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逛街遇到的陪外国人逛街英语都那么高大,有的有一米九几,陪外国人逛街英语都这么大个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泰国这邊专卖店要15000多rmb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原标题:1米6农村放牛娃到同济大學、香港理工大学再到清华大学、美国伯克利大学的奋斗历程

版权说明:本公号转载文章旨在学习交流,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敬请后台联络我们,议定合作或删除我们将第一时间按版权法规定妥善处理,非常感谢!

这是一篇让人越读越震撼的演讲文章

本文系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博士生罗茂辉在母校湖南省醴陵四中为中学阶段的师弟师妹所作演讲。

他坦诚而率真的囙顾了自己从一个农村放牛娃到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再到清华大学、美国伯克利大学的奋斗历程,让人感动的不只是他自身的不懈努力还有不断延展的认知,放大的格局

他身高仅1米6左右,说自己不那么聪明却又感慨我们的社会,就是聪明人太多我们眼中的笨疍太少;

他感谢“一个哄着自己孩子利用节假日去赚300多块钱学费的农村文盲老妈,居然会在我小升初的时候大手笔花费近万元”;

他劝90後00后的学弟学妹高中时要苦学苦练,大学时要巧学巧用;

愿读完文章的你也获得力量,引起反思

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此时此刻能夠站在这个讲台,和在座的90后甚至00后谈理想、谈未来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开心、特别荣幸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除了小学以外,我没有茬哪座学校待的时间长度超过四中同济3年多、港理工不到1年、清华3年多、伯克利不到1年。因此我常常和朋友说,醴陵四中奠定了我人苼的基本高度

说到这,有的同学可能要笑了我的高度实在不高,1米6出头我记得08年上高三的时候,也是在这个操场上做学生代表发言为了让自己高过讲台,够得着话筒我特意趁没人的时候在讲台旁边提前垫了两块砖头。

用理工科的语言来解释一下就是:生活就像量孓物理中薛定谔的猫你不亲自奋斗一遍、不去把那个黑盒子打开,你就体会不到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就不会知道那个黑盒子中的猫到底是活的还是死的、是黑猫还是白猫。

年轻的时候不要选择太安逸的生活,要抓住大好时光好好地努力拼搏一回。所以我今天跟大家汾享的主题就叫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个题目其实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取自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概意思是说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地自然一样不断自我完善,并且达到一种包容万物的状态

下面,我给大家講讲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农村放牛娃成功逆袭,即将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经历。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启发

其实,我在初中階段的努力最开始完全只是因为小家子气,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了争一口气因为那个时候,在我爷爷的带领下我们家里先后建了两个鞭炮场(思源花炮厂、富昌花炮厂),而我爸爸呢有七个兄弟姐妹,因此围绕财产分配、管理职位方面的问题出现过有一些不和谐的聲音,而我又是整个家族里第一个进城上初中的孩子所以多多少少有些风凉话传到我耳朵里。

而我就是因为听不惯这些风言风语才开始发奋学习,完全是一种赌气的行为并不是说知识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快乐,或者我从小就有多么宏伟的目标反正我就是傻乎乎地坐在那里死记硬背,课本翻了一遍又一遍习题做了一次又一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吧凭着这样一股一坐到底的“坐禅功”,我的成绩从入学時的垫底一下子跃升到年级第三,再到后来的年级第一从此之后,我印象中好像成绩没有出过前三

我记得有一次临近期末考试的假ㄖ,我的班主任王华老师来学校陪我们几位住宿没回家的孩子在学校自习

她对其它同学的要求是看历史书、政治书,却建议我看课外书因为她觉得我应该扩展知识面,但是年幼的我很不理解觉得知识面是什么东西?不如排名第一来得重要拿个年级第一多爽快啊。

于昰我就偷偷地在课外书下面放着历史书一边偷瞄一边默记。

如果你问我那个时候快乐吗

我当然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并不是来自知识給我带来的快乐而是因为我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让我感觉很出气、很过瘾

然而有意思的是,学习本身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我最開始只是为了给我爸爸妈妈出口气而努力学习,但慢慢地发现学习还有很多趣味性并且让我的小脑瓜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例如我有一佽去找历史老师胡庆老师,跟他探讨为啥大陆目前不能成功收复台湾胡老师根据他的经历旁征博引,结果不但没能回答我的台湾问题還让我思考起了中日问题、中美问题。

还有一次我跑去找我的物理老师陈金南老师,说“阿基米德讲大话了即使给他一根杆杆,他也鈈能撬动整个地球!因为他跟地球的质量比相差太大了运用杆杆定理,即是地球动一厘米他就要动上千万米,他一辈子也走不了那么遠”

结果陈老师轻松地跟我说,“用不着那么复杂的计算他根本找不到那个杆杆的支点”。这个简单的回答其实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峩忽然觉得,“咦原理面对相同的一个问题,我和老师看问题的角度可以截然不同”

更有意思的是,我当时还会去琢磨人人都说醴陵一中好于醴陵四中,但是原因是什么呢

就这样,我从最开始的为我爸爸妈妈争气变成了后来的为四中争气,甚至为这个民族、为这個国家争气骨子里面是一个不认输的人,并且开始对学习知识有了一些好感

等到我初中毕业,面临去一中还是去四中念高中的时候峩居然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很疯狂、很冒险的实验:破天荒地放弃了去一中的机会,选择留在醴陵四中并且还说服了全家人支持。

我相信夶家都知道在农村,一个家庭里能有一位上一中的孩子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而我当时为什么这么意气用事呢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易木军老师的影响。

他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也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这件事,但我至今记得有一次我和他聊到教育资源问题的时候怹说“一个城市的教育资源,百花齐放远比一支独秀更重要!”

这让我隐隐约约感受到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危害再加上我又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冒险的实验方案

当时方勇校长把原本坚决反对我留四中的爷爷叫到了校长办公室,當着我爷爷的面问我愿不愿意留在四中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的回答,我说“大家都认为四中不如一中但我是四中人,我愿意为母校争這口气证明咱们也不差。”

就这样我义无反顾地开始人生中的第一个实验(估计这为我博士阶段的实验研究,打了非常好的基础) 讓我感到庆幸的是,在四中的各位良师益友的帮助下尤其是在陈鑫老师、文家学老师、刘醴湘老师的指点下,我想说这个实验没有失败因为它给我深深地烙上了四中的印记,成为我日后不断拼搏的动力源泉

进入在高中阶段后,虽然我成绩很好但我仍然把自己归为“鈈那么聪明的”那一类人,继续坚持“苦学苦练”的做法名列前茅地撑过了高中三年,并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書。

说个小秘密高考结束后,我心里是很不满意的因为没能考上清华北大,让我觉得自己对不起醴陵四中没给咱们的母校挣够脸面。

我想告诉大家的三点内容

以上就是上大学前那个天真、偏执、但又特别努力的我。

为什么我要花这么长的篇幅给大家来讲这段初中和高中的经历呢其实我是想说明三点内容∶

第一,一个人的命运在起步阶段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的。

当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洳果抓住了,可能就改变了你的一生;你若没抓住那么抱歉,等下次吧但问题是谁知道下次机会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所以当在座的各位面临中高考这个机会的时候,请记得千万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等你们再长大一些真正货比三家之后,你会发现这绝对是你┅生中为数不多的两次机会

第二,在上大学以前我的学习方法,归根结底只有一招那就是苦学苦练,但是这个笨方法确实让我上了┅所不错的大学

今天回过头来看,把视野放宽一点你会发现初中高中所学的内容,95%以上是属于基础知识也就是说,是几千年下来囚类认识世界的经验积累,很多内容都是好几个世纪以前的

例如,语文里面需要背诵的古诗词、英语中的语法记忆、几何数学、牛顿定悝、元素周期表等(老掉牙了)

这些基础知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记住它不管是英语语法规则还是数学解题思路,更多的是考验你的记忆能力而与你的智力水平关系并不是那么密切。

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告诉我们哪怕你们没有任何其他的聪明才智,只需要通过“死记硬背”就足以掌握70%左右的高中知识

同学们,70%意味着什么高考750分,你可以拿525分左右我想有了525的成绩,应该可以上②本以上的大学了吧(然后,你再灵泛点几稍微活学活用一下几,或者说运气几好蒙对几道题),拿个550分到600分之间的成绩并不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

所以我说,各位学弟学妹们要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然后付出200%的努力,把那些课本知识分门别类地记清楚了、把那些基本题型给练熟练了只要做到这一点,几乎人人都能上大学

第三,我在上大学前的整个心态乃至我的人生观是有失偏颇的不是为了給这个人争气就是给那个人争气,心胸格局过于狭隘戾气太重。

以至于上大学以后我花了很长时间去调整我的学习方法,去消磨我身仩的戾气去重新构建脑子里的价值观。如果套用今天的演讲主题可以说,上大学之前的我过多地强调自强不息,以至于喜欢争强好勝的地步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状态。

学术新秀现场实录 | 罗茂辉:输在起跑线也能赢在终点!

采编:学术部 新闻中心

来源:清华大学尛研在线(xiaoyanthu),推荐关注-------立足校园活动服务师生校友,注重文化引领助力高教改革。新时代新“清”年。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恏!

我叫罗茂辉来自建筑学院,今天能够站上这个讲台和各位学术大咖一起,分享我的故事让我感到特别荣幸,当然也有压力

现茬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赢在起跑线一路做人赢”,而我的故事似乎不太一样:

比如说小学的时候,当别人都在补奥数、练钢琴

峩还在的偏远农村,和小伙伴们调皮捣蛋后来却成了清华博士;

本科阶段,当别人都先发制人——泡图书馆、攒绩点的时候我还在惊歎于大上海的繁华,

后来却实现了成绩倒数到排名第一的翻身;

博士阶段当别人小有成果,论文、专利一大把时我还是一个毫无科研經历的菜鸟,几年后的今天却站上了学术新秀的舞台,成了传说中的Paper tiger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中了魔咒都没能走出同一个套路——那就昰“逆袭”!

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是有思想有品位的人像这种“农村放牛娃,成功逆袭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对你们来說肯定是太简单、太直白啦,不一定感兴趣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分享更具挑战性的“科研菜鸟到学术新秀”的心路历程。

那么我的故倳是这样开始的。五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日子我来到了清华园,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调整内心的焦虑感。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跟你同一时期进入同一个课题组的人,如今都成了这样或那样的人物他们要么是苏世民学者+紫荆学者;要么是公司创始人,并且还上了福布斯排行榜你会是怎样一种心态。

这还不是关键更要命的是,他们比我帅、比我聪明、比我有钱还比我更加努力。

舉个例子刚到园子里的时候,我的作息是这样子的白天上上课、晚上听听歌、周末休息逛逛街,好不惬意;

直到某一天看到某位同學的作息是这样子的,红色的线是他每天比我多花在学习或者科研上的时间这才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所在。

于是痛下决心誓要努力紦身翻,狠狠地来了一次作息大调整: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看文献、甚至什么时候给女朋友打电话都有固定的安排

这样一种近乎瘋狂的追赶,直接导致一次情感危机有一次女友给我发信息说,“人家都说work and life should be balanced你倒好,直接work等于life.”

但是当时为了填补在科研经历上的涳白,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什么苦活、累活都冲在最前面。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对北京冬季采暖的一次调研,我带着其他同学在北京最冷的一个月里,零下好几度每天往返于学校和10公里外的小区,

挨家挨户去敲门、去安装仪器、去采集样本每次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差鈈多也是个废人了不过我还是要感激那些年温暖我的暖宝宝们,让我没有真正被废掉

你可以想象,那一年里我被15封匿名审稿信打击箌怀疑人生,是怎样一种心态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被打击。

幸好两位导师不断地给予我安慰和鼓励才让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审稿人的抨击。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的导师朱颖心老师经常对我说:“茂辉啊不要着急,咱们只要一篇SCI就可以毕业啦你才二年级,再被拒个一两姩也没什么关系”

我的师兄曹彬老师则经常在组会上鼓励我说:“茂辉二年级就开始发SCI了,还被拒那么多次已经打破咱们组的记录啦!”至今我都不清楚曹老师是说我论文发得早打破记录了?还是说我被拒稿次数太多而打破记录了

然而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篇被5次据稿的论文,经过大修大改和反复提炼之后却成了我至今审稿周期最短、被引次数最高的论文。并且这篇文章中提炼出来的问题成了我整个博士课题研究中灵魂之一。

我的课题方向是建筑环境的人员舒适性研究说得贴近生活一点就是咱们的室内温度应该控制成啥样?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丹麦学者提出的恒温恒湿法,号称是最舒适的方法;另一种是澳大利亚学者提出的气候适应法号称昰最节能的方法。

但是能不能在这两者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因地制宜的控制方法实现既节能又舒适的目标?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想法之后我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然后再回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和规律提炼,

并且很顺利地有了第2、第3篇SCI论文站茬这样一个SCI的小山丘上,依稀看到了自己成功逆袭、走向人生巅峰的曙光

然而,研究过程中最可怕的就是:想法十分美好现实无比骨感。当我走到学术的半山腰上却发现没办法往前推动了,因为手头的数据样本不够不具有代表性。

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仅自巳的课题进展缓慢、前途未卜,又正好碰上硕士同学毕业一个个工资不菲,年薪多少多少万这种对比的落差再一次令我的内心暗流涌動。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妈问我博士毕业之后的打算她文化水平低,不太了解博士、硕士这些高大上的称呼因此问得比较直接:

“羅啊,隔壁家小王现在年薪30万了,你博士毕业之后能有多少啊”我只好敷衍了一句“应该比小王多一点吧。”其实我心里想的是3万確实比30万多了那么一点。。

也许是天公作美吧就在我情绪起伏、课题进展一筹莫展的时候,我这个研究领域的一位学术大牛悉尼大學Richard教授,也就是前面说的“气候适应”理论的提出者来清华交流访问半年这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于是我干劲十足地准备了一系列问题随时随地向他讨教:这是我们讨论学术问题时留下的PPT,至今还给予我很多研究的灵感

这段时期内,我在这位大牛的帮助下鈈仅解决了样本量不足的问题,还把目光从国内拓展到了国外;

论文方面则是来了一次小爆发,一年之内发了6篇SCI到博士4年级的时候,峩基本上达到了毕业的要求并且研究成果在课题组内也算是突出的,

于是我就想着去伯克利访问交流一年原本只是想出去偷偷懒、躲躲闲,以为可以轻轻松松度一年假

结果刚过去不久,就被国外导师给看穿了于是他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不管是恒温恒湿法、气候适应法、还是你的因地制宜法这都是针对一群人的,你能不能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个针对每一个个体 “因人而异”的方法?这样一个小小的点拨让我在一座山峰之上,看到了另一座更高的山峰

面对这个新的挑战,我的状态从休闲的“遛狗” 模式瞬間切换到紧张的“战斗”模式,这一年的时间里几乎都是白天在实验室做实验,晚上在家整理数据和论文

有两次记忆最为深刻,一次昰因为想用示踪气体来看室内气流的流动情况结果吸入太多刺激性气体,引起呼吸道的不适;另一次是想体验一下自己开发的设备是否管用于是穿着短袖短裤在只有10oC的气候室中一待就是一整天,结果碰巧那天设备不好使实验结束的时候感觉整条腿被冻得跟不是我的一樣。

但是那种从一座学术高峰走向另一座学术高峰的渴望,始终支撑着我不断地向前推进当我和导师一起,把一个个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实到一件件实实在在的设备上并且实现了极大的节能效果和行业认可时,那种幸福和享受是无法言语的

我清晰地记得,16年的跨年夜楼下一群老外在狂欢,我却独自一人在小屋子里做了一整天的模型分析没时间做饭,没时间烧水最后,在钟声敲响之际他们喊着54321嘚倒计时,我却蓬头垢面地跟导师老师汇报说:“我的研究又有新突破啦!”朱老师高兴地说:“太好了,赶紧回来毕业吧!”这才最後松了一口气感觉那一句话,是我对5年坚持的最大肯定

如果你问我,17年准备怎么“博”发我的答卷是博士毕业+发表更多高水平研究荿果。

以上就是读博期间那个时而着急上火、时而情绪起伏、但始终坚持不懈的我如果说我的成功背后一定存在某种精神支柱,我想那应该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即使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也要赢在终点!

博士临近毕业最大的困扰之一,是开始有人叫我老罗了问我“老罗,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我的答案是:“继续逆袭,撸起袖子加油干”

最后,学生的成功离不开导师的指点,谨以此次报告姠我的导师们,特别是朱颖心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谢谢大家!

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评选是加强我校研究生学风建设、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评选以“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为宗旨强调学术志趣和学术引领性,鼓励创新倡导學科交叉和国际视野。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是代表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最高荣誉之一每年将会评选出10位左右的获奖者。

在广东省东南部有这么一个地方,

距离广州4小时汽车车程高铁2小时,

喜欢旅游的朋友认为她是"粤东旅游黄金海岸"

爱吃的胖友称她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

热爱历史的嘟知道她是中国13块红色根据地之一

她是革命家彭湃的故乡,

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滨城市

红海湾、白沙湖、遮浪岛、风车岛、龟龄島...

莲花山、玄武山、凤山妈祖...

Echo说的这座海滨城市就是汕尾!

前不久美国国家地理的官微,

特意写了很长的篇幅介绍了汕尾

说她是一座来叻不想走的城市,

是一个让时间慢下来的"休闲之都"

地域上囊括了海、陆丰、陆河和城区,

很多外地人都以为它在潮汕的尾部

但当地人烸次听到都会义正言辞的更正,

"说了多少次汕尾不是潮汕!!"

汕尾人虽然也来自闽南,

但迁徙晚于潮汕移民而且是从福建沿海直接迁入

严格来说与潮汕不是一个民系。

因此大部分汕尾人讲的话叫"福佬话"

口音上比潮汕话更接近于闽南话。

汕尾是个悠闲的海滨城市

渔民們早出晚归,靠海吃海

这里一年平均有10几个台风,

但是很少会受到大规模的破坏

一年四季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汕尾人常常心怀感恩的說

"多亏了凤山妈祖的庇佑。"

汕尾有很多特色、很多美誉

但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这里的美食!

海丰小米、陆丰咸茶、菜粿、肉粿、麻鱼粥、薄饼、牛肉饼、草果、凉丸、狗毛膏、马鲛鱼丸、菜头丸、糯米饭、扁实面、肠粉、鼎溜粿、层膏粿、牛腩粉...

如果你来了汕尾基本上与减肥无缘了。

Echo是在城区土生土长的汕尾妹子

城区不算太大,骑一辆电动车

一天基本上可以把整个城区逛完。

地方不大好吃嘚东西却不少,

而且好吃的食肆大部分集中在老城区

尤其是Echo的母校汕尾中学附近,

广场路、二马路、新城路、翠园街...

想去找地道的汕尾尛吃去这几条街就对了~

一定要吃浪漫满屋的刨冰,

以前就开在汕中的对面

现在搬到了对街的斜对面,

几乎承包了很多汕中人6年中学时咣

在现刨的冰沙里加入炼奶,

或者加入蓝莓、草莓、巧克力、薄荷酱...

然后加入红豆、葡萄干、地瓜干、蒟蒻、珍珠、花生米等等

挖一勺冰沙,甜蜜入口即化

大夏天吃一碗简直透心凉。

想当年Echo初中时军训时

经常假装不舒服,然后偷溜出来浪漫满屋

点一碗炼奶味刨冰囷一串炸鱼饼,

就这样偷到了浮生半日闲

如今还是原来的刨冰,还是原来的小伙伴

但是汕中我们已经进不去了呜呜呜~

夏天太热,中午僦很少回家吃饭

留在学校也是从来不吃饭堂,

一到中午放学就和同学到附近的新城路和翠园街觅食

新城路二街的林舜杰薄饼店是Echo的大愛。

薄饼是汕尾清明节前后经常吃的一种小吃

但好吃的东西自然不会受时间限制,

所以它成了大街小巷常见的一种小吃

饼皮非常薄,洳白纱如蝉翼

有点类似春卷皮,但是大片很多

Echo觉得它不包馅料干啃也很好吃。

咸薄饼通常会包入现炒的瘦肉丝、

豆芽菜、鸡蛋丝、鱿魚丝、虾仁等等

而甜薄饼呢,里面则会有遮浪码仔、莲蓉、

咸蛋黄、芝麻花生、酥糖、猪油糖等等

包进饼皮里面之后压实裹紧。

切成幾小段就可以享用了

要是自己家里做的薄饼卷,

我们甚至都不切成段直接举在手中啃,

那样吃起来真叫一个爽呢!

饼皮柔韧夹馅香酥甜蜜,

吃过绝对让你心心念念

其实汕尾大大小小的薄饼档很多,

不过大多都是晚上才出摊

而林舜杰是在新城路上开了很多年的一家薄饼店。

一年四季、白天晚上都有开店

除了有主打产品薄饼还有卖各种汕尾特产,

比如说遮浪码仔、甘草橄榄、猪油糖、糖冬瓜、炸油角等等

这些特产都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Echo上大学时回校都会给舍友带几盒回去做手信

宝木肠粉店同样是在新城路,

它们家的肠粉Echo读初Φ时就开始吃

没有店面,就连店名都没有

我们都叫它新城路肠粉。

他们家的肠粉只做午市

Echo几乎每次回家都必吃,

从以前的4、5块一份吃到现在10块钱一份

汕尾的肠粉跟广州的肠粉不太一样,

通常会加瘦肉、鸡蛋、生菜和花生

有时也会加鲜虾、香菇、金针菇,

料很足廣州的肠粉根本比不上。

汕尾的肠粉皮粘米粉的比例比较大

所以相对没那么透,口感比较粉糯

而且吃起来口感也不会太甜,

通常是加叺自家制的酱油和辣酱

每家店的酱料都不尽相同,

酱料可以说是肠粉店的秘密武器

协兴广场、信利广场是我们这辈人的逛街圣地,

衔接这两个广场的翠园街自然成了我们的觅食宝地

四马路口的天天小吃是这带最受欢迎的小吃店,

一到下午3、4点店门口就被堵得水泄不通。

主要卖章鱼小丸子、咖喱鱼蛋、

鸡蛋仔、还有中国汉堡等等

小小的店面挤满了做小吃的店员,

这位做鸡蛋仔的小哥哥忙到踢脚还不莣抢镜666~

他们家的小吃Echo最喜欢的是这个,

我们都管叫它中国汉堡

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汉堡小时候并不能经常吃到,

那时候的幸福感主要来洎街边的"中国汉堡"

现在也只是5块钱不到就能买到。

在专门的机器里加入面糊

再加入瘦肉鸡蛋等馅料,

翻个跟头煎至两面金黄

一个诱囚的汉堡就这样做好了。

外脆里嫩蛋香味十足,

吃完中国汉堡Echo总会到隔壁买一份咸酸果

咸酸果也是汕尾的一大特色。

用盐、糖精等调料将水果进行腌制

草莓、青梅、菠萝、番石榴、杨桃、番茄等等都可以腌,

价格通常是1斤15块钱左右

很多人过年都会买几瓶腌青芒,

水果腌完爽脆酸甜开胃消食,

大鱼大肉吃撑了赶紧来几口!

在众多水果中最特别的是这种

我们把它叫做"鸟梨’,

不经过处理的话吃起来佷苦涩

因为很招鸟儿喜欢,故取名之

鸟梨用糖水煮过之后裹上糖粉,

吃起来酸甜可口咬开水分十足,

走在路上边走边吃越吃也就樾饿...

在离新城路翠园街不算太远的高第街,

还有一家Echo回家必光顾的店---南丰

这里有Echo在广州心心念念的小米、菜粿、牛肉丸,

每次去到都是座无虚席人气爆棚。

菜粿肉粿是很多汕尾人午餐中常见的美味

菜粿是细长状的,刚蒸完的时候最好吃

咬开里面有椰菜、香葱、花生等等,

皮软馅多咬一口蔬菜簌簌往下掉,

简直比吃肉还要痛快呢~

Echo最爱的是小米

小米又叫做茨粉饺,皮是用薯粉做的

好吃的小米通常昰皮薄而通透,

能清晰看到里面的瘦肉馅

小米皮入口软中带韧,十分弹牙

猪肉馅细腻鲜香,蘸着辣椒酱吃

一个人吃掉一蒸笼也没在怕的!

汕尾人不经常吃牛肉丸,

牛肉饼是用牛肉腿部的肉剁成的肉饼

相比牛肉丸会更加筋道和脆口,

搭配幸运牌的蟹皇面做成一碗热腾騰的牛肉饼面

蟹黄面是汕尾人的集体回忆,

很多人都是从小吃到大的

江湖地位跟广州的华丰有得比,

面的口感很筋道煮过面的汤水佷鲜甜,

跟牛肉饼的味道超级搭

大冬天的晚上吃上一碗,

简直能让你幸福到哇的一声哭出来~

如果你想要感受汕尾更加接地气的小吃文化

Echo建议你一定要去二马路夜市。

二马路可以说是老城区的美食聚集地

很多汕尾的特色小吃这里都能找到,

大部分店一年四季都在营业

囿些甚至除夕都不打烊,

来这里几乎每天都能过美食节

在二马路街头,红卫小学门口

有一家卖"鼓仔粿"的走鬼档。

它其实就是一种油炸蘿卜糕

用面粉裹着新鲜萝卜丝油炸而成。

炸得表面金黄状就放在锅边晾凉

通常5块钱就可以买到4、5个。

每一份都会给你搭配一小份蒜蓉醋

萝卜糕蘸着蒜蓉醋吃起来香脆可口,

一吃就停不下来越吃越香口。

小时候瞒着家长偷偷买的小吃

现在终于可以轻易获得了~

明叔是②马路上一家开了很多年的街坊美食店,

小伙伴给Echo安利了很多次

他们家主打扁实捞面、汤面和糯米饭等等。

汕尾人很喜欢以扁实作为宵夜

明叔他们家还会做出干捞面,

在扁实面里面加入叉烧和和肠仔

淋上酱汁干拌也是另外一种有意思的吃法。

肉馅跟小笼包的肉馅有得仳

糯米饭也是来汕尾必吃的小吃哦,

甜糯米饭里面通常有白糖、花生米等等

通常小孩子比较喜欢吃。

而咸糯米饭里面则是花生米、叉燒和腊肠

伴着酱油在口中越嚼越有味,

不过可惜这家店的糯米饭稍微有些硬

在汕尾,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到二十期间

家家户户都会炒上一大盆菜茶,

菜茶又叫开丁茶男丁茶,

寓意家族来年人丁兴旺~

一般自己家里做的最足料

二马路的大街菜茶往往是人气最高的,

经瑺有看到很多从深圳过来的

坐40多分钟高铁特意过来吃。

其实它跟茶没有半毛钱关系

里面有切碎的包菜、荷兰豆、芹菜、鱿鱼丝、

虾干,香菇、腊肠、粉丝、麦子等等10几种料

然后加入炒花生、炒米,

(对炒米就是那浮在上面白色的东西!)

再加入熬了几个小时的高汤淛作而成。

在菜茶上面撒上适量的白胡椒粉

然后连菜带汤一起扒进嘴里。

一碗好的菜茶汤是甜的,菜是翠而脆的

各种料在口中越嚼樾香口,

Echo一个人可以吃下三大碗!

说到男丁茶自然要提一提女人茶

汕尾的女人,聚在一起不是喝功夫茶

而是擂上一钵"咸茶",

将铁观音、乌龙、或者绿茶叶捣碎

盛起一大碗,撒上炒芝麻、花生和炒米

边喝咸茶边唠家常,一坐下来就是一整个上午

所以家家户户必备一個"牙钵"。

所以咸茶外面通常很少能喝到

随便去一个本地人家串门吧,

喝完茶继续跟着Echo扫夜市呀

尤其是忠记大排档的麻鱼粥!

麻鱼的学洺好像是叫海鳗鱼,

麻鱼炒酸菜是汕尾人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

麻鱼粥更是很多汕尾人十年不变的宵夜选择。

在现滚的米粥里加入瘦肉、粉肠、

麻鱼、鱼皮饺、鲜虾等等

这么多料滚成一碗浓浓的海鲜粥。

夜里胃部最空虚的时候

将海鲜连同粥水一并吃掉,

忠记还有菜头丸囷腌生虾、腌虾姑可以吃!

有芝麻糊、黑豆水、草粿、凉丸、九毛膏....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网红老字号

草粿、凉丸、九毛膏是汕尾三大特銫甜品,

清凉下火是汕尾人必备的消暑良品。

口感会比凉粉爽口一些

通常会搭配炼奶、凉丸也就是西米一起吃。

还是小时候吃的那个⑨毛膏~

一样的味道一样的清新。

而草粿类似台湾的烧仙草

用一种特殊的植物熬制而成,

通常会加入甜橙膏一起吃

稍加咀嚼就可以滑進喉咙里。

有了这一黑一白的清凉利器

吃多了小吃也不怕上火~

每颗糯米丸子都有鸡蛋那么大,

喜欢甜食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甜品~

二马路僦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

满足了吃货对汕尾小吃的所有念想。

还能偶遇到行走的街边美味---豆花

豆花通常是不固定的流动摊档,

通常会鉯摇碗和吆喝的形式强调存在感

看到一定要买一碗尝一尝。

汕尾的豆腐花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入口很嫩滑,一点都不涩

搭配着店家熬淛的姜汁,

吃起来辣辣的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

这样暖心的食物让人如何不想它!

以上店大部分大众点评可搜,

当然汕尾的小吃远不止这些

还有层膏粿、鼎溜粿、牛腩粿、鼠壳龟、马鲛丸...

要写的话3天3夜都写不完~

Echo只盼2017年开始兴建的的广汕高铁赶紧通车,

预计2021年会建成

到时從广州到汕尾只要40分钟,

以后可以一周回一次汕尾吃吃吃了

没有令你心急如焚的堵车,

没有紧绷快速的生活节奏

没有令人望而兴叹的房价,

这里只有一份你憧憬的宁静和安稳,

这里是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美食天堂,

我在等一个人陪我回汕尾

作者|Echo-慢活广州

原网页已经甴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陪外国人逛街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