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内存一定的情况下,内存条越大越好吗多越好吗?

很多人在选的时候,都会被一系列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规格数据整到一脸懵逼:

看完还是不知道手机性能怎么样。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是不是如常规思维那般:数字越大,就代表配置越高呢?

答案自然是没那么简单的。小编今天就选取内存这个维度,带大家来真正了解下这些数字背后蕴含的手机性能。

内存主要包括运行内存(RAM)和存储内存(ROM):

几年前,我们都是1GB运存,2GB运存。而随着系统和APP功能越来越强大,现在的手机运存中低端机标配都是4GB,旗舰机是6GB甚至8GB,的3GB是旗舰机里的例外。

这里就要苹果和安卓分开来说了。大家都知道苹果的iOS是封闭的系统,来自第三方的应用程序无法调用超过承受限度的指令,就不会对系统造成持续性的损伤,对手机的运存也就要求相对没那么高。

但是大家也都看到,苹果虽然芯片一直都领先安卓,iPhone的运行内存也是在不断提高的。从的2G运存到iPhone X的3G就是很好的说明。 安卓系统的开源特性,是先天弊病。应用单方面可以在Android手机的任意存储位置进行读写,自由度十分高。为保证手机的读写速度,需要的运存也就变大。

所以,综上所述可知,手机运存大能提高处理文件的效率,是越大越好,买手机自然是尽可能选运存大的。但如果拿安卓的6GB和苹果的3GB去对比的话,是不成立的噢~

随着手机像素和APP功能的强大,手机的存储空间也逐渐变大,标配从16GB直接上32GB或者64GB,顶配也是直上128GB、256GB,甚至华为mateRS保时捷,OPPO兰博基尼这样的过万旗舰机,存储都直接上512GB了,其实手机存储的选取规格还是很能让人理解的,当然是越大越好,能够存储的东西也越多。

那存储空间小的手机,经常提示“存储空间已满”,有时候还会影响手机运行速度,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为了有更大内存而去换掉现在的手机吗?当然,如果钱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劲换换换,但是如果觉得手机还是可以继续用,那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法来释放内存,为手机减负。

苹果手机的iCloud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将手机上的照片视频等上传到云空间,安卓手机的也下载一些其他的云空间。

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能插在手机上的U盘,对内存小的手机尤其实用。当我们外出旅行或者想记录美好时光的时候,用上手机U盘,就可以无惧内存的拍照录视频啦。第三方品牌绿联就有多个品类的手机U盘,从颜值和性能上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

苹果 MFi认证手机U盘

这款U盘,一头是苹果Lightning接口,一头是USB接口,有16GB-64GB灵活内存空间供选择。使用时将该U盘插在手机上,可直接将手机内存扩展为U盘内存。且经过苹果官方认证,iOS全兼容,无需越狱;通过一键备份,就可保存文件,防止丢失,也可以将存储的照片视频一键分享到社交APP;

外出旅途中可提前下载电视剧电影,无流量追剧;最主要的是拍照/录像,无需通过手机内存,都直接存U盘,还可将U盘中的文章在电脑端读取。十分便捷安全。

和苹果的手机U盘大同小异,但方便的是,手机电脑通用,也不需要安装软件。支持OTG功能的手机可直接读取U盘数据,Type-C+USB双接口,笔记本/平板可将大量文档资料存储到U盘里。USB3.0高速传输,保证传输时效,便捷小巧易携带,挂在钥匙扣上不易丢失,属出门必备的神器。

是不是很适用,再也不用因为内存不足而影响出行心情了。

  大部分朋友在选择笔记本总会考虑相关硬件配置,但大家似乎对内存的选择有很大的错误认知,觉得电脑内存越大越好,这样可以让系统运行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而且大家也很容易把运行内存和硬盘弄混淆了,笔记本内存越大越好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内存和硬盘的主要分别吧。

  打个比方,如果将一个人比作一台电脑的话,人的头就相当于电脑的处理器(处理器),食道就相当于内存,而胃就相当于硬盘,用来储存食物的。这应该很好理解了吧?简单的来说,数据是储存在硬盘里边的,而内存是不能储存数据的。

  给大家简单的科普了下内存和硬盘的分别, 内存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这里我们回到刚才的那个比喻,当一个人进食的时候,大脑(处理器)首先会结合食道(内存)的大小来决定一次性吃多少,食道越宽(内存越大),摄入的食物(处理数据)就越多。

  恩,这些说法只是理论上的,因为一台电脑光是内存大是不能够的,其电脑的性能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处理器还有显卡。

  当你用PS处理图片,或者玩一些大型游戏的时候,你电脑的处理器是4代的i5,内存是16G,显卡是集成显卡,但是渲染图片或者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出现卡慢,有时候甚至像幻灯片一样。这不仅有同学会问,我的内存够大了啊,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造成这种原因的还是你电脑的处理器和显卡跟不上,就好比一个人,当你面前有一桌的山珍海味,你能保证吃的完吗?即使吃的完,那得需要多少时间呢?

  当消化系统(显卡)达到饱和的时候,就会给大脑(处理器)发出指令,让嘴巴停止进食,等到将这一部分食物消化完了之后,消化系统(显卡)才向大脑(处理器)发出指令,表示可以进食了。这样一来二去,这一桌食物就会被慢慢吃完了,但是消耗的时间就会比较长。

  既然内存不是越大越好,那么我们该选择多大的好呢?

  首先要考虑用途,如果一般日常办公的话,选择4G的内存就行了,这也是现在笔记本内存最小值。如果用到PS、视频剪辑、3DMAX等等一些规划类的软件的话,或者玩一些主流的网络游戏,建议还是买8G的。如果是游戏发烧级玩家,经常玩一些大型游戏的话,建议还是买8-16G内存比较好。前提是你的处理器和显卡要跟得上!

  其次再考虑预算,考虑到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比较快,内存条的型号也是差不多一年更新一次,价格也会更高。所以说购买电脑的时候有没有必要一次性买这么大的内存,或者说买来之后自己加,这些全看你自己的预算。而且内存价格都是非常透明的,相差只是20~30元之间,购买时不要为了这点钱而和商家斤斤计较,碰到特别便宜的内存条,要特别小心是否时返修货,因为这些返修的的产品通常都可以正常运用一段时间,过了保修期或者超频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频频死机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

  尽量选择大厂或者品牌内存条。现在名厂的内存条的价格基本上比杂牌内存要贵30%,但笔者认为如果你不是很懂内存的行情,如果你喜欢进行超频,那么选择大厂的内存条会给你一个质量的保证,在三包服务上也做的比较令人满意(像三星、现代、英飞凌、美光等);另外在选择内存的时候,还得注意内存模块上印刷的文字一定要清晰,如果内存模块上的文字不清楚不清或者有许多白点,那么这种内存很可能是经过打磨的内存条,购买时一定要十分留心。

  另外内存都难免被用户多次插拔,这些操作都会对“金手指”造成损耗,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内存运用寿命,所以金手指厚度大在耐久和防损上有较大的优势,所以用户在挑选内存是可以稍微关心一下金手指的色泽与厚度。

  看完上面的介绍,你还是认为笔记本内存越大越好吗?对于这方面你有哪些见解呢?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吧!

内存越大,机器越快?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肯定,从512MB到1GB的提升很明显,所以想当然,从1GB到2GB提升也会很明显吧。但是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大内存或许比小内存还要慢,当然,前提是你什么都不设置

内存越大,机器越快?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肯定,从512MB到1GB的提升很明显,所以想当然,从1GB到2GB提升也会很明显吧。但是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大内存或许比小内存还要慢,当然,前提是你什么都不设置。
前几天我把我的Compaq N410c扩展到了1GB内存,2×512MB,结果扩展之后发现机器不但还跟原来一样有点卡,而且休眠时间变长了。这是肯定的啦,休眠就是把内存里的东西拷贝到硬盘上,内存越大,休眠时间肯定越长了,这让我很郁闷,难道我花了钱升级我的机器,反而比原来更慢了。我用memstate这个软件实时监测我的内存情况,发现一直都有600多兆的空余内存,这说明机器的内存是非常够用的,甚至很多都在被浪费着,可是机器为啥还是这么慢呢?于是我到google上找原因,结果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发现这个问题了,并且已经有了权威的解释,这里我把关键的部分摘抄出来,并结合自己的使用心得与大家分享。注:这里的修改以及使用方法均针对XP系统。

(1)"LargeSystemCache"(启动大的系统缓存):在内存中开辟一块大的内存空间用于磁盘文件系统的预读取操作。当程序连续请求的数据增加时,Windows通过系统缓存自动预读,使程序能以最快速度获取所需数据。由于启用这个系统缓冲会占用较多的物理内存,使得能被程序利用的可用物理内存减少。将其值设为1.这样,系统缓存从4MB增加到8MB.
(2)"SecondLevelDataCache"(提高cpu性能):CPU的处理速度要远远大于内存的存取速度,而内存又要比硬盘快得多。这样 CPU与内存之间,内存与磁盘之间就形成了影响性能的瓶颈效应,前面的"LargeSystemCache"是为了缓解内存与磁盘瓶颈而设计的,而CPU 为了能够迅速从内存获取处理数据也设置了一种缓冲机制L2 Cache(二级缓存)。调整这个键值能够使Windows更好地配合CPU利用该缓存机制获得更高的数据预读取命中率。建议将其设置为512.
(3)DisablePagingExecutive(禁用页面文件):将其值改为1(十六进制),这样将使所有程序和数据强制性限定在物理内存中运行,而不是使用虚拟内存。很明显,当有足够多的物理内存来完成所需任务时,这样做必使系统性能得到巨大的提升。
(4)"IOPageLockLimit"(定制输入/输出缓冲尺寸):输入输出系统是设备和微处理器之间传输数据的通道,当扩大其缓冲尺寸时数据传递将更为流畅。同理,具体设置多大的尺寸要视物理内存的大小和运行任务多少来决定,如果有更多内存,完全可以将其设为10000(64MB)甚至更多。当设为 0时,Windows将自动配置。设置这些之后,重启系统即可。其实修改这些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不过心理上总有个安慰吧,下面的才是让你感到质的飞跃的地方。
这里要向大家介绍一个软件,RAMDisk Plus,这个软件就是把内存的一部分划分出来作为一个磁盘分区用的,你可以把一些临时文件夹转移到这个分区上,比如IE的临时文件夹,这样会大大提升你浏览网页的速度。内存的传输速度和硬盘的传输速度的差距我想大家都清楚吧,用内存的一部分作硬盘相当于添加了一个万转的硬盘,速度的提升可想而知。这个是我的亲身体会,我把我的内存中的100MB划出来作为一个分区,然后把IE的临时文件夹挪到上面,重启之后,打开网页就是一瞬间,以前即便是在网速很好的半夜,也没有这么快的,看来很多时候网速不是瓶颈,机器才是瓶颈啊,尤其是那些图片较多,需要缓存的网页,大家可以试试。划出这100MB内存之后,我现在的正常可用内存还保持在500MB以上,好在RAMDISK plus可以添加多个分区,我可以再划出来几个分区,然后把一些常用程序放进去,这样运行起来肯定也快多了。
不过记住,内存掉电后里面东西就都没了,但是还好,Ramdisk plus提供了关机自动保存的选项,也就是关机的时候可以把虚拟硬盘分区中的东西保存到实际硬盘分区中你指定的地方,然后开机的时候再load回来,跟休眠的道理差不多啦,只是这样就会导致关机时间和开机时间变得很长,所以我建议只在虚拟硬盘分区上放临时文件,反正临时文件迟早是要被清空的,放到 ramdisk上还省去了手动清空的麻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存条越大越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