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nium3启动IE8,报错:Nosuchwindows报错excEption

 

3 在firefox下运行脚本,直接调用(默认安装路径下)

总结:调用chrome、ie浏览器需要提前把对应的driver下载好,并放到安装目录下,同时设置好环境变量

一些自己的猜测,根据那段html代码,我在想是不是selenium启动后没有连接上IEDriverServer,于是我手动打开IEDriverServer,发现他总是占用5555端口(末尾有图),就去看了源码发现selenium内部是随机选用一个可用端口的,于是手动指定使用5555端口并且运行代码前打开IEDriverServer但是仍然不行,报错信息一模一样

对于web项目前台和后台bug定位分析:

一. 系统整体了解 懒企鹅营销服务平台用的架构:

另外结合我平时的工作和前不久看到的一盘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互联网测试与传统测试有什么不一样
1.最大的不同:互联网产品需要自己部署和运营,用户使用瘦客户端(浏览器,app或一个需要安装的client),核心的数据和业务逻辑在互联网公司的机房,在IDC,在云端。如:我们做的系统用户只需一个浏览器,服务器用的阿里云,部署和运营只需要一个运维人员即可。
考虑现网(生产环境)存在下面两个问题:

(1)如何发布功能到现网互联网测试完一般可直接发布,测试周期短,有时候需要进行灰度发布,先让部分用户用起来,发布完做生产验证。

(2)如何保证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同步测试环境比较难搞,拿我们做的懒企鹅来说,牵扯的系统平台比较多,用到很多微信平台的接口,这个很难自己搭建或者用mock。另外保证测试环境和到生产环境都是好的,需要代码和数据库,以及环境配置都要保持一致,这需要相应的机制和工具来验证和同步。

2.互联网产品节奏很快之前在的软件公司,基本是进行二次开发,周期长,每次都需要经过下面几个完整的测试流程:


客户提出需求--BA和客户沟通,确定出需求和解决方案--测试人员根据需求说明书和解决方案编写测试用例---进行概要评审--进行详细设计评审--开始测试--回归测试--生产验证。
现在的互联网产品测试基本为:
产品经理确定好测试需求--开发人员写详设-(此阶段可以进行设计bug检查)--开发人员开发--测试人员测试,上线
来不及测试设计,来不及自动化,短时间内如何保证测试的覆盖率和质量?--(探索式测试应势而生)

3.更多的人参与到测试中互联网公司有专门的测试团队的比较少,一般开发和测试比例: 7:1,如何保证质量?


开发人员进行单元测试,测试用例的通过率,同一个版本拉代码的次数
(2)产品或运营人员的体验
在这里基本我就相当于用户,进行产品体验,或者根据免费试用者反馈的意见进行优化
注意环境,配置,数据方面的问题

4.有一些是免测试的并不是所有发布到生产环境的东西都需要在测试环境检验,如:图片样式改动,小bug修复,但是哪些免测是个复杂的问题

5.海量用户带来的挑战(1)性能方面


如何做轻量级的性能测试
例如:实习时测试的中国移动的CRM系统只针对IE浏览器,所以对浏览器兼容性没有太大的要求
但是现在的系统大多基于主流的火狐,谷歌,IE6以上,放弃浏览器兼容就等于放弃一部分客户。

6.测试工具和技术方面传统的企业花钱购买商业软件,如QTP,loadrunner,或者自己开发的项目管理工具 DMP

1.都需要非常熟悉产品和业务
2.都需要了解产品的技术(深度测试方面性能分析,内存泄露,web服务器,cache,代理)

所以基本的大方向是没有变化的,还是技术至上,附一张虫师关于测试人员的技术体系共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dows报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