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享一下《茶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事》1080p的地址吗?

简介:本文档为《[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TEA.Story.of.the.Leaf]六集CCTV-1doc》,可适用于工程科技领域,主题内容包含茶一片树叶的故事TEA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概述: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第二集路的尽头第三集烧水煮茶的事第四集他乡故乡第五集时间为茶而停下第六集一碗茶汤见符等。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TEA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概述: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第二集路的尽头第三集烧水煮茶的事第四集他乡故乡第五集时间为茶而停下第六集一碗茶汤见人情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茶是一枚功夫。来自同一棵茶树的叶子可以调制出千变万化的香。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茶经过了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与我们相遇。茶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云南景迈山:每年三月云南景迈山盲井村的苏国文都要和家人一起赶制春茶。茶青来自景迈山的古茶园。这是制作云南普洱茶的上好原料。苏国文景迈山布朗族最后一位头人苏里亚的儿子。他和族人们相信自己是茶神的子孙。尽管景迈山的茶大多被制作成普洱茶饼。但布朗人自己还是习惯喝存放一年以上的散茶。“那么在喝新茶的时候按照我们的茶文化要把它制成烤茶”。烤茶的器物都是就地取材土法烧造。抖动使茶叶和火炭充分接触以去除茶叶中的杂质和寒气并由此调出浓郁的花香。“在过去我们的老人到地里面去劳动。如果忘记了中午饭他不会回来的。如果忘记掉那个小茶罐不去了要回家了。不喝茶那个疲劳解不掉。茶在布朗族的生活当中是密不可分的”。来自森林的古树茶山野之气强烈。喝下去苦涩但回甘迅猛。很快唇舌间便都是满满的甜香。苏国文和他的族人世代居住在云南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冰川纪青藏高原阻挡了致命的寒流。它的东南边缘成为地球上古老物种的天堂。最早的茶树就生长在这片原始森林中。人类与野生茶树间的亲和故事在千百年的口口相传中渐渐被演绎为神话。凝聚成这片森林中众多民族的共同记忆。四月中旬景迈山的春茶已近尾声。布朗族村寨将迎来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茶祖节。“每年要举行一次茶祖节。如果是小祭它的高潮在十六日如果是大祭它的高潮在十七日。大家都要上到山顶上祭牛用牛来祭祖先”。年苏国文的父亲临终前嘱咐他三件事。一要在布朗山建一所学校二要编写完布朗族史三要为布朗族茶神建一座寺庙。如今苏国文都完成了。“只有明确地知道自己是怎么生下来的、是怎么长大的。要怎么回报对养育自己的前辈。这样做人才会有意义”。七十六岁的苏国文坚信本民族祖先的灵魂依然生活在这片密林深处。“我们布朗族每开辟一块新的茶园种的第一棵树叫做茶魂树。树桩把它栽起来它就代表那个魂。魂在守卫他的茶园”。四年一次的茶祖节大祭整个景迈山的布朗人都汇集到帕哎冷寺。用山泉水泡茶洗浴神像以自家最好的新茶供奉茶祖。布朗人的茶祖叫帕哎冷。传说一千八百多年前是他在面对族人大规模遭受瘟疫的危难时刻发现了茶叶可以治病从而拯救了自己的族人。“我们就要在山顶上来呼唤茶魂。我们认为每一块茶地都有茶魂。那天我们要把所有的茶魂叫回来欢度这个节日。因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财富。我们任何一代布朗族都不能忘记的。希望他们能够回来保佑我们所有的村民保佑所有的现在的古茶”。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茶树一路向东南延伸在自然与先民的调养下逐渐演化为易于采摘和管理的小叶种灌木。正是这些低矮灌木上生长的鲜嫩芽叶精制成中国的众多名茶。北京:唐云:“二十五年以前吧我来的时候是冬天特别冷。是年月日。一直生活到现在”。意大利人加博列拉波尼诺有一个中国名字唐云。“我是意大利人当然我喜欢喝咖啡。可是来了中国以后那当然我也开始喝茶”。龙井是她最喜爱的一道中国茶。与普通外国游客不同北京茶馆里的龙井茶远远不能令她满足。年月唐云赶到杭州。这个茶季她将在一户茶农家度过。浙江杭州:每年春天的茶季中国各地茶农家里经常会有爱茶人前来借宿、他们希望品尝到最新鲜的好茶更希望体验一盏好茶背后的甘苦。他们住在茶农家里与茶农一起劳作生活。在江南他们被茶农称为茶亲。唐云就是龙井茶农陈伯的茶亲。“老的叶子不要带回去采摘是第一关。采摘好了炒的茶叶很好质量很好。龙井茶的采摘就是两叶一芯无论大小都是一样都很嫩的”。“手指也变颜色了”。“都黑了”。“应该说采茶也是挺累的。早晨六点去茶园到中午吃饭的时候然后回家吃饭然后马上就回去到很晚。很辛苦的一种工作”。“龙井”是茶名是地名、是村名、也是泉名。中国古人认为这口井与海相通井中有龙所以叫龙井。龙井村的茶农大多熟知龙井茶的各种掌故。不忙的时候他们都喜欢喝慕名而来的爱茶人聊天。“这个地方是天赐予我们龙井的种茶的一种福分。乾隆来了到这里喝茶路过我们龙井村。他认为这里的茶他也不讲好也不讲差时隔三年以后带着他的侍卫到这里。他写下了龙井乾隆御览制在这里留下了他的一段历史”。现在大多数的制茶工艺采用机器生产。但在十五年前龙井茶的制作完全手工。“没有电的这个火过去是怎么回事”?“没有电开始是烧柴火。我们刚刚参加劳动的时候十六岁也不会炒茶叶就是烧火”。龙井属于不发酵的绿茶。绿茶是中国人喝得最多的一种茶。人们喜爱绿茶清汤绿叶的品相更看重它的健康功能。尤其是绿茶抗癌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龙井茶的色泽绿、黄两色浑然天成恰似中国水墨画的墨迹浓淡相洇。龙井茶的味道香郁若兰。而茶农的说法更平实油煎蚕豆瓣香。这是一种品位极高的人间味觉。“中国人从早到晚都喝茶。就是还是比较平静然后他们还重视平衡。所以我觉得通过茶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吧。创造一种境界一种气氛。我觉得我特别欣赏”。中国人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四川发现的一份汉朝契约里就写明去市场买茶为主人煮茶清洗茶具等僮仆分内的职责。四川的茶馆都很拥挤伙计们为了不打扰客人不能凑得太近。于是有人突发奇想发明了长嘴铜壶。如今这种手艺被演化成一套炫目的技艺名为“龙行十八式”。曾亿馨:“我叫曾亿馨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我学习长嘴铜壶有三年多了。其实一开始会去学习茶艺和长嘴铜壶是受我爸妈的影响。我爸妈都特别喜欢喝茶”。四川成都:成都是个大茶馆。茶馆里有个小成都。“我第一次看龙行十八式是我十七岁的时候。如果是女孩耍这个长嘴铜壶的话一定很帅”。“你还要练龙行十八式不知要练好久”。“想起那一招我太恼火了”。“就不要练了就把凤舞(十八式)练好”。“你就是不想教我”。“不是教不教的问题是你练了没有用啊”。“咋没有用呢”?“是没有用嘛我跟你说没用。你耍又耍不了人家那么快”。“我慢慢练嘛”。“你慢慢练你体力跟得上不”。师傅告诉曾亿馨要想学好龙行十八式先要懂得茶。四川雅安:距离成都一百多公里的雅安有一座蒙顶山。相传。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一个叫吴理真的人在这里种下了七株茶树。后人在吴理真当年种下茶树的地方建了一座茶园取名皇茶园。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成为好水沏好茶的象征。曾亿馨要找的人就生活在蒙顶山上。成先勤蒙顶黄芽工艺传承人:“像你们年轻人太浮躁了。真的天天在这里采茶你的心都静得下来”。这位老人叫成先勤。按辈分曾亿馨要喊他师爷。十几年前在前人基础上他设计了属于自己流派的龙行十八式并传给了儿子成波。其实成先勤更擅长的是做茶。曾亿馨的到访正是成先勤一年最忙的时候。每年这个季节他都要做一种近乎失传的茶品。之所以会的人少主要是由于它工艺繁琐选料精细。“我们今天采的茶是拿来做黄芽的。长度要在一点五厘米到两厘米。采的时候要掰不能去掐”。这样珍贵的原料往往用来制作上等的绿茶。然而成先勤却要把这大好的原料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气力制作成看上去不那么漂亮的黄茶。“杀青的温度一般在一百六十度以上锅底离手心在一尺二的距离要感觉到烫”。茶叶要在高温的铁锅内用手翻炒四五分钟脱水、杀青。“从明朝的时候自从开始做炒青茶的时候就是这个手法了。第一道杀青主要是要使那个鲜叶去掉青草味然后让它焕发出芳香味。我们的黄芽的发酵它主要是靠闷黄让它的这个发酵程度不超出百分之十。每做一锅起来要用草纸把它包起来。纸是透气的在包的时候它不会把茶闷坏。如果你用其他的布它可能就对茶就有影响了。这是古代传下来的。我们都不晓得它的原理是什么?它的味道还有它的色泽就是好得多”。黄茶是一种分寸感极强的茶既保持了绿茶的鲜香又多了一份柔和的特质。做茶的火候必须恰到好处。即使最有经验的老师傅也难保每次都成功。“这个要三十六个小时才可能转化”。成先勤并不是这座山中土生土长的人但这座山他再熟悉不过了。在这里他度过了五十个春秋。“这个庙始建于三国时代离现在一千多年了。原来是破败不堪。年的时候我们从成都一百多个人到这来在这里开荒种茶。那时还没有你可能连你父亲都还没有。在这个庙住了十年的时间。这后头最多住了两三百人。这周围的茶园都是我们当时开出来的。原来庙边上都是种的茶。然后当时的和尚自己就一边念经一边做茶”。蒙顶山的茶园历史上大多属于寺院。僧人们相信种茶、做茶、喝茶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修行。茶叶发酵三十六个小时后在烘焙。如此制作出来的黄茶黄叶黄汤。同绿茶相比轻微发酵的黄茶口感更加温厚平和。对肠胃清寒的人尤其适宜。黄茶制作考究稍不留神就功亏一篑。如今黄茶在中国的四川、湖南、安徽等地都有生产。这是一道含蓄内敛的茶。“我们泡一杯茶茶都浮在面上然后逐渐沉入杯底这使我们领悟到人就是这样的。开始你不成熟的时候都是浮在面上的。但是随着你的经历多你的知识的增加、社会阅历增加你就沉下去了”。同一片茶叶经过中国人灵巧的双手演绎出了无数种口味形成六大茶类。不发酵的绿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茶叶的鲜度轻微发酵的黄茶比绿茶更多了一份柔和不炒不揉的白茶最多地保留了自然的原味半发酵的乌龙茶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香气发酵时间最长的黑茶曾经是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与其他五大茶类相比全发酵的红茶兼收并蓄是当今世界消费量最多的茶。福建武夷山:每年的春天武夷山的桐木村都会飘荡着松木烟熏的味道。在绝大多数制茶师傅看来这种味道对于茶几乎是灾难性的。然而对于桐木关的茶人们来说这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味道。这就是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茶的独门秘方。正山小种红茶工艺的传人江元勋。每天早晨都要将昨晚制作的正山小种取样品评以确定它们的等级。判断的标准是桂圆香和烟熏香的醇厚程度。“两个A一个好”。三百多年前世界第一款红茶诞生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当时的故事江家代代相传。“明代末年清代初年的时候从江西桐木关那边来了一支部队。这个山里人没见过世面。茶叶就不管了。等到第二天一看茶青没办法及时处理已经发生变化了就是发酵了。很急就马上烧火给这个茶放到锅里去炒。炒完了就揉揉了就焙焙下来外形颜色黑黑的泡起来汤色红红的。就不像原来的绿茶了。心里想这家伙坏了。但总是茶总是心血。送到星村。星村当时还有很多闽南的商人交给他们托你看看怎么卖掉?闽南的商人来年就找到我们家。你去年那个茶我卖了是原来茶价格翻了一倍。那这样子的话出去了而且比绿茶好卖。这个茶口味他们(欧洲人)更适应”。今天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茶叶市场属于红茶。红茶传到西方之后英文成为blacktea。在中国的茶叶分类中还有一类后发酵茶叫做黑茶。在藏族文献中黑茶被称为甘露之海。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蔬菜水果匮乏藏民需要分解油腻补充维生素而这都离不开茶。不仅西藏对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游牧民族来说黑茶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古老的黑茶工艺已存在上千年。四川雅安:每年春天四川雅安的茶农在采完第一拨嫩芽之后半个月就开始收集黑茶的原料了。别的茶类弃之不顾的粗枝大叶却是黑茶的主要原料。徒手采摘困难所以采茶人要带上一把特制的刀子被称为刀子茶。黑茶有着各种制茶工艺中耗时最长的流程。要想制成的毛茶结实饱满就需要对粗老的枝叶反复揉捻成型。但在现代揉捻机出现之前这是最消耗体力的一项工作。如今只有雅安长沙村的老师傅还能用最传统的方式揉捻茶叶。蒸一下可以使这些原料变软一些再装进麻袋防止被枝桠扎到。传统的揉捻技艺需要一块木板来帮忙。这道工艺至少要重复三次被称为溜茶。溜茶如今只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下来。今天中国的黑茶生产现代生产线早已全面取代了传统工艺。渥堆发酵是黑茶的独特工艺。湿漉漉的茶叶堆紧压实。微生物的活动促使茶叶发生转化堆心温度达到七十多摄氏度时要进行翻堆使温度均匀反复多次一周以后的茶叶颜色变为黑褐色。渥堆发酵激发出了黑茶独特的保健功能。今天不仅是游牧民族受都市病困扰的现代人也开始喝起黑茶。黑茶最后一道工序是被紧压成砖形或饼形。然后走上漫长的茶路。从二十世纪上半叶开始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制茶工艺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如今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正不断被应用到中国的茶叶生产和深加工领域。然而古老的手工技艺在今天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融合着土地与手掌温度的手工茶是中国人守护心灵的一种方式。随着茶叶迁徙的进程山野之气渐被驯服。对香气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在茶香之路走得最远的非乌龙茶莫属。武夷岩茶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今天最顶级的武夷岩茶被称为大红袍。这个名字来自于天心永乐禅寺后山峭壁上的六颗古茶树。每年茶季开始采茶工天不亮进山徒步两个多小时到达茶园。“在武夷山最精品的(岩)茶叫三坑两涧。落坑落涧的茶它的茶品质都特别好。日照时间短、叶片也比较厚泡出来的汤水也比较醇厚。这种茶就好像与世隔绝。在这山里它就像禅修的大师一样在这种静当中去参悟感受。这种茶就有这种感觉”。辛苦采摘一天太阳落山前每人挑着一天所获大约二三百斤的茶青徒步两个多小时送到茶厂。天心村的黄圣辉师傅每年还坚持按古法做一点手工大红袍。“在武夷山我们为什么讲做茶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一的时候茶才能做到极致。它就跟生长的地理环境一样你要有最好的制作师然后你还要有最好的制作环境在摇青的时候要很讲究而且在水分适当的时候这个茶的边缘开始绿叶红镶边这个茶那种标准发酵的过程就出来了。杀青你看两百多度温度的锅只要稍微不留意那手肯定被烫起泡的。揉捻是用齿状的揉捻筛就像我们打太极一样你的手摇很巧左右地摇摆让茶的青叶卷起来用的都是内力。这个精品茶就是要微火慢炖我们要用炭灰去烘焙二十小时”。传统大红袍做得最极致的可以烘焙九次。这样做出来的茶轻滑有光泽如同泥鳅鱼一般故名泥鳅火。“我们讲这个武夷山的茶。他在品茶的时候一定要品出声音对茶是一种赞美。你看这样的它叫啜茶。啜茶的过程是让你整个口腔里面每个部位都要接触茶的汤水这泡茶所有的好坏在你的舌面上全都体现出来”。黄圣辉武夷岩茶工艺传承人。每年做的手工大红袍黄圣辉都要送给寺里的师傅尝一尝。“早年我们住在大山里叫水帘洞离我们天心永乐禅寺非常近。一个巧合的机遇让我在这寺庙里待了六年”。“感恩喝我们茶的所有众生因为他们成就了我们”。“这是我人生对茶有另外一种体会、另外一种感觉。所以回来以后我就定下标准一生要与茶结缘”。福建福鼎:修行的人往往也是爱茶的人。太姥山位于东海之滨是古时候道佛仙家隐居修行的地方。每隔几天长净和尚就会离开太姥山顶的白云寺下到半山去会一棵老茶树。长净:一般的古树它到山上都会有地衣有些小虫、小生物它就会躲在地衣底下。太姥山的这株白茶古树被视为福鼎大白茶的母树。小叶种茶树一般寿命不长。超过百年已属罕见。这棵古树树龄达到三百年本身就是个奇迹。“虫子躲在地衣底下以地衣为巣它就会把这个老茶树啄掉。如果说一棵树上面长满了地衣的话茶树外面的皮下组织就全部被它(虫子)破坏掉”。十七岁时刚刚出家的长净第一次跟随师父下山为古茶树清除地衣和虫害。白茶是一种古老的制茶工艺用晒干或阴干的方式对茶叶进行简单加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当地人常常把白茶当做消炎杀菌的药品。福建福鼎柏柳村:每年三月中旬开始梅伯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一个月。“早上也不能太早早上雾很多、很大对茶青色泽有影响。晚上要早一点收起来。中午晒得时候太阳太强一晒会糊了。说起来这个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就很难。要眼观其色我们眼睛看它的颜色怎么样或白或黑。手摸其干它的干度怎么样。晒白毫银针我们要细心地去观察它等那个火烟全部消完了没有烟了我们才把那个银针放上去。温度不要太高一高等一下就糊了”。顶级的白茶以清明前的壮硕多豪的茶芽精制入水根根挺立白毫闪亮名为白毫银针。因为清明前后正是制茶高峰。柏柳村的祭祖活动推迟到四月下旬。梅是大姓这一天附近村落的梅氏后人都会来到柏柳村的梅家祠堂祭祖。一碗白茶茶汤是祖宗灵前最重要的祭品。今天在市场大受欢迎的白茶是一百多年前从附近的太姥山上移植而来的。白云寺年久失修。年的春天开始修缮。寺院生活清苦。当年只有长净一人跟着师父在此修行。师父教给长净做茶的功夫。每年都会做一些白茶存放在罐子里。凡是有山民或香客身体不适师父都会拿出一些老白茶送给人家喝。师父去世后长净延续了寺院做白茶的传统。“晒青的过程中你要非常细心。一般我们这个茶叶铺过去了以后不要用手再去碰它。如果是天气好的话像西风的天那可能就晒得比较多”。这在天无三日晴的太姥山顶并非易事。“我们这边到清明都很冷的晒白茶很不容易。在太姥山上存一点白茶是珍品。喝茶的时候要用这颗心。坐禅的时候也用这颗心。茶味跟人生的味道一样跟禅的味道也一样。因为茶也有生命它跟人一样。你对它越了解你做的茶就越好。我师父以前存白茶就是为了治病。就像炖补一样放在锅里炖下一点盐巴”。寺院的修缮将持续一年外来的工人很难适应山顶的阴冷潮湿。长净每天要为工人们烧上一壶老白茶。“炖的那个汤我们看起来黑褐色。喝一下子感冒就没有了麻疹也没有了最好的是去心火。慢慢地慢慢地你发现万法回归内心生活还是回归平淡最快乐。喝茶也是这样的。以前是追求种种的茶。茶香、茶汤、茶的颜色怎么样?慢慢地现在只要有一杯清淡的茶就可以了”。今天茶叶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这一切都源自几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与茶在森林中的某次相遇。仅仅拥有野生茶树还不能被称之为茶的故乡。从自然中选择它被茶亲和与茶相谐将一片苦涩的树叶调理出千变万化的甜与香。一碗茶汤几千年的韵味。中国人所念所想依然是茶的本原自然。“我们的祖先他在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这样一条遗训。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自然灾害死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你们也会吃完用完的。就给你们留下这片古茶园和这些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绝。你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一代传给一代决不能让它遗失”。下集预告:从茶的产区到无茶之地从对茶的期盼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中国人的生活因茶而交融在了一起。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集路的尽头。第二集路的尽头茶是一段旅程。从茶的产区到无茶之地。从对茶的期盼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人们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传统、寻找希望。在路的尽头有安放我们心灵的家园。从茶的故乡到无茶之地路因茶而生。广袤的大地不同的族群。中国人的生活因茶而交融在一起。**********************************************************************第二集路的尽头新疆喀喇昆仑山维吾尔族汉子米吉提正在向山顶的夏季牧场进发他要投入一场冒险。“路很艰苦骑马要三天才能到”。这场冒险或许会搭上性命。“有时候后洪水。过不去只能返回。水小的时候马可以走在水里水多的话一个人在前面拉着马。有时候水可以没过马我们很害怕。冒险的代价是一种茶。用雪菊泡茶喝可以起到药的作用还可以退烧。找不到药或者中风都吃。我老婆有血压病。听说可以降血压所以感兴趣”。米吉提的家位于喀喇昆仑山脚下的克里阳乡。几年前中国的茶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茶昆仑雪菊原产地就在这里。新疆本不产茶。自古以来这里的茶都是由内地输入的。而昆仑雪菊让新疆有了自己的茶。其实雪菊并不是山茶属植物。但冲泡汤色红亮既有菊香又有上等红茶的味道因此也被视为茶饮。目前在克里阳大面积种植的雪菊来源于当地的一位村民从喀喇昆仑山深处带回来的野生雪菊种子。最初只是观赏后来有人发现了它的价值才得以广泛种植。为了给老婆治疗高血压病米吉提前几年都是向种雪菊的乡亲买一些今年他有了新的想法买不如自己种。种雪菊不仅可以自用还能给家里增加些收入。但是光买种子就要花掉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要省去这笔钱只有一个办法。“昨天我详细地问过阿力普。他说山上的确有雪菊你放羊俄时候来找我我们俩去山上找。他知道位置”。米吉提寻找野生雪菊的计划因为开斋节的到来而推迟了。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要的节日一般要过三天。期间乡里的家家户户都要走亲访友、宴请宾客用音乐和舞蹈欢庆节日。“我是能歌善舞的人。听到鼓的声音就想好好地跳舞。除了羊就喜欢唱歌跳舞”。最近几年昆仑雪菊成为这种聚会上不可或缺的元素。欢庆的时刻米吉提的心理却别有一番滋味。今年的开斋节他不能再家里过完了。米吉提要立刻启程去喀喇昆仑山的夏季牧场放牧。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这次能找到野生雪菊。山上的野生雪菊我没有见过。据说是在山里的某个地方采的。克里阳乡平均海拔两千米。而米吉提要去的夏季牧场在喀喇昆仑山深处近四千米的地方。“马要是脚一滑掉下去我们的命也没了。在山上有些路很窄连毛驴都很难走。石头路很难走所以需要很长的时间。大家相互讨论掉下去我们的尸体怎么办?要是万一掉下去了别的同伴想办法把我们的尸体交给家人”。在朋友曾经发现野生雪菊的地方米吉提搜寻了一周但却没有任何收获。近些年随着天然草场的不断退化许多珍稀植物越来越难觅踪影。“牧羊人会摘羊也会吃”。又是一周过去了野生雪菊依然没有出现。“过几天我再跟阿力普一起去山上放羊继续找雪菊”。米吉提并不想放弃。他还要在山上度过一百多天游牧的日子。说不准那一天就会与野生雪菊不期而遇。“如果能找到雪菊的话就把种子拿回来种。希望家里的日子会渐渐好起来”。在中国茶是一个很包容的概念。很多饮料原本并非是山茶属植物制作。如菊花、水果、中草药等等。但都在用茶的方式沏泡、品饮被划定为代用茶也是非茶之茶。对非茶之茶人们更看重它们的保健功能。广东广州:广东凉茶就是一道著名的非茶之茶。在粤语说唱圈小有名气的讲者乐队是一个非职业乐队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它们既喜欢节奏明快的说唱风又钟爱本土文化。目前他们刚刚创作了一首新歌唱的就是广东凉茶。广州人都爱喝凉茶以对抗岭南湿热的气候。传统的广州凉茶需要二十多味药材在砂锅里慢火熬制出来。严格意义上说凉茶更像是药。老广东人一有头疼脑热、咽喉肿痛第一反应便是来上一杯凉茶。讲者乐队找来同样喜欢说唱风格的摄影师为这段新歌拍摄MV。在药材市场在老派的凉茶店铺。人们很好奇这帮衣着鲜亮的年轻人居然在演唱凉茶。“火气一年四季都有。喂伙计中草药是老友苦口良药吸收入身体漫游。对症下药将垃圾清除扫走。雾里看花必定要清肝明目推陈出新不过历史历历在目。闷热的气候躁动特备容易导致心火上升心火上升像赤道重叠。Loveandpeace世上并无难事想有病没痛takeiteasy神气的药草雾气萦绕甘露穿梭我体内探索生命的深度”。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群年轻人躁动的青春秀。而对这些年轻人来说通过这首献给凉茶的歌他们寻找着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关系、与古老传统的关系。云南西双版纳:两千公里外的云南西双版纳那里的茶人依然生活在古老的传统中。南糯山半坡老寨车杰正在帮朋友操办婚礼。“几乎我们寨子都像一家人”。“搞什么啦?寨子里面出什么事情了?比如盖新房大家也是一起。一家帮一家一个帮一个大家挺和谐的”。喜宴上敬茶是最重要的礼节。嫁妆里也少不了茶。按照哈尼族的习俗嫁出去的姑娘尽管相隔只有十几公里除非重要节日和家里突发变故是不能回娘家的。所以轰轰烈烈的哭嫁就成了哈尼族婚礼上的必不可少的一幕。车杰的家在南糯山的半山腰上。他有一个九岁的女儿。“现在家庭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姑娘这个娃娃。除了这个我没有多大的什么愿望也没什么理想。当时抱过来的时候才十六天。抱过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这个情况。差不多到两岁的时候就诊断出脑瘫。抱回来以后我们放弃了。抱去其他地方那还不是更可怜会内疚一辈子”。车杰家拥有九十亩的古茶树林。这是一家五口人的收入来源。在南糯山车杰是远近闻名的制茶高手。“手工茶。南糯山可能做得最好的是我”。每年四月勐海县都要举办一次斗茶比赛。车杰如果能在斗茶比赛上获得冠军就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而影响茶叶的价格。“设施我老公的衣服我要把它做好。让我老公穿得舒服一些。明天好安心地去比赛”。斗茶是每年茶季中国各个茶区都要上演的重头戏。云南省勐海县的斗茶比赛尤为激烈。生活在这里的布朗、哈尼、拉祜等民族都自认是茶神的子孙。而茶王的称号只有一个。“有好多人在那里看着还有包括媒体也在那里。所以如果能得奖也是比较好的一件事”。今年茶王最有力的争夺者是布朗族的加斗。他是勐海年轻茶人的偶像。同他相比车杰并不被大家看好。但他已经暗暗苦练了一年就为今年的茶王而来。“获奖了以后对我也有可能有影响。但是不单单我一个因为我代表的是整个南糯山最主要的是我们半坡老寨”。比赛开始加斗率先出场。比赛的过程很短选手们只要完成初制的毛茶即可。而手工制作的毛茶其实最见茶人功力。加斗的表现堪称完美。“当时压力也挺大的。没有见过那种场合。那么多人面前没有做过。主要是火温。做的是同样的茶。听那个茶叶翻茶的时候就可以听出来火温是够了还是不够了”。真正的高手在翻炒时能感受到茶叶最细微的变化。结束杀青的时机往往就在分秒之间。“其实也没想什么。想的就是做好那锅茶。让专家点评好一点”。经过杀青的茶叶还需用双手反复揉捻。双手力道要足才能将茶叶中的汁水揉出。看似重复单调的动作其实蕴含着万千机变。斗茶斗的是人与茶融合的深度。只有对茶真正理解并能以最细腻的方式将这种理解表达出来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茶王。“心里面老想着自己是不是得奖了”。当晚比赛结果公布车杰与茶王失之交臂。在二十个参赛选手的竞争中获得了第二名。但他的成绩与茶王只有一分之差。这对自己和南糯山的族人们已经是不错的交待了。车杰寄望于明年卷土重来。那时女儿又长了一岁。“简单一点一天能像现在这样高高兴兴的能这样就差不多了真的。也没有什么理想。最主要的是这个姑娘。虽然这个娃娃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家还是挺好的真的挺好的。不想那么多。我希望她长大以后能自理更多的我不说能自理”。云南最富盛名的茶是普洱茶。各大茶山初制的毛茶在运往外地以前都会被紧压成茶饼或茶砖。今天很多人偏爱老普洱茶那种沧桑的岁月感。从前运茶的旅程极其漫长道路艰险日晒雨淋茶叶在旅程中开始发酵从而转化出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内含物质。从云南和四川出发的茶马古道有许多支线大部分最终到达西藏。并从哪里穿越喜马拉雅山的沟谷远涉印度、尼泊尔。云南的茶马古道时马帮的蹄印踩踏出来的。而四川的茶马古道时依靠人的肩膀背出来的。自古以来从雅安出发的藏茶到达藏区的康定一路翻山越岭、车马难行只有依靠背夫运输。运茶的背夫称茶背子。岳秀芸(岁):“代代都背茶包。背茶包时我才十三岁家里面贫寒两个老人腿脚又不方便。我们是穷人要找买卖找到哪样背哪样”。茶背子都是为求生存的穷苦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背茶。一包茶二十斤青壮年最多能背十五六包。李永贤(岁):“三四天就穿烂一双鞋。那个汗刮子刮了一甩那汗流得听得见的打得啪啪的。肩膀都磨起硬茧。三十个人中就会有五六个女的。背五里路就要休息就可以用拐杖把茶包支上”。从雅安到康定走一趟需要半个多月后背是三百多斤的分量脚下是仅容一人的小路。一不留神就会跌入万丈深渊。郭炳先(岁):“要吐口水涂在一双手从按到搓脚背。要把血液搓活转了才能起步走。再苦日子还是要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雅安每天出来当茶背子的人有五百多。如今随着大多数老人的去世那段历史已经开始模糊了。“我们一路背茶包的人都去世了。我已经六十多年没有走过这条路了”。“女背夫恐怕只剩我了”。茶背子作为一千多年川藏茶马古道真正的主角正在沉默中渐渐消逝。他们曾用最原始的方式背出了人类历史上最艰险的一段茶路。内蒙古呼伦贝尔:与青藏高原一样蒙古草原原本也没有茶。肉类和奶制品可以为蒙古人提供足够的热量而维生素的获取却困难得多。茶叶的传入改善了游牧民族的营养结构。蒙古人将茶与奶合饮使奶茶成为这个本来无茶民族的文化象征。蒙古族青年兵德日大专毕业后想回到呼伦贝尔草原成为一个半职业的牧民。今天的呼伦贝尔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这一代牧民的孩子很多都走出了草原留在了城里。“上大学的时候我最怀念家乡的味道。清晨阿妈会熬上奶茶奶茶里放入奶皮子、牛肉干大大的两碗下肚和阿爸一起赶着马和羊进草原一天都不会饿。等晚上回到家阿妈已经又准备好一锅”。在草原奶和肉为牧民提供一天的热量。茶提供维生素。对奶茶美味的回忆和骑马放牧一样融入了蒙古人的血液里。兵德日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牧民他还没有学会蒙古族青年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套马。牧民的马群马需要循环着骑周期性地套马驯服一面完全野化。蒙古族的男子汉们需要在马背上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兵德日必须学会套马。他决定去找经验丰富的姐夫帮忙。姐姐家住在附近。每天清晨姐姐都要早起为家人熬制一锅奶茶。茶来自内地为了方便运输压制成茶砖。茶砖厚实到需要用锤子砸砸下来的碎茶装在网兜里先放入滚锅中煮。草原上永远不缺乏鲜奶。整锅汤水呈现褐色的时候加入鲜奶。白色的鲜奶滑入褐色的茶汤中奶和茶在翻腾的泡沫中融合。丝绸的质感、香而不腻的味道。桌上姐姐已经准备好奶酪和奶皮子。姐夫在传授套马的技巧。套马需要合作。有人驱赶马有人在合适的方向持着套索等待。绳索一定要套在马的喉咙处在套准的一瞬间勒紧。绳索一旦滑落到马的颈项再有力的牧民也休想套住。这是一场毅力的较量。人和马注定要有一方先认输。一锅甜美的奶茶是家人对兵德日最好的祝福。今天他获得了牧民的资格。贵州赤水:两千多公里外贵州赤水的张洪来正在原始森林中寻找一种野生茶树。“它基本上都长在雪崖峭壁上。长在这个赤水河流域两边的原始森林当中。早上四五点钟起来然后上山采一背两背茶叶然后又往回赶然后回家已经是天黑了。有些时候今天去明天一早采然后后天就回来”。“闻起来挺香的。妈妈小时候就在给我喝了”。张洪来的女儿十二岁的张云昭早已习惯独自在家。张云昭泡的这种茶极为罕见。是赤水的先民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制茶技艺。村民们把采集回来的树叶发酵这会使叶子散发出清香从而引来化香夜蛾等昆虫才茶叶上产卵繁殖。长出的幼虫就以这些叶子为食。通过这些幼虫食道后的产物再晒干过筛稍加炒制就制成了当地别具一格的饮品虫茶。正是有了虫子的帮助为这道茶增添了很多茶叶本身不具备的微量元素。张云昭的爷爷八十二岁了常年居住在赤水河边的山林中。“嫩叶子可以吃。万一找不到砍根树干砍根树干也可以吃。这个茶虫之前就有上辈子人就在喝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茶树学名叫豹皮樟。并非山茶属的茶树。吃水人对这种树的迷恋其实是几百年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树叶采摘难度太大当地人对它可谓物尽其用不仅制作虫茶连树杈都不错过。煮一下也是满口清香。从古至今树叶的采集一直是个危险的差事。人工爬树采叶依然是今天虫茶原料的主要收集方式。“有些农民徒手爬上去有时候会摔下来。觉得自己能驾驭的东西最好就是自己上去不让别人去冒这个险。最高的应该有五六十米”。“爸爸小心点”。“知道了”。“从来不担心爸爸。如果掉下来的话他就在半空中就直接飞下来了。我爸爸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什么事情都办得到的人”。虫茶初闻有泥土芳香。经开水沏泡后茶汤呈暗红色类似红茶。这种茶是人与自然合作的结晶。其中或许能品出祖先的谦卑与智慧。西藏赞丹寺:藏历十月二十五日。西藏北部赞丹寺的僧人们正在举行燃灯节法事活动。以此纪念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整个上午寺内所有的僧人都要在大殿诵经。酥油茶可以解舌燥、驱倦意使人头脑清醒。随着时代的进步西藏有很多人用搅拌机来打酥油茶。在赞丹寺为了给更多人提供酥油茶僧人们制作了一个更大的搅拌机。西藏北部的羌塘草原。五十岁的卓玛正在完成人生最大的一个愿望。“我要去拉萨朝拜释迦牟尼佛”。陪伴卓玛完成心愿的还有儿子和侄女。卓玛在最寒冷的十二月份启程这样的等身长头是藏族人最虔诚的朝圣方式。这需要非常好的体能和意志。卓玛家在西藏北部的龙仁村距离拉萨近二百公里。这意味着他们要重复磕长头的动作十几万次。休息的时候喝杯酥油茶可以补充体力、缓解疲劳。但野外条件有限没有工具打茶就只好把酥油直接和着清茶来喝。“休息时要先喝茶。不喝茶口渴肚子会空空的”。藏族是全世界人均饮茶最多的民族之一。酥油茶已经和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妈妈的身体不太好。所以我就来陪她”。“我的身体虚弱每天走不了很远”。像这样边拜边走每天只能走七八公里。帐篷是他们临时的家。茶具是他们必备的家当。“白天喝了酥油茶没吃多少饭身体也会很舒服”。“我曾经断了三根肋骨。血都留在体内。在身上打洞用管子把血抽出来有五六斤的血。从此之后身体缺血变得很虚弱。朝拜的时候大风差点把我们吹倒很难往前走。家里人说你身体那么差肯定到不了算了吧。我说别阻拦我。现在我很有勇气。最累的时候有好几天连茶碗都举不起来”。在高寒缺氧的西藏酥油茶不仅能驱寒暖身、止渴充饥。还能补充营养和消解油腻。对于藏族人来说茶就是活命之水。没有滤茶器就用一块硬纸片替代。朝圣的旅途上一切只能因陋就简。“开始孩子说冬天去朝圣肯定很冷的求你别去了”。“妈妈的身体不好所以我决定陪着她”。“出发之前孩子说妈妈你要真那么想去那么有勇气。我就陪你去帮你。刚才他哭了。他平时从来不顶嘴。在家对我特别好。父母不会陪你一辈子的。生命是无常的那就一起去吧。能不能到终点还不知道”。一家人一辆车一顶帐篷一杯茶。只为了一个简单的愿望。“我们在用最虔诚的方式为众生祈祷并消除自己的罪孽。要付出生命也值得”。西藏拉萨:经过漫长的旅程卓玛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拉萨大昭寺。藏族人将生命视为一段旅程。人生充满苦难只有通过艰苦的修行才能找到解脱之路。茶是藏族人现实生活的慰藉伴随他们走过人生的悲欢离合去寻找心灵的净土。茶将中国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众多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而融合是茶的天性茶与奶、茶与油、茶与药、茶与花。茶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这片土地上生命与生命的融合。下集预告:千百年来东方人从一碗茶汤中感悟着生命的意义。茶道从中国到日本兴衰演变传递着东方文化价值。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三集烧水煮茶的事。第三集烧水煮茶的事两千年来人类喝茶的方式一直在变。想品尝古人茶碗里的味道并不需要搭乘时光穿梭机。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古老的茶依然存活着。优雅、朴素那是让现代人陌生的、缓慢而温暖的时光。喝茶是简单的事。喝茶也是复杂的事。从简单到复杂中国人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从复杂回归简单同样走过了一千多年。**********************************************************************第三集烧水煮茶的事北京张南揽茶道师:“我是一个茶道老师在北京教日本茶道。北京有很多传统小吃(如护国寺小吃中华老字号)适合做抹茶道中的茶点偶尔也会去选一些”。张南揽的老家在浙江她从小闻着茶香长大。十七年前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日语第一次接触到茶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专程去日本学习。从那以后成为一名职业茶道师。“好我们先行第一个礼。一样的轻轻地起来。帛纱从怀里取出来的时候右手再拿到外侧把它横过来。三个手指绕过来的时候把右手抬起来抬平”。“经常会听见大家说日本茶道动作规定太多、太程式化。但我觉得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吧”。日本茶道的动作繁复而漫长。最严格的茶道要持续四个小时。“仪式或者是形式其实是它的内容。呈现给你的这个形表达给你的这个状态你不可能是没有一点感受。每一个动作它的角度或是它的手的高低都规定得非常严格就必须那样做”。日本茶道喝的是用茶粉冲泡的茶汤。茶道的关键步骤是用茶筅将茶汤搅拌均匀叫做点茶。“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传达给对方。点茶主人的动作之美。如今日本茶道已经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但这种古老的饮茶方式中依旧保留了许多唐宋遗风”。香港:从一碗茶汤中寻找大唐遗风的远不止张南揽一人。香港的茶人叶荣枝试图用另一种方式复原唐代茶道。“香港人对茶你说他好也可以你说他不讲究也可以。因为香港大部分的茶馆是茶楼。你就去喝茶、点心。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但是他心里有数。你今天的茶换了。他说怎么今天的茶跟昨天不一样。他也喝得出来”。二十几年前叶荣枝因为研究茶壶而迷恋上了茶道。他在香港公园经营着一家茶馆是香港位数不多的传统茶文化推广者。“功夫茶是一种很浓的茶。一般我们不喜欢用太烫的水。你别介意女士优先。还有问题吗?很好。你们对乌龙茶的理解已经十有八九了很好”。“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茶是泡得很舒服很过瘾但是有的时候就太散漫太随性。你看日本的茶道很一板一眼地把所有的程式都演现出来。所以我就想我们中国人是不是也有一个茶法。所以就想到做唐茶。唐朝是把所有的法基本上定下来的一个时代。特别是陆羽他写了一般书叫《茶经》。这个《茶经》很详细地记录了当时喝茶的方法。而且做茶的方法”。“这个是最漂亮的。我觉得它的口味比较接近现在云南的青毛茶。所以我就拿了云南的普洱生茶来作为原料”。唐代的茶大部分都做成了茶饼山西法门寺的地宫曾出土一套唐代御用茶具。叶荣枝的朋友借来一套仿制品邀请他做一次唐茶。唐茶的第一步是加工茶饼。“把茶饼先烤香了。烤香一号在研磨研成茶末。看起来那个碾中间是窝进去那个碾是平的。那怎么能把茶碾出来呢?但是我们真的这样碾下去这个茶就碾得很碎很好的。另外它有一个罗盒。罗盒旁边就是有一个空间你就推来推去这个茶就可以筛出来了”。唐茶的关键是煎煮也叫煎茶。“其实烧水的东西是用铁锅。它还很讲究从哪里来的水。第二个呢很讲究这个温度。这个水太开了把这个水到进去把水的温度降低。另外一边水要烧开了茶末就放进水里面盐、姜、桂那些调味料放进去。这种口味跟我们现在是有一点差距。因为我们现在做茶的工艺进不了很大。所以茶本身那个香气、跟那个滋味相信是比以前都好。古人就是先举碗齐眉大家敬一次敬天地。敬天地举一举。从来茶都是这样。到每个人的手上都有不同的演绎的方法。当然我们不能说我们今天要喝茶要跟唐朝一样但是我觉得在我们随性随意地喝茶的今天也可以了解到喝茶的文化。本来的源头跟原来的精神”。唐茶的源头在大山的深处。每年清明恩施土家人会用?戏来祭祀茶神。这一传统至少从唐代就已经开始了。湖北恩施:“清茶先祖一声令下。天要生娃种子发芽。精耕细作清明采茶”。土家族小伙子徐凌从小就生活在恩施大峡谷中。今天他和母亲去探望刚刚出生的小侄子。“你还在做背篓”。“稀客到屋坐”。“今天徐凌休息来看一下”。“快来坐”。按照土家族的规矩来了人一定要喝油茶汤的。油茶汤的历史很久远。传说曾经有人试着将茶叶炸透后加入汤中熬制以此治疗湿热带来的疾病。在贫苦的年代茶也曾替代肉类作为年货出现在年三十的油汤里。徐凌母亲张开秀:“放一点调料花椒、盐都可以”。待汤开了以后就把这些放到碗里面就这样就可以吃很香“。“我(碗里)有的”。“好香”。“再给接一碗”。将茶吃下去是中国人对茶最原始的品尝方式。群山环抱的恩施与山外的世界相比时间过得更缓慢一些。古老的习俗更容易在这里保存。油茶汤的滋味徐凌很喜欢。但他却没有办法说出来。徐凌母亲张开秀:“我儿子徐凌他是大概两岁之前生病打链霉素中毒就听不到了。我有两个儿子。小的已经生了孩子。他舔了这个小侄女他很欢喜经常去看她。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我的徐凌能够找到一个对象安个家成个家。有一年民政局帮茶厂招茶工他就去学做茶”。徐凌所学的是源自唐代的蒸青绿茶工艺用蒸汽杀青可以带来更纯粹的绿色和鲜美的口感。蒸汽杀青只需要四十秒的时间。杀青后的茶叶先在五十到八十摄氏度的焙炉上悬手揉搓拋散初干滚成团。接下来便是将茶叶整形上光。在一个半小时的纯手工制作中茶吐露出清香变为松针的形状这就是恩施的玉露茶。“怎么样?是不是像针”。玉露茶是恩施人休闲放松不可缺少的伴侣。从一杯蒸青绿茶里当代恩施人品尝到的是一千多年前唐朝的滋味。在山下的恩施城里徐凌原本还有一份工作做包子。“就是今年当地茶厂的老板要聘请他去做茶叶当时我也就不同意他去。我认为就在这里做做包子就在我身边起码安全些。去做茶我就怕有时候机器那个事故。但是他坚决要去。在做包子和做茶两项选择中他就选择做茶”。“我是徐凌。我是做玉露茶的师傅”。“喜欢他就是喜欢没得道理可讲”。“我心里可以听到玉露茶的声音”。日本静冈:日本的静冈茶同样以蒸青和手揉闻名。每年春天茶师们都会聚在一起切磋技艺。茶师们正在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静冈茶的质量将针叶状的茶叶摞在一起摞得越高说明茶的规格越统一、针型越饱满。庆祝茶季的到来是静冈人每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森内家世代以种茶为生。二十年前森内太太从东京嫁到静冈儿女们都已长大成人只有夫妻俩还守在自己的茶园。年期森内家的茶被选送给皇室。每家的头次采茶邻里都会过来帮忙。森内的茶园在离家不远的山坡上。静冈茶大部分种植在丘陵地带。这里生产着日本将近一半的绿茶。“帮忙采茶的人年纪都不小了。在第一天我会担心他们来不来。但是大家都笑着进来说早上好!看到他们这样我也很高兴。大家可以顺利地度过一天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采茶的人高兴地说我明天再来我听了也很高兴”。浙江径山寺:每年春季森内太太和静冈的茶人都要来中国带着一年最好的茶供奉他们心目中的日本茶道祖庭浙江余杭的径山寺。宋代日本僧人大规模前往中国求法。径山寺就是最热门的目的地。今天日本禅宗二十四流派中十八家都出自径山寺。打坐参禅是禅宗僧人每天的功课。光线昏暗的禅房里实在太容易瞌睡了谁也不想因为瞌睡被巡视的僧人敲打肩膀。很早以前僧人们就发现喝茶可以提神。于是在打坐前饮一碗茶成为功课的一部分。“请大家品一杯径山禅茶”。森内太太和静冈茶人们亲来拜祭的正是当年因为禅和茶结缘的中日僧人。宋代的径山僧人以点茶法为基础创立了一套径山茶宴。茶宴里规定了点茶的环境、器具和流程。这套点茶仪轨被日本僧人完整地带回国。日本茶道各个流派大多是在径山茶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整个宋代的点茶法在当今中国都很难寻到踪迹但它并没有完全失传。四川白玉:距离径山寺两千七百公里的四川省白玉县最高海拔五千七百米。距离省会成都仅九百公里。开车却需要三天的时间。白玉县河坡地区的噶陀寺是康巴藏族宁玛派最具历史的寺庙。这里正在举行独特的火贡仪式。人们相信火会将这些粮食、茶叶带给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噶陀寺僧人每天的清晨都要给自己打一碗酥油茶。河坡酥油茶的喝法与其他藏区不同。打茶之前茶饼要在碾子里反复碾碎成粉末状人后以水冲泡。宋代人日常喝的是茶粉。点茶的工具是茶筅。而在河坡点茶的工具换成了藏族的木筒。河坡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为格萨尔王打造兵器的工匠。这个部落在宋代盛极一时世代以锻造为生一度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里喝茶的方法在宋代形成至今没有改变。日本京都:日本现在的茶道更多地受到中国宋代的影响诗词、书画、音乐都是茶的知音。日本京都建仁寺附近有一间茶室。他的主人是日本尺八明暗对山流的传人塚本平八郎。塚本从六岁开始吹尺八他是一个禅修者。尺八是他修行的方式。今天塚本被建仁寺邀请为一场茶会伴奏。茶会的客人来自中国径山寺。宋代的径山茶宴今天虽然不复存在。而根据径山茶宴演变而来的四头茶会却在日本保存了下来。四头是遵照中国禅宗待客规矩以四名正客为主每名正客又各带八名相伴客。主人先在每人面前依次端上盛有抹茶粉的天目盏与点心盒。接下来带着茶筅与净瓶依序在茶碗内注水、点茶。浙江余杭:“禅在意境上是相通的。比如说有禅茶还有我吹尺八也叫吹禅。这些都和禅有关”。塚本现在每年来中国两次开课收徒。他的教学一直是免费的。他会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一把尺八。十五年前塚本来中国学习吹奏古乐的呼吸方法。老师临终嘱托他一定要把尺八传回中国。塚本信守这个约定。他最早的学生已经可以在中国开分道场了。尺八和茶一样都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证物。日本最早的茶园日吉茶园:最早将茶的种子带到日本的是僧人。让日本人爱上茶的也是僧人。南宋初年僧人荣西两次来到中国学习禅茶文化(荣西祖师像)。荣西带回茶种后日本才开始真正大规模种植茶树。荣西后来被奉为茶祖。而日本茶道从此打上宋的烙印。随着宋朝的结束中日文化交流日渐减少两国的茶道也开始沿着不同的方向各自发展。日本镰仓:镰仓是日本武士的故乡。这项叫流镝马的活动从十二世纪开始盛行一直保留到现在。提醒镰仓人不要忘记当年的尚武精神。除了武功武士最重要的修行是(日本战国时期武士铠甲)如何获得心灵的宁静。他们从茶道中找到了途径。十六世纪日本最强悍的武士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拥有共同的茶道老师千利休(千利休画像)。千利休被公认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他的家族延续了四百年。他的后人千玄室(日本川崎)被日本人视为当今的千利休。能够喝到千玄室亲自点的茶是莫大的荣幸。千玄室:茶道里千家前家元。“我的记忆中应该是我才八岁左右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把我叫到了茶室。我进去之后在茶室里开始练习茶道”。“近五百年前我的祖先千利休说茶不仅是为了喝。通过一杯茶来创造和平营造一个没有等级差别人人平等的世界。所以千利休作为文方面的师匠而成为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茶道老师正所谓文武双全就是光有武士不行的”。当代剑道重在磨练身体与心智塑造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武士精神的升华。剑道练习者依然可以通过茶道来帮助修炼。剑曾被视为武士精神的象征从不离身。但进入茶室时剑必须放在外面。即便是权倾日本的丰臣秀吉也不例外。(丰臣秀吉画像)丰臣秀吉在武力统一日本后权力达到顶峰。他急于通过茶道来彰显自己的地位热海的MOA美术馆陈列着一间丰臣秀吉所拥有茶室的复制品。这间茶室使用了超过四万张金箔纸连同黄金打造的茶具标价三百九十万美元。“秀吉却造了一座黄金茶室想让千利休大吃一惊。他喊千利休去了秀吉自己奉上茶千利休一点也不吃惊。反倒说你在做什”?千利休所推崇的茶室截然不同。今日痷里千家最珍贵的茶室已经传承了十六代。茶室的结构布置要匹配和、敬、清、寂的茶道理念。庭园里也只有一条规则遵从自然生长的规律。“如果说在这个地球上绿色消失了的话那会是什么样子?当你看到绿色的茶装在茶碗里的时候我们人类和自然融合起来成为一体。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这种理念。千利休他它传给了我们教导我们要珍惜这一点。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在千利休之后的四百年里日本茶道衍生出众多的流派。当上个世纪武士退出历史舞台日本步入现代社会。传统的茶道一度被冷落。直到二战结束日本人又重新在茶道

来源:BT天堂吧网友投稿 | 发布: | |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剧情介绍和电影截图

茶,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千百年来,茶文化几经传承、历练、蜕变,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和魅力。本纪录片寻访了云南、福建、四川的产茶重地,记录下小小的一片那嫩叶是如何历经风雨被采下来,并经过复杂的工序和手艺焙制称清香四溢的坐上佳品。跟随摄制组的脚步,观众走访了中国、日本、印度、泰国、肯尼亚,领略了千百年来茶叶在亚非各国落地开花,所滋养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底蕴。茶叶何止滋养了一方水土,更联络其从东方到西方、从远古到现代全人类的灵魂与情感。
它本是一片绿叶,当与人类邂逅之后,它走过漫长的旅途,最终上升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信仰……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BT下载/迅雷下载地址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这些

  • 语言字幕:内嵌中文字幕
  •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中国首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该片六集的主题词分别为“土地和手掌的温度”、“路的尽头”、“烧水煮茶的事”、“他乡,故乡”、“时间为茶而停下”以及“一碗茶汤见人情”。[1]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一共分为六个篇幅,每个篇幅50分钟,分别从茶的种类、历史、传播、制作等角度完整呈现的关于茶的故事。[2]导演王冲霄介绍,纪录片从确定选题到完成,历时两年,其中前期策划就有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