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i7 7700hq是第几代代i7

自从INTEL 第七代CPU和Z270芯片组发布之后,一直看到的都是桌面版I7 7700K的信息,但是其移动版主力I7 7700HQ却一直难得见到,而NVIDIA也见缝插针得插入了他们的GTX1050TI进入I7 7700HQ的笔记本模具中,作为一款通用型的笔记本模具而存在,传闻移动版的GTX1050TI竟然比桌面版的独立显卡GTX1050TI还要给力今天就来扒一下I7 7700HQ+GTX1050TI这款取代I7 6700HQ+GTX960M的笔记本模具配置!

为了准确得到这款笔记本配置的数据,那么我选择了一台ITX平台的I7 7700K+GTX1050TI的配置来对比测试,看一下笔记本能达到台式机效能的多少。


这次I7 7700HQ在6700HQ基础频率从2.6G提高到了2.8G,而最大睿频则从3.5G提高到了3.8G,缓存和功耗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相对台式机的7700K基础频率4.2G最大睿频4.5G还是差距比较大的。废话少说,开箱先!


速度转掉了去年购入的火影金钢T1之后,我入了火影金T2,无它,价格比机械革命便宜点而已,品质一样的,其实笔记本的品质最重要是模具,现在都是OEM ODM代工,找一样的厂家代工贴不同的牌子,投入不同的渠道,扛不同的渠道运营成本而已!


外观而言, 和火影金钢T1并没啥不同之处。

笔记本的后面依然是两个散热格栅设计,当中是IO接口区,DC电源接口、HDMI、RJ45千兆网口、USB3.0两个、USB3.1 Type-c一个。



由于采用了LG的一块15.6的FHD IPS,所以屏的效果还可以。


从可视角度而言,这块IPS其实一般,这和笔记本薄层的背光设计有关。RGB键盘好评了,这一代模具RGB键盘成为标配了。





背壳拆解很简单,感觉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升级而设计的。


原配内存其实就是金士顿DDR4 2400 8GB的普条,我懒得折腾了直接买了一条,凑了16GB




拿掉帖纸可以看到从闪存缓存主控清一色的是海力士产品,闪存颗粒是海力士的16NM MLC正片。



拔掉内存SSD网卡之后,可以看到键盘的排线


要做下一步拆解必须拔出排线,其实下面的拆解过程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请勿模仿。


这个模具继续拆解需要下下掉屏轴盖



下掉背面所有螺丝之后,从边缘用名片剥离即可拆解键盘盖。


键盘盖和指点板均采用排线链接在主板的PCB上


下面就是可以看到双风扇设计正对着背面的2个散热格栅


拿掉黑色的胶纸则可以看到主板了


继续将主板拆卸出来,可以看到完整的散热模式,双风扇四热管


拿掉散热器仔皇后可以看到主板全貌



I7 7700HQ的是BGA焊接在主板上的不可替换,其核心也是长方形的,和下面的正方形PCH南桥一样,无任何可以明确识别型号的标识。CPU供电设计采用5相供电设计,其中核心三相,核显两相。其实目前的软件还是无法识别PCH南桥的,但是我怀疑不是HM170就是HM175。


下面对比我组建的竞争对手台式机平台:






为了对比测试的公平,我强制这对内存运行在 17 39 2T下,和笔记本内存运行频率一致。



测试电源:酷冷V850


散热器:酷冷暴雪T400加日食



从AIDA64检测可以看到,主频是2.8,四核最大睿频3.4,单核最大睿频3.8。



从AIDA64检测可以看到,主频是4.4,四核最大睿频4.4,单核最大睿频4.5。


PCH南桥用了一个非常陌生的代码IDA152,这不同于我们常见的HM170,所以怀疑是HM175。





I7 7700HQ核显是HD630,这个和I7 7700K是一致的,对于独显本而言其实也没啥好说的。

那么对于I7 7700HQ的粗测也可以看出,多线程相当于I7 6700K的87%左右,3.4G和4.2G的四核满载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假如计算主频比的34/42在80%,但是这多出的7%就是工艺步进的差距了。



差距确实存在,但是不大。



I7 7700HQ平台M2的海力士PC300 256GB NVME测分1844,其实这个差距可以纯粹认为是CPU主频带来的对4K读写的BOOST效果,除了4K读写随着频率差的变化以外几乎无改变,PCH南桥的NVME磁盘效能是基本一致的。



结果和前面的NVME测试是一致的,CPU主频对4K读写起主要作用了,实际的PCH磁盘效能差距不大。


这颗移动版的GTX1050TI确实让我大跌眼镜了,桌面版的TMUS是48,移动版本提高到了64,而核心频率则是直接在桌面版1293基础上增加了200MHz,而BOOST频率更是从桌面版1392基础上提高到了1620MHz,而其他参数基本没变化。








这里很明显可以看出来,即使有27%的多线程CPU效能差距,但是显卡的先天强势无法掩盖,所有3DMARK结果也说明了问题,在游戏测试中,I7 7700HQ和移动版的GTX1050TI还是比I7 7700K加桌面版的铭瑄GTX1050TI技高一筹。游戏表现中的CPU的差距并不足以拉平GPU上客观存在的差距。移动版受累于功率限制,即使所有参数都超越高频版GTX1050TI,但是实际测试完全被高频版所压制,所以玩游戏,你盲目强调CPU是不完全灵的,但是盲目追求GPU参数也不一定灵的,GPU的功率负载也是一个关键,但是适度增加GPU投入会比投入CPU来的更加明显!

那么对比测试完毕,在回到这台笔记本模具的本身去看下散热和面板效果。




屏库的资料是LG原厂的AH-IPS屏,6bit面板,FHD分辨率,对比700:1,这里也可以解惑我刚才对可视角度一般的原因,资料显示是上下左右可视角度均为最小80度,这和厂家宣传的可视角度最大178度是不同的概念。

散热而言,I7 7700HQ的温度确实有降低


AIDA64 FPU单拷CPU,FURMARK拷GPU,双满载的情况下15分钟,CPU 77度左右,GPU 62度,说实话,对于一台笔记本来说,满载拷机这样的温度是令人非常满意的,如果换成I7 6700HQ和GTX960M此时就这个模具的散热已经妥妥CPU在90度附近了,而GPU会在75度以上,而此时I7 7700HQ加上GTX1050TI移动版的配置让人顿时安心了太多太多,让我此刻对做出换掉I7 6700HQ和GTX960M的T1游戏本的决定感到非常的明智!

然后我也测试了一下是否有更换内存的必要性。



装上去之后我测了一下内存读写差距


换上去之后这种内存读写差距不到10%的差距实在让我找不到换下这内存的理由毕竟是成对换内存,不过普条和骇客神条的价格差距也不大,如果4GB这种小容量替换16GB大容量,神条值得考虑 。


我最终想了一下是否两个M2都是支持NVME的,所以我做了这个测试!两个M2插满NVME的LITEON T10 SSD,然后进入BIOS看识别。


可以看到两个NVME SSD都是可以完美识别的


然后我发现了CSM设置,我非常好奇的想尝试下是否BIOS里有最新的ME组建支持NVME RAID0,于是就打开了CSM

然后SATA这里选择RAID,重启,再进去,依然没有发现IRST选项,这意味着这个本子是不可RAID0的,最大容许2个NVME SSD和一个SATA SSD。


最后说下本子自带的RGB控制软件还是很好用的,


过去的游戏本是完全无法和台式机硬抗的,因为其温度注定了软肋,越高配的游戏本热的越像狗,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终还是逼迫人回到台式机去了,但是I7 7700HQ这一代的CPU配合GTX1050TI让人貌似看到了游戏本的曙光,温度控制的非常好,移动版的GTX1050TI效能完全压制桌面版GTX1050TI无法抬头,这套配置让人在玩游戏的时候会消除对温度的恐惧,让我觉得抛弃I7 6700HQ+GTX960M那么的无怨无悔,别说性能有提升,就是没提升光这温度的下降也会让我动心的,说游戏本硬抗台式机其实是个笑话,但是仅仅针对玩游戏而言,这两套平台在游戏中收益较大的还是这套游戏本。当移动版GTX1050TI反超桌面版但是被外接供电的高频版所压制的时候,我顿时觉得对于1050TI这种卡来说功率全开的权重加成太多了,如果台式机果断还是选择有外接供电的JETSTREAM GTX1050TI能获得比较高的效能,不过至少这一代移动版在没有M这个代号了,让人觉得老黄确实厚道了一次。

那么我们大约计算一下这样一台游戏本性能的台式机的价格:

主板:一块最普通的B250主板京东最平650元

散热器:随便选一个50块钱的好了

机箱:随便选个100元的

这样一套到处短板的主机在5650元了,对了你还少一台显示器和一套键盘鼠标把。都用最差的650块钱的21.5寸1080P TN屏幕和普通的50一套的键鼠,这样也在6250元了是吧。如果你选择一个心仪的机箱,一个400W的金牌电源,一台自己觉得可以接受的IPS FHD显示器,那么分分钟破7000块,那么面对一套非常接近的等同配置的游戏本而言,你会如何选择确实是个很为难的问题了。

现在说说这个游戏本使用中的一些缺点:

1、4400MA的电池其实对于这一台本子来说要完成便携性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你不随身带上150W的电源适配器是不可能的,这个级别的游戏本的移动便携性确实不行的,放家里做一台紧凑型移动游戏机是可以的。

2、按照道理说HM175也好,HM170也好,BIOS里的ME模块带有IRST的话,是应该可以组建NVME RAID的,虽然不是很重要,也不安全,但是总觉得有不爽存在。

3、这个模具的搭配可能正好是1050TI配合FHD刚好平衡了,但是配合2K屏,1050TI立刻就鸡肋了,所以这个模具不可能做出效能太惊艳的型号出来。

这是一个高性能本如火如荼的时代,GTX 10 系显卡的全面发威再加上主流价位轻薄本也争相采用电竞级独显让整个笔记本市场呈现出一片繁华的景象,在这个大背景下,坚守了一年半的 Skylake,也就是英特尔第六代标准电压处理器就亟待更新了,毕竟低电压系列早在去年夏天就已经升级到 7 系,显卡也都是最新款,这时候如果标压处理器不跟上可就说不过去了,而今天我们测试的正是大家翘首期待的第七代酷睿高性能处理器新品 Core i7 7700HQ,在这个笔记本端几无对手的时代,它是否能展现出应有的诚意,能不能给玩家们带来惊喜呢?

隔代看,频率制程均有明显提升

或许是因为友商太不给力,或许是因为对于常规应用性能已足够,这些年英特尔移动标准电压(高性能)处理器的进步幅度不大,如果你买一款 i5 标准电压或者 i7 标准电压处理器,不装国产全家桶,不是 30 度高温每天 10 小时满负载游戏,那么 3 年是轻松保障的。

但超过 3 年的话,也基本上到了该升级换代的时候,毕竟笔记本会老化,且笔记本也不能只看处理器,还有内存、硬盘因素,还有同样非常重要的显卡因素——这些也同样是在进步的。

所以,当我们单纯以 " 这代相比上一代(尤其是同制程的情况下)进步了多少 " 的切入点来看,似乎进步不算太大。我们或许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对比一下隔代的情况。况且笔记本又不是 iPhone,很少有人出一代就换一代,隔 1~2 代升级,也就是 3~4 年升级一次算是最常见的频率,所以 Core i7 7700HQ 准确地来看至少应该跟 Core i7 4700MQ 甚至 Core i7 3610QM 相比(5 代标压处理器因时间策略关系基本没卖,所以略过)——不仅制程进步明显,频率提升更大,TDP 稍有下降。重要的是,很多巨大的进步和变革其实是规格表看不出来的,比如核显性能(后文有详细测试)。所以如果你正在使用 3 代或 4 代酷睿处理器的话,今天的这篇测试可就千万别错过了。

Core i7 7700HQ 的频率明显比 Core i7 6700HQ 来得更高,考虑到两者间并没有制程和架构上的变化,性能的区别也就主要来自频率方面了

测试方案:重点关注隔代性能与功耗差异,核显表现不可忽视

从测试平台上其实不难看出这几年来笔记本平台的进步,我们选择的基本上都是各自时代高性能产品的代表,除了处理器的进步外,内存和 SSD 的规格也在不断升级,而且最关键的是产品价格反而是在不断下探的,Core i7 7700HQ 搭载 GTX 1050Ti 独显的机型开张就在 7000 元以内,在国内品牌的拉动下来到 5000 元级完全不是空想。

在测试环节上,性能是大家最关注的,尤其是隔代产品之间到底有多少提升,基本上就决定了我们要不要选择升级笔记本。除此之外,功耗也是我们的测试重点,近年来英特尔把大量精力放到了低电压产品上,在处理器节能性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虽然 TDP 看起来没有降低多少,但根据官方说法,在中低负载下处理器的频率自适应速度大幅提升,可以更快速地调整频率,积少成多自然也就降低了耗电量,这一点还需要通过测试来验证。核显也是大家不应该忽略的一个项目,虽然标准电压处理器大多时候都搭载了强悍的 GTX 级独显,并不是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独显,如果 HD 630 核显能胜任一些老产品无法胜任的工作,自然也会降低发热与功耗,从各方面来看也都是好事。

处理器性能:隔代提升很明显,相较前代稳扎稳打

与 6700HQ 相比只是量变累积

Core i7 7700HQ 相对上代产品(Core i7 6700HQ)在性能上主要就是频率提升,这一点也比较明显地反映在了测试数据上,每一项测试都取得了领先,但每一项的领先都在 10% 左右,并不明显,实际上近年来英特尔处理器的进步一直都是如此,相邻两代产品主要就是积累量变,因此如果你问我 " 现在买 Core i7 6700HQ 处理器游戏本 OK 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本身玩大型游戏就主要靠显卡,GTX 10 系独显搭载的 Core i7 级标准电压处理器选谁都一样,而且根据目前的产品构成趋势来看,标压处理器主要面向的的确就是搭配 GTX 级独显的高性能游戏本。当然如果你等得起这个把月,想的还是买新不买旧的话,选择 Core i7 7700HQ 处理器高性能本也是靠谱的思路(注意,标准电压处理器有时候也会搭载高性能商用本,采用低端独显或核显)。

隔代升级提升至多 50%,老本换代时机已到

有不少微信网友笑称英特尔在处理器领域已然成了 " 牙膏厂 ",每一次的进步都显得不够给力,就是 " 挤一点牙膏 "。但原因前面也解释了,每一代都换本的人少之又少,隔代升级才是王道,如果每一代之间的性能提升是 10% 以上,那隔代来看就相当给力了。就我们的测试来看,Core i7 7700HQ 相对 Core i7 3610QM 的增长非常明显:Winrar 提升近 50%,3DMark Firestrike 物理测试提升 40% …… CPU-Z 的多线程测试也提升了 25%,所以准确来说第七代 Kaby Lake 处理器面向的更主要是服役足够久,已经到了换代时节的第三代或第四代处理器笔记本,在不用花比以前更多钱的情况下获得明显的性能提升(别忘了还有显卡端的进步,第三代或第四代 Core i7 处理器搭配的更多还是 GTX 765M/GT 650M 这种已经完全过时的独显),如果说六代 Core i7 的时候无论处理器还是独显都还没达到升级需求的最大化,那七代处理器来临时,老本升级可就已经到了最黄金的时间了,早买早享受!

支持最新视频编码硬解,迎合未来 4K 视频需求

H.265 编码因其超小体积而广受关注,但目前笔记本端支持硬解码的产品不多,Kaby Lake 系列处理器则均支持 H.265(HEVC)10bit 4K 视频和 VP9 视频的硬解码,我们使用的是三星 4K 样片《捷克风光》,码率 51.4Mbps,使用 MPC-HC 播放器进行测试(也可以用 Win 10 的《电影和电视》APP 播放。如果是完全不支持 HEVC 的播放器,比如射手播放器,处理器占用率会直接爆表,系统卡到让你怀疑人生),Core i7 7700HQ 毫无压力的以不到 10% 的处理器占用率(用《电影和电视》只要 5%)遥遥领先于其他所有参测处理器,考虑到 H.265 编码的前景相当广阔,Kaby Lake 系列处理器的全面支持也算是走在时代的前头了。

HD 630 核显:搭载双通道内存时已具备低特效玩大型游戏的素质

处理器核显性能测试表(双通道内存)

《侠盗猎车手 5》最低特效

《使命召唤 13》最低特效

《古墓丽影 9》中等特效

《生化危机 5》默认特效

先强调一下,想要发挥核显的全部性能就一定要选择双通道内存,原理在于核显需要调用系统内存作为显存,而双通道内存的 128bit 带宽相比单通道 64bit 有着明显的性能优势,因此可以明显地转换为帧速提升。Core i7 7700HQ 的 HD 630 核显在我们的测试中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性能提升,虽然依然是 24 个 EU,频率也依然是 350MHz~1150MHz,但因为内存速度更快(DDR4-2400),再加上本身的性能进步,在最低特效下甚至可以勉强带动《侠盗猎车手 5》《使命召唤 13》这种大型 3D 游戏。能你会觉得 " 这个有实际意义么?" 但如果简单对比一下前几代产品就可以看出进步是相当巨大的,4 代的时候核显甚至只能说是战略性存在,简单负责一下显示输出而已,而现在已经可以说是 " 上道 " 了。虽然就笔记本的现实情况来说,尤其是在大型 3D 游戏方面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难保在未来的产品上可以真的实现替代入门级独显的目的,至少就目前的进步速度来看,这可真不能说是天方夜谭。

功耗:小有下降,隔代比较幅度惊人

AIDA64 满载功耗(处理器 + 内存)

关闭扬声器、显示屏、无线网卡、蓝牙和键盘背光

作为需要使用电池来维持工作的 PC,功耗一直以来都是上游厂商在努力改进的环节,即便是标准电压处理器也不例外,在 Core i7 7700HQ 的功耗测试项目中,几乎每一项测试都可以体现这个思维,空载功耗甚至降低到了 13W。当然,与 U 系列低电压处理器还是没办法比(整机待机功耗可以降到不到 2W,所以续航超长),但别忘了这可是高性能本,有此水准已属技术设计的新巅峰了。而且跟性能测试一样,如果是只跟前代相比,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如果隔代比较,差别就很明显了,尤其是跟 3 系 Core i7 处理器相比,每一项功耗都降低了 30% 左右甚至更多,更省电的同时别忘了性能提升还挺明显,所以从功耗的角度来说,新一代标准电压处理器还是有诚意的,省电费是妥妥儿的了。

处理器测试总结:新老玩家两相宜

基本上对英特尔新处理器特别挑剔的,大多也都看热闹的,对于想要在这个关头买新笔记本的玩家而言,无论是买第一台笔记本,还是老本升级,这个时候选择 Kaby Lake 第七代处理器都是最优先的,原因很简单:就算是比前代只提升了 10%,但它依然是目前最强最好的处理器系列啊,所以买它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尤其是对于老本玩家升级而言,新一代处理器搭配着新一代 GTX 10 系独显,再加上全面普及的大容量 SSD 和更高规格的内存,综合体验已经全面大幅超越了此前的笔记本产品,所以这时候再抱怨不仅没有意义,反而显得很钻牛角尖了。

就性能来说,Core i7 7700HQ 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应用需求门槛,包括玩大型游戏在内,而对于需要使用各类大型设计软件的企业族群而言,它的性能也是相当充裕的,再加上支持了最新的 H.265 10bit 4K 视频和 VP9 视频的硬解码,在即将到来的 4K 时代也算是第一时间站在了最前面,综合素质是值得信赖的!

「天猫手机馆」-手机cpu性能品牌旗舰店直销,新品现货,品类齐全,售后无忧,正品低价服务优!网购手机,来「天猫手机馆」让人放心的手机商城.""惠""聚各款热卖机型!分期付款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7 7700hq是第几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