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数据网app站上的蒸发量数据如何处理?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发送邮件至:emuch2018@


  • 中国国家级地面站小时值数据,包括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水汽压、风、降水量等要素小时观测值。


    共享级别:个人实名、单位实名注册用户访问

  • "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包含了中国824个基准、基本气象站1951年1月以来本站气压、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日照时数和0cm地温要素的日值数据。数据量为7.63GB。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基于《气候资料统计整编方法()(发布版)》,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基本、基准和一般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数据集包括气压、气温、降水、风要素的日气候标准值数据。


    共享级别:个人实名、单位实名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基于《气候资料统计整编方法()(发布版)》,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基本、基准和一般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数据集包括气压、气温、降水、风要素的日气候标准值数据。


    共享级别:个人实名、单位实名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756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及自动站1951--最新日值数据集,要素包括:平均本站气压、极端最高本站气压、极端最低本站气压、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最大风速的风向、极大风速、极大风速的风向、最多风向、最多风向出现频率、次多风向、次多风向出现频率、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访问

  •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包含了中国194个站点1951年1月以来本站气压、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日照时数和0cm地温要素的日值数据。数据量为1.89GB。


    共享级别:普通注册用户访问

  • 包含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通过国内通信系统获取的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和通过全球通信系统获取的国外地面国际交换站每日常规多次观测时次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观测数据。


    共享级别:普通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基于《气候资料统计整编方法()(发布版)》,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基本、基准和一般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数据集包括气压、气温、降水、风要素的日气候标准值数据。


    共享级别:个人实名、单位实名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194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及自动站1951--最新气候资料月值数据集,本数据集内容包括气温、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等要素的历年月值数据,文件类型为ASCII码文件。


    共享级别:普通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1951年以来气候资料年值数据集,本数据集内容包括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日照等要素的历年年值数据,文件类型为ASCII码文件。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Plus会员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基于《气候资料统计整编方法()(发布版)》,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基本、基准和一般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数据集包括气压、气温、降水、风要素的日气候标准值数据。


    共享级别:个人实名、单位实名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基于《气候资料统计整编方法()(发布版)》,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基本、基准和一般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数据集包括气压、气温、降水、风要素的日气候标准值数据。


    共享级别:个人实名、单位实名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194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及自动站年气候资料年值数据集,本数据集内容包括气温、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蒸发、风、日照等8个要素的历年年值数据,文件类型为ASCII码文件。


    共享级别:普通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基于《气候资料统计整编方法()(修改版)》,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825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数据集包括气压、气温、空气湿度、云、 降水、天气现象、 能见度、蒸发、 积雪、 风、 地温、冻土、日照等13个要素的年气候标准值。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Plus会员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基于《气候资料统计整编方法()(修改版)》,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825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数据集包括气压、气温、空气湿度、云、 降水、天气现象、 能见度、蒸发、 积雪、 风、 地温、冻土、日照等13个要素的月气候标准值。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Plus会员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194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气候标准值年值数据集,数据集内容包括累年月气温、气压、降水、水汽压、云、 天气现象、 蒸发、 积雪、 风、 地面温度、冻土、日照等13个要素的数据,文件类型为ASCII码文件。


    共享级别:普通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194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数据集,数据集内容包括累年月气温、气压、降水、水汽压、云、 天气现象、 蒸发、 积雪、 风、 地面温度、冻土、日照等13个要素的数据,文件类型为ASCII码文件。


    共享级别:普通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基于NCDC提供的数据集,整理了2782个台站15个要素或项目的月值资料: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海平面气压、平均本站气压、平均水汽压、平均总云量、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降水量≥1.0mm日数。


    共享级别:普通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722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数据集内容包括累年月气温、气压、降水、水汽压、云、 天气现象、 蒸发、 积雪、 风、 地面温度、冻土、日照等13个要素的数据,文件类型为ASCII码文件。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Plus会员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722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气候标准值年值数据集,数据集内容包括累年年气温、气压、降水、水汽压、云、 天气现象、 蒸发、 积雪、 风、 地面温度、冻土、日照等13个要素的数据,文件类型为ASCII码文件。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Plus会员访问

  • 本数据集基于NCDC提供的数据集,整理了2782个台站15个要素或项目的年值资料: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海平面气压、平均本站气压、平均水汽压、平均总云量、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降水量≥1.0mm日数。


    共享级别:普通注册用户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基于《气候资料统计整编方法()(修改版)》,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194个地面气象国际交换站年,数据集包括气压、气温、空气湿度、云、 降水、天气现象、 能见度、蒸发、 积雪、 风、 地温、冻土、日照等13个要素的月气候标准值。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Plus会员访问

  • 在年中国基本站、基准站气象站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基础上,统计处理了沙尘暴的出现时间、结束时间,及相关的大风、能见度等资料,并研制出中国强沙尘暴标准,继而以天气过程为单元给出了年中国强沙尘暴的序列。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Plus会员访问

  • 内容为中国地面基本、基准站年经过质量控制和均一性检验与订正处理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月平均最低气温数据。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Plus会员访问

  • 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基于《气候资料统计整编方法()(修改版)》,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825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年,数据集包括气压、气温、空气湿度、云、 降水、天气现象、 能见度、蒸发、 积雪、 风、 地温、冻土、日照等13个要素的年气候标准值。


    共享级别:教育科研实名注册用户、Plus会员访问

      中国气象数据网是中国气象局开展气象数据汇集应用的权威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对外提供气象数据服务的官方门户网站。自上线以来,始终坚持“权威、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依托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统一数据环境,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公益、平等、普惠的气象大数据服务。

       2017年3月15日,中国气象数据网新版上线。为延续用户体验,新版保留了前一版本的版面布局,稍不留意,你可能很难察觉它的变化。然而,它其实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改版,承载着我们一年来的全新思考,蕴含着我们对未来的新期盼。

       此次改版的第一个亮点是首次对外免费开放气象数据API接口,为用户的应用平台提供权威、高效、及时的气象数据服务官方载体。现有的数据服务接口主要包括地面、高空、卫星、雷达以及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等多类气象数据,后续我们将继续丰富服务接口的内容,推进气象数据的高效传播。

       此次改版的另一个亮点是我们对气象数据服务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探索,气象数据服务不仅仅是数据的服务,它应该包括经过思考、归纳、凝练的知识化服务。本次改版新增具有气象特色的专业知识服务,基于海量气象信息资源进行脉络分析,用可视化技术图解知识点的演变及趋势,促进气象大数据向智能、开放、交互、融合方向演变。

       “新版本,新思考,新起点”,未来中国气象数据网将继续秉承“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的服务理念,在气象部门内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加强非气象部门的气象资料汇交,不断挖掘数据的深度知识和价值,提高气象大数据整合应用能力,推动气象部门与社会各领域合作共赢、众创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气象数据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