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70 买华硕还是微星x370和华硕x370好 技嘉不敢买,选择困难症

  前言:自从CPU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很多原先主板上的功能都被集成到CPU里面去,主板就再也没有成为能左右到整机性能高低的那个Keyman,芯片组功能被弱化,各品牌间的主板日趋同质化。即便如此,芯片组的规格依旧在升级,支持新技术,所以主板在拓展性能上一直没停下前进的步伐。

  【PConline 首发评测】毋庸置疑,锐龙 Ryzen 处理器为近几年无风无雨的CPU市场注入了一剂强行针,使沉寂许久的CPU市场再次变得闹腾起来!CPU都热了,主板还不闹吗?随着锐龙 AMD Ryzen 处理器的到来,它的御用座驾300系芯片组AM4主板也如约而至。

  AMD在FX系列上遭遇滑铁卢,多年来一直萎靡不振,处理器没更新,对应的990/970芯片组的规格自然一直没得到升级,在 3.0、USB3.1/3.0、NVMe、DDR4等新技术支持全面落伍......使得一众A粉听着伤心,闻者流泪;一众原先好机友关系的主板厂商也日渐生疏;就连牙膏厂的信徒都忍不住将挤牙膏的罪名都归结到AMD不给力身上。然而昨天的遗憾,今日就要弥补上......

AMD AM4主板拓展性能:终于追上

  AMD新的AM4平台根据不同定位只要有5种规格的芯片组,其中和DIY市场密切相关的有3款:X370、B350、A320,三款都原生支持USB 3.1 Gen2,最高提供10Gbps的速度,光是这点就足以让Intel 200系芯片组蒙羞(目前Intel 200系主板上的USB 3.1方案还是第三方提供,并不是原生,非原生方案安装驱动会很麻烦)。

  由于锐龙 AMD Ryzen对NVMe的支持,所以在新的AM4主板上都能找到一个M.2接口,A粉也能用上极速的NVMe SSD,而NVMe SSD直接跟CPU对接,而非芯片组,这一点和Intel平台有一点点区别,以后我们将会细说。

  整个AM4平台上,CPU和芯片组通过 3.0 X4通道对接,这一点和Intel平台所采用DMI 3.0对接的也不一样。而芯片组则主要提供磁盘接口和网络接口,以及8条通道数(X370),而像显卡、内存控制器等核心功能完全集成在CPU上,大趋势都是如此。

PCIe拓展(芯片组)
支持CF,不支持SLI

  B350则是主流规格,取代上一代的970、A78芯片组,砍掉了2条PCI-E 2.0、4个USB 3.0、2个SATA 6Gbps,同样能超频,但不支持SLI,却可以CF(最新爆料显示)。

  A320是入门级,规格缩减最厉害。在B350的基础上又砍掉1个USB 3.1 Gen.2、2条PCI-E 2.0,而且不支持超频和多显卡,但这个芯片组显然是APU的最佳搭档。

  总的来说,AMD 300系芯片组的优越性在于原生支持两个USB 3.1 Gen2接口,所支持的内存类型和频率以及M.2接口等也是大致跟进到最新水平;对比老旧的990FX芯片组有非常大的提升自。不过对比Intel 200系芯片组,在PCIe通道数量上还是级别上都有差距。

大家最为之关心的散热扣具问题终极答疑

  在AM4主板尚未露面的时候,就已经有厂商宣布为新平台打造专属扣具,一时之间让外界讨论起新平台对散热扣具的兼容性问题。其实AM4与AM3的孔距确实不同了,新平台的孔距比旧平台的孔距要长一点。这就意味着两者的散热器就因此并不兼容?非也!是否兼容要视乎具体情况而定。

  简单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的散热器是采用如下图类似的下压式扣具的话,恭喜你!你的散热器能继续兼容新平台。由此类推

  但如果你的散热器是额外上螺丝或扣具的,就需要能支持AM4的新扣具,好在像猫头鹰、超频三、九州风神等知名散热器厂商都陆续宣布有新扣具提供,这样大家就不必担心散热的问题。不满足AMD原装散热器的朋友,尽管可以选择更优秀的第三方散热器。

关于锐龙 AMD Ryzen我们还准备了热乎乎的CPU首测哟,感兴趣的童鞋请猛戳这里!

1、不同的产品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优点,产品的设计、目标人群、售后服务等等很多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2、建议根据个人的使用需要、喜好以及实际预算,加上通过实体店或者网店的产品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3、在平时使用中,建议你装一个腾讯电脑管家来全方位的实时保护你的电脑。

杂谈】上周AMD正式发布、上市了备受期待的锐龙CPU,评测结果出来以后,其性能、价格、核心线程数都大受玩家好评。从此高端市场不再只有Intel一家独大,玩家可选的空间多了。Intel的高端产品一向价格上、性能上都等级分明,大家多少钱买多少性能不必纠结,但现在AMD的高调闯入,让这个市场忽然有了变化,这也许会让你陷入新的选择困难...

  目前AMD锐龙只有盒装行货可选,各种渠道的价格都相差无几,Ryzen 7 1700定价为2499元,而主流级平台的高端Intel i7-7700K则有散片和盒装可选,对于老司机来说当然是首选散片的,因此我们按散片价格来考虑,Intel i7-7700K定价越为2200元,CPU方面它们差价并不大。

热门AM4主板&Z270主板对比(价格参考京东自营)

  对比表格可以看到相同系列或者相同用料、定位的X370和Z270主板也是定价非常接近,因而会导致其CPU+主板的综合成本差价就在300元左右,所以对于玩家来说这就是一个纠结点:“我该买核心线程数更多的AMD锐龙还是频率更高的i7-7700K呢?”

  道理同上,i7-6800K散片价格大约2900元,而盒装的Ryzen 7 1700X也只需3099元,差价又是200了,不过当然,8核16线程的Ryzen 7 1700X在规格上是完全压到6核12线程的6800K的。不过主板方面X99的扩展能力会更强,更多的PCIe 3.0通道数对于多显卡或者PCIe SSD的支持能力更好,也能配置更多的M.2 SSD接口和U.2 SSD接口。而且X99主板多数配备8条四通道的DDR4内存插槽,这也是比X370的4条双通道插槽更爽的地方。

  但是多数新一代X99主板的价格都在3000起步,当然也有一些X99能做得价格超低,但毕竟是极少数的,所以这一类的X99主板就不作讨论了。

  所以,只要你选的是至尊X99平台的话,那AMD的价格优势就会更大了。

AMD锐龙:线程超多 跑专业软件效率更高

  得益于线程超多的优势,而且大多数渲染、建模、编码的专业应用对多线程的需求尤为明显,这种时候多核多线程的AMD锐龙优势就相对明显多了;Ryzen 7 1700对阵i7-7700K以8核16线程pk4核8线程也许有点胜之不武,但是它们价格确实非常相近。而Ryzen 7 1700X对阵i7-6800K的时候,那可就是价格优势和性能优势都是AMD占优了。

Intel i7:频率高对游戏支持更好 多线程竟无用武之地

  可以看到,到游戏性能表现方面,AMD是大多敌不过Intel大军的,而且对比Intel i7-7700K和其他Intel i7 CPU可以看到,游戏性能表现上几乎是i7-7700K全面压制Intel其他型号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游戏公司开发的游戏均没有对多线程有深度的优化,即便你提供16个线程,实际能调用的也就6~8个线程,因此在这种前提下,频率高、单核性能强的优势是更加明显的。

  至于为什么i7-7700K在现在如此无敌?安迪-比尔定律也许能给你一个很适合的解释:安迪-比尔定律指出了软件与硬件升级换代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软件的开发程度是以硬件大环境为基本条件的,硬件能提升多少性能,软件都会很快地把其利用起来。也就是说,在AMD锐龙出来捣局之前,游戏开发者们都是基于目前CPU市场的硬件环境来开发游戏的,如果目前最主流的高端CPU就是i7-7700K,那我总不可能开发一个游戏需要10核20线程才能流畅跑的游戏吧?这样的游戏哪有人玩呢?

  因此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游戏都只会针对顶多4核8线程的CPU来开发,因为开发更多核多线程的游戏并没有商业意义。但是现在的AMD锐龙一旦被大多数玩家所接纳,那么开发者便会基于这个前提去开发更能挖掘CPU多线程性能的游戏了,但这怎么也不会是短时间能够马上实现的事儿了。

  ,指出游戏性能表现欠佳的根本原因是全新架构的CPU尚未对游戏进行深度优化,目前已经投入了300位工程师去解决这一问题。(但也许不能抱太大希望,毕竟这是现阶段整个开发大环境决定的结果)

●Intel两年换一接口的套路相当坑:

  在DIY圈内,Intel被玩家诟病多年的做法,除了性能“挤牙膏”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主流平台一年出一代,两代换一次接口,使得玩家升级换代的成本大大增加,你隔两年想升级CPU必须连主板也换了...

  而AMD方面,则相对良心多了,宣布了接下来的几代Ryzen架构CPU都不会更换接口,直到全新的DMI通道(PCIe 4.0或其他更厉害的技术)推出才会更新CPU接口,也就是说起码能坚挺个4~5年,而且AMD现在已经把高中低档的CPU甚至APU都统一了接口,不会像Intel那样还分主流级和至尊级的平台。

●今年Intel的X299主板又要换一次接口

  Extreme至尊级平台相比主流级平台的升级换代周期会稍长一点,然而顶多也就是三年一代(第一代X99是2014年上市,第二代X99则是跟随着i7-6950X诞生于2016年)

  因此,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主板能玩久一点,升级CPU能省心省钱一点,那AMD锐龙无疑是更适合你的。

综合来说强烈推荐你选择AMD锐龙,除了一点

  ①如果你是专业软件、视频剪辑、渲染的用户,那么价格更低,线程更多的AMD锐龙会更适合你。

  ②如果想要同时兼备专业应用和游戏性能,推荐你选择价钱更便宜的AMD锐龙,虽然游戏性能稍弱(也许后续会有一定程度的优化弥补),但目前首批上市的三款锐龙综合来说还是比Intel至尊系列划算非常多的。

  ③希望一套主板平台可以服役很多年的,那妥妥的还是选AMD AM4平台吧,兴许明年就出下一代Ryzen+让你升级了。

  ④除非你是纯粹的游戏玩家那么选择Intel i7-7700K搭配高端显卡使用是最优选择,有必要的话双路SLI也是极好的。(虽然只有X99平台有足够的通道数实现4路显卡,但是目前统治高端显卡市场的NVIDIA也宣布了只开放双路SLI,也就是说你跑顶级N卡即使用X99也最多能双路,而AMD那边暂时还没有能和GTX1070及以上级别显卡PK的产品。)因为目前绝大多数游戏开发引擎都是基于Intel硬件以及Intel编译器来开发的,AMD锐龙想要在短时间内优化翻超Intel,这是不现实的事情,优化也许有一定作用,但不会是革命性的效果~

  6800K加上华硕x99纪念版,无脑自动超4G,一样爽到翻天啦 。

  看到Ryzen这么给力,能和Intel肩比肩,作为DIY玩家的G哥哥是非常高兴的!因为随着AMD的发力,Intel的“挤牙膏”策略应该就到头了,那样子小编我就可以买到更加给力的Intel产品了

  选1700X,为了信仰!8核16线程,神秘框框加成,性能直逼1800X,没事压个片杠杠的!斜眼笑~

  AMD翻身打了场漂亮战,这让我内心动摇,但鉴于AMD刚推出不久,稳定性及后续优化有待跟进,所以目前我也并不会贸然选择,已有INTEL旧平台暂时满足了使用需求,而现在就让我考虑选择下个平台,我想说,经过考验确认不错的AMD何尝不可?

  最近买高端U的话首选1700X,性价比非常高,综合性能比Intel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星x370和华硕x37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