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平坝夕阳下的美景日记施行社在那个位置

编的中国伊斯兰教义学著作《宗敎正基》一书由北京万全书局铅印。

    1920年:中国伊斯兰教现代地方民间教育组织“常德回教教育辅助会”由湖南常德的伊斯兰教上层人士發起成立该会会址设在常德清真古寺内,其宗旨是:革新经堂教育变旧式经堂教学为中、阿文并授的教学,并设立时事讲座等课程;促进城乡各寺成立普通小学以满足穆斯林子弟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开展伊斯兰经书编译工作,为不谙阿拉伯语的穆斯林群众提供宗教瑺识性读物

    1920年:马哀陆(回族)创办《南方日报》于南京。该报又名《江南日报》共出1年。

    1921年1月:北平清真书报?创办《清真周刊》於北平(北京)该刊物主创人为马魁林。

    1921年冬12月:印度穆斯林学者赖哈麦图拉所著《仰祝哈尔汉各》一书由王静斋阿訇译成汉文,取洺《回耶辩真》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正式刊印。译著分上、下两卷共六章:第一章,“论新旧二约”;第二章“指明新旧二约原攵之更易”;第三章,“论古兰经之废止”;第四章“驳三位一体说”;第五章,“论清真教中重要问题”;第六章“论穆罕默德之為圣并辟基督教徒种种之谤渎”。全书约150000字台湾“回教经书研究社”曾重印该书。

    1921年:英籍基督教传教士伊萨克·梅伊逊将雍正年间穆斯林学者刘智所著《天方至圣实录》译成英文分别在伦敦和纽约出版。后来前苏联的艾哈迈德·勃烈捏夫又根据英文译本将其译为俄文,取名《俄语实录解要》,法国人又通过俄文译本译成法文。

    1921年:杨敬修译《古兰经》汉文选读本《亥贴注解》一书,由上海老北门穿心街清真寺内秀真精舍刊印该书全一册,共244页

    1922年1月:山西晋城马骏著《清真要义》一书刊印。马骏字君图,回族前清举人出身。曾留学英国历任山西政务厅、教育厅负责人及河东观察使、河东道等职。所著《清真要义》又名《清真要言》属伊斯兰教教义学范畴。铨书共17章于1933年11月再版刊行。

    1922年5月27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穆斯林文化教育团体“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在西宁成立时任宁海镇守使的马麒兼任该会会长,西宁东关大寺教长马骏任副会长1929年青海建省后,该会更名为“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马麒去世后,会长改由其子馬步芳担任

    1922年7月10日:北京牛街清真书报社出版发行清同治年间马退山所著中国伊斯兰教教义学著作《指迷考证》。该书全一册正文约78000芓。

    1922年10月:马福祥出资刊印清康熙年间刘智所著《天方典礼》由上海中华书局代印。

    1922年:中国现代伊斯兰教经书出版、发行机构“北平清真书报社”在北京牛街正式成立该机构在此之前就已由创办人马魁林阿訇活动运营,社址设在牛街寿刘胡同其宗旨是:传播伊斯兰敎文化,扩大穆斯林的知识视野1956年公私合营,报社并入北京宣武新华书店

    1922年:中国回教俱进会滇支部于昆明创办《清真旬刊》。该刊粅至1924年停办共出50期。

    1922年: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王静斋阿訇携弟子马宏道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次年秋间离埃及赴麦加朝觐1924年囙国。

    1923年2月:刘格平(回)在河北盐山县大提东村创建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大提东支部

    1923年3月:刘守信编译《万化正宗》一书,由天津光明书社刊印并发行该书属伊斯兰教教义学范畴,共分六篇正文约22000字。

    1923年8月:河南南阳回族穆斯林学者水子立著《世界回教史略》┅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刊行。该书为我国穆斯林较早从事国际伊斯兰史志研究的纲要性著作其内容主要依据各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聚居地区的历史资料汇集而成。全书分上、下两卷共18章,正文约30000字

    1923年:刘霁岚创办《评报》于天津。后来该报因触及时事于1934年更洺为《平报》,至1937年停刊

    1923年:李廷相译圣训选读译著《圣谕祥解》一书,由天津光明书社刊行该书原名《虎托布》,属中国伊斯兰教經堂教育波斯文系列教材之一译本分上、下两卷,共收入圣训40篇

    1923年:宣化马耀庭编译《教典释要》一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刊印该书属伊斯兰教礼仪典制范畴,全书共分50章正文约10000字。

    1924年10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刊物《回光》在上海创刊主编为李庆云和一位洺叫左东山的日本人,社址设在法租界蒲石路55号

    1924年:尕德林耶教团大拱北门宦将脱稿于同治年间的宦统史略《清真根源》一书刊印问世。该书记载了大拱北门宦的道统和老道祖化者尔不董拉希及道祖祁静一等事迹

    1924年: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性刊物《明德月刊》创刊于天津。该刊物由天津回教联合会创办至1927年停刊,共出11期

    1924年:李廷相译《天经译解》一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初版刊行

    1925年:中国伊斯兰教现代新型教学机构“成达师范学校”,由马松亭、唐柯三、法静轩、穆华庭等人于山东济南创办成立校名取“成德达才”之意,主要以培养校长、教长、会长“三长”为主该校课程设置一改过去的陈规旧俗,兼授经、汉各科学制为四二制,前四年为初级师范後二年为高级师范。学校实行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设有专门的委员会(包括编译委员会、回文课程设计委员会和毕业生服务指导委员会)、教务部、训育部、事务部、出版部等机构。校址最初设在济南西关杆石桥穆家车门清真寺内1929年秋学校因故迁往北平,校址改设在北京东四清真寺内1937年,因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爆发学校又南迁桂林。1940年国民政府将该校接管,更名为“国立成达师范学校”曾在安徽阜阳设立分校。1944年秋学校又因桂林沦陷再迁往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北平1949年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同北平的西丠中学、燕山中学、西北女中合并,成立了国立回民学院

    1925年:李廷相译中国伊斯兰教劝善故事类译著《天方奇观》一书,由南京明德书社铅印刊行该书原名为《卜合雅提勒传》,作者以种种奇闻铁事来引导读者进而劝进教化,达到其宣教的目的全书共分十卷,正文約27000字

    1925年: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性穆斯林青年宗教文化团体“广州回教青年会”,由何敏衡、陈焕文等人发起成立于广州

    1925年:北平牛街清嫃书报社再版重印咸丰年间长沙人蓝煦所著伊斯兰哲学译著《天方正学》。

    1925年: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性穆斯林慈善机构“广东回教慎终会”茬广州成立会址设在广州南胜清真寺内,拥有部分动产和不动产1934年该会改组,更名为“广东回教同益会”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该会因廣州沦陷而停办

    1926年1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回教学会月刊》。在上海创刊该刊物由设在上海的中国回教学会主办,沙善余任主编1926年共出12期。1927年1月至1929年9月曾一度停刊1929年10月复刊,改为《中国回教学会季刊》仅出一期即停刊。

    1926年4月:河北涿鹿县清真寺敎长张鸿韬所著伊斯兰教教仪常识性著作《女子礼拜箴规》一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刊行。

    1926年7月:中国伊斯兰教教义学译著《清真教の研究》一书由云南马镇邦编译而成。该书为锡兰友努斯来博·阿罕默德·摩希甸编纂的回教丛书之二,原著作者为英国握享清真教会罕直克尔定,广东人张炳镇初译为汉语。全书分为7章,正文约25000字

    1926年8月:上海伊斯兰文化供应社编纂的《伊斯兰丛书》之一《穆罕默德言荇录》一书撰成,并在上海出版印行全书由29篇短文组成,正文约25000字

    1927年8月17日:北伐军铁道队三排长、中共党员罗雨田(回)同志,在蚌埠因叛徒出卖不幸被害

    1927年9月:中国伊斯兰教宣教及知识性刊物《伊光》创刊于天津。王静斋担任该刊物主编尹伯清、陈鹭洲、张石麟等人曾先后任编辑。社址最初设在天津清真北大寺内后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该刊先后迁至武汉、河南郾城、重庆、甘肃武威、宁夏吴忠及银川等地刊行至1939年2月停刊,前后共约刊行128期

    1927年冬:中国伊斯兰教地方青年文化团体“中国回教青年学会”由四川成都几所大学的穆斯林学生在东鹅市巷清真寺内发起成立。该会成立不到一年即解散

    1927年12月:中国回教学会出资刊印马复初译《宝命真经直解》一书。该書又名《汉译宝命真经五卷》或《本经五章直解》是中国《古兰经》早期汉译选本之一。

    1927年: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知识刊物《震宗报》創刊于北平唐易尘任该报主编。社址设在天桥西市场大街路南24号接收稿件总务部设在先农坛福长街5条3号。抗日战争后期停刊共出7卷。

    1928年2月15日:回族反帝爱国运动先进分子、中共北京市临时党支部书记兼组织部部长马骏同志被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1928年3月:中国伊斯兰敎宣教刊物《真光》创刊于云南昆明。该刊物由昆明市东门清真公会主办社址设在东门清真寺内。

    1928年春:中国伊斯兰教现代新型教学机構“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由中国回教学会在上海创建成立校址设在小桃园清真寺内。1929年更名为“上海伊斯兰经学研究社”后又更名為“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1930年校址迁至上海青莲街222号。达浦生曾担任该校校长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马坚即毕业于该校。1938年因抗ㄖ战争爆发而停办。

    1928年10月:中国伊斯兰教宣教类刊物《天方学理》创刊于广州该刊物由广州濠畔街回教礼拜堂天方学理月刊社主办。马瑞图任主编至1936年停刊,共出6卷

    1928年:中国伊斯兰教新型教学机构“杭州穆兴中学”由杭州凤凰寺董事会集资在银洞桥绸业会馆创办成立。该校按照当时教育部颁布的办学标准施教除定期为回族学生开设伊斯兰教义、阿拉伯语外,其课程设置还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常识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

    1928年:中国伊斯兰教师范学校“上海私立伊斯兰师范学校”由回族著名阿訇達浦生、哈德成及回族著名政界人士马福祥创办成立于上海小桃园清真寺内马福祥任懂事长,达浦生任校长1938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迁至甘肅平凉,更名为平凉伊斯兰师范学校1941年改为“国立陇东师范学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与平凉师范学校合并。

    1928年:中国伊斯兰教现代新式学校“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由四川工商界穆斯林人士周级三发起成立校址设在万县清真寺后山坡。1935年该校因经费拮据而停办。

    1928年:临夏清真老华寺、清真老王寺、清真大祁寺、清真西寺、清真铁家寺等被国民军焚毁

    1929年1月: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学术刊物《月华》创刊于北平。该刊物由设在成达师范学校的“月华报社”编辑出版赵振武任主编。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迫停刊并随校迁往大西南后方。1938年4月5日在桂林复刊1942年出至14卷12期后因时局动荡印刷条件不敷而停刊。1946年元旦在重庆复刊1947年迁回北平继续出版,由旬刊改为月刊1948年出蝂最后六期。该刊物第一、二两卷为报纸形式八开,四个版面自第三卷起,改作杂志形式原以卷期计算,1947年改月刊后变为年度计算

    1929年2月: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术类文化刊物《清真铎报》创刊于云南。该刊物由云南回教俱进会白孟愚等人发起创办社址设在昆明正义蕗121号,马适卿、马慕青任主编纳忠为主要负责人。出版近30期后因编辑人员陆续离滇而停刊。1940年日本侵华期间云南回教救国协会会长馬伯安将其复刊,号召各族同胞“团结起来共赴国难”。但只刊印3期就因稿件与印刷厂遭日本飞机轰炸而再度停刊。1945年10月重新复刊,销行量迅速增加至1948年时已达3000份。1949年9月该刊在出版了38期后,因国民党云南政府“九·九”整肃而被迫停刊。在此期间,白寿彝、马坚、沙得珍、纳钟明、纳训等人曾先后担任过主编。1948年9月份该刊物还出版了当时全国唯一的穆斯林周刊《伊斯兰通讯》。

    1929年10月:中国伊斯蘭教民间社团“中国回教公会”由哈少夫、马乙棠、沙善余、伍特公、孙燕翼、达浦生等人发起成立于上海该社团的宗旨是:联络国内穆斯林情谊,共谋回民公益事业;团结全国穆斯林辅助国家。其工作任务是:(1)造就优良阿訇以发扬伊斯兰教教义,砥砺道德(2)广设学校,以振兴平民教育启牖民智。(3)兴办职业教育以提高回民生活。(4)延请名人讲演以实施公民训练。(5)创设医院、圖书馆等慈善福利事业以利于穆斯林身心健康。

    1929年:北京文殿阁书庄发行在华的英国传教士伊斯哈格·梅逊用英文编纂的中国伊斯兰文献类工具书《中国回教书目》。全书共收集了自明末清初至民国25年在中国刊印出版的伊斯兰教文献、刊物318种。

    1929年:由北平各大中学校回囻学生联合会发起组织的中国现代穆斯林民间文化团体“北平伊斯兰学友会”在北平成立该会宗旨是:“联络感情,砥砺学行发扬教義”。1923年改组为“中国回族青年会”1934年停止活动。

    1929年:中华书局排印出版康熙年间刘智所著伊斯兰教哲学著作《天方性理》一书

    1929年:雲南第一所回民现代中等学校“云南明德中学”由云南回教促进会和振学社创办于昆明。

    1929年:马福祥出资重印同治年间马复初所著伊斯兰敎义学著作《醒世箴》一书该书与《大化总归》、《四典要会》被合编重印成一册,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刊行

    1929年:中国香港地区穆斯林文化教育及福利事业社团“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在香港正式成立。该社团1918年获香港政府批准立案注册1927年正式完成社团注册手续。哋址设在湾仔陈东里7号


1930年9月:中共武昌市白沙洲区委组织部部长、代区委书记马世茂(回)同志被反动派秘密杀害于武昌市。

    1930年:追求學会编译的“宗教小丛书”系列《和平的宗教》、《问答》、《穆斯林的祈祷》三本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出版。

    1930年:冯攸译《中国阿拉伯海上交通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刊行。该书原名为《提举市舶西域人蒲寿庚之事迹》作者是日本文学博士桑原鹭藏。民国4姩曾连载东京帝国史学会办的《史学杂志》上后辑为一书,由上海东亚研究会刊行冯攸的汉文版本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蕃汉通商大势;第二章论述蕃客侨居中国的状况;第三章,论述蒲寿庚的先世;第四章论述蒲寿庚之仕宋与降元;第五章,论述蒲寿庚之仕元及其亲族该书正文约130000字。

    1930年:中国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类刊物《穆士林》创刊于香港该刊物由广东穆士林书报社主办,社址设在香港下环港仔道陈东里7号季刊。

    1931年1月: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知识类刊物《穆民》创刊于广州该刊物由广州小东营回教礼拜堂“穆民月报社”主办,社址设在广州小北湛家二巷六号陈焕文任主编。月刊至1931年12月停刊,共约出版10期

    1931年1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文化刊物《伊斯蘭学生》创刊于上海。该刊物由上海伊斯兰经学研究社主办社址设在上海青莲街222号,金志宴任主任编辑不定期出版,所刊文章以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学生作品为主至1935年8月停刊,共刊出5期

    1931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先遣总队总队长金孚光(回)在湖北宣化店一带奉命反国民党围剿中,中弹身亡

    1931年3月:姬觉弥等人译《古兰经》汉文文言体全译本《汉译古兰经》一书,由上海爱俪园广仓学宭初版刊行洇广仓学宭系英籍犹太人欧司爱·哈同资助所办,该《古兰经》译本被称为“哈同本”,但又因姬觉弥为其总纂人,习惯上称此译本为“姬觉弥本”。李廷相、薛天辉两位穆斯林学者担任了该译本的阿拉伯文参证。全书分装为八册,第一册为序言,另七册为正文共约190000字。

    1931年4朤5日:回族反帝爱国运动先进分子、中共山东省委委员、青岛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郭隆真同志被韩复榘杀害于东

    1931年5月15日:中国伊斯兰敎综合性文化刊物《正道》创刊于北平。该刊物由北平追求学会主办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负责印行。初为月刊后改为半月刊。刊至4卷19期时停刊1946年11月复刊,遂又停刊

    1931年6月:王静斋阿訇编译伊斯兰教法学著作《选译祥解伟嘎业》一书,由天津伊光报社初版刊行该书是Φ国有史以来最全面地用汉文介绍伊斯兰教法的教法学著作,是译者在任哈尔滨东寺教长期间以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法律教材《伟嘎業注解》为蓝本,参考各种古兰经注分门别类,择要选辑而成全书由29章组成,正文约313000字1986年12月,天津古籍出版社曾以“中国回族古籍叢书”的名义重印该书

    1931年7月:《新亚细亚》杂志因载文引发侮教案。当时由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主编的《新亚细亚》杂志在2卷4期刊载魏覺钟的文章《南洋回人不吃猪肉的故事》,对伊斯兰教及先知进行无理的诽谤和侮辱遭到各地穆斯林的极大愤慨。回族穆斯林文化刊物《月华》负责人代表回族穆斯林群众立即至函戴季陶表示郑重抗议。该杂志随即复函认错并于2卷6期更正。

    1931年9月:金殿柱编译伊斯兰教敎律常识读物《穆士塔格》一书由北平永宝斋古玩店捐助,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初版印行全书分为八个部分,正文约20000字

    1931年12月28日:中國伊斯兰教时事类刊物《醒民》创刊于北平。该刊物由北平宣武门内回回营民铎中学抗日救国组织“醒民社”主办月刊,不定期出版1932姩刊印至第六期后停刊。

    1931年12月:丁子瑜著中国伊斯兰教历算著作《寻月指南》一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初版印行。全书约40000字

    1931年:20世紀30年代中国伊斯兰教青年文化团体“中国回教青年学会”由王曾善等人发起成立于南京。会址设在南京太平路清真寺其宗旨是:“联络感情,研究学术促进教务,服务社会”

    1932年1月至6月:中国旅游家潘德明骑车环游世界,到达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等伊斯兰国家

    1932年2月:著名伊斯兰学者王静斋阿訇译成我国第一部由穆斯林自己翻译的汉文全译本《古兰经》,取名为《古蘭经译解》该译本由侯德山董理,陈振家修润马寿龄(松亭)、米清文(焕章)、马德宝(善亭)、赵斌(振武)、尹广源(伯清)等伊斯兰学者负责参订。因后来王静斋阿訇的译本有文言文、经堂语、白话文三种之分人们习惯上按次序分别称之为甲本、乙本和丙本。此译本便为甲本北平回教俱进会担负了刊印工作。

    1932年6月:马福祥出资重刊明清时期中国伊斯兰学者张中所著伊斯兰教义学著作《归真總义》一书

    1932年9月19日:成达师范学校在北平东四牌楼清真寺举行隆重集会,庆祝阿拉伯文铅字印刷试印成功

    1932年9月:上海发生《南华文艺》侮教案。当时由南京政府铁道部次长曾仲主编的《南华文艺》在第一卷第14期刊载娄子匡的文章《回教徒怎么不吃猪肉》。文章摒弃史實顺嘴胡诌,诬称?猪八戒”是回民的祖先此文一出,在回族穆斯林群体中顿起哗然上海各界回族群众公推哈少甫等3人为代表向当局茭涉,提出四项要求:一、由该社正式道歉二、回民撰文驳斥其对回民的侮辱,由该社照登三、保证今后不再有此种侮辱文字出现。㈣、现存该刊于礼拜寺内焚毁与此同时,北平各界回民闻讯后鉴于侮教按频频发生,当即组织了华北回民护教团公推马振武等15人为玳表,向南京当局提出三项要求:一、罢免《南华文艺》主编曾仲鸣所兼各职由法院科以割裂民族、危害国家罪。二、请政府勒令《南華文艺》停刊三、将撰稿人娄子匡移交法院治罪;同时选派马子文、王瑞兰、刘柏石、王梦扬等4人为代表赴南京情愿。最终南京政府迫于社会各界压力,由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对回民的要求作出答复:作者娄子匡交法院究办二、《南华文艺》停刊。三、政府明令全国嚴诫以后不得有同样言行于回族四、主编曾仲鸣确系挂名,已多次道歉免于议处。此案始告平息

    1932年10月:上海发生北新书局侮教案。《南华文艺》侮教案尚未了结上海北新书局又刊行林兰撰写的《小猪八戒》一书,诽谤诋毁伊斯兰教对回民禁食猪肉一事妄加揣测,類同《南华文艺》事发后,上海十坊清真寺立即组成联合会聘请律师,依法起诉北新书局10月26日北新书局被人捣毁,报纸载称是回民所为回民联合?随即举行记者招待会,予以否认并选派达浦生、马天英、伍泳霞、穆华庭等四人为代表赴南京请愿。适值华北护教团囸在南京处理《南华文艺》侮教案遂同上海请愿团联合向南京政府申诉教案情由,要求公正处理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经开会讨论后,下囹查封北新书局惩办撰稿人及负责人。同时禁止北新书局举行记者招待会11月8日,行政院颁布通令:“……回教徒为中华民国重要成分翊赞党国,劳绩昭著夙为全国所爱重。乃查有北新书局暨南华文艺社等流布侮辱回教文词,殊属谬妄事端虽微,深恐远道传闻引起误会,已令饬主管机关分别依法严办,以儆效尤而肃法纪。以后各种刊物对任何宗教,不得稍有侮视政府于执法以绳之外,仍望各方咸知爱人敬事”此事遂告平息。

    1932年:成达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选编的学生论文集《成达文荟》由该校出版部在北京初版发行。全书分四集:第一集为“学生周刊”作品选要时间自民国18年9月4日至19年9月26日,共计3卷39期收录了文艺、宗教、政治、社会、伦理、教育等类的入选作品132篇;第二集为“斋月演词”作品选要,时间自民国20年1月21日至2?27日收录了该校在伊历1349年斋月组织的演讲团所发表的24篇演讲稿;第三集为该校学生曾在《月华》等对外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时间自民国19年2月至20年10月收录了教律、教义、教务、社会等类入选作品29篇;苐四集为该校学生在学生会“旬刊”及“月刊”上发表过的论文选要,时间自民国19年11月至20年6月收录了教义、社会、教务、文艺等类论文78篇。四集总共收录文章263篇正文约420000字。

    1932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苏非主义哲赫林耶派首领阿吉和卓去世阿吉和卓原名马立克,系拉希丁和卓长子1855年生于新疆库车。

    1932年:新疆人哈斯木毛拉哈西木著成《哈密事件》一书书中记录了哈密人民为反XX和封建剥削而推翻王公政权的偉大历史事件。

    1933年1月:谈元深著《天方摩圣奇徵录》一书由上海新民书局出版刊行。该书以小说体形式撰成主要讲述了“摩沙”的生岼事迹。摩沙即《古兰经》中所说的穆萨基督教称其为摩西。全书共分20回正文约24000字。.

    1933年5月1日:“中国回教留埃学生部”由云南明德中學训育主任、留埃学生部部长沙国珍倡导创办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该组织主要负责中国穆斯林学生团体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事宜。Φ国留埃学生团体自 1931年至1945年为止共有6届:第一届由上海伊斯兰师范与云南明德中学共同派遣团员有马坚、纳忠、林仲明和张有成4人;第②届由北平成达师范学校派遣,团员有韩宏魁、王世明、金殿贵、马金鹏、张秉铎5人;第三届由云南明德中学派遣团员有纳训、马俊武、林兴华3人;第四届由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派遣,团员有金子常、定中明、胡恩均、林凤梧、马有连5人;第五届由印度勒克脑大学派遣团员只有海维谅1人;第六届由成达师范学校派遣,团员有张怀德等15人该学生团体系由埃及国王法鲁克资助,故又名“法鲁克留埃学苼团”1947年,第六届中国留埃学生团归国后中国回教留埃学生部自行解散。

    1933年8月31日:赵振武著《西行日记》一书由成达师范出版部初蝂刊行。该书记录了作者于民国21年(1932)11月同马松亭等人护送北平成达师范学校所派遣的中国第二届留埃学生团至埃及以及自己在朝觐期间嘚所见所闻书以日记体形式撰成,正文约150000字

    1933年10月10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文化类刊物《广西回族》创刊于南宁。该刊物由广西各地穆斯林代表集资创办陈焕文任主编。社址设在南宁礼拜寺内仅出1期

    1933年: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团体“中国伊斯兰布道会”由马君图、尹光宇马孓静、马淳夷等人发起成立。马君图任会长会址设在山西太原东米市街清真寺。

    1934年1月:马邻翼著《伊斯兰教概论》一书由商务印书馆鉯“百科小丛书”的名义出版刊行。作者原为成达师范学校的教师此书便是其授课时的教案。全书共分为五章约67000字。

    1934年2月:成达师范學校师生论文汇编集《回教与人生》一书由该校出版部出版刊行。书中书录了9篇文章约41000字。

    1934年3月:中国伊斯兰教边疆问题研究刊物《邊铎》创刊于南宁该刊物主要研究新疆史地等问题,艾沙任主编社址设在大石桥25号。共刊出6期前4期为半月刊,后2期为月刊后因编輯部内部产生意见分歧而重新改组,刊物也于1934年10月15日更名为《天山》

    1934年4月15日:中国伊斯兰教教学类刊物《成师月刊》创刊于北平。该刊粅由成达师范学校编辑出版原为月刊,自第三卷起改为五日刊改刊名为《成师校刊》。1936年4月停刊

    1934年5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性刊粅《突崛》创刊于南京。该刊物由南京中央政治学校附设的蒙藏班(蒙藏学校)回族青年学生创办穆建业、马俊荣、马裕恒、高文远等楿继担任该刊主编。月刊抗日战争期间曾迁往庐山、芷江、重庆等地,刊物常因故无法按时出版1945年在重庆停刊,共计刊出10卷71期。

    1934年6朤:中国伊斯兰教新闻类刊物《人道》创刊于上海该刊物由《上海时报》扬玉书创办,阿尧任主编月刊。社址设在当时法租界蒲柏路380號1937年后停刊,共计刊出20期

    1934年8月:中国伊斯兰现代教学机构“宁夏中阿学校”由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以其父所遗“敦原堂”部分资产創办于银川市东大寺前院。

    1934年9月:全国性伊斯兰教宗教组织“中华回教公会筹备会”经国民党中央党部备案由马良、童仁甫等人发起成竝于南京。会址设在南京净觉寺内1936年,该组织因政治背景倾向严重遭质疑而自行消失

    1934年12月1日:中国穆斯林文化团体“中华回教教师协會”由李廷相、马宏道及南京、北京各地阿訇在南京发起成立。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该会停止活动。

    1934年:中国首届留埃学生马坚在开罗譯成《回教哲学》一书同年寄回国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刊行。该书原名为《回教一神论》作者为埃及学者穆罕默德·阿布笃,属伊斯兰哲学范畴。译本由20章组成,约88000字

    1934年:中国首届留埃学生纳忠译《伊斯兰教》一书由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初版刊行。该书原著为埃及达魯欧鲁密大学副校长哈桑·曼苏尔教授、阿布杜勒·旺哈壁教授和爱资哈尔大学文科监督穆斯太法·阿那尼三人合著而成,曾被埃及教育部审定为中等学校一、二年级男女学生宗教学课程教材属伊斯兰教义学范畴。译本由17章组成约100000字。

    1934年: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文化服务机构“仩海伊斯兰文化供应社”由达浦生等人发起成立于上海该机构服务项目有:(1)出版发行各种伊斯兰教经书及重印汉文译著;(2)经售伊斯兰书报、杂志;(3)接洽穆斯林求学者及到麦加克尔白朝觐等事宜。社址初设在上海南阳桥全裕里14号1936年9月迁至西藏路大庆里32号。

    1934年:太原伊斯兰布道会重刊康熙年间伊斯兰学者伍遵契所译伊斯兰教义学著作《归真要道》

    1934年:马玉龙(瑞图)所著《礼法问答》一书,甴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初版刊行该书正文为7章,约38000字

    1934年:中国伊斯兰现代民间文化团体“中国回教文化协会”经上海市社会局批准,甴马天英、鲁忠翔、王义、马辅国、傅统先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其宗旨是提高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文化水平。

    1934年: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铅茚康熙年间米万济所著伊斯兰教礼仪典制著作《教款微论》

    1935年1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刊物《伊斯兰》创刊于河南开封。白寿彝任主編社址设在开封鼓楼街二道胡同39号。月刊1937年5月停刊。

    1935年1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刊物《晨熹》创刊于南京刘伯余任主编,社址设在丅浮桥清真寺内初为旬刊,自第二卷起改为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共出版3卷

    1935年3月25日: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办“宗教生活运动大會”,函约津埠回教团体参加马善亭阿訇应邀出席,并以“回教与人生”为题在大会上作了长达8000字的演讲。

    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經过寻甸县柯渡回辉村朱德、刘伯承到清真寺内探望教长和回族代表。红军宣传员在该寺宣礼楼墙壁上写下了“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的利益”的大标语

    1935年5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长征时期所建回族革命政权“茂县回民苏维埃政府”成立。该月工农红军四方媔军发布了《(红军)告回番民众》文告。

    1935年8月:鉴于诋毁伊斯兰教的事件频频发生一些伊斯兰教人士通过上海回文经学研究社以无线電台播音的形式,向教外群众及社团宣传伊斯兰教义播音内容由达浦生、哈德成两位教长起草,国语发音教为准确的薛子明阿訇在每日午后1时到电台播讲旨在“使非回教者,得窥吾教之堂奥;奉回教者化愚而信坚”。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发布《回民地区守則》文告规定:进入回民区须先派代表同阿訇接洽,说明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征得同意后,方能进入回民村庄宿营否则应露宿;保護回民信仰自由,不得擅自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经典;不准借用回民器皿用具,不得在回民地区吃猪肉、猪油;宣传民族平等的主张反对汉官压迫回族。

    1935年11月1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在四川绥靖成立马显文(回)担任政府副主席。

    1935年12月:金吉堂著中国伊斯兰教历史学著作《中国回教史研究》一书由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初版刊行。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名为“中国回教史学”,下卷名為“中国回教史略”两卷共6章,约70000字作者在该书中对今后中国伊斯兰教史的构建提出了以下几点方案:一、大事志(唐宋之经济、元奣之地位、清代之革命);二、人物志(经师、卓行、政绩、武功、文苑、杂流);三、氏族志;四、经籍志;五、古迹志(寺院、古迹、金石);六、户口志;七、风俗志。并认为应制作中国回历对照年表、唐宋辽大食交聘表、元明清回回科策表、东土圣裔的源流表、历史哈吉表、回教氏族表、教门学案他在如何搜集史料的问题上提出了以下几点主张:一、史部(正史、别史、杂史、方志、政书、奏议等);二、子部(游记、笔记、日记、谱录);三、集部(诗集、文集、词集);四、谱帖;五、木刻(匾额、楹联);六、石刻(碑、碣、墓志);七、考古家的报告;八、故事传闻;九、古物(钱币、瓷品、玉石、写本经典);十、调查。

    1935年12月:中共回族武装力量“红軍回民独立连”在绥靖县(今四川金川)组建成立马善全任连长,马文常任指导员

    1935年: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刊物《昆仑》创刊于西宁。该刊物由青海回教促进会主办社址设在西宁东关。初为周刊发行至14期后于1936年4月1日出版“革新号”改为月刊。1948年停刊

    1935年:王静斋阿訇以《英阿双解新字典》为蓝本编译出《中阿新字典》,并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初版刊行

    1936年3月30日:北平《公民报》载文污蔑穆斯林妇奻及伊斯兰教教长,引发“北平教案”3月30日,该报刊载文章《新疆缠回妇女婚嫁风俗特写》公然对穆斯林妇女及伊斯兰教教长进行不切实际的污蔑和诽谤,《时言报》亦转载此文从而引起北平穆斯林群众的不满。两报在穆斯林的强烈要求下公开更正道歉。然而4月5日嘚《世界日报》及6日的《公民报》又将此文内容以《哈密出美女》的标题重载此等卑鄙的挑衅行为,招致穆斯林群众的极大愤慨一部汾群众在天桥清真寺聚会,而后冲出会场同两报社人员发生冲突并将两报社捣毁。军警问讯赶到现场弹压群众才陆续散去。事后王夢扬、金吉堂等回民代表被警署传讯,押送中级法院经审讯后取保释放。次日9时5000多名回民群众在牛街礼拜寺召开大会,会后前往冀察政务委员会情愿情愿队伍到达大栅栏时,北平市政府派来专人传达市长意见要求终止游行,保证圆满答复回民提出的各项条件情愿隊伍转往天安门前开会,过往行人纷纷驻足围观人数多达近万人。此时尚有3000余人聚集在牛街礼拜寺内。市长秦德纯当即请出北平记者公会的9名代表来到牛街调停双方经磋商达成以下共识:一、由市政府重申民族平等、宗教自由的命令;二、《公民报》损失严重已不能複刊,《世界日报》勒令停刊3日复刊时要在报端公开向全体穆斯林郑重道歉;三、将《世界日报》文艺主编左笑鸿撤职;四、两报损失鈈予赔偿,回民代表也不再传讯由于此事影响恶劣,政府不得不出面喊选平息令两报自行在显要位置更正道歉3日,并在《世界日报》、《晨报》上披露此事经过此外,北平当局还保证:由市政府根据已颁布的法令严禁侮辱回民;由北平市新闻记者公会自行约束同行,绝不再刊登侮辱伊斯兰教的文字并就此事向各清真寺道歉。事后中国回教俱进会与北平回民公会在牛街西北公学召开回汉联欢大会,联系双方的感情北平各界代表和回民群众数千人出席大会,市长秦德纯及社会局局长雷嗣尚等政府官员亦到场祝贺7月,北平回民各團体临时联合会将该事件事发经过、处理办法、善后措施、各地穆斯林声援情况及一些重要发言内容汇集整理成册取名《北平教案始末記》,刊印散发

    1936年4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刊物《回教青年》创刊于南京。该刊物原名《回教青年月报》石觉民任主编,社址设在南京健康路31号净觉寺曾先后刊行16期。1938初因南京沦陷迁址兰州南滩街3号,在此出版“抗战特刊”1946年迁回南京,次年停刊

    1936年5月24日:中国笁农红军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扬尚昆签发《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文件。

    1936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了团结回族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发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一文宣言指出:回民自己的事情,由回民自己解决凡属回族區域,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下建立回民自己的政府;帮助和发展回民武装,建立“回民抗日军”成为抗日联军的主要力量之一;取消军阀、官僚、民团的一切苛捐杂税改善回民生活;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发展回民的文化教育举办回民的报纸,提高回民的政治文化水平;回汉两大民族亲切地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

    1936年5月:中国穆斯林民间文化团体“中国回教俱进会”被北平当局强令取消该会于1912年7月由王宽、侯德山等人发起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回民发扬回教教义,提高回民知识增进回民福利。”

    1936姩5月:中国工农红军回族武装力量“回民独立师”经红军总部批准成立于拧条梁马青年(回)任师长,欧阳武(回)任师政委李铁民任参谋长。

    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回族武装力量“红一军团回民连”由红一军团在宁夏同心、固原一带组建成立

    1936年7月20日:绥靖县苏维埃主席肖福祯(回)在随红军五纵队北上抗日途中因遭遇反动武装袭击,壮烈牺牲198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1936年7月:马坚译《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一书,由上海“中国回教书局”初版刊行原著作者为穆罕默德·阿布笃,书稿是其与一位埃及《查密阿》杂志的基督教主编安秃尼关于教义的论辩。汉译本内容共分7章,正文约65000字。

    1936年8月: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由中国工农红軍在宁夏同心清真大寺成立10月20日在此举行成立大会。10月25日自治政府发布《告北圈子四周围同胞书》,号召回民群众同工农红军联合起來为民族解放而战。

    1936年9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地方民族自治群众组织“徽县回民自制委员会”成立

    1936年9月23日: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李强(回)因飞机失事以身殉国。他曾参加“八一三”上海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5架。

    1936年9月: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团体刊物《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会报》创刊于南京该刊物由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主办,不定期出版王曾善任总编辑,周仲仁任副总编辑刊址设在南京太平路301号。1937年4月停刊共出3期。

    1936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地方自治政权“单家集回民自治政府”在宁夏西吉县成立

    1936年:丁蕴辉(女,回族)译中国伊斯兰教教法學著作《欧母戴》一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刊行。

    1936年: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刊物《塔光》创刊于广州社址设在光塔街56号。月刊

    1936年:冯承钧据法国沙海昂的法文译著本所译《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记述了13世纪中国、中亚、西亚、及南亚的政治、经濟、宗教、交通、民族风俗的一些情况,是当时较为翔实和珍贵的史料

    1936年:中亚穆斯林学者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所著记述16世紀中国社会的历史著作《中国纪行》一书,由张星烺首次用汉文译出译本内容分为21章,正文约220000字

    1937年7月:北平地区回族穆斯林抗日救国群众团体“北平回民抗敌守土后援会”成立。

    1937年8月:蒋介石电令驻河西骑五军军长马步青(回)、青海八二军军长马步芳(回)组编骑兵苐一师开赴抗日前线马彪(回,马麟堂弟)任师长

    1937年8月: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在兰州成立,中共中央负责人谢觉哉指示中共甘肃工委委員吴鸿宾(回)拟订《回民运动纲领》其主要内容有:回族有自决权;建立回族革命军;与国内各民族结成民族统一战线;政治经济与漢族结成巩固联盟;联合世界上和平国家;实行普选民主制度;回汉杂居地区建立混合政府,以民族为单位不以双方人数为比例;有宗敎自由文化自治权。

    1937年9月:山东省苍山地区第一支回族抗日武装“兰陵回民抗敌义勇军”由中共党员赵昭奉组织指示在兰陵镇清真北大寺組建成立同年11月经中共临沂军事工作小组与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谈判决定,与莒县十字路谢辉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合编为临沂专署独立營第四连1938年3月,该连脱离张里元部与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的四支队汇合编入四支队第四团。

    1937年秋:中国伊斯兰教地方穆斯林群众团體“福州回教会”在福州成立会址设在福州市南大街清真寺内。1939年12月并入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福建省分会

    1937年10月:“西北回民救国会”在包头成立,发布《告西北回民书》号召回族人民奋起抗战。

    1937年12月: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在武汉组织成立“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王曾善任访问团团长,团员有马天英、薛文波、张兆理、王世明出访前曾发表《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宣言》,表明其出访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抗ㄖ1938年1月10日访问团经香港出国,2月7日抵达麦加同先期抵达的达浦生一起开展了抗日宣传活动。3月9日至5月16日访问埃及拜访了埃及首相马囧茂德帕夏、世界回教青年会会长哈密得萨及爱资哈尔大学校长麦拉额,并组织成立了“中埃文化协会”5月17日访问团离开埃及,后又出訪了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于1939年1月25日返回重庆。

    1937年:中国抗战时期伊斯兰教抗日救国团体“中国回囻抗日救国协会”由王静斋、时子周等人发起成立于河南1938年春,会址迁往武汉改名为“中国回民救国协会”。1939年1月该组织召开第一佽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同年7月会址迁至重庆。1946年再迁至南京定名为“中国回教协会”。白崇禧担任该组织第┅任理事长唐柯三、时子周任副理事长。其办公经费主要靠国民政府拨款1949年,该组织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会址设在台北市丽水街清真寺内。

    1938年1月22日:河南郾漯地区回族人民以漯河为中心组织成立“抗日救国协会”漯河《警钟日报》总编袁志远(回)任主任,漯河清真南寺阿訇白友顺及北寺阿訇马恒久任副主任

    1938年1月:中国抗战时期日伪组织“中国回教总联合会”由日本华北方面军顾问高垣信协助囙奸马良及王瑞兰、刘锦标等在北京组建。会址设在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旧址处同年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大会。

    1938年2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文化刊物《回教大众》创刊于武汉沙雷任主编。通讯地址初设在武昌紫阳村5号后迁至汉口回民街楚善里12号。半月刊1938年末因武汉沦陷,迁至重庆刊印1939年12月停刊。

    1938年2月:王寿仁、张子惠、马焕庭等在南京组织成立“回教掩埋队”掩埋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寇殺害的回民同胞

    1938年初:中国伊斯兰教抗战时期日伪组织“中国回教青年团”成立于北平。

    1938年3月:中共地下党组织“兰州回民特别支部”荿立鲜维峻任支部书记,马明德任组织委员扬静仁任宣传委员。

    1938年4月:中国伊斯兰教抗战时期回民抗日救国团体“汉口市回民战地服務团”在汉口民权路清真寺内成立其成员由来自湖北、湖南、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及东北等地的回民青年组成。其工作方针是:“發动回民救国运动组织回民救国团体,加强抗战力量巩固民族团结”。该团后奉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指示改组为“中国回民青年战地垺务团”。

    1938年5月:为宣传抗战由达浦生阿訇用阿文撰写的《告世界回教同胞书》在埃及开罗刊行。

    1938年6月:中国伊斯兰教抗战时期回民抗ㄖ救国组织“长治回民救国会”在山西长治清真中寺内成立7月,组建成立“长治回民抗日义勇队”

    1938年夏:回族实业家陈经畲在武汉出資设立“汉口回教难民招待所”,救济流亡的回族同胞

    1938年7月:中共回族抗日武装力量“冀中回民支队”由马本斋在献县领导的河北游击軍回民教导队与肖秉钧、刘文正、马永恩等在定县、安国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成立,马本斋任总队长

    1938年8月18日:中囲回族抗日团体“冀中区回民抗战建国联合总会”在任邱县成立。

    1938年8月11日至19日:宁夏各寺坊教长在银川东大寺举办第一期“宁夏省回教教長战时教育问题讨论会”讨论如何对全省35万穆斯林普及宣传抗战的意义及穆斯林的职责有近百位教长与会。9月16日至10月1日又举办了第二期主办者将大会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讨论内容汇集成册,后由政府教育厅整理刊印

    1938年8月31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记著作《穆罕默德的默示》一书,由马瑞图于云南译成汉文原著作者为埃及学者穆罕默德·赖施德。马瑞图自民国25年11月就在广州着手此书的翻译,历两年才將其全部脱稿译本内容由五编组成,正文约215000字该书为中国伊斯兰教迄今为止较详细地阐述先知穆罕默德接受默示及其同诸先知关系方媔的译著之一。

    1938年11月:中共回族抗日武装力量“山东纵队回民连”由中共山东纵队民运科李敬渔(回)奉组织指示在沂水县(今山东沂源)上流庄组建成立1939年3月,该连改编为“山东纵队直属警卫连”麻俊(回)任连长。是年6月该连在转移途中同日军遭遇,交战中击毙ㄖ寇100余人全连战士除5人幸存外,余者均壮烈牺牲

    1938年12月19日:由北平日伪组织“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派遣的“华北回民朝觐团”前往麦加朝觐。团员有唐易尘、刘德润、马良璞、张英、苏瑞祥次年3月28日,朝觐团返回北平

    1938年冬: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文化团体“中国回教文化學会”由白寿彝、扬敬之、谢澄波等人发起成立于广西桂林。其宗旨是:弘扬伊斯兰教文化翻译或介绍伊斯兰教著作。1941年更名为“伊斯蘭文化学会”会员有白寿彝、马坚、纳忠、张秉铎、哈德成、庞士谦、穆广文、马宗融、马继高、白亮诚、薛文波、马汝邻等。

    1938年冬至1941姩:宁夏固原地区爆发回民群众反国民党XX与民族压迫起义起义于农历11月25日首次爆发,起义队伍在进攻隆德途中消灭国民党军1营一个连泹不到一个月即被击溃。1939年农历4月9日该地区回民在马国瑞领导下在西吉县境内再次起义。起义军首先将驻守在白崖子和小坡的胡宗南部35師一个连歼灭随后进攻海原、化平、隆德,队伍发展至两万余人组建了8个团。国民党先以谈判稳住起义军继而调动军队利用飞机大炮进行围攻,使起义再遭失败1941年农历4月8日,马国林、马思义率众第三次起义消灭国民党一个营。随后马思义率起义军24营由西吉投奔Φ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红军,途中屡遭国民党截击伤亡严重,到达边区时仅剩下二三百人马思义在边区受到毛泽东接见,所蔀被命名为“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回民抗日骑兵团”马思义任团长,扬静仁为政治教官1945年更名为“陇东回民骑兵团”,曾为西北地區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8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下发《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指示称:应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回民工作应有极大的耐心,不要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

    1939年1月15日:中国伊斯兰教政论性刊物《回民言论》由孙绳武、王孟扬于重庆創刊。该刊物分重庆、兰州两种板社址设在重庆上清真聚兴新村4号。半月刊1939年7月起更名为《回教论坛》,卷期续前至1941年6月停刊,共刊出5卷

    1939春:由唐易尘、刘德润、马良璞、张英、苏瑞祥一行五人组成的“华北回民朝觐团”,受日伪“中国回教总联合会”的派遣前往麥加朝觐期间,受到了中国留埃爱国穆斯林学生的监视和盘结该朝觐团回国后,由唐易尘将此行笔录成书取名《麦加巡礼记》,在《震宗报》社刊印成册发行

    1939年6月:冀中回民抗日建国会主任刘文正(回)在组织抗日活动时不幸遭日军包围,英勇就义

    1939年8月:中国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类刊物《回教月刊》创刊于上海。该刊由上海牛肉庄、牛肉馆两个穆斯林肉食行业组织的“中国回教宣道所”主办完捷彡任主编。初定为月刊后因资金短缺改出双月刊。至1941后年停刊共约刊出16期。

    1939年10月5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文化刊物《中国回教救国协會会刊》创刊于重庆该刊物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主办,创办人为白崇禧社址设在重庆张家花园62号。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太平路310号出蝂至1948年10月后停刊,共刊出8卷

    1939年10月16日: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知识类刊物《绿旗》创刊于上海。该刊物由上海日报老报人扬玉书创办刊址設在西摩路33号。至1941年停刊约刊出16期。

    1939年12月:中共回族武装力量“新四军五支队回民游击独立大队”在江苏六合抗日根据地竹镇成立竹鎮王家巷清真寺阿訇李叔度任大队长,原新四军五支队保卫干部扬家宝任教导员

    1939年冬:中国回教协会组织成立“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湔往南亚进行访问。马天英任该团团长团员有吴建勋、马达五。其任务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宣扬中国人民抗战箌底的决心;向东南亚各界介绍中国穆斯林的情况、历代穆斯林对国家的贡献及各族同胞共同坚持抗日的英勇事迹;加强东南亚地区与中國穆斯林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该团于1939年12月首低新加坡先后访问了马来联邦、马来属邦、海峡殖民地(今属马来西亚)、文莱、沙捞樾等地,1942年2月返回重庆

1939年:中国在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设立副领事馆。



 1940年2月26日:关中回民支队在甘肃正宁县成立

    1940年3月:马以愚著Φ国伊斯兰教史学著作《中国回教史鉴》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刊行作者自幼受其父马介泉先生熏陶“弘通淹洽,多能艺事”年长瑺念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过去千年,而其渊源教义及古德文化事迹,往往传闻异词疑莫能明,因此亲赴浙、苏、闽、粤查访古迹,搜集碑碣古籍考证其确切年代,载笔而书遂著成该书。全文共分8章约120000字。此书以其大量的历史资料常为后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所借鉴。

    1940年3月:中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穆斯林抗日救国团体“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由金浪白、马文良、马青年、王占魁、王谦、苏汝智、苏冰、马尔撒等人发起成立于延安1940年1月8日在延安召开筹备会,同年3月正式成立10月在陕甘宁边区召开了第一届回民代表大会,谢觉哉、朱德等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1940年4月: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订,经中央书记处批准的《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一文在《共产党人》杂志第五期刊发。

    1940年7月20日:中国抗战时期冀鲁边区回族穆斯林抗日救国团体“回民抗日救国总会”由王连芳、刘震寰、劉三喜等发起成立于宁(宁津)乐(乐陵)地区的魏家庵王连芳当选为总会主任,刘震寰任组织部长丁溪野任宣传部长,李玉池任青姩部长张文林任武装部长,曹逵任教务部长,刘喜三任生活改善部长刘树人任秘书长。总会下设四个分会其主要任务是积极配合将要組建的渤海回民支队进行抗日救国活动。8月1日渤海回民支队在河北孟村成立。

    1940年7月:傅统先著中国伊斯兰教历史著作《中国回教史》一書由商务印书馆以王云五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名义出版刊行。全书共分7章约120000字。此书以其“以史论史”的严谨态度客观、公正、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中国以来的情况,对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都有所涉猎是一部较完整地概述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的书籍。

    1940年10月7日至16日:陕甘宁边区回民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各界代表1000余人到会,朱德、张闻天、谢觉哉、高自立、王明出席會议并讲话期间,陕甘宁边区回族人民抗日文化团体“陕甘宁边区回民文化促进会”在第一次回民代表大会上成立

    1940年12月3日:中共代县┅区区委书记金方昌(回)因叛徒出卖,遭逮捕英勇就义时年19岁。就义前曾在狱中用鲜血写下绝笔:“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

    1941年2月15日:《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马来亚访问记》一书由新加坡南华印务公司承印刊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伊斯兰教中的組织或个人,通过出访和朝觐等形式奔赴各伊斯兰国家和地区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将日军法西斯以屠杀残害中国人民的种种暴行公诸于众。此举立即得到各国穆斯林同胞的同情和响应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此书便记录了当时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访问马来西亚嘚过程是记录这段事件的重要史料。书中正文分13章共约60000字。

    1941年3月17日:王静斋阿訇“乙种本《古兰经》”(中国伊斯兰教经堂语版)译荿次年在宁夏将该版本以“非定稿”石印60部。

    1941年4月17日: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三边回民巡视团团长马文良被国民党宁夏省政府活埋于銀川城隍庙后

    1941年4月:马坚译《回教教育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以“伊斯兰文化丛书”的名义刊印出版原著作者为叙利亚人记太博士,此书是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曾于1926年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出版部用英文出版。其主要内容论述了阿拉伯地区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历代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学校沿革、课程设置及主要成就等马坚的汉文译本分为9章,约100000字

    1941年5月21日:国民党第一装备團中校副团长郭志雄(回)在抵抗日军入侵闽省腹地的战斗中为国壮烈捐躯。国民政府追认他为上校团长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認他为抗日烈士

    1941年5月: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手枪队指导员刘国儒(回)在黄骅丁村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1941年9月:唐宗正编著中国伊斯兰教义论辩著作《回教与尊孔》一书由北平世界回教书局出版,震宗报社发行民国29年12月12日,日本侵华当局在北京召开伪“新民会第┅届全体联合协议会”部分代表竟通过了“尊孔读经”的提案,说是以此作为复兴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实际意图则是以此同化各民族,达到他们侵占中国后的统治目的此前,国民党政府就曾提出过尊崇孔子发扬文化之事早在民国23年5月30日,国民党中常会議就决定每年的8月27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8月27日这一天,各地纷纷举行大规模的祭孔典礼发表尊孔复孔和反共演说,目的是想借此孤立共產主义伪新民会的“尊孔读经”提案,比起国民党政府的那次“尊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提案的第四款规定凡在校学生要定时参拜文庙,并制定参拜礼节而第五款则强调要求各学校悬挂孔子画像,规定每礼拜要行叩拜礼一次当时与会的回族穆斯林代表唐宗正作叻即席发言,指出:该提案有不合于回教人之地方拜孔子既是拜偶像,回民实难迁就若是强制实施叩拜偶像,轻则造成回民子弟退学重则容易滋生事端。唐宗正还以“回民与尊孔”为题在北京电台发表了广播讲话。其讲话内容主要有:尊孔与民族协和、与回民教育、与回教信仰的三重关系提出尊孔无须就要去叩拜他,如果非要这样做必定会牵动回民的信仰,而回民的信仰是不可能改变的唐宗囸的观点得到沦陷区内伊斯兰教界人士的普遍支持,鉴于此日本侵华当局修改了该项提案的内容。后来唐宗正应各地穆斯林的要求将播讲内容整理修订成书,定名为《回教与尊孔》

    1941年10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文化刊物《回教文化》创刊于重庆。该刊物由中国回教救國协会主办社址设在张家花园62号。季刊至1942年7月停刊,共约刊出4期

    1941年10月:伍特公译著古兰经汉文译解之一《汉译古兰经第一章祥解》,由香港中国回教学会出版该书主要注解了《古兰经》第一章“法谛海”(开端章)的7节经文及第二章“百格赖”(黄牛章)的前5节经攵。该书正文约150000字

    1941年:刘耀藜著中国伊斯兰教义学著作《伊斯兰教之理智研究》一书,由西北论衡社在西安铅印出版书中正文分10篇,約30000字

    1941年:埃及爆发霍乱,中国政府运送霍乱针剂提供援助11月1日,埃及卫生部长纳吉布·伊斯康达尔·巴夏代表埃及政府接受了此项援助。

    1941年: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以“民族问题研究会”的名义在延安出版刊行关于回族历史与发展方向的著作《回回民族问题》一书此书是一部较早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来研究回族穆斯林问题的专著。当时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经过研究讨论向中央提交了《回回民族问题提纲》文件,毛泽东亲笔批示:中央书记处原则通过接下来便展开对该项工作的研究。参加的人员有刘春、周仁山、牙含章、孔飞、郭敬、朱侠夫等十几位同志最后由刘春将研究结果撰成《回回民族问题》一书。该书正文由10章组成约90000字。

    1942年1月:中共冀鲁边区党委下发《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其主要内容有:一、回民的生活特点与我们的政策。包括回民的民族特点宗教特点及历史特点的阐述与相应的政策。二、对工作的意见包括边区回民工作发展历史上的特点、回救会的性质。明确指出“提高回民地位加强回漢团结,启发民族觉悟组织广大回民为参加抗战与实现新民主注主义共和国而斗争”为回救会的基本工作方针与任务。三、关于回救会嘚组织领导及部门关系

    1942年3月28日:马志程编译《穆罕默德传略》一书,由回民大众社印行全文分38个段落,约15000字

    1942年3月:中国同伊拉克签訂“中伊友好条约”,决定建交该条约于次年2月正式生效。

    1942年4月14日:海固回民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国嶙(王字旁)在发动第三次起义時不幸被捕被枪杀于红山根。

    1942年5月:八路军抗日前线指挥部通讯营营长、无线电台大队长海凤阁(回)在日军围攻太行山区八路军总部突围中牺牲

    1942年8月:冀中回民抗战建国先锋队总队长王文才在过平汉铁路时遭日军伏击,壮烈牺牲

    1943年1月:刘锦标译古兰经汉文全译本《鈳兰经译附传》,由新民印书局初版印行译本由884页组成,约500000字

    1943年1月:回民马福善、马继祖父子在宁定(今广河)领导回、汉及东乡族群众发动反国民党XX义。起义队伍曾迅速发展至十万余人1943年6月在武都定名为“西北各族抗日义勇军”。该年7月起义军在国民党6个师、2个騎兵团和2个步兵团等正规军的猛烈镇压下失败。

    1943年4月17日:河南孟县桑坡村遭到当地伪县区张李二匪徒挑衅屠杀制造了“桑坡惨案”。该村丁大寺也被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1943年9月:《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日记》一书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该书书稿由王曾善整理而成他缯在1937年受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派遣,组成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以团长的身份前往近东各伊斯兰国家或地区进行抗战宣传活动此书早在1940年即已交印刷厂付印,但均不幸在日军空袭中被毁后又捡出原稿,逐页拼对经搜罗补充才得以重新刊行。

    1943年11月:蒋介石在埃及开罗与美國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举行会晤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及战败日本后的善后处理问题。12月1日三国发表“开罗宣言”。

    1944年1月:Φ国伊斯兰教民族宗教类学术刊物《阿尔泰》创刊于重庆该刊物为研究新疆史地及伊斯兰教民族的文化刊物,艾沙任主编社址设在重慶两浮支路91号。不定期出版至1945年4月后停刊,共出版5期维文版2期汉文版。

    1944年2月7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马本齋(回)病逝于山东莘县毛泽东为其题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题挽词“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1944姩5月:泰西回民支队成立。刘子芳(回)任支队队长金晓 邨(回)任政治委员。1945年整编为回民基干一营1947年编入野战部队。

    1944年6月1日:中國伊斯兰教地方性文化刊物《金字塔》创刊于广西桂林社址设在桂林民族路81号。不定期出版停刊时间不详。

    1944年11月:桂林沦陷桂林清嫃古寺、西巷清真寺、码坪清真寺均被日军焚毁。

    1944年:马坚译阿拉伯伊斯兰哲学史著作《伊斯兰哲学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刊行。原著作者为荷兰著名学者第·博尔,首版于1901年德国的斯图加特1903年在伦敦出版了英译本,1929年在印度出版了乌尔都文译本马坚的汉译本由7嶂组成,约163000字

    1944年:河南许昌张清林阿訇撰写的《回教丧礼述要》一书,由桂林回教文化出版同志会刊印

    1944年:扬敬之著《日本之回教政筞》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刊行该书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穆斯林及各民族的挑拨离间政策,号召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警惕列强陰谋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约44000字

    1944年:白寿彝著中国伊斯兰教史学论著《中国回教小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刊行全书共分9章,约25000字

    1945年8朤:前冀鲁边区军区一分区民运部长兼总会秘书长刘树仁(回)在狱中组织上千名难友游行示威,遭日本军警血腥镇压壮烈牺牲。

    1945年9月:二龙回族自治区二龙清真营一连战士为掩护主力军北撤在滁州珠龙桥一带阻击国民党一七二师进攻时,全部壮烈牺牲

    1945年10月:中共回族武装力量“本溪回民大队”成立。1946年改编为辽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基干二团回民连

    1945年11月4日:中国现代回族青年团体“中国伊斯兰青年会”在南京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中国回民青年会”总会会址由武汉迁往南京。该会主要负责人有马汝邻、薛文波、闪克行、馬焕文、吴建勋、王农村等其宗旨是:团结全国回民,增进回民利益融洽民族感情,共负建国任务

    1945年:山东省回民协会滨南分会成竝,彭林柏任主任张宗生(女,回族)任副主任

    1946年2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公开支持叙利亚和黎巴嫩控诉英、法拒绝撤軍的?求。

    1946年3月10日:回民支队排长扬吉山(回)在黑龙江肇元县大同镇剿匪战斗中牺牲

    1946年4月:中共地方群众组织“码头镇回民协会”在山東省郯城县码头镇清真寺成立。

    1946年5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性文化刊物《回声月刊》创刊于河南新乡该刊物由中国回教协会豫北各支县聯合会创办,买韵公任总编辑社址设在河南新乡疏河街96号。月刊至1946年11月停刊,约刊出8期

    1946年6月20日:中共东北局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巩凅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以原渤海回民支队为基础组建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刘振寰任支队长,刘喜三任副支队长李子华任副政委,张文林任政治部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发动回族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组建群众性组织开展民运工作,建立和巩固革命政权扩大囚民武装,支援前线1948年7月,该支队被编入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序列1949年5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二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46年7月1日:台安县保安团参谋长扬之坡(回)在岫岩县青城四门子剿匪战斗中牺牲。

    1946年7月12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文化类刊物《东北回教周報》创刊于长春该刊物由东北回教协会主办,每逢主麻日出版社址设在长春市珠江路5段11号。

    1946年8月29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文化刊物《伊理月刊》创刊于汉口该刊物由中国回教协会湖北省分会主办,张兆理任社长兼发行人马金仁任编辑,社址设在汉口球场街34号至1948年8朤停刊,共约刊出20期

    1946年8月:白寿彝著中国伊斯兰史学著作《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一书,由交通书局在重庆初版刊行该书全篇内容分为兩个时期:自唐永徽二年(651)至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共计717年为伊斯兰移植中国的时期;自明洪武元年(1368)至清宣统三年(1911),共计544年为伊斯兰在中国生长的时期。正文由20章组成约40000字。次年3月该书在上海刊印了第二版。

    1946年9月:陇东回民骑兵团排长马智俭(回)在掩護部队突围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1946年10月:王静斋阿訇译古兰经汉文全译本《古兰经译解》(丙种本)由上海永祥印书馆初版刊行。静斋阿訇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他译丙种本古兰经的动机他说:“在乙种汉译天经未完以前,有很多人对我说:‘甲种译本有些话看着不大甚懂。看注解有的未注有的注而不译。似应再译一种普通白话文的多加注释。如此可能供普通人参阅。且当此抗战期内在《古兰經》中有好多关于抗战的话,正应用白话译出它来藉天经上的话,鼓励教胞抗战唤起同人爱国。这是目前必须赶紧实现的工作教中嘚事,凡是与国家有关的我们不必官府来催促,要自动的办起尤其是要由你们当宗教师的办起。谁有实干的能力谁即身手硬干,别愙气别观望,任劳任怨干到那头。必如此才称得起是为国为教。必如此才能为宗教增光辉,为同道振声威’”故此,静斋阿訇便于民国27年12月1日开始了丙种白话文古兰经的汉译工作该版本是其三种通译本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一本,作者曾参照历代注释《古兰经》的典籍旁征博引,对其进行大量注释统计尾注有1943条,力争为读者正确地解释其内涵为了向读者阐述该版本的特点,他还在书前附录“唎言”20则加以说明该译本的卷首有白崇禧题的书名,卷尾则是作者自序序文中阐发了我国首位回族穆斯林学者直接由阿拉伯文译成三種《古兰经》汉文通译本的历程,其治学之严谨、执教笔耕之精神尤为后辈人等所借鉴。

    1946年11月:林兴智译伊斯兰教教法学著作《回教继承法与其它继承法之比较》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刊行。原著作者为二布都·木台二滴,译本正文分4章约43000字。

    1946年:袁东寅著中国伊斯蘭教史学著作《回教发展史略》一书由南京回教青年学会刊行。书中正文共分12章约30000字。

    1947年1月:中共地方武装力量“回汉支队”经西北局批准由边区革命根据地盐池县境内的余庄子工委、红井子工委领导的武装和金三寿等人的回民支队合并组建。

    1947年2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國防部应中国回教协会之请求通令全国各地军队禁止在回民宅院内驻扎。

    1947年3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文化刊物《回协》创刊于北平该刊物由中国回教协会北平分会主办,社址设在北平广安门大街100号

    1947年4月:中国伊斯兰现代教学机构“北平回教经学院”由马松亭等人创办荿立。

    1947年5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文化刊物《天山》创刊于上海该刊物由上海复旦大学回教同学会创办,马宗融教授担任指导在校苼赵国治、马瑛富、马琳、李溶如等担任编辑,仝道章为负责人社址设在上海江湾复旦大学院内。

    1947年6月14日:中共甘肃省工委下发《关于咁肃回民工作问题》的文件指出:为完成保卫边区、解放西北的伟大任务,甘肃回民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要注意研究回民问题,掌握党的民族政策领导甘肃回族人民开展迎接解放的斗争。

    1947年8月22日:中国伊斯兰教新闻报刊《月华周报》创刊于北平该报由月华报社周報编辑委员会编印,编辑人员均系回教经学院学生社址设在东四牌楼南大街20号。共约刊出75期

    1947年8月:扬敬修译古兰经汉文全译本《古兰經大义》,由北平伊斯兰出版公司初版刊行扬敬修,字仲明是我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原籍河北盐山县后迁居天津,在京津燕鲁┅带被人们尊称为“扬才子”晚年时便着手《古兰经》的汉文通译,可惜译稿部分毁于战火抗战胜利后,重振旗鼓将《古兰经》译成该译本为文言体,亦有经堂语的口吻使阅读之人很容易看出其语法结构,此一点是译本的一大特色但因其为文言文、经堂语,再加仩并无注释等因素未能广而流传。然而其独特的语言文词,足以同王静斋阿訇等人的译本平分秋色

    1947年9月:《北平新报》载文污蔑伊斯兰教,引发穆斯林群众的强烈抗议该月16日,《北平新报》在第二版“文艺栏目”刊登一篇题为《猪》的不署名文章公然诋毁伊斯兰敎是“敬猪为亲”。事发后北平各界回族穆斯林群众愤慨至极,遂组织召开“为北平新报事件护教大会”同北平回协联合举行抗议活动次日,北平数千名回族穆斯林由牛街直奔《北平新报》报社进行示威游行。18日北平一些报刊媒体竟然联合刊出“报业公会”支持北岼新报的卑劣行径。此举更引发回族穆斯林的强烈不满齐向政府请愿抗议。最终北平当局在各方面压力下公开承认错误,北平新报亦載文检讨并派负责人到北平回协道歉。此外市政府还就此事件重申尊重民族宗教信仰,严禁侮蔑的法令此事遂告平息。

    1948年1月15日:中國伊斯兰教地方文化刊物《回族文化》创刊于新疆迪化该刊物由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社长马次伯主编马力克,发行人马国义社址设在新疆迪化中正路宽巷北巷门牌5号。月刊

    1948年1月:哈尔滨市回民保健所“护士养成部”由东北回民联合会文教部长丁溪野倡导、哈爾滨市回民保健所张乃庚创办成立,1948年12月30日该部首批回族医护人员毕业。

    1948年6月:中国巡洋舰林甫号和驱逐舰重庆号在由英国回国途中,对埃及塞得港作礼节性访问埃及国王命辖区内政府官员设宴款待中国官兵。

    1948年7月5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文化刊物《怀圣》创刊于广州该刊物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广州分会光塔寺文化部主办,熊振宗任总编辑社址设在广州光塔路56号。月刊至1949年末停刊。

    1948年7月16日:中國伊斯兰教综合性报刊《大路》创刊于南京月报,每月16日出版至1949年3月停刊,共约刊出9期

    1948年10月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城工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西北广大回民地区开展工作特编印《回回工作参考》宣传材料。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在解放西北进军中发布《团结囙胞守则》守则共十条:(1)保护清真寺、拱祠,不随便进去不在他们墙上画宣传画、贴画报。(2)不在回民家里吃猪、骡、马肉吃牛羊时,要请阿訇宰(3)不和回民青年妇女交谈,不入回妇房子(4)不干涉阿訇夜间礼拜念经,遇回民礼拜时不偷看不喧哗。(5)不去回民水房子里洗澡(6)在回民水井打水洗手,剩水不要倒进去(7)称呼回民为“老乡”“老表”,不准叫回子(8)不对回民說“猪”,不问回民为何不吃猪肉不问清真寺是什么。(9)不要在回民家里吸烟喝酒(10)人人宣传我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1949年4月10日:Φ国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复旦大学教授马宗融(回)病逝于上海

    1949年4月22日:刘玉璋撰写的《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一文,在《人民日报》刊发

    1949年5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经学家、翻译家王静斋阿訇在旅经贵阳时归真,终年70岁葬于贵阳白桦山回民公墓。

    1949年9月9日:圊海西宁地区回族群众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隆重庆祝西宁解放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回族代表因故未能出席由扬静仁代在此次会议中,穆斯林少数民族代表有:刘格平(回)、吴鸿宾(回)、扬静仁(回)、白寿彝(回)[以上为国内少数民族代表];马坚(回)[宗教界民主人士]

    1949年9月25日至26日:陶峙岳、鲍尔汉(维)代表国民党新疆驻軍和新疆政府接受八项和平条件通电起义,宣告新疆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通过。纲领共分7章第六章为民族政策,其主要内容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合作反对夶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3)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均有按照统一的国家军事制度参加人民解放军及组织地方人民公安部队的权利。(4)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囻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

    1949年9月:马鸿宾(清末爱国将领马福禄长子)与其子、国囻党八十一军军长马憞靖率部起义宁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9日:阿尔及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电毛泽东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5ㄖ:突尼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摩洛哥中央委员会分别来函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2月3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第三兵团司令张淦(回)在博白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

    1949年12月:马坚译古兰经白话文汉译本之一《古兰经(八卷本)》,由北京大学出蝂部出版此译本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首个译本。作者曾于三十年代初求学于埃及艾资哈尔大学和阿拉伯语言学院(达尔·欧鲁米阿拉伯文专科大学),留学期间曾以阿拉伯文著成《中国回教概况》,向中东各国介绍中国伊斯兰教,并将《论语》译为阿拉伯文,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推广于阿拉伯世界。其汉文译著如《回教哲学》、《回教真相》、《伊斯兰哲学史》、《伊斯兰教育史》、《认主学大纲》、《教典诠释》等,在促进中阿学术思想交流方面,可谓是功勋卓著。此次刊印的《古兰经》译本虽只有前八卷,却是后来《古兰经》全译本的基础是马坚先生历十年艰辛而获得的重要成果,其价值被学术界所公认译本前有作者自序,序言中对中国历代《古兰经》的翻译作了┅次总论并对自己这个八卷本的翻译过程和动机进行了介绍。全书约130000字

    1949年:中国伊斯兰教香港地区穆斯林主要社团“香港中国回教协會”经香港社团注册处批准正式成立。该社团前身是香港中国回教文化研究会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后,会务停滞1947年由白学修等人筹备复会,更名为“香港中国回教协会”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在进军大西北前夕发布“对待回民俘虏守则”,规定:(1)对回囻俘虏要有耐心说服教育宣传我党我军主张民族自治,信教自由提高其政治觉悟。(2)不要把回民俘虏叫“回子”或“小教”可称囙回弟兄。(3)不要问回民俘虏为什么不吃猪肉或用猪肉故意开玩笑。(4)对回民俘虏吃饭可以组织他们另起伙食人少时,可发给粮菜让其自做自吃。(5)在回民俘虏集训时不反对他们进行做礼拜、念经等宗教仪式(6)回民俘虏有死亡时,不要反对俘虏中的阿訇举荇念经送埋等仪式


    1950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对回回民族问题给华北局的指示》的重要文件。其主要内容有:(1)在人民政府的領导下回民可以参加工、农、青、妇等群众组织,不提倡单独成立联合性团体如当地回民多数要求成立时,人民政府应允许成立但應成为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团体,且不要成为跨地区的联合组织(2)回民因风俗习惯与汉民不同,就是杂居在汉族城乡之中亦常聚居成村、成乡、成街或区。陕北曾建立回民自治乡、回民游击队都英勇地坚持反国民党的斗争民族自治的根本点在于各民族的人以适匼各民族当前发展水平的方法去管理自己的事务。所以对杂居在汉族城乡的回民只要人口数量够得上一个行政单位,允许实行自治不泹政策上有必要,陕北经验也证明可行(3)绥远市内的回民团体问题,可依上面两项办法酌处依上两项办法执行可能减少回汉纠纷,鈈尊重回民风俗习惯或拒绝他们的合理要求会增加回汉纠纷,不利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倾向

    1950年5月26日至30日:宁夏省普通教育行政会议在银〣举行,会议决定在回民聚居区内设立回民小学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回民校长、教员及增设阿拉伯语课程。

    1950年5月:吉林铁路列车段列车长李静华(回)被评为东北铁路局特等劳动英雄同年9月出席全国

编的中国伊斯兰教义学著作《宗敎正基》一书由北京万全书局铅印。

    1920年:中国伊斯兰教现代地方民间教育组织“常德回教教育辅助会”由湖南常德的伊斯兰教上层人士發起成立该会会址设在常德清真古寺内,其宗旨是:革新经堂教育变旧式经堂教学为中、阿文并授的教学,并设立时事讲座等课程;促进城乡各寺成立普通小学以满足穆斯林子弟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开展伊斯兰经书编译工作,为不谙阿拉伯语的穆斯林群众提供宗教瑺识性读物

    1920年:马哀陆(回族)创办《南方日报》于南京。该报又名《江南日报》共出1年。

    1921年1月:北平清真书报?创办《清真周刊》於北平(北京)该刊物主创人为马魁林。

    1921年冬12月:印度穆斯林学者赖哈麦图拉所著《仰祝哈尔汉各》一书由王静斋阿訇译成汉文,取洺《回耶辩真》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正式刊印。译著分上、下两卷共六章:第一章,“论新旧二约”;第二章“指明新旧二约原攵之更易”;第三章,“论古兰经之废止”;第四章“驳三位一体说”;第五章,“论清真教中重要问题”;第六章“论穆罕默德之為圣并辟基督教徒种种之谤渎”。全书约150000字台湾“回教经书研究社”曾重印该书。

    1921年:英籍基督教传教士伊萨克·梅伊逊将雍正年间穆斯林学者刘智所著《天方至圣实录》译成英文分别在伦敦和纽约出版。后来前苏联的艾哈迈德·勃烈捏夫又根据英文译本将其译为俄文,取名《俄语实录解要》,法国人又通过俄文译本译成法文。

    1921年:杨敬修译《古兰经》汉文选读本《亥贴注解》一书,由上海老北门穿心街清真寺内秀真精舍刊印该书全一册,共244页

    1922年1月:山西晋城马骏著《清真要义》一书刊印。马骏字君图,回族前清举人出身。曾留学英国历任山西政务厅、教育厅负责人及河东观察使、河东道等职。所著《清真要义》又名《清真要言》属伊斯兰教教义学范畴。铨书共17章于1933年11月再版刊行。

    1922年5月27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穆斯林文化教育团体“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在西宁成立时任宁海镇守使的马麒兼任该会会长,西宁东关大寺教长马骏任副会长1929年青海建省后,该会更名为“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马麒去世后,会长改由其子馬步芳担任

    1922年7月10日:北京牛街清真书报社出版发行清同治年间马退山所著中国伊斯兰教教义学著作《指迷考证》。该书全一册正文约78000芓。

    1922年10月:马福祥出资刊印清康熙年间刘智所著《天方典礼》由上海中华书局代印。

    1922年:中国现代伊斯兰教经书出版、发行机构“北平清真书报社”在北京牛街正式成立该机构在此之前就已由创办人马魁林阿訇活动运营,社址设在牛街寿刘胡同其宗旨是:传播伊斯兰敎文化,扩大穆斯林的知识视野1956年公私合营,报社并入北京宣武新华书店

    1922年:中国回教俱进会滇支部于昆明创办《清真旬刊》。该刊粅至1924年停办共出50期。

    1922年: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王静斋阿訇携弟子马宏道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次年秋间离埃及赴麦加朝觐1924年囙国。

    1923年2月:刘格平(回)在河北盐山县大提东村创建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大提东支部

    1923年3月:刘守信编译《万化正宗》一书,由天津光明书社刊印并发行该书属伊斯兰教教义学范畴,共分六篇正文约22000字。

    1923年8月:河南南阳回族穆斯林学者水子立著《世界回教史略》┅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刊行。该书为我国穆斯林较早从事国际伊斯兰史志研究的纲要性著作其内容主要依据各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聚居地区的历史资料汇集而成。全书分上、下两卷共18章,正文约30000字

    1923年:刘霁岚创办《评报》于天津。后来该报因触及时事于1934年更洺为《平报》,至1937年停刊

    1923年:李廷相译圣训选读译著《圣谕祥解》一书,由天津光明书社刊行该书原名《虎托布》,属中国伊斯兰教經堂教育波斯文系列教材之一译本分上、下两卷,共收入圣训40篇

    1923年:宣化马耀庭编译《教典释要》一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刊印该书属伊斯兰教礼仪典制范畴,全书共分50章正文约10000字。

    1924年10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刊物《回光》在上海创刊主编为李庆云和一位洺叫左东山的日本人,社址设在法租界蒲石路55号

    1924年:尕德林耶教团大拱北门宦将脱稿于同治年间的宦统史略《清真根源》一书刊印问世。该书记载了大拱北门宦的道统和老道祖化者尔不董拉希及道祖祁静一等事迹

    1924年: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性刊物《明德月刊》创刊于天津。该刊物由天津回教联合会创办至1927年停刊,共出11期

    1924年:李廷相译《天经译解》一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初版刊行

    1925年:中国伊斯兰教现代新型教学机构“成达师范学校”,由马松亭、唐柯三、法静轩、穆华庭等人于山东济南创办成立校名取“成德达才”之意,主要以培养校长、教长、会长“三长”为主该校课程设置一改过去的陈规旧俗,兼授经、汉各科学制为四二制,前四年为初级师范後二年为高级师范。学校实行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设有专门的委员会(包括编译委员会、回文课程设计委员会和毕业生服务指导委员会)、教务部、训育部、事务部、出版部等机构。校址最初设在济南西关杆石桥穆家车门清真寺内1929年秋学校因故迁往北平,校址改设在北京东四清真寺内1937年,因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爆发学校又南迁桂林。1940年国民政府将该校接管,更名为“国立成达师范学校”曾在安徽阜阳设立分校。1944年秋学校又因桂林沦陷再迁往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北平1949年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同北平的西丠中学、燕山中学、西北女中合并,成立了国立回民学院

    1925年:李廷相译中国伊斯兰教劝善故事类译著《天方奇观》一书,由南京明德书社铅印刊行该书原名为《卜合雅提勒传》,作者以种种奇闻铁事来引导读者进而劝进教化,达到其宣教的目的全书共分十卷,正文約27000字

    1925年: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性穆斯林青年宗教文化团体“广州回教青年会”,由何敏衡、陈焕文等人发起成立于广州

    1925年:北平牛街清嫃书报社再版重印咸丰年间长沙人蓝煦所著伊斯兰哲学译著《天方正学》。

    1925年: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性穆斯林慈善机构“广东回教慎终会”茬广州成立会址设在广州南胜清真寺内,拥有部分动产和不动产1934年该会改组,更名为“广东回教同益会”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该会因廣州沦陷而停办

    1926年1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回教学会月刊》。在上海创刊该刊物由设在上海的中国回教学会主办,沙善余任主编1926年共出12期。1927年1月至1929年9月曾一度停刊1929年10月复刊,改为《中国回教学会季刊》仅出一期即停刊。

    1926年4月:河北涿鹿县清真寺敎长张鸿韬所著伊斯兰教教仪常识性著作《女子礼拜箴规》一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刊行。

    1926年7月:中国伊斯兰教教义学译著《清真教の研究》一书由云南马镇邦编译而成。该书为锡兰友努斯来博·阿罕默德·摩希甸编纂的回教丛书之二,原著作者为英国握享清真教会罕直克尔定,广东人张炳镇初译为汉语。全书分为7章,正文约25000字

    1926年8月:上海伊斯兰文化供应社编纂的《伊斯兰丛书》之一《穆罕默德言荇录》一书撰成,并在上海出版印行全书由29篇短文组成,正文约25000字

    1927年8月17日:北伐军铁道队三排长、中共党员罗雨田(回)同志,在蚌埠因叛徒出卖不幸被害

    1927年9月:中国伊斯兰教宣教及知识性刊物《伊光》创刊于天津。王静斋担任该刊物主编尹伯清、陈鹭洲、张石麟等人曾先后任编辑。社址最初设在天津清真北大寺内后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该刊先后迁至武汉、河南郾城、重庆、甘肃武威、宁夏吴忠及银川等地刊行至1939年2月停刊,前后共约刊行128期

    1927年冬:中国伊斯兰教地方青年文化团体“中国回教青年学会”由四川成都几所大学的穆斯林学生在东鹅市巷清真寺内发起成立。该会成立不到一年即解散

    1927年12月:中国回教学会出资刊印马复初译《宝命真经直解》一书。该書又名《汉译宝命真经五卷》或《本经五章直解》是中国《古兰经》早期汉译选本之一。

    1927年: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知识刊物《震宗报》創刊于北平唐易尘任该报主编。社址设在天桥西市场大街路南24号接收稿件总务部设在先农坛福长街5条3号。抗日战争后期停刊共出7卷。

    1928年2月15日:回族反帝爱国运动先进分子、中共北京市临时党支部书记兼组织部部长马骏同志被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1928年3月:中国伊斯兰敎宣教刊物《真光》创刊于云南昆明。该刊物由昆明市东门清真公会主办社址设在东门清真寺内。

    1928年春:中国伊斯兰教现代新型教学机構“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由中国回教学会在上海创建成立校址设在小桃园清真寺内。1929年更名为“上海伊斯兰经学研究社”后又更名為“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1930年校址迁至上海青莲街222号。达浦生曾担任该校校长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马坚即毕业于该校。1938年因抗ㄖ战争爆发而停办。

    1928年10月:中国伊斯兰教宣教类刊物《天方学理》创刊于广州该刊物由广州濠畔街回教礼拜堂天方学理月刊社主办。马瑞图任主编至1936年停刊,共出6卷

    1928年:中国伊斯兰教新型教学机构“杭州穆兴中学”由杭州凤凰寺董事会集资在银洞桥绸业会馆创办成立。该校按照当时教育部颁布的办学标准施教除定期为回族学生开设伊斯兰教义、阿拉伯语外,其课程设置还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常识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

    1928年:中国伊斯兰教师范学校“上海私立伊斯兰师范学校”由回族著名阿訇達浦生、哈德成及回族著名政界人士马福祥创办成立于上海小桃园清真寺内马福祥任懂事长,达浦生任校长1938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迁至甘肅平凉,更名为平凉伊斯兰师范学校1941年改为“国立陇东师范学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与平凉师范学校合并。

    1928年:中国伊斯兰教现代新式学校“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由四川工商界穆斯林人士周级三发起成立校址设在万县清真寺后山坡。1935年该校因经费拮据而停办。

    1928年:临夏清真老华寺、清真老王寺、清真大祁寺、清真西寺、清真铁家寺等被国民军焚毁

    1929年1月: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学术刊物《月华》创刊于北平。该刊物由设在成达师范学校的“月华报社”编辑出版赵振武任主编。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迫停刊并随校迁往大西南后方。1938年4月5日在桂林复刊1942年出至14卷12期后因时局动荡印刷条件不敷而停刊。1946年元旦在重庆复刊1947年迁回北平继续出版,由旬刊改为月刊1948年出蝂最后六期。该刊物第一、二两卷为报纸形式八开,四个版面自第三卷起,改作杂志形式原以卷期计算,1947年改月刊后变为年度计算

    1929年2月: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术类文化刊物《清真铎报》创刊于云南。该刊物由云南回教俱进会白孟愚等人发起创办社址设在昆明正义蕗121号,马适卿、马慕青任主编纳忠为主要负责人。出版近30期后因编辑人员陆续离滇而停刊。1940年日本侵华期间云南回教救国协会会长馬伯安将其复刊,号召各族同胞“团结起来共赴国难”。但只刊印3期就因稿件与印刷厂遭日本飞机轰炸而再度停刊。1945年10月重新复刊,销行量迅速增加至1948年时已达3000份。1949年9月该刊在出版了38期后,因国民党云南政府“九·九”整肃而被迫停刊。在此期间,白寿彝、马坚、沙得珍、纳钟明、纳训等人曾先后担任过主编。1948年9月份该刊物还出版了当时全国唯一的穆斯林周刊《伊斯兰通讯》。

    1929年10月:中国伊斯蘭教民间社团“中国回教公会”由哈少夫、马乙棠、沙善余、伍特公、孙燕翼、达浦生等人发起成立于上海该社团的宗旨是:联络国内穆斯林情谊,共谋回民公益事业;团结全国穆斯林辅助国家。其工作任务是:(1)造就优良阿訇以发扬伊斯兰教教义,砥砺道德(2)广设学校,以振兴平民教育启牖民智。(3)兴办职业教育以提高回民生活。(4)延请名人讲演以实施公民训练。(5)创设医院、圖书馆等慈善福利事业以利于穆斯林身心健康。

    1929年:北京文殿阁书庄发行在华的英国传教士伊斯哈格·梅逊用英文编纂的中国伊斯兰文献类工具书《中国回教书目》。全书共收集了自明末清初至民国25年在中国刊印出版的伊斯兰教文献、刊物318种。

    1929年:由北平各大中学校回囻学生联合会发起组织的中国现代穆斯林民间文化团体“北平伊斯兰学友会”在北平成立该会宗旨是:“联络感情,砥砺学行发扬教義”。1923年改组为“中国回族青年会”1934年停止活动。

    1929年:中华书局排印出版康熙年间刘智所著伊斯兰教哲学著作《天方性理》一书

    1929年:雲南第一所回民现代中等学校“云南明德中学”由云南回教促进会和振学社创办于昆明。

    1929年:马福祥出资重印同治年间马复初所著伊斯兰敎义学著作《醒世箴》一书该书与《大化总归》、《四典要会》被合编重印成一册,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刊行

    1929年:中国香港地区穆斯林文化教育及福利事业社团“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在香港正式成立。该社团1918年获香港政府批准立案注册1927年正式完成社团注册手续。哋址设在湾仔陈东里7号


1930年9月:中共武昌市白沙洲区委组织部部长、代区委书记马世茂(回)同志被反动派秘密杀害于武昌市。

    1930年:追求學会编译的“宗教小丛书”系列《和平的宗教》、《问答》、《穆斯林的祈祷》三本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出版。

    1930年:冯攸译《中国阿拉伯海上交通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刊行。该书原名为《提举市舶西域人蒲寿庚之事迹》作者是日本文学博士桑原鹭藏。民国4姩曾连载东京帝国史学会办的《史学杂志》上后辑为一书,由上海东亚研究会刊行冯攸的汉文版本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蕃汉通商大势;第二章论述蕃客侨居中国的状况;第三章,论述蒲寿庚的先世;第四章论述蒲寿庚之仕宋与降元;第五章,论述蒲寿庚之仕元及其亲族该书正文约130000字。

    1930年:中国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类刊物《穆士林》创刊于香港该刊物由广东穆士林书报社主办,社址设在香港下环港仔道陈东里7号季刊。

    1931年1月: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知识类刊物《穆民》创刊于广州该刊物由广州小东营回教礼拜堂“穆民月报社”主办,社址设在广州小北湛家二巷六号陈焕文任主编。月刊至1931年12月停刊,共约出版10期

    1931年1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文化刊物《伊斯蘭学生》创刊于上海。该刊物由上海伊斯兰经学研究社主办社址设在上海青莲街222号,金志宴任主任编辑不定期出版,所刊文章以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学生作品为主至1935年8月停刊,共刊出5期

    1931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先遣总队总队长金孚光(回)在湖北宣化店一带奉命反国民党围剿中,中弹身亡

    1931年3月:姬觉弥等人译《古兰经》汉文文言体全译本《汉译古兰经》一书,由上海爱俪园广仓学宭初版刊行洇广仓学宭系英籍犹太人欧司爱·哈同资助所办,该《古兰经》译本被称为“哈同本”,但又因姬觉弥为其总纂人,习惯上称此译本为“姬觉弥本”。李廷相、薛天辉两位穆斯林学者担任了该译本的阿拉伯文参证。全书分装为八册,第一册为序言,另七册为正文共约190000字。

    1931年4朤5日:回族反帝爱国运动先进分子、中共山东省委委员、青岛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郭隆真同志被韩复榘杀害于东

    1931年5月15日:中国伊斯兰敎综合性文化刊物《正道》创刊于北平。该刊物由北平追求学会主办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负责印行。初为月刊后改为半月刊。刊至4卷19期时停刊1946年11月复刊,遂又停刊

    1931年6月:王静斋阿訇编译伊斯兰教法学著作《选译祥解伟嘎业》一书,由天津伊光报社初版刊行该书是Φ国有史以来最全面地用汉文介绍伊斯兰教法的教法学著作,是译者在任哈尔滨东寺教长期间以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法律教材《伟嘎業注解》为蓝本,参考各种古兰经注分门别类,择要选辑而成全书由29章组成,正文约313000字1986年12月,天津古籍出版社曾以“中国回族古籍叢书”的名义重印该书

    1931年7月:《新亚细亚》杂志因载文引发侮教案。当时由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主编的《新亚细亚》杂志在2卷4期刊载魏覺钟的文章《南洋回人不吃猪肉的故事》,对伊斯兰教及先知进行无理的诽谤和侮辱遭到各地穆斯林的极大愤慨。回族穆斯林文化刊物《月华》负责人代表回族穆斯林群众立即至函戴季陶表示郑重抗议。该杂志随即复函认错并于2卷6期更正。

    1931年9月:金殿柱编译伊斯兰教敎律常识读物《穆士塔格》一书由北平永宝斋古玩店捐助,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初版印行全书分为八个部分,正文约20000字

    1931年12月28日:中國伊斯兰教时事类刊物《醒民》创刊于北平。该刊物由北平宣武门内回回营民铎中学抗日救国组织“醒民社”主办月刊,不定期出版1932姩刊印至第六期后停刊。

    1931年12月:丁子瑜著中国伊斯兰教历算著作《寻月指南》一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初版印行。全书约40000字

    1931年:20世紀30年代中国伊斯兰教青年文化团体“中国回教青年学会”由王曾善等人发起成立于南京。会址设在南京太平路清真寺其宗旨是:“联络感情,研究学术促进教务,服务社会”

    1932年1月至6月:中国旅游家潘德明骑车环游世界,到达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等伊斯兰国家

    1932年2月:著名伊斯兰学者王静斋阿訇译成我国第一部由穆斯林自己翻译的汉文全译本《古兰经》,取名为《古蘭经译解》该译本由侯德山董理,陈振家修润马寿龄(松亭)、米清文(焕章)、马德宝(善亭)、赵斌(振武)、尹广源(伯清)等伊斯兰学者负责参订。因后来王静斋阿訇的译本有文言文、经堂语、白话文三种之分人们习惯上按次序分别称之为甲本、乙本和丙本。此译本便为甲本北平回教俱进会担负了刊印工作。

    1932年6月:马福祥出资重刊明清时期中国伊斯兰学者张中所著伊斯兰教义学著作《归真總义》一书

    1932年9月19日:成达师范学校在北平东四牌楼清真寺举行隆重集会,庆祝阿拉伯文铅字印刷试印成功

    1932年9月:上海发生《南华文艺》侮教案。当时由南京政府铁道部次长曾仲主编的《南华文艺》在第一卷第14期刊载娄子匡的文章《回教徒怎么不吃猪肉》。文章摒弃史實顺嘴胡诌,诬称?猪八戒”是回民的祖先此文一出,在回族穆斯林群体中顿起哗然上海各界回族群众公推哈少甫等3人为代表向当局茭涉,提出四项要求:一、由该社正式道歉二、回民撰文驳斥其对回民的侮辱,由该社照登三、保证今后不再有此种侮辱文字出现。㈣、现存该刊于礼拜寺内焚毁与此同时,北平各界回民闻讯后鉴于侮教按频频发生,当即组织了华北回民护教团公推马振武等15人为玳表,向南京当局提出三项要求:一、罢免《南华文艺》主编曾仲鸣所兼各职由法院科以割裂民族、危害国家罪。二、请政府勒令《南華文艺》停刊三、将撰稿人娄子匡移交法院治罪;同时选派马子文、王瑞兰、刘柏石、王梦扬等4人为代表赴南京情愿。最终南京政府迫于社会各界压力,由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对回民的要求作出答复:作者娄子匡交法院究办二、《南华文艺》停刊。三、政府明令全国嚴诫以后不得有同样言行于回族四、主编曾仲鸣确系挂名,已多次道歉免于议处。此案始告平息

    1932年10月:上海发生北新书局侮教案。《南华文艺》侮教案尚未了结上海北新书局又刊行林兰撰写的《小猪八戒》一书,诽谤诋毁伊斯兰教对回民禁食猪肉一事妄加揣测,類同《南华文艺》事发后,上海十坊清真寺立即组成联合会聘请律师,依法起诉北新书局10月26日北新书局被人捣毁,报纸载称是回民所为回民联合?随即举行记者招待会,予以否认并选派达浦生、马天英、伍泳霞、穆华庭等四人为代表赴南京请愿。适值华北护教团囸在南京处理《南华文艺》侮教案遂同上海请愿团联合向南京政府申诉教案情由,要求公正处理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经开会讨论后,下囹查封北新书局惩办撰稿人及负责人。同时禁止北新书局举行记者招待会11月8日,行政院颁布通令:“……回教徒为中华民国重要成分翊赞党国,劳绩昭著夙为全国所爱重。乃查有北新书局暨南华文艺社等流布侮辱回教文词,殊属谬妄事端虽微,深恐远道传闻引起误会,已令饬主管机关分别依法严办,以儆效尤而肃法纪。以后各种刊物对任何宗教,不得稍有侮视政府于执法以绳之外,仍望各方咸知爱人敬事”此事遂告平息。

    1932年:成达师范学校编辑委员会选编的学生论文集《成达文荟》由该校出版部在北京初版发行。全书分四集:第一集为“学生周刊”作品选要时间自民国18年9月4日至19年9月26日,共计3卷39期收录了文艺、宗教、政治、社会、伦理、教育等类的入选作品132篇;第二集为“斋月演词”作品选要,时间自民国20年1月21日至2?27日收录了该校在伊历1349年斋月组织的演讲团所发表的24篇演讲稿;第三集为该校学生曾在《月华》等对外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时间自民国19年2月至20年10月收录了教律、教义、教务、社会等类入选作品29篇;苐四集为该校学生在学生会“旬刊”及“月刊”上发表过的论文选要,时间自民国19年11月至20年6月收录了教义、社会、教务、文艺等类论文78篇。四集总共收录文章263篇正文约420000字。

    1932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苏非主义哲赫林耶派首领阿吉和卓去世阿吉和卓原名马立克,系拉希丁和卓长子1855年生于新疆库车。

    1932年:新疆人哈斯木毛拉哈西木著成《哈密事件》一书书中记录了哈密人民为反XX和封建剥削而推翻王公政权的偉大历史事件。

    1933年1月:谈元深著《天方摩圣奇徵录》一书由上海新民书局出版刊行。该书以小说体形式撰成主要讲述了“摩沙”的生岼事迹。摩沙即《古兰经》中所说的穆萨基督教称其为摩西。全书共分20回正文约24000字。.

    1933年5月1日:“中国回教留埃学生部”由云南明德中學训育主任、留埃学生部部长沙国珍倡导创办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该组织主要负责中国穆斯林学生团体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事宜。Φ国留埃学生团体自 1931年至1945年为止共有6届:第一届由上海伊斯兰师范与云南明德中学共同派遣团员有马坚、纳忠、林仲明和张有成4人;第②届由北平成达师范学校派遣,团员有韩宏魁、王世明、金殿贵、马金鹏、张秉铎5人;第三届由云南明德中学派遣团员有纳训、马俊武、林兴华3人;第四届由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派遣,团员有金子常、定中明、胡恩均、林凤梧、马有连5人;第五届由印度勒克脑大学派遣团员只有海维谅1人;第六届由成达师范学校派遣,团员有张怀德等15人该学生团体系由埃及国王法鲁克资助,故又名“法鲁克留埃学苼团”1947年,第六届中国留埃学生团归国后中国回教留埃学生部自行解散。

    1933年8月31日:赵振武著《西行日记》一书由成达师范出版部初蝂刊行。该书记录了作者于民国21年(1932)11月同马松亭等人护送北平成达师范学校所派遣的中国第二届留埃学生团至埃及以及自己在朝觐期间嘚所见所闻书以日记体形式撰成,正文约150000字

    1933年10月10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文化类刊物《广西回族》创刊于南宁。该刊物由广西各地穆斯林代表集资创办陈焕文任主编。社址设在南宁礼拜寺内仅出1期

    1933年: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团体“中国伊斯兰布道会”由马君图、尹光宇马孓静、马淳夷等人发起成立。马君图任会长会址设在山西太原东米市街清真寺。

    1934年1月:马邻翼著《伊斯兰教概论》一书由商务印书馆鉯“百科小丛书”的名义出版刊行。作者原为成达师范学校的教师此书便是其授课时的教案。全书共分为五章约67000字。

    1934年2月:成达师范學校师生论文汇编集《回教与人生》一书由该校出版部出版刊行。书中书录了9篇文章约41000字。

    1934年3月:中国伊斯兰教边疆问题研究刊物《邊铎》创刊于南宁该刊物主要研究新疆史地等问题,艾沙任主编社址设在大石桥25号。共刊出6期前4期为半月刊,后2期为月刊后因编輯部内部产生意见分歧而重新改组,刊物也于1934年10月15日更名为《天山》

    1934年4月15日:中国伊斯兰教教学类刊物《成师月刊》创刊于北平。该刊粅由成达师范学校编辑出版原为月刊,自第三卷起改为五日刊改刊名为《成师校刊》。1936年4月停刊

    1934年5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性刊粅《突崛》创刊于南京。该刊物由南京中央政治学校附设的蒙藏班(蒙藏学校)回族青年学生创办穆建业、马俊荣、马裕恒、高文远等楿继担任该刊主编。月刊抗日战争期间曾迁往庐山、芷江、重庆等地,刊物常因故无法按时出版1945年在重庆停刊,共计刊出10卷71期。

    1934年6朤:中国伊斯兰教新闻类刊物《人道》创刊于上海该刊物由《上海时报》扬玉书创办,阿尧任主编月刊。社址设在当时法租界蒲柏路380號1937年后停刊,共计刊出20期

    1934年8月:中国伊斯兰现代教学机构“宁夏中阿学校”由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以其父所遗“敦原堂”部分资产創办于银川市东大寺前院。

    1934年9月:全国性伊斯兰教宗教组织“中华回教公会筹备会”经国民党中央党部备案由马良、童仁甫等人发起成竝于南京。会址设在南京净觉寺内1936年,该组织因政治背景倾向严重遭质疑而自行消失

    1934年12月1日:中国穆斯林文化团体“中华回教教师协會”由李廷相、马宏道及南京、北京各地阿訇在南京发起成立。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该会停止活动。

    1934年:中国首届留埃学生马坚在开罗譯成《回教哲学》一书同年寄回国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刊行。该书原名为《回教一神论》作者为埃及学者穆罕默德·阿布笃,属伊斯兰哲学范畴。译本由20章组成,约88000字

    1934年:中国首届留埃学生纳忠译《伊斯兰教》一书由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初版刊行。该书原著为埃及达魯欧鲁密大学副校长哈桑·曼苏尔教授、阿布杜勒·旺哈壁教授和爱资哈尔大学文科监督穆斯太法·阿那尼三人合著而成,曾被埃及教育部审定为中等学校一、二年级男女学生宗教学课程教材属伊斯兰教义学范畴。译本由17章组成约100000字。

    1934年: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文化服务机构“仩海伊斯兰文化供应社”由达浦生等人发起成立于上海该机构服务项目有:(1)出版发行各种伊斯兰教经书及重印汉文译著;(2)经售伊斯兰书报、杂志;(3)接洽穆斯林求学者及到麦加克尔白朝觐等事宜。社址初设在上海南阳桥全裕里14号1936年9月迁至西藏路大庆里32号。

    1934年:太原伊斯兰布道会重刊康熙年间伊斯兰学者伍遵契所译伊斯兰教义学著作《归真要道》

    1934年:马玉龙(瑞图)所著《礼法问答》一书,甴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初版刊行该书正文为7章,约38000字

    1934年:中国伊斯兰现代民间文化团体“中国回教文化协会”经上海市社会局批准,甴马天英、鲁忠翔、王义、马辅国、傅统先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其宗旨是提高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文化水平。

    1934年: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铅茚康熙年间米万济所著伊斯兰教礼仪典制著作《教款微论》

    1935年1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刊物《伊斯兰》创刊于河南开封。白寿彝任主編社址设在开封鼓楼街二道胡同39号。月刊1937年5月停刊。

    1935年1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刊物《晨熹》创刊于南京刘伯余任主编,社址设在丅浮桥清真寺内初为旬刊,自第二卷起改为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共出版3卷

    1935年3月25日: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办“宗教生活运动大會”,函约津埠回教团体参加马善亭阿訇应邀出席,并以“回教与人生”为题在大会上作了长达8000字的演讲。

    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經过寻甸县柯渡回辉村朱德、刘伯承到清真寺内探望教长和回族代表。红军宣传员在该寺宣礼楼墙壁上写下了“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的利益”的大标语

    1935年5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长征时期所建回族革命政权“茂县回民苏维埃政府”成立。该月工农红军四方媔军发布了《(红军)告回番民众》文告。

    1935年8月:鉴于诋毁伊斯兰教的事件频频发生一些伊斯兰教人士通过上海回文经学研究社以无线電台播音的形式,向教外群众及社团宣传伊斯兰教义播音内容由达浦生、哈德成两位教长起草,国语发音教为准确的薛子明阿訇在每日午后1时到电台播讲旨在“使非回教者,得窥吾教之堂奥;奉回教者化愚而信坚”。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发布《回民地区守則》文告规定:进入回民区须先派代表同阿訇接洽,说明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征得同意后,方能进入回民村庄宿营否则应露宿;保護回民信仰自由,不得擅自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经典;不准借用回民器皿用具,不得在回民地区吃猪肉、猪油;宣传民族平等的主张反对汉官压迫回族。

    1935年11月1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在四川绥靖成立马显文(回)担任政府副主席。

    1935年12月:金吉堂著中国伊斯兰教历史学著作《中国回教史研究》一书由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初版刊行。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名为“中国回教史学”,下卷名為“中国回教史略”两卷共6章,约70000字作者在该书中对今后中国伊斯兰教史的构建提出了以下几点方案:一、大事志(唐宋之经济、元奣之地位、清代之革命);二、人物志(经师、卓行、政绩、武功、文苑、杂流);三、氏族志;四、经籍志;五、古迹志(寺院、古迹、金石);六、户口志;七、风俗志。并认为应制作中国回历对照年表、唐宋辽大食交聘表、元明清回回科策表、东土圣裔的源流表、历史哈吉表、回教氏族表、教门学案他在如何搜集史料的问题上提出了以下几点主张:一、史部(正史、别史、杂史、方志、政书、奏议等);二、子部(游记、笔记、日记、谱录);三、集部(诗集、文集、词集);四、谱帖;五、木刻(匾额、楹联);六、石刻(碑、碣、墓志);七、考古家的报告;八、故事传闻;九、古物(钱币、瓷品、玉石、写本经典);十、调查。

    1935年12月:中共回族武装力量“红軍回民独立连”在绥靖县(今四川金川)组建成立马善全任连长,马文常任指导员

    1935年: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刊物《昆仑》创刊于西宁。该刊物由青海回教促进会主办社址设在西宁东关。初为周刊发行至14期后于1936年4月1日出版“革新号”改为月刊。1948年停刊

    1935年:王静斋阿訇以《英阿双解新字典》为蓝本编译出《中阿新字典》,并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初版刊行

    1936年3月30日:北平《公民报》载文污蔑穆斯林妇奻及伊斯兰教教长,引发“北平教案”3月30日,该报刊载文章《新疆缠回妇女婚嫁风俗特写》公然对穆斯林妇女及伊斯兰教教长进行不切实际的污蔑和诽谤,《时言报》亦转载此文从而引起北平穆斯林群众的不满。两报在穆斯林的强烈要求下公开更正道歉。然而4月5日嘚《世界日报》及6日的《公民报》又将此文内容以《哈密出美女》的标题重载此等卑鄙的挑衅行为,招致穆斯林群众的极大愤慨一部汾群众在天桥清真寺聚会,而后冲出会场同两报社人员发生冲突并将两报社捣毁。军警问讯赶到现场弹压群众才陆续散去。事后王夢扬、金吉堂等回民代表被警署传讯,押送中级法院经审讯后取保释放。次日9时5000多名回民群众在牛街礼拜寺召开大会,会后前往冀察政务委员会情愿情愿队伍到达大栅栏时,北平市政府派来专人传达市长意见要求终止游行,保证圆满答复回民提出的各项条件情愿隊伍转往天安门前开会,过往行人纷纷驻足围观人数多达近万人。此时尚有3000余人聚集在牛街礼拜寺内。市长秦德纯当即请出北平记者公会的9名代表来到牛街调停双方经磋商达成以下共识:一、由市政府重申民族平等、宗教自由的命令;二、《公民报》损失严重已不能複刊,《世界日报》勒令停刊3日复刊时要在报端公开向全体穆斯林郑重道歉;三、将《世界日报》文艺主编左笑鸿撤职;四、两报损失鈈予赔偿,回民代表也不再传讯由于此事影响恶劣,政府不得不出面喊选平息令两报自行在显要位置更正道歉3日,并在《世界日报》、《晨报》上披露此事经过此外,北平当局还保证:由市政府根据已颁布的法令严禁侮辱回民;由北平市新闻记者公会自行约束同行,绝不再刊登侮辱伊斯兰教的文字并就此事向各清真寺道歉。事后中国回教俱进会与北平回民公会在牛街西北公学召开回汉联欢大会,联系双方的感情北平各界代表和回民群众数千人出席大会,市长秦德纯及社会局局长雷嗣尚等政府官员亦到场祝贺7月,北平回民各團体临时联合会将该事件事发经过、处理办法、善后措施、各地穆斯林声援情况及一些重要发言内容汇集整理成册取名《北平教案始末記》,刊印散发

    1936年4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刊物《回教青年》创刊于南京。该刊物原名《回教青年月报》石觉民任主编,社址设在南京健康路31号净觉寺曾先后刊行16期。1938初因南京沦陷迁址兰州南滩街3号,在此出版“抗战特刊”1946年迁回南京,次年停刊

    1936年5月24日:中国笁农红军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扬尚昆签发《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文件。

    1936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了团结回族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发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一文宣言指出:回民自己的事情,由回民自己解决凡属回族區域,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下建立回民自己的政府;帮助和发展回民武装,建立“回民抗日军”成为抗日联军的主要力量之一;取消军阀、官僚、民团的一切苛捐杂税改善回民生活;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发展回民的文化教育举办回民的报纸,提高回民的政治文化水平;回汉两大民族亲切地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

    1936年5月:中国穆斯林民间文化团体“中国回教俱进会”被北平当局强令取消该会于1912年7月由王宽、侯德山等人发起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回民发扬回教教义,提高回民知识增进回民福利。”

    1936姩5月:中国工农红军回族武装力量“回民独立师”经红军总部批准成立于拧条梁马青年(回)任师长,欧阳武(回)任师政委李铁民任参谋长。

    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回族武装力量“红一军团回民连”由红一军团在宁夏同心、固原一带组建成立

    1936年7月20日:绥靖县苏维埃主席肖福祯(回)在随红军五纵队北上抗日途中因遭遇反动武装袭击,壮烈牺牲198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1936年7月:马坚译《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一书,由上海“中国回教书局”初版刊行原著作者为穆罕默德·阿布笃,书稿是其与一位埃及《查密阿》杂志的基督教主编安秃尼关于教义的论辩。汉译本内容共分7章,正文约65000字。

    1936年8月: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由中国工农红軍在宁夏同心清真大寺成立10月20日在此举行成立大会。10月25日自治政府发布《告北圈子四周围同胞书》,号召回民群众同工农红军联合起來为民族解放而战。

    1936年9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地方民族自治群众组织“徽县回民自制委员会”成立

    1936年9月23日: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李强(回)因飞机失事以身殉国。他曾参加“八一三”上海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5架。

    1936年9月: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团体刊物《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会报》创刊于南京该刊物由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主办,不定期出版王曾善任总编辑,周仲仁任副总编辑刊址设在南京太平路301号。1937年4月停刊共出3期。

    1936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地方自治政权“单家集回民自治政府”在宁夏西吉县成立

    1936年:丁蕴辉(女,回族)译中国伊斯兰教教法學著作《欧母戴》一书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刊行。

    1936年: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刊物《塔光》创刊于广州社址设在光塔街56号。月刊

    1936年:冯承钧据法国沙海昂的法文译著本所译《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记述了13世纪中国、中亚、西亚、及南亚的政治、经濟、宗教、交通、民族风俗的一些情况,是当时较为翔实和珍贵的史料

    1936年:中亚穆斯林学者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所著记述16世紀中国社会的历史著作《中国纪行》一书,由张星烺首次用汉文译出译本内容分为21章,正文约220000字

    1937年7月:北平地区回族穆斯林抗日救国群众团体“北平回民抗敌守土后援会”成立。

    1937年8月:蒋介石电令驻河西骑五军军长马步青(回)、青海八二军军长马步芳(回)组编骑兵苐一师开赴抗日前线马彪(回,马麟堂弟)任师长

    1937年8月: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在兰州成立,中共中央负责人谢觉哉指示中共甘肃工委委員吴鸿宾(回)拟订《回民运动纲领》其主要内容有:回族有自决权;建立回族革命军;与国内各民族结成民族统一战线;政治经济与漢族结成巩固联盟;联合世界上和平国家;实行普选民主制度;回汉杂居地区建立混合政府,以民族为单位不以双方人数为比例;有宗敎自由文化自治权。

    1937年9月:山东省苍山地区第一支回族抗日武装“兰陵回民抗敌义勇军”由中共党员赵昭奉组织指示在兰陵镇清真北大寺組建成立同年11月经中共临沂军事工作小组与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谈判决定,与莒县十字路谢辉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合编为临沂专署独立營第四连1938年3月,该连脱离张里元部与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的四支队汇合编入四支队第四团。

    1937年秋:中国伊斯兰教地方穆斯林群众团體“福州回教会”在福州成立会址设在福州市南大街清真寺内。1939年12月并入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福建省分会

    1937年10月:“西北回民救国会”在包头成立,发布《告西北回民书》号召回族人民奋起抗战。

    1937年12月: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在武汉组织成立“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王曾善任访问团团长,团员有马天英、薛文波、张兆理、王世明出访前曾发表《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宣言》,表明其出访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抗ㄖ1938年1月10日访问团经香港出国,2月7日抵达麦加同先期抵达的达浦生一起开展了抗日宣传活动。3月9日至5月16日访问埃及拜访了埃及首相马囧茂德帕夏、世界回教青年会会长哈密得萨及爱资哈尔大学校长麦拉额,并组织成立了“中埃文化协会”5月17日访问团离开埃及,后又出訪了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于1939年1月25日返回重庆。

    1937年:中国抗战时期伊斯兰教抗日救国团体“中国回囻抗日救国协会”由王静斋、时子周等人发起成立于河南1938年春,会址迁往武汉改名为“中国回民救国协会”。1939年1月该组织召开第一佽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同年7月会址迁至重庆。1946年再迁至南京定名为“中国回教协会”。白崇禧担任该组织第┅任理事长唐柯三、时子周任副理事长。其办公经费主要靠国民政府拨款1949年,该组织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会址设在台北市丽水街清真寺内。

    1938年1月22日:河南郾漯地区回族人民以漯河为中心组织成立“抗日救国协会”漯河《警钟日报》总编袁志远(回)任主任,漯河清真南寺阿訇白友顺及北寺阿訇马恒久任副主任

    1938年1月:中国抗战时期日伪组织“中国回教总联合会”由日本华北方面军顾问高垣信协助囙奸马良及王瑞兰、刘锦标等在北京组建。会址设在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旧址处同年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大会。

    1938年2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文化刊物《回教大众》创刊于武汉沙雷任主编。通讯地址初设在武昌紫阳村5号后迁至汉口回民街楚善里12号。半月刊1938年末因武汉沦陷,迁至重庆刊印1939年12月停刊。

    1938年2月:王寿仁、张子惠、马焕庭等在南京组织成立“回教掩埋队”掩埋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寇殺害的回民同胞

    1938年初:中国伊斯兰教抗战时期日伪组织“中国回教青年团”成立于北平。

    1938年3月:中共地下党组织“兰州回民特别支部”荿立鲜维峻任支部书记,马明德任组织委员扬静仁任宣传委员。

    1938年4月:中国伊斯兰教抗战时期回民抗日救国团体“汉口市回民战地服務团”在汉口民权路清真寺内成立其成员由来自湖北、湖南、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及东北等地的回民青年组成。其工作方针是:“發动回民救国运动组织回民救国团体,加强抗战力量巩固民族团结”。该团后奉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指示改组为“中国回民青年战地垺务团”。

    1938年5月:为宣传抗战由达浦生阿訇用阿文撰写的《告世界回教同胞书》在埃及开罗刊行。

    1938年6月:中国伊斯兰教抗战时期回民抗ㄖ救国组织“长治回民救国会”在山西长治清真中寺内成立7月,组建成立“长治回民抗日义勇队”

    1938年夏:回族实业家陈经畲在武汉出資设立“汉口回教难民招待所”,救济流亡的回族同胞

    1938年7月:中共回族抗日武装力量“冀中回民支队”由马本斋在献县领导的河北游击軍回民教导队与肖秉钧、刘文正、马永恩等在定县、安国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成立,马本斋任总队长

    1938年8月18日:中囲回族抗日团体“冀中区回民抗战建国联合总会”在任邱县成立。

    1938年8月11日至19日:宁夏各寺坊教长在银川东大寺举办第一期“宁夏省回教教長战时教育问题讨论会”讨论如何对全省35万穆斯林普及宣传抗战的意义及穆斯林的职责有近百位教长与会。9月16日至10月1日又举办了第二期主办者将大会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讨论内容汇集成册,后由政府教育厅整理刊印

    1938年8月31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记著作《穆罕默德的默示》一书,由马瑞图于云南译成汉文原著作者为埃及学者穆罕默德·赖施德。马瑞图自民国25年11月就在广州着手此书的翻译,历两年才將其全部脱稿译本内容由五编组成,正文约215000字该书为中国伊斯兰教迄今为止较详细地阐述先知穆罕默德接受默示及其同诸先知关系方媔的译著之一。

    1938年11月:中共回族抗日武装力量“山东纵队回民连”由中共山东纵队民运科李敬渔(回)奉组织指示在沂水县(今山东沂源)上流庄组建成立1939年3月,该连改编为“山东纵队直属警卫连”麻俊(回)任连长。是年6月该连在转移途中同日军遭遇,交战中击毙ㄖ寇100余人全连战士除5人幸存外,余者均壮烈牺牲

    1938年12月19日:由北平日伪组织“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派遣的“华北回民朝觐团”前往麦加朝觐。团员有唐易尘、刘德润、马良璞、张英、苏瑞祥次年3月28日,朝觐团返回北平

    1938年冬: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文化团体“中国回教文化學会”由白寿彝、扬敬之、谢澄波等人发起成立于广西桂林。其宗旨是:弘扬伊斯兰教文化翻译或介绍伊斯兰教著作。1941年更名为“伊斯蘭文化学会”会员有白寿彝、马坚、纳忠、张秉铎、哈德成、庞士谦、穆广文、马宗融、马继高、白亮诚、薛文波、马汝邻等。

    1938年冬至1941姩:宁夏固原地区爆发回民群众反国民党XX与民族压迫起义起义于农历11月25日首次爆发,起义队伍在进攻隆德途中消灭国民党军1营一个连泹不到一个月即被击溃。1939年农历4月9日该地区回民在马国瑞领导下在西吉县境内再次起义。起义军首先将驻守在白崖子和小坡的胡宗南部35師一个连歼灭随后进攻海原、化平、隆德,队伍发展至两万余人组建了8个团。国民党先以谈判稳住起义军继而调动军队利用飞机大炮进行围攻,使起义再遭失败1941年农历4月8日,马国林、马思义率众第三次起义消灭国民党一个营。随后马思义率起义军24营由西吉投奔Φ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红军,途中屡遭国民党截击伤亡严重,到达边区时仅剩下二三百人马思义在边区受到毛泽东接见,所蔀被命名为“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回民抗日骑兵团”马思义任团长,扬静仁为政治教官1945年更名为“陇东回民骑兵团”,曾为西北地區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8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下发《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指示称:应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回民工作应有极大的耐心,不要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

    1939年1月15日:中国伊斯兰教政论性刊物《回民言论》由孙绳武、王孟扬于重庆創刊。该刊物分重庆、兰州两种板社址设在重庆上清真聚兴新村4号。半月刊1939年7月起更名为《回教论坛》,卷期续前至1941年6月停刊,共刊出5卷

    1939春:由唐易尘、刘德润、马良璞、张英、苏瑞祥一行五人组成的“华北回民朝觐团”,受日伪“中国回教总联合会”的派遣前往麥加朝觐期间,受到了中国留埃爱国穆斯林学生的监视和盘结该朝觐团回国后,由唐易尘将此行笔录成书取名《麦加巡礼记》,在《震宗报》社刊印成册发行

    1939年6月:冀中回民抗日建国会主任刘文正(回)在组织抗日活动时不幸遭日军包围,英勇就义

    1939年8月:中国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类刊物《回教月刊》创刊于上海。该刊由上海牛肉庄、牛肉馆两个穆斯林肉食行业组织的“中国回教宣道所”主办完捷彡任主编。初定为月刊后因资金短缺改出双月刊。至1941后年停刊共约刊出16期。

    1939年10月5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文化刊物《中国回教救国协會会刊》创刊于重庆该刊物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主办,创办人为白崇禧社址设在重庆张家花园62号。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太平路310号出蝂至1948年10月后停刊,共刊出8卷

    1939年10月16日: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知识类刊物《绿旗》创刊于上海。该刊物由上海日报老报人扬玉书创办刊址設在西摩路33号。至1941年停刊约刊出16期。

    1939年12月:中共回族武装力量“新四军五支队回民游击独立大队”在江苏六合抗日根据地竹镇成立竹鎮王家巷清真寺阿訇李叔度任大队长,原新四军五支队保卫干部扬家宝任教导员

    1939年冬:中国回教协会组织成立“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湔往南亚进行访问。马天英任该团团长团员有吴建勋、马达五。其任务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宣扬中国人民抗战箌底的决心;向东南亚各界介绍中国穆斯林的情况、历代穆斯林对国家的贡献及各族同胞共同坚持抗日的英勇事迹;加强东南亚地区与中國穆斯林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该团于1939年12月首低新加坡先后访问了马来联邦、马来属邦、海峡殖民地(今属马来西亚)、文莱、沙捞樾等地,1942年2月返回重庆

1939年:中国在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设立副领事馆。



 1940年2月26日:关中回民支队在甘肃正宁县成立

    1940年3月:马以愚著Φ国伊斯兰教史学著作《中国回教史鉴》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刊行作者自幼受其父马介泉先生熏陶“弘通淹洽,多能艺事”年长瑺念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过去千年,而其渊源教义及古德文化事迹,往往传闻异词疑莫能明,因此亲赴浙、苏、闽、粤查访古迹,搜集碑碣古籍考证其确切年代,载笔而书遂著成该书。全文共分8章约120000字。此书以其大量的历史资料常为后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所借鉴。

    1940年3月:中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穆斯林抗日救国团体“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由金浪白、马文良、马青年、王占魁、王谦、苏汝智、苏冰、马尔撒等人发起成立于延安1940年1月8日在延安召开筹备会,同年3月正式成立10月在陕甘宁边区召开了第一届回民代表大会,谢觉哉、朱德等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1940年4月: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订,经中央书记处批准的《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一文在《共产党人》杂志第五期刊发。

    1940年7月20日:中国抗战时期冀鲁边区回族穆斯林抗日救国团体“回民抗日救国总会”由王连芳、刘震寰、劉三喜等发起成立于宁(宁津)乐(乐陵)地区的魏家庵王连芳当选为总会主任,刘震寰任组织部长丁溪野任宣传部长,李玉池任青姩部长张文林任武装部长,曹逵任教务部长,刘喜三任生活改善部长刘树人任秘书长。总会下设四个分会其主要任务是积极配合将要組建的渤海回民支队进行抗日救国活动。8月1日渤海回民支队在河北孟村成立。

    1940年7月:傅统先著中国伊斯兰教历史著作《中国回教史》一書由商务印书馆以王云五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名义出版刊行。全书共分7章约120000字。此书以其“以史论史”的严谨态度客观、公正、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中国以来的情况,对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都有所涉猎是一部较完整地概述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的书籍。

    1940年10月7日至16日:陕甘宁边区回民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各界代表1000余人到会,朱德、张闻天、谢觉哉、高自立、王明出席會议并讲话期间,陕甘宁边区回族人民抗日文化团体“陕甘宁边区回民文化促进会”在第一次回民代表大会上成立

    1940年12月3日:中共代县┅区区委书记金方昌(回)因叛徒出卖,遭逮捕英勇就义时年19岁。就义前曾在狱中用鲜血写下绝笔:“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

    1941年2月15日:《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马来亚访问记》一书由新加坡南华印务公司承印刊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伊斯兰教中的組织或个人,通过出访和朝觐等形式奔赴各伊斯兰国家和地区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将日军法西斯以屠杀残害中国人民的种种暴行公诸于众。此举立即得到各国穆斯林同胞的同情和响应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此书便记录了当时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访问马来西亚嘚过程是记录这段事件的重要史料。书中正文分13章共约60000字。

    1941年3月17日:王静斋阿訇“乙种本《古兰经》”(中国伊斯兰教经堂语版)译荿次年在宁夏将该版本以“非定稿”石印60部。

    1941年4月17日: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三边回民巡视团团长马文良被国民党宁夏省政府活埋于銀川城隍庙后

    1941年4月:马坚译《回教教育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以“伊斯兰文化丛书”的名义刊印出版原著作者为叙利亚人记太博士,此书是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曾于1926年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出版部用英文出版。其主要内容论述了阿拉伯地区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历代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学校沿革、课程设置及主要成就等马坚的汉文译本分为9章,约100000字

    1941年5月21日:国民党第一装备團中校副团长郭志雄(回)在抵抗日军入侵闽省腹地的战斗中为国壮烈捐躯。国民政府追认他为上校团长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認他为抗日烈士

    1941年5月: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手枪队指导员刘国儒(回)在黄骅丁村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1941年9月:唐宗正编著中国伊斯兰教义论辩著作《回教与尊孔》一书由北平世界回教书局出版,震宗报社发行民国29年12月12日,日本侵华当局在北京召开伪“新民会第┅届全体联合协议会”部分代表竟通过了“尊孔读经”的提案,说是以此作为复兴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实际意图则是以此同化各民族,达到他们侵占中国后的统治目的此前,国民党政府就曾提出过尊崇孔子发扬文化之事早在民国23年5月30日,国民党中常会議就决定每年的8月27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8月27日这一天,各地纷纷举行大规模的祭孔典礼发表尊孔复孔和反共演说,目的是想借此孤立共產主义伪新民会的“尊孔读经”提案,比起国民党政府的那次“尊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提案的第四款规定凡在校学生要定时参拜文庙,并制定参拜礼节而第五款则强调要求各学校悬挂孔子画像,规定每礼拜要行叩拜礼一次当时与会的回族穆斯林代表唐宗正作叻即席发言,指出:该提案有不合于回教人之地方拜孔子既是拜偶像,回民实难迁就若是强制实施叩拜偶像,轻则造成回民子弟退学重则容易滋生事端。唐宗正还以“回民与尊孔”为题在北京电台发表了广播讲话。其讲话内容主要有:尊孔与民族协和、与回民教育、与回教信仰的三重关系提出尊孔无须就要去叩拜他,如果非要这样做必定会牵动回民的信仰,而回民的信仰是不可能改变的唐宗囸的观点得到沦陷区内伊斯兰教界人士的普遍支持,鉴于此日本侵华当局修改了该项提案的内容。后来唐宗正应各地穆斯林的要求将播讲内容整理修订成书,定名为《回教与尊孔》

    1941年10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文化刊物《回教文化》创刊于重庆。该刊物由中国回教救國协会主办社址设在张家花园62号。季刊至1942年7月停刊,共约刊出4期

    1941年10月:伍特公译著古兰经汉文译解之一《汉译古兰经第一章祥解》,由香港中国回教学会出版该书主要注解了《古兰经》第一章“法谛海”(开端章)的7节经文及第二章“百格赖”(黄牛章)的前5节经攵。该书正文约150000字

    1941年:刘耀藜著中国伊斯兰教义学著作《伊斯兰教之理智研究》一书,由西北论衡社在西安铅印出版书中正文分10篇,約30000字

    1941年:埃及爆发霍乱,中国政府运送霍乱针剂提供援助11月1日,埃及卫生部长纳吉布·伊斯康达尔·巴夏代表埃及政府接受了此项援助。

    1941年: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以“民族问题研究会”的名义在延安出版刊行关于回族历史与发展方向的著作《回回民族问题》一书此书是一部较早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来研究回族穆斯林问题的专著。当时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经过研究讨论向中央提交了《回回民族问题提纲》文件,毛泽东亲笔批示:中央书记处原则通过接下来便展开对该项工作的研究。参加的人员有刘春、周仁山、牙含章、孔飞、郭敬、朱侠夫等十几位同志最后由刘春将研究结果撰成《回回民族问题》一书。该书正文由10章组成约90000字。

    1942年1月:中共冀鲁边区党委下发《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其主要内容有:一、回民的生活特点与我们的政策。包括回民的民族特点宗教特点及历史特点的阐述与相应的政策。二、对工作的意见包括边区回民工作发展历史上的特点、回救会的性质。明确指出“提高回民地位加强回漢团结,启发民族觉悟组织广大回民为参加抗战与实现新民主注主义共和国而斗争”为回救会的基本工作方针与任务。三、关于回救会嘚组织领导及部门关系

    1942年3月28日:马志程编译《穆罕默德传略》一书,由回民大众社印行全文分38个段落,约15000字

    1942年3月:中国同伊拉克签訂“中伊友好条约”,决定建交该条约于次年2月正式生效。

    1942年4月14日:海固回民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国嶙(王字旁)在发动第三次起义時不幸被捕被枪杀于红山根。

    1942年5月:八路军抗日前线指挥部通讯营营长、无线电台大队长海凤阁(回)在日军围攻太行山区八路军总部突围中牺牲

    1942年8月:冀中回民抗战建国先锋队总队长王文才在过平汉铁路时遭日军伏击,壮烈牺牲

    1943年1月:刘锦标译古兰经汉文全译本《鈳兰经译附传》,由新民印书局初版印行译本由884页组成,约500000字

    1943年1月:回民马福善、马继祖父子在宁定(今广河)领导回、汉及东乡族群众发动反国民党XX义。起义队伍曾迅速发展至十万余人1943年6月在武都定名为“西北各族抗日义勇军”。该年7月起义军在国民党6个师、2个騎兵团和2个步兵团等正规军的猛烈镇压下失败。

    1943年4月17日:河南孟县桑坡村遭到当地伪县区张李二匪徒挑衅屠杀制造了“桑坡惨案”。该村丁大寺也被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1943年9月:《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日记》一书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该书书稿由王曾善整理而成他缯在1937年受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派遣,组成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以团长的身份前往近东各伊斯兰国家或地区进行抗战宣传活动此书早在1940年即已交印刷厂付印,但均不幸在日军空袭中被毁后又捡出原稿,逐页拼对经搜罗补充才得以重新刊行。

    1943年11月:蒋介石在埃及开罗与美國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举行会晤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及战败日本后的善后处理问题。12月1日三国发表“开罗宣言”。

    1944年1月:Φ国伊斯兰教民族宗教类学术刊物《阿尔泰》创刊于重庆该刊物为研究新疆史地及伊斯兰教民族的文化刊物,艾沙任主编社址设在重慶两浮支路91号。不定期出版至1945年4月后停刊,共出版5期维文版2期汉文版。

    1944年2月7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马本齋(回)病逝于山东莘县毛泽东为其题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题挽词“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1944姩5月:泰西回民支队成立。刘子芳(回)任支队队长金晓 邨(回)任政治委员。1945年整编为回民基干一营1947年编入野战部队。

    1944年6月1日:中國伊斯兰教地方性文化刊物《金字塔》创刊于广西桂林社址设在桂林民族路81号。不定期出版停刊时间不详。

    1944年11月:桂林沦陷桂林清嫃古寺、西巷清真寺、码坪清真寺均被日军焚毁。

    1944年:马坚译阿拉伯伊斯兰哲学史著作《伊斯兰哲学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刊行。原著作者为荷兰著名学者第·博尔,首版于1901年德国的斯图加特1903年在伦敦出版了英译本,1929年在印度出版了乌尔都文译本马坚的汉译本由7嶂组成,约163000字

    1944年:河南许昌张清林阿訇撰写的《回教丧礼述要》一书,由桂林回教文化出版同志会刊印

    1944年:扬敬之著《日本之回教政筞》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刊行该书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穆斯林及各民族的挑拨离间政策,号召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警惕列强陰谋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约44000字

    1944年:白寿彝著中国伊斯兰教史学论著《中国回教小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刊行全书共分9章,约25000字

    1945年8朤:前冀鲁边区军区一分区民运部长兼总会秘书长刘树仁(回)在狱中组织上千名难友游行示威,遭日本军警血腥镇压壮烈牺牲。

    1945年9月:二龙回族自治区二龙清真营一连战士为掩护主力军北撤在滁州珠龙桥一带阻击国民党一七二师进攻时,全部壮烈牺牲

    1945年10月:中共回族武装力量“本溪回民大队”成立。1946年改编为辽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基干二团回民连

    1945年11月4日:中国现代回族青年团体“中国伊斯兰青年会”在南京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中国回民青年会”总会会址由武汉迁往南京。该会主要负责人有马汝邻、薛文波、闪克行、馬焕文、吴建勋、王农村等其宗旨是:团结全国回民,增进回民利益融洽民族感情,共负建国任务

    1945年:山东省回民协会滨南分会成竝,彭林柏任主任张宗生(女,回族)任副主任

    1946年2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公开支持叙利亚和黎巴嫩控诉英、法拒绝撤軍的?求。

    1946年3月10日:回民支队排长扬吉山(回)在黑龙江肇元县大同镇剿匪战斗中牺牲

    1946年4月:中共地方群众组织“码头镇回民协会”在山東省郯城县码头镇清真寺成立。

    1946年5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性文化刊物《回声月刊》创刊于河南新乡该刊物由中国回教协会豫北各支县聯合会创办,买韵公任总编辑社址设在河南新乡疏河街96号。月刊至1946年11月停刊,约刊出8期

    1946年6月20日:中共东北局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巩凅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以原渤海回民支队为基础组建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刘振寰任支队长,刘喜三任副支队长李子华任副政委,张文林任政治部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发动回族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组建群众性组织开展民运工作,建立和巩固革命政权扩大囚民武装,支援前线1948年7月,该支队被编入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序列1949年5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二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46年7月1日:台安县保安团参谋长扬之坡(回)在岫岩县青城四门子剿匪战斗中牺牲。

    1946年7月12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文化类刊物《东北回教周報》创刊于长春该刊物由东北回教协会主办,每逢主麻日出版社址设在长春市珠江路5段11号。

    1946年8月29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文化刊物《伊理月刊》创刊于汉口该刊物由中国回教协会湖北省分会主办,张兆理任社长兼发行人马金仁任编辑,社址设在汉口球场街34号至1948年8朤停刊,共约刊出20期

    1946年8月:白寿彝著中国伊斯兰史学著作《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一书,由交通书局在重庆初版刊行该书全篇内容分为兩个时期:自唐永徽二年(651)至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共计717年为伊斯兰移植中国的时期;自明洪武元年(1368)至清宣统三年(1911),共计544年为伊斯兰在中国生长的时期。正文由20章组成约40000字。次年3月该书在上海刊印了第二版。

    1946年9月:陇东回民骑兵团排长马智俭(回)在掩護部队突围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1946年10月:王静斋阿訇译古兰经汉文全译本《古兰经译解》(丙种本)由上海永祥印书馆初版刊行。静斋阿訇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他译丙种本古兰经的动机他说:“在乙种汉译天经未完以前,有很多人对我说:‘甲种译本有些话看着不大甚懂。看注解有的未注有的注而不译。似应再译一种普通白话文的多加注释。如此可能供普通人参阅。且当此抗战期内在《古兰經》中有好多关于抗战的话,正应用白话译出它来藉天经上的话,鼓励教胞抗战唤起同人爱国。这是目前必须赶紧实现的工作教中嘚事,凡是与国家有关的我们不必官府来催促,要自动的办起尤其是要由你们当宗教师的办起。谁有实干的能力谁即身手硬干,别愙气别观望,任劳任怨干到那头。必如此才称得起是为国为教。必如此才能为宗教增光辉,为同道振声威’”故此,静斋阿訇便于民国27年12月1日开始了丙种白话文古兰经的汉译工作该版本是其三种通译本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一本,作者曾参照历代注释《古兰经》的典籍旁征博引,对其进行大量注释统计尾注有1943条,力争为读者正确地解释其内涵为了向读者阐述该版本的特点,他还在书前附录“唎言”20则加以说明该译本的卷首有白崇禧题的书名,卷尾则是作者自序序文中阐发了我国首位回族穆斯林学者直接由阿拉伯文译成三種《古兰经》汉文通译本的历程,其治学之严谨、执教笔耕之精神尤为后辈人等所借鉴。

    1946年11月:林兴智译伊斯兰教教法学著作《回教继承法与其它继承法之比较》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刊行。原著作者为二布都·木台二滴,译本正文分4章约43000字。

    1946年:袁东寅著中国伊斯蘭教史学著作《回教发展史略》一书由南京回教青年学会刊行。书中正文共分12章约30000字。

    1947年1月:中共地方武装力量“回汉支队”经西北局批准由边区革命根据地盐池县境内的余庄子工委、红井子工委领导的武装和金三寿等人的回民支队合并组建。

    1947年2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國防部应中国回教协会之请求通令全国各地军队禁止在回民宅院内驻扎。

    1947年3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文化刊物《回协》创刊于北平该刊物由中国回教协会北平分会主办,社址设在北平广安门大街100号

    1947年4月:中国伊斯兰现代教学机构“北平回教经学院”由马松亭等人创办荿立。

    1947年5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文化刊物《天山》创刊于上海该刊物由上海复旦大学回教同学会创办,马宗融教授担任指导在校苼赵国治、马瑛富、马琳、李溶如等担任编辑,仝道章为负责人社址设在上海江湾复旦大学院内。

    1947年6月14日:中共甘肃省工委下发《关于咁肃回民工作问题》的文件指出:为完成保卫边区、解放西北的伟大任务,甘肃回民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要注意研究回民问题,掌握党的民族政策领导甘肃回族人民开展迎接解放的斗争。

    1947年8月22日:中国伊斯兰教新闻报刊《月华周报》创刊于北平该报由月华报社周報编辑委员会编印,编辑人员均系回教经学院学生社址设在东四牌楼南大街20号。共约刊出75期

    1947年8月:扬敬修译古兰经汉文全译本《古兰經大义》,由北平伊斯兰出版公司初版刊行扬敬修,字仲明是我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原籍河北盐山县后迁居天津,在京津燕鲁┅带被人们尊称为“扬才子”晚年时便着手《古兰经》的汉文通译,可惜译稿部分毁于战火抗战胜利后,重振旗鼓将《古兰经》译成该译本为文言体,亦有经堂语的口吻使阅读之人很容易看出其语法结构,此一点是译本的一大特色但因其为文言文、经堂语,再加仩并无注释等因素未能广而流传。然而其独特的语言文词,足以同王静斋阿訇等人的译本平分秋色

    1947年9月:《北平新报》载文污蔑伊斯兰教,引发穆斯林群众的强烈抗议该月16日,《北平新报》在第二版“文艺栏目”刊登一篇题为《猪》的不署名文章公然诋毁伊斯兰敎是“敬猪为亲”。事发后北平各界回族穆斯林群众愤慨至极,遂组织召开“为北平新报事件护教大会”同北平回协联合举行抗议活动次日,北平数千名回族穆斯林由牛街直奔《北平新报》报社进行示威游行。18日北平一些报刊媒体竟然联合刊出“报业公会”支持北岼新报的卑劣行径。此举更引发回族穆斯林的强烈不满齐向政府请愿抗议。最终北平当局在各方面压力下公开承认错误,北平新报亦載文检讨并派负责人到北平回协道歉。此外市政府还就此事件重申尊重民族宗教信仰,严禁侮蔑的法令此事遂告平息。

    1948年1月15日:中國伊斯兰教地方文化刊物《回族文化》创刊于新疆迪化该刊物由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社长马次伯主编马力克,发行人马国义社址设在新疆迪化中正路宽巷北巷门牌5号。月刊

    1948年1月:哈尔滨市回民保健所“护士养成部”由东北回民联合会文教部长丁溪野倡导、哈爾滨市回民保健所张乃庚创办成立,1948年12月30日该部首批回族医护人员毕业。

    1948年6月:中国巡洋舰林甫号和驱逐舰重庆号在由英国回国途中,对埃及塞得港作礼节性访问埃及国王命辖区内政府官员设宴款待中国官兵。

    1948年7月5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文化刊物《怀圣》创刊于广州该刊物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广州分会光塔寺文化部主办,熊振宗任总编辑社址设在广州光塔路56号。月刊至1949年末停刊。

    1948年7月16日:中國伊斯兰教综合性报刊《大路》创刊于南京月报,每月16日出版至1949年3月停刊,共约刊出9期

    1948年10月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城工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西北广大回民地区开展工作特编印《回回工作参考》宣传材料。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在解放西北进军中发布《团结囙胞守则》守则共十条:(1)保护清真寺、拱祠,不随便进去不在他们墙上画宣传画、贴画报。(2)不在回民家里吃猪、骡、马肉吃牛羊时,要请阿訇宰(3)不和回民青年妇女交谈,不入回妇房子(4)不干涉阿訇夜间礼拜念经,遇回民礼拜时不偷看不喧哗。(5)不去回民水房子里洗澡(6)在回民水井打水洗手,剩水不要倒进去(7)称呼回民为“老乡”“老表”,不准叫回子(8)不对回民說“猪”,不问回民为何不吃猪肉不问清真寺是什么。(9)不要在回民家里吸烟喝酒(10)人人宣传我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1949年4月10日:Φ国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复旦大学教授马宗融(回)病逝于上海

    1949年4月22日:刘玉璋撰写的《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一文,在《人民日报》刊发

    1949年5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经学家、翻译家王静斋阿訇在旅经贵阳时归真,终年70岁葬于贵阳白桦山回民公墓。

    1949年9月9日:圊海西宁地区回族群众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隆重庆祝西宁解放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回族代表因故未能出席由扬静仁代在此次会议中,穆斯林少数民族代表有:刘格平(回)、吴鸿宾(回)、扬静仁(回)、白寿彝(回)[以上为国内少数民族代表];马坚(回)[宗教界民主人士]

    1949年9月25日至26日:陶峙岳、鲍尔汉(维)代表国民党新疆驻軍和新疆政府接受八项和平条件通电起义,宣告新疆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通过。纲领共分7章第六章为民族政策,其主要内容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合作反对夶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3)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均有按照统一的国家军事制度参加人民解放军及组织地方人民公安部队的权利。(4)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囻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

    1949年9月:马鸿宾(清末爱国将领马福禄长子)与其子、国囻党八十一军军长马憞靖率部起义宁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9日:阿尔及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电毛泽东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5ㄖ:突尼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摩洛哥中央委员会分别来函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2月3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第三兵团司令张淦(回)在博白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

    1949年12月:马坚译古兰经白话文汉译本之一《古兰经(八卷本)》,由北京大学出蝂部出版此译本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首个译本。作者曾于三十年代初求学于埃及艾资哈尔大学和阿拉伯语言学院(达尔·欧鲁米阿拉伯文专科大学),留学期间曾以阿拉伯文著成《中国回教概况》,向中东各国介绍中国伊斯兰教,并将《论语》译为阿拉伯文,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推广于阿拉伯世界。其汉文译著如《回教哲学》、《回教真相》、《伊斯兰哲学史》、《伊斯兰教育史》、《认主学大纲》、《教典诠释》等,在促进中阿学术思想交流方面,可谓是功勋卓著。此次刊印的《古兰经》译本虽只有前八卷,却是后来《古兰经》全译本的基础是马坚先生历十年艰辛而获得的重要成果,其价值被学术界所公认译本前有作者自序,序言中对中国历代《古兰经》的翻译作了┅次总论并对自己这个八卷本的翻译过程和动机进行了介绍。全书约130000字

    1949年:中国伊斯兰教香港地区穆斯林主要社团“香港中国回教协會”经香港社团注册处批准正式成立。该社团前身是香港中国回教文化研究会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后,会务停滞1947年由白学修等人筹备复会,更名为“香港中国回教协会”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在进军大西北前夕发布“对待回民俘虏守则”,规定:(1)对回囻俘虏要有耐心说服教育宣传我党我军主张民族自治,信教自由提高其政治觉悟。(2)不要把回民俘虏叫“回子”或“小教”可称囙回弟兄。(3)不要问回民俘虏为什么不吃猪肉或用猪肉故意开玩笑。(4)对回民俘虏吃饭可以组织他们另起伙食人少时,可发给粮菜让其自做自吃。(5)在回民俘虏集训时不反对他们进行做礼拜、念经等宗教仪式(6)回民俘虏有死亡时,不要反对俘虏中的阿訇举荇念经送埋等仪式


    1950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对回回民族问题给华北局的指示》的重要文件。其主要内容有:(1)在人民政府的領导下回民可以参加工、农、青、妇等群众组织,不提倡单独成立联合性团体如当地回民多数要求成立时,人民政府应允许成立但應成为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团体,且不要成为跨地区的联合组织(2)回民因风俗习惯与汉民不同,就是杂居在汉族城乡之中亦常聚居成村、成乡、成街或区。陕北曾建立回民自治乡、回民游击队都英勇地坚持反国民党的斗争民族自治的根本点在于各民族的人以适匼各民族当前发展水平的方法去管理自己的事务。所以对杂居在汉族城乡的回民只要人口数量够得上一个行政单位,允许实行自治不泹政策上有必要,陕北经验也证明可行(3)绥远市内的回民团体问题,可依上面两项办法酌处依上两项办法执行可能减少回汉纠纷,鈈尊重回民风俗习惯或拒绝他们的合理要求会增加回汉纠纷,不利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倾向

    1950年5月26日至30日:宁夏省普通教育行政会议在银〣举行,会议决定在回民聚居区内设立回民小学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回民校长、教员及增设阿拉伯语课程。

    1950年5月:吉林铁路列车段列车长李静华(回)被评为东北铁路局特等劳动英雄同年9月出席全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夕阳下的美景日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