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580可以rx580战未来来嘛?目前来说。A卡的鸡血驱动。

用了没多久,还是不错的

优点显卡外观看着其实比较简约、清秀。没那么夸张的图画,其实还是不错的。 用了大概有一周的时间,玩了很多游戏,大多数的游戏大作都能流畅运行,像绝地求生,1080分辨率下,把特效调到最高,帧数一样能跑到65帧。像最近玩的古墓丽影11,同样的分辨率下,开中特效再自己调高一下画面,同样能用高特效的画面流畅的玩这游戏。 显卡风扇还是挺给力的,散热效果很好,风扇满载运作时声音也不是很大。

缺点毕竟是在官网买的新卡,比较有保障,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

总结刚出来工作的第一年存的一点小钱买的显卡,算是过度用吧,等以后存更多的时候,再买新卡。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Vega的脚步又近了。然而据小道消息称,Vega最早也要在5月份才能与大家见面,为了安抚A饭们迫切的心情,AMD在4月中旬的这个时候正式为大家带来了Polaris 10的升级版产品——Radeon RX 580作为Vega发布前的“开胃菜”。该卡同样使用Polaris核心,不过已经由Polaris 10升级为Polaris 20,并且公版的外观和散热方式照比之前有所改变,神似蓝宝石的RX 400超白金系列,从单涡轮扇换成了双开放式风扇,不过整体风格还是跟之前一样。

此前我们已经对全新的RX 500系列显卡进行了全面的曝光,这些曝光均已被证实:该卡拥有和RX 480相同的GCN 4.0架构,同样具备2304个流处理器,显存配置也是一样的256-bit 8Gbps GDDR5,也就是说从硬件参数上看,RX 580和RX 480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正如前面说的,RX 580是RX 480的升级版产品,因此核心没什么变化也是正常的,重点是看AMD对全新的RX 580进行了怎样的优化。

说起RX 580和RX 480最大的不同自然就是频率方面,RX 580的核心频率可达1340MHz,照比RX 480提升了11%,非公版提升更为明显,率先寄到我们这里的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的频率高达1450MHz,照比RX 480公版提升了20%以上!此外,RX 580无论是公版还是非公版的PCB均经过全面优化,最直观的一处就是供电接口:公版的外接供电由RX 480的6pin升级为8pin,而我们手里这块蓝宝石非公版采用的则是8+6pin,当然,强化供电除了为了避免去年“偷电门”事件的再度发生,由于频率的升高,更充足的供电也能保证显卡在高频下工作的稳定性。

距离上一次AN两家发布甜点级新卡才过去不到一年,所以两家都没有准备像去年一样的革命性产品,AMD推出了RX 480的升级版RX 580,而NVIDIA发布了GTX 1060的显存超频版GTX 1060 9Gbps,二者都只能算是去年的小改良版。两款新卡对于那些去年已经购买了RX 480或GTX 1060的人来说升级的意义不大,但对于那些还在使用GTX 960、R9 380这样的甜点卡的玩家来说,今年这两款卡似乎可以成为他们下手的目标。所以我们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了RX 580的首测文章,告诉那些还在犹豫的朋友这款卡究竟值不值得买。

在开始测试之前我们先说一下参测显卡,吉吉我为了精确体现Radeon RX 580的实力,选择了一块GTX 1060以及一块RX 480作为主要对比对象。考虑到我们所用的RX 580为蓝宝石的顶级非公版产品,我们选择的GTX 1060为微星的GTX 1060 GAMING X,同样是市面上的顶级非公版GTX 1060之一。RX 480我们选择的是蓝宝石RX 480海外版,是一款市面上比较有代表性的RX 480非公版产品。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全方位的游戏和软件测试,来看看新升级的Polaris会有怎样的实力。

Attention!为了感谢各位读者长期以来的厚爱,吉吉我将会抽取评论区的一位幸运读者,送出AMD超大桌垫一个,望大家踊跃参与评论,说出你对AMD新卡的看法。

具体规则为:截至文章发布24小时为止,在第300楼回复的网友获奖。评论时禁止连续回复三次以上,一经发现将取消该ID获奖资格,奖品顺延至下一符合要求的楼层。

Radeon RX 580采用14nm FinFET “Polaris 20”核心,核心面积为232平方毫米,共包含57亿个晶体管。基于GCN 4.0架构的该核心共有2304个流处理器,运算单元数量为36个,TMUs总数量为144个,ROPs数量为32个,四个带宽为64bit的双通道显存控制器组成了总量为256bit的显存控制单元,大小为8GB。

显 卡 规 格 比 较 表

注:表中售价均为官方首发限价

1、基于三星的14nm FinFET工艺,照比之前的28nm工艺,为每个CU单元带来15%的性能提升,以及高达2.8倍的能耗比提升。

4、ACE异步计算单元的总量为4组,同时,还有2组全新的,为异步运算设计的HWS加入到架构中。HWS用来更好地对硬件资源进行调度,提高异步运算效率。

5、二级缓存是之前的2倍,在降低显存带宽需求的同时改善电源效率,在显存运行上更节能。

上表是RX 580和RX 570的详细参数,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频率的提升,两张卡的单精度浮点运算性能、像素填充率和纹理填充率均有明显上升,不过TDP也水涨船高,RX 580照比RX 480涨了35W,RX 570照比RX 470涨了30W。

在去年年末,AMD发布了鸡血驱动Radeon Software Crimson ReLive Edition 16.12.1,该驱动为玩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功能——Radeon Chill,该技术可以说是“超出想象的节能手段”。Radeon Chill会实时监控游戏状态,在玩家没有操作鼠标、键盘时自动降低帧率,一旦检测到玩家的操作,显卡会立即恢复之前的高性能运行状态。也就是说,Radeon Chill的原理是降低操作间隙时的帧数,而保持有操作时的帧数,这样在无形中降低了显卡功耗,又不影响玩家的操作体验。

Radeon Chill功能设置在AMD驱动设置中,玩家需要依次点击全局设置——全局WattMan——Chill,打开全局开关,之后便可以开启Radeon Chill,只要你所玩的游戏支持该功能。在该功能发布之初,共有18款游戏支持该功能,但遗憾的是Radeon Chill目前只能支持DX9和DX11游戏,想要在DX12游戏中使用该功能还需要AMD后期的升级。

Radeon ReLive的主要功能是屏幕录制,开启后可以录制高清流畅的游戏画面,但对硬件性能的影响很小。官方测试在开启录制功能后,游戏帧数只下降3-4%,对于喜欢分享游戏画面以及直播玩家来说该功能非常实用。通过一个易于访问的游戏工具栏,玩家可以无缝播放ReLive录制内容,并且快速方便地自定义设置,自定义场景布局等等。

AMD于今年年初正式推出了FreeSync 2技术,不过它跟FreeSync相比并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会与FreeSync并存,因为二者的技术出发点并不一样。FreeSync的目的是消除游戏画面撕裂、卡顿,保证流畅性,FreeSync 2则主要是加入了对HDR10渲染显示的支持,可以让普通显示器也获得HDR高清效果,而且支持在SDR/HDR两种模式间自动切换。该技术可以让显示器获得相比于sRGB色域超过2倍的亮度和色彩表现力,并且支持即插即用、低帧率补偿,延迟还非常低。FreeSync 2同前一代相比增加了渐进式刷新率递增功能,使得帧数率平滑增加或减少,提供更平滑的最终用户体验。

蓝宝石RX 580超白金限量版拆解

由于我们测试使用的是蓝宝石 RX 580 8G D5 超白金 OC 限量版这款显卡,因此我们对这款卡进行了拆解。

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显卡拥有两枚9.5cm直径的双滚珠静音轴承风扇,双滚珠轴承有效减少运动时的磨损,静音运行的同时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幅提升。重新设计的翼型叶片提升进风量同时有效降低风噪。第三代IFC风扇智能启停技术,允许用户自定义风扇启停的温度档位,在全方位营造通风散热环境的同时,还能找到散热与噪音间的平衡点,适合DIY玩家们的入手。

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显卡的风扇采用单螺丝固定的快拆设计,去掉一颗螺丝就能整个拆除,方便用户对风扇进行单独清洗维护。此次的限量版RX 580就附赠了两枚蓝光LED风扇,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风扇,让你的显卡更炫更有个性。

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显卡采用2根8mm热管+2根6mm热管,搭配大面积纯铜底座和高密度散热鳍片,为显卡带来良好的散热效果。另外,显存和供电的散热整合到散热模块中,并附有导热贴,为显卡带来全方位的散热。

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显卡拥有一块全金属背板,背板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更能有效保护PCB免受外力伤害。背板上的不规则形状导气孔可以有效排出热量,搭配NITRO Free Flow定向导流技术,可有效减少显卡积热产生的高温。

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显卡采用比公版更长更大的PCB设计,面积更大的PCB可以容纳更多电器元件。全新的超白金系列显卡采用了效能更强的第四代黑钻电感,拥有相比普通电感高25%的电磁转换效率以及低10%的运行温度。电感在线圈内部内置了散热片,可有效的抑制高频啸叫。另外,搭配寿命高达16000小时的16K全固态黑金电容,给予显卡更高的运行稳定性。

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显卡采用6+1相供电设计,可以为显卡提供充足的电量,充足的电量供应是显卡性能的保证,更是显卡超频实力的体现。

考虑到高频下稳定工作以及超频的需要,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显卡配备的是8+6pin供电,不同于公版的8pin设计,能够为显卡额外提供75w的电力,而且卡口朝向PCB背面,方便电源线插拔。

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显卡为玩家提供2*DP+2*HDMI+DVI的全接口组合,能够保证兼容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显示器的同时也能够满足需要多屏幕输出的玩家的需求。另外,双HDMI接口的设计也是考虑到了兼容目前正流行的VR设备,方便VR玩家使用。

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显卡拥有一个开关,用来在2组BIOS间自由切换,一边是静音模式(1411MHz),另一边式游戏模式(1450MHz),满足玩家的不同需求。

为保证测试能够发挥显卡的最佳性能,本次测试平台采用全新7代酷睿芯——Intel酷睿i7-7700K处理器、华硕Z270芯片组主板、阿斯加特DDR4-2133 32GB双通道内存、安钛克1000w钛金电源组建而成。详细硬件规格如下表所示:

测 试 平 台 软 硬 件 配 置

在测试成绩方面,理论性能测试用得分来衡量性能,数值越高越好;游戏性能测试用游戏自带Benchmark及游戏中平均帧数来衡量性能,数值同样越高越好。

首先进行的是用来衡量显卡理论DX11性能的3DMark FireStrike测试,选择模式为Extreme,对应的是2K分辨率,测试结果如下:

在VR性能测试中,三款卡都达到了VR Ready的级别,但RX 580照比GTX 1060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保真度低了1.3,差不多是15%,而照比RX 480则是有着7%以上的提高。

综上所述,RX 580的DX11和DX12性能均稍稍领先GTX 1060,但VR性能还是差了一些。同RX 480相比,RX 580的提升还是比较全面的,理论性能平均提升幅度为10%左右,符合以往升级版之于初版显卡的提升水平。当然,理论性能只是一方面,接下来我们就进行重头戏游戏测试,看看RX 580又会有着怎样的表现。

在游戏性能测试环节,我们选取了4款DX12游戏和4款DX11游戏进行测试,测试分辨率为1080p和2K。在测试中关闭垂直同步,选用适当的抗锯齿和特效,用游戏内自带benchmark或Fraps记录下平均帧数,首先是DX12游戏的测试,结果如下: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帧数对比

在《杀出重围:人类分裂》的测试中,RX 580技压群雄,领先GTX 1060约13%,领先RX 480约10%(领先幅度结果为2个分辨率下领先幅度之和除以2得出的值)。

从《杀手6》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RX 580继续保持领先,领先GTX 1060约5%,领先RX 480约8%。该游戏此前一直对A卡优化较好,但后期对N卡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AN卡可谓是优势相当,再加上我们使用的是顶级非公版GTX 1060,这就导致RX 480稍稍落后于GTX 1060。

《古墓丽影:崛起》帧数对比

在《古墓丽影:崛起》的测试中,RX 580继续领先,但领先对手的幅度有所缩减,领先GTX 1060约2%,领先RX 480约10%。

《战锤:全面战争》帧数对比

最后是《战锤:全面战争》的测试,测试中RX 580领先GTX 1060约6%,领先RX 480约4%,优势不是很明显。

总结一下,在DX12游戏测试中,RX 580在各项游戏中的表现都是最好的,领先GTX 1060约7%,领先RX 480约8%。如果说RX 480与GTX 1060比是各有千秋的话,RX 580则是毫无疑问的完胜,哪怕优势体现在帧数上仅仅是2-3帧。

测试完三款卡的DX12游戏性能,我们再来看一下它们在DX11游戏中的表现,最终测试结果如下:

首先是《全境封锁》的游戏帧数对比,从结果可以看出,RX 580全面领先其余两款显卡,领先GTX 1060约6%,领先RX 480约10%。

《孤岛惊魂:原始杀戮》帧数对比

接下来是《孤岛惊魂:原始杀戮》的游戏帧数对比,从结果可以看出,RX 580终于出现了落后GTX 1060的情况,在1080p下落后后者约4%,但在2K下还是稍稍领先。此外,RX 580领先RX 480约11%,领先较为明显。

《幽灵行动:荒野》帧数对比

《幽灵行动:荒野》是刚刚发布的硬件杀手级大作,所以我适当降低了特效,将特效设置为“高”。从结果可以看出,RX 580依旧领先,超过GTX 1060约2%,超过RX 480约8%。

最后是《守望先锋》的帧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即使RX 580照比RX 480有了约8%的提升,其还是落后于GTX 1060,落后幅度约为6%。由于暴雪的游戏一向对N卡优化较好,所以RX 580落后GTX 1060也算是意料之内的事。

测试过单卡后我们该来测试双卡交火的性能了,大家都知道,A卡的交火效率一向很高,犹记得RX 480首发时其双卡交火表现甚至可以在某些项目中胜过GTX 1080,所以这次吉吉我也是非常好奇两块RX 580能够达到怎样的效果。由于篇幅和时间所限,我们选择的测试项目只是3DMark FireStrike以及3DMark Time Spy,测试结果如下图:

我们此次交火所用的两块卡分别是蓝宝石 RX 580 超白金 OC 限量版以及XFX讯景 RX 580 深红,两者的核心频率均为1450MHz。通过结果可以看出,RX 580 CF的FSE得分为RX 580单卡的1.93倍,TS得分为单卡的1.94倍,提升非常明显。

RX 580双卡交火性能对比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RX 580 CF的成绩仅仅落后GTX 1080 Ti约7.5%,但领先GTX 1080有20.5%!两块RX 580的价格不超过4000元,其性能与同等价位的GTX 1080比超出了20%,与价格5700元的GTX 1080 Ti比落后不到10%,可见单从理论性能看,RX 580的双卡平台是非常有性价比的。

温度方面我们将继续采用FurMark来进行测试,考虑到不同游戏之中,显卡的负载率不同,尤其是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的负载率差异会让显卡的功耗完全无法测算平均数值。因此我们需要采用Furmark这样的权威性烤机软件,让GPU芯片之中每一个运算单元完全满载,充分发挥供电最大化的状态才能得出准确的成绩。

满载温度方面我们是采用Furamrk拷机,让显卡达到满载状态,然后根据GPU-Z显示的数值来测量温度。我们将参数设定为分辨率,开启8*MSAA。烤机30分钟以上,最终显卡的满载温度为76℃,最终核心频率稳定在1450MHz,未出现降频状况。

由于我们此次使用的三款卡均为非公版显卡,因此烤机温度仅供参考。从图上可以看出,GTX 1060的表现最为良好,烤机温度不过66℃,RX 480的温度照比RX 580要低一些,虽然RX 580的散热要强于RX 480,但RX 580的芯片发热量远大于RX 480,因此温度还是要高一些的。

待机功耗方面,所有参测显卡所在平台的功耗均在50w左右,这说明在空载状态下,参测显卡的耗电程度是差不多的;而满载平台功耗方面,由于TDP的不同,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首先,RX 580、RX 480和GTX 1060的TDP分别为185W、150W和120W,测试结果显示RX 580的功耗比RX 480高37W左右,比GTX 1060高63W左右,基本符合各卡对应的TDP差距值。

通过上面的测试可以发现,RX 580的确是目前2000元左右游戏性能最强的显卡,稍稍领先于对手家的GTX 1060,但领先幅度仅为5-7%左右。与第一代Polaris RX 480相比,其有着8-10%的性能提升,相当于提升了一个性能级,表现还是不错的。从游戏帧数来看,RX 580已经可以在几乎所有大作中做到1080p下特效全开,除了一些优化成问题的显卡杀手级游戏,而且在2K分辨率下也可以达到45帧以上这样一个较为流畅的帧数,因此对于那些喜爱单机游戏的普通玩家来说,一块RX 580已经足够满足你的需求了。

2000元价位极致性能之选

不过我相信一定会有玩家吐槽,就10%左右的性能提升,我为什么要买RX 580?就这个问题我来简单说明下:首先,RX 580的针对人群是那些还在使用GTX 960或R9 380这样的老甜点卡的人,因为研究显示,显卡的生命周期为一年半,就以R9 380为例,其在2015年完全可以应付市面上大多数游戏,但换到今天,绝大多数游戏大作的入门要求都是RX 480或RX 470了,R9 380的性能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除此之外,从2016年开始,VR全面爆发,而VR Ready的入门需求就是RX 470或GTX 1060 3G,老一代的R9 380和GTX 960显然达不到运行VR应用的最低要求,因此对于那些用着老甜点但还想使用VR设备的玩家来说,升级到RX 580是非常有必要的。再有就是新技术的使用,如4K实时串流、HDR、单线5K输出等,这些都是全新的Polaris显卡才具备的特性,要想体验只能升级显卡。

许多新特性只有新卡才能支持

优点显而易见,但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RX 580最大的缺点就是功耗太高,185W的TDP都快赶上NVIDIA旗舰级的GTX 1080了,但性能照比后者却有着近50%的差距,那么为什么同样是1x nm,N卡能做到频率远超A卡,TDP却要小于后者?其实这正是由于工艺不同所导致的。NVIDIA除GTX Ti外,使用的都是台积电的16nm FinFET工艺,而AMD这边由于订不到货,用的是三星的14nm FinFET。虽然三星的制程看似更低,但其14nm无论良率还是效能均不及台积电的16nm工艺,其导致的结果就是Polaris家族的频率一直没能超过1.5GHz,但Pascal则可以自动超频至近2GHz。

虽然TDP增长了35W,但好在各AIB厂商均对散热进行了强化,因此温度上并没有高很多,甚至有的显卡照比RX 480还有所降低,所以玩家在实际使用时并不会觉得很受影响。除了RX 580外,AMD还同时发布了RX 570、RX 560以及RX 550,前两款显卡不用多说,就是RX 470和RX 460 1024sp的升级版,而RX 550则是采用全新的Polaris小核心,流处理器数量为512个,面向网吧等入门级市场,其照比上代的R7 250有着2倍的性能提升,是入门级产品中的亮眼新秀。

从综合指标来看,RX 580和GTX 1060是相当的,前者的优点是游戏性能稍强、价格稍低,缺点是功耗温度较高、VR性能稍弱,后者则正好相反,因此两者可以说是不相上下。正如我们前面说的,RX 580只是Vega发布前的预热前菜,由于刚刚升级了架构和制程,AMD不可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做到既能调教好Vega,又能让RX 500照比RX 400有个大升级,所以RX 580诞生的最大意义就是取代性能上与GTX 1060相当的RX 480,哪怕只是比对手强了一点点,还是可以让那些执着于性能,却选择困难的玩家们有个明确的目标,这也恰恰是AMD多年来的一贯作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x580战未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