标过程中,资金池操作可以解决投资人与借款人的期限匹配问题,通过不断滚动发行产品,实现借短贷长。然而异化为资金池的P2P,已从信息中介转化为信用中介,由直接融资转化为间接融资,在刚性兑付的背景下,实际承担资产端信用风险,而当信用风险不断恶化,收益难以补偿损失时,不断的滚动募资实质上形成庞氏融资。

        资金池模式已经成为大量P2P平台常见运作模式。近期出现的提现困难、延期兑付等问题平台,从平台主观意愿上看并非恶意,平台积极处置逾期标的,承诺不跑路不失联。然而由于过去违规资金池操作,且平台风控能力较弱,大量不合规借款人进入平台,收益难以弥补损失,从而严重依赖新增资金进入,以至于难以做到借款人和出借人一一对应,资金池风险无法化解。

 在资金池模式基础上,由于平台已从直接融资模式转为间接融资模式,资产端对接资产类型更为多样化,从而衍生出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即通过平台资产端对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方式,在平台上进行债权的分拆转让,绕开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资产转让、整体认购、权益化安排、交易所挂牌的正规流程,实质上成为网贷机构操作持牌金融机构产品的方式,产生跨行业风险积累。

      由于前期监管缺位,以类资产证券化方式做大规模的P2P平台并不少见。早期某平台曾经上线“小贷资产权益项目”,首先小贷公司将信贷收益权委托资产管理公司在地方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备案登记,由合作的保理公司受让交易中心的资产包,形成债权收益权。平台通过受让保理公司债权收益权,并且将份额转让给多名投资人,形成类资产证券化。

       超级债权人模式,即专业放贷人(一般为平台实际控制人)首先向借款人放款并获得债权,再把债权按金额、期限打包错配、小额分散,卖给投资人。违反P2P平台信息中介的定位,存在期限错配、资金池、债权转让有效性等一系列潜在风险。

       早期某P2P平台采取典型的超级债权人模式。平台创始人以其个人名义充当资金中介,向借款人出借资金,网贷平台再将该债权分拆、用不同期限组合等模式打包转让给最终的投资者,从中赚取息差或手续费。通过这种模式,平台快速扩张,不断扩大业务规模。

2.3 P2P整改路径不清晰,仍面临五大矛盾

      正规P2P的核心在于较高的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和充分的行业透明度。2016年政策陆续出台后,虽然针对P2P作为信用中介的行为进行规范,《暂行办法》中列出“十三条禁止性行为”,要求回归信息中介定位,然而P2P整改路径仍不清晰,深层次问题仍未解决,我国P2P行业面临五大矛盾:

  一是征信系统VS风控能力:征信体系未打通,难以支撑风控能力提升。英美两国在征信系统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体系,美国的FICO以及英国的征信系统均对P2P平台开放。而2016年后面临整改的P2P平台,由于数据不标准、操作不规范,仍不能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且没有统一可得的外部数据库。大型平台可获得一定外部资源,并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完善风控系统。而大量中小型平台在风控过程中仅仅通过简单的数据及信息收集,难以形成完善的风控系统。

  二是担保体系VS风控能力:没有合意的第三方担保机构,短期难以弥补风控能力不足。在风控能力有限的背景下,P2P平台曾经尝试各类担保方式,包括自行担保、提取风险备付金等。2016年《暂行办法》中明确平台不得“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自担保的模式被监管禁止。2017年底出台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确认风险备付金的方式与网贷机构信息中介定位不符,禁止辖内机构继续提取、新增风险备付金。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网络借贷风险缓释机制研究》中指出,自担保模式受监管后,目前P2P机构能够选择的担保机制有限。融资性担保方面,现有金融产品增信业务主要针对债券、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产品,且政策逐步引导担保机构回归传统贷款业务,和P2P平台合作意愿不强。保险公司信用保证险方面,监管对保险公司参与P2P的信用保证险态度审慎,要求不得为正在整改的网贷平台开展信用保险业务,且在具体业务设置限制额度,难以形成广泛覆盖。相互/互助保险方面,目前批准持有相互保险牌照的企业较少,具体模式仍有待探索。

  三是银行存管能力VS行业透明度:P2P存管对银行存管资质要求较高,业务测评推进缓慢。由于P2P平台日常有高交易量级的支付往来,部分银行资质不符合要求,实际操作中仅“部分存管”、“存而不管”,或由平台共同参与建设存管业务系统,平台对于资金使用依然有一定控制权,丧失第三方存管的有效性。2017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要求网贷机构应当与通过测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合作,然而截止目前大部分地区未公布存管银行白名单,合规进程推进缓慢。

  四是资金池清理VS存量债权处理方式有限:要求禁止资金池业务,然而存量业务清理退出机制不明确。在P2P平台异化过程中,资金池运用普遍,监管加强后虽要求整改,然而大部分平台由于资金池积累大量问题,短期没有明确的债权处置及退出方式,一旦债权出现大量违约,新增资金难以流入,则平台出现违约兑付。近期市场消息称,金融监管部门推进P2P风险化解,要求四大AMC主动作为化解P2P爆雷风险,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已率先成立小组,推进P2P风险处置工作,然而具体介入方式仍有待探索,需继续观察处置情况。

      五是监管要求VS监管落实:P2P监管无统一机构管理,各地监管落实力度不一。2016年4月《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后,要求中央成立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整治由地方金融办负责。在没有统一机构监管的情况下,易造成部分地区监管落实力度偏松偏软、区域差异较大问题。

3.1.1 基础设施:利用征信系统构建全面信评模型

       在征信系统方面,美国的建设相对完善,已形成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和风险定价体系。其中,三大征信局会根据 FICO 公司提供的算法、采用各自有差异的数据构建出对应的FICO征信分。FICO信用分模型基于大数据,对涉及消费者的信用、品德、支付能力的指标量化分档并加权计算出每一消费者的总得分,为P2P行业提供可信的信用评估依据。

3.1.2 运营模式:平台借贷模式为主

       美国的网贷平台主要有以下两种运营模式:第一种是直接借贷模式,即机构投资人或者合格投资人,通过平台直接出借款项给借款人;第二种是平台借贷模式,引入第三方银行为每一笔贷款发行一份证券,平台受让债权后,再作为将证券卖给投资人。

Club主要采用平台借贷模式。首先,借款人填写贷款申请表并接受信用评估,平台基于信用积分、信用历史等因素给定借款人相应等级,然后平台会审核并发布借款需求供投资人选择。接着,放款人会先购买选定借款人对应的收益权凭证,再由第三方银行WebBank进行贷款审核和分发,此时WebBank会将贷款所有权卖给对应的网贷平台,而平台以出售对应收益权凭据的资金作为交易对价。

3.1.3 监管:准入门槛较高、信息披露动态全面、优先保障消费者权益

 准入门槛方面,对于直接借贷,平台需要接受其开展业务相应州的监管和法律约束,并需要取得相应州的经营牌照。对于平台借贷模式,平台需要接受证监会SEC监管。较高的准入门槛保证了平台和投资者的资质,从而降低风险并有利于维持市场稳定。另外,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中的资金需存管在相应银行且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严格监管。

       信息披露方面,根据SEC的要求,在平台注册时便需要全面公开包括公司背景、团队结构、运营模式、经营状况、潜在风险、风险应对措施、信用评价等级、投资组合模式等信息;同时,平台需持续进行信息披露,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收益权凭证风险情况、借款信息和贷款信息等,保证投资者能及时准确地了解贷款现状。

       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美国于2011年设立了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CFPB);CFPB具有高度灵活的执法权力,其首要职责便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对于金融服务提供者不公平、欺诈性、滥用权利的行为,CFPB可以开展任何法案授权的行动”。

3.2.1基础设施:征信系统全面覆盖,资金存管全面落实

      在征信系统方面,英国有三家主流信用评分机构,它们拥有大多数英国公民的信用报告。在英国,信用评分机构需要接受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的直接监管。在资金存管方面,早在2012年,英国P2P金融协会便发布《P2P融资平台操作指引》,强调要将客户资金和平台自有资本金隔离存放以及分开管理该部分资金账户,且账户每年需进行外部审计。

3.2.2运营模式:模式相对多样化,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有效补充

Circle的借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MarketInvoice则是第一家面向全球投资者的在线企业票据融资平台。

      英国P2P的资金端以个体投资人为主,2017年个体投资额占比达70%,机构投资额占比30%;资产端则多为中小微企业,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3.2.3监管: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配合发力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负责P2P监管,主要确保对金融消费者的适度保护,促进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同时,P2P行业整体自律水平高,英国P2P行业协会(P2PFA)自发成立于2011年,主动申请政府对其实施监管且为行业立法。

      准入门槛方面,FCA于2014年3月发布《关于互联网众筹及通过其他媒介发行不易变现证券的监管方法》,同时明确要求网贷机构必须通过FCA或其委托公司的认证和审核。P2PFA要求成员履行10项P2P金融协会运营原则,在最低运营资本金、客户资金分离、信息披露和系统建设等方面对成员提出基本要求。

     信息披露方面,平台需要定期报告其运营数据:所有平台每个季度需要报送上一季度全部借贷情况,如出借人数量、投资金额、无担保借贷比重、新增贷款的平均利率、上一季度的平均违约率等。

      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FCA和P2PFA均会特别注重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例如在特定情况下允许投资者单方面解除合同、平台需制定应对危机的预案防止发生违约支付、平台需有明确的投诉处理政策等。

     基础设施方面,一是有完善的征信系统,提高风控效率,有助于平台形成标准化的审核和放贷流程;二是落实资金存管,实现客户资金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自有资金分账管理,防范网络借贷资金挪用风险。

     监管方面,一是准入门槛较高且有法(规)可依,在监管层面对平台的运营资本、客户资金管理、信用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二是平台的信息披露做到全面透明、动态及时;三是十分重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也有相应的风险处理预案,保证风险发生时能将投资者的损失降到最低。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正规的P2P可以作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通过强大的风险管控能力,匹配借款人及投资人,切实支持小微企业以及长尾客户融资需求。而我国现在正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个人及小微金融服务深度及广度均有待加强。在我国P2P合规发展仍存在较多阻碍的背景下,监管需注重短期引导及长期规范相配合,有效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的关系。

4.1 短期:提高准入门槛,积极整顿清理行业风险

     短期来看,目前我国P2P行业爆雷风险压力较大,监管应平衡排风险与防风险关系,一方面整顿违规平台,另一方面防止流动性风险进一步蔓延,影响P2P生态正常运行。

     通过合规备案逐步提高准入门槛。目前我国P2P主要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P2P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无核心风控能力的P2P平台得以运作。在网贷风险得到初步控制后,可逐步从备案制转向牌照管理,以平台风控能力、大数据能力为主要考核对象,以牌照制倒逼平台提高风控能力,实现优胜劣汰。

     推进形成有效担保机制。在我国征信系统尚不发达的背景下,利用第三方担保机构风控能力,能够缓解P2P平台风控能力缺失。目前针对P2P平台没有行之有效的担保措施,可探索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信用保证险等方式、相互保证/担保等方式。

4.2 长期:持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P2P常态化监管

      长期来看,我国P2P行业的规范发展仍高度依赖于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并且需在监管层面完善数据统计、风险监测系统。

 (1)继续推进建设及完善征信系统。8月8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上报借本次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并协调纳入征信系统,迈出P2P与征信系统整合第一步。此外,由央行主导、中国互金协会与8家市场机构共同发起组建的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也已投入运营,有助于推动征信行业逐步进入整合期,改变目前互联网金融数据库各自为营的现状。随着纳入百行征信的机构不断增多,P2P大数据风控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2)形成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对于公募资管产品有明确的监管要求,而P2P作为实质上的公开投资平台,目前缺乏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我国P2P投资者整体年龄偏轻,收入水平不高,风控意识不强,习惯刚性兑付,建议监管层面制定形成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避免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进入P2P行业。

 (3)完善金融市场统计制度,实现常态化监管。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其中包括要求“建立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监管的地方金融组织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统计,全面加强对风险防控薄弱环节的统计监测”。目前我国P2P行业统计明显缺失,且缺乏整体有效的监管数据系统,风险难以监控。在金融综合统计工作持续推进下,未来有望针对P2P行业形成全面有效的数据监测系统,有助于形成常态化监管。

昏暗的灯光下,程生在电脑前跟各地难友沟通。他在杭州拱墅区的一所廉价宾馆已经住20多天,每天所做的事就是想尽各种办法把自己的本讨回。

财富小镇P2P平台的这一串爆雷,撕破了脆弱的中产幻觉。他们不仅损失了百万投资,体面和尊严也突然成了奢侈品。

7月25日,杭州的温度高达37度。苏州的家庭主妇李霞、广州的创业者程生、湖南的大学生张颖以及北京的保姆张彩娥,以一种怪异的方式,聚集到京杭大运河附近一家廉价旅馆。

他们自称P2P爆雷潮中的“难民”,在过去的一两年内,将家庭或个人的所有积蓄,2万到100万不等,投入到了杭州号称服务新中产的P2P平台。让他们猝不及防的是,平台突然爆雷了。过去几天里,他们顶着烈日或午后忽然而至的暴雨,像无头苍蝇一样,奔走于杭州各个区,寻找追回财产的任何一丝可能性。

他们好像什么都有,但丧之也不过一夜之间。数以万计家庭的数十亿财富,突然蒸发,所有人被生活抛到了从未到达的境地。很多人从没想过自己会与维权扯上关系,体面和尊严突然成了奢侈品。

李霞是从苏州到了杭州后,才知道“爆雷”这个词的,“感觉天都塌了”。回忆起爆雷当天的情形,她情绪依然激动。这个家庭主妇可能是最早发现平台不对劲的投资者之一。7月9日那天是周一,早餐之后,丈夫去上班,女儿放暑假在家玩iPad,她例行打开APP查看投资的情况,却发现登陆界面出现闪退。

这是过去不曾有的情形。李霞自2016年7月接触以来,平台的任何异动都会提前发布公告。“这次没有任何通知,平台突然变得不稳定,这很不正常。”

押注了家庭的全部积蓄以及父母的10万公积金,平台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李霞的警觉。她马上翻到在线客服页面,打算咨询客服。

客服界面也出现了异常。理应是工作时间,对话框却挂出一行红字:“当前无客服在线。客服工作时间:工作日09:00~21:00 非工作日09:00~17:30”。李霞心里咯噔了一下,立即拨打客服热线。

400开头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中午,下午,晚上,她重复了多次。一夜辗转反侧,次日清晨,李霞重拨时,听筒里传来了冰冷的提示——“您所拨打的电话号码已被注销”。“这么快就把客服电话就注销了,公司跑路了?”李霞意识到出了问题,整个人慌了神。

余额不能提现,到期的标的没有回款,客服电话无人接听。分布在各地的投资者此前并无任何沟通渠道,APP内的投友交流区突然变成了投资客们的维权联络区。一些人踊跃建群,希望收集更多的公司信息。有人回忆,自己在7月5日还有回款,但只提出了利息,只差了几天就能避开雷区;也有人反映,7月6日投的标的没能成功生成合同。

种种迹象指向了公司崩盘。

杭州人民小学里,焦虑等待说法的人。

有投资者坐不住,直接飞到了总部所在地杭州,其中包括浙江衢州的程生和女友。

7月9日,程生的女友在平台购买的十几个标的里,正好有一个当天到期。往常标的到期后,本金和收益都会在上午九点返到个人账户,但那天到了下午,账户依然毫无动静。半个月来的奔波和睡眠不足,在程生脸上留下了大大的黑眼圈。30岁的程生做过服装批发生意,两年前转辗到广州,目前正在创业,100万元几乎是他们能拿出的全部积蓄。“她一提到这事就哭,我也是爆雷后才知道投入这么大。”程生说。

他们到杭州后,立马赶往平台的办公室。它占据了一栋大楼的12~17层,从楼梯的窗户远眺,能看到千年川流不息的京杭大运河。历史上,运河曾给杭州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7月9日傍晚,程生在这里看到的却是一片混乱。办公室空无一人,A4纸印的各类文件撒了一地,办公桌抽屉大开,饮料瓶和各种杂物到处都是。守了半天一无所获后,他只好去派出所报案。接下来的几天,这里涌来了来自全国的投资者,等着他们的除了紧锁的办公室,只剩下还没来得及撤走的公司宣传用易拉宝。红色的展板一派喜庆,上面还在庆祝6月份公司业绩破100亿。

总部已经人去楼空,据其官网显示,截至20187月8日,公司累计借贷额超103亿元,而在9日,该公司负责人李振军处于失联状态。

前理财经理冯佳觉得最残酷的是,赔了的不只是自己的钱。父母、朋友和客户的钱都套进去了,这让她背负了巨大的道德压力。“我觉得我没法再过好了”,冯佳这些天里瘦了7斤。杭州7月的气温天天在36度以上,她却时不时会打个寒颤。

她是金融行业的老人。2011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刚刚起步时,她开始从业,自认对选公司和选产品都很谨慎,“当初E租宝想招我,我一看他们一天内更新的借款人数量就觉得不靠谱,哪里来这么多人要借钱呢。”冯佳告诉别人,自己避开过不少坑。

一年前,冯佳任职于旗下的某家子公司,并逐步买入了一些公司的产品,父母的养老金加上自己的存款,总计投入95万元。当时,一些亲戚朋友和客户向她咨询过理财产品,最终通过她购买了理财产品,总额有好几百万元。

7月9日一早,一位老客户告知她,旗下的一款产品本该当天到期,却未收到本息。她一惊,转身就致电前同事,对方告诉她,“老板联系不上了”。电话挂断后,冯佳浑身发软。朋友开车送她回家,下车时她双腿使不上劲,摔了一跤。半个多月里,冯佳时不时感到一阵恍惚,总忍不住拍打手臂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我不敢相信这一切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因为事发突然,投资者在爆雷后纷纷用各种方式进维权,意外爆雷让全国各地的“难友”惊慌失措。

也有人在7月9日这天毫无知觉。杭州本地人武连是在13日才得知爆雷消息,他投过9个平台,这家公司是爆雷的第一家。“这里注册用户有145万,现在知道的受害者据说有几万人,还有些标没有到期的人,估计还不知道已经爆雷了。“李霞说。

不少人从外地赶赴杭州,“我死也要死个明白”。“从前我来杭州是来旅游的,现在变成了到处被人赶。”李霞也带着女儿走上了维权讨债之路。他们在盛夏的杭州像无头苍蝇一样,挤在廉价旅馆里等着消息,一有消息,立即赶到可能会带来转机的现场。

“信任崩塌了,还有什么能相信呢?”李霞经常越说越激动,突如其来的P2P违约雷暴让很多人产生了幻灭感。

许多人经常被追问,为什么要把身家性命押注到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我就是信任它呀”,几乎所有投资者都用信任来解释自己的投资行为。

李霞认为自己已经非常谨慎了。她两年前开始投资,和多数投资者一样,最初额度都很小,几千块试水,周期不长,密切留意平台的到账时间。两年来,产品回款及提现几乎是秒到账。“非常准,就慢慢信任它了。”

平台非常注意对用户的运营和维护。2017年2月正值农历新年,李霞收到了平台发来的包裹,里面是一个紫砂保温杯。“一周年时给投资者送的小礼品,公司有这个文化还挺用心的。”她没有用过那个紫砂保温杯,却因此信任度更高了。

她还留意到,平台经常会提前几天发出服务器运维的公告,包括某些银行充值或提现的服务指引公告。这些细节让她形成了一个印象:平台在意用户的感受,可控性高,不会无缘无故出问题。李霞的投资额度越来越大,时间周期也逐渐变长,最终她把父母的十几万存款与自己十几年的积蓄都放了进去。

有人相信自己是拿到了内幕消息的。程生的女友是金融从业者,有位朋友是杭州某家银行的管理层,“他自己买了,然后推荐给我们”。在这种微妙的类似内幕消息的心理暗示下,程生家里的现金陆续被放进了平台。“其实她也希望分散一下风险,所以分成了十几个标,在不同的时间段买的。”程生认为,一旦相信了这个平台,投一半和投全部几乎没有区别,有闲钱了就投。

维权者中,还有一些本不具备投资知识的人“听了高档人的建议”,也杀了进去。张彩娥瞒着家人赶到了杭州,她家在河南,在北京做家政,在平台总共投了十五万元。2017年儿子买车想要钱,她没给,想再多存点,“如果是低档人说的,我可能就不投了”。

也有人觉得自己做足了功课,是理性投资者。张颖刚满20岁,还在念大三,自己打工存下了两万多元。她考过证券从业资格证、投资顾问证,还打算考CPA。投资之前,她仔细比较了一些机构给各个网贷平台的打分,最终挑选了收益率相对安全、分数在前30的这个平台。“我避开了很多雷,从来没想到还会被坑。”张颖在几天的时间里脸上长了不少痘痘,她没告诉家人这一切,唯一庆幸的是自己还没毕业没有更多钱来投资。

资深从业者冯佳相信自己看公司的眼光,“我会用安全感来形容那个时候的公司。”她还记得平台在2017年9月入驻拱墅区财富小镇时公司意气风发的场景。当时,新的办公室在特色小镇中心位置,五层里有一层据说要开辟为咖啡厅,专门接待各路投资者。办公区显眼的位置,有一面墙全部是公司获得的奖杯和勋章,董事长在台上演讲,踌躇满志,一切看上去欣欣向荣。

夜幕降临,杭州的融小镇的广场开始热闹起来,家长带着小孩在喷泉下嬉戏。对于“互之都”的杭州成为爆雷的重灾区他们一无所知。

“看到那一切,我觉得老板是一个非常想干实事的人,一切才刚刚开始。” 她觉得即使未来有风险也应该能撑四五年,所以投了两年期的产品,也向朋友和家人介绍了一些产品。

杭州人王淑珍的境遇类似于冯佳的客户和朋友。她听说业务员自己也购买了产品,“业务员自己也买了,开车接送我,对我很好。”68岁的王淑珍认为,业务员总不可能买亏,于是放心地分三次总计投入了70万元。

来自亲友的推荐、内幕消息、一些互金公司指数排行、上市公司的光环、地方政府背书甚至对自身投资能力的自信,都是投资者选择某家P2P平台的理由。

一些投资者会拿P2P平台和余额宝作对比,收益率被再三提及。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在赌博,觉得理性的投资应该被保护。“余额宝的收益也有过百分之六七,我们比余额宝高不了多少的,没有超过行业水平的。”平台上标的7%~9%之间的收益率,偶尔做活动,加赠1%的收益,但这种情况极少。

“如果收益率超过15%,我肯定不敢投了。”李霞说。过去几年里,银行储蓄贬值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有人反问了一句,“除了P2P我们还能投资什么?”

整个家庭十几年的积蓄被自己投到了一个P2P平台,虽然能归结为信任。但这群投资者有一个无法面对的问题。

坐在旅馆床上的李霞听到这句话,情绪突然失控。她双手掩面,抽泣起来。“怎么能不怪自己,我本来什么都有,有房有车,现在怎么弄成这样,像个难民。”她抽噎着,肩膀不能自制地颤动,她的女儿就在隔壁房间,高烧刚刚退去。前一天晚上,她们住的廉价旅馆大床房里挤了八九个人,地毯上铺着几床被子,桌子上放着早晨没吃完的咸菜和包子。窗外阳光热辣,但不远处能看到一团乌云,盛夏的暴雨正在酝酿。

难友抱团维权,为节约成本他们多人合住。最高时一个房间住着9个人,分摊每人几十元的房费,只希望能等到最好的消息。

一切真的毫无征兆吗?逐渐平静之后,李霞开始回想整个事情的经过,想起了被她疏忽的蛛丝马迹。

年初,丈夫留意到监管收紧,提醒李霞注意风险,但没有引起她的警觉。6月初,平台在APP中发布了一则诱人的活动:“跨越百亿,感恩加息1%”(简称“跨百亿”)。愚人节前后,它的交易额刚刚突破90亿。“跨百亿”推出之后短短一周之内,平台吸收资金超10亿。因为加息的诱惑,李霞非但没有将到期的20万元提现,反倒追投了20万元。

“跨百亿”期间,“迷局”已经露出端倪。例如,平台上突然涌现出许多标的,随时都可以投标。此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事。通常情况下,平台每天只有两次抢标的时间,类似于准点秒杀,有些标的一经挂出,几分钟内就会被“秒光”。

李霞恍然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不再看任何标的合同,不知道借款人是谁,也不知道借款的原因。但是,在小额试水初期,原本从事行政工作的她会悉心研究每次投标的合同细则,评估项目风险。

出事之后,李霞才仔细查看了标的内容——几乎都是关于净水器的,这令她感到不可思议。净水器几乎成了一个梗,杭州拱墅区小河派出所门口,维权的投资客们彼此打招呼时会问,“你也买了净水器?”

6月底,平台上演了荒诞的一幕,包括教师、会计、工程师、家庭主妇、保姆等成千上万人,一周之内砸10亿资金,疯狂投资净水器。“标的极有可能是假的,试想想,谁需要买那么多净水器?”李霞懊丧地说。

投资者们没有察觉的风险预警并不少。

“跨百亿”活动开始那天,小米推荐的车贷平台“小灰熊金服”宣告清盘;此前3天,河南的P2P平台金牌理财发布停业公告。闷雷滚滚,没有人觉得他人的不幸与自己有关。

6月11日,在总部大楼里,平台为交易额破百亿举办了一场庆祝会,CEO在内的高管悉数到场,并邀请了两位投资人,他们代表了多数中产家庭,从小额开始,缓慢建立信任,最终重仓投融家。在各色蛋糕、曲奇、水果和鲜榨果汁的甜美香气里,副总裁付奇打了一手温情牌:“这是一次家庭的聚会。”

另一个被投资者频繁提及的障眼法是“备案”。在APP中较显眼的位置,至今还放着一则宣传信息,公司正在进行一项覆盖整个行业的P2P网络借贷备案。这种资质背书,让李霞和程生们觉得又给平台上了一重保险,让平台变得更规范了。

但实际上,早在6月14日,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整个行业原本定于6月底前完成的P2P网络借贷备案工作已整体后延。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曾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接受采访时表示,整个行业的备案工作年内可能不能完成。

爆雷至今,程生等人都不知道公司备案的具体情况,也没有细致去了解过实际情况。到爆雷之时,投资者们始终相信平台融资额增加会有利于备案工作的完成。“(在当时)我们甚至产生与平台共进退的荣誉感。”程生情绪有些复杂。

整个行业的沉疴也成了不理性投资孳生的土壤。P2P和各类理财平台狂飙猛进的那几年,作为身在其中的员工,冯佳甚至感觉到有些触目惊心,“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但我无法向客户提示风险。”她刚入行的时候,互金公司会对销售人员进行产品风险培训,在客户沟通阶段也会提示风险。“但实际情况是,理财经理一说风险,客户掉头就走,这就是国人的理财心理。”

现实教育了冯佳,大部分的理财者都没有理性的预期,“他们只接受稳赚不赔,本息一样都不能少。”长此以往,为了客户留存,几乎所有平台的理财经理都不再提示潜在的风险。

在一些理财顾问那里,投资者已经习惯把自己的积蓄全盘托付,坐在家里,等待每月的利息如期到账。像冯佳一样的理财顾问们,也习惯了用“没问题”“我自己也投的,比较稳”来告知风险。风险是个概率事件,只要它未曾发生,它仿佛就不存在。在大部分的理财平台上,风险提示的埋点都特别深,投融家平台的设置也是如此。

酒店里挂着一件印有“还钱”两字的t恤,全国各地的难友制作了200件衣服以此得到有关部门重视,但似乎没有得到效果。

一些维权的投资者遇到对风险的疑问时,语气会变得急促。“我是和平台发生交易,就算看了也没有用,责任在平台。”说这话时,一位投资者语速加快,声音提高。与之相矛盾的是,和大部分的投资者一样,她知道P2P理论上只是信息中介。

“疏忽”的的确不止李霞一人。王淑珍在杭州一栋老式居民楼里摊开总计70万元的3份合同时,眼睛几乎要眯成一条缝才能艰难找到转账记录。“我看不清合同上的字”,王淑珍认为,她签订的合同等同于高一点利息的银行定存。细如蝼蚁的字号对她已经是不小的障碍,名目繁杂的条例她则根本没有打开看过。

看似毫无征兆的倒塌,可能更是一场缓慢的“合谋”。在通胀、孩子教育投入、养老医疗等压力的裹挟下,许多人前赴后继地将自己的半生积蓄投进了P2P。他们如温水煮青蛙般,逐渐放松警惕并日益“疏忽”,怀抱微妙的自欺与侥幸心态,如同在浓雾的夜晚开车,被扑朔迷离的光亮迷惑,最终走向了盛夏的雷暴。

被打乱的生活,被打醒的中产幻觉

李霞和程生都还在杭州的廉价旅馆里捱日子。他们住的房间已经从9楼搬到7楼。7层的墙壁被涂成了玫粉色,部分墙灰已经剥落,午后阳光斜射进来的时候,甬道就像血色洞窟。

程生的心情已经逐渐平复下来。他的100万元投入里,有50万元要在9月用来偿还此前的贷款,他的女友时常因为自责而情绪崩溃。为了缓解她的压力,程生经常汇总各类信息,这也让他成了从各地赶来杭州的“难友”们某种程度上的精神支撑。

但对未来能做什么,他也没有明确的计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两天前,程生与女朋友商定,如果一切途径都走不通,就一起徒步去色达。“求人不行,求己不行,那就只能求佛了。”他还算年轻,喜欢徒步,生活的一记惊雷他仿佛还熬得住。

对家里有老有小的李霞而言,这一切撕开了脆弱的中产幻觉。正值暑假,李霞的一天本应该是规律又有点单调的。早晨给老公做早餐,上午辅导女儿做作业,下午再带着孩子画画,晚上十点多就能睡觉。她几乎把基础生活支出之外的储蓄,全部投了进去,稳定的回款曾给她带来安全感。

“爆雷”后,李霞带着女儿来到杭州,本来正在旅游的他们发生意外,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

现在一切都乱了。那40万元里除了父母的养老金,还有要给孩子报英语班、画画班的钱。“全家只有我丈夫一人上班,本来想给孩子报个钢琴班,现在也只能压缩这些计划了。”她每天只顾得上在各个群里探听各种消息,没有心力给孩子辅导作业,小女孩经常一个人被留在宾馆看动画片。

她还担心热度消退,像此前所有新闻热点一样,最终不了了之。她不希望同伴决心动摇,甚至不愿意一起行动的伙伴将不利于维权的信息告诉身在外地的人。“这么突然的财产蒸发,也没有人管这样的平台,影响的都是中间阶层,会出事的。”李霞有点咬牙切齿。

冯佳也有了改变。“我之前觉得自己很独立”,她自诩独立女性,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收入可观,喜欢旅行。她钟情于小城清迈,那是邓丽君去世的地方。“现在觉得这就是一场中产的幻觉。”

她希望自己能好好哭一场。为了缩减开支,她可能没法再住在现在的房子,投融系之后干了近一年的工作也丢了。上司知道她此前的公司爆雷,没说别的,只问她,“你还能在这行做吗?你打算怎么做?”

她的确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只是从业背景有污点的问题,而是客户的钱砸在里面了,这意味着我七年攒的资源都没有了。”

从7月9日知道消息,到真正报警,冯佳拖了十天。她花了三天才给所有投资了的朋友客户打完电话,每次打电话前要做很久的心理准备,经常讲到一半,整个人情绪崩溃。

她不愿意立即报警,也尽量压着客户朋友别太早报警。“逾期和提现困难有时候是正常的,如果投资人施压过多,老板跑路,才是致命的问题。”那几天,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放过任何一点信息,“每天都在想,老板是去找钱了,也许平台还能运转,也许还有转机。脑子里时刻都在上演一部连续剧。”她甚至产生过一种自私的期望,平台只要撑过10月份,她就可以拿回自己和客户朋友们的钱。7月20日,她得知老板早在7月初就已出境,这才彻底死心。

在咖啡馆里,冯佳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再那么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甚至根本不知道还可以相信什么。”她开始怀疑自己能否独自应对生活的风险,“也许我该去找个人结婚生子了。”

这场风暴对中产以下家庭的打击,也许更为致命。王淑珍生活节俭,闷热的夏夜依然舍不得开空调,见我们时,桌上的饭菜散发出了异味。她的家庭本已危机四伏。大儿子还在殡仪馆,八月份墓地才能安置妥当。年过三十的小儿子至今未婚,多年的积蓄被她砸进理财产品。她原本指望到期之后取现,将一家人住的老房子装修一下,但现在一切都是泡影。

王淑珍把一生的积蓄70万,全投资到产品里,如今已经血本无归。如果不是该公司的员工一直的推荐和心软地签合同,这波爆雷潮可能就与她无关。

维权群里,不时有“更惨”的消息传来:有人因此离了婚,人中风了,有人举债加杠杆投资,据说还有人挪用了公款……

截至7月30日,有媒体统计传出爆雷的P2P平台超过250家,这场盛夏的雷暴影响的人数难以预估。

7月底的黄昏时分,财富小镇华灯初上,音乐喷泉已经升起,新中产家庭的夜生活刚刚开始。商场橱窗里摆出新一季的服装,咖啡很香,蛋糕很甜,音乐时髦又愉快。挂着公司名字的招牌,已不再亮灯,相较于周边的大厦有点黯淡失色。

冯佳坐在喷泉前的石凳上茫然看着欢闹的人群,“我已经不是三周前的那个我了。”对身陷其中的人而言,这场遭遇是一场大考。而广场中心,嬉闹的孩子正不顾一切冲进喷泉中。往来的人们正享受着繁荣的都市生活,他们对几百米外正发生的雷暴一无所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平台爆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