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专家 i3 8100搭配 和1065 5G 搭配一个电脑,

今天电脑配置网为大家带来的是一款玩大型单机游戏的电脑配置,搭配方案从性价比角度出发,在满足各类大型单机游戏的同时,尽量控制预算(不差钱的土豪可以忽略本配置,直接上i7+1080ti)。

【散热器】:九州风神玄冰400

【电源】:航嘉500W

参考价格:4500左右

对于绝大多数大型单机游戏的电脑配置来说,cpu的要求一般都不会很高。因为大型单机游戏里边的人物模型一般都不会太多,所以对于cpu的计算能力要求不高。很多游戏对于cpu的优化也都停留在4核,本套配置推荐的cpu型号是intel 酷睿i3 8100,这款cpu属于四核,可以很好的应对各类大型单机游戏。

intel 酷睿i3 8100属于最新八代酷睿处理器,相对于七代i3最大的区别就是核心数量增加了2颗,现在的八代i3是四核,性能等同于上一代i5。具体的参数就不细说了,百度上都有。

这里我想吐槽一下,最近发现很多用户拿着类似这样的配置单来咨询,见下图

哇!四核处理器,4G独显,1000多元的价格,还送个显示器。相信绝大多数小白都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然而这就是专门为小白们准备的天坑,不信你自己去网上查下价格,就上图配置里的E5345 cpu,淘宝上的价格是25元。对,你没看错,不是925,也不是525,的的确确是25元。(所以,别说送显示器了,就是再送你个妹子都行,呵呵,开个玩笑!)

其它配件也都是一水的杂牌+二手,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淘宝上的电脑为什么那么便宜?》

当然,如果你本身就是打算买一台二手古董机的话,就当我啥都没说。

言归正传,接下来我们看看主板。对于八代i3来说,最经济实惠的主板搭配就是H310了,除了没有配备M.2接口之外,其它该有的接口都有。如果你确定要用M.2接口的固态硬盘的话,那就把主板换成B360,当然整机的预算就会再增加一些。

内存选用了单根8G DDR4,对于独显平台来说,双通道内存的意义不大,使用单根8G内存,一方面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大型单机游戏的需求,另一方面省下一个内存插槽的位置,方便以后升级。

显卡对于玩大型单机游戏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配件了。你应该听说过“显卡杀手”“显卡危机”这类的名词,这都是出自于那些大型单机游戏。意思就是说一些大型单机游戏非常吃显卡的性能。

所以本套配置推荐了一款甜品级的显卡型号——GTX1060 6G,在1K分辨率下,这款显卡几乎可以通吃各类大型单机游戏(要求2K 4K分辨率那就另说了)

因为大型单机游戏的贴图非常精细,对于显卡显存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这里就推荐了GTX1060 6G,而不是3G版的。

硬盘我还是习惯性的推荐比较有性价比的传统SSD,虽说NVME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更快,但是它的价格也更高,对于玩大型单机游戏来说,能明显提升游戏体验的配件是显卡,所以个人认为没必要在硬盘上占用太多的预算。

至于硬盘容量方面,那就要看你一次要下载多少个游戏了,现在的大型单机游戏体积也都比较大,动辄五六十G,240G的固态硬盘除过装系统之外,再同时安装上2到4款大型单机游戏应该还是可以的。如果觉得硬盘容量不够的话那就考虑换480G固态硬盘,或者增加一块机械硬盘。

电源首先要保证功率足够,对于八代i3+GTX1060这款平台而言,额定500W功率的电源是非常富足的(400W也没什么问题)。但要记住一点,千万要远离杂牌山寨电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机箱的选择就比较随意了,由于本套配置中推荐的主板属于M-ATX小板型,所以你可以选择大机箱,也可选择小机箱。鑫谷灵致属于小机箱,外形设计独特,正面的v字形灯带别具一格,整体颜值很高。

总结:玩大型单机游戏的电脑配置

还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老话,DIY的精髓在于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搭配什么样的硬件,没必要公式化的追求性能均衡,用有限的预算搭配出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的配置,那才是好的配置。

对于大型单机游戏来说,在配件选择上要把侧重点放在显卡,因为显卡才是玩大型单机游戏的关键所在。

可能也有人会说,为什么显卡不用GTX1070、1080?为什么不用i7?因为贵啊!我要是土豪的话还用你说?闭着眼睛上到i9+三路泰坦就行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之前在大妈这边发了这个晒桌面的作业,很荣幸第一次拿下当天最热贴,而期间最被吐槽的大概就是那台神经质风格的主机了 。 所以今天,我也将着重讨论下,如何组装一台“神经质”风格的主机。 

之前晒过EDC内容,最近空了刚好晒下自己的桌面吧。这次晒的是在工作室的桌面,平时有一半时间在这边工作跟休息,所以自己主要的桌面设备都弄在这边。说真的,本来去年都开始准备放弃台式机了。。。打算MAC+外接显示器搞定自己的桌面(方便移动办公),不过吸屁屁上线了。。。然后中毒了,平时的娱乐除了美剧基本就是|

玩PC DIY也有十多年时间,见证PC DIY的兴盛,也见到了PC DIY的凛冬。见过也自己玩过各种所谓的“退烧配置”(CK壳展、windy星野、联力、DFI钻石、理线、包线等等),无奈自己庸俗,对PC DIY始终热爱,从不退烧,所以配置也一直是自己方便就好。。。

也是因为如此,所以虽然折腾过不少知名机箱,不过自己最常用且觉得最好用方便的大概是这样的装机方案--裸机。而关于裸机,最被新手跟路人吐槽的,无非就是灰尘,噪音,热量,实际情况会么?后面会说到。

不过裸机终究有不方便的时候,比如开机经常要用螺丝刀短触,没有前置USB接口等,所以寻思买一个裸测架型的机箱算了,而这种蛋疼的机箱市面其实不多,除了山寨DIY作品,目前在售的估计就酷妈的HAF XB(618的时候5xx,差点就下单,不过终究太大,放弃),联力T60(曾经有两个,都出了,不想再重新买),还有就是Tt(Thermaltake)Core P5。不过P5对我来说有个缺点,就的对我来说太大了,我并不需要这种扩展性达到E-ATX级别的机箱,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们发布了Tt(Thermaltake)Core P3,而且居然有白色版本。。。空间利用率更高一点,所以就剁手了。

浅谈下Tt跟这个Core P5机箱吧,相信DIY玩家应该都知道Tt这个牌子,台系DIY代表厂商之一,最擅长产品包装。。。还有开发一堆有的没的DIY产品(特别是早期的时候)。早期CK给它代工X系列机箱,算是成名作。相较死对头酷妈,走的是这种浮夸风格。Tt(Thermaltake)Core P3,这种风格的机箱估计也就只有Tt这种脑洞极大的牌子会做成商品 ,不幸的是,刚好深入我心。Core P3是一台脑洞极大机箱,玩法也很多,可以如图这样立放,也可以跟卧式机箱一样平放,显卡部分有排线链接也有传统插主板方式,甚至还有挂墙组件,可以把机箱挂在墙上,也就是这么分裂的性格吸引了我,毕竟我花了这么多钱买的硬件配置,我就要随时想看就能看啊!!! (当然我并不想如官方图这样 弄水冷配置,因为个人经常替换配件,不可能每次替换配件都重新走一次水冷管道操作)

好了,装机时间开始了,先上配件,Core P3不就一个机箱架么,真TMD沉啊,比普通机箱还重,让我感觉自己好像又买了一个CK1022一样。

其他主机配件,其实之前已经在裸机用一段时间了,现在就是装进去而已。

平台主要就是I5 6600K+Z170的搭配,虽然是I5不过默认电压超频到4.5G了,总体运算能力跟E3 1230V5 基本一样,频率更高所以对游戏的支持也会更好点。主板用的是 iGame Z170 烈焰战神X,这主板让我有些意外的是OC能力,直接默认电压就把I5草到4.5G了。之前发过开箱,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当时我跟主板一起购入的就是I56600K,虽然是K版,不过实际一直没怎么超频使用;然后最近发现PCI-E插槽有些问题,所以返修要等半个月+,索性直接换板了,加上最近刚买的散热器还有内存也都到了,也顺便把U超频了下。iGameZ170烈焰战神X,规格配置都满豪华,另外有KillerE2400,也就是杀|

内存是芝奇(G.Skill) Trident Z系列 DDR4 ,不知道该怎么说,一对是高价期买的(1K),另外有一对是低位期买的6xx,最近内存好像又要涨价?

芝奇(G.Skill),在DDR时代就用他们家的白金条,当时觉得好漂亮,又低调又闷骚,所以这次也就买了Trident Z系列,马甲也是百搭配色。频率的话,平时就是直接3000频率在用。 

    X的光荣历史,使用三星最高端的内存颗粒,支持XMP 2.0特性。这款F4-GTZ为16GB双通道套组,单条8GB,3000MHz频率在Trident Z系列中属于起步频率,性价比较高。电压1.3

散热器,既然超频的话,散热器必然少不了,而我买的散热器是偏冷门的安耐美ETS-T40多平台,主要看了是白色,刚好搭配机箱的配色。 

关于这个散热器个人同样浅谈下,现在不少发烧或者退烧贴,习惯动不动就安装猫家D15或者利民HR02那种规模体质的散热器,当然你们高兴就好。我没选择那种规模的散热器,主要是考虑到一方面我的热量规模用不到(默认电压超频到4.5,只要散热器效能OK,并不是很热),12CM,4热管,正常厚度体质(大概就是利民U120E、猫家U12P)这个最经典级别的散热器即可,这个级别的散热器整体散热效率最好,重量轻对主板负担小,而且兼容性相对较好(不会太厚档到内存,太高机箱盖不上),后面实际装机过程中也印证了我的选择(差点就一侧面板盖不上)。

我买的是双风扇的版本,打算多一个风扇之后说不定会用到,单风扇版本便宜50,而附带的风扇也算是知名的风扇--安耐美的银狐。

散热本体是紧凑型的,这点我蛮喜欢,散热片不单有白化喷漆,也有开孔增加散热片散热效率,这基本是风冷散热器后期的一些比较高阶的设定了(利民 HR02时代)

底座是HDT热管直触,效能与成本之间权衡。

经典的工字型扣具,安装算比较简单。

效能自己看吧,超频4.5G情况下,单风扇,转速方案1400,核心最高温度也就5x,所以散热器并非越大越好,最主要要考虑搭配效率,够用就可以啦。

Core P3机箱还蛮让我意外的一点,就是做工非常厚实,虽然我没量过,不过明显感觉钢板厚度很厚,就是受力结构,你用力压也不会形变的那种。

白色喷漆厚度OK,均匀性也OK。而机箱壳体的各种开孔就是为了这箱子有各种玩法。

主机架内部,内部设计比较复杂,有传统3.5硬盘位,也有2.5寸硬盘位,也有预留走线的空间。而唯一不合理的,大概就是左侧那排2.5寸位,不支持免螺丝固定,依旧需要拆到内结构,从内部固定,这个蛮麻烦。

电源,XFX XTR650,服役近一年了,表现良好,特别安静也没啸叫。全模块,之后配置定型了会考虑定制模块线。

    这款讯景XTR系列650W电源算得上是海韵G650的方案优化版,增加了低负载风扇停转,12cm风扇换成了13.5cm风扇,同样通过了80plus金牌,标称有效转换率90%,高转换率电源中的高科技产品了。双面板、高标准用料以及LLC+DC-DC拓扑结构全模组的设计,12V单路设计,12V最大54A/6

5t盘。。。去年黑5大妈推送的美亚的版本,然后拆了出来,把原来旧2T装进去。

SSD+HDD的组合,SSD有3块,一块HyperX Predator,一块HyperX Savage,都是240G的,两块速度都挺快的。HyperX Predator是M.2口,有之前在用的系统,所以先装在主板上了。而另外一块三星的,是之前备份,所以先装上去,之后会拆掉。

显卡链接方式,排线链接,普通机箱比较少见,一些特殊机箱会见到(比如超薄),线材质量OK跟长度不长的话,并不会影响显卡性能。当然,你还是可以选择传统安装位,装在主板上的。

主板附送针脚插头,方便安装。

内部理线,我就大概走了下,没有特别折腾,电源线原来的长度也刚好,各个位置基本刚好可以装上。

看似简单,不过还是近1.2年装机最折腾的一次。。。(之前裸机各种方便啊,线材接好就可以了)

装完架子部分,还要装这个铝合金固定棍?用来固定外面的那个透明玻璃,做工材质都非常赞,实心的,非常沉。

装上一次透明侧板后,真正的成品。。。一个神经质风格的诡异主机。 

装了2个SSD,不过估计之后会拆掉三星的那个。

正面IO口,我刚需,如果有SD读卡就完美了

附加功能,兼职当耳机架。

性能跑分挺无聊的,而且自己配置经常变动(最近是显卡经常替换)实在感兴趣的可以看我之前1080的众测,里面有大概性能。

我还是着重说下这台神经质主机大家会想要吐槽的内容吧

1,辐射:这个。。。知乎去吧。。。网上各种论调,反正我玩裸机也有近10年?脸上一颗豆都没有,如果你真要担心辐射那么你要买我下面发的那种机箱,全金属封闭,开孔都不能很大,内部不能黑化喷漆,侧透更是万万不能了(目前市面符合这个要求的,基本就剩下品牌机机箱了)。

2,噪音:我花钱买散热跟这些配件干嘛。。。XFX那个电源正常是基本不转的,就算转也是超低转速;显卡的话,现在不少显卡都有默认停转,游戏的时候运转噪音也不是很高(游戏的时候谁会注意到噪音);CPU更是如此了,拷机温度也才5x,实际使用更低,转速也更低,而裸机的好处之一就是“完美风道”,正常温度会比装机箱里面低3-5°,所以配件散热风扇的转速只会更低更安静。。。

3,热量:同上。。。完美风道,散热更及时,热风你还来不及感受到就被排出了。

至于这台主机其他问题,我就不多说了,我就是为了方便,而且可以直接看到自己花心思买的配件,仅此而已。


金秋时节历来的装机旺季,相信不少人会在这个时间段(开学季)准备装一台主机,而再过一个多月也是十一月,就更疯狂了,所以针对这个时间点装机季,个人说下个人建议的装机方案吧。

针对的用户群主要是想装一台性能向台式PC机,用途要求整体性能较为均衡,游戏性能不差甚至比较强悍。至于你装游戏主机用来干么,这种人生问题我不管不问。依旧是经典直接的QAtime模式。

1,Q:我不玩游戏,只做一些word表格,,有推荐的么?

A:对于这种要求的朋友,你可以考虑有SSD(原配置就有,或者自己加装)的笔记本、一体机、Intel式的NUC抑或各种品牌机小主机(比如dell的Vostro系列)。品牌机一般配置比较诡异(定制的U等),所以CPU方面建议选择标准电压I3或者以上版本,基本可以满足你的需求。觉得显示器太小的,可以加装自己喜欢的显示器。

2,Q:我预算4K-10K,有什么配置方案可以推荐的么?

I3 、I5 、I7 /Z170;CPU跟主板部分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买当年Intel主推的平台就可以了,至于G4400、K系列、E1230 v5这种,我为什么没推荐?因为越发鸡肋,G4400超频?你想想,一块支持超频的主板多少钱?散热器多少钱?加上的这些钱,你干么不直接买I3?二级缓存更多,睿频之后的频率也够。而E3+C232平台。。。坑爹啊,C232的板没几块可以看的,还超级贵。K系列的话,发烧玩家再考虑吧,反正超频被Intel搞得已经跟性价比完全没关系了。我个人不推荐超频配置是因为,对于新手用户来说,这样更省心,甚至原装散热器(支持PWM)的表现也是够用的。

内存8G或者刚高;SSD争取240G起步;机箱预算200-400;电源300w-500w;剩下的留给显卡跟显示器咯,这两个配件。

显卡的话今年AMD跟NV发挥感觉都不错,RX480或者1060个人感觉实测表现都比较理想,可以按自己需求选择。

显示器的话,当然依旧24寸1080P起步,如果是游戏狂人加上预算有限制,个人建议还是选择24 1080P,这样的话,在显卡是RX480或者1060抑或其他千元级显卡下面,都可以获得不错的帧数表现(很多人估计会说480,1060对付1080P太轻松了吧,会不会浪费,这个怎么说,如果你效果全开的话,这个级别的卡可以在1080P情况下一百帧左右,相较60帧,敏感的同学还是可以感受到区别的;而1440P/2K,要达到高帧数,那么就要GTX1080级别甚至以上了,所以1080P分辨率是游戏的黄金分辨率);而如果是工作、作图、视频取向的同学,个人建议当然可以考虑高分辨率大屏,或者干脆双屏的方案,对于工作效率提升还是有帮助的。

另外目前PC DIY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价格比较透明,发烧配件针对发烧友所以溢价比较高(比如超频,水冷,显卡等);所以主要思路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确认CPU主板平台(I3/I5/I7),其他配件可以稍微个性化一点(游戏党预算扔在显卡,视频图片编辑预算扔在屏幕、CPU、内存,视频影音党预算扔在屏幕,音箱等)

而上面其实也基本是PC DIY发展到今天,每年都适用的装机思路。

3,Q:我就是想要折腾(超频,抑或性价比)PC DIY,有哪些可以玩的

A:除了配置以外,可以玩超频(基础就是I5 6600K+Z170超个4.5);散热水冷(让整机超低噪音);机箱(好看,理线);外设等。

4,Q:我有一套三年前的主流配置主机(如I3-I7,E1230),现在如何升级?

A:内存升级到8G+或者插满;SSD升级一块240G(如果旧配置是Intel520或者三星830这种,重新擦写恢复性能后,性能也是够用的);旧显卡闲鱼出掉,升级下新显卡;显示器按需升级。基本这样性能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个人并不建议太折腾,比如还换主板,换CPU,意义不大,不如干脆所有配件二手出掉,买一套新的了。

A:如果你不是发烧玩家,或者很想发烧的话,个人建议MATX是比较合理一个平台规格,MATX可以保证主板有比较良好的扩展性,价格也便宜(主板跟机箱),而最近大热的ITX,其实不单成本高(主板机箱均如此),扩展性确实比较差,实际操作下来比MATX机箱并不会小多少。(真正小的只有NUC这种类型了)

A:手柄买微软;键鼠,我不会狭隘的给你具体推荐那些,因为每个人的习惯还有手型都不一样,个人建议外设最好还是多试,各种产品都试下,看下自己最后会喜欢什么,当然每种东西都试成本比较大,这边有个控制成本的方式(当然不是B2C试用退货,太XX了),买二手的,试过之后如果喜欢,可以二手再出掉,然后买全新的,这样的话,消耗的金钱成本会比较小(二手外设保值率挺高)

7,Q:我是土豪,加上手残没时间(非攻击),不过想装一台高预算主机专门游戏用,怎么办

A:大大大土豪可以直接加我QQxxxxxxxx。目前市面不少半DIY打自己品牌的主机,看了下配置的CP值还可以,缺点一般就是里面的配件品牌或者具体型号不够完美,不过还是可以直接考虑的,如果你完全懒得自己折腾。如果预算够的话买品牌的游戏主机,个人觉得也是OK的,虽然溢价确实比较高,不过毕竟您时间宝贵。。。而品牌游戏主机里面个人目前觉得依旧还是比较值得考虑(主要是机箱做工设计确实达到零售高端DIY机箱水准),其他品牌的机箱设定还是不够走心。 

8,Q:PC DIY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什么?

A:售后,除了Intel跟以前的罗技,PC DIY里面好像没有几个品牌售后做的比较理想的(当然品牌机厂商除外),很多不支持个人送修,你送修要么说你没发票,要么说不支持个人,各种理由推卸,不同地方售后支持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个人建议尽量买售后好的(支持个人送修),比如B2C,另外也尽量买保修最长的,你体验过旧配件售后之后给你换最新的产品之后,你就回来感谢我了。此外,B2C的售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上门收件/上门派件,也省去你自己跑去或者寄送的时间跟成本。

A:以I5 6600K跟E1230 V5为例,6600K普遍可以超频到4.2G-4.5吧,两者配置目前来看总体价格基本一样,而实际综合性能也基本一样;个人最后选了I5 6600K超频用,主要是考虑到PS/LR等办公操作两者都能胜任,平时其他最常应用就是游戏,对高频比较敏感,而对核心数比较敏感的比如压视频等,我也不算常用。所以如果你是偏向游戏主机型的,个人建议偏向高频,而专业应用的,要看下自己用的软件对于多核心是否支持,还有是否多核心数敏感大于频率,然后根据自己最长使用的应用场景选择了。

最后个人以个人#主观意见#写了两套装机清单供参考,一套是比较主流的4-6k价位,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适当调整具体配置。另外一套是比较高端的配置,价差更多在于显示器的选择(最贵的近8K),还有价格都是根据JD在售的价格,所以实际如果等优惠的话,应该可以优惠不少。当然配置仅供参考,建议根据自己需求灵活选择(键鼠因为太个性,这个自己选择,不推荐了)

对其他问题感兴趣可以关注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3 8100搭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