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手机与0PP0手机0PP0和vivo哪个好一点

去年的这个时候,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有关 OPPO 和 vivo 新机的信息,一定都围着各种明星代言广告的攻势打转。但今年的 6 月,我们对蓝绿厂的态度发生了 180 度的大转变。

前后不到 10 天,vivo 和 OPPO 相继拿出了 NEX 和 Find X 两款新品,不仅震惊了世界,也成功让无数围观群众路转粉。

“惊艳”二字,是现在大部分人对 OPPO Find X 和 vivo NEX 这两台手机的第一直观感受。更具意义的是,NEX 和 Find X 的出现也恰到好处地回答了今年手机行业内经常会讨论的一个问题:

“是不是所有手机都要长得和 iPhone X 一个样?”

此前,多数厂商们给出的解释很多而且听上去也很充分:技术上的瓶颈,供应链方案的限制,之所以要做一个刘海是为了给前置摄像头等传感器腾出空间,会有一个黑边下巴则是因为成本受限的缘故,等等等等。

但很显然,大家更愿意相信下面这种:

“大家都知道异形全面屏能提升屏占比,但在用户们都接受 iPhone X 的这种设计前,我们不敢冒险推出这样的产品。”

会有这样的顾虑其实并不奇怪,从多家分析机构的数据来看,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现在正处于“增长停滞期”。排在前 5 的几个巨头已经直接瓜分掉超过一半的份额,尤其是在中国,留给二三线品牌的可能只有不到 20% 的空间。

面对这种状况,不要作死,也不要给自己挖坑,基本成了 5G 时代来临前,各大中小品牌们的共识。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是用户购机欲望的改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再往后,不过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改进,“挤牙膏式”的升级也没办法再骗过精明的消费者们。

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只要手机不坏,很少人会有动力再掏钱换一个新的。

所以,这种变化其实和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一样,智能手机也走到了属于它的“”,如果某个方案过于激进,商业角度来看大概不是一个的理性且明智的选择,相比较之下,跟随一个经过用户市场验证过的成功产品显然会更为保险。

在现在的手机行业里,扮演着这个角色的是每年的苹果 iPhone。

事实也证明,那些卖得最好最多的手机,往往也都是那些“iPhone 的致敬者们”。虽然发布时要忍受一些流言蜚语,但只要营销对路,照样可以获得一个;至于“不像 iPhone 的人”结果谁都说不准,或许能另辟蹊径打出一片天下,但更多的可能只能落得个叫好不叫座的境地,这对二三线品牌来说就是一次伤及筋骨的痛。

如果一切都按这个剧本进行下去,厂商都不敢冒险做创新产品,消费者就真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余地了,智能手机市场似乎就会陷入一种死循环。

所以,人们开始声讨那些模仿者和抄袭者,再之后就追溯到源头上。尤其是当 iPhone 成为了手机行业的标杆后,你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观点:

“如果 iPhone 不敢创新,是不是全行业都不懂做手机了?”

前几天,Quartz 网站的 Mike Murphy 就曾:“苹果扼杀了电子产品的乐趣。”它以诺基亚时代的多种形态手机产品作为对比,觉得现在的智能手机放眼看过去,本质上都只是尺寸不一的“小方块”,他斥其为是行业中“无聊的一面”。

但这个锅倒也很难甩到苹果头上,如读者评论所说:“不能把其他厂商的无能归咎到苹果身上。”当然,从模仿者的角度来说,跟随策略是相对保险的做法。

毕竟苹果 iPhone 亦或者是受到大众认可的三星旗舰等产品,其实也是变相给出了智能手机产品各个阶段的“最优解”方案。体量和产品性质决定了,只要 iPhone 仍然是苹果的核心支柱,只要它仍然需要为几千万用户的使用体验考虑,那么就注定只能在激进和保险两条路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它要考虑选材,要考虑人体工学,也要考虑维修性。

我们也曾在《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款小尺寸手机 ?》一文中做过一种,即智能手机这种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决定了,它很难会去为了满足少部分人的个性需求的“一株芳草”,而放弃掉大部分人的“青青草原”。

所以,能否在保证批量生产的同时,也满足部分用户对手机设计的个性化需求?如果哪天苹果走了歪路,是不是所有公司还是会跟着走,甚至觉得这是正道?这是全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同样作为市场领先者一份子的 OPPO 和 vivo 提出了另一种手机形态的“解法”,即将摄像头做成伸缩结构,以避免出现 iPhone X 等产品留有刘海黑边的妥协。

虽然伸缩结构设计难免会有一些体验上的妥协,但从智能手机的发展进程来看,我们所追求的无外乎是观感上的整体性,而手机屏幕,恰好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完美与否的视觉呈现一部分。

所以,借助传统的机械结构技术,OPPO 和 vivo 成功将摄像头隐藏在一个可动的模块上,巧妙地实现了“正面一整块屏幕”的目标。这种设计是不是另一种“最优解”暂时还不得而知,可如果想要摸索出未来手机的新形态,就少不了要打开思路,探索更多“iPhone 不敢做”的新领域。

而这一步,也受得起改变既有手机行业规则的赞美。

在此前 X21 的评测文中,我们在结尾也说:“在全球前五手机品牌这个新标准上,我们显然更希望 vivo(包括 OPPO)能够做出领先者的风范,而不是单纯的迎合需求并成为跟随者。”

让人欣喜的是,这种改变比预想中的还要迅速。当 OPPO 和 vivo 在中国大陆收获了足够多的用户量后,进军海外市场已经成了下一个重要的议题。就和两年前的小米 MIX 一样,拿出足够差异化的旗舰机产品,依旧是转变和提升品牌形象最直接的办法。

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如今的 OPPO 和 vivo 应该能体会到这个感觉了。

早上看到有人给瓦力留言,想让我们谈谈对OV(、)的看法,它们的手机是不是真值得购买。

OV一直都是主流圈子中比较奇怪的品牌,性能一般价格很高,性能好了,价格更高,但销量一直很强,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一些事情,很多人都说OPPO、vivo是一家的,理论这么理解似乎合理,毕竟他们有同一个爸爸叫,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是独立的两家公司了。

OPPO 是由步步高原来的某几个股东单独注册的公司,用来做的业务,公司名称是广东欧珀移动。

而vivo才是原来的步步高,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最早的时候《》的冠名广告是这么念的,“欢迎收看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步步高vivo”,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仅保留了vivo的品牌名称。

是不是有点惊讶?虽然步步高的老大持有OPPO、vivo的股份,但他们早已经不是一家的了,而以前的集团几乎已经不存在了,那些还把OV放在一家的人,以后还是改个称呼吧。

理论上来讲,OPPO、vivo应该算是同门师兄弟,所以经营策略和推广方式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而这也是让很多人误以为他们是一家人的导火索。

身世的问题解开了,下面来谈谈产品问题。

OPPO和vivo 的产品大致上都有“高价低配”的特点,这也是被吐槽最多的地方,可这些完全没有影响它们的销量,这是怎么回事?

OPPO和vivo一开始主攻的市场并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三四线城市疯狂开店,由于小城市的人对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有线下店铺的OPPO和vivo非常受欢迎。

另一方面,小米、、360等品牌,最开始都是在线销售,所以对于并不发达的小城市来说,几乎就是盲点,这使得OV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即使到了现在,小米也不得不扩展线下业务,否则仍然干不过OV。

从目标用户来看,OV的目标用户也非常明确,就是女性用户为主,我们从代言人和产品卖点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了。

在称霸市场的那几年,OV用长的“差不多”的策略,再一次赢得了N多用户的好评,虽然3000元的OPPO不便宜,但怎么也比外观差不多的iPhone便宜2000元,虽然有点可笑,但确实达到了火热的效果。

OV的策略一直是非常强的,他们能很准确的抓住目标用户的需求,并且能很轻松地给他们传输进去。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2000万柔光自拍照亮你的美”。尤其是后一句,几乎一进店门就能听到,大多卖OV手机的店员都是猛推荐拍照,其它几乎不说。

线下店员挣得多,自然愿意多卖,但对于OV的某些店员,我真心持敌视态度,一进门就是各种无耻的洗脑,然后就是对友商的各种鄙视,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只是各别店员,我相信还是有好店员的。

可能大城市的人买手机会优先想到处理器行不行,这手机和iPhone比哪个更有面子;但对于小城市的来说,能不能用的住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收入有限,买一款手机希望可以多用几年,这也是OV销量好的重点之一。

如果用过OV的人应该都知道,先不说系统是不是好用,单手机质量这一条来说,绝非小米、这种品牌可比的,甚至不夸张得说,OV的手机质量可以稳坐第一梯队(还有华为)。

拍照是OV用了很多年的杀手锏,自拍比整容还好看,各种滤镜效果分分钟让厂妹欢喜不已,谁会讨厌一款把自己拍漂亮的手机呢?不过随着国产手机对拍照等核心卖点的提升,拍照已经不能再当重要卖点了,毕竟现在国产手机的拍照实力都很接近了,同样因拍照火起来的还有努比亚(现在甚至都没什么人关注了)。

外观漂亮、质量好、自拍把自己拍漂亮了,这样的手机不火才奇怪呢。

上面我们说过,OV的用户大多都是女性用户,而女性用户对处理器性能的需求是非常小的,系的休闲根本不用什么好处理器,即使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用骁龙660都妥妥的。

OV不用好处理器也能把3000元以上的手机卖出去,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买它的人根本就不看处理器。

方案一:好看的外观、优秀的质量、主流拍照水平,一般般的处理器,卖3000元;

方案二:差不多的外观、差不多的质量、主流拍照水平,好一点的处理器卖3000元。

如果我们把方案一和方案二放在一起对比,似乎OV的高价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对性能没那么高的需求,当然要选择质量好的,外观好看的,这非常合理。

下面我们用一些数据来让大家更深度一点了解OV的产品:

这是2018年第二季度的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其中华为是包括荣耀的,因为它们在是真正的一家人,而小米也是包括的。OPPO和vivo是分开来统计的,这也证实了它们根本没什么关系,所有第三方数据公司全分开计算的,如果是同一家,一定会放在一起。

OPPO要比vivo出来混的时间长,所以在销量上也有明显的优势,甚至比还多。

华为和荣耀的产品线非常广,各种价位的产品全有,所以在城市分布上比较均匀。而iPhone的起售价都非常贵,所以在一二线城市是最火的,几乎占了70%以上。

OV的用户群体高度重合,换句话说,OV就是相互的最直接竞争对手,甚至销售策略、推广模式、产品定位等全一样,这就像和自己比武,胜败就在一念之间。

小米的用户群二线城市也很多,毕竟一开始,小米的起点就比较靠前,不过现在已经在逐渐往三四线城市走了,毕竟那里的市场要比一线城市更好。小米与OV的用户群是差不太多的,并没有因为线上更厉害而拉开差距。

这张表格很重要,它直接反映了各个品牌价位在心中的接受程度。华为热销的机型在元之间,我猜贡献了非常大的人气,毕竟很实惠,价格就在这个区间里面。而1000元以下的入门机型仅占20%多一点。

是最厉害的,79%都是4000元以上的手机,这也是为什么公司能赚走全球70%以上利润的原因,这一点不服都不行。

OPPO和vivo的差异在这里就非常明显了,vivo的主力机型在元这个档位,而我们之前也经常给大家推荐vivo Z1这种比较实惠的产品,几乎不推荐vivo的旗舰机,从这个表格上也能反映出来,也是有这个倾向。

OPPO也非常厉害,46.8%的人都选择了OPPO的旗舰机,说明在这一点上,OPPO确实有下功夫,不管是产品还是宣传上,都很到位,在里面,也就OPPO能把贵的卖这么好,华为都有点招架不住。

小米仍然是最偏科的选手,虽然小米6、小米8都是所谓很有“性价比”的机型,表面上也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实际小米销售最好的却是很便宜的手机,从表格上我们也可以看到,48%的销量来自1000元以下的产品,将近一半!!!这是个很恐怖的数字,似乎小米并没有表面上这么好过,毕竟贵一点的手机才挣钱。

小米在大多数人心里,还是买便宜货的品牌,想到小米一般都是“性价比”、“很便宜”、“处理器”等等,这样一来小米想提升品牌形象就很难了。

从这张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OV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OPPO的用户54.5%是女性,而且竟然有87.9%的用户都是年轻人,甚至40.4%还不到25岁,大约刚工作或上大学。这一代人根本不会太在乎性能,他们要的是个性,只要自己喜欢才不会管别人怎么说。

所以30多岁以上的大叔们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买OPPO,也很正常,毕竟不是一代人,有很大的代沟。但OPPO懂,所以他们卖的多。

vivo虽然表面上与OPPO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用户中竟然是男性更多,这就会导致用户对性能的需求要更多一些,毕竟男性玩的更多。或许和销量上的差异与这一条有很大的关系。

总结,看完上面的内容,是不是对OV的了解比以前更多了呢?那么你是不是还认为OV销量高是不合理的呢?要知道,手机卖的好并不是因为用户傻,而是他们知道用户想要什么。

如果你感觉OV垃圾,说明你并不在他们的目标用户中,所以他们不需要照顾你的感受,而你也没必要为他们操心,选择更适合你的品牌就行了。

  oppoa3和vivoz1哪个好呢?我们都知道现在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还是比较迅速的,因此我们在挑选手机的时候也是比较关注手机之间的对比的,具体oppoa3以及vivoz1这两款手机该怎么选一起看看吧。

  OPPO A3采用了和R15非常类似的刘海屏,搭载6.2英寸显示屏,分辨率为像素。OPPO A3采用联发科Helio P60八核处理器,采用4GB运行内存+128GB储存空间,并支持扩展容量256GB。

  OPPO A3后置1600万像素,f/1.8大光圈,前置800万像素支持AI智慧美颜,AR贴纸等功能,电池容量为3400mAh,支持刷脸解锁,没有指纹识别模块,也就是说是不支持指纹支付等功能的。

  指纹方面,OPPO A3取消了传统的指纹识别,只提供人脸识别。不过,鉴于其采用的2D人脸识别,技术还不够成熟。

  直接取消了指纹识别,难免有些激进,在低光下,人脸解锁成功率并不高,另外支付宝、微信支付宝,没有了指纹识别,也会有所不便。

  vivoz1采用塑料机身材质,金属亮面带来流金溢彩的质感,出色涂层工艺让色彩表现力更丰富,不同角度下还能展现出独一无二的光泽效果,美得如出一辙,尽显时尚气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PP0和vivo哪个好一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