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手机店生产的手机能不能直接送到手机店或直接卖给本公司员工

  【巴士数码】8月11日讯:7月末一次通话中,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对朋友说,自己住在一家快捷酒店已近半月,那里靠近锤子生产线,亦庄富士康厂区。这部一度刷新国产新品发布阅览量的手机,正受困于产能和品质问题。他与朋友的欢聚,也显得遥遥无期。


直击锤子手机富士康生产线(图片与锤子手机无关)

  漩涡中的创始人罗永浩对外公布了上述问题,并承诺多项后续服务。因为罗此前并非IT业内人士,而是拥趸众多、口才出众的培训教师,而他志向甚高,对诸多流行产品都有过不留情的批评。

  罗的跨界创业因此一直处在争议中。媒体报道显示,他的公司曾获得2亿人民币以上投资。两年前注册的这家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自然人股东中包括多位互联网公司高层,但罗永浩是唯一的董事(执行董事兼经理)。

  几个月前光鲜亮相、试图展现设计细节的锤子手机,最终无法按期交货,让争议到达顶峰。21世纪经济报道从生产线上获得的信息显示,锤子手机在设计方案和材料适配上,可能出现了意料外的瑕疵。

  在锤子生产线的工人看来,这部手机的代工涉及20多个重要环节,一些环节频频出现问题后,随之而来的是紧急调整。7月28日,一份廊坊富士康生产线员工的工作日记中显示,部分锤子手机“切割后生产数据,直通良率80%以上,制成良率90%以上。”虽然这只是一个工段消息,但至8月8日工人获得的记录显示,锤子的生产良品率已经在提高。

  此时,大量订单已由富士康廊坊工厂转到亦庄工厂生产。7月28日晚,亦庄工厂夜班工人也接到一个让他们头疼的消息:锤子主板改变了方案。从这天起,锤子手机所有的主板都需按照新方案生产。

  手机在富士康工人口中都有代号,苹果IPHONE5昵称“小月”,小米4是“X4”,锤子手机Smartisan T1的代号还是“锤子”。

  7月26日晚7点,廊坊市安次区的富士康公司C08车间三楼,工人们接到通知:从7月28日起,数控机床(CNC)生产线上,锤子手机每天的任务量从7200台减少至3600台。

  CNC是生产线上比较靠前的工序。很快,其他生产流程上的工人也都听到了风声。这一天是周六,即将来临的周日是每周一天的休息日,这原本是他们最喜欢的时刻,当天却是个意外。在富士康,加班时长与工人的工资成正比,大规模降量可能影响工资收入。

  备受争议的锤子,在富士康C08车间三楼,只占据了一个角落共八台CNC机器,而整个楼层共有700多台机器。

  一位参与过小米和苹果手机生产的工人说,他参与锤子生产后,也遇到了麻烦的问题,锤子手机采用的是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与不锈钢骨架一体成型的特殊材质,在这种材质上打孔,经常遇到碎裂的问题。

  通过在玻璃上开孔,安置实体键的手机有很多,诺基亚和索爱等手机都有类似设计。苹果部分产品在刚开始生产的时候,类似的问题也曾经出现。为此苹果将生产线全部换成数控机床,使用“一体成型”技术,通过电脑数控机床将整块铝合金材质进行切削。

  参与其中的工人说,为了实现这种工艺,苹果曾斥资数百万美金专门从德国进口了一批打孔设备。这并不是流水线上,锤子遭遇的唯一困难。

  多位工人的采访显示,经过机床后,再经过打磨、清洗、电抛、精打磨、抛光、拉丝、ED、PVD等多个程序后,锤子会进入到位于C08二楼的焊接车间,直至成型。

  “(匆忙)上市可能毁于一旦。”在焊接车间,一位工人评价道。他的工作是负责把经过焊接的手机运到下一个生产线。这部分的物流工作需严格保密,如果在规定物流时间内不能准时送达下一部门,就会启动安保程序。

  一位在这一环节日常工作的工人,能够了解部分制成品的品质。他说,锤子存在严重的焊接漏洞,产品螺柱跟主板焊完之后依然存在间隙,产品经常不合格,不合格的产品就必须补焊。而如果有间隙,就属于残次品。

  间隙可能导致用户按键时有一种空心感,手机的寿命也会减少很多。这个说法在第一批锤子发货后得到了证实,个别用户拿到手机后,出现了按键的塌陷问题。

  二楼的焊接车间中,锤子车间只拥有3台专属机器。在这一环节的问题也让整个良率大大减少。

  有效的模具生产,也会影响组件之间的适配。一位从事模具生产的资深工人说,锤子的模具结构有些复杂,仅他参与的一个工段就涉及到前框、中框、后框、音量键、锁定键等。

  部分材质也遇到问题,“有些钢材是镜面的、但是抛光不行。成型做不出来又要找维修工人解决。”

  原材料在富士康B07车间,负责锤子供应链的一位人士非常自豪,他可以亲眼看到锤子的原料入库。这样的工作异常繁琐,因为精细的设计,一度每天要入库价值几百万元的原料。“这是其他手机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与外面的世界对锤子充满未知不同,供应链管理者的抽屉里都放满了锤子的原料。曾经被抽调到锤子生产线的工人也说,锤子订单量不大,“要求的工艺多,太难做了。”他们更愿意进入小米4生产线,订单量大,加班时间多,加班费也相应多了不少。

  距离“锤子”车间西北方50米处的B02楼内,小米4的生产线正在日夜赶工。这里时时刻刻都灯火通明,即使在富士康最清闲的周日,都没有停止过一刻。不仅如此,大批暑假短期工都被安排到这条生产线,小米4几乎占用了半个富士康廊坊工厂产能。

  7月5日,罗永浩的微博(19.53, 0.29, 1.51%)中发表声明,称锤子产能出现问题,并指出富士康代工中存在良品率低的问题。消化目前订单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目前,锤子似乎在这个巨型工厂被打入“冷宫”。富士康B02生产线工人透露,锤子部分生产线目前已从B02搬到了B07,这个决定是为了配合小米4的大规模量产,而做出的统一调整。业内也传出锤子订单逐步转往位于北京亦庄的工厂。

  亦庄经济开发区地泽北路9号,这里是锤子装配环节进行的厂区。早自6月中旬开始,亦庄富士康为锤子开了一条专用生产线。一位厂区人士透露,至7月末已经有近300名工人参与锤子生产。

  在拼装锤子主板的生产线上,工人们也遇到波折。从进驻到现在,已超过一个半月的时间。一开始的拼装环节良品率很高,刚开始做主板的时候,每做100台有95台合格,一度达到99%。

  在7月28日主板方案修改之后,良品率又大大降低。28号晚上是生产线第一次进行新版本生产,从事主板检测的一位工人说,这一晚上只做出了五个合格的产品。

  这让部分工人无法理解。当时修改部分是SIM卡槽背面。修改设计后,他工位上的主板测试程序也进行了调整,因此本就相对较少的任务量也再次下滑,这让工人们更加提不起精神。

  比主板生产线更困难的是楼下的组装包装车间,这里的工人的加班费很少,并且经常放假休息。这绝不是一款正在等待上市的手机生产线应有的情况。工人们说,设计师当时每天到生产线上,但无法改变这个局面。

  一位工人回忆,刚来新产线的第一天,经过包装后的锤子成品,300台当中做出7台合格品。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虽然良率有所提高,但每天也只有不到20%的良品率。

  在这一环节出现问题让锤子公司的工程师们百感交集,每天中午,锤子工程师们都会来到厂房内,忙的时候待到凌晨一两点,就算没什么事情也会在下午六点多钟才离开。

  亦庄工厂占地面积小了很多,厂房数量也远少于廊坊。四周没有高高的铁栅栏维护,让人无法联想到这里就是高度保密的生产线。不仅如此,员工数量以及业务熟悉度也远比不上廊坊。

  这个厂区为锤子安排了两条专用生产线,一些生产设备从廊坊运来。各大招聘网站上,也正在如火如荼的为亦庄富士康招聘新员工。

  至8月初,上述专用生产线可能已经为锤子生产了10万台左右的成品。伴随着生产方案的修改,接下来或许又要经历一段磨合期。这或许也是罗永浩在微博中提到的“消化目前订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原因。

  在IPHONE5开足马力生产的时候,一家富士康工厂只需要一天能做出20万台良品。因此,富士康内经验丰富的工人看来,锤子虽然工艺复杂,但问题还是更可能涉及设计和原材料。

  相关资料显示,设计团队来自于前苹果设计师Robert Brunner,他不仅是苹果众多产品的设计师,也设计了BEATS耳机等多款产品。Robert Brunner过去倾向于设计柔性的流线弧形外观,锤子却棱角分明。

  因此业内也有分析称,在Robert Brunner的设计公司Ammunition之外,酷爱设计的罗永浩是否还拥有一支自己的团队,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

  对此,锤子科技内部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Smartisan T1是由Ammumition提供工业设计方案,公司硬件团队根据工业设计方案,设计内部的元器件结构。最终选定的设计方案,公司也深度参与了。一周多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到Ammunition公司,但对方至截稿前未回复是否涉及相关责任。

  其中,手机外观设计是罗永浩与Robert Brunner共同选定。一开始,Ammunition提供了“70多稿”供锤子选择。

  例如,适配左右手的设计最终体现了罗永浩的设计理念。“他发现大部分手机只为特定的一只手设计的,这表现在返回键和音量键的位置上。为了同时适应左右手,罗永浩设计了可变换功能的菜单键,以及两组侧边按键,分别对应音量和亮度。”

  “老罗是个完美主义者,要求太多了,办英语学校的时候,就连教室里的椅子都要亲自去做,这次也一样。”一位自称跟随罗多年的锤子科技职员说,对外观造型的苛刻直接导致了生产过程的复杂和繁琐。富士康生产线上的抱怨声,也因此有迹可循。

  至于手机的硬件部分,则是由锤子的团队设计而成的。在锤子内部,有工业设计(ID)团队、手机内部结构(ME)设计团队、UI和网页等多个设计团队。富士康员工们所说的焊接、CNC等环节都出自于硬件团队,该团队的负责人钱晨曾在摩托罗拉工作13年,此后在Marvell科技担任硬件总监。罗永浩花了近半年时间才请其加盟。

  在产品刚开始设计的时候,罗永浩几乎每天都会召集大伙开会,会议密度很大。即使在产品设计方案确定之后,高强度的会议仍在持续。

  回答关于公司在设计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时,锤子科技方面认为设计并不存在弊端,目前只存在两个核心元器件良品率低的问题。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的人士还说,从设计方案确定到现在,并没有进行过一次修改。

  他甚至知道苹果手机上每一个app和按键设计师的名字,并且将他们每一个人的微博烂熟于心。“在老罗的包里,经常可以看到设计师们的照片和履历,在谈起电子产品的时候,他总是充满激情。”罗的好友黄章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罗式固执是否影响了产品设计?在黄章晋来看,虽然老罗遇到了产量问题。“可能会修改内部构造,但不会修改外观设计。”黄章晋分析。

  公开报道显示,锤子科技A轮融资7000万、B轮融资1.8亿。再加上首批订单的预付款近8000万元。目前每台锤子手机公布的综合成本是2000元,首期订单20万。外界已猜测锤子需要再进行一轮融资。工商资料显示,今年4月锤子科技的股东名单还发生了一次扩充,一批投资公司进入其中。

  就此,锤子科技方面答复称,“融资正在进行中,相关细节暂时不方便透漏。”

你有遇到过玩游戏时切换出来查看攻略,不幸导致游戏崩溃的情况吗?下载

,边玩游戏边用手机看攻略,轻松愉快,大家都在用。

iPhone6上市引升级热潮 4代用户将更换比例最高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进行的研究表明,旧款iPhone手机的拥有者都在热切期待苹果(98.12, -0.82, -0.83%)(Apple)最新款手机的上市。的确,下一代iPhone将引发手机更新换代的热潮,而46%的iPhone 3G/3GS拥有者都计划卖掉他们落满灰尘的旧手机,购买更创新、速度更快和闪亮发光的新手机。

  没有人知道(当然,除了那些在苹果公司忙碌的员工)这款潜在的新手机是否会被称为iPhone 6。然而,43%的iPhone 4用户和40%的iPhone 4S用户都准备告别他们的旧手机,购买苹果的新一代手机。

  有点令人吃惊的是,在较新款iPhone手机的用户中,升级的可能性要低得多,只有36%的iPhone 5用户、24%的iPhone 5S用户和15%的iPhone 5C用户计划更换新款手机。然而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那些每天盯着老款iPhone 3G手机过时屏幕的用户,都将关注9月9日苹果公司在库布蒂诺(Cupertino)举行的发布会。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苹果新的IPhone已经发布了,价格也达到了历史最高,9月14日,由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生产的、首批销往中国国内市场的27.8万台苹果iPhone 8 Plus手机经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局检验放行出区,截至14日郑州海关已经监管出区超过118万台苹果新品手机,我们大家都知道昂贵的IPone都是中国富士康代工生产的。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有史以来利润最高也最畅销的手机品牌,大约一半都产自富士康位于河南郑州的工厂。数据显示自2010年10月以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局已经检验监管了超过4.5亿部苹果的智能手机,涉及13种型号的产品。

有媒体报道富士康郑州在郑州至少拥有3家工厂,这里有94条生产线,雇用了35万名工人。郑州富士康大约每分钟可以组装350部苹果手机,每天的产量达到50万部。每台苹果手机需要采用来自200多个供应商的零部件,如CPU、相机模块等,富士康除了进行组装外,自己也生产一些小型金属零部件。每部手机要通过400道工序才能完成苹果手机的最终组装,然后被装进白色包装盒等待出厂。因此此前每逢新款苹果手机上市前,都会有谍照从郑州工厂流出,这里也成为很多“果粉”心目中的神秘工厂。

在富士康郑州工厂大门外几百米就是郑州保税区海关,富士康在这里完成将生产完成的手机卖给苹果公司的手续。然后,停靠在郑州机场上的UPS、联邦快递等跨国快递公司的大型货运专机将这些手机运送到全球各地。据称,一架宽体波音747飞机可以运载15万部手机。每逢一款新型手机推出前夕,从郑州富士康的工厂到郑州保税区海关,再到郑州机场都会先后经历一段最繁忙的时期。毕竟全世界每两部苹果手机就有一部从这里走出。

苹果为何还是无法回美国生产

郑州富士康工厂iPhone部门的员工离开厂区

虽然富士康代工苹果手机一直被认为是整个苹果产业链的最低层级,但其实也被公认为苹果最无法替代的环节。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并不认同中国制造工厂的不可替代性,他从竞选总统开始就提出“让工作岗位回到美国”、“让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而且直接点名要让苹果回美国开设工厂生产手机。早在上任之前,特朗普就已经直接向苹果公司CEO库克表示,希望苹果能回美国建厂生产手机,而不是再在中国等国外地区生产。特朗普当时还承诺,如果苹果将制造转移回美国,他将为苹果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包括大幅削减企业税金。不过,从此次苹果发布的新款手机来看,“中国制造”依然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显然,即便苹果有心回归美国制造,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根据苹果公布的2016年供应商名单显示,其在全球有766家供应商,中国大陆地区的供应商为346家,占据将近一半。即便在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的供应商,也多将生产厂设立在中国大陆地区。另外根据苹果公布的数字,2016年在中国共有300多万人在为苹果工作,而且进入2017年这个数字进一步扩大。

尽管在中国销售的苹果手机价格明显高于美国本土,但其实“中国制造”是帮助苹果手机控制成本的最重要因素。有人按照特朗普的“美国本土制造计划”进行过测算,如果苹果手机回到美国生产,那么零售价格将大幅上升。以当时在美国本土零售价969美元的iPhone 7 Plus为例,如果在美国本土生产恐怕价格将涨到2000美元,涨幅超过100%。

那么这是不是仅仅因为美国的制造成本高呢?其实并非如此,有机构测算,如果苹果只是单纯地在美国组装手机,那么每部手机的组装成本只是从中国制造的4至10美元提高到30至40美元,这部分成本增长在苹果手机的终端价格中只占到大约5%。

苹果“美国制造”的难度在哪里

事实上,缺乏工人和配套才是“美国制造”的真正软肋,因为美国已经缺乏足够的产业工人和配套产业链。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就表示:“目前美国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已经不具备供应链。这种工业链不仅仅指的是原材料和核心部件,而且还包括具有一定能力的熟练技术工人。”

首先从工人来说,由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推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政策,将这类产业大力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美国则主要从事研发与设计方面的工作,因此美国很多大学甚至早就关闭了制造技术和制造科学方面的专业和课程。库克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曾算过这样一笔账,“美国苹果的高管估计,他们将需要8700名工业工程师来监督20万装配线工人;而在2014年,在美国完成大学级工业工程项目的总共只有7000名学生。”但相比而言,仅在深圳富士康,最高峰时就有着24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

此外,由于美国已经脱离电子制造工业很长时间,相关的配套产业很不完整,无法形成一个庞大和复杂的供应链。“在深圳,不管你需要多少零件,你都可以在一天内至少找到10个供应商。” 有专门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美国教授这样表示。而配套产业对于制造业特别是零部件繁杂的电子制造业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在于配套半径越短会使物流成本越低,更为关键的是,充足的配套产业能够满足制造业中订单量剧烈波动时带来的原材料需求变化,即能在短时间内凑够紧急订单所需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这对于制造上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强大的配套资源供应,可以有效降低制造上的原材料库存量,从而减少资金的占压等。

苹果在全球的766家供应商中,除了超过四成位于中国大陆外,还在日本有126家、台湾地区有41家,屏幕、芯片、镜头等元器件主要都集中在亚洲生产。真正在美国生产的只有69家。如果将主产于亚洲的元器件长距离运回美国组装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关键在于美国本土和周边国家根本无法找到这些供应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士康手机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