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和流量一样的流量标志是什么么啊,我没开流量

从PC到移动互联网,一批搭乘红利期快车的互联网金融,曾急速崛起。

而如今,流量红利消失,一个疯狂的、传奇般的流量时代,惶惶然结束。

获客成本从几元飙升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站在十字路口的互联网金融,彷徨无措……

瓜分殆尽的流量,再无新鲜感的用户,流量巨头垄断后的疯狂剥削,面对这片无鱼可捞、拼杀惨烈的血海,互联网金融,如何生还?

以下是一本财经特别策划,流量系统专题第一篇,那个疯狂的流量时代,和那些血肉横飞的历史细节……

去年底,戴晓莉所在的互金平台终于达到了百度的推广要求,拿到了通行证——往来沟通邮件百封,才最终跨过百度的硬性门槛。

从2014年5月开始,百度就再也不是所有互金玩家可以自由进出,而需要一张VIP通行证。

但几年前,百度是一扇洞开的大门,是一个撒钱就进的名利场。

“我们没有赶上最好时候”,戴晓莉坦言,曾经的百度推广,是互金平台厮杀时的有力武器。

“余额宝是一个标志,在此之前,是行业的教化期,之后,进入爆发期,流量红利时代开始了”,向上金服渠道负责人赵学超记得,互联网金融在百度上的流量传奇,突然间鹊起。

最开始,各个平台还没有SEO()这个职位,大家的打法,就是“购买关键词”。

但实际上,最开始大伙玩得野蛮而直接,直接购买其他平台的关键词()。

一家知名平台前运营推广的负责人秦元鑫透露,那时他们每个月会有一个“机密沟通会”,所有的高层正襟危坐,“严肃地商量,这个月购买哪些平台的名称关键词”。

他们用最阴损的一招,去抢夺其他平台苦心经营的知名度和品牌。

结果,百度上搜索任何平台,他们平台永远在第一位。

虽然在行业中被跺脚狂骂了半年,“所有人都说我们恬不知耻、恶意竞争,但我们靠这玩意,获得了几十万种子用户,融资了十个亿”,秦元鑫称。

而此时,秦元鑫计算了一下获客成本,一个投资用户最低时,只需要几块钱。

而这样的案例,只是那个疯狂时代的缩影。

大量的平台,凭着莽性和狡黠,轻易收割百万流量。

但竞争者越来越多之后,大家发现,流量突然不好玩了,大家都是“待宰的羔羊”,而百度,才是背后真正的赢家。

此时,百度几乎垄断了PC端80%的流量,“掌流量者掌天下”,它就此成为时代霸主。

垄断形成后,所有的人,只能在百度生态下,被反复压榨。

为了捍卫自己的阵地,互联网金融平台要想不被别人购买关键词,就得购买“品牌专区”。

说白了,就是给百度交保护费。

“品牌专区的核心是,被用户搜索时保证‘首条’和‘多半屏’”,赵学超表示,“根据每家关键词的热度,购买价格也不会相同”。

这意味着,品牌专区的价格,还会随着平台的知名度增加,而水涨船高。一些知名平台品牌专区的价格,一个月就高达百万。

在百度“竞价排名”的机制下,所有人如掉入一个巨大黑洞中,生还无望。

“行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都冲在前面,先把流量放在自己兜里,”方城是北京一家排名前十平台的品牌总监,他回忆道,“关键词,就那么几个,投资、理财、P2P,大家都在抢,抢来抢去,价格就抬高了”。

互金平台在百度推广上上演“军备竞赛”,理财、网贷、P2P等词价格一路攀升。

“一个月投放100万?都别想砸出一点动静。投放一千万,那只是刚算入场”,秦元鑫称,各家平台的一年的线上推广费用,已开始以亿计算。

“到了后期,自己平台的关键词点击,都到了几十元,我们和员工要求,大家把我们的官网,放入收藏夹里,千万别点关键词搜索”,秦元鑫说,价格贵得,大家都不忍点击。

但这场烧钱大战,百度倒挣得心花怒放,直到2014年5月。

那时,上线仅5个月的旺旺贷全员失踪,行业多方线索猜测,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骗局。

旺旺贷曾在百度加V认证推广,是百度的大金主。找不到旺旺贷负责人,百度便成为众矢之的。

在舆论的重压之下,百度启动“网民权益保障计划”,拟对旺旺贷投资者做赔付。

同时,下线了800多家P2P网贷平台,并号称“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

而随后,行业的洗牌期席卷而来。

据零壹财经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月,P2P问题平台已达3233家,占总平台数量66%。

互金行业有了“高危”的标签,百度不得不多次收紧准入门槛,多维度考核平台后,才能拿到“VIP”通行证。

血海厮杀中,属于互联网金融的百度流量时代结束。

“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拿到百度的通行证,也不是为了获客,最多是为了增信”,戴晓莉称。

包括百度推广在内,整个PC端流量都处于衰败阶段,用户已被分食干净。

“事实结果也证明,现在确实没有什么流量,客户转化,每天也就几十个左右”,戴晓莉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每个流量渠道,都是一个池塘,池塘里的用户数是一定的,每个平台捞一网,后进入的平台,再想捞出用户的困难就越大”。

例如,理财这个关键词,最开始一次点击只要1元,而最新价格,一个点击需要33元。

注意,这只是点击进入页面,注册转化率是多少?

“最高在10%以上,目前,已跌落至千七左右”,旺财谷合伙人雷洲称。

从注册再到投资,转化率是多少?

“一般看平台的知名度,百分之几不等”,雷洲称。

如此,流量转化为投资用户,需要几千,甚至上万元。

这门生意,还如何做得下去?

2014年,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某种颠覆姿态,铺天盖地而来。

而此时,所有的互联网用户,开始了一场大迁徙,从PC端,到移动端——以百度为霸主的PC时代结束。

“今日头条是百度未来最大的挑战者吗?”《财经》专访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时,抛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

张一鸣略一思索后,说:“我又不是百度,为什么要管这个问题?我们主要是向前看、往前跑,不看左右。”

但通篇采访和各种细节背后,我们已能隐约从这个理工男身上,看到某种与李彦宏类似的基因和血脉。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前面给大家介绍了支付宝付款就能领取免费流量,很多支付宝用户都有在参与,不过也有用户反馈没有流量,为什么我用支付宝消费没有送流量?支付宝流量红包规则是什么?

支付宝流量红包活动规则:

1、新增流量红包活动,用户可在好友和群里互相赠送流量红包,本活动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30日

2、线下买单付款超过1元即享流量赠送,联通用户无需办理蚂蚁宝卡即可参加。

3、联通或宝卡用户每月可享受10笔流量赠送,如果已激活蚂蚁会员,还可享受额外的赠送笔数

4、同一个身份证号码下的所有支付宝账户共享同一个赠送笔数限制

5、提交流量提取申请后,系统会在24小时内充值到账

6、提取成功后可登录联通手机营业厅APP查询

7、非实名用户需要补全身份信息才可以获赠流量

8、每月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暂停提取流量

支付宝流量红包怎么用?

去年11月,支付宝与中国联通宣合作,推出“蚂蚁宝卡”,同时使用支付宝在线下付款,都能获得联通赠送的10MB流量,每月最多10次,积攒到100MB即可兑换到手机号里。

而今天起,开通了蚂蚁宝卡的联通用户,可以相互之间讨要和赠送手机流量啦!

流量红包这个功能可以说很实用了,也就是说有的人套餐里的流量用不完的话,就可以顺手转增给流量不足的好友,以发挥流量最大利用率。

如果你是非联通用户,也能收到流量红包,不过需要办理了蚂蚁宝卡后方可提取流量,当然也可选择转赠给联通好友。

点击支付宝首页搜索框,输入“蚂蚁宝卡”,即可看到自己可以送出或讨要流量的界面。

这是支付宝为了鼓励大家在门店买东西用支付宝付款,所以派发的红包,长期有效的。红包可以支接抵现金用。但只能在线下门店中使用不能用来淘宝网上买东西,可以在例如超市、商场、甚至菜市场的小摊贩都提供支付宝付款。

金额0.1到100元不等,看运气了。但多少都有,每天可以领一次。

1.#吱口令#长按复制此消息,打开支付宝就能领取!AyGdbC62nh

(手机用户,长按上面这段话,复制后,打开支付宝app,自动就会进入领红包。)

电脑用户直接拿手机打开支付宝扫二维码就能领。

手机用户,可以将上面的二维码图片保存手机相册。

选择刚保存的二维码图片即可。每天都可以领一次。领完后记得分享二维码给你的朋友,马云的钱不赚白不赚

       红包仅限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在门店使用支付宝付款时抵扣,不可提现。

以上就是支付宝消费领取流量的相关活动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支付宝活动信息可以关注本站。

这几天一直收到一个短信,提示我的WLAN帐号处于锁定状态,认证失败什么的,好几天了,我也没理会,今天早上又发来,实在有点烦,就根据提示回复JSZH解锁了

到了傍晚17:22,我还在上班,收到短信说我登录了移动WLAN,可是我当时也没玩手机操作什么,也没有在电脑前面19点短信说我的WLAN帐号多个终端在线,我没有理会到了20点,10086短信说我WLAN流量达到500M,我感觉不对劲,于是登录那个短信的地址进去,发现我被开通了一个“WLAN流量资费50元包5G套餐”,随即我关闭了该业务,然后短信又来告诉我6月1日才能失效。晚上22点,又收到短信说我WLAN有三个终端同时在线了,于是我发了短信SDZH,用来锁定帐号可是到了晚上22点50,10086短信告诉我流量已经达到1G了于是我打10086客服电话,系统说我应该在22点前拨打。我勒个去现在我就想知道这一切怎么回事,为什么手机在我身上,我什么也没有操作,是谁给我开通的WLAN流量套餐,又是谁用我的WLAN帐号登录了三个终端5个小时跑掉了我1G的流量,而且还是我锁定了WLAN帐号的情况下我本人对于WLAN怎么个用法从来没有研究过,在家里或者办公的地方都是有WIFI,出门在外也是直接用4G到底是谁在偷偷给我开我从没有了解过的套餐,又用我的帐号来跑流量?移动公司能有解释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量标志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