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个微信四大招人烦群里最招人烦的家长吗

原标题:班主任提醒:别做家长微信群里那个招人烦的家长~

老师与家长交流越来越离不开“班级微信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班级微信群”开始变了味儿,炫富的、晒娃的、拉投票的、代购的、做股票的……

有时我会很气愤,也很迷茫,家长都如此不遵守规则,又如何来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呢?!

随着微信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家长微信群”逐渐成了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老师们会通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们有疑问也会在微信群上与老师沟通。但伴随着便利的同时,很多家长的行为让微信群“变了味”,给老师和家长们增添了许多烦恼。

曾经有一段时间,老葛班主任一度想关闭班级微信群,问其原因,其皱着眉头说:“是家长们的‘热情’太过了!”事情是这样的:

老葛每次在微信群里说一句话,哪怕只是最正常的布置作业,就会有大波儿的家长回应: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太棒了!谢谢老师!……

有家长甚至还沿着这个话题闲聊起来。

手机“滴滴”地响个没完,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如此一刷屏,很多没有第一时间看手机的家长,很有可能错过老师公布的重要信息。

多多本身也是小学生妈妈,这个问题多多遇到过很多次,也听周围的妈妈们抱怨过很多次。甚至还有妈妈会指名道姓地说:“那个XX的妈妈太烦人了,刷屏大王!”“XX孩子的爷爷、姥爷、爸爸、妈妈都在群里,一家子有时还在微信群里聊天,真是太过分了!”……

这是个问题吗?绝对是问题,而且是个大问题!

其实,方法很简单,只需老师逐条列出一些规则,在微信群里公布一下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你所在的“家长群”暂时还没有规则,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孩子的老师,或是直接将文章分享在“家长群”里。相信家长们看了之后, “家长群”会越来越有规则。

“经过多方采访及与众班主任商讨,建议家长们千万不要做以下类型的家长

1)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

老师布置的作业、公布的消息,看到即可,不需要回复,为了防止没必要刷屏,“收到”两字都无需回复。

2)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

群外私聊,切不可肆意刷屏。

3)晚上10点之后还在家长群里发消息。

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默默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及家长的心。

2)晒各种旅游的照片。

类似这种私人的照片,在朋友圈晒晒也就可以了,发班级群只会引起大家反感。

3)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小贴画、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其实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即使家长不到处晒,一个孩子的优秀锋芒也是遮挡不住的。低调的“才子”“才女”才是最令人佩服的,也最令老师喜爱。

1)每日不停的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

家长如此不相信孩子,孩子又如何树立信息?又如何能长大?

2)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

孩子成长的压力就是这样形成的!家长越是这样,孩子成长的就会越累。

1)集赞、投票、卖东西……统统发进班级群。

你希望别人指着你的孩子说:“就是他妈妈,经常在班级群发卖东西的信息!”所以,请给孩子留点面子!

1)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在群里开战。

你都如此冲动,又如何教育孩子不争吵、不打架、冷静地对待一切呢?请记住,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性格。

2)与老师开战(这种情况很少,但确实也存在,例如,责备老师偏心)

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与老师私下沟通。另外,家长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选择信任老师,这点很重要。

“当然,如果有老师看到这篇文章,那真是太好了!为了“家长微信群”更规范,也为了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更高效,在此,也为老师准备了几点小小的建议:

1)在班级群中不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这只会伤害孩子自尊心,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2)不要每次只发布优等生或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照片,尽量让所有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3)不管是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都多表扬、少批评,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

4)绝不转发不经考证的信息,千万不要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5)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群中与家长交流。

6)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或类似的话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骚扰。

7)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原标题:一位班主任提醒:别做家长微信群里那个招人烦的家长...

老师与家长交流越来越离不开“家长微信群”,

“家长微信群”开始变了味儿,炫富的、

晒娃的、拉投票的、代购的、做股票的...

手机就“滴滴”地响个没完...

一醒来打开微信第一时间要看的不是朋友圈,而是家长群、接送群里老师们的留言,生怕错过什么重要内容...

大家都可以看到,家长群里每天哗啦啦几百条信息,感觉都是很活跃,很激情的呢,那到底实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家长微信群你用对了吗?

家长群虽然交流便利,但也让很多人增添了许多烦恼,特别是班主任...

某小学的班主任一度想关闭家微信群,原因竟然是是:“家长们太过“热情”了!

老师每次在微信群里说一句话,哪怕只是最正常的布置作业,就会有大波的家长回应: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太棒了!谢谢老师!...用各种刷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重、感激。

刚开学,家长极力表现出积极,主动,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也很感谢,不过把职场和社会上的风气带进家长群,我感觉很别扭。

有家长甚至还沿着这个话题闲聊起来,简直没完没了。

等孩子们开始上课,有些家长便不停提醒老师:“老师,下课麻烦提醒XXX去上厕所...”、“老师,我的孩子穿多了,麻烦帮他脱了外套。”、“老师,麻烦帮我提醒XXX多喝水”...

班主任:我们就要抓狂了...

每天手机“滴滴”地响个没完,家长们如此一刷屏,很多没有第一时间看手机的家长,很有可能错过我们老师公布的重要信息。这样对于我们老师工作是很不利的,我们很反感家长的无谓刷屏。

不止是老师,很多妈妈也都抱怨:有些家长真的很烦人,整天刷屏!就连上课时间也在刷,调屏蔽又怕错过老师公布的消息,不屏蔽又整天响过不停,真是太过分了!...

作为家长你不该这样做!

1)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

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公布的消息,看到即可,不需要回复,为了防止没必要刷屏,“收到”两字都无需回复。

2)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群外私聊,切不可肆意刷屏。

3)晚上10点之后还在家长群里发消息。

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默默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及家长的心。也不避在群里大感恩老师孩子成绩多好。

类似这种私人的照片,在朋友圈晒晒也就可以了,发班级群只会引起大家反感。

3)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小贴画、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其实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即使家长不到处晒,一个孩子的优秀锋芒也是遮挡不住的。低调的“才子”“才女”才是最令人佩服的,也最令老师喜爱。

1)每日不停的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

家长如此不相信孩子,孩子又如何树立信息?又如何能长大?

2)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

孩子成长的压力就是这样形成的!家长越是这样,孩子成长的就会越累。

1)集赞、投票、卖东西...统统发进家长群。

你希望别人指着你的孩子说:“就是他妈妈,经常在班级群发卖东西的信息!”所以,请给孩子留点面子!如果想讨论其他东西,家长可以拉一个小群商量。

1)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在群里开战。

你都如此冲动,又如何教育孩子不争吵、不打架、冷静地对待一切呢?请记住,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性格。

2)与老师开战(这种情况很少,但确实也存在,例如,责备老师偏心)

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与老师私下沟通。另外,家长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选择信任老师,这点很重要。

孩子上学的班级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微信群,原本的设想可能是便于家校联系,以及家长之间互通有无,交流经验。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微信群,很多内容慢慢地都变了味道,让人越来越反感了。

1、满屏的老师辛苦,一片讨好声。

现在的班级微信群里最常见的就是,一旦老师有任何风吹草动,接下来就有一群的家长跟着说,“老师辛苦了。”有的时候,一句辛苦,确实是能暖人心。但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做着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做着平常的事情,真的不需要别人过多的赞扬所谓的辛苦。反正是每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家长,特别喜欢讨好老师,其他的家长不得已,也只能随声应和。我相信这样假惺惺的话语,除了对自我认识特别不清醒的老师,很少会有喜欢和在意的。

2、很有些家长很闲,事无巨细的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

不知道这些家长怎么有那么多的功夫?恨不得通过班级微信群,把孩子的点点滴滴,预计一动,一言一行都能向老师了解清楚。他们心里可能最希望的就是老师能够每隔五分钟都向她主动汇报一下,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如果你真的对孩子那么不放心,干脆在身上装个摄像头算了。班级微信群是大家共用的一个交流通道,每天被你这样刷屏,真的很烦。

3、班级群成了广告群、晒娃群,找个消息要爬好多楼。

很多家长有意无意的在班级群里发一些广告相关的信息。比如说一些办午托班的,经常发一些什么活动之类的,看似是关心孩子,其实就是在做自己的推广。还有一些做微商的,习惯性的就把很多信息到处乱发。当然还有一些家长,最喜欢在班级群里晒晒优越感,自己孩子又怎么怎么样了!一家人又去哪儿了,孩子有了大收获!诸如此类。有时候很多学校临时通知的紧急事情,都不能第一时间掌握,都被这些杂乱信息给刷屏了。

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班级群里边儿一句轻飘飘的话,家长和孩子就要忙碌大半夜。班级微信群成了家长接受很多“务必”“必须”“一定”要完成的各种工作的主要途径。很多时候,老师偶有所感,心血来潮,发现了一些题材,通过微信群就能很方便地传达到家长这里,然后家长的作业就有了。总之,感觉班级微信群不是给孩子留作业的地方,是给家长留作业的最关键方式,因为你在这里不按要求完成,就是不支持老师的工作,就是不关心孩子。哎,不知道是什么标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四大招人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